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CXC配体13、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7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宫颈癌患者63例,取其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各63份,检...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宫颈癌患者63例,取其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正常宫颈组织各63份,检测并比较两种组织中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同时比较不同病理学参数癌组织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阳性表达与相关病理学参数关联性。结果:癌组织CXCL1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08%(41/6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95%(51/63),均高于癌旁正常宫颈组织的0.00%(0/63)、14.29%(9/63)(P<0.05);不同病灶直径、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癌组织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均有明显差异(P<0.05);经Spearman分析得知,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灶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CXCL13、Dyrk1b蛋白均呈高表达状态,且阳性表达与相关病理学参数呈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评估病情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 病理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CXCL13和PD-L1~+B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洋 扬力 陈静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92-97,共6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3(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3,CXCL13)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B淋巴细胞水平变...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3(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3,CXCL13)及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L1)+B淋巴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4~12月收治的激素敏感型初发PNS患儿52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同期在医院体检的30例正常儿童作为健康对照。收集两组儿童临床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中总B细胞及其PD-L1~+B淋巴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CXCL13,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solubility 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ligand 1,s PD-L1)及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XCL13和PD-L1~+B淋巴细胞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PNS组外周血总B细胞(12.54%±4.23%vs 4.95%±2.83%)和PD-L1~+B淋巴细胞比例(1.17%±0.38%vs 0.35%±0.12%),血清CXCL13(121.03±30.52 pg/ml vs 53.67±12.42 pg/ml)和s PD-L1(116.25±25.68pg/ml vs 47.27±8.14 pg/ml)水平及细胞因子TGF-β1(17.91±2.04 ng/ml vs 12.53±1.62 ng/ml),TNF-α(77.65±7.27ng/ml vs 52.43±4.68 ng/ml),IL-10(14.21±3.56 pg/ml vs 4.76±1.25 pg/ml),IL-1β(64.38±7.46 ng/ml vs 35.57±5.92ng/m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54,-11.468,-11.526,-14.271,-12.360,-17.048,-14.017,-18.103,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PNS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总B细胞(6.20%±2.48%)和PD-L1~+B淋巴细胞比例(0.43%±0.25%),血清CXCL13(65.27±14.16 pg/ml),s PD-L1(55.63±11.44 pg/ml),TGF-β1(14.35±1.82ng/ml),TNF-α(56.48±4.16ng/ml),IL-10(5.15±1.09 pg/ml),IL-1β(39.38±4.05 ng/ml)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24,11.731,11.951,15.549,9.930,18.226,17.548,21.237,均P<0.05)。PNS患儿PD-L1~+B淋巴细胞比例与血清ALB和Ig G水平呈负相关(r=-0.619,-0.587,均P<0.05),与Ig M水平呈正相关(r=0.563,P<0.05)。CXCL13表达水平与血清ALB和Ig G水平呈负相关(r=-0.574,-0.522,均P<0.05)。PD-L1~+B淋巴细胞比例与CXCL1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32,P<0.05)。结论 外周血CXCL13和PD-L1~+B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与PNS患儿体液免疫紊乱相关。CXCL13可能通过促进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趋化性,促进免疫细胞生产炎症细胞因子,加重PNS过度免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3 b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配体13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银凤 袁关利 +3 位作者 刘佳妮 韩猛 吕骥 吴梓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8期57-62,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表达水平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影响,分析CXCL13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浸润程度及常见免疫检查点表达的关系。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TNBC患者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及临床资...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表达水平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影响,分析CXCL13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浸润程度及常见免疫检查点表达的关系。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TNBC患者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及临床资料数据,分析CXCL13表达与TNBC患者OS的关系。应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挖掘CXCL13在TNBC中的生物学功能;应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分析CXCL13与TNBC中TIL浸润程度及常见免疫检查点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CXCL13在TNBC中呈显著高表达(P<0.001),其表达量与患者OS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GSEA结果显示,CXCL13在TNBC中高表达可使关键免疫相关通路活化。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CXCL13与TNBC中TIL的浸润程度及常见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CXCL13是TNBC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或可在TNBC的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趋化因子配体13 预后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13对TNF-α诱导的人骨关节滑膜细胞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晟宇 任红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8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3对TNF-α诱导的人骨关节滑膜细胞调控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1)体外培养人骨关节滑膜细胞,并给予10μg/m L TNF-α处理,分别在培养0、6、12、24 h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XCL13...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3对TNF-α诱导的人骨关节滑膜细胞调控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1)体外培养人骨关节滑膜细胞,并给予10μg/m L TNF-α处理,分别在培养0、6、12、24 h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XCL13表达。(2)人滑膜细胞给予10μg/m L TNF-α处理24 h,将培养液更换为含0、5、10、25 ng/m L CXCL13的培养液继续培养24 h,或将培养液更换为含25 ng/m L CXCL13的培养液分别作用0、1、3、6、24 h;以不加TNF-α及CXCL13处理的常规培养细胞作为对照细胞。收集各浓度、各时间点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NKL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1)TNF-α作用0、6、12、24 h时细胞CXCL13相对表达量(荧光强度)分别为0.907±0.350、0.823±0.730、0.710±0.660、0.653±0.850,组间比较P均<0.05。(2)对照细胞RANKL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956±0.014,25 ng/m L CXCL13处理0、1、3、6、24 h时RANKL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43±0.047、1.366±0.026、0.883±0.026、0.367±0.034、0.246±0.015;0、5、10、25 ng/m L CXCL13作用24 h时RANKL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87±0.007、0.189±0.008、0.069±0.004、0.022±0.002;上述各组、各时间及各浓度细胞比较P均<0.05。结论趋化因子CXCL13能够在一定浓度和时间内抑制TNF-α诱导的人骨关节滑膜细胞RANKL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趋化因子CXCL13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人骨关节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洋 刘伟 +2 位作者 韩晓东 马娜 秦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431-1435,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配对盒基因8抗体(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癌组织与癌旁组...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配对盒基因8抗体(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3项指标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Bcl-2、CXCL13、PAX8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激素受体(ER)阴性、肿瘤最大径≥3 cm、孕激素受体(PR)阴性患者比较,ER阳性、肿瘤最大径<3 cm、PR阳性患者中Bcl-2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中CXCL13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PAX8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表达情况与Bcl-2表达情况呈正相关(P<0.05),肿瘤最大径与Bcl-2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与CXCL13、PAX8表达情况呈正相关(P<0.05);分化程度与PAX8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影响,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趋化因子配体13 配对盒基因8抗体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状态下HIV合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CXCL13浓度的变化分析
6
作者 胡荣欣 郭朋乐 +7 位作者 何瑞英 何凯茵 李英 卢斯汉 杜健群 李水凤 陈丽娟 汤琳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神经梅毒(NS)患者脑脊液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皮肤性病科和感染病中心收治的53例HIV感染合...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神经梅毒(NS)患者脑脊液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皮肤性病科和感染病中心收治的53例HIV感染合并梅毒住院患者,未合并NS患者(syph+)28例、合并NS患者25例[其中无症状NS(ANS)患者15例、有症状NS(SNS)患者10例]。依据是否合并NS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分成:A组(HIV+/NS+,CD4^(+)T淋巴细胞>350 cells/μL,n=13)、B组(HIV+/NS+,CD4^(+)T淋巴细胞≤350 cells/μL,n=12)、C组(HIV+/syph+,CD4^(+)T淋巴细胞>350 cells/μL,n=13)和D组(HIV+/syph+,CD4^(+)T淋巴细胞≤350 cells/μL,n=15)。比较上述组间相关指标和脑脊液CXCL13浓度,并分析不同患者脑脊液中CXCL13浓度和抗凝全血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A组脑脊液CXCL13浓度显著高于C组,B组脑脊液CXCL13浓度高于D组(P<0.05);A和B组、C和D组脑脊液CXCL13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NS+患者脑脊液中CXCL13浓度和抗凝全血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HIV+/SNS患者脑脊液CXCL13浓度显著高于HIV+/ANS患者(P<0.05),二者免疫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NS+患者脑脊液CXCL13浓度显著升高,且这种变化不受免疫状态影响,可为临床诊断HIV合并NS尤其是ANS早期筛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梅毒 免疫状态 CD4^(+)T淋巴细胞 脑脊液 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金红 钱丽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59-460,共2页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 肝脏疾病 小分子量蛋白质 高亲和性配体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趋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FF介导的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探讨梅花生津饮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的治疗机制
8
作者 李奇玮 王燕 李冀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基于B细胞活化因子(BAFF)介导的核因子(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探讨梅花生津饮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杂交型小鼠中的非肥胖性糖尿病型(NOD)/Ltj小鼠作为SS疾病模型动物,同时应用与之遗传背景相似的C57BL/6... 目的:基于B细胞活化因子(BAFF)介导的核因子(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探讨梅花生津饮对干燥综合征(SS)模型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杂交型小鼠中的非肥胖性糖尿病型(NOD)/Ltj小鼠作为SS疾病模型动物,同时应用与之遗传背景相似的C57BL/6小鼠作为健康模型动物。将NO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硫酸羟氯喹组(每日给药量0.07 g/kg)和梅花生津饮低剂量(每日给药量11.11 g/kg)组、中剂量(每日给药量22.23 g/kg)组、高剂量(每日给药量44.46 g/kg)组,每组6只,另取6只C57BL/6小鼠为正常组。各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与空白组每日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均每日1次,连续6周。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颌下腺组织BAFF、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BAFFR)、IκB激酶-α(IKKα)、NF-κB2(p5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小鼠颌下腺组织BAFF、IKKα、p52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清B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颌下腺组织BAFF、BAFFR、IKKα、p5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BAFF、IKKα、p5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硫酸羟氯喹组与梅花生津饮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梅花生津饮低剂量组小鼠颌下腺组织p52、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IKKα、p5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梅花生津饮中、高剂量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与硫酸羟氯喹相当或明显优于硫酸羟氯喹(P<0.05,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CXCL13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硫酸羟氯喹组与梅花生津饮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CXCL13含量明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梅花生津饮中、高剂量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硫酸羟氯喹(P<0.05,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CD19^(+)、CD27^(+)CD19^(+)、CD185^(+)CD19^(+)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硫酸羟氯喹组与梅花生津饮中、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梅花生津饮低剂量组小鼠血清CD19^(+)、CD27^(+)CD19^(+)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梅花生津饮中、高剂量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与硫酸羟氯喹相当。梅花生津饮对上述各指标的改善作用均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梅花生津饮可调节CXCL13/CXCR5轴,降低对B细胞的趋化作用,影响总B细胞及记忆B细胞的比例,其可能通过BAFF介导的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对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梅花生津饮 NF-κb非经典信号通路 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13 b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髓胶囊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缓解期BAFF、CXCL13及IL-6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樊永平 王苏 杨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6期741-744,749,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胶囊治疗神经脊髓炎(NMO)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B细胞活化因子(BAFF)、趋化因子配体(CXCL)13及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缓解期NMO患者26例,使用补肾益髓胶囊治疗3个月。同时招募健康志愿者22例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补肾益髓胶囊治疗神经脊髓炎(NMO)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B细胞活化因子(BAFF)、趋化因子配体(CXCL)13及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缓解期NMO患者26例,使用补肾益髓胶囊治疗3个月。同时招募健康志愿者22例作为对照。比较患者服药前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以及B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补肾益髓胶囊治疗后,缓解期NMO患者的ED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外周血IL-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AFF和CXCL13表达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NMO患者血清CXCL13的表达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00),BAFF表达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缓解期NMO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09)。结论补肾益髓胶囊可以显著改善缓解期NMO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能与其能够有效降低缓解期NMO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b细胞活化因子 细胞介素6 趋化因子配体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与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
10
作者 黄胜利 杨春晓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46-449,共4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变性及炎症反应,而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3(CXCL-13)被认为参与MS等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CXCL-13既通过与CXCR5结合表达于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包括神经变性及炎症反应,而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3(CXCL-13)被认为参与MS等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CXCL-13既通过与CXCR5结合表达于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又影响B细胞从而促进自身免疫反应并参与炎症反应,这为MS治疗的新型药物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13 炎症反应 药物作用靶点
原文传递
宫颈癌组织中CXCL13、Dyrk1b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丽 杨俊 唐真姿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5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切取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宫颈组织(距离肿瘤边缘1~2cm)77例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XCL13、Dyrk1...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Dyrk1b)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手术切取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宫颈组织(距离肿瘤边缘1~2cm)77例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XCL13、Dyrk1b蛋白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对患者随访9~40个月,统计3年生存率,分析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CXCL1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Dyrk1b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宫颈癌组织中CXCL13与Dyrk1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61,P=0.023)。CXCL13、Dyrk1b蛋白阳性表达的宫颈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均<0.05)。结论CXCL13、Dyrk1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协同参与肿瘤的进展,并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12
作者 张利敏 张华茹 +1 位作者 王东英 宋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与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与联合羧甲司坦口服溶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观察组接受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缓解时间、气道炎症相关因子[趋化因子配体3(CCL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α1-酸性糖蛋白(α1-AG)]、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气促、喘息、咳嗽、肺部音等症状缓解时间降低(P<0.05)。治疗4、7 d后,两组CCL3、HMGB1、α1-AG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抑制气道炎症,调节机体免疫,促进症状缓解,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 重组人干扰素Α1b T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配体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Α1-酸性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与肾脏受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德宁 胡建康 +3 位作者 朱静茹 戴森华 柳毓文 胡娜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822-824,833,共4页
目的了解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3表达变化,并观察其与肾脏受损、B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受试者血清CXCL13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LN患者穿刺肾组织CD3、CD20、CD21表达并分析其与CXCL13关系。随访10... 目的了解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趋化因子CXCL13表达变化,并观察其与肾脏受损、B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受试者血清CXCL13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LN患者穿刺肾组织CD3、CD20、CD21表达并分析其与CXCL13关系。随访10例初诊LN患者并观察治疗6个月后血清CXCL13变化。结果血清CXCL13在LN组中表达明显高于无肾脏受累SLE组、健康对照组(χ~2=30.169,P<0.001)。SLE患者血清CXCL13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55,P<0.001),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39,P<0.001)。Ⅲ型和Ⅳ型LN患者血清CXCL13水平均较V型LN患者升高(P均<0.05)。通过对肾组织研究发现,CD20+LN患者血清CXCL13水平高于CD20-LN患者(Z=2.844,P=0.004);2类LN患者(CD20+细胞及CD3+细胞均有表达且两者呈区域分布)血清CXCL13水平较0类LN患者(CD20+细胞无表达,和/或CD3+细胞表达)和1类LN患者(CD20+细胞表达,和/或CD3+细胞表达,两者呈散在分布)均明显升高(P均<0.05)。初诊LN患者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血清CXCL13水平、SLEDAI评分均降低。结论 CXCL13在SLE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参与肾脏受累过程,引起B细胞在肾组织中异常聚集、形成异位淋巴样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炎症趋化因子(CXCL13) b淋巴细胞 异位淋巴样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18、CXCL16、Bly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卫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9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分析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2月狼疮性肾炎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对照... 目的分析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20年2月狼疮性肾炎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使用泼尼松治疗,研究组使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对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IL-18、CXCL16、BlyS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血清IL-18、CXCL16、Bly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泼尼松治疗可降低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18、CXCL16、BlyS水平,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损伤,利于疾病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吗替麦考酚酯 白介素-18 趋化因子配体16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小活络丸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建磊 李宁鑫 +1 位作者 魏增伯 李基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559-1563,共5页
目的 探讨复方小活络丸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天津市北辰医院骨科收治的1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托法替布片,1片/次,2... 目的 探讨复方小活络丸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天津市北辰医院骨科收治的12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托法替布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口服复方小活络丸,温开水送服1丸/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B细胞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晨僵、关节屈伸不利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anti-CCP、CXCL13、TNF-α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anti-CCP、CXCL13、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小活络丸联合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VAS疼痛评分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小活络丸 枸橼酸托法替布片 类风湿关节炎 症状改善时间 细胞介素-6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b细胞趋化因子CXC配体13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相关标志物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叶彬 王昌成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347-1352,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免疫相关标志物增殖诱导配体/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APRIL/TNFSF13)、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免疫相关标志物增殖诱导配体/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APRIL/TNFSF13)、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AG-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手术获取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APRIL/TNFSF13、BAFF、LAG-3的表达。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患者APRIL/TNFSF13、BAFF、LAG-3的表达,分析三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PRIL/TNFSF13(90.83%vs 17.50%,χ^(2)=129.969,P<0.01)、BAFF(85.83%vs 12.50%,χ^(2)=147.590,P<0.01)、LAG-3阳性表达率(84.17%vs 14.17%,χ^(2)=117.633,P<0.01)高于癌旁组织。结直肠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预后的APRIL/TNFSF13、BAFF、LAG-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RIL/TNFSF13、BAFF、LAG-3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情况独立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PRIL/TNFSF13、BAFF、LAG-3高表达,且三者阳性表达是淋巴结转移、高病理分期、低分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增殖诱导配体/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