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皮槭种子休眠机制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川红
郑勇奇
+2 位作者
吴见
陈朋
李伯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3-577,共5页
利用抑制物生物测定法和酸蚀技术研究了血皮槭种子休眠的原因。血皮槭种子吸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在140 h以后种子含水量才能达到68%左右。酸蚀处理种子3 h,虽然没有加快种子的吸水速率,但能较好得使果皮变薄,也不影响种子的生活力...
利用抑制物生物测定法和酸蚀技术研究了血皮槭种子休眠的原因。血皮槭种子吸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在140 h以后种子含水量才能达到68%左右。酸蚀处理种子3 h,虽然没有加快种子的吸水速率,但能较好得使果皮变薄,也不影响种子的生活力。种子的各部位(果皮、种皮、子叶、胚根)均含有抑制物质,对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及胚根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子叶各种处理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果皮和种皮次之。血皮槭种子休眠主要由种壳机械障碍和种胚生理休眠两重因素导致,因此如何克服致密果壳而使激素能接触生理休眠的种胚是打破其种子休眠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种子休眠
抑制物质
吸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特有种血皮槭的天然更新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朋
于雪丹
+4 位作者
张川红
郑勇奇
孙圣
程蓓蓓
朱从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9-164,共6页
血皮槭(Acergriseum),又名马梨光,槭树科(Aceraceae),槭树属(Acer),落叶乔木,高达20in,为中国特有种、濒危种(汪松等,2004)。血皮槭夏季树干树皮有卷曲状剥落,树皮色彩奇特,呈鲜明的橘褐色或红褐色,尤其在冬季,观赏...
血皮槭(Acergriseum),又名马梨光,槭树科(Aceraceae),槭树属(Acer),落叶乔木,高达20in,为中国特有种、濒危种(汪松等,2004)。血皮槭夏季树干树皮有卷曲状剥落,树皮色彩奇特,呈鲜明的橘褐色或红褐色,尤其在冬季,观赏价值极高。其树叶春、夏季为绿色,叶脉、叶柄及新梢为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地理分布
土壤种子库
天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皮槭的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陈丽
李冰
+1 位作者
王梅
牛小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0-172,共3页
对血皮槭的营养器官嫩茎、叶和叶柄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各外植体中诱导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为嫩茎>叶柄>叶;2,4-D比NA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诱导血皮槭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改良MS+6-BA 1.8 mg/L+2,4-...
对血皮槭的营养器官嫩茎、叶和叶柄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各外植体中诱导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为嫩茎>叶柄>叶;2,4-D比NA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诱导血皮槭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改良MS+6-BA 1.8 mg/L+2,4-D 0.8 mg/L+0.6g/L活性炭,诱导率为80%;继代增殖培养基的配方:改良MS+6-BA 3.0 mg/L+2,4-D 2.0 mg/L+0.6 g/L活性炭,增殖系数可达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外植体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皮槭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差异序列筛选和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叶学敏
于雪丹
+2 位作者
付其迪
郑勇奇
张川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4-678,共5页
[目的]筛选出高变异率的叶绿体DNA序列,以进行血皮槭天然群体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方法]以血皮槭16个天然群体为试材,对叶绿体基因组20个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序研究,并利用筛选出的高变异率cpDNA序列初步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结果]序列比...
[目的]筛选出高变异率的叶绿体DNA序列,以进行血皮槭天然群体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方法]以血皮槭16个天然群体为试材,对叶绿体基因组20个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序研究,并利用筛选出的高变异率cpDNA序列初步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结果]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血皮槭cpDNA种内变异非常低,9个cpDNA序列检测到不同程度的变异位点,其中只有4个序列psbJ-petA、ndhF-rpl32、trnD-trnT和trnH-psbA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水平。[结论]筛选出的4个高变异率cpDNA序列,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血皮槭种内的系统发育、遗传变异和种群历史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濒危种血皮槭的分子谱系地理学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CPDNA
序列筛选
序列比对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有种野生血皮槭的生长状况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川红
王佳慧
+3 位作者
于雪丹
陈朋
孙圣
郑勇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1-425,共5页
血皮槭Acer griseum(Franch)Pax)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槭树属(Acer)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种。其树干赭褐色,树皮卷曲状剥落,秋季叶色红艳或黄色,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1901年,西方植物学家威尔逊在湖北发现血皮槭,将其...
血皮槭Acer griseum(Franch)Pax)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槭树属(Acer)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种。其树干赭褐色,树皮卷曲状剥落,秋季叶色红艳或黄色,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1901年,西方植物学家威尔逊在湖北发现血皮槭,将其和珙桐一起作为园林树种引入欧洲,继而血皮槭又被引入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1993年,血皮槭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园艺奖,目前在国外用于庭院观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生长
起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皮槭快繁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陈丽
李冰
+3 位作者
牛小沛
王梅
王欣欣
田瑞昌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198-198,206,共2页
对血皮槭快繁中外植体褐化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于6月采集嫩茎进行培养,分化高、褐化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25%、6-BA浓度为1.8 mg/L时褐化少;培养基中加入1.2 g/L Na2S2O3对防止褐化、提高腋芽萌发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血皮槭
褐化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濒危树种血皮槭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
1
7
作者
梁佳宁
鹿晓斌
孙汉卿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8期55-58,共4页
血皮槭(Acer griseum Franch.Pax)是我国重要的濒危园林绿化树种,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也是极好的用材树种。但由于其种子繁殖、天然更新困难等原因,目前,在我国并未得到有效推广和利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从血皮槭生物学特性...
血皮槭(Acer griseum Franch.Pax)是我国重要的濒危园林绿化树种,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也是极好的用材树种。但由于其种子繁殖、天然更新困难等原因,目前,在我国并未得到有效推广和利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从血皮槭生物学特性、资源情况分布、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繁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其野生资源保护、繁殖技术发展、推广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血皮槭
acer
griseum
Franch.Pax
种子休眠
繁殖
原文传递
濒危植物血皮槭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
被引量:
2
8
作者
孙佳伟
郑勇奇
+4 位作者
于雪丹
夏新合
赵玉贤
武宇霞
张川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5,共9页
【目的】探究我国特有濒危植物血皮槭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类型对有性生殖过程的影响,寻找可能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为缓解当前苗木供需矛盾、制定有效措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血皮槭植人工栽培植株为材料,通过物候观测、花形态特...
【目的】探究我国特有濒危植物血皮槭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类型对有性生殖过程的影响,寻找可能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为缓解当前苗木供需矛盾、制定有效措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血皮槭植人工栽培植株为材料,通过物候观测、花形态特征测量、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估算、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检测和人工授粉研究对象套袋试验等方法,对血皮槭的开花动态、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进行研究。【结果】1)血皮槭花性别表达复杂,花基于功能可分为雄花和雌花2类;其中雄花根据雌蕊退化程度又分为雄花Ⅰ型和雄花Ⅱ型。雄花Ⅰ型仅具有雄蕊,雄花Ⅱ型具有雄蕊和退化雌蕊,雄蕊长于雌蕊,二者皆不具子房,功能均表现为雄性。雄花Ⅰ型和Ⅱ型大小无差别,Ⅰ型较常见,Ⅱ型较少见。雌花为假两性花,柱头高于花药,花柱具卷曲现象,花开放过程中花药始终不开裂散粉,为功能雌性。2)血皮槭单花经历花蕾期、萌动期、露白期、开放期、凋零期5个阶段,雄花从开放到脱落平均耗时7.6天,雌花从开放到坐果(花期结束)平均耗时11.6天。常3小花组成1个聚伞花序,由雄花和雌花组成的混合类型花序中,通常表现为雌花先熟。3)血皮槭每年开花1次,花期4月,开花历时19.5天左右。单株树表现为雌花先熟或雄花先熟,时间有所交叉。单株树雌花数量多于雄花,二者比例平均约为3.71∶1。4)花粉生活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花粉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保存,24 h内生活力最高为63.86%±5.35%,24 h后降至1.03%±0.13%,近乎完全丧失生活力;雌花柱头在露白期伸出花冠外且具有可授性,雌花完全盛开时可授性最强,可授性贯穿整个开放进程。柱头可授期内雄花花粉具有生活力。5)雄花单花花粉量为45900~58900个,雌花单花胚珠为4,按照单株雌雄花比例计算花粉胚珠比为3093~3969,异交指数为4,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结果判断,血皮槭交配系统属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存在强烈单性结实现象。【结论】血皮槭花功能单性,雌雄异花同株,不完全雌雄异熟,交配系统兼性异交,传粉效率低下,单性结实倾向强烈,这些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花部特征
交配系统
性别表达
单性结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有珍稀植物血皮槭种子的生物学特征和贮藏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郭幸飞
乔琦
李婷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4,共5页
血皮槭(Acer griseum)系中国特有的珍稀观赏植物,由于天然种群更新困难,被认定为国家二级树种,亟待建立种子库保存其种质资源。以位于河南省伏牛山区系的天池山、白云山和白马谭等地的血皮槭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贮藏特性和...
血皮槭(Acer griseum)系中国特有的珍稀观赏植物,由于天然种群更新困难,被认定为国家二级树种,亟待建立种子库保存其种质资源。以位于河南省伏牛山区系的天池山、白云山和白马谭等地的血皮槭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贮藏特性和生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野生血皮槭种群的结实率较低,自然条件下常需1至2年的时间才能打破休眠,期间存在大量的腐烂和各种损失。其翅果空壳率平均高达58%,具有种仁的种子生活力平均低于29%,同时由于具有机械障碍和生理休眠,模拟野外条件下萌发率低至0.6%,因此种子的抢救性采集和贮藏是保存其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血皮槭作为常规性种子,低温4℃下湿沙贮藏(含水量10%~15%)是有效的贮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血皮槭
种子
生物学特征
贮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皮槭AHP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红喜
乔琦
+1 位作者
康战芳
郭幸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85-89,共5页
为促进血皮槭的推广和发展,通过AHP综合评价体系,对血皮槭品种选育相关的14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层次分析和权重值排序。在该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划分等级标准,构成血皮槭品种选育中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促进血皮槭的推广和发展,通过AHP综合评价体系,对血皮槭品种选育相关的14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层次分析和权重值排序。在该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划分等级标准,构成血皮槭品种选育中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各个评价指标中,秋季叶色(P_1)、树干颜色(P_7)、变叶时间(P_2)、冠型(P_9)四项指标占到总目标权重的50.91%,说明其观赏价值是血皮槭品种选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此次综合评价为Ⅰ级(>4.0)的有4个单株,分别是XY-SC008、XY-Q007、XY-S004和XY-T023,说明其具备新品种培育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AHP综合评价体系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珍稀植物血皮槭人工更新幼苗死亡肇因探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婷
郭幸飞
乔琦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59-64,共6页
野外调查中发现血皮槭(Acer griseum(Franch.) Pax)种群的天然更新实生幼苗库数量不足,主要原因是其1年生更新幼苗的存活率较低。采用分区试验,监测不同生境下1年生血皮槭更新幼苗的生长动态,探讨其死亡肇因并测试土壤酸碱度和光照环境...
野外调查中发现血皮槭(Acer griseum(Franch.) Pax)种群的天然更新实生幼苗库数量不足,主要原因是其1年生更新幼苗的存活率较低。采用分区试验,监测不同生境下1年生血皮槭更新幼苗的生长动态,探讨其死亡肇因并测试土壤酸碱度和光照环境等生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血皮槭1年生幼苗易得立枯病,危害其根部导致幼苗干枯死亡;其次是易受夏季炎热天气干旱胁迫致死;而且血皮槭幼苗的根系吸收能力较差,导致其营养不良而死亡。分区试验结果还表明弱酸性土壤(6.5~7.0),夏季适度遮荫等抚育措施有利于1年生更新幼苗的存活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人工更新幼苗
死亡肇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皮槭种子休眠特性及休眠原因
被引量:
1
12
作者
何苏诚
宋军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73,共14页
【目的】血皮槭种子存在深度生理胚休眠,制约其种群恢复和生产应用。探究血皮槭种子休眠机制,寻求解除休眠的方法,可为血皮槭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休眠机制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血皮槭种子自然状态下萌发过程进行动态观测,研...
【目的】血皮槭种子存在深度生理胚休眠,制约其种群恢复和生产应用。探究血皮槭种子休眠机制,寻求解除休眠的方法,可为血皮槭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休眠机制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血皮槭种子自然状态下萌发过程进行动态观测,研究其自然休眠时长;通过3~12个月低温层积、切离胚以及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探寻打破血皮槭种子休眠的方法;利用休眠的血皮槭种子各部分浸提液处理小麦种子做发芽试验,分析各处理组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析血皮槭种子中抑制其萌发的物质存在部位;通过代谢组技术,探究影响血皮槭种子休眠的具体物质。【结果】1)自然状态下,血皮槭种子休眠时间约为29个月;血皮槭种子经3~12个月的低温层积、切离胚和200、400、800 mg·L^(–1)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休眠。2)休眠血皮槭种子的种翅和外种皮浸提液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高于对照组;休眠血皮槭种子种胚浸提液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打破休眠的血皮槭种子种胚浸提液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休眠的种子种胚浸提液处理组。3)血皮槭休眠的种子种胚和打破休眠的种子种胚中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为289个和215个,通过二级谱图匹配这些显著差异代谢物在正离子模式下有146个,负离子模式下有109个;差异倍数(|log2FC|)最大的20个代谢物中,有19个在种子打破休眠后含量显著减少,它们主要分布在脂肪酰基类和苯及其取代衍生物类中;通过一级谱图,定性了一类显著差异代谢物——酚磷酸;脂肪酰基类和酚类代谢物在影响血皮槭种子休眠中起关键作用,抑制血皮槭种子发芽的物质是脂肪酰基类的2-羟基辛酸、茉莉酸、反式-2-辛烯酸和十三碳二元酸,以及酚类的甲基生姜酚、黄尿酸、香草酸甲酯。【结论】血皮槭种子休眠属于深度生理胚休眠,休眠时间约为29个月;血皮槭种子的种翅、外种皮和内种皮对其萌发没有抑制作用,且种翅和外种皮中含有促进种子发芽的物质;抑制血皮槭种子发芽的物质存在于种胚中;血皮槭种子休眠并不是单一的内源性物质造成的,可能是多种物质的互作或者叠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皮槭
种子休眠
发芽抑制物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皮槭种子休眠机制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川红
郑勇奇
吴见
陈朋
李伯菁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林学院
出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3-577,共5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30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RIF2010-01)
文摘
利用抑制物生物测定法和酸蚀技术研究了血皮槭种子休眠的原因。血皮槭种子吸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在140 h以后种子含水量才能达到68%左右。酸蚀处理种子3 h,虽然没有加快种子的吸水速率,但能较好得使果皮变薄,也不影响种子的生活力。种子的各部位(果皮、种皮、子叶、胚根)均含有抑制物质,对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及胚根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子叶各种处理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果皮和种皮次之。血皮槭种子休眠主要由种壳机械障碍和种胚生理休眠两重因素导致,因此如何克服致密果壳而使激素能接触生理休眠的种胚是打破其种子休眠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血皮槭
种子休眠
抑制物质
吸水特性
Keywords
acer griseum
seed dormancy
inhibitory substances
water absorption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特有种血皮槭的天然更新
被引量:
11
2
作者
陈朋
于雪丹
张川红
郑勇奇
孙圣
程蓓蓓
朱从波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204307)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RIF2010-01)
文摘
血皮槭(Acergriseum),又名马梨光,槭树科(Aceraceae),槭树属(Acer),落叶乔木,高达20in,为中国特有种、濒危种(汪松等,2004)。血皮槭夏季树干树皮有卷曲状剥落,树皮色彩奇特,呈鲜明的橘褐色或红褐色,尤其在冬季,观赏价值极高。其树叶春、夏季为绿色,叶脉、叶柄及新梢为红色。
关键词
血皮槭
地理分布
土壤种子库
天然更新
Keywords
acer griseum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soil seed bank
natural regeneration
分类号
S754.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皮槭的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
14
3
作者
陈丽
李冰
王梅
牛小沛
机构
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0-172,共3页
文摘
对血皮槭的营养器官嫩茎、叶和叶柄进行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各外植体中诱导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为嫩茎>叶柄>叶;2,4-D比NAA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诱导血皮槭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改良MS+6-BA 1.8 mg/L+2,4-D 0.8 mg/L+0.6g/L活性炭,诱导率为80%;继代增殖培养基的配方:改良MS+6-BA 3.0 mg/L+2,4-D 2.0 mg/L+0.6 g/L活性炭,增殖系数可达3.0。
关键词
血皮槭
外植体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Keywords
acer griseum
(Franch.) Pax
explants
tissue culture
callus
分类号
S792.3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皮槭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差异序列筛选和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叶学敏
于雪丹
付其迪
郑勇奇
张川红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4-678,共5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6MA001)
文摘
[目的]筛选出高变异率的叶绿体DNA序列,以进行血皮槭天然群体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方法]以血皮槭16个天然群体为试材,对叶绿体基因组20个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序研究,并利用筛选出的高变异率cpDNA序列初步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结果]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血皮槭cpDNA种内变异非常低,9个cpDNA序列检测到不同程度的变异位点,其中只有4个序列psbJ-petA、ndhF-rpl32、trnD-trnT和trnH-psbA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水平。[结论]筛选出的4个高变异率cpDNA序列,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血皮槭种内的系统发育、遗传变异和种群历史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濒危种血皮槭的分子谱系地理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
血皮槭
CPDNA
序列筛选
序列比对
系统发育分析
Keywords
acer griseum
cpDNA
sequences screening
sequences alignment
phylo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有种野生血皮槭的生长状况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川红
王佳慧
于雪丹
陈朋
孙圣
郑勇奇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1-425,共5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304307)
文摘
血皮槭Acer griseum(Franch)Pax)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槭树属(Acer)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种。其树干赭褐色,树皮卷曲状剥落,秋季叶色红艳或黄色,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1901年,西方植物学家威尔逊在湖北发现血皮槭,将其和珙桐一起作为园林树种引入欧洲,继而血皮槭又被引入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1993年,血皮槭获得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园艺奖,目前在国外用于庭院观赏。
关键词
血皮槭
生长
起源中心
Keywords
acer griseum
growth
center of origin
分类号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皮槭快繁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研究
被引量:
4
6
作者
陈丽
李冰
牛小沛
王梅
王欣欣
田瑞昌
机构
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198-198,206,共2页
文摘
对血皮槭快繁中外植体褐化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于6月采集嫩茎进行培养,分化高、褐化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25%、6-BA浓度为1.8 mg/L时褐化少;培养基中加入1.2 g/L Na2S2O3对防止褐化、提高腋芽萌发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血皮槭
褐化
快繁
Keywords
acer griseum
(Franch.)Pax
browning
tissue culture
分类号
Q949.755.3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濒危树种血皮槭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
1
7
作者
梁佳宁
鹿晓斌
孙汉卿
机构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出处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8期55-58,共4页
文摘
血皮槭(Acer griseum Franch.Pax)是我国重要的濒危园林绿化树种,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也是极好的用材树种。但由于其种子繁殖、天然更新困难等原因,目前,在我国并未得到有效推广和利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从血皮槭生物学特性、资源情况分布、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繁殖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其野生资源保护、繁殖技术发展、推广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培育
血皮槭
acer
griseum
Franch.Pax
种子休眠
繁殖
分类号
S792.3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题名
濒危植物血皮槭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
被引量:
2
8
作者
孙佳伟
郑勇奇
于雪丹
夏新合
赵玉贤
武宇霞
张川红
机构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5,共9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16MA001)。
文摘
【目的】探究我国特有濒危植物血皮槭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类型对有性生殖过程的影响,寻找可能导致其结实率低的原因,为缓解当前苗木供需矛盾、制定有效措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血皮槭植人工栽培植株为材料,通过物候观测、花形态特征测量、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估算、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检测和人工授粉研究对象套袋试验等方法,对血皮槭的开花动态、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进行研究。【结果】1)血皮槭花性别表达复杂,花基于功能可分为雄花和雌花2类;其中雄花根据雌蕊退化程度又分为雄花Ⅰ型和雄花Ⅱ型。雄花Ⅰ型仅具有雄蕊,雄花Ⅱ型具有雄蕊和退化雌蕊,雄蕊长于雌蕊,二者皆不具子房,功能均表现为雄性。雄花Ⅰ型和Ⅱ型大小无差别,Ⅰ型较常见,Ⅱ型较少见。雌花为假两性花,柱头高于花药,花柱具卷曲现象,花开放过程中花药始终不开裂散粉,为功能雌性。2)血皮槭单花经历花蕾期、萌动期、露白期、开放期、凋零期5个阶段,雄花从开放到脱落平均耗时7.6天,雌花从开放到坐果(花期结束)平均耗时11.6天。常3小花组成1个聚伞花序,由雄花和雌花组成的混合类型花序中,通常表现为雌花先熟。3)血皮槭每年开花1次,花期4月,开花历时19.5天左右。单株树表现为雌花先熟或雄花先熟,时间有所交叉。单株树雌花数量多于雄花,二者比例平均约为3.71∶1。4)花粉生活力的持续时间较短,花粉在室温干燥条件下保存,24 h内生活力最高为63.86%±5.35%,24 h后降至1.03%±0.13%,近乎完全丧失生活力;雌花柱头在露白期伸出花冠外且具有可授性,雌花完全盛开时可授性最强,可授性贯穿整个开放进程。柱头可授期内雄花花粉具有生活力。5)雄花单花花粉量为45900~58900个,雌花单花胚珠为4,按照单株雌雄花比例计算花粉胚珠比为3093~3969,异交指数为4,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结果判断,血皮槭交配系统属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存在强烈单性结实现象。【结论】血皮槭花功能单性,雌雄异花同株,不完全雌雄异熟,交配系统兼性异交,传粉效率低下,单性结实倾向强烈,这些是导致其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血皮槭
花部特征
交配系统
性别表达
单性结实
Keywords
acer griseum
floral traits
mating system
sexual expression
parthenocarpy
分类号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有珍稀植物血皮槭种子的生物学特征和贮藏特性研究
被引量:
3
9
作者
郭幸飞
乔琦
李婷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牡丹学院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4,共5页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09001495)
河南科技大学学科提升振兴A计划项目(13660001)
文摘
血皮槭(Acer griseum)系中国特有的珍稀观赏植物,由于天然种群更新困难,被认定为国家二级树种,亟待建立种子库保存其种质资源。以位于河南省伏牛山区系的天池山、白云山和白马谭等地的血皮槭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贮藏特性和生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野生血皮槭种群的结实率较低,自然条件下常需1至2年的时间才能打破休眠,期间存在大量的腐烂和各种损失。其翅果空壳率平均高达58%,具有种仁的种子生活力平均低于29%,同时由于具有机械障碍和生理休眠,模拟野外条件下萌发率低至0.6%,因此种子的抢救性采集和贮藏是保存其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血皮槭作为常规性种子,低温4℃下湿沙贮藏(含水量10%~15%)是有效的贮藏方法。
关键词
珍稀植物
血皮槭
种子
生物学特征
贮藏特性
Keywords
rare plant ~
acer griseum
~ seed~ biology Characteristics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92.3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皮槭AHP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李红喜
乔琦
康战芳
郭幸飞
机构
栾川县林业局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85-89,共5页
基金
河南省"三区人才"资助项目(20152692295062814)
文摘
为促进血皮槭的推广和发展,通过AHP综合评价体系,对血皮槭品种选育相关的14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层次分析和权重值排序。在该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及划分等级标准,构成血皮槭品种选育中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各个评价指标中,秋季叶色(P_1)、树干颜色(P_7)、变叶时间(P_2)、冠型(P_9)四项指标占到总目标权重的50.91%,说明其观赏价值是血皮槭品种选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此次综合评价为Ⅰ级(>4.0)的有4个单株,分别是XY-SC008、XY-Q007、XY-S004和XY-T023,说明其具备新品种培育的价值。
关键词
血皮槭
AHP综合评价体系
品种选育
Keywords
acer griseum
APH evaluation system
variety breeding
分类号
S792.3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珍稀植物血皮槭人工更新幼苗死亡肇因探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婷
郭幸飞
乔琦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59-64,共6页
基金
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09001495)
河南科技大学学科提升振兴A计划项目(13660001)
文摘
野外调查中发现血皮槭(Acer griseum(Franch.) Pax)种群的天然更新实生幼苗库数量不足,主要原因是其1年生更新幼苗的存活率较低。采用分区试验,监测不同生境下1年生血皮槭更新幼苗的生长动态,探讨其死亡肇因并测试土壤酸碱度和光照环境等生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血皮槭1年生幼苗易得立枯病,危害其根部导致幼苗干枯死亡;其次是易受夏季炎热天气干旱胁迫致死;而且血皮槭幼苗的根系吸收能力较差,导致其营养不良而死亡。分区试验结果还表明弱酸性土壤(6.5~7.0),夏季适度遮荫等抚育措施有利于1年生更新幼苗的存活和生长。
关键词
血皮槭
人工更新幼苗
死亡肇因
Keywords
acer griseum
(Franch.) Pax
artificial regenerated seedings
death causes
分类号
S754.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皮槭种子休眠特性及休眠原因
被引量:
1
12
作者
何苏诚
宋军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73,共14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21NY-055)
陕西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SXLK2021-0211)
西安市科技局农业技术研发项目(2021JH-04-0038)。
文摘
【目的】血皮槭种子存在深度生理胚休眠,制约其种群恢复和生产应用。探究血皮槭种子休眠机制,寻求解除休眠的方法,可为血皮槭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休眠机制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血皮槭种子自然状态下萌发过程进行动态观测,研究其自然休眠时长;通过3~12个月低温层积、切离胚以及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探寻打破血皮槭种子休眠的方法;利用休眠的血皮槭种子各部分浸提液处理小麦种子做发芽试验,分析各处理组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析血皮槭种子中抑制其萌发的物质存在部位;通过代谢组技术,探究影响血皮槭种子休眠的具体物质。【结果】1)自然状态下,血皮槭种子休眠时间约为29个月;血皮槭种子经3~12个月的低温层积、切离胚和200、400、800 mg·L^(–1)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休眠。2)休眠血皮槭种子的种翅和外种皮浸提液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高于对照组;休眠血皮槭种子种胚浸提液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打破休眠的血皮槭种子种胚浸提液处理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休眠的种子种胚浸提液处理组。3)血皮槭休眠的种子种胚和打破休眠的种子种胚中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为289个和215个,通过二级谱图匹配这些显著差异代谢物在正离子模式下有146个,负离子模式下有109个;差异倍数(|log2FC|)最大的20个代谢物中,有19个在种子打破休眠后含量显著减少,它们主要分布在脂肪酰基类和苯及其取代衍生物类中;通过一级谱图,定性了一类显著差异代谢物——酚磷酸;脂肪酰基类和酚类代谢物在影响血皮槭种子休眠中起关键作用,抑制血皮槭种子发芽的物质是脂肪酰基类的2-羟基辛酸、茉莉酸、反式-2-辛烯酸和十三碳二元酸,以及酚类的甲基生姜酚、黄尿酸、香草酸甲酯。【结论】血皮槭种子休眠属于深度生理胚休眠,休眠时间约为29个月;血皮槭种子的种翅、外种皮和内种皮对其萌发没有抑制作用,且种翅和外种皮中含有促进种子发芽的物质;抑制血皮槭种子发芽的物质存在于种胚中;血皮槭种子休眠并不是单一的内源性物质造成的,可能是多种物质的互作或者叠加的结果。
关键词
血皮槭
种子休眠
发芽抑制物
代谢组
Keywords
acer griseum
seed dormancy
germination inhibitors
metabolomics
分类号
S792.3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皮槭种子休眠机制研究
张川红
郑勇奇
吴见
陈朋
李伯菁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特有种血皮槭的天然更新
陈朋
于雪丹
张川红
郑勇奇
孙圣
程蓓蓓
朱从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血皮槭的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陈丽
李冰
王梅
牛小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血皮槭叶绿体DNA非编码区差异序列筛选和分析
叶学敏
于雪丹
付其迪
郑勇奇
张川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特有种野生血皮槭的生长状况
张川红
王佳慧
于雪丹
陈朋
孙圣
郑勇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血皮槭快繁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研究
陈丽
李冰
牛小沛
王梅
王欣欣
田瑞昌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濒危树种血皮槭研究进展概述
梁佳宁
鹿晓斌
孙汉卿
《林业科技通讯》
2020
1
原文传递
8
濒危植物血皮槭花部特征和交配系统
孙佳伟
郑勇奇
于雪丹
夏新合
赵玉贤
武宇霞
张川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特有珍稀植物血皮槭种子的生物学特征和贮藏特性研究
郭幸飞
乔琦
李婷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血皮槭AHP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李红喜
乔琦
康战芳
郭幸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珍稀植物血皮槭人工更新幼苗死亡肇因探究
李婷
郭幸飞
乔琦
《福建林业科技》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血皮槭种子休眠特性及休眠原因
何苏诚
宋军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