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层分析的ASTER影像土地利用/覆盖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向天梁 汪小钦 +1 位作者 周小成 高中灵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6年第6期527-531,图版Ⅱ,共6页
以龙海市为实验区,利用A STER遥感数据,在研究区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分层分类思想的地物分类提取方法研究。首先将影像划分为独立的子区(水体、植被覆盖区和非植被覆盖区域)以避免分类过程中光谱的互相影响;然后... 以龙海市为实验区,利用A STER遥感数据,在研究区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分层分类思想的地物分类提取方法研究。首先将影像划分为独立的子区(水体、植被覆盖区和非植被覆盖区域)以避免分类过程中光谱的互相影响;然后在每个独立的子区基础上根据各类地物的不同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对各类地物进行逐层掩模、分层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aster影像 龙海市 分层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影像在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解译中的应用——以贵州省瓮安县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文锡梅 兰安军 +1 位作者 安裕伦 白晓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24-28,共5页
以2004年ASTER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在GPS野外调研和G IS软件支持下,对贵州省瓮安县喀斯特石漠化进行遥感解译,结果表明ASTER高光谱遥感与一般遥感影像相比能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能较好地满足1∶5万石漠化成图的需要,为制定喀... 以2004年ASTER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在GPS野外调研和G IS软件支持下,对贵州省瓮安县喀斯特石漠化进行遥感解译,结果表明ASTER高光谱遥感与一般遥感影像相比能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能较好地满足1∶5万石漠化成图的需要,为制定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影像 喀斯特石漠化 遥感 瓮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影像数据源的龙川江LUCC景观格局特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黎巍 曾和平 +2 位作者 陈桂荣 袁艳梅 肖青青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2-165,共4页
以高级星载热发射反照辐射计(ASTER)影像作为数据源,以龙川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GIS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办法,对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景观空间格局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川江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林... 以高级星载热发射反照辐射计(ASTER)影像作为数据源,以龙川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GIS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办法,对龙川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景观空间格局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川江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林地和灌草丛面积合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6.27%,但除灌草丛连通性较强外,各景观类型斑块小而分布零散,景观破碎化程度大,阻碍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正常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生态环境需要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影像 土地利用/覆被(LUCC) 景观格局 龙川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和ASTER影像的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健飞 张志成 李娟娟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54-58,F0003,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州市作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其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较长时期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需要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应用.文章基于TM和ASTER遥感影像,提取福州市1988~2004年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州市作为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其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较长时期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需要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应用.文章基于TM和ASTER遥感影像,提取福州市1988~2004年1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速率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在这16年间耕地面积比基期减少了33%,建设用地比基期增加了88%,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空间特征反映地貌条件和城市扩展策略的共同制约.研究采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应用的方法,有助于延长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可供同类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监测 TM影像 aster影像 时空变化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ASTER影像植被应用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慧 陈健飞 余明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03-106,115,共5页
本文利用线性光谱模型分解混合像元方法。从ASTER多光谱遥感数据提取福州地区植被覆盖丰度的定量信息,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相关系数高达95%;通过对植被景观格局分析,表明研究区以中等丰度植被占据主要地位,生态系... 本文利用线性光谱模型分解混合像元方法。从ASTER多光谱遥感数据提取福州地区植被覆盖丰度的定量信息,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相关系数高达95%;通过对植被景观格局分析,表明研究区以中等丰度植被占据主要地位,生态系统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挖掘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aster影像 植被覆盖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影像提取植被信息的NDVI与SAVI法比较——以广州花都区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秦鹏 陈健飞 《热带地理》 2008年第5期419-422,共4页
基于ASTER遥感影像,使用IDL语言编写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的计算公式,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别对两种方法处理后的遥感影像采用K-Means分类,经过分类后处理,提取植被信息。NDVI整体上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土地... 基于ASTER遥感影像,使用IDL语言编写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的计算公式,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分别对两种方法处理后的遥感影像采用K-Means分类,经过分类后处理,提取植被信息。NDVI整体上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土地覆被信息;而SAVI对于各种地类的值域较宽,反映绿色植被内部差异信息较明显,可为不同植被类型的信息提取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应用 NDVI SAVI aster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rovey融合与HSV锐化的ASTER影像绿地信息提取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秦鹏 陈健飞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0-404,共5页
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率大的部分,生成边缘图像,运用Brovey融合和HSV锐化方法,对广州市部分地区的ASTER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然后,对两种方法分别处理后的图像,采用平行六面体法监督分类,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并对分类... 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率大的部分,生成边缘图像,运用Brovey融合和HSV锐化方法,对广州市部分地区的ASTER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然后,对两种方法分别处理后的图像,采用平行六面体法监督分类,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并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对比试验,着重对城市绿地信息的提取进行分析,探究ASTER遥感数据的两种影像处理方法对城市绿地信息的提取效果,及其空间分布为城市生态评价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通过对比试验,结果显示:Brovey方法较好地显示城市绿地的分布状况,可作为城市绿地动态监测的判别方法之一;融合后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研究区城市绿地的分布结构及毗邻关系;通过采用区域放大、勾画不同地类边缘轮廓、配合人工解译等工作,能够增加城市绿地与其他用地类型的差异,突显城市绿地的分布、结构、生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影像 城市绿地 Brovey融合 HSV锐化 平行六面体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变换与NDBI指数法提取ASTER影像城市用地信息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秦鹏 陈健飞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年第5期33-36,共4页
运用K-L变换和NDBI(Normalized Difference Barren Index)指数法,对试验区——沧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ASTER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然后分别对两种方法处理后的图像采用最小距离法监督分类,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并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运用K-L变换和NDBI(Normalized Difference Barren Index)指数法,对试验区——沧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ASTER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然后分别对两种方法处理后的图像采用最小距离法监督分类,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并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DBI指数法对城市用地信息提取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影像 归一化裸露指数 K-L变换 最小距离分类法 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影像的流沙河流域不同植被指数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代晓能 张世熔 +2 位作者 李婷 张青青 林晓利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7年第1期9-13,共5页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和ASTER卫星影像解译,在ERDAS IMAGINE8.7软件平台上研究了流沙河流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对不同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反应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和ASTER卫星影像解译,在ERDAS IMAGINE8.7软件平台上研究了流沙河流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对不同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反应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归一化植被指数总体反应结果较好,但在地表植被长势良好的地区存在植被指数被压缩的现象;比值植被指数对于植被覆盖差和植被覆盖好的地区其反应效果均较差;差值植被指数对地表覆盖信息反应详尽,尤其对园地信息反应准确。对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覆盖物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在不同盖度下植被长势情况、覆盖几何特征、叶子排列空间等不同,这均将通过地物的辐射值直接影响植被指数;而云区主要通过遮挡地表植被,导致植被指数的遥感取值和真实值存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影像 流沙河流域 植被指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高光谱影像提取地面人工建筑物信息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春兰 陈健飞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06-108,124,共4页
高级星载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ASTER)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本文对福州市ASTER影像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波段运算和自动分类,结果表明其能较好地提取地面的人工建筑物信息。
关键词 遥感 aster影像 非监督自动分类 人工建筑物 波段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高光谱影像在地面人工建筑物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春兰 陈健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8-91,共4页
ASTER(高级空间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是高光谱遥感影像时代到来的标志,高光谱遥感与一般遥感影像相比能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以福州市的一景ASTER影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波段运算,然后进行非监督自动分类,结果表明能较好地... ASTER(高级空间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是高光谱遥感影像时代到来的标志,高光谱遥感与一般遥感影像相比能为对地观测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源.以福州市的一景ASTER影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波段运算,然后进行非监督自动分类,结果表明能较好地提取地面的人工建筑物信息.该结果可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环境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aster影像 非监督自动分类 人工建筑物 高级空间热辐射热反射探测仪 主成分分析 对地观测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卫星影像在太湖水质空间分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梅春 李耀曾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1,共4页
利用ASTER卫星影像针对太湖的部分水域水质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夏季与影像同期太湖水体主要为竺山湖水域和梅梁湖水域中的水质实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太湖水体主要受到悬浮物和藻类物质的污染,其他污染指标与它们之间存... 利用ASTER卫星影像针对太湖的部分水域水质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夏季与影像同期太湖水体主要为竺山湖水域和梅梁湖水域中的水质实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发现太湖水体主要受到悬浮物和藻类物质的污染,其他污染指标与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针对水质的遥感分析也以这两类污染指标为主。对太湖的部分水域水质的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用水体指数掩膜将水体从背景中分离,监督分类将水体按污染物成分与含量不同分成6类:近岸水(相对干净水体)、泥沙污染(泥沙较多)、泥沙和藻类混合、混沙水(泥沙少量)、混藻水(藻类少量)和藻类污染(藻类较多)。分类的总精度为84.796 5%,Kappa系数为0.817 4,统计出各污染类型水域的面积,发现太湖的污染物主要为泥沙类,其次为藻类。在太湖沿岸水域受泥沙污染较严重,且具有一定的扩散趋势;太湖中、东部受藻类的污染较严重。用NDVI提取藻类污染区,结果与监督分类的相符。最后结合遥感图像水体周围状况以及实际统计资料对太湖水质的污染成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析 aster影像 悬浮物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卫星遥感影像在冬小麦品质监测方面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宋晓宇 黄文江 +2 位作者 王纪华 刘良云 李存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8-153,F0003,共7页
该文利用A STER遥感数据在冬小麦品质监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应用。根据2004年搭载A STER传感器的T erra卫星的过境周期,对北京郊区21个冬小麦试验点进行田间取样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点冬小麦叶片生化组分(叶绿素a)与氮素间的关系、冬小麦... 该文利用A STER遥感数据在冬小麦品质监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应用。根据2004年搭载A STER传感器的T erra卫星的过境周期,对北京郊区21个冬小麦试验点进行田间取样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点冬小麦叶片生化组分(叶绿素a)与氮素间的关系、冬小麦叶片氮素含量与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以及冬小麦A STER影像冠层光谱信息与叶片生化组分和籽粒品质之间的关系,发现:冬小麦灌浆期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同期A STER影像的光谱信息-NDV I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也与A STER影像波段2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利用A STER遥感影像对冬小麦灌浆期叶绿素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建模并反演,能够在较大的范围里了解冬小麦的品质信息,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作物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品质进行预测;研究还表明,利用遥感技术来进行小麦籽粒蛋白质等主要品质指标的预测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冬小麦长势和籽粒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开辟了遥感应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Terra卫星 aster遥感影像 冠层光谱信息 品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遥感影像的亚热带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小娟 陈健飞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年第5期63-65,69,共4页
根据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原理,以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两个重要参数为基础,建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估算植被覆盖度模型是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实验区,利用ASTER高光谱影像对此方法进... 根据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原理,以混合像元线性分解模型两个重要参数为基础,建立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估算植被覆盖度模型是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为实验区,利用ASTER高光谱影像对此方法进行验证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ASTER影像的植被覆盖度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aster影像 广州市花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的喀斯特流域地表水系自动提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贺中华 梁虹 +2 位作者 黄法苏 赵芳 杨梅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6-362,共7页
根据喀斯特流域孤峰和峰林在ASTER影像上表现为色调深浅不一的"桔皮状"和"花生壳状"图形,河流和湖泊色调较深,湿地和干谷色调相对较浅等影像特征,对贵州省内32个典型的喀斯特流域进行数字高程和地表水系提取。结果... 根据喀斯特流域孤峰和峰林在ASTER影像上表现为色调深浅不一的"桔皮状"和"花生壳状"图形,河流和湖泊色调较深,湿地和干谷色调相对较浅等影像特征,对贵州省内32个典型的喀斯特流域进行数字高程和地表水系提取。结果表明,利用ASTER影像提取喀斯特地表水系简便快捷、准确率高。与从1:25万水文地质图提取的水系进行对比,ASTER所提取的水系其流域面积最大的相对误差为4.5892%,主河道长度最大的相对误差为3.5693%,河网密度最大的相对误差也只有7.2564%;从地图提取的水系最多只能达到二级支流,提取的河流相对较短,而从DEM提取的水系可达三级,有些甚至达四级、五级以上,且提取的河流更长,提取的水系更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流域 aster影像 DEM 地表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立体像对提取的DEM及其精度评价
16
作者 谢玉娟 刘轩 贾守军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8-92,共5页
以北京怀柔风景区ASTER影像立体像对为实验数据,借助ENVI软件提取了该区域的DEM,并采用抽样检查点法对提取的DEM进行了精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1∶50 000实测地形图相比,提取的DEM吻合度高,地表覆盖物、山脉等特征均较为清晰;随着控... 以北京怀柔风景区ASTER影像立体像对为实验数据,借助ENVI软件提取了该区域的DEM,并采用抽样检查点法对提取的DEM进行了精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1∶50 000实测地形图相比,提取的DEM吻合度高,地表覆盖物、山脉等特征均较为清晰;随着控制点个数的增加,DEM的高程精度虽有波动,但中误差和标准差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精度可达到10.45 m;采用ASTER立体像对提取的DEM,虽然与实测DEM相比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能满足中小比例尺地图制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像对 aster影像 DEM 精度评价 怀柔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湿地分类与变化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渠斌 李新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36-442,449,共8页
在面向对象技术支持下,运用多特征融合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进行湿地分类提取,并通过对比得出两个时期的湿地变化.一时期Aster影像的总体精度为87%,Kappa系数为0.85;二时期GF影像的总体精度为87%,Kappa系数为0.83.通过对比计算发现福州市... 在面向对象技术支持下,运用多特征融合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进行湿地分类提取,并通过对比得出两个时期的湿地变化.一时期Aster影像的总体精度为87%,Kappa系数为0.85;二时期GF影像的总体精度为87%,Kappa系数为0.83.通过对比计算发现福州市龙祥岛地区湿地总量减少,变化较显著的两类湿地是河流和滩涂,河流面积增加5.54%,滩涂面积减少6.83%.为及时掌握湿地的情况、做好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aster影像 GF-1影像 湿地分类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ER数据在深圳东部滨海地区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波 周云轩 +1 位作者 蒋云安 侯长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以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为试验区,对2004年11月21日ASTER遥感数据进行辐射和几何精校正处理,实地建立分类样地;根据多边形样地矢量数据计算分析12类地物在ASTER各波段光谱反射图和分类叠合图,同时进行植被指数和短波红外5个波段主成分分析... 以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为试验区,对2004年11月21日ASTER遥感数据进行辐射和几何精校正处理,实地建立分类样地;根据多边形样地矢量数据计算分析12类地物在ASTER各波段光谱反射图和分类叠合图,同时进行植被指数和短波红外5个波段主成分分析;结合GIS并利用ASTER光谱波段、第一主成分、植被指数、立体像对生成的地形因子建立土地利用分类决策树表;再根据决策树表对ASTER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经验证,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到85.1%。应用效果表明,利用ASTER数据进行土地现状资源调查具有很好的性价比,能够满足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准确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 光谱叠合图 遥感分类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与TM数据的黑河流域中游旱区典型区域植被覆盖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岩 王思远 +2 位作者 毕海芸 王辉 殷慧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共4页
以2000年、2001年和2008年黑河流域ASTER与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综合RS和GIS技术,通过在ENVI平台编写IDL程序,并利用6S模型进行大气校正,反演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格局,定量研究2001—2... 以2000年、2001年和2008年黑河流域ASTER与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综合RS和GIS技术,通过在ENVI平台编写IDL程序,并利用6S模型进行大气校正,反演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格局,定量研究2001—2008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同时对比ASTER和TM传感器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覆盖调查数据资料,说明ASTER传感器较TM传感器在局部土地利用调查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aster与TM影像 IDL 6S NDVI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士塔格峰冰川变化遥感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蔡迪花 马金辉 +2 位作者 年雁云 刘时银 上官冬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慕士塔格峰冰川为例,利用研究区1965年经航片校对的地形图和2001年5月的ASTER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专家指导下的人工解译得到1965,2001年两期冰川边界图,用GIS统计该地区冰川面积,并... 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慕士塔格峰冰川为例,利用研究区1965年经航片校对的地形图和2001年5月的ASTER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专家指导下的人工解译得到1965,2001年两期冰川边界图,用GIS统计该地区冰川面积,并分析冰川变化总趋势.结果表明, 近36年来,慕士塔格峰冰川整体呈现退缩趋势,冰川面积减少了1.11%,而山峰西侧和南侧的部分冰川有前进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士塔格 冰川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aster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