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灵芝孢子对2型糖尿病大鼠睾丸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逄瑞丰 王肖烨 +4 位作者 宣金雨 毕九丁 孔维明 郝婉莹 马小茹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大鼠睾丸的损伤作用及灵芝孢子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高脂高糖饮食组(HF)、糖尿病模型组(DM)及灵芝孢子干预组(GLSP),每组10只。通过腹腔注...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大鼠睾丸的损伤作用及灵芝孢子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其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高脂高糖饮食组(HF)、糖尿病模型组(DM)及灵芝孢子干预组(GLSP),每组10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联合高脂高糖饮食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治疗组使用灵芝孢子300mg/(kg·d)灌胃,其余3组使用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2周,期间观测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状态,每周测定1次大鼠血糖及体质量变化。末次称量体质量及检测空腹血糖后处死大鼠,称量睾丸质量,取附睾尾制涂片染色观察精子形态,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水平。结果:DM组大鼠较NC组大鼠血糖升高,精神萎靡,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体质量及睾丸质量减轻(P<0.01),精子形态差。灵芝孢子可改善DM大鼠的精神状态及精子形态,降低DM大鼠血糖、MDA水平,升高DM大鼠体质量及睾丸质量(P<0.01)。同时灵芝孢子可使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SOD水平升高(P<0.01,P<0.01,P<0.01,P<0.05)。结论:灵芝孢子可减轻DM大鼠的睾丸损伤情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糖尿病 睾丸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经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巨噬细胞自噬及脂质沉积的影响
2
作者 胡舒彤 刘秋君 +6 位作者 马非亚 杨安宁 郝银菊 熊建团 焦运 姜怡邓 李桂忠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巨噬细胞自噬及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ApoE-/-小鼠分为对照组、Hcy组、Hcy+Rap组,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p62、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水平;采用mRFP-GFP-...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巨噬细胞自噬及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ApoE-/-小鼠分为对照组、Hcy组、Hcy+Rap组,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p62、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水平;采用mRFP-GFP-LC3腺病毒感染细胞,观察自噬流的改变;Dil-ox-LDL染色及油红O染色检测Hcy对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的影响;组织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的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中巨噬细胞自噬改变。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和自噬流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给予Hcy干预后,巨噬细胞自噬被抑制,PI3K、AKT、mTOR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PI3K、AKT、mTOR磷酸化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Hcy组相比较,Hcy+Rap组LC3BⅡ表达增高(P<0.05),p62表达降低(P<0.01);Dil-ox-LDL染色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Hcy组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增加(P<0.01),而给予Rap干预后,细胞内脂质沉积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HMD组小鼠主动脉根部斑块中脂质沉积增多(P<0.01),注射Rap后,脂质沉积减少(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HMD组自噬被抑制,注射Rap后,自噬得到恢复。结论Hcy能够抑制巨噬细胞自噬并促进脂质沉积,与PI3K-AKT-mTOR信息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同型半胱氨酸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动脉粥样硬化 雷帕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对骨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曹舒兴 周楠 +4 位作者 王进 赵立辉 曹光 马维 李明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3685-3689,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自噬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及治疗组。手术组采用Hulth法诱导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术后即给予口服姜黄素50 mg&...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自噬Akt-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及治疗组。手术组采用Hulth法诱导大鼠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术后即给予口服姜黄素50 mg·kg^(-1)·d^(-1),连续给药8周。通过番红-O染色和Mankin’s评分评估关节软骨结构特征;TUNEL染色分析软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标志物caspase-3以及Bax/Bcl2,自噬相关标志物LC-Ⅰ/Ⅱ和Beclin1以及Akt/mTOR信号通路mTOR、Akt、p-P70s6k等。此外,提取进行改良Hulth法手术后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细胞原代培养,分别添加姜黄素(40μmol/L)、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剂尼古丁(2.5μmol/L)、姜黄素+尼古丁组(姜黄素处理前2 h给予尼古丁处理),验证姜黄素是否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对骨关节炎大鼠发挥保护作用。结果与手术组相比,姜黄素治疗组Mankin’s评分显著降低(P<0.05);软骨细胞凋亡受到抑制;凋亡相关标志物caspase-3以及Bax/Bcl2比值显著下降(P<0.05);自噬相关标志物LC-Ⅰ/Ⅱ和Beclin1表达显著升高(P<0.05);mTOR、Akt、p-P70s6k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细胞实验中,当给予姜黄素+尼古丁处理后,相比于单纯给予姜黄素,LC3Ⅱ/LC3Ⅰ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在骨关节炎大鼠中发挥了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骨关节炎 自噬作用 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灵对5/6肾切除诱导的慢性肾纤维化小鼠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麻志恒 钟利平 +1 位作者 余柯娜 何立群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1期67-70,90,共5页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诱导的慢性肾脏纤维化小鼠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及Akt,m TOR mRNA表达的影响,从Akt-m TOR信号通路角度探讨抗纤灵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5/6肾切除...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诱导的慢性肾脏纤维化小鼠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及Akt,m TOR mRNA表达的影响,从Akt-m TOR信号通路角度探讨抗纤灵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采用5/6肾切除制备慢性肾脏纤维化模型。2周后根据肌酐水平将手术组小鼠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抗纤灵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每组10只。雷帕霉素组、抗纤灵组分别给予雷帕霉素(0.8μg/g)、抗纤灵(20 g/kg)每天0.5 ml灌胃治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用药8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24 h UP)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肾脏组织中p-Akt、p-m TOR蛋白及Akt、m TOR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cr、BUN、24 h UP、p-Akt、p-m TOR蛋白及Akt、m TOR mRNA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帕霉素组、抗纤灵组Scr、UN、24 h UP、p-Akt、p-m TOR蛋白及Akt,m TOR mRNA均有所降低(P<0.05,P<0.01)。雷帕霉素组与抗纤灵组比较,在降低Scr、24 h UP方面,抗纤灵组明显优于雷帕霉素组(P<0.05);在降低p-m TOR蛋白及m TOR mRNA方面,雷帕霉素优于抗纤灵组(P<0.05)。结论抗纤灵可能通过调节Akt-m TOR信号通路,对肾纤维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灵 慢性肾纤维化 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相关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贤东 胡丹 +5 位作者 陈刚 师怡 张和军 金善丰 李鑫静 郑雄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1-365,369,共6页
目的 探讨中国福建地区汉族人群PI3K/AKT/mT0R信号通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组织学确诊的胃癌323例及年龄和性别等频数匹配的对照健康体检人493例,采用PCR-连接... 目的 探讨中国福建地区汉族人群PI3K/AKT/mT0R信号通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组织学确诊的胃癌323例及年龄和性别等频数匹配的对照健康体检人493例,采用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法进行PI3Krs7651265A〉G、mTORrs7212142G〉A及AKT rs1130214G〉T多态性检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PI3K和mTOR基因多态性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PI3K基因rs7651265携带G等位基因(GG+GA)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的4.93倍(P〈0.05)。而该位点携带AA基因型的患者发生肿瘤浸润的风险是携带GG+AG基因型患者的3.5倍(P〈0.05)。mTORrs7212142携带GG基因型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是携带AA+AG基因型的1.67倍(P〈0.05)。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表明,PI3Krs7651265A〉G和mTORrs7212142G〉A基因多态性间存在明显交互作用。与携带野生型纯合子PI3KAA和mTORGG基因型的个体相比,位点发生变异的PI3K(AG+GG)mTOR(GG)、PI3K(AG+GG)mTOR(AG+AA)增加个体患胃癌的风险,OR值分别为5.71(95%CI:3.50-9.34,P〈0.05)和6.41(95%CI:4.13-9.90,P〈0.05)。结论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胃癌预后的新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单核苷酸多态性 疾病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大鼠肺性脑病模型神经元自噬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曾凡军 周媛媛 +3 位作者 熊晓琦 阮玉姝 赵必君 万晓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247-5248,共2页
目的探讨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在肺性脑病神经元自噬中的作用。方法对36只新生健康SD大鼠乳鼠建立离体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性脑病组、自噬抑制剂3-MA组后进一步建立了大鼠肺性脑病细胞模型,借助该模型运用CCK8... 目的探讨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在肺性脑病神经元自噬中的作用。方法对36只新生健康SD大鼠乳鼠建立离体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肺性脑病组、自噬抑制剂3-MA组后进一步建立了大鼠肺性脑病细胞模型,借助该模型运用CCK8法检测神经元活力、MDC染色观察神经元自噬泡数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及PI3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肺性脑病组神经元活力降低(P<0.05);神经元自噬泡数量增多;LC3-Ⅱ/Ⅰ的比值、Beclin-1及磷酸化PI3K表达水平增加(P<0.05)。使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后,神经元活力降低更明显、自噬泡数量明显减少;缺氧诱导的自噬水平明显受到抑制,LC3-Ⅱ/Ⅰ的比值、Beclin-1及磷酸化PI3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信号使Beclin-1表达增加、LC3-Ⅰ向LC3-Ⅱ转化增加,加速PI3K磷酸化,使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失活,从而激活自噬信号通路,导致大脑神经元自噬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性脑病 神经元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吕婧 黎镇赐 +2 位作者 马化鑫 刘维 郭静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取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将24只采用压迫损伤坐骨神经方法构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PI3K抑制剂组各8只。葛根素组给予葛根素...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葛根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取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将24只采用压迫损伤坐骨神经方法构建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PI3K抑制剂组各8只。葛根素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100 mg/kg腹腔注射,PI3K抑制剂组给予wortmannin 5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均每天1次,连续1周。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热缩足反射潜伏期以及冷缩足反射阈值,对L4~6段脊髓进行HE染色以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冷缩足反射阈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葛根素组和PI3K抑制剂组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均<0.05),冷缩足反射阈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脊髓组织中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葛根素组和PI3K抑制剂组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脊髓组织中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葛根素组和PI3K抑制剂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葛根素具有改善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大鼠 神经性病理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益阴通络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影响
8
作者 巩子汉 游顺华 +6 位作者 杨婧雯 陈懿娜 杨苗苗 易顺 邹大道 马社会 王立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2121-2127,2154,共8页
目的观察益阴通络方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2月龄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及造模组62只,采用Longa线栓法复制大鼠CIS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 目的观察益阴通络方对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2月龄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及造模组62只,采用Longa线栓法复制大鼠CIS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益阴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每组各9只,给药干预7 d。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自噬微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脑组织苄氯素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Beclin-1、LC-3、PI3K,AKT及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比明显升高(P<0.01),超微结构改变明显,病灶组织SOD、GSH-Px含量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Beclin-1、LC-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I3K、AKT、mTOR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及益阴通络方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比明显降低(P<0.01),病理形态较规则及超微结构较完整,SOD、GSH-Px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Beclin-1、LC-3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PI3K、AKT及mTO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益阴通络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改善SOD、MDA及GSH-Px的分泌,抑制神经元自噬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益阴通络方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基姜黄素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崔健昆 耿乃志 +3 位作者 孟凡吉 施丽春 田耕 杨桂青 《中医药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去甲氧基姜黄素(DMC)通过调控自噬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剂量DMC预处理组(10、15和30 mg/kg)组。给药7 d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 目的:探讨去甲氧基姜黄素(DMC)通过调控自噬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不同剂量DMC预处理组(10、15和30 mg/kg)组。给药7 d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MI/RI模型。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LC3II、Beclin1、p62、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CK-MB、LDH、MDA、IL-6、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心肌纤维结构紊乱、溶解和炎性浸润;心肌组织中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62、p-PI3K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DMC预处理各剂量组血清中CK-MB、LDH、MDA、IL-6、IL-1β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肌梗死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1),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心肌组织中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1),p62、p-PI3K、p-Akt和p-mTOR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DMC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过度自噬,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基姜黄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运动激活FSTL1-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心梗大鼠心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振军 郝美丽 席悦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7,共8页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 1,FSTL1)及其受体DIP2A(Disco-interacting Protein 2 homolog A)表达和下游Akt-mTOR信号通路与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雄性SP...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 1,FSTL1)及其受体DIP2A(Disco-interacting Protein 2 homolog A)表达和下游Akt-mTOR信号通路与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体重180~220 g,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制备心梗模型,术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心梗安静对照组(MI)、心梗+抗阻运动组(MR),每组10只,其中S组只穿线不结扎。术后1周,MR组先进行1周适应性无负重爬梯运动,再进行4周递增负荷抗阻运动。训练结束后24 h,腹腔麻醉,测定LVSP、LVEDP和±d P/dt max评价心功能。Western blot实验测定心肌FSTL1/DIP2A、PAkt/Akt、P-mTOR/mTOR、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心肌细胞增殖;Masson染色观察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百分比(CVF%)。结果:与S组比较,MI组心肌FSTL1/DIP2A、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增加,PAkt/Akt、P-mTOR/mTOR比值显著上升,心肌细胞增殖百分率显著升高,CVF%和LVEDP显著增加,LVSP和±d P/dt max显著降低;与MI组比较,MR组心肌FSTL1/DIP2A、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Akt/Akt、PmTOR/mTOR比值显著上升,心肌细胞增殖百分率显著升高,CVF%和LVEDP显著降低,LVSP和±d P/dt max显著升高。结论:抗阻运动上调FSTL1及其受体DIP2A的表达,激活其下游AktmTOR信号通路。表明,FSTL1-DIP2A-Akt-mTOR信号通路在抗阻运动促进心梗大鼠心肌细胞增殖、降低心肌纤维化面积和改善心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运动 心肌梗死 卵泡抑素样蛋白1 FSTL1-akt-mtor信号通路 心肌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小鼠原位细胞移植模型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俊锴 侯俊清 +6 位作者 朱朝阳 李晓东 李铁强 徐卫波 赵小磊 赵振华 刘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3期349-353,363,共6页
目的探究丝裂霉素干预治疗小鼠原位注射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丝裂霉素高低给药组,RM-1细胞悬液于两侧前列腺侧叶造模,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的PBS溶液,对照组小鼠仅行开腹手术... 目的探究丝裂霉素干预治疗小鼠原位注射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丝裂霉素高低给药组,RM-1细胞悬液于两侧前列腺侧叶造模,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的PBS溶液,对照组小鼠仅行开腹手术。高低给药组分别腹腔注射1、2 mg/kg的丝裂霉素PBS溶液,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PBS,每周给药两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随着肿瘤的生长体重逐渐下降,丝裂霉素干预治疗组小鼠后期体重下降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模型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高达(5.4±0.72),显著高于对照组(0.15±0.13)和假手术组(0.3±0.21)(P<0.05),丝裂霉素干预治疗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显著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结束时模型组小鼠死亡率为50%,低剂量组死亡率为40%,高剂量死亡率为30%,同时丝裂霉素治疗组小鼠死亡多发生在造模中后期,且死亡率较模型组具有较大的差异。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浓度远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丝裂霉素给药组小鼠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原位前列腺肿瘤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和mTOR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给药治疗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5)。结论丝裂霉素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周期进而阻滞肿瘤体积变大,同时丝裂霉素化疗治疗能够延长荷瘤小鼠有效生存期,其可能通过抑制P1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前列腺癌 原位细胞移植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一味单体抑制脊髓背角内AKT-mTOR信号通路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被引量:7
12
作者 仇子钰 张凉 +3 位作者 王晗 杨云舒 伍潇潇 张维 《中国药师》 CAS 2017年第11期1932-1937,共6页
目的:观察鞘内给予独一味单体8-O-乙酰山栀苷甲酯(8-O-acetyl-SM,8-OaS)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内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表达的... 目的:观察鞘内给予独一味单体8-O-乙酰山栀苷甲酯(8-O-acetyl-SM,8-OaS)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内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腰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构建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使用Von-Frey细丝连续观察造模后大鼠术侧后足的痛阈改变;应用Westernblot法定量分析大鼠腰膨大节段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AKT和磷酸化mTOR(pmTOR)在脊髓背角内的细胞定位。结果:由行为学数据可见,SNL模型大鼠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P<0.01)。术后1~7 d鞘内连续给予8-OaS进行人为干预,与给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双重标记记实验结果显示,脊髓背角内pAKT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存在大量共表达,pmTOR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上均观察到大量阳性染色。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提示,8-OaS能显著下调脊髓背角内pAKT和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鞘内给予8-OaS可有效缓解由SNL诱导的机械性痛阈,其机制可能是8-OaS通过下调脊髓背角内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了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达到缓解神经病理性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O-乙酰山栀苷甲酯 脊神经结扎 星形胶质细胞 akt-mtor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武汤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H22肝癌小鼠肿瘤增长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钱宏梁 潘志强 +2 位作者 王晓敏 卢涛 李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60-2065,共6页
目的研究真武汤对肿瘤增长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肿瘤模型组15只,肿瘤真武汤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接种H22肝癌细胞至腋下复制荷瘤模型小鼠并同步给予真武汤防治14天。动态观测小鼠体... 目的研究真武汤对肿瘤增长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肿瘤模型组15只,肿瘤真武汤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接种H22肝癌细胞至腋下复制荷瘤模型小鼠并同步给予真武汤防治14天。动态观测小鼠体质量与肿瘤大小变化;处死小鼠后,取脾脏、胸腺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上腺Star、Cyp11a1、Cyp21a1、Cyp11b1以及肿瘤Akt1、Cdkn1b、Mtor、Pik3r1、Pten的mRNA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上腺SRB1、St AR和肿瘤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模型组脾脏显著增大(P<0.05);肾上腺Cyp11a1、Cyp11b1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肿瘤模型组比较,真武汤防治后小鼠生存率80%显著高于模型组53.3%(P<0.05),且抑制肿瘤快速增长;同时真武汤显著促进肿瘤组织Pik3r1、Cdkn1b基因表达上调(P<0.05)、抑制p-AKT蛋白表达(P<0.05),并显著增强肾上腺St AR蛋白表达(P<0.05)。结论真武汤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抑制肿瘤快速增长,并通过改善肾上腺与脾脏功能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真武汤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生存期 肾上腺皮质
原文传递
青藤碱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膝OA兔软骨自噬水平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郑洁 袁普卫 +2 位作者 赵莉平 边敏佳 康武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青藤碱(SIN)对膝OA兔关节软骨自噬水平以及自噬抑制信号通路PI3K/AKtmTOR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SIN低剂量组、SIN中剂量组和SIN高剂量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SI...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青藤碱(SIN)对膝OA兔关节软骨自噬水平以及自噬抑制信号通路PI3K/AKtmTOR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SIN低剂量组、SIN中剂量组和SIN高剂量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SIN低剂量组、SIN中剂量组和SIN高剂量组通过Hulth法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后,分别用生理盐水、SIN进行膝关节腔注射,共干预10次,SIN用量由低到高分别为0.2mL(5mg)、0.35mL(8.75mg)和0.5mL(12.5m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关节软骨Atg-5和Atg-12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关节软骨Beclin-1、LC3-Ⅱ、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SIN低剂量组Atg-5、Atg-12的mRNA表达以及Beclin-1、LC3-Ⅱ的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SIN中、高剂量组显著高于模型组,SIN中、高剂量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SIN低剂量组PI3K、AKt和mTOR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SIN中、高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SIN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高剂量的青藤碱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上调膝OA兔关节软骨自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骨性关节炎 自噬 PI3K/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圣林 彭磊磊 张成鑫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5-859,共5页
目的研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实验组(B、C、D),B、C、D三组分别灌胃雷帕霉素0.2、0.4、0.6 mg.d-1,A组每天予以无菌水灌胃,共3周。3周后,无菌条件下心脏采血,EDT... 目的研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昆明系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实验组(B、C、D),B、C、D三组分别灌胃雷帕霉素0.2、0.4、0.6 mg.d-1,A组每天予以无菌水灌胃,共3周。3周后,无菌条件下心脏采血,EDTA抗凝,分离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RT-PCR检测小鼠脾细胞Foxp3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小鼠脾脏中p-mTOR蛋白表达的变化,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各实验组及对照组中p-mTOR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结果 Foxp3 mRNA在实验组(B、C、D)小鼠脾脏中表达的程度分别为(0.4853±0.0574、0.7886±0.1085、0.9639±0.2015),明显高于对照组A(0.1345±0.0271)(P<0.05);实验组(B、C、D)小鼠脾脏中p-mTOR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2326±0.0431、0.1156±0.0223、0.0556±0.0041),明显低于对照组A(0.4223±0.0534)(P<0.05);两指标经pearson相关分析,小鼠脾脏中Foxp3mRNA的表达与p-mTOR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会促使Foxp3的表达增强;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与Foxp3的表达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 FOXP3 CD4+CD25+TREG细胞 P-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病理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常兴 张恬 +1 位作者 颜培正 张庆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4期3863-3866,共4页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据研究推算到2025年,全球哮喘病患者将有可能达到4亿人[1]。随着气道炎症的迁延,气道结构发生了重塑,导致了气道不...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据研究推算到2025年,全球哮喘病患者将有可能达到4亿人[1]。随着气道炎症的迁延,气道结构发生了重塑,导致了气道不可逆性的气流阻塞,这便是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病理学基础之一[2]。而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过程中,NF-κB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TOR)信号通路(以下简称PI3K信号通路)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发病机制 NF-ΚB信号通路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联合三苯氧胺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军 黄梅 石新蕾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780-1784,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联合三苯氧胺(TAM)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70只裸鼠于右胸部皮下接种乳腺癌LCC2细胞,选取造模成功的66只裸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单纯5 mg·...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联合三苯氧胺(TAM)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70只裸鼠于右胸部皮下接种乳腺癌LCC2细胞,选取造模成功的66只裸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单纯5 mg·kg^(-1)TAM组、100 mg·kg^(-1)PNS组、200 mg·kg^(-1)PNS组、5 mg·kg^(-1)TAM+100 mg·kg^(-1)PNS组、5 mg·kg^(-1)TAM+200 mg·kg^(-1)PNS组、连续给药30 d,每周记录裸鼠体质量,肿瘤抑制率,给药结束后分离瘤体并称重,观察瘤体病理组织学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л)及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与TAM组相比较,5 mg·kg^(-1)TAM+100 mg·kg^(-1)PNS组和5 mg·kg^(-1)TAM+200 mg·kg^(-1)PNS组肿瘤抑制率均大于单纯TAM组(P<0.05),5 mg·kg^(-1)TAM+100 mg·kg^(-1)PNS组和5 mg·kg^(-1)TAM+200 mg·kg^(-1)PNS组HER-2及GST-л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AM组(P<0.05),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单纯TAM组(P<0.05)。结论 PNS能显著增加TAM抗乳腺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 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乳腺癌 MTOR信号通路 HER2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病毒性心肌炎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志衡 杨作成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PI3K-Akt-mTOR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转录、翻译、代谢、血管新生及细胞周期等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大部分非由病毒直接破坏所致,... PI3K-Akt-mTOR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通路,在细胞凋亡、转录、翻译、代谢、血管新生及细胞周期等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B3,CVB3)导致的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大部分非由病毒直接破坏所致,而涉及免疫反应与细胞凋亡。阐明CVB3感染细胞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变化,有助于揭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对心肌炎的治疗与预后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通路 凋亡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胶囊通过NF-κB和AKT-mTOR信号通路对肌少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雯 丁劼 +3 位作者 王培歌 李小凯 郭海玲 赵咏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2-948,共7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小鼠C2C12肌细胞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密骨胶囊治疗肌少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等网络数据库对密骨胶囊的中药成分进行活性成分和主要靶点的收集,并从GeneCards等数据库中对肌少症的疾病基因...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小鼠C2C12肌细胞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密骨胶囊治疗肌少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等网络数据库对密骨胶囊的中药成分进行活性成分和主要靶点的收集,并从GeneCards等数据库中对肌少症的疾病基因进行搜索,交集预测密骨胶囊作用于肌少症的靶点和通路。体外实验对小鼠C2C12肌细胞进行培养及诱导分化。用密骨胶囊含药血清预处理细胞,再用TNF-α炎症因子进行刺激,造成肌细胞萎缩。免疫印迹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证明其对肌细胞内NF-κB通路和AKT-mTOR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密骨胶囊对肌肉的作用中,核心靶点为MTOR、ESR1、EGFR、SIRT1、CTNNB1、VEGFA、ALB、IL6、TP53、TNF、AKT1,可能干预HIF-1、AGE-RAGE、TNF、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密骨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后C2C12肌细胞增粗,降低MuRF1 mRNA表达。免疫印迹实验结果中,密骨胶囊含药血清降低TNF-α刺激的Atrogin-1蛋白量,抑制iκbα磷酸化降解,减少蛋白降解。密骨胶囊含药血清减少TNF-α对p-AKT、p-4EBP1的抑制,增加蛋白合成。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验证,密骨胶囊可能对肌少症有防治作用。密骨胶囊抑制NF-κB通路,减缓肌蛋白降解。密骨胶囊激活AKT-mTOR通路,促进肌细胞内蛋白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骨胶囊 肌少症 网络药理学 C2C12肌细胞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H2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H22荷瘤小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晓异 何朋伦 +2 位作者 姚政 陈文慧 赵微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51-1455,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体内外抑制H22细胞增殖、促进H22细胞凋亡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三七总皂苷体外干预H22细胞24~48 h后,CCK8比色法检测三七总皂苷对H2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体内外抑制H22细胞增殖、促进H22细胞凋亡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三七总皂苷体外干预H22细胞24~48 h后,CCK8比色法检测三七总皂苷对H2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构建40只雌雄各半C57BL/6小鼠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三七总皂苷125、250、500 mg/kg组,每组10只,灌胃给药,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2次/d,连续14 d,间隔2 d记录肿瘤大小;给药结束后分离瘤体,称取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mTOR、p-mTOR、Bax、PARP、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三七总皂苷能有效诱导H22细胞凋亡(P<0.05)。小鼠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P<0.05),并能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AKT、mTOR、PARP、Caspase-3及磷酸化蛋白p-AKT、p-mTOR表达,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体内外抑制H22细胞增殖、促进H2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负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肝癌 H22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