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和可溶性ST2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阳 罗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22-2026,共5页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成员可溶性ST2(sST2)在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心衰患者(心衰组)血BNP、NT-proBNP、sST2浓度,采用纽约心...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成员可溶性ST2(sST2)在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心衰患者(心衰组)血BNP、NT-proBNP、sST2浓度,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以同期住院的95例无心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3个指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并比较3个指标在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之间血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血BNP、NT-proBNP、ST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组随NYHA分级增加,BNP、NT-proB-NP、sST2水平逐渐升高,不同心功能级别间3个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指标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性,与LVEF分级呈负相关。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BNP为0.868,NT-proBNP为0.957,sST2为0.758,3个指标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NP、NT-proBNP和ST2是心衰诊断的标志物,血水平检测对不同程度心衰的鉴别诊断、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sST2作为诊断心衰新的标志物,与LVEF、心功能分级相关,可用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危险分层。独立诊断心衰价值较好的指标依次是NT-proBNP、BNP、sS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利钠 b氨基利钠 可溶性S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时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伟佳 张秀明 +1 位作者 邱宗荫 温冬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4149-4153,4157,共6页
目的探讨心衰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 ticpeptide,NT-proBNP)与B型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单纯心衰和急性脑梗死伴心衰患者血液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 目的探讨心衰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 ticpeptide,NT-proBNP)与B型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单纯心衰和急性脑梗死伴心衰患者血液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并科学分析检测结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颁布的EP15-A2文件对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罗氏CobasE601和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西门子ADVIA Centaur检测NT-proBNP与BNP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验证,并采用稀释回收试验确定高值标本的最大稀释倍数,保证试验数据符合要求;然后收集203例单纯心衰和急性脑梗死伴心衰患者与60例正常体检者标本,分析NT-proBNP与BNP结果的变化趋势与相关性;与此同时,检测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NT-proBNP水平,分析二者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Cobas E601与ADVIA Centaur对NT-proB-NP与BNP检测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总不精密度分别小于2.93%与3.50%,与定值校准品的偏差分别小于3.60%与2.60%,符合临床检测要求;超出测量上限的样本可采用的最大稀释比例均为1:2;相对于单纯心衰患者,急性脑梗死伴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会明显抬高(P=0.003),与BNP数值间相关性差,BNP仅在急性脑梗死合并Ⅲ级心衰患者体内明显升高(P<0.001);急性脑梗死伴心衰患者Hcy与NT-proBNP测定结果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但二者无明显相关。结论 NT-proBNP与BNP均能够很好的反应单纯心衰的严重程度,但在评价急性脑梗死合并的心力衰竭时,NT-proBNP检测结果失去诊断价值,且不可通过Hcy进行校正。在急性脑梗死合并的心力衰竭的评价中,NT-proBNP不能准确反映心帅程度,且不可通过Hcy进行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b利钠(nt-probnp) b利钠(bNP) 心力衰竭 脑梗死 急性 半胱氨 酸(H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童随阳 夏豪 +3 位作者 王欣 李磊 王慧 黄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2至2014-05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非糖尿病AMI的患者327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应激组)...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2至2014-05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非糖尿病AMI的患者327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应激组)182例和非糖尿病AMI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非应激组)145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记录住院2周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心原性猝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NT-proBNP与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性。结果: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应激组和非应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肌钙蛋白I(ultra-TnI)、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Glu)在应激组和非应激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 BNP与ultra-TnI呈正相关(r2=0.811,P<0.01)。应激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应激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非应激组(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明显高于非应激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T-proBNP水平可以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并对近期预后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b利钠 急性心肌梗死 应激性高血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水平正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亢扬 富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4期622-626,共5页
B型利钠肽和氨基末端利钠肽原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血清生物标志物已经有很多年,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心力衰竭时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浓度升高提示心功能差及预后不良,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浓... B型利钠肽和氨基末端利钠肽原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血清生物标志物已经有很多年,并且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心力衰竭时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浓度升高提示心功能差及预后不良,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浓度越高,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水平也越高。但也有研究发现,在一些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中,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浓度可正常的现象。现对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水平正常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利钠 氨基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清权 张创良 黄修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6期2477-2480,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48例,所有病人入院均给予溶栓治疗。入院...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48例,所有病人入院均给予溶栓治疗。入院及溶栓后1d、3d、5d均检测NT-proBNP、sST2水平。根据病人入院后实验室NT-proBNP水平分组,取中位值为界限,增高为A组,降低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溶栓后再通率,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结果实验室检查NT-proBNP水平118.66~485.66pg/mL,中位值154.95pg/mL,>154.95pg/mL为A组65例,≤154.95pg/mL为B组83例。溶栓后1d、3d、5d,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高于B组(P<0.05),溶栓后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降低(P<0.05);溶栓后5d,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溶栓后1d(P<0.05);溶栓后3d、5d,B组sST2、NT-pro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溶栓后1d(P<0.05)。A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1)。结论NT-proBNP、sST2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再通后持续增高或不降反升,病人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氨基b利钠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 短期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心房利钠肽和N端B型利钠肽原对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冯莉 浦介麟 +3 位作者 倪新海 赵兴山 孙华毅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比较N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高危人群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期选取A期和B期心血管病患者30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136... 目的:比较N端心房利钠肽(NT-proANP)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高危人群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期选取A期和B期心血管病患者300例为病例组。另选取1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一般临床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以≤0.40为界),将病例组分为无症状LVSD者及有症状LVSD者,比较两者间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差异,描记NT-proANP和NT-proBNP诊断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依据ROC曲线界定最佳分界(cut-off)值。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58例无症状LVSD患者。病例组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无症状LVSD者血浆NT-proANP和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有症状LVSD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诊断无症状LVSD曲线下面积NT-proANP明显大于NT-proBNP(0.806,P<0.001对0.723,P<0.05)。无症状LVSD预测最佳分界值分别为NT-proANP(1701.77)fmol/ml;NT-proBNP(345.28)fmol/ml,敏感性两者均为88.9%,阴性预测值均>98.5%。结论:血浆NT-proBNP与NT-proANP浓度均能够反映心力衰竭高危人群心脏功能状态,可作为无症状LVSD的筛查指标,早期无症状LVSD筛查NT-proANP效果优于NT-proB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N心房利钠 Nb利钠 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氨基端尿钠肽原与肌钙蛋白I联合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一楠 刘文娴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探讨B型氨基端尿钠肽原(NT-proBN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风险评估及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90例明确诊断为NSTE-ACS的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 目的探讨B型氨基端尿钠肽原(NT-proBN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风险评估及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90例明确诊断为NSTE-ACS的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108例为UA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82例为NSTEMI组;另取8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NT-proBNP、cTNI浓度变化;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24、72 h抽血测定NT-proBNP和cTNI浓度,并对其进行GRACE危险评分,按评分分为高危、中危及低危3个组别。结果 UA组、NSTEMI组的NT-proBNP、cTNI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UA组及NSTEMI组中高危组NT-proBNP、cTNI浓度明显高于中危、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即刻、24、72 h的NT-proBNP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r=0.723,r=0.668,r=0.598,P<0.05)。结论随着NT-proBNP、cTNI浓度和GRACE危险评分分值的增高,NSTE-ACS危险的严重程度也增加,检测NT-proBNP和cTNI的水平并联合GRACE危险评分系统可以判断不同危险分层NSTE-ACS的危害程度,对NSTE-ACS患者早期、快速的危险度分层有着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氨基尿钠 肌钙蛋白I GRACE评分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对前壁与非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钟新波 赵有生 +3 位作者 王涓 王小庆 陈文斌 李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7期494-4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前壁及非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193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STEMI患者,在人院时测量血浆NT—pmBNP水平,并将之以第三四... 目的探讨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前壁及非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193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STEMI患者,在人院时测量血浆NT—pmBNP水平,并将之以第三四分位数为界分组,分别评价NT—proBNP水平对前壁及非前壁STEMI患者发病6个月后经超声心动图测量的LVEF的预测价值。结果非前壁STEMI患者中NT—proBNP≥310pg/ml组较NT—proBNP〈310pg/ml组的LVEF低[(41±12)%比(54±7)%](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NT—proBNP≥310pg/ml是非前壁STEMI患者LVEF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β=-6.3,P=0.02)。结论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非前壁STEMI患者中,入院NT—proBNP≥310pg/ml是6个月时LVEF降低的独立预测因子。入院时测定血浆NT—proBNP可能有助于对急性非前壁STEMI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利钠 急性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B型利钠肽原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海英 刘春芳 刘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5例,以0~49岁NT-proBNP≥450 pg/ml,50~75岁NT-proBNP≥900 pg/ml,76~100岁NT-proBNP≥1 800 pg/ml为NT-proBN... 目的:探讨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确诊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55例,以0~49岁NT-proBNP≥450 pg/ml,50~75岁NT-proBNP≥900 pg/ml,76~100岁NT-proBNP≥1 800 pg/ml为NT-proBNP(+)组(n=31),以0~49岁NT-proBNP〈450 pg/ml,50~75岁NT-proBNP〈900 pg/ml,76~100岁NT-proBNP〈1 800 pg/ml为NT-proBNP(-)组(n=24)。比较NT-proBNP(+)组和NT-proBNP(-)组间体循环收缩压、心率、血氧分压、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直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同时比较有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NT-proBNP(+)组较NT-proBNP(-)组心率增加显著(P〈0.05),体循环收缩压和氧分压下降显著(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指标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直径和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1),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共3例死亡,均发生在NT-proBNP(+)组。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15例)NT-proBNP中位数7 436 pg/mL(140~45 720 pg/mL)比无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患者(40例)的NT-proBNP中位数812 pg/mL(32~13 529 pg/mL)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危PTE和中危PTE后,升高的NT-proBNP仍旧是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5.3,95%可信限1.2~134.0,P〈0.05)。结论:高危和中危PTE患者多有血浆中NT-proBNP的水平升高,NT-proBNP的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正常NT-proBNP的水平提示患者预后良好,NT-proBNP在PTE危险分层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Nb利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初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齐康 宋颖 +2 位作者 赵鹃 于阳 曲秀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 研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合并初发心房颤动(new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6-01~... 目的 研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合并初发心房颤动(new 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6-01~2011-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完全开通罪犯血管的1592例AMI患者,根据典型胸痛后7 d内是否合并NOAF事件,将AMI患者分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100例)和无房颤患者(1492例).将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100例),选取与房颤组一般临床情况相仿的无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20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测定NT-proBN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房颤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1565.45 pg/mL vs 1212.17 pg/mL,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对NOAF的预测能力最强(OR=5.783,P〈0.01),其次为房性早搏频发、C反应蛋白和P波离散度增大(OR分别为2.717、2.393、2.140,P〈0.01)及基础心率增快、P波时限增大(OR分别为1.992、1.558,P〈0.05).结论 NT-proBNP优于传统危险因素,可以用于NOAF发作的预测和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b利钠(nt-probnp)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B型利钠肽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娟 陈俊 +5 位作者 王学忠 董学滨 邵旭武 章萍 王岳松 李勋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12-816,共5页
目的探讨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STEMI患者240例,平均年龄57.28±15.67岁。每例患者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记录每例患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 目的探讨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STEMI患者240例,平均年龄57.28±15.67岁。每例患者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记录每例患者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常规。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随访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 STE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39、0.23,均P〈0.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为-0.34,P〈0.001)。血浆NT-proBNP浓度随心功能Killip分级增加而升高(P〈0.001),随Gensini积分增加而升高(P〈0.001)。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血浆NT-proBNP浓度最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g[NT-proBNP]、cTnⅠ、hs-CRP均与MACE相关,Lg[NT-proBNP]为MACE的最强预测因子(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对MACE预测的最佳截断值为4069.5 ng/L。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STEM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是STEMI患者发生MACE的最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利钠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预后 心功能Killip分级 GENSINI积分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端B型利钠肽前体在心房颤动中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宗泽 滕宗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氨基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种有效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广泛地应用于各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NT-proBNP与心房颤动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现就通过对近年来NT-proBNP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了解NT-proBNP在预测房... 氨基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是一种有效的心脏生物标志物,广泛地应用于各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NT-proBNP与心房颤动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现就通过对近年来NT-proBNP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了解NT-proBNP在预测房颤发生、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氨基b利钠前体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柑橘果胶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媛 曾新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80-683,705,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柑橘果胶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心力衰竭大鼠(42只)随机平分为模型组、柑橘果胶A组和柑橘果胶B组。模型组给予10 mg/(kg·d)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柑橘果胶对心力衰竭大鼠血浆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心力衰竭大鼠(42只)随机平分为模型组、柑橘果胶A组和柑橘果胶B组。模型组给予10 mg/(kg·d)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柑橘果胶A组、B组分别给予0.10、0.20 mg/(kg·d)的柑橘果胶加入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治疗并观察4周。检测三组大鼠血浆NT-proBNP表达及心肌纤维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第2、4周,柑橘果胶A组、B组室间隔厚度(IVS)高于模型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低于模型组,且柑橘果胶B组与柑橘果胶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第4、8周,柑橘果胶A组和B组NT-proBNP、心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以及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且柑橘果胶B组上述指标低于柑橘果胶A组(均P<0.05)。结论: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柑橘果胶能够抑制心力衰竭大鼠血浆NT-proBNP的表达,改善心肌纤维化,进而改善心脏指数、心肌胶原容积分数以及心脏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半乳糖凝集素-3抑制剂 柑橘果胶 Nb利钠 心肌纤维化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骨钙素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早期诊断骨不连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清华 林坚平 +3 位作者 沈宁江 史占军 周钢 吴多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1期7611-7621,共11页
背景:对血液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具有使用简单、创伤小、变异小的特点,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标志物以预测骨不连的发生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建立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探讨实验性骨折不愈合的生... 背景:对血液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具有使用简单、创伤小、变异小的特点,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标志物以预测骨不连的发生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建立骨折不愈合动物模型,探讨实验性骨折不愈合的生化指标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五六月龄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均分为2组,骨缺损组在左前臂桡骨中段截除1.5 cm(包括骨膜),骨断端用骨蜡封闭髓腔;骨折组只是在前臂桡骨中段造成骨折。2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8,10,12周进行前臂的X射线片检查观察桡骨缺损区愈合情况,并抽取血清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骨吸收特异标志物(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及骨形成特异标志物(包括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1分析2组手术前后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发现,骨缺损组骨代谢一直持续在较高水平,骨不连早期诊断的临床预测可以依赖于多个血清生化指标的同时跟踪监测;2除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意义不大之外,骨缺损组中I型胶原羧基端末肽在术后第5周均值最高,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在术后4或5周均值明显下降,可以说明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能快速随骨形成和骨吸收而迅速改变,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的具体状态;3系统性监测生化指标如Ⅰ型胶原羧基端末肽、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氨基端末肽的变化能反映兔骨折不愈合的早期进程,它们是否均可以作为反映骨吸收与骨形成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强的指标,是否可以早期诊断兔骨不连,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钙素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骨不连 生物标志物 人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氨基 羧基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检测和肽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9期2970-2972,共3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该院老年科及心内科收治的老年CHF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 目的探讨和肽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该院老年科及心内科收治的老年CHF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该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抽取两组受试者静脉血分别存于抗凝真空管和不抗凝真空管中,分别检测其血清和肽素、NT-pro BNP及血浆Hcy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和肽素、NT-pro BNP及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种指标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升高,心功能Ⅲ级患者高于心功能Ⅱ级,心功能Ⅳ级患者高于心功能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肽素、NT-pro BNP及Hcy的检测对老年CHF的诊断及心功能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高半胱氨酸 N末b利钠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塞米联合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N端B型利钠肽原的影响
16
作者 郭宇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8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实验组采用左西孟旦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8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实验组采用左西孟旦联合呋塞米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呋塞米联合左西孟旦可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呋塞米 左西孟旦 左心室射血分数 Nb利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在心衰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怡嫔 谭朵廷 +5 位作者 杨柳 钟俐芹 盛丹 黄汝佳 胡志希 梁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6-496,共11页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s)的发现已有30年历史,其中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临床应用对心血管疾病诊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s)的发现已有30年历史,其中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临床应用对心血管疾病诊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对心衰的综合价值最高。BNP具备强大的心血管保护效应,但心衰后BNP水平大幅升高,却没展现出相应的活性,被称为“利钠肽悖论”。近几年,随着质谱、核磁共振技术的运用,逐渐从代谢途径和检测技术上解开了“利钠肽悖论”这一谜题:外周循环中存在多种不同生物活性的BNP亚型且心衰后的BNP代谢与生理状态下不同。所以,纵然检测到心衰后BNP大幅升高,但本质上是由于传统检测技术的瓶颈,使各类BNP亚型与检测试剂交叉反应,活性成分被高估而造成假阳性。因此,要加强对BNP在病理生理等不同情况下的认识,还要借助生物化学手段建立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来识别BNP_(1-32)、BNP_(1-30)、BNP_(3-32)及B型利钠肽原(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等特殊形式。从而有助于探索心衰更深层次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可协助临床对心衰的诊断及预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利钠 氨基脑钠前体 b利钠 心力衰竭 利钠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苇茎汤辅助胸腺肽α1治疗ICU重症肺炎合并G-菌感染疗效观察及对血浆ANP、NT-proBNP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楚明 何宗广 +1 位作者 郑诚 徐盼盼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加减辅助胸腺肽α1治疗ICU重症肺炎合并G-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对血浆心钠肽(ANP)与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ICU重症肺炎合并G-菌感染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目的:观察千金苇茎汤加减辅助胸腺肽α1治疗ICU重症肺炎合并G-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对血浆心钠肽(ANP)与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ICU重症肺炎合并G-菌感染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胸腺肽α1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千金苇茎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炎性状态及心损伤相关指标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各炎症指标均有所降低,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NP与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千金苇茎汤加减辅助胸腺肽α1治疗ICU重症肺炎合并G-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G-菌感染 千金苇茎汤 心钠 b氨基利钠
原文传递
D-二聚体、NT-proBNP、TNF-α水平在COPD合并肺心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咪 孙婧婷 +1 位作者 孔田田 盛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OPD患者80例,其中42例合并肺心病者为COPD合并肺心病(合并)组,38例未合并肺心病者为单纯COPD组,选择30例健康... 目的分析D-二聚体、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COPD患者80例,其中42例合并肺心病者为COPD合并肺心病(合并)组,38例未合并肺心病者为单纯COPD组,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对比各组D-二聚体、NT-proBNP、TNF-α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D-二聚体、NT-proBNP、TNF-α水平联合对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合并组D-二聚体、NT-proBN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单纯COPD组,且单纯COPD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级组D-二聚体、NT-proBNP、TNF-α水平均高于Ⅰ、Ⅱ、Ⅲ级;Ⅲ级组均高于Ⅰ、Ⅱ级;Ⅱ级组均高于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D-二聚体、NT-proBNP、TNF-α之间呈正相关;D-二聚体、NT-proBNP、TNF-α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D-二聚体、NT-proBNP、TNF-α检测的临床价值明显,有利于评估患者心功能和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随着心功能恶化和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D-二聚体、NT-proBNP、TNF-α水平均升高。且三者检测方便,对COPD合并肺心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及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都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b利钠(nt-probnp)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阳虚血瘀证与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表达的相关性及二者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晨 李劼 冯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097-1103,共7页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阳虚血瘀证与心功能及血清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二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阳虚血瘀证与心功能及血清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二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将辨证为阳虚血瘀证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或气阴两虚证的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良好预后组104例和不良预后组56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分钟搏出量(SV)、心排血量(CO)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及LVED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SV、CO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LVEDD值呈正相关,与LVEF、SV、CO值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不良预后组血清NT-proBNP水平及LVEDD值均明显高于良好预后组,LVEF、SV、CO值均低于良好预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血清NT-proBNP联合心功能指标对预后不良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高水平、LVEDD高水平均为影响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而LVEF高水平、SV高水平、CO高水平均为保护因素(P<0.05或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阳虚血瘀证与血清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关系密切,且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阳虚血瘀证 心功能 b氨基利钠(nt-probnp)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