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噬基因Beclin-1与LC3探讨丹参素对H/R大鼠心肌细胞ATP5G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大伟 冯丽莎 +1 位作者 高青 索艳荣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1期1493-1497,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缺氧/复氧(H/R)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丹参素组(D组)。正常组以完全培养基37℃、5%CO2条件下持续培养7 h;模型组、丹参素组更换无糖培养基,...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缺氧/复氧(H/R)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丹参素组(D组)。正常组以完全培养基37℃、5%CO2条件下持续培养7 h;模型组、丹参素组更换无糖培养基,转移至缺氧培养箱中培养(5%CO2+95%N2),进行缺氧刺激4 h后,丹参素组更换含有浓度为10μM丹参素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更换不含有丹参素的完全培养基,然后将模型组、丹参素组细胞恢复正常培养3 h(37℃、5%CO2)。采用CCK-8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Bcl-2、Bax、LC3、Beclin-1、ATP5G1的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下降,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下调,促进凋亡基因Bax上调,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上调,ATP5G1基因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丹参素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升高,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上调,促进凋亡基因Bax下调,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下调,ATP5G1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结论丹参素具有提升H/R大鼠心肌细胞活力、抑制凋亡的作用,这可能与丹参素调节自噬、下调ATP5G1的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atp5g1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基因Beclin-1与LC3探讨丹参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ATP5G1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大伟 索艳荣 +2 位作者 冯丽莎 吴晓翠 高青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21-2425,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素组。正常组持续灌注KH液90min;模型组停灌30min,复灌KH液60min;丹参素组停灌30min,复灌含有浓度为10...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素组。正常组持续灌注KH液90min;模型组停灌30min,复灌KH液60min;丹参素组停灌30min,复灌含有浓度为10μmol/L丹参素的KH液60min。利用离体灌流系统检测LVDP;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ADP、ATP的含量以及灌流液中cTnT的酶活性;采用RT-PCR法检测自噬基因LC3、Beclin-1的表达;使用蛋白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测量ATP5G1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DP下降,ADP/ATP增加,cTnT的酶活性增强,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显著上调,ATP5G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素组大鼠LVDP升高,ADP/ATP下降,cTnT的酶活性降低,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下调,ATP5G1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丹参素具有调节自噬、下调ATP5G1蛋白表达、促进ATP生成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IRI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atp5g1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携带MYH7或MYBPC3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组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3
作者 王庆尧 祁琳 +3 位作者 陆敏杰 张禅那 王继征 赵鹏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267-270,275,共5页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携带MYH 7基因与MYBPC 3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探讨HCM患者临床表型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的HCM患者,其中携带MYH 7基因...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携带MYH 7基因与MYBPC 3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肌组织差异表达蛋白,探讨HCM患者临床表型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选取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治疗的HCM患者,其中携带MYH 7基因突变者33例(MYH7组),携带MYBPC 3基因突变者30例(MYBPC3组)。对手术中切除的心肌组织样本提取总蛋白,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蛋白。随后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STRING蛋白相互作用分析。结果HCM患者心肌组织中共鉴定出3723种蛋白,其中39种蛋白在两组患者之间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与MYH7组相比,MYBPC3组中ATP合酶F(0)复合体C1亚基(ATP5G1)等15种蛋白质表达量上调,24种蛋白质表达量下调。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的生物学过程为膜脂分布的调节过程、细胞免疫反应过程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仅Ⅺ型胶原α1链(COL11A1)等4种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蛋白质消化和吸收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STRIN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较弱。结论携带MYH 7和MYBPC 3基因突变的HCM患者间表达水平发生显著改变的蛋白数量较少,蛋白质表达谱差异较小;ATP5G1和COL11A1蛋白可能与两者不同临床表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肌球蛋白重链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突变 蛋白质组学 GO分析 KEGG分析 atp5g1蛋白 COL11A1蛋白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