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渭河流域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燕 赵雪花 +2 位作者 张永波 郑秀清 祝雪萍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7,80,共4页
基于渭河中游流域咸阳水文站典型年日流量资料,分别选取枯水年(2001年)、丰水年(2003年)、平水年(2007年)径流量过程进行基流分割。采用BFI法、直线分割法、平滑最小值法、数字滤波法4类(7种)分割方式进行基流分割。结果表明,直线分割... 基于渭河中游流域咸阳水文站典型年日流量资料,分别选取枯水年(2001年)、丰水年(2003年)、平水年(2007年)径流量过程进行基流分割。采用BFI法、直线分割法、平滑最小值法、数字滤波法4类(7种)分割方式进行基流分割。结果表明,直线分割法获得的基流量最大,BFI分割法和平滑最小值法基流量值靠近,数字滤波法中F2和F3法是渭河流域最为稳定可靠的基流分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bfi法 直线分割 平滑最小值 数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基流分割方法在长江螺山站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冠 鲁程鹏 +2 位作者 李姝蕾 陈帅 李俊江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稳定可靠的基流分割方法对基流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螺山站1965-2012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基流指数法、HYSEP法(固定步长法、滑动步长法、局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3类(5种)基流分割方法进行基流分割... 基流是枯水期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稳定可靠的基流分割方法对基流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螺山站1965-2012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基流指数法、HYSEP法(固定步长法、滑动步长法、局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3类(5种)基流分割方法进行基流分割。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所得年基流指数相差不大,但年内基流过程差别显著。BFI法和局部最小值法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对不同年份BFI值年际变化有较好的辨识度,是长江中游干流区较为适宜的基流分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bfi法 HYSEP 数字滤波 长江螺山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流分割法在黄河流域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林学钰 廖资生 +1 位作者 钱云平 苏小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9-967,共9页
为研究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和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方案,应用基流指数法(BFI)和直线平割法的原理与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干流13个水文断面与20条主要支流31个水文断面的基流量,并分析了基流量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对黄河... 为研究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变化规律和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方案,应用基流指数法(BFI)和直线平割法的原理与方法,计算了黄河流域干流13个水文断面与20条主要支流31个水文断面的基流量,并分析了基流量的形成机理、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基流变化过程、流域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及地下水资源总量。研究结果表明:花园口断面的基流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44%,流域内河水与地下水存在极其密切的转化关系,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很大。黄河的径流量与基流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源区,兰州断面的年径流量与基流量分别占花园口断面径流量的59%和60%;而兰州以下到花园口之间的上、中游地区,地下水对黄河水的贡献很小。1990年前后,黄河干流与支流河段的基流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玛多以上的源头段基流量衰减率较大外(衰减率为0.38),兰州以上的干流河段基流量衰减率较小(0.08~0.20),而兰州以下的黄河干流基流量衰减率都很大(0.22~0.31)。基流量的剧烈衰减是天然和人类活动(如地下水开采)共同作用下地下水资源量减少的结果。从流域水循环的观点考虑,黄河流域的区域地下水资源由参与黄河水循环的地下水资源、未参与黄河水循环的地下水资源和流域地下水的开采等3大部分构成。1990年6月—2000年6月近10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平均值为353.9亿m3/a,比多年地下水资源量平均值减少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基流分割 基流量 基流指数(bfi)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秦淮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郝璐 李素雲 +2 位作者 孙磊 方荻 秦孟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2-69,共8页
基流可以反映流域地下水的变化过程,是研究流域水量平衡、地下水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响应及预测的关键因子,因此选择合适的基流分离方法对研究流域内地下水变化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秦淮河流域武定门闸实测逐日流量数据,选用数... 基流可以反映流域地下水的变化过程,是研究流域水量平衡、地下水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响应及预测的关键因子,因此选择合适的基流分离方法对研究流域内地下水变化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秦淮河流域武定门闸实测逐日流量数据,选用数字滤波法、基流指数法(BFI)和HYSEP法3类6种基流分割法对流量的基流部分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6种方法均可以实现对基流的自动分割,方法较为简便,可以克服人工法的主观性,但是得到的基流过程线却有一定差异.HYSEP法中固定步长法和滑动步长法分割出的基流过程基本没有反映出汛期径流随地下水流动过程消退的现象,与径流曲线的变化情况对应较差;BFI法虽能够实现对地下径流的自动分割,但是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产汇流规律;而数字滤波法和局部最小值法得到的基流过程线更为平滑,更加符合水文气象学中降雨-径流在流域汇流时的阻尼和迟滞效应.总之,从极值比、变幅和基流过程变化而言,数字滤波法标准差较小,分割结果较为稳定,且其基流分割过程线更加合理,是6种方法中较为可靠的分割方法,更适用于秦淮河流域的基流分割.运用数字滤波法对秦淮河流域近十年基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的年基流指数均大于0.35且呈现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数字滤波 bfi法 HYSEP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数值模拟基流分割法在鄂北丘陵山区随县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光超 李姗姗 +2 位作者 李智民 柳晓晨 李业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4期611-616,共6页
将鄂北丘陵山区随县作为研究区,以设立于随县境内的澴潭站、均川站、随州站、万店站4个水文站实测逐日径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3类9种数值模拟基流分割法对平水年、枯水年、特枯年3个代表年的实测数据进行基流分割,结果表明滤波分析法F4... 将鄂北丘陵山区随县作为研究区,以设立于随县境内的澴潭站、均川站、随州站、万店站4个水文站实测逐日径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3类9种数值模拟基流分割法对平水年、枯水年、特枯年3个代表年的实测数据进行基流分割,结果表明滤波分析法F4方法基流过程曲线较为平滑,基流指数统计值在0. 20~0. 42,极值比小、方差小,年际和年内基流分割成果最稳定,是9种方法中最为可靠、稳定的基流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流分割 数字滤波 HYSEP bfi法 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