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镁比对Al-Zn-Mg-Cu-Er-Sc-Zr合金显微组织与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少华 武晓辉 +3 位作者 梁爽 邢清源 孟令刚 张兴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6,121,共6页
通过调整Al-Zn-Mg-Cu-Er-Sc-Zr合金中的Mg元素含量,研究了Zn/Mg比的变化对合金相演变以及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l_(8)Cu_(4)Er相、Al_(3)(Er,Sc)相与含Fe相存在明显的伴生关系,二者依附于含Fe相生长。Zn/Mg比的变化可显著改变... 通过调整Al-Zn-Mg-Cu-Er-Sc-Zr合金中的Mg元素含量,研究了Zn/Mg比的变化对合金相演变以及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l_(8)Cu_(4)Er相、Al_(3)(Er,Sc)相与含Fe相存在明显的伴生关系,二者依附于含Fe相生长。Zn/Mg比的变化可显著改变三者间的交互形式,高的Zn/Mg比例有利于稀土相独立生长,且在比值为4.18的条件下,Al_(8)Cu_(4)Er相与含Fe相均得到了显著细化。细化的晶界第二相使腐蚀坑深度仅为82μm,而连续的伴生混合相、粗大稀土相等均会不同程度降低合金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Er-sc-zr合金 Zn/mg 稀土相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态Al-Zn-Mg-Cu-Zr-Sc合金的组织与疲劳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冷利 陈立佳 车欣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5,共6页
为了研究时效处理对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针对不同时效状态的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50℃×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晶... 为了研究时效处理对Al-7.2Zn-2.5Mg-1.5Cu-0.08Zr-0.12Sc合金的组织与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并针对不同时效状态的合金进行了低周疲劳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50℃×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晶内析出相较少,晶界无析出相;经过150℃×36 h时效处理后,合金晶内析出相较为细小,并呈弥散分布,同时晶界析出断续分布的平衡相,并存在晶界无析出带;经过150℃×48 h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析出相均已长大,且晶界无析出带发生宽化.经过150℃×36 h时效处理后的合金,表现出了较高的循环变形抗力与较长的低周疲劳寿命;不同时效状态合金的塑性应变幅、弹性应变幅与载荷反向周次之间,以及循环应力幅与塑性应变幅之间均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sc合金 时效处理 析出相 晶界无析出带 循环应力响应行为 低周疲劳寿命 循环应力-应变行为 应变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Al-6.5Zn-2.3Mg-2.5Cu-0.1Zr-0.2Sc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徐双钱 戴志勇 王子瑜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4-281,共8页
为了满足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需求,开发Al-Zn-Mg-Cu-Zr-Sc系铸造铝合金。熔炼铸造了Al-6.5Zn-2.3Mg-2.5Cu-0.1Zr-0.2Sc合金,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及固溶时效(T6)处理。对T6态合金在室温和200℃拉伸性能测试,并用光学显微镜、... 为了满足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需求,开发Al-Zn-Mg-Cu-Zr-Sc系铸造铝合金。熔炼铸造了Al-6.5Zn-2.3Mg-2.5Cu-0.1Zr-0.2Sc合金,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及固溶时效(T6)处理。对T6态合金在室温和200℃拉伸性能测试,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微观组织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20℃时效10 h时,晶内析出相主要为GP区。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部分GP区转变成η′相,在时效22 h时能够明显观察到η′相的存在,在时效34 h时,部分η′相逐渐长大转变成粗大的η相。200℃拉伸试验结果表明,22和34 h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617.7和575.9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600.5和560.7 MPa,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sc合金 热处理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直接时效对激光增材制造Al-Cu-Mg-Li-Sc-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吴祖胜 刘燕 +4 位作者 高建宝 章媛洁 张金良 宋波 史玉升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57,共10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和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直接时效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的Al-Cu-Mg-Li-Sc-Zr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直接时效热处理后,Al-Cu-Mg-Li-Sc-Zr合金中析出了大量针状和球...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和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直接时效对激光选区熔化制备的Al-Cu-Mg-Li-Sc-Zr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直接时效热处理后,Al-Cu-Mg-Li-Sc-Zr合金中析出了大量针状和球形颗粒析出相,其中粗针状析出相为Al_(2)CuMg相,细针状析出相为Al_(2)CuLi相,球形颗粒为Al_(3)(Sc,Zr)相;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合金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伸长率呈下降趋势;合金的最佳直接时效工艺为320℃×6 h,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628±5)MPa和(611±7)MPa,伸长率为(1.44±0.06)%,硬度为(168±1)HV;拉伸试样断口形貌表明直接时效后合金的断裂机制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Al-cu-mg-Li-sc-zr合金 直接时效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复合添加微量Sc,Zr对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5
作者 贺永东 张新明 游江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5-670,共6页
研究了微量Sc,Zr对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0.18%Zr,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明显低于单独添加0.18%Sc,但再结晶抑制效果优于单独添加0.18%Sc。复合添加Sc,Zr较单独添加Sc或Zr具有更好的晶粒细化作用,较强的固溶... 研究了微量Sc,Zr对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0.18%Zr,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明显低于单独添加0.18%Sc,但再结晶抑制效果优于单独添加0.18%Sc。复合添加Sc,Zr较单独添加Sc或Zr具有更好的晶粒细化作用,较强的固溶强化作用和再结晶抑制效果。在Zr含量一定的条件下,合金强度和延伸率随Sc添加量增加而提高。强度和延伸率增加与所析出的LI2结构的Al3Sc,Al3(Sc,Zr)粒子钉扎位错和亚结构,析出粒子数量增加、弥散度增大、分布均匀性提高、析出的η′相所占的体积分数增加有关。当Sc,Zr复合添加量达到0.50%Sc+0.18%Zr时,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发生部分再结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大大降低。合金强度和延伸率降低与晶内、晶界大量析出粗大难熔的DO23结构的Al3(Sc,Zr)粒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sc Al3(sc zr) al-zn-mg-cu合金 微观组织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对Al-Zn-Mg-Cu-Zr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戴晓元 夏长清 +1 位作者 马科 刘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24-1329,共6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Sc对Al-9.0Zn-2.5Mg-2.5Cu-0.15Zr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0%-0.60%的Sc,会使合金的铸态组织由粗大的树枝晶变为等轴晶,并使Cu的偏聚减轻,且Sc含量越高,合金铸态组织越...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Sc对Al-9.0Zn-2.5Mg-2.5Cu-0.15Zr合金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0%-0.60%的Sc,会使合金的铸态组织由粗大的树枝晶变为等轴晶,并使Cu的偏聚减轻,且Sc含量越高,合金铸态组织越细,Sc含量为0.60%的合金铸态组织最细小;随着S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升高,T6态时,Sc含量为0.60%的合金抗拉强度高达783.9 MPa。从熔体中析出的Al3(Sc,Zr)一次粒子具有与α(Al)基体相同的FCC晶格,晶格常数接近,可有效地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合金强化机理主要为Al3(Sc,Zr)引起的细晶强化、亚结构强化和沉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合金 sc 晶粒细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c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的回归再时效处理制度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文斌 潘清林 +3 位作者 刘俊生 刘晓艳 郭昀抒 张心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33-1538,共6页
采用透射电镜分析、力学拉伸性能测试和电导率测试,研究不同回归再时效(RRA)处理制度对含Sc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24h预时效+180℃,30min回归处理+120℃,24h终时效的RRA处理工艺,可以使合金获... 采用透射电镜分析、力学拉伸性能测试和电导率测试,研究不同回归再时效(RRA)处理制度对含Sc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24h预时效+180℃,30min回归处理+120℃,24h终时效的RRA处理工艺,可以使合金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与T6态相比,该工艺获得的合金强度仅略微下降,而电导率则大大提高;含Sc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经RRA处理后,晶内含大量均匀细小的η′相和少量的η平衡相,合金晶界处的平衡相粗化明显,呈现断续、孤立分布;与T6态处理的合金相比,无沉淀析出带变宽;其晶内析出相与T6峰值时效态的类似,晶界组织与双级过时效态的组织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合金 sc 超高强 再时效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和Zr复合微合金化对Al-Zn-Mg-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运斌 潘青林 +3 位作者 刘元斐 朱朝明 梁文杰 尹志民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1-43,54,共4页
采用水冷铜模.激冷铸造法,制备了三种Sc和Zr含量不同的Al-Zn-Mg-Cu合金薄板材,测试了合金经120℃时效不同时间后的拉伸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采用Sc和Zr复合微合金化可明显细化合金的铸... 采用水冷铜模.激冷铸造法,制备了三种Sc和Zr含量不同的Al-Zn-Mg-Cu合金薄板材,测试了合金经120℃时效不同时间后的拉伸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采用Sc和Zr复合微合金化可明显细化合金的铸态晶粒组织,抑制合金的再结晶,大大提高合金的强度;Sc含量越高,晶粒细化效果越好,合金强度提高也越大;微量Sc和Zr在Al-Zn-Mg-Cu合金中主要以Al3(Sc,Zr)质点的形式存在,初生Al3(Sc,Zr)粒子是在合金凝固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起非均质形核的作用,次生Al3(Sc,Zr)粒子是合金在均匀化处理和后续热处理中析出的,起亚结构强化和直接析出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sc-zr合金 Al3(sc zr)相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c超高强Al-Zn-Cu-Mg-Sc-Zr合金的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文斌 潘清林 +3 位作者 梁文杰 何运斌 刘俊生 李运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7-782,共6页
采用Gleeblel500热模拟机在应变速率为0.001~10/s、温度为380-470℃、真应变为0-0.7的条件下,研究了实验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热压缩变形时存在较明显的稳态流变特征,当ε〈1/s时,流变应力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 采用Gleeblel500热模拟机在应变速率为0.001~10/s、温度为380-470℃、真应变为0-0.7的条件下,研究了实验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热压缩变形时存在较明显的稳态流变特征,当ε〈1/s时,流变应力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稳,呈动态回复特征;当ε≥1/s时,流变应力均出现了明显的峰值应力,为连续动态再结晶特征。带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可描述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σ解析表达式中A、α和n值分别为5.952×10^8/s、0.021MPa^-1和5.397;热变形激活能Q为157.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cu-mg-sc-zr合金 热压缩变形 流变应力:Zener-Hollomon参数 热变形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工艺对Al-Zn-Cu-Mg-Sc-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文斌 潘清林 +2 位作者 肖艳苹 何运斌 刘晓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7-53,共7页
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试,研究了单级时效、双级时效和回归再时效(RRA)工艺对含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0℃×8 h+160℃×16 h)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强度大幅下降,而电导... 通过透射电镜分析、力学性能和电导率测试,研究了单级时效、双级时效和回归再时效(RRA)工艺对含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20℃×8 h+160℃×16 h)双级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强度大幅下降,而电导率显著升高;其晶内组织开始粗化,晶界析出相呈断续状分布,无沉淀析出带(PFZ)形成。经(120℃×24 h预时效+180℃×30min回归处理+120℃×24 h终时效)RRA处理后,合金既能保持接近T6态的强度,也能获得较高的电导率;其晶内析出组织与T6态的组织类似,而晶界析出相则聚集、粗化,与过时效的组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cu-mg-sc-zr合金 单级时效 双级时效 回归再时效(RRA) 力学性能 组织
原文传递
含Zr、Sc的Al-Zn-Mg-Cu合金的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笑宇 冷利 王占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3-67,共5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低周疲劳试验机研究了单级时效状态及回归再时效状态两种含Zr、Sc的Al-Zn-Mg-Cu合金的微观组织和低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单级时效基体析出相以η′相为主,晶界析出连续分布平衡相,并伴有晶间无析出带;回归再时效...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低周疲劳试验机研究了单级时效状态及回归再时效状态两种含Zr、Sc的Al-Zn-Mg-Cu合金的微观组织和低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单级时效基体析出相以η′相为主,晶界析出连续分布平衡相,并伴有晶间无析出带;回归再时效基体析出相略有长大,晶界析出相长大明显,无析出带变宽。低周疲劳加载条件下,合金在0.4%~0.7%外加总应变幅范围内表现出循环稳定性;在0.8%的应变幅下,呈现先软化后硬化。在0.4%~0.6%较低的外加总应变幅范围内,回归再时效合金表现出较高的低周疲劳寿命。两种状态合金的塑性应变幅和弹性应变幅与载荷反向周次之间均成直线关系,并可分别用Coffin-Manson公式和Basquin公式来描述。两种状态的合金的疲劳裂纹均萌生于试样表面,并以穿晶方式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 sc al-zn-mg-cu 低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速率对含Sc(Zr)高强韧Al-Zn-Mg-Cu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芳芳 徐国富 +3 位作者 李耀 黄继武 邓英 尹志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4-272,共9页
通过末端淬火实验(JEQ)、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一种热挤压Al-Zn-Mg-Cu-Sc-Zr棒材的淬火敏感性。结果表明:随着距离淬火端越远,冷却速率从1800℃/min下降至111℃/min,合金硬度从150 HB下降至133 HB... 通过末端淬火实验(JEQ)、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一种热挤压Al-Zn-Mg-Cu-Sc-Zr棒材的淬火敏感性。结果表明:随着距离淬火端越远,冷却速率从1800℃/min下降至111℃/min,合金硬度从150 HB下降至133 HB,抗拉强度从430 MPa下降至375 MPa。当冷却速率为131.2℃/min时,合金的硬度为135 HB,合金淬透深度约为93mm。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端淬时远离淬火端位置,平衡η相先后在晶界、晶内处析出、长大、粗化;时效后,析出的η′强化相的数量减小;时效后,合金内出现无沉淀析出带(PFZ),晶界的PFZ变宽,宽化至16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sc-zr合金 淬火敏感性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Sc-Zr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的析出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亨 唐锴 +3 位作者 王汉 王可胜 李玉坤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03-2411,共9页
采用金属模熔铸工艺制备含0.2%Sc(质量分数)的Al-Zn-Mg-Cu-Sc-Zr合金,分别研究合金铸态下和4种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转变与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加入0.2%的钪有助于抑制枝晶偏析,消除非平衡共晶组织,得到晶粒尺寸为55~80μm(占整体7... 采用金属模熔铸工艺制备含0.2%Sc(质量分数)的Al-Zn-Mg-Cu-Sc-Zr合金,分别研究合金铸态下和4种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转变与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加入0.2%的钪有助于抑制枝晶偏析,消除非平衡共晶组织,得到晶粒尺寸为55~80μm(占整体75%)的合金;铸态组织晶界处分布有大量T(AlZnMgCu)相,在465℃下保温24 h后,T相完全转化为S(Al_(2)CuMg)相;温度提高到480℃后,随着时间延长至24 h,晶界处的S相消失,只有少量的杂质相(Al7Cu2Fe)残留;在经过双级均匀化处理后,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40μm,合金内部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尺寸约为40 nm的L12型Al3Sc相,与α(Al)基体保持完全共格,有效阻碍了晶粒的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sc-zr合金 均匀化 相转变 Al_(3)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Zr-0.2Sc合金的淬火敏感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戴晓元 李妮 +1 位作者 熊亮 石志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2-66,共5页
采用透射电镜组织观察、DSC分析和硬度测试,研究了室温水、沸水和空气3种淬火冷却介质对Al-9.0Zn-2.5Mg-2.0Cu-0.15Zr-0.2Sc铝合金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室温水冷淬火T6时效后合金硬度最高、晶内细小弥散析出相最多、粗... 采用透射电镜组织观察、DSC分析和硬度测试,研究了室温水、沸水和空气3种淬火冷却介质对Al-9.0Zn-2.5Mg-2.0Cu-0.15Zr-0.2Sc铝合金硬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室温水冷淬火T6时效后合金硬度最高、晶内细小弥散析出相最多、粗大平衡相最少,晶界无析出带(PFZ)基最窄;采用空冷淬火,T6时效后合金硬度最低、晶内析出的粗大平衡相最多,其周围约有50 nm宽的PFZ,合金的晶界PFZ最宽。Sc对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取决于其抑制合金再结晶程度与Al3(Sc,Zr)粒子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敏感性 TEM组织 Dsc al-zn-mg-cu-zr合金 sc
原文传递
含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和微观组织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俊生 潘清林 +3 位作者 李文斌 何运斌 刘晓艳 梁文杰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9-292,共4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对含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1~10s-1、变形温度为380~470℃的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实验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下降;随应变速率增加峰值应... 采用热模拟实验对含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1~10s-1、变形温度为380~470℃的条件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实验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和微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而下降;随应变速率增加峰值应力也相应增加.随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降低,合金动态再结晶的程度加深,亚晶尺寸变大.含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形成了Al3Sc弥散相,该相可强烈抑制再结晶.合金主要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伴随动态再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超高强al-zn-cu-mg-zr合金 热变形 应变速率 变形温度 流变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c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均匀化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艳苹 潘清林 +2 位作者 李文斌 刘晓艳 何运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0-925,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DSC差热分析等研究了含Sc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铸态与均匀化态的显微组织和成分分布。研究了均匀化动力学过程,导出了均匀化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存在晶界偏析,Cu...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DSC差热分析等研究了含Sc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铸态与均匀化态的显微组织和成分分布。研究了均匀化动力学过程,导出了均匀化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合金铸态组织存在晶界偏析,Cu、Zn和Mg元素存在严重的晶界偏析。470℃×24h均匀化处理后,合金晶界变得细小稀疏,晶界上非平衡低熔点共晶相基本消除。由均匀化动力学方程,可得出合金的均匀化处理制度为470℃×22h,与实验结果(470℃×24h)基本相符。因此合金适宜的均匀化处理工艺为470℃×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 均匀化退火 显微组织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含量对Al9.0Zn2.5Mg2.2Cu0.2Zr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17
作者 常昭楠 刘奎仁 +3 位作者 倪帅 韩庆 陈建设 李斌川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研究了Sc添加量对Al9.0Zn2.5Mg2.2Cu0.2Zr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c与Zr协同可形成Al_(3)(Sc,Zr)第二相,在铸造过程中具有促进非均质形核、细化铸态晶粒的作用,并对合金共晶组织有明显的变质作用。但铸态合金中部分可达... 本文研究了Sc添加量对Al9.0Zn2.5Mg2.2Cu0.2Zr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c与Zr协同可形成Al_(3)(Sc,Zr)第二相,在铸造过程中具有促进非均质形核、细化铸态晶粒的作用,并对合金共晶组织有明显的变质作用。但铸态合金中部分可达微米级初生Al_(3)(Sc,Zr)第二相对合金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易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铝合金 Al9.0Zn2.5mg2.2cu0.2zr合金 Al_(3)(sc zr)第二相 共晶组织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Al-Zn-Mg-Cu-Zr-Sc合金热处理析出相转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殿买 范军 +3 位作者 韩庆利 李家衡 张英波 徐彬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153,共8页
目的为满足高速列车关键部件的轻量化需求,开发高性能铸造铝合金。方法熔炼铸造了低锌、低镁且含微量钪的Al-5.78Zn-1.63Mg-1.75Cu-0.17Zr-0.22Sc(质量分数)合金,对合金实施了双级均匀化处理及“固溶+时效”(T6)工艺,结合光镜(OM)、X射... 目的为满足高速列车关键部件的轻量化需求,开发高性能铸造铝合金。方法熔炼铸造了低锌、低镁且含微量钪的Al-5.78Zn-1.63Mg-1.75Cu-0.17Zr-0.22Sc(质量分数)合金,对合金实施了双级均匀化处理及“固溶+时效”(T6)工艺,结合光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透射电镜(TEM)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合金在铸态、均匀化态及T6处理态下的微观组织特征,重点关注了析出相的演变,并通过室温拉伸性能实验测试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铸态合金中的析出相以粗大的Mg(Zn,Cu,Al)_(2)相为主,且分布于晶界或枝晶界,在室温拉伸过程中粗大的Mg(Zn,Cu,Al)_(2)相割裂基体,造成合金在弹性变形阶段的脆断,基本无伸长率;双级均匀化处理后,晶界及枝晶间的第二相明显减少,晶内析出了大量的针状相Mg(Zn,Cu,Al)_(2),而T6处理后,晶内针状相基本消失,时效过程中析出以η’-MgZn_(2)相为主的高密度弥散分布纳米析出相,其平均尺寸为(9.2±0.9)nm,相比于铸态,T6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从417 MPa提高到577 MPa,且展现出一定的伸长率。结论T6处理后合金中析出相由粗大的针状相转变为高密度弥散分布纳米析出相,该析出相可在变形过程中有效钉扎位错,从而提高合金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sc合金 热处理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n-Mg-Cu-Zr-(Sc)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宇 熊柏青 +6 位作者 李志辉 温凯 李锡武 张永安 闫丽珍 刘红伟 闫宏伟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2-619,共8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表征了Al-Zn-Mg-Cu-Zr-(Sc)合金搅拌摩擦焊(FSW)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探究了Sc元素对改善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焊接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l-Zn-Mg-Cu-Z...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手段,表征了Al-Zn-Mg-Cu-Zr-(Sc)合金搅拌摩擦焊(FSW)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性能,探究了Sc元素对改善超高强Al-Zn-Mg-Cu-Zr合金焊接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Al-Zn-Mg-Cu-Zr-(Sc)合金焊接接头具有相似的组织特征,焊核区为动态再结晶组织,由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组成,包含较高密度的位错线,大部分时效析出相回溶;热力影响区晶粒被拉长,位错密度更高,残留的时效析出相显著粗化;热影响区保留与母材相同的晶粒形态,大部分时效析出的η’相发生长大,少部分粗化成η相.添加质量分数0.17%的Sc,可以使合金FSW接头抗拉强度提升43 MPa,屈服强度提升23 MPa,断后伸长率改善2.3%,焊接系数达到74.1%.Al3(Sc,Zr)二次析出相可以强烈抑制位错、亚晶界、晶界的移动,细化晶粒的同时保留大量的亚结构,且自身可发挥Orowan弥散强化作用.因此,可通过细晶强化、亚结构强化和弥散强化三种方式显著提高合金FSW接头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zr-(sc)合金 Al3(sc zr) FSW接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ultra-high strength Al-Zn-Cu-Mg-Zr alloy containing Sc during homogenization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文斌 潘清林 +2 位作者 肖艳苹 何运斌 刘晓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2127-2133,共7页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of an Al-Zn-Cu-Mg-Sc-Zr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O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energy dispersive spectr...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of an Al-Zn-Cu-Mg-Sc-Zr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optical microscopy(O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EDS),X-ray diffraction(XRD)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The results show that severe dendritic segregation exists in Al-Zn-Cu-Mg-Sc-Zr alloy ingot.There are a lot of eutectic phases at grain boundar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elements varies periodically along interdendritic region.The main eutectic phases at grain boundary are Al7Cu2Fe phase and T(Al2Mg3Zn3).The residual phases are dissolved into the matrix graduall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rolonging holding time,which can be described by a constitutive equation in exponential function.The overburnt temperature of the alloy is 473.9 ℃.The optimum parameters of homogenization are 470 ℃ and 24 h,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homogenization kinetic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cu-mg-sc-zr alloy HOMOGENIZATION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verburnt temperature homogenization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