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ASIA标准等评价脊髓锐器伤早期康复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方永 李建军 洪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对脊髓锐器伤的早期康复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1992~2004年40例脊髓锐器伤患者和50例脊髓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ASIA标准(2000年修订)评价脊髓神经功能,FIM评分评价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经... 目的对脊髓锐器伤的早期康复疗效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对1992~2004年40例脊髓锐器伤患者和50例脊髓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ASIA标准(2000年修订)评价脊髓神经功能,FIM评分评价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经过综合治疗,脊髓锐器伤患者出院时的ASIA评分和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脊髓挫裂伤( P<0.05~0.01).结论脊髓锐器伤应采取综合康复方法,其预后优于脊髓挫裂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脊髓损伤 锐器伤 asia标准 康复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 2011版)最新修订及标准解读 被引量:70
2
作者 王方永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最新版ASIA标准(2011版)的修订之处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ASIA标准委员会提供的ASIA标准2011英文版与2000英文版进行逐句逐字对比,找出不同之处。并根据2000版临床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修改之处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最新版ASIA标准(2011版)的修订之处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ASIA标准委员会提供的ASIA标准2011英文版与2000英文版进行逐句逐字对比,找出不同之处。并根据2000版临床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修改之处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与2000版相比,2011版共有15处较大的改动。其中有些为描述方法的改变,有些为了强调某些条目,而有些改动则是根本性的修改。结论 ASIA标准委员会根据2000版标准公布实施10年来世界各国临床康复医师的实践体会,对该标准进行审慎的修改,使之更符合临床的实际情况。本次修订将对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估和相关科学研究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标准 2011版 修订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教学法在脊髓损伤ASIA标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方永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5年第12期136-136,138,共2页
探讨现场教学法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简称ASIA标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作者带教的26名临床轮转研究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A组13例和B组13例;其中A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B组使用现场教学... 探讨现场教学法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简称ASIA标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5年7月,作者带教的26名临床轮转研究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随机分为A组13例和B组13例;其中A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B组使用现场教学方法。在两个月的临床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ASIA标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学生ASIA标准掌握情况测试得分为68±4.5分,B组学生ASIA标准出科测试为87±5.4分,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场教学法能明显提高临床ASIA标准的教学效果,临床实践过程中应予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标准 现场教学法 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A2000标准信度初步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方永 李建军 洪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测定ASIA2000标准的重测信度和评测者间一致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在院的脊髓损伤患者按照入选标准筛选出25例进行信度分析,由同一检查者于第1次记录后1周使用ASIA2000标准进行再次评定,测定重测信度。同一组患者由另一名专科医... 目的测定ASIA2000标准的重测信度和评测者间一致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在院的脊髓损伤患者按照入选标准筛选出25例进行信度分析,由同一检查者于第1次记录后1周使用ASIA2000标准进行再次评定,测定重测信度。同一组患者由另一名专科医师于第1次记录后24h进行检查,测定评定者间一致性。结果重测信度为,针刺觉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0.90(P<0.05);残损分级和损伤完全性测定的Kappa值分别为0.787和0.756(P<0.05);评测者间一致性为,针刺觉评分、触觉评分、运动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0.85(P<0.05);残损分级和损伤完全性测定的Kappa值分别为0.802和0.764(P<0.05)。结论ASIA2000标准各项目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和评测者间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asia2000标准 信度 残损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ASIA)现状初步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洪毅 李想 +1 位作者 张军卫 关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了解国内应用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简称“ASIA”)使用现状。方法登陆“中国知网”网站(http://www.cnki.net),在1979~2006全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模糊匹配检索词为“脊髓损伤”与“ASIA”进行检... 目的了解国内应用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简称“ASIA”)使用现状。方法登陆“中国知网”网站(http://www.cnki.net),在1979~2006全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模糊匹配检索词为“脊髓损伤”与“ASIA”进行检索。结果共检索到164篇,去除不相关及重复文献,共检索到与本研究相关文献共140篇。结论ASIA标准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国内学者的研究为ASIA标准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国内在对ASIA标准的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及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学分类 脊髓损伤 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标准(asia)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SIA2000标准评估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方永 李建军 洪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7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索ASIA2000标准对评定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变化的指导作用。方法对4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连续性临床观察。使用ASIA2000标准对伤后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检查。结果对于不完全脊髓损伤,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和触... 目的探索ASIA2000标准对评定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变化的指导作用。方法对4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连续性临床观察。使用ASIA2000标准对伤后1个月、3个月和12个月的脊髓神经功能进行检查。结果对于不完全脊髓损伤,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和触觉评分在伤后1个月和3个月对比有明显变化,伤后3个月和12个月对比则无明显变化;对完全脊髓损伤来说,运动评分、针刺觉评分和触觉评分在伤后无明显变化;量化残损分级测定所有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均无明显改善。结论ASIA评分灵敏度高于ASIA残损分级;脊髓损伤后3个月内神经功能改善较3个月后明显;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功能预后可能优于完全性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2000) 神经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A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标准 被引量:3
7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502-502,共1页
ASIA标准是1982年由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一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标准。最初的标准包括以下定义和分级:神经损伤平面,损伤带,基于皮区图描述感觉平面的定义,基于肌节并使用关键肌描述的运动平面的定义和运动评分,Fran... ASIA标准是1982年由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制定的一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标准。最初的标准包括以下定义和分级:神经损伤平面,损伤带,基于皮区图描述感觉平面的定义,基于肌节并使用关键肌描述的运动平面的定义和运动评分,Frankel分级及不完全性损伤综合征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功能评定标准 asia标准 损伤神经 FRANKEL 神经损伤平面 不完全性损伤 感觉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评定标准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红卫 方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06-309,共4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评定标准 神经学检查 asia标准 NASCIS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屈曲牵张性损伤的前路手术复位与固定
9
作者 赵剑 刘璠 +2 位作者 潘丞中 赵敦炎 施红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182-182,共1页
目的:利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治疗颈椎屈曲牵张性(DF)损伤,总结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总结29例颈椎DF损伤病例,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按Allen法评定损伤分期,按ASIA标准评定神经损伤程度.所有病例术前均未做牵引复位,采取早期(... 目的:利用前路手术复位、固定治疗颈椎屈曲牵张性(DF)损伤,总结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总结29例颈椎DF损伤病例,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按Allen法评定损伤分期,按ASIA标准评定神经损伤程度.所有病例术前均未做牵引复位,采取早期(伤后72h内)颈前路脱位椎间撑开结合撬拨技术复位,再以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效果,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8个月,效果满意.29例患者中2例DF1期,均无神经损伤;17例DF2期,10例不全性神经损伤,其余均不伴神经损伤.10例DF3期,2例不全性神经损伤,8例完全性神经损伤.术前MRI检查显示6例合并椎间盘损伤(26%),其中DF2期2例,DF3期4例.所有DF2期与8例DF3期患者术中成功复位,2例DF3期改行后路复位.本组无发生手术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例术后出现神经损伤短期内加重现象.结论:颈椎DF损伤时采用前路减压复位技术能安全、有效地恢复解剖序列,结合应用前路钢板,能取得良好疗效,尤其适用于DF1、2期损伤的病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复位 牵张性损伤 颈椎 屈曲 asia标准 自体髂骨植骨 前路带锁钢板 内固定治疗 无神经损伤 椎间盘损伤 MRI检查 相关并发症 临床疗效 损伤病例 影像检查 损伤程度 牵引复位 椎间撑开 手术效果 恢复情况 神经功能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AF加椎体植骨术疗效观察
10
作者 赵合意 马国驹 +4 位作者 李春英 徐生产 张静 董学宝 田宇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环行减压AF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的手术优缺点。方法自2000—2004年,采用此法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术前术后不同时问通过X线片,分别计算椎体后凸度数,采用ASIA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7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 目的探讨胸腰段爆裂骨折后路环行减压AF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的手术优缺点。方法自2000—2004年,采用此法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术前术后不同时问通过X线片,分别计算椎体后凸度数,采用ASIA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7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后凸畸形明显改善,症状减轻。结论此术式很大程度稳定脊柱.减少后凸畸形,能不同程度改善脊髓症状,适合二级医院及相关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爆裂骨折 经椎弓根椎体植骨 椎体植骨术 疗效观察 AF固定 胸腰椎爆裂骨折 胸腰段爆裂骨折 asia标准 后凸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62例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培训 薛峰 +3 位作者 王静 张宏波 徐海林 姜保国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设计,对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设计前瞻陛队列研究方案,在不干涉临床治疗方案前提下,采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资料,纳入标准定为:急性脊髓损伤(受伤...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设计,对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设计前瞻陛队列研究方案,在不干涉临床治疗方案前提下,采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资料,纳入标准定为:急性脊髓损伤(受伤时间在1周以内),男女不限,年龄限定在18~65岁,根据临床查体结合MRI或CT检查证实为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2000年修订)的A级(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下不存在任何运动和感觉功能)或者B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下不存在运动功能,但存在感觉功能)。所有人选病例均获随访,并分别在受伤入院当时及第1次评估后1、3、6个月采用ASIA分级标准、功能独立性评测(FIM)评价脊髓损伤及恢复情况,分析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共人选62例患者,男性60例,女性2例;年龄18—41岁,平均24岁;A级损伤29例,B级损伤33例。A级损伤中,手术减压患者(手术组)和非手术减压患者(非手术组)的感觉、运动ASIA评分及FIM评分比值在术后各时间点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级损伤中,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在手术前后感觉、运动ASIA评分、FIM评分的比值在各个时间点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组患者中,减压手术在伤后8h以内(48h)进行者,术前和术后感觉、运动ASIA评分、FIM评分比值与在伤后8h以外(〉8h)进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级损伤,手术减压时间点的选择对损伤的脊髓功能恢复影响差别不大,考虑到护理的方便和维持脊柱稳定性的要求,可以选择减压内固定手术;对于B级损伤,应该尽早进行减压手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损伤脊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前瞻性研究 asia评分标准 功能独立性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