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换流器运行方式转换的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志勇 胡林献 于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5-10,共6页
在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为充分考虑直流换流器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转换,分析了多端并联直流输电系统各种控制模式,提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之间转换的整套策略。在考虑发电机功率限制以及直流参数越限导致控制方式转变的基础上用连... 在AC/MTDC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为充分考虑直流换流器不同控制方式之间的转换,分析了多端并联直流输电系统各种控制模式,提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之间转换的整套策略。在考虑发电机功率限制以及直流参数越限导致控制方式转变的基础上用连续潮流法分析电压稳定。该方法用加入3端直流输电线路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算例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电压稳定计算中由于运行条件的改变而导致的换流器运行方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 多端并联 运行方式 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地信号的VSC-MTDC输电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28
2
作者 丁涛 张承学 孙元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4-48,86,共6页
针对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VSC-MTDC)输电系统现有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本地信号的参与功率平衡的各端协调控制策略。其中,主导站采用定电压控制,主辅助站采用基于本地电压信号的带电压下降特性的控制(LVBC)方式,次辅... 针对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多端直流(VSC-MTDC)输电系统现有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本地信号的参与功率平衡的各端协调控制策略。其中,主导站采用定电压控制,主辅助站采用基于本地电压信号的带电压下降特性的控制(LVBC)方式,次辅助站采用LVBC与定电流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方式。主导站正常运行时,次辅助站为定电流控制;主导站因故障退出运行使次辅助站直流端电压满足控制转换的要求时,次辅助站自动转换到LVBC,参与承担平衡功率从而稳定直流系统电压的任务;当原有造成功率不平衡的因素去除后,次辅助站能自动恢复到定电流控制。在PSCAD/EMTDC平台上建立仿真系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VSC) 多端直流(MTdc)输电 控制策略 定电压控制 交流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替迭代法的MMC-MTDC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潮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明光 蔡云 丁晶晶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98,共8页
为解决大规模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和消纳问题,多端柔性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且潮流计算分析又是研究其稳定控制及故障分析的基础.对此,建立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的稳态潮流计算... 为解决大规模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和消纳问题,多端柔性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且潮流计算分析又是研究其稳定控制及故障分析的基础.对此,建立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的稳态潮流计算数学模型,提出了MMC-MTDC交直流混合系统潮流计算的交替迭代求解法,对交流子系统采用传统的牛顿-拉夫逊计算方法,对直流子系统则采用节点阻抗矩阵形式的Gauss-Seidel方法.最后,在MATLAB软件平台编写交替迭代算法程序,以改进的IEEE 9和IEEE 22节点且包含三端MMC-MTDC的交直流混合系统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交替迭代求解法具有收敛速度快、准确性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MTdc 多端交、直流混合网 潮流计算 交替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ctive Powe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Multi-terminal AC/DC Interconnected Power Systems Under Wind Power Fluctuation 被引量:7
4
作者 Qian Hui Yun Teng +1 位作者 Hao Zuo Zhe Chen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CIE CSCD 2020年第3期630-637,共8页
In view of the reactive power coordination difficulties caused by reactive power strong coupling,the provincial power grids in the interconnected system are formed by the multi-AC/DC transmission.Wind power channels a... In view of the reactive power coordination difficulties caused by reactive power strong coupling,the provincial power grids in the interconnected system are formed by the multi-AC/DC transmission.Wind power channels ar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large-scale long-distance transmission of wind power and other forms of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The AC-DC hybrid power flow equation of the interconnected system,including the AC-DC tie lines,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along with the robust dynamic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of the reactive power system in interconnected systems under fluctuating and uncertain wind power conditions.Therefore,the rapid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reactive power flow and the exchange of reactive power between tie lines between provincial power grids are realized.The analysis was made by taking four interconnected large-scale provincial power grids of Eastern Mongolia,Jilin,Liaoning and Shandong as an example.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reactive power dynamic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interconnected power g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objective robust evolution multi terminal ac/dc interconnection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wind power transmission
原文传递
Robust backstepping global integral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to enhance dynamic stability of hybrid AC/DC microgrids 被引量:3
5
作者 Tushar Kanti Roy Subarto Kumar Ghosh Sajeeb Saha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SCIE EI 2023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In this paper,a Backstepping Global Integral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BGITSMC)with the view to enhancing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a hybrid AC/DC microgrid has been presented.The proposed approach controls the ... In this paper,a Backstepping Global Integral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BGITSMC)with the view to enhancing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a hybrid AC/DC microgrid has been presented.The proposed approach controls the switch-ing signals of the inverter,interlinking the DC-bus with the AC-bus in an AC/DC microgrid for a seamless interface and regulation of the output power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Solar Photovoltaic unit,PMSG-based wind farm),a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The proposed control approach guarantees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a hybrid AC/DC microgrid by regulating the associated states of the microgrid system to their intended values.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microgrid system with the proposed control law has been proved using the Control Lyapunov Function.A simul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a test hybrid AC/DC microgrid system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n terms of maintaining power balance while the system’s operating point changed.Furthermore,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comparing its performance with the existing Sliding Mode Control(SMC)approach for a hybrid AC/DC microgr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tability Hybrid ac/dc microgrids Power balance Robust backstepping controller Global integral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Switching control signals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VSC-MTDC互联系统的多目标潮流优化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刚 区允杰 孙景涛 《广东电力》 2019年第4期69-78,共10页
对于多端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HVDC, VSC-MTDC)互联交直流系统,仅以网损最小作为单目标潮流优化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潮流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电压源转换(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 对于多端柔性直流(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HVDC, VSC-MTDC)互联交直流系统,仅以网损最小作为单目标潮流优化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潮流优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电压源转换(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换流站基本功率、直流电网的潮流、交流电网的潮流以及VSC-MTDC的协调控制方程建立了潮流优化模型,并计及了VSC换流器的精确损耗以及不同协调控制方式对最优潮流的影响,同时考虑到进一步增加节点电压偏移最小和电网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大作为优化目标。鉴于该优化模型具有规模大、复杂度高以及非线性强的特点,将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A-PSO)与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predictor corrector primal-dual interior point, PC-PDIP)算法相结合作为一种混合最优潮流求解方法,不仅增强了寻优能力,还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后利用含6端柔性直流系统改进的IEEE-39节点交直流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 互联交直流系统 多目标潮流优化 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 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交流集电和多端柔直输电并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宇涛 林舜江 +2 位作者 冯祥勇 赖信 刘明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04-2415,I0043,I0044,共14页
集电和输电并网系统的优化规划对海上风电场(offshore wind farm,OWF)的投资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对于OWF中交流集电和多端柔直输电的并网方式,建立了拓扑与潮流耦合的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模型中利用... 集电和输电并网系统的优化规划对海上风电场(offshore wind farm,OWF)的投资经济性和运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对于OWF中交流集电和多端柔直输电的并网方式,建立了拓扑与潮流耦合的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模型中利用拓扑冗余度直接近似计算风机停运损失电量,并考虑了新型双边环形的交流集电系统拓扑结构和基于连通性约束的多端柔直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实现了对集电和输电系统拓扑连接,交流和直流海底电缆类型,海上升压换流站数量、容量、位置,和连接到海上升压换流站馈线数量的协调优化规划。并且,提出了一种直接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折中最优解的方法,通过凸化处理将原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凸二次规划模型,以高效求解获得最优规划方案。最后,对2个分别含36台和78台风机的实际OWF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交流集电系统 多端柔直输电系统 拓扑优化 多目标优化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受端交流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8
作者 王成磊 濮永现 +4 位作者 黄力文 唐岚 陈有为 胡红文 魏可佳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4期31-43,共13页
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考虑混合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因受端不同位置交流故障所致的直流过电压,提出相应的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在受端主站发生网侧交流瞬时故障的情形下,通过设计混合型模... 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考虑混合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因受端不同位置交流故障所致的直流过电压,提出相应的故障穿越协调控制策略。在受端主站发生网侧交流瞬时故障的情形下,通过设计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全桥子模块自适应负投入策略,实现了利用子模块电容短时过电压储能的能力来快速补偿站间直流电压的上升;短暂时延后,送端电网换相换流器通过定量调整电流指令值策略来减小子模块的不平衡充电功率。在受端主站发生阀侧交流故障的情形下,优先利用输电健全极的功率转代裕度来消纳故障极的部分不平衡功率;同时,故障极从站跟随主站半压运行,相应的高低压阀组切换至定电流及定电压模式,最终实现抑制站间过电流及减小盈余功率。仿真结果表明,2种故障条件下,所提的协调控制策略均可较快实现故障期间的功率平衡,有效抑制仅配备稳态基本协调控制策略下系统所出现的直流过电压现象,同时也基本维持了送端的总体有功传输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受端交流故障穿越 直流过电压抑制 站间协调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信息不确定性的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布式二级协同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挺 秦楠 +1 位作者 李浩 刘亚闯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2-612,共11页
分布式一致性控制(distributed consensus control,DCC)因其灵活协同能力成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二次控制的新途径.然而,传统DCC并未考虑实际通信环境中存在的随机时变时延和数据丢包问题,这致使其在非理想通信环境下难以稳定跟踪一致性... 分布式一致性控制(distributed consensus control,DCC)因其灵活协同能力成为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二次控制的新途径.然而,传统DCC并未考虑实际通信环境中存在的随机时变时延和数据丢包问题,这致使其在非理想通信环境下难以稳定跟踪一致性期望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计及信息不确定性的分布式二级协同控制策略.利用变量累加补偿机制,对时变时延和数据丢包进行统一等效.进而基于附加一致性算法(surplus consensus algorithm,SCA)构建具有零稳态误差特性的估计器,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推导证明.在此基础上,设计稳态收敛性能不受通信约束干扰的SCA-DCC控制器,实现非理想通信环境下的精准平均电压偏差调节和有功功率成比例分配.随后,以时延容忍度为指标优化SCA-DCC控制器参数,满足系统在不同通信条件下的稳定需求,进一步增强控制器的通信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功率扰动和故障工况下,与现有控制策略相比,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克服时变时延和数据丢包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维持较优动态响应性能的同时使稳态电压偏差降低73.08%~85.25%,具有控制精度高和抗扰动能力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分布式控制 时变时延 数据丢包 附加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二次屏柜交直流侵入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清青 何涛 +2 位作者 吴馨 金照盈 高筱婷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1-27,共7页
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屏柜接线端子存在因人为操作失误或检测设备故障导致的交直流侵入情况,针对该情况特有的数据样本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主成分分析的侵入信号检测方法。采用高斯核平滑对接线端子电压、电... 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屏柜接线端子存在因人为操作失误或检测设备故障导致的交直流侵入情况,针对该情况特有的数据样本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文中提出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和主成分分析的侵入信号检测方法。采用高斯核平滑对接线端子电压、电流、频率等数据进行预处理,滤除干扰,再将清洗后的数据经过生成对抗网络进行扩增,以对交直流侵入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故障检测识别。所提出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5%,实现了对二次屏柜接线端子小样本故障数据的精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主成分分析 二次屏柜端子排 交直流侵入检测 高斯核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设计与无功补偿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洋 任军辉 +1 位作者 张万荣 党瑞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是实现多个能源、负荷中心跨区域互联的有效技术,在技术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竞争力。笔者以我国企业承建、目前在建的某项海外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进行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设计与无功补偿研究。该工程...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是实现多个能源、负荷中心跨区域互联的有效技术,在技术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竞争力。笔者以我国企业承建、目前在建的某项海外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进行多端直流输电工程交流滤波器设计与无功补偿研究。该工程中某换流站是弱交流系统,对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标称频率为60Hz,设计交流滤波器时采用依照北美惯例的性能指标—IT乘积。介绍了多端系统与双端系统差异,IT乘积的计算假设回路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换流站弱交流系统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交流滤波器,并进行无功补偿研究。研究结果对最终确定实际工程交流滤波器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输电工程 交流滤波器 性能指标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送受端故障传递的直流落点优选指标及方法
12
作者 边晓燕 欧鉴贤 +3 位作者 杨云轶 黄阮明 许凌 陈涵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174-9186,I0005,共14页
随着我国高压直流线路投运数量增加,直流送受端故障传递问题显现,对送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然而现有直流规划研究对送受端故障传递问题缺乏考虑。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应对送受端故障传递的直流落点优选指标及送受端落点优选... 随着我国高压直流线路投运数量增加,直流送受端故障传递问题显现,对送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然而现有直流规划研究对送受端故障传递问题缺乏考虑。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应对送受端故障传递的直流落点优选指标及送受端落点优选方法。首先,分析交直流叠加交互作用下的送受端故障传递过程,提出反映交直流叠加交互的交直流叠加交互因子和交直流短路比,从交流节点角度反映规划直流对送受端整体性和干扰性的影响;其次,提出反映送受端近区能源稳定性的送受端近区稳定系数、反映送受端故障传递程度的多直流功率冲击能量和模糊指标换相失败脉冲频次;然后,构建一种基于Vague集满意度界限改进的直流送受端落点优选方法,实现对优选指标的准确处理;最后,基于西北-华东互联多直流送受端电网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该文所提指标和方法能从规划层面有效缓解送受端故障传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送受端 直流落点优选 交直流叠加交互 送受端故障传递 Vague集满意度界限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稳态特性的增强控制策略分析
13
作者 计荣荣 彭晨光 +3 位作者 时宁 李博亚 徐懿华 杨光昊 《环境技术》 2024年第8期169-175,共7页
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增强控制策略以提高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分布式补充控制结构通过调节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来增强系统的角稳定性,基于对换流器公共连接点频率和角度的测量,确保在换流器达到功率限制时... 针对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稳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增强控制策略以提高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分布式补充控制结构通过调节换流器有功功率参考值来增强系统的角稳定性,基于对换流器公共连接点频率和角度的测量,确保在换流器达到功率限制时保持直流电网的功率平衡。在修改后的IEEE 39节点系统上进行的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使用补充控制策略的系统瞬态稳定性显著提高,临界故障清除时间从不足0.2 s提高到超过0.3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系统 多端直流输电 增强型控制策略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并联系统的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徐梅梅 李兴源 +2 位作者 白加林 贺洋 刘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0,26,共6页
随着中国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发展,迫切需要研究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简单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并联交流系统强度指标以及负荷裕度曲线和电压稳定临界曲线。然后以两区域四机交直流混合系统为例,根据... 随着中国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发展,迫切需要研究换流母线的电压稳定问题。文中首先给出了交直流并联系统的简单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并联交流系统强度指标以及负荷裕度曲线和电压稳定临界曲线。然后以两区域四机交直流混合系统为例,根据负荷导纳模型算法准确求取节点的功率裕度,采用上述2种曲线分析方法详细讨论并联交流系统强度和受端系统等值阻抗对逆变站换流母线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直流系统稳态控制方式下换流母线的负荷裕度,研究结果表明受端为弱交流系统时,采用整流侧定电流—逆变侧定电压的控制方式将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交流系统强度 受端系统等值阻抗 直流系统控制方式 负荷裕度 电压稳定性 交直流并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互联交直流配电网的潮流分层控制策略及算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彭克 咸日常 +2 位作者 张新慧 陈羽 陆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72-77,共6页
随着直流配电系统的提出与发展,传统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与运行方式正在逐渐改变,未来会形成交直流混联的配电网新型供电模式,交直流之间的电气量耦合给潮流的有序控制以及混联求解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多端互联的交直流配电网分... 随着直流配电系统的提出与发展,传统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与运行方式正在逐渐改变,未来会形成交直流混联的配电网新型供电模式,交直流之间的电气量耦合给潮流的有序控制以及混联求解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了多端互联的交直流配电网分层潮流控制策略,实现交直流电压的有序控制。第一层控制由交直流互联的换流器实现,采用下垂控制均摊直流配电网内的负荷,并根据下垂曲线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控制。第二层控制由具有调压功能的分布式电源实现,维持就地电压平衡。第三层控制由电压调节器实现,进行区域电压调整。针对交直流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高斯—牛顿交直流混合潮流算法,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能。最后,在改进的IEEE 123节点系统上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所述控制策略及算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潮流计算 下垂控制 多端互联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直流电网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2
16
作者 顾益磊 唐庚 +3 位作者 黄晓明 陆翌 裘鹏 华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7-34,58,共9页
根据半桥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搭建出基于PSCAD/EMTDC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仿真模型。设计了适合于交直流耦合电网的MMC-MTDC多级控制系统,包括阀组级控制器、换流站级控制器和系统级控制器,并... 根据半桥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搭建出基于PSCAD/EMTDC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仿真模型。设计了适合于交直流耦合电网的MMC-MTDC多级控制系统,包括阀组级控制器、换流站级控制器和系统级控制器,并进行了交直流电网暂态稳定分析。在建立的仿真系统中模拟交流电网事故、直流线路故障、冲击负荷等多种苛刻运行条件,以校验MMC-MTDC接入交流电网后的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各级控制器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所构建的MMC-MTDC在交流电网故障情况下具备送端转移的能力;系统在任意一端换流站故障退出后仍具备稳定运行的能力;在MMC-MTDC发生直流线路故障退出运行后,交流电网仍能保持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交直流耦合电网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系统受端电网暂态电压稳定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廖民传 蔡广林 张勇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8,共5页
随着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模的日益扩大,受端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日益凸显。深入探讨了南方电网的受端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出现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失稳故障的分析表明交流线路、直流换流站的无功需求会逐步恶化受端系统的稳定... 随着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模的日益扩大,受端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日益凸显。深入探讨了南方电网的受端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出现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对失稳故障的分析表明交流线路、直流换流站的无功需求会逐步恶化受端系统的稳定性,最终由局部地区的负荷失稳导致整个区域发生电压崩溃。针对失稳故障分析比较了相应的稳定措施,其中动态无功补偿措施能够有效地抑制异步电动机诱发的电压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系统 暂态电压稳定 受端电网 电压崩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实际运行关键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谢惠藩 李桂源 +4 位作者 徐光虎 郑炜楠 李鹏 刘洪涛 陈秋鹏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57,共8页
大容量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涉及多端、混合、双阀组等多种技术特点,设计难度大,运行特性复杂。结合南方电网系统特性及安稳策略,首先提出了适用于昆柳龙特高压多端直流工程的交直流故障穿越策略,并明确了穿越及恢复特性要求。接着分析了... 大容量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涉及多端、混合、双阀组等多种技术特点,设计难度大,运行特性复杂。结合南方电网系统特性及安稳策略,首先提出了适用于昆柳龙特高压多端直流工程的交直流故障穿越策略,并明确了穿越及恢复特性要求。接着分析了工程实际运行情况,重点对直流线路故障穿越特性、交流故障穿越特性和第三站在线退站特性等关键运行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际运行特性充分验证了所提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各种故障情况下直流系统恢复性能良好,有效保证了多端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安全稳定运行。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工程实际运行并为后续多端特高压混合直流工程控制功能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 混合直流 交流故障穿越特性 直流线路故障穿越特性 在线退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凌卫家 孙维真 +2 位作者 叶琳 张静 李林芝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64-170,共7页
归纳提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通用流程,探讨了影响静态稳定分析准确度的多种关键因素及处理原则。详细计算分析了±800 k V宾金和灵绍两回特高压直流密集馈入后,浙江电网的静态功角和静态电压稳定特性,并针对特... 归纳提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受端电网静态稳定分析通用流程,探讨了影响静态稳定分析准确度的多种关键因素及处理原则。详细计算分析了±800 k V宾金和灵绍两回特高压直流密集馈入后,浙江电网的静态功角和静态电压稳定特性,并针对特殊方式下浙江电网静态稳定裕度下降等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相关研究成果为新形势下浙江电网的优化运行和调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交直流混联电网 静态功角稳定 静态电压稳定 受端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的控制保护策略 被引量:37
20
作者 许烽 徐政 傅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78,共5页
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使用直流断路器有利于故障的快速切除,但目前直流断路器的制造工艺尚不成熟,难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文中在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采用常规交流断路器作为直流断路器的替代方案,提出了一种针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 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使用直流断路器有利于故障的快速切除,但目前直流断路器的制造工艺尚不成熟,难以在工程中推广应用。文中在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采用常规交流断路器作为直流断路器的替代方案,提出了一种针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故障的控制保护策略。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了±800kV双极四端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常规交流断路器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策略能够实现系统故障后的快速恢复,较好地满足功率输送要求,有效提高所连交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直流输电 直流侧故障 控制保护策略 交流断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