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8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Radix Astragali-Radix Pseudostellaria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1
作者 Mei-Hui Chen Yu-Bo Han +1 位作者 Yan-Bo Sui Li Li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9期41-47,共7页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ive component,target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Radix Astragali-Radix Pseudostellaria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by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metho...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ive component,target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Radix Astragali-Radix Pseudostellaria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by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Methods:With the help of TCMSP database,the effectiv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argets of Radix Astragali-Radix Pseudostellariae were screened out,and CHF-related proteins were obtained by Gene Cards and OMIM database.The target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was constructed on the String database platform,and using DAVID database to conduct the GO function and 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on the target of the obtained astragalus-pseudostellaria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F.Results:Radix Astragali-Radix Pseudostellariae were selected as 28 effectiv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104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CHF.There were obtained 49 GO functional annotations and 86 KEGG signaling pathways.Conclusion:Radix Astragali-Radix Pseudostellariae can treat CHF through multi-target and multi-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x astragali-radix Pseudostellariae Chronic heart failure Network pharmacology TARGETS Mechanism of 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黄芪不同类型饮片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
2
作者 谭婉清 林锦锋 +2 位作者 陈漫丽 葛蓉 刘潇潇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0-616,共7页
目的建立黄芪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评价黄芪不同类型饮片的质量一致性。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黄芪药材对照指纹图谱,并利用黄芪药材对照指纹图谱对3批黄芪原料药材制备的传统饮片、煮散饮片、破壁饮片和配方颗粒不同类型饮片进... 目的建立黄芪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评价黄芪不同类型饮片的质量一致性。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黄芪药材对照指纹图谱,并利用黄芪药材对照指纹图谱对3批黄芪原料药材制备的传统饮片、煮散饮片、破壁饮片和配方颗粒不同类型饮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同一黄芪原料药材制备的传统饮片、煮散饮片、破壁饮片与原料药材的相似度为0.925~0.994,与黄芪原料药材的成分组成一致性良好。黄芪配方颗粒与原料药材的相似度为0.649~0.920,与原料药材的成分组成的一致性欠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黄芪药材、黄芪传统饮片、黄芪煮散饮片和黄芪破壁饮片聚为一类;配方颗粒单独聚为一类。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法适用于黄芪不同类型饮片的质量一致性评价,可为中药新型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有利于指导中药新型饮片的研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饮片 HPLC 指纹图谱 一致性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扶正祛邪”探讨黄芪苦参配伍改善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作用机制
3
作者 董晓茜 董笑博 +5 位作者 高雪 郑迪 杨瑞 唐思 刘君 杨晓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芪苦参药对配伍改善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小鼠,通过药效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化实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等从多方面确证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结果实... 目的研究黄芪苦参药对配伍改善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小鼠,通过药效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化实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等从多方面确证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升高,脾脏和胸腺指数上升,促进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表达,提高免疫T淋巴细胞中的CD_(3)^(+)、CD_(4)^(+)比例以及CD_(4)^(+)/CD_(8)^(+)比值;降低荷瘤小鼠瘤体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上调小鼠肿瘤组织中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癌基因p53、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表达和促细胞凋亡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比值,促进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磷酸化。结论黄芪苦参两药配伍可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结肠癌荷瘤小鼠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苦参 结肠癌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熊竹素对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刘岩 尤辉 +1 位作者 陈碧玉 任涛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熊竹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DMEM培养基)、模型组(DMEM培养基+LPS 200 ng/mL),地... 目的探讨黄芪熊竹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DMEM培养基)、模型组(DMEM培养基+LPS 200 ng/mL),地塞米松组(DMEM培养基+LPS 200 ng/mL+地塞米松200 ng/mL)及黄芪熊竹素低、高剂量组(DMEM培养基+LPS 200 ng/mL+黄芪熊竹素400、800 ng/mL)。于570 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OD)以计算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检测氧化应激因子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OD值,细胞存活率,单细胞克隆形成数目,SOD水平,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ROS、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熊竹素对LPS诱导的A549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Nrf2、HO-1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熊竹素 脂多糖 肺泡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黄芪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经验
5
作者 常玉双 苏臻 《基层中医药》 2025年第3期82-84,共3页
流行性感冒是儿童常见传染病,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作用,多用于补益脾肺气虚之证,儿童脏腑娇嫩,笔者在临床中将生黄芪用于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黄芪 流行性感冒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探讨黄芪有效成分治疗纤维化疾病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硕 胡艳 +2 位作者 边帅 白雪媛 张巍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黄芪是一种传承千年的传统中药材。现代药物研究已证实黄芪组成成分丰富,比如皂苷类和多糖类成分,其中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都是其产生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能改善肺纤维化进程、对抗肾间质纤维化、降低肝脏和... 黄芪是一种传承千年的传统中药材。现代药物研究已证实黄芪组成成分丰富,比如皂苷类和多糖类成分,其中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都是其产生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能改善肺纤维化进程、对抗肾间质纤维化、降低肝脏和心肌纤维化疾病程度。通过对黄芪的基于信号通路TGF-β/Smad抗纤维化功能进行综述,深入探究其主要成分作用特点,进一步丰富其药理活性机制,为中西医临床提供药效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黄芪 TGF-Β/SMAD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及其药对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选阳 高原 +7 位作者 唐进法 吴莹 李彬 于瑞 孙昊堃 周璐烨 孙雨蝶 朱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0,共6页
黄芪作为一味临床常用的补虚类中药,黄芪及其药对在临床应用上历史悠久。重点围绕黄芪的药理作用和近年来基于黄芪-丹参、黄芪-当归、黄芪-莪术、黄芪-白术、黄芪-川芎、黄芪-人参、黄芪-山药、黄芪-葛根、黄芪-红花等药对的网络药理学... 黄芪作为一味临床常用的补虚类中药,黄芪及其药对在临床应用上历史悠久。重点围绕黄芪的药理作用和近年来基于黄芪-丹参、黄芪-当归、黄芪-莪术、黄芪-白术、黄芪-川芎、黄芪-人参、黄芪-山药、黄芪-葛根、黄芪-红花等药对的网络药理学,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常用的黄芪-当归、黄芪-丹参、黄芪-莪术、黄芪-川芎等药对配伍的临床应用与现代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上内容为系统揭示黄芪及黄芪药对应用的内涵阐释以及黄芪配伍应用的科学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通过对黄芪药理作用和黄芪药对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深入探析黄芪配伍的科学性,为更好地科学阐释黄芪及其药对作用机制提供依据,为系统研究黄芪药对配伍理论提供重要依据与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芪及其药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药理作用 药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免疫调节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展
8
作者 曾雯 周胜强 +3 位作者 黄佳 谭玲娟 李枝鑫 刘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免疫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长,目前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存在治疗过度、治疗不足、毒副作用大等问题。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免疫调节活性显著,具有双向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治疗... 免疫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长,目前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存在治疗过度、治疗不足、毒副作用大等问题。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免疫调节活性显著,具有双向调节免疫、抗炎、抗氧化应激、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治疗肿瘤、重症肌无力、炎症性肠病、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免疫性疾病方面疗效突出。黄芪可多途径、多靶点防治免疫性疾病,现综述黄芪及其活性成分(黄芪皂苷Ⅲ、黄芪皂苷Ⅳ、环黄芪醇及黄酮类化合物)调节免疫的作用及机制,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免疫调节 药理作用 活性成分 中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葛根配伍对T2DM胰岛素抵抗大鼠铁死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魏爽 郝峰 +4 位作者 章文春 赵张旸 李冀 韩东卫 邢欢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12只)与造模组(48只),造模组大鼠以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周后按25 mg/kg的剂量一次性尾静脉注射1%链脲佐菌素溶... 目的探讨黄芪-葛根配伍对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12只)与造模组(48只),造模组大鼠以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周后按25 mg/kg的剂量一次性尾静脉注射1%链脲佐菌素溶液以复制T2DM IR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葛根配伍组[QG组,4.05 g/(kg·d)灌胃]、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组(Fer-1组,5 mg/kg隔日1次腹腔注射)、黄芪-葛根配伍+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QG+erastin组,4.05 g/(kg·d)灌胃+erastin 10 mg/(kg·d)腹腔注射]。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自然对数(IAI);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血清Fe^(2+)及Fe水平,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和活性氧(ROS)水平;观察其肝脏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1(FTH1)、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3(ACSL3)、ACSL4、线粒体铁蛋白(FTMT)、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蛋白(xC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内肝细胞排列紊乱、肿胀,细胞核染色加深,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大量肝细胞空泡及脂肪变性;FBG(给药后)、TC、TG、LDL-C、AST、ALT、FINS、MDA、ROS、Fe^(2+)、Fe水平及HOMA-IR,NADP+/NADPH和ACSL4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或上调(P<0.01);HDL-C、GSH、SOD水平,IAI及GPX4、FTH1、ACSL3、FTMT、xCT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或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QG组和Fer-1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及上述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大部分指标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QG组比较,QG+erastin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的改善均被显著逆转(P<0.01)。结论黄芪-葛根配伍水煎液可降低T2DM IR大鼠FBG水平,减轻其IR程度和肝脏组织铁负荷,缓解其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上述作用与其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葛根 配伍 铁死亡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及其活性成分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10
作者 范元赫 杨永菊 +3 位作者 张宇 郑曲 何璠玙 关雪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是一种常见补气补血的中药材,近些年许多专家发现黄芪不单可以用于内科疾病的治疗,在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方面也有着良好的疗效。黄芪中多种主要有效成分如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黄芪多... 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是一种常见补气补血的中药材,近些年许多专家发现黄芪不单可以用于内科疾病的治疗,在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方面也有着良好的疗效。黄芪中多种主要有效成分如黄芪总皂苷、黄芪总黄酮、黄芪多糖等。经现代实验验证黄芪和这些有效成分在KOA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有效活性成分能降低体内或关节液中的炎性因子含量,也可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带来的消极作用,最终减轻软骨的降解,降低骨重塑和减轻滑膜的炎性病变或滑膜组织的纤维化,最终减轻了关节的形态学改变,起到了防治KOA的作用。这些有效成分经验证可以在Wnt/β-catenin、PI3K/AKT/mTOR、河马(Hippo)等信号通路的作用下,调节软骨细胞自身代谢,降低凋亡关键基因Bcl-2、Bax的表达,从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也可降低MMPs蛋白的表达,保护了软骨中的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进而预防了软骨的退变延缓了KOA的进展;通过搜集近10年关于黄芪及有效成分治疗KOA的文献进行总结,详细叙述黄芪及有效成分在治疗KOA中的作用及机制,为KOA治疗提供方向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活性成分 膝骨关节炎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肺-脾-肾”理论研究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作用机制
11
作者 吴曾涵 邝涛 邝高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经靶向作用于肺、脾、肾三脏和对营卫物质转化、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黄芪临床应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 椎间盘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扶阳抑阴法 “肺-脾-肾”轴 经络学说 中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2
作者 李婷 邹一卓 +5 位作者 杨茜茹 陈小雪 孙毓蔓 孙靖辉 李贺 王春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ixed Schisandra chinensis and Astragali Radix,SAP)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KM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SAP低(75 mg/kg)、中(150 mg/kg... 目的探讨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ixed Schisandra chinensis and Astragali Radix,SAP)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KM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SAP低(75 mg/kg)、中(150 mg/kg)、高(300 mg/kg)剂量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试验期间记录小鼠一般状态,测定小鼠肝脏指数,检测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血清和肝脏中T-SOD活力和MDA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和肝脏中T-SOD活力均降低、MDA含量均升高(P<0.01,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可知,小鼠肝细胞排列紊乱,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浆疏松淡染,水样变性。与模型组比较,SAP高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和肝脏中T-SOD活力均有不同程度回升、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可知,各给药组肝脏病理受损程度明显减轻,肝细胞排列较为整齐,肝细胞肿胀、变形坏死程度减轻,水样变性得到改善。结论SAP对D-半乳糖诱导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黄芪 D-半乳糖 肝损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配伍熟地黄对失神经大鼠肌萎缩诱导骨质疏松症影响
13
作者 陆哲 欧莉 +3 位作者 张萌萌 李瑶 高峰 李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配伍熟地黄对失神经大鼠肌萎缩诱导的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切断右侧坐骨神经结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失神经肌萎缩合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黄芪组、... 目的观察黄芪配伍熟地黄对失神经大鼠肌萎缩诱导的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切断右侧坐骨神经结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失神经肌萎缩合并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黄芪组、熟地黄组、黄芪-熟地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给药2个月后处死动物。测定大鼠两侧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观察腓肠肌和股骨远端病理变化;micro CT检测大鼠股骨远端骨微结构;根据试剂盒说明测定大鼠血清大鼠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碱性磷酸酶(AKP)、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腓肠肌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MuRF1)和生肌决定因子1(MyoD1)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熟地黄组能明显提高大鼠腓肠肌湿重比(P<0.01),降低大鼠血清MSTN、AKP、β-CTX、MDA含量,同时提高IGF-1、SOD含量,除SOD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腓肠肌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熟地黄组大鼠腓肠肌肌纤维明显排列规则、紧密,肌间隙减小,肌纤维增粗,肌细胞核增多、增大;股骨HE染色和mirco CT结果均显示黄芪-熟地黄组大鼠股骨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多,厚度增加,骨小梁排列较紧密,间隙减小。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熟地黄组大鼠腓肠肌MuRF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MyoD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结论黄芪配伍熟地黄能有效改善失神经大鼠肌萎缩诱导的骨质疏松症,这可能与黄芪配伍熟地黄降低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并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熟地黄 肌萎缩 失神经 骨质疏松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邓湘雨 孟立锋 +2 位作者 周少华 陈柏先 王旭宇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32,共4页
目的黄芪在抗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分析、归纳、总结中药黄芪对PF的疗效与作用机制,为未来PF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黄芪防治PF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黄芪抗PF的... 目的黄芪在抗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分析、归纳、总结中药黄芪对PF的疗效与作用机制,为未来PF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黄芪防治PF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黄芪抗PF的药理学依据和作用机制。结果依据中医理论和黄芪抗PF的药理分析,黄芪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减少氧化应激、抑制腹膜间皮细胞(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PMC)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改善代谢障碍、调控PMC凋亡、调节促纤维化因子来干预PF的进程。结论黄芪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抗纤维化活性,能多方位、多靶点地保护腹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炎症 氧化应激 EMT 代谢障碍 腹膜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海潇 侯建 +1 位作者 刘启峰 侯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46,I0011,共7页
黄芪是扶正补气的中药,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黄芪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类、黄酮类和皂苷类等,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其中抗病毒作用突出。黄芪抗病毒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直接杀灭病毒、阻滞病毒对细胞... 黄芪是扶正补气的中药,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黄芪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类、黄酮类和皂苷类等,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其中抗病毒作用突出。黄芪抗病毒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直接杀灭病毒、阻滞病毒对细胞的吸附穿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释放、抑制病毒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与表达,还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先天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及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等。黄芪抗病毒具有安全、低毒、高效等特点,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总结了黄芪抗病毒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其开发利用及其中药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抗病毒 免疫调节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黄芪-党参药对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陈晶晶 贺粤 +1 位作者 张文风 黄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5,共13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究中药药对黄芪-党参(Astragali Radix-Codonopsis Radix,AR-CR)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分子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检索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GeneCards...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实验验证探究中药药对黄芪-党参(Astragali Radix-Codonopsis Radix,AR-CR)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分子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检索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中药药对AR-CR的活性成分,预测该药对的作用靶点,筛选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基因,然后利用Venny平台、STRING数据库、Cytoscape(Version 3.8.2)软件进行拓扑分析获取AR-CR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所获得的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借助Auto Dock tools、Auto Dock cina对核心蛋白与活性成分完成分子对接,最后,利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AS细胞模型进行体外生物学验证。AR-CR共检索到34个活性化合物,并预测潜在化合物靶点426个,通过与875个AS靶点进行交际映射,获得AR-CR治疗AS关键靶点69个,筛选出3,9-二邻甲基苯胺、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5α-豆甾烷-3,6-二酮、木犀草素4个主要活性化合物,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3(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3,MAPK3)等25个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关键通路为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RAGE)信号通路和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个主要活性化合物与核心靶点蛋白均能连接,其中与TP53的结合活性最强。体外实验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的AR-CR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促进TP53 mRNA及TP53蛋白表达。综上,该研究初步揭示AR-CR治疗AS的作用机制,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的TP53因子相关,通过调控TP53因子促进AS模型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为临床治疗AS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党参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TP53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黄芪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可视化分析
17
作者 石海荣 马继伟 +2 位作者 刘浩飞 王豪浩 贾润可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34-43,共10页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黄芪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使用CiteSpace(V6.2....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关于黄芪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使用CiteSpace(V6.2.R6)软件对筛选文献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对关键词的词频、聚类和突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242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044篇,英文文献198篇。中文文献发文量前3位的发文作者分别是宋恩峰、贾汝汉和倪兆慧;英文文献发文量前3位的发文作者分别是Gui Dingkun、Wang Hao和Wang Niansong。中文文献发文量前3位的论文署名发文机构分别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英文文献发文量前3位的论文署名发文机构分别是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Hehai University和Anhui Medical University。中文文献使用频次前3位的关键词分别是糖尿病肾病、黄芪注射液和黄芪;英文文献使用频次前3位的关键词分别是diabetic kidney disease、astragalosideⅣ和kidney disease。关键词聚类分析中共得到17个中、英文聚类,关键词突现分析中共得到21个中文突现词和13个英文突现词。结论发文整体上保持波动上升态势,作者间合作分散、机构间合作交流较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黄芪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分子机制和临床效果。未来发展趋势将聚焦黄芪特定成分与生物靶点互动网络,深入探究其药效、毒性、代谢等,论证中药多靶点融合效果,确保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联合用药 糖尿病肾病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山药、葛根-丹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作用机制
18
作者 王铎 王围 +1 位作者 吕树泉 张忠勇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第2期64-71,共8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山药、葛根-丹参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UniProt并结合文献报道,检索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活...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山药、葛根-丹参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UniProt并结合文献报道,检索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s、DurgBank、DisGeNET、OMIM、TTD数据库筛选疾病靶点;利用Venny2.1.0在线平台,获取活性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将交集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中药-疾病-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核心活性成分;使用PubChem、PDB数据库、PyMOL2.6.0、AutoDockTools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获得药物活性成分93个,核心活性成分涉及槲皮素、木犀草素、葛根素。PPI网络显示,IL6、AKT1、IL1B等为核心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活性较好。结论 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可通过AGE-RAGE、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NF-κB等信号通路治疗T2DM合并CAD,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分泌、调控糖脂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山药 葛根-丹参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K靶点的黄芪中黄酮化合物抗肿瘤筛选及活性研究
19
作者 蒯振彧 吴凌燕 +2 位作者 曾宣 朱正飞 孟艳秋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目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对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方法使用Sybyl软件Surflex-dock模块对小分子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otal Score函数分值判断配体分子结合能力,筛选... 目的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对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方法使用Sybyl软件Surflex-dock模块对小分子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进行分子对接,通过Total Score函数分值判断配体分子结合能力,筛选活性化合物,根据Lipinski五法则,使用Swiss ADME预测所研究化合物的药动学特性,最后将筛选出的最优化合物与PTK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及体外分子水平实验,利用分子对接分析化合物与PTK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筛选出的槲皮素具有最佳的药物样特性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利用体外表面等离子共振法验证了化合物与PTK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KD值为1.44×10^(-6)μmol·L^(-1)。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中多个羟基结构与PTK的氨基酸残基以氢键结合。结论筛选出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的抑癌效果很可能通过抑制PTK的激活实现,槲皮素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槲皮素 蛋白酪氨酸激酶 分子对接 先导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凋亡caspase-3探讨清热益气化瘀中药硬膏对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影响
20
作者 刘瑞杰 钟静 蒋顺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709-717,共9页
【目的】基于细胞凋亡caspase-3探讨深圳市中医院院内制剂清热益气化瘀中药硬膏对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热化瘀中药硬膏组(简称:原方硬膏组)、清热益气化瘀中药硬膏组[简称:联合(黄芪... 【目的】基于细胞凋亡caspase-3探讨深圳市中医院院内制剂清热益气化瘀中药硬膏对家兔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清热化瘀中药硬膏组(简称:原方硬膏组)、清热益气化瘀中药硬膏组[简称:联合(黄芪)硬膏组]、清热益气化瘀中药浸渍组[简称:联合(黄芪)浸渍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家兔采用打击法构建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给药后,观察用药24、72 h后损伤组织caspase-3阳性表达变化以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结果】(1)给药24 h后:与空白组比较,3个给药组与模型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增强(P<0.05),其中联合硬膏组caspase-3表达最弱,病理评分最低,其次是联合浸渍组、原方硬膏组。给药72 h后:3个治疗组的caspase-3阳性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caspase-3阳性表达量仍高于空白组(P<0.05)。(2)给药24 h后,模型组血清PGE2水平显著升于空白组(P<0.05),而3个治疗组血清PGE2水平与空白组、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72 h后,原方硬膏组血清PGE2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硬膏组和联合浸渍组血清PGE2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中药硬膏、清热益气化瘀中药硬膏、清热益气化瘀中药浸渍均能有效加速急性软组织损伤家兔损伤肌肉组织细胞的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组织损伤的修复,且清热益气化瘀中药硬膏效果优于清热化瘀中药硬膏、清热益气化瘀中药浸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软组织损伤 清热益气化瘀 黄芪 中药硬膏 细胞凋亡 CASPASE-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