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Optimum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Ni Metal Matrix Composite
1
作者 Manoj Kumar Pal Simranjeet Singh Sandhu +1 位作者 Rohan Kalia Arka Ghosh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5年第4期326-334,共9页
Composites are materials that are made up of two or more chemically dissimilar phases. In this project aluminum was chosen as matrix material because it was inexpensive, light-weight, strong, tough and corrosion resis... Composites are materials that are made up of two or more chemically dissimilar phases. In this project aluminum was chosen as matrix material because it was inexpensive, light-weight, strong, tough and corrosion resistant. For the main load bearing phase it was hard, corrosion resistant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rmally stable. The stir casting method was used because it was cost-effective and easy, and the particulate reinforcement (nickel) was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matrix phase. Sand moulding was used to cast the specimens. Specimens with 10, 20, 30 and 40 percentage Nickel were tested and the optimal specimen contained 20% Nickel. The Brinell hardness of Al + 20% Ni increased by 14.80%, Rockwell hardness increased by 2.43%,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by 1.003%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l + 20% Ni decreased by 24.98% with respect to Alumin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atrix composite alUMINUM (al) niCKEL (ni) Fabrication Testing compos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12MoV钢激光熔覆Ni-Al复合涂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滋鑫 周后明 +4 位作者 朱宇旭 张哲豪 何方佳 徐采星 刘刚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6-231,共6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Cr12MoV钢上熔覆了Ni-Al复合涂层,研究了Al含量对熔覆层组织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覆层Al含量大于14%时,开始有裂纹出现;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中无明显夹杂物,存在硬质相Al_(2)O_(3)及金属间化合物Ni_(3)Fe...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Cr12MoV钢上熔覆了Ni-Al复合涂层,研究了Al含量对熔覆层组织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熔覆层Al含量大于14%时,开始有裂纹出现;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中无明显夹杂物,存在硬质相Al_(2)O_(3)及金属间化合物Ni_(3)Fe、Al Ni_(3);随着Al含量的增加,熔池边界逐渐消失,硬度、耐磨性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Al含量为14%的熔覆层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i-al复合涂层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扫描速度对激光熔覆Al-Ni-TiC-CeO_2复合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贺星 孔德军 宋仁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5-162,共8页
目的解决S355海洋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磨损问题,制备良好的涂层结构,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S355海洋钢表面制备Al-Ni-Ti C-CeO_2复合涂层,研究扫描速度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微观组织形... 目的解决S355海洋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磨损问题,制备良好的涂层结构,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采用激光熔覆工艺在S355海洋钢表面制备Al-Ni-Ti C-CeO_2复合涂层,研究扫描速度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的微观组织形貌,结合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物相进行分析。采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不同扫描速度制备的涂层均出现Al-Fe相,涂层与基体有良好的冶金结合。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加,涂层厚度逐渐降低,涂层内组织由短棒状向颗粒状转变,裂纹和气孔逐渐减少,稀释率逐渐降低。涂层表面硬度最高为846.6 HV0.2。涂层磨痕宽度最低为449.4μm,深度为15.5μm,磨损速率最低为3.88×10^(–6)mm^3/(N·s)。涂层自腐蚀电位最大为–0.60396V,最小自腐蚀电流密度为2.3753×10^(–8)A/cm^2,阻抗最大能达到2.5kΩ,腐蚀速率最低为0.0725mm/a,约为基材的33.6%。结论在S355海洋钢表面激光熔覆Al-Ni-TiC-CeO_2复合涂层,可有效提高其耐磨与耐蚀性能。当扫描速度为7.5 mm/s时,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扫描速度 al-ni-TiC-CeO2复合涂层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沉淀法制备Ni/Al⁃LDHs/rGO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黄任枢 姚金环 +2 位作者 梁晓丽 金秀影 李延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80-86,共7页
以Ni(NO3)2·6H2O、Al(NO3)3·9H2O、尿素以及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利用简便的均相沉淀法合成了GO复合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5%、0.8%和1.0%的Ni/Al⁃LDHs/rGO复合电极材料。采用XRD、FT⁃IR、TGA和FESEM表征了材料的结... 以Ni(NO3)2·6H2O、Al(NO3)3·9H2O、尿素以及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利用简便的均相沉淀法合成了GO复合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5%、0.8%和1.0%的Ni/Al⁃LDHs/rGO复合电极材料。采用XRD、FT⁃IR、TGA和FE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Ni/Al⁃LDHs/rGO复合材料作为Ni⁃MH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GO可以明显提高Ni/Al⁃LDHs的电化学性能,其中GO复合量为0.8%的Ni/Al⁃LDHs/rGO样品表现出最为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例如在2000 mA/g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288 mA·h/g)比未复合GO的Ni/Al⁃LDH样品放电比容量(205 mA·h/g)高出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双氢氧化物 镍氢电池 正极材料 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铸造WC-Ni基合金中WC颗粒的烧损机理与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曾晓雁 吴新伟 +2 位作者 陶曾毅 朱蓓蒂 崔崑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863-868,共6页
本文研究了激光熔覆金属陶瓷层中铸造WC颗粒的烧损方式和机理,证明激光熔覆过程中铸造WC颗粒主要以溶解扩散式的烧损为主,提出了评定WC颗粒烧损率的半定量公式为: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金属陶瓷 烧损 碳化钨 镍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Ni/TiB_2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应丽霞 王黎钦 +2 位作者 古乐 郑德志 杨铁滨 《哈尔滨轴承》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45钢表面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Ni/TiB_2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特征、元素的分布以及涂层的机理等,并对试样硬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工艺参数下,超... 在45钢表面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Ni/TiB_2金属陶瓷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特征、元素的分布以及涂层的机理等,并对试样硬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工艺参数下,超细TiB_2的加入,细化了激光熔覆涂层的晶粒,熔覆层显微组织主要由细小的等轴晶组成,TiB_2陶瓷颗粒分布在枝晶间,而分解后的Ti均布于枝晶内,通过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及第二相强化等,大大提高了涂层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研究 ni 金属陶瓷复合涂层 扫描电子显微镜 激光熔覆技术 激光熔覆涂层 TIB2陶瓷 光学显微镜 显微硬度计 第二相强化 组织特征 工艺参数 显微组织 颗粒分布 细晶强化 固溶强化 钢表面 能谱仪 等轴晶 熔覆层 晶粒 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原位自生复相陶瓷颗粒增强涂层 被引量:11
7
作者 魏仑 陈庆华 +2 位作者 龙晋明 李建国 蔡英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及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对熔覆层的组织、物相、元素分布和显微硬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熔覆层不同位置的凝固特征参数不同 ,形成的组织亦不同。陶瓷相的引入使得熔覆层晶粒细小 ,枝晶生长方向发生... 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及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对熔覆层的组织、物相、元素分布和显微硬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熔覆层不同位置的凝固特征参数不同 ,形成的组织亦不同。陶瓷相的引入使得熔覆层晶粒细小 ,枝晶生长方向发生紊乱。原位反应生成的TiB2 ,Al2 O3 为亚微米颗粒 ,主要分布在晶粒内部 ,形成晶内复合 ,而未反应的TiO2 ,B2 O3 陶瓷颗粒分布在晶间。熔覆层物相主要为基体的γ相和基体上弥散分布的γ′相以及Al2 O3 ,TiB2 等陶瓷相等。研究了激光加工参数对显微硬度分布的影响。磨损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原位自生复相陶瓷 颗粒增强涂层 金属陶瓷 二硼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镍层状复合金属的工艺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徐卓辉 唐国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6-300,共5页
广泛应用于电池极耳的铝/镍层状复合金属材料,性能要求在保证复合强度的同时,必须控制镍层显微硬度在较低值范围。采用可控气氛热复合工艺,很好地解决了复合强度与镍层硬度控制的矛盾。讨论了可控气氛热复合的机理、退火过程中复合界面... 广泛应用于电池极耳的铝/镍层状复合金属材料,性能要求在保证复合强度的同时,必须控制镍层显微硬度在较低值范围。采用可控气氛热复合工艺,很好地解决了复合强度与镍层硬度控制的矛盾。讨论了可控气氛热复合的机理、退火过程中复合界面的组织变化对复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控气氛热复合机理可用表面热激活机制来进行解释;由于可控气氛热复合技术临界轧制复合变形率较低,采用该技术可最终制备出满足性能要求的铝/镍复合金属带材;严格控制退火工艺特别是温度,可优化工艺、避免金属间化合物的有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镍层状复合金属 可控气氛热复合 金属间化合物 复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氢还原制备镍包碳化钛复合粉末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成才 曹茜 郑水林 《热喷涂技术》 2016年第2期43-47,共5页
本文采用高压氢还原法制备镍包碳化钛粉末。利用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以包覆速率为评价指标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反应温度150℃,硫酸铵浓度180g/L,氨水浓度40g/L,氢气压力5MPa。并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下,考察了粉末的包覆完整性。研究了主要... 本文采用高压氢还原法制备镍包碳化钛粉末。利用正交实验设计,获得以包覆速率为评价指标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反应温度150℃,硫酸铵浓度180g/L,氨水浓度40g/L,氢气压力5MPa。并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下,考察了粉末的包覆完整性。研究了主要实验参数反应温度、硫酸铵浓度、氨水浓度以及氢气压力对包覆速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包覆速率随反应温度上升而增加;随着硫酸铵浓度的提高,先增加然后再降低;在氨水浓度较低的阶段,随着氨水浓度的提高,包覆速率逐渐增加,但随着氨水浓度提高一定水平,其趋于稳定;随着氢气压力的提高,包覆速率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氢还原 镍包碳化钛 金属陶瓷复合粉末 工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铜镍合金涂层的组织、硬度与耐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瑞祥 刘宗德 +2 位作者 马荷蓉 李珏縯 齐英男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6,共9页
为提升铝合金材料的耐蚀性能,探究铝合金与合金熔覆层间的结合机理,本文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5083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不同Ni含量的铜镍合金熔覆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硬度测试与电化学性能测试技术,分析了不同Ni含量的... 为提升铝合金材料的耐蚀性能,探究铝合金与合金熔覆层间的结合机理,本文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5083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不同Ni含量的铜镍合金熔覆层,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硬度测试与电化学性能测试技术,分析了不同Ni含量的铜镍合金熔覆层相组成与组织形貌、铜镍合金熔覆层与铝合金基体的界面组织形貌,绘制了铝元素扩散曲线,分析了海水腐蚀过程中铜镍合金熔覆层的极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铜镍合金熔覆层形貌良好无缺陷,熔覆层由网络状枝晶组成。对合金熔覆层进行XRD分析发现熔覆层主要由AlNi_(3)与CuNi两相组成。结合SEM、EDS分析,发现合金熔覆层的网络状枝晶为富铝相,即AlNi_(3),晶间相为CuNi相。在硬度测试中,由于AlNi_(3)硬质相的生成,熔覆层硬度得到了提升且随着铝的向上扩散呈现一定的规律,电化学检测结果表明,铜镍合金熔覆层具有比5083铝合金更高的自腐蚀电位和较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可以有效提升5083铝合金在海水环境中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铜镍合金 激光熔覆 相组成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制备及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赛 夏广 +2 位作者 刘澳 程锴 夏明桂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1年第9期44-48,共5页
吸附脱硫技术用于脱除二次加工石脑油含硫化合物具有能耗低、高选择性和脱硫性能强等优点。通过共沉淀法制备Cu-Al,Zn-Al,Cu-Zn-Al等一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分析优选出物化性质最佳的脱硫剂。评价结果表明,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脱硫... 吸附脱硫技术用于脱除二次加工石脑油含硫化合物具有能耗低、高选择性和脱硫性能强等优点。通过共沉淀法制备Cu-Al,Zn-Al,Cu-Zn-Al等一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分析优选出物化性质最佳的脱硫剂。评价结果表明,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优于单活性组分脱硫剂。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制备条件:Cu,Zn,Al摩尔比为5∶4∶1,铜盐、锌盐和铝盐3种盐与沉淀剂摩尔比为1∶1.3,反应温度60℃。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双组分脱硫剂中引入第3种活性组分Ni,表征结果显示Ni的加入使脱硫剂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且具有介孔结构,脱硫剂主要是由CuO,ZnO,NiO的晶型构成,当Ni质量分数为12%时,所得到的脱硫剂脱硫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 脱硫剂 制备方法 性能评价 活性组分 Cu-Zn-al-ni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镍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孝泉 闫洪 +3 位作者 辛勇 喻保标 胡志 孙勇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74-2582,共9页
利用SEM、EDS、磨损试验机及硬度测试仪等设备对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扫描速度为5 mm/s时,熔覆层气孔、裂纹等缺陷相对较少;在熔覆层顶部生成了许多块状及网状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中部生成了(N... 利用SEM、EDS、磨损试验机及硬度测试仪等设备对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扫描速度为5 mm/s时,熔覆层气孔、裂纹等缺陷相对较少;在熔覆层顶部生成了许多块状及网状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中部生成了(Ni,Cr,Fe)xCy金属间化合物,底部存在大量具有明显生长方向性的柱状α-Al枝晶。熔覆层顶部及中部保持着高硬度值,中部硬度最高值达8200MPa,是熔覆层底部硬度值的5倍以上。硬度值在熔覆层中部的末端开始显著下降。熔覆层的摩擦系数根据载荷不同其值在0.37~0.43间变化,并随着载荷增加而有所降低。Ni-Al和(Ni,Cr,Fe)xCy金属间化合物等强化相在熔覆层中的生成及其在在熔覆层中上层的均匀分布是改善材料硬度及磨损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铝合金 镍基复合材 ni-al金属间化合物 (ni Cr Fe)xCy金属间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