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中铁与Alpha-突触核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俊 宋宁 +2 位作者 徐华敏 姜宏 谢俊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特异标志物Alpha-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往往伴有铁的沉积,说明铁与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铁可以通过增加Alpha-突触核蛋白的产生及抑制其降解从而促进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Al...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特异标志物Alpha-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往往伴有铁的沉积,说明铁与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之间存在一定联系。铁可以通过增加Alpha-突触核蛋白的产生及抑制其降解从而促进Alpha-突触核蛋白聚集。Alpha-突触核蛋白作为一种高铁还原酶也可以影响细胞铁的代谢。本文就铁与Alpha-突触核蛋白参与PD的发病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alpha-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突触核蛋白寡聚体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行为学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鹏 历春 +1 位作者 王海鹏 盖晓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227-5230,共4页
目的观察家族型帕金森病(PD)alpha-突触核蛋白(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寡聚体导致小鼠PD模型的行为学变化,探讨α-Syn寡聚体在体内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制备野生型α-Syn、家族型突变体A53T和A30P的聚集体,对C57BL/6小鼠进行纹状体注... 目的观察家族型帕金森病(PD)alpha-突触核蛋白(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寡聚体导致小鼠PD模型的行为学变化,探讨α-Syn寡聚体在体内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制备野生型α-Syn、家族型突变体A53T和A30P的聚集体,对C57BL/6小鼠进行纹状体注射。培养至第30、60天,进行爬杆实验、悬吊实验、滚轴实验和平衡木实验评估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改变。结果实验鼠纹状体α-Syn寡聚体注射后30 d出现PD样运动障碍表现,纹状体注射30 d和60 d后,各组小鼠的爬杆实验结果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注射30 d后,野生型α-Syn寡聚体组小鼠平衡木实验、悬挂实验、滚轴实验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A53T和A30P组小鼠平衡木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滚轴上时间比对照组小鼠缩短(P<0.05),悬挂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野生型α-Syn寡聚体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注射60 d后,野生型α-Syn寡聚体组小鼠平衡木实验平均通过时间比对照组小鼠长(P<0.05)、悬挂实验评分较对照组小鼠降低(P<0.05);A53T和A30P组小鼠各项行为学评估与对照组小鼠差异显著(P<0.01)、与野生型α-Syn寡聚体组相比有差异(P<0.05)。A53T和A30P组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下降(P<0.05)。结论纹状体注射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寡聚体,模型小鼠出现PD样行为学改变和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alpha-突触核蛋白 寡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α-共核蛋白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黄银霞 韩俊 +5 位作者 张晓光 姚海兰 王小凡 张瑾 张宝云 董小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α-共核蛋白(SNCP),并制备兔多克隆抗体。方法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SNCP的cDNA序列,测序正确后克隆至pQE-30-GST表达载体上,在大肠埃希菌中...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α-共核蛋白(SNCP),并制备兔多克隆抗体。方法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中提取总RNA,逆转录成cDNA。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SNCP的cDNA序列,测序正确后克隆至pQE-30-GST表达载体上,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GST-SNCP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并对该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获得的SNCP cD-NA序列为420 bp。SDS-PAGE和W estern b lot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呈可溶性,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000。以其为抗原制备的SNCP抗血清的ELISA效价达到1:32000,并且该抗体可与BALB/c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SNCP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人SNCP可在原核细胞中可溶性表达。用表达的蛋白制备获得特异性较好的SNCP抗血清,为进一步了解SCNP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核蛋白 神经退行性变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共核蛋白异常积聚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潇颖 吴云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4期334-338,共5页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和Lewy体形成。纤维化积聚的α-共核蛋白(ASN)是Lewy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证实ASN寡聚体具神经毒性,ASN异常积聚被认为在PD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ASN的基因突变、过度表达、异...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和Lewy体形成。纤维化积聚的α-共核蛋白(ASN)是Lewy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证实ASN寡聚体具神经毒性,ASN异常积聚被认为在PD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ASN的基因突变、过度表达、异常修饰或清除减少都可能引起其异常积聚。异常积聚的ASN通过刺激免疫反应、诱导多巴胺神经元凋亡、降低自噬作用、破坏高尔基体组成等途径导致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本文针对α-共核蛋白异常积聚的具体机制及其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核蛋白 异常积聚 寡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σ-共核蛋白在帕金森疾病中的功能
5
作者 魏大木 熊莉丽 +1 位作者 郝静 茆灿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335-12337,共3页
介绍了σ-共核蛋白的来源、结构,分析了对帕金森疾病有关键作用的多巴胺合成方面的σ-共核蛋白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了σ-共核蛋白如何发生聚集及发生聚集后可能会造成PD的发生,最后重点讨论了α-共核蛋白引起PD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作用。
关键词 σ-核蛋白 σ-核蛋白聚集 帕金森病 调节多巴胺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共核蛋白和Lewy小体异常相关疾病
6
作者 王枫 赵永波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5期395-398,共4页
近年,由于发现多种神经变性疾病与α-共核蛋白病理性改变有关,α-共核蛋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α-共核蛋白病理性改变有关疾病的临床表型是多样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帕金森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痴呆.
关键词 Α-核蛋白 LEWY小体 帕金森综合征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突触核蛋白与完整线粒体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锦波 张偲 +2 位作者 张则婷 徐国华 李从刚 《波谱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2,共9页
天然无结构蛋白alph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能影响线粒体的形态、动力学及损害线粒体正常功能,被认为是帕金森症的致病机制之一.α-synuclein与线粒体模拟膜及分离提取的完整线粒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该蛋白如何影响线粒体的有... 天然无结构蛋白alph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能影响线粒体的形态、动力学及损害线粒体正常功能,被认为是帕金森症的致病机制之一.α-synuclein与线粒体模拟膜及分离提取的完整线粒体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该蛋白如何影响线粒体的有效途径.文献报道α-synuclein能与磷脂模拟的线粒体内膜相互作用却不与模拟的外膜相互作用,且N端在与线粒体的结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具体的作用位点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利用核磁共振(NMR)方法研究了α-synuclein与大鼠肝脏中分离的完整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发现α-synuclein能与线粒体外膜相互作用,且作用区域位于α-synucleinN端的前60个氨基酸残基.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并不相同,可能是因为α-synuclein与线粒体外膜的作用不仅依赖于膜组分,可能也和膜的曲率或膜上其他组分等相关,而这些是模拟膜所不易体现的.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证实NMR是研究蛋白质与分离完整线粒体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振(NMR) alpha-突触核蛋白 完整线粒体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细胞定位的alpha-突触核蛋白对SK-N-SH细胞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云 韩玉坤 +2 位作者 郑焱 杨慧 张建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70,共7页
在帕金森病中,alpha-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累积与聚集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是发病的重要原因。本文目的是探求不同亚细胞定位的α-突触核蛋白对于细胞的毒性影响。分别在α-突触核蛋白前插入核输出序列(nuclear export sequence,NES)或... 在帕金森病中,alpha-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累积与聚集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是发病的重要原因。本文目的是探求不同亚细胞定位的α-突触核蛋白对于细胞的毒性影响。分别在α-突触核蛋白前插入核输出序列(nuclear export sequence,NES)或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NLS),使其特定地表达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构建成功的质粒分别在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中表达,通过免疫荧光与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NES-α-synuclein特异性地在细胞质中表达,NLS-α-synuclein特异性地在细胞核中表达。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结果表明,相较于WT-α-synuclein组,NES-α-synuclein组的乳酸脱氢酶的释放量减少26. 54%,NLS-α-synuclein组的乳酸脱氢酶释放量增加12. 85%。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表明,相较于WT-α-synuclein组,NES-α-synuclein组的细胞活力提高35. 51%,NLS-α-synuclein组的细胞活力减少7. 93%。上述结果提示,胞质内表达α-synuclein对于细胞的毒性更小,而细胞核内表达的α-synuclein对细胞有更强的毒性作用。这些发现为研究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突触核蛋白 核定位序列 核输出序列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共核蛋白基因复制子的调查及血清共核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9
作者 李培 罗晓光 +4 位作者 李冯锐 姜恩珠 景晨晨 任艳 庞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74-878,共5页
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调查形成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病理性路易小体(LB)的主要成分α-共核蛋白的基因(SNCA)在散发PD患者的突变;同时了解α-共核蛋白在血液中的浓度.方法 抽取210名散发性PD患者和80名... 帕金森病(PD)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调查形成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病理性路易小体(LB)的主要成分α-共核蛋白的基因(SNCA)在散发PD患者的突变;同时了解α-共核蛋白在血液中的浓度.方法 抽取210名散发性PD患者和80名正常人的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分别提取RNA和基因组DNA;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SNCA基因的剂量变化以及mRNA表达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α-共核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SNCA基因外显子1基因组水平相对定量结果显示,1个散发PD患者比值为1.6,其余PD患者和正常个体的比值在0.8~1.2之间;基因组水平比值增加的PD患者mRNA表达水平与其他PD患者及正常个体比较显著增加(P<0.05);但该患者血清中α-共核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PD患者及正常个体之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汉族散发PD患者中存在SNCA基因双拷贝复制,但出现频率极低;血清中α-共核蛋白的检测目前不能视为PD分析的有效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核蛋白 复制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结合肽段协助胞内蛋白酶体系统降解alpha-突触核蛋白
10
作者 郝梦娇 任晓曦 +2 位作者 陈茜 邓邺云 张建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75-1681,共7页
alpha-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α-syn)异常累积与聚集是帕金森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目前,已有的降低细胞内α-syn的方法多是从抑制新蛋白质合成角度进行,而无法干预已经存在并产生毒性的蛋白质。该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可以降解α-sy... alpha-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α-syn)异常累积与聚集是帕金森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目前,已有的降低细胞内α-syn的方法多是从抑制新蛋白质合成角度进行,而无法干预已经存在并产生毒性的蛋白质。该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可以降解α-syn的新方法,从而挽救α-syn造成的细胞损伤。本研究依据Trim-Away方法设计了2种针对α-syn降解的肽段,即Pep1和Pep2,并将其过表达至HEK293T以及SH-SY5Y细胞中。Western印迹检测和免疫荧光分析以及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Pep1和Pep2可以在上述细胞系中表达,并与α-syn形成复合物,协助胞内蛋白酶体系统降解α-syn(P<0.05,P<0.0001)。进一步的细胞活力以及细胞毒性结果显示,Pep1和Pep2可以挽救α-syn引起的细胞活力的下降(P<0.0001),并且可以缓解α-syn造成的细胞毒性的增加(P<0.0001)。总之,本文的结果提示,肽段可以协助胞内蛋白酶体系统降解α-syn,并缓解α-syn造成的细胞损伤。本研究为短肽的研发、应用以及帕金森病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突触核蛋白 Trim-Away 肽段 帕金森病 蛋白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α-共核蛋白的相关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敏 焦玲 《中国康复》 2011年第3期224-226,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发病率位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第二位[1]。P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选择性变性、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核蛋白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症中α-共核蛋白和神经纤维丝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2
作者 吴晓慧 冯亮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神经纤维丝(neurofilaments,NFs)的表达与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法,即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αsyn,... 目的探讨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和神经纤维丝(neurofilaments,NFs)的表达与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法,即S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αsyn,NFs在36例HD病人的扩张段、移行段、狭窄段和4例无消化道畸形的尸解结肠标本中的分布情况。结果36例HD病人肠管的扩张段、移行段肌间和粘膜下丛节细胞中有19例-αsyn呈阳性表达,狭窄段神经纤维束增粗,呈阳性染色,节细胞缺如,阳性率为52.8%,36例HD病人肠管的扩张段、移行段肌间和粘膜下丛节细胞都对NFs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100%,4例尸解结肠标本的神经节细胞对-αsyn呈阴性表达,对NFs免疫反应性呈阴性或弱阳性。结论-αsyn和NFs分布异常与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胚胎期某种致病因素可能不仅影响神经嵴细胞的移行,也影响神经的分化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Α-核蛋白 神经纤维丝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核蛋白羧基端信号肽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鉴定和真核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沙 黄长形 +6 位作者 杨为松 陈红梅 李光玉 王平忠 陈伟红 张岩 李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52-855,共4页
目的:构建羧基末端缺失核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西安地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HCVC区及部分E1区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以此为模板扩增羧基末端缺失突变核蛋白基因片段(C507)... 目的:构建羧基末端缺失核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肥大细胞瘤细胞株P815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西安地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HCVC区及部分E1区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以此为模板扩增羧基末端缺失突变核蛋白基因片段(C507),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并转染P815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中突变核蛋白(P169)的表达.结果:从患者血清中成功克隆出HCVCcDNA,构建了编码羧基末端缺失核蛋白的重组质粒pCI-507,并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表明P169主要在P815细胞胞质中表达,少数可见于细胞核内.结论:重组体pCI-507构建正确,其表达产物P169在P815中得到有效表达,为在此基础上的DNA免疫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蛋白 缺失突变体 信号肽基因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羧基端 P815细胞 RT-PCR方法 真核表达载体 pCI-neo 丙型肝炎患者 末端缺失 E1区基因 显微镜检测 激光聚焦 瘤细胞株 肥大细胞 西安地区 基因片段 羧基末端 定向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polo样激酶2活性升高促进α-突触核蛋白聚集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俊言 安思训 王鹏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检测并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与正常人血液中polo样激酶2(PLK2)的活性差异,分析血液中PLK2活性变化与α-Syn寡聚体形成及其与PD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3至1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PD患者26例,另收集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 目的检测并比较帕金森病(PD)患者与正常人血液中polo样激酶2(PLK2)的活性差异,分析血液中PLK2活性变化与α-Syn寡聚体形成及其与PD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3至12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PD患者26例,另收集同期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26名体检中心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患者和健康受试者抗凝血,分离血清。QuantiChrom^(TM) Polo-like kinase检测试剂盒测试PLK2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孵育的α-Syn寡聚体含量。结果 PD患者血液中PLK2的活性较正常人血液中高(P<0.05)。在PD血清中孵育α-Syn,可使其发生磷酸化修饰(P<0.01),较之正常人血清可产生更多的寡聚体(P<0.05)。血清PLK2活性越高,α-Syn越趋于聚集(P<0.01)。PD患者血清中的PLK2的活性升高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PD评分量表分期评分正相关(P<0.05)。结论 PD患者血液中的PLK2活性增加,并随PD的进展而升高,进而促进α-Syn的聚集。这一现象对阐明PD的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olo样激酶2 alpha-突触核蛋白 寡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伴包涵体形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静 刘振国 +3 位作者 陈生弟 陆国强 刘卫国 杜芸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3-495,i001,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伴胞浆内包涵体形成,探讨蛋白酶体功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黑质部位。免疫荧光观察黑质区DA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胶质细...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伴胞浆内包涵体形成,探讨蛋白酶体功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黑质部位。免疫荧光观察黑质区DA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胶质细胞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DA能神经元内蛋白聚集的包涵体及其主要成分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Parkin和泛素(ubiquitin)的表达。同时观察DA能神经元发生细胞凋亡。结果注射Lactacystin第7天大鼠开始出现自发性活动减少,阿扑吗啡可诱导出旋转行为;3周后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减少,呈剂量依赖性;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TH与硫磺素、硫磺素与α-synuclein、硫磺素与Parkin、以及硫磺素与ubiquitin复合染色呈阳性;TH与TUNEL双染亦呈阳性。结论Lactacystin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且导致蛋白聚集,包涵体形成。蛋白酶体功能异常可能在帕金森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ACYSTIN 帕金森病 Α-核蛋白 PARKIN 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人alpha-syn基因疫苗免疫MPTP慢性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法祥 彭国光 +2 位作者 王加才 王少君 何卿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高分泌型人α-突触核蛋白(human alpha—synuclein,ha—syn)基因疫苗免疫MPTP慢性帕金森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慢性PD小鼠模型,采用神经毒素MPTP25mg/(kg·d),2次/wk,累计共10次... 目的:探讨优化高分泌型人α-突触核蛋白(human alpha—synuclein,ha—syn)基因疫苗免疫MPTP慢性帕金森病小鼠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建立慢性PD小鼠模型,采用神经毒素MPTP25mg/(kg·d),2次/wk,累计共10次.建模后随机分为3组:优化基因疫苗组、疫苗组、PBS对照组;每次治疗前,每只动物分别在双侧后肢胫骨前肌部位注射5g/L布比卡因50μL,注射72h后,3组动物分别于同部位同深度注射优化基因疫苗、基因疫苗或PBS各50μL,1次/3wk,共3次.末次免疫后2wk观察行为学改变后,处死取脑.运用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以及α-syn表达变化.结果:优化基因疫苗组、疫苗组小鼠爬杆能力与PBS对照组比较都得到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优化基因疫苗组与疫苗组行为学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化基因疫苗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与其它两组相比增多约20%-68%(P〈0.05),α-syn表达减少约15%~45%(P〈0.05).结论:优化基因疫苗具有较强改善帕金森小鼠行为学的作用,能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促进受损黑质细胞修复,对帕金森病小鼠有更好的免疫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MPTP 基因疫苗 免疫保护 alpha-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α-共核蛋白与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17
作者 张凯 李平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5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α-共核蛋白与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将患者分为无脑... 目的探究血清α-共核蛋白与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将患者分为无脑微出血组37例和脑微出血组65例,同时脑微出血组根据脑微出血严重程度评分(NSL)将患者分为低危组22例、中危组22例及高危组21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α-共核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α-共核蛋白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关系。结果脑微出血组年龄、高血压比率、糖尿病比率、长期饮酒史比率、既往脑卒中史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α-共核蛋白高于无脑微出血组(P<0.05)。经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长期饮酒史、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α-共核蛋白是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P<0.05)。低危组血清α-共核蛋白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且中危组血清α-共核蛋白低于高危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α-共核蛋白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血清α-共核蛋白明显升高,是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且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核蛋白 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 脑微出血 严重程度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岩 邓红雨 王新卫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2,共3页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人兽共患病。该病流行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狂犬病病毒(RV)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狂犬病病毒基因组是由11 928个或11 932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人兽共患病。该病流行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升高,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狂犬病病毒(RV)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狂犬病病毒基因组是由11 928个或11 932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相对分子质量约4.6×106。基因组从3'端至5'端的排列依次为核蛋白基因(N)、磷酸化蛋白基因(NS)、基质蛋白基因(M)、糖蛋白基因(G)、RNA依赖多聚酶(L)5个结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病毒糖蛋白 核蛋白基因 病毒基因组 功能 相对分子质量 人兽患病 核苷酸组成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α-Synuclein翻译后修饰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连连 曾照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2-84,共3页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特征。α-Synuclein是路易小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由于它在介导帕金森病的神经毒性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帕金森病相关蛋白α-S...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特征。α-Synuclein是路易小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由于它在介导帕金森病的神经毒性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帕金森病相关蛋白α-Synuclein存在多种翻译后修饰,可能促使路易小体形成,从而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在研究α-Synuclein蛋白的磷酸化、硝基化和泛素化与帕金森病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Α-核蛋白 路易小体 磷酸化 硝基化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philin-1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及帕金森病相关蛋白的表达
20
作者 金洪国 唐维国 +3 位作者 金美玉 何松彬 周敏 寇雪莲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660-664,670,共6页
目的:探讨Synphilin-1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朊蛋白(Prp)启动子载体将人类Synphilin-1基因结合注入到小鼠受精卵中制作转基因(Tg)小鼠。通过小鼠尾活组织DNA的PCR检测确定小鼠基因型。然后进行PD相关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目的:探讨Synphilin-1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朊蛋白(Prp)启动子载体将人类Synphilin-1基因结合注入到小鼠受精卵中制作转基因(Tg)小鼠。通过小鼠尾活组织DNA的PCR检测确定小鼠基因型。然后进行PD相关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脑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及Tg小鼠表型与运动能力分析。结果:Synphilin-1广泛表达于包括黑质的Tg小鼠大脑的神经元中,但没有观察到多巴胺(DA)神经元的大量流失,Synphilin-1蛋白在Tg小鼠的大脑中被多泛素化,部分呈现不溶性。利用改良SHIRPA法观察Tg组小鼠与非Tg组小鼠在行为和形态学上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加速转圈测试和足迹分析观察2组小鼠的运动能力,Tg组小鼠与非Tg组小鼠相比运动能力减少。结论:Synphilin-1可能参与运动功能的调节,但不影响脑组织内PD相关蛋白的表达,对DA神经元亦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PHILIN-1 帕金森病 转基因小鼠 抗酪氨酸羟化酶 Α-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