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DNA A3243G突变线粒体糖尿病一例
1
作者 宋子鹏 翁孝刚 陈闪闪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70-171,共2页
患者,女,34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10个月”于2022年5月5日收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患者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因“线粒体脑肌病(ME),脑梗死”于本院神经内二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行乳酸酸中毒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基因检... 患者,女,34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10个月”于2022年5月5日收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患者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因“线粒体脑肌病(ME),脑梗死”于本院神经内二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患者行乳酸酸中毒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基因检测,通过PCR、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该患者线粒体DNA(mtDNA)上与MELAS综合征相关的9项突变位点,结果提示mtDNA发生A3243G的杂合突变;头颅MRI结果示右侧颞叶、顶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糖尿病 a3243g突变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的临床异质性表现 被引量:8
2
作者 张英 王朝霞 +5 位作者 钮淑兰 许玉凤 裴珮 袁云 杨艳玲 戚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A3243G点突变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以25例临床怀疑为线粒体病,经血或肌肉线粒体DNA检查证实有A3243G点突变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脑影像学特点、血乳酸水平和肌肉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基因检测...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A3243G点突变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以25例临床怀疑为线粒体病,经血或肌肉线粒体DNA检查证实有A3243G点突变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脑影像学特点、血乳酸水平和肌肉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基因检测证实25例患者均存在比例不同的线粒体DNAA3243G点突变,但临床表型有很大不同,其中19例为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2例为无法分类的线粒体脑病,2例为松软儿,1例为Kearns-Sayer综合征(KSS),1例为线粒体胃肠肌病。大部分患者脑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肌肉活检可见蓬毛样红纤维改变,所有患者均有血乳酸水平增高。结论线粒体DNAA3243G点突变的临床表现和脑影像学均呈高度的异质性。对表现为多系统受累的患者,如果同时合并高乳酸血症,就应考虑线粒体病的可能,应进行线粒体DNA突变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a3243g 突变 MELAS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 tRNALeu(UUR)基因A3243G点突变糖尿病病人的监测 被引量:6
3
作者 孙明姝 顾华丽 +1 位作者 于宏伟 闫胜利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404-406,409,共4页
①目的 调查青岛地区糖尿病人群中线粒体DNAtRNALeu(UUR)基因np32 4 3A→G点突变糖尿病流行情况 ,评价所用方法检测该点突变的灵敏度。②方法 制定调查入选条件 ,选择可疑病例。由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 ①目的 调查青岛地区糖尿病人群中线粒体DNAtRNALeu(UUR)基因np32 4 3A→G点突变糖尿病流行情况 ,评价所用方法检测该点突变的灵敏度。②方法 制定调查入选条件 ,选择可疑病例。由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③结果 糖尿病病人中该点突变检出率为 5‰ ,在可疑病人中为 14‰ ,在高危人群中为 2 0 0‰。通过增加电泳上样量可以检测到 7%的突变比例。④结论 该点突变在糖尿病人群中有一定流行。高危人群检出率高 ,提示对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基因诊断非常必要。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线粒体 DNA tRNALeu基因 a3243g点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与子代间线粒体基因组A3243G突变率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祎楠 方方 +4 位作者 曹延延 杨艳玲 张英 王松涛 戚豫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研究母亲和子代之间A3243G突变率的关系。方法收集50个携带线粒体基因组DNA A3243G突变家系进行A3243G突变率分析,以统计学方法研究母亲和子代A3243G突变率的关系。结果 (1)母亲血液与子代血液中A3243G突变率有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 目的研究母亲和子代之间A3243G突变率的关系。方法收集50个携带线粒体基因组DNA A3243G突变家系进行A3243G突变率分析,以统计学方法研究母亲和子代A3243G突变率的关系。结果 (1)母亲血液与子代血液中A3243G突变率有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438,P<0.01;(2)母亲血液与子代尿液中A3243G突变率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355,P<0.05;(3)在生育2名子女的家系中,生育2名携带A3243G突变患儿的母亲有较高的A3243G突变率。结论母亲血液中的A3243G突变率可能与子代血液和尿液中A3243G突变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a3243g突变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复癫痫发作为首发表现的A3243G突变1例报告
5
作者 孙迎雪 杨丽英 滕继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17,60,共2页
A3243G突变是线粒体DNA3243位点由A突变为G,受累的器官广泛,包括CNS、骨骼肌、心脏、胃肠道平滑肌和皮肤等。除此之外,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别[1]。现报道1例以反复癫痫发作为首发表现的A3243G突变患者如下。1病例患者,男,32岁,... A3243G突变是线粒体DNA3243位点由A突变为G,受累的器官广泛,包括CNS、骨骼肌、心脏、胃肠道平滑肌和皮肤等。除此之外,症状的严重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别[1]。现报道1例以反复癫痫发作为首发表现的A3243G突变患者如下。1病例患者,男,32岁,因“抽搐后言语不能,智能减退3d”于2014年4月17日入院。患者3 d前突发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呼之不应,数分钟后症状缓解,但出现言语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不能 胃肠道平滑肌 四肢抽搐 智能减退 左侧颞叶 a3243g 病毒性脑炎 发作间期 感觉性失语症 丙戊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243G突变致多脏器衰竭的MELAS综合征1例报告
6
作者 赵芬 于雪凡 +3 位作者 苗晶 李香丽 张珍珍 江新梅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1-1132,共2页
线粒体疾病是一组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 NA)和(或)核DNA(nucleusD NA,nD NA)缺陷导致氧化磷酸化受阻、继而影响ATP合成的多脏器受累综合征,主要影响耗能较多的器官如脑、心肌、骨骼肌、肾脏等[1]。根据器官受累分布... 线粒体疾病是一组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 NA)和(或)核DNA(nucleusD NA,nD NA)缺陷导致氧化磷酸化受阻、继而影响ATP合成的多脏器受累综合征,主要影响耗能较多的器官如脑、心肌、骨骼肌、肾脏等[1]。根据器官受累分布不同可分为相应的综合征,其中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类型,大多数由线粒体A3243G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 a3243g 线粒体脑肌病 卒中样发作 ACIDOSIS 高乳酸血症 多脏器衰竭 皮质盲 DNA mitochond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A3243G点突变对其亮氨酰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汪振诚 王学敏 +3 位作者 金由辛 缪明永 韩伟国 焦炳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3-387,共5页
化学法合成人线粒体野生型与A3243G点突变型tRNA^(Leu(UUR))基因,体外转录生成相应的tRNA^(Leu(UUR)),表达并纯化人线粒体亮氨酰tRNA合成酶(mtLeuRS),用mtLeuRS催化野生型与突变型tRNA^(Leu(UUR))与亮氨酸结合,分别检测两种类型tRNA^(Le... 化学法合成人线粒体野生型与A3243G点突变型tRNA^(Leu(UUR))基因,体外转录生成相应的tRNA^(Leu(UUR)),表达并纯化人线粒体亮氨酰tRNA合成酶(mtLeuRS),用mtLeuRS催化野生型与突变型tRNA^(Leu(UUR))与亮氨酸结合,分别检测两种类型tRNA^(Leu(UUR))的氨酰化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野生型tRNA^(Leu(UUR))的K_m/K_(cat)仅为突变型tRNA^(Leu(UUR))的63.9%,A3243G点突变使tRNA^(Leu(UUR))接受亮氨酸的能力明显下降,提示此为A3243G点突变致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线粒体tRNA^Leu(UUR) 基因 点突变 氨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teroplasmy Level of the Mitochondrial tRNA^(Leu(UUR)) A3243G Mutation in a Chinese Family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arlier Age-of-onset and Increasing Severity of Diabetes 被引量:5
8
作者 Shi Zhang An-li Tong Yun Zhang Min Nie Yu-xiu Li Heng W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0-25,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utations of mitochondrial genome in a pedigree with suspected maternally inherited diabetes and deafness an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utations and clinical features. Meth...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utations of mitochondrial genome in a pedigree with suspected maternally inherited diabetes and deafness an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mutations and clinical features. Methods Genomic DNA was isolated from blood leucocytes of each member of the pedigree.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was amplified with 24-pair primers that could cover the entire mitochondrial DNA. Direct sequencing of PCR products was used to identify any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s. Results Family members on the maternal side all harbored the tRNA^Lcu(UUR) A3243G mutation. The paternal side family members did not have the mutation. The age-of-onset of diabetes of the 4 maternal side family members was 15, 41, 44, and 65 years old,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heteroplasmy level of the mutation was 34.5%, 14.9%, 14.6%, and 5.9%, respectively. The age-of-onset of diabetes and heteroplasmy level of A3243G mutatio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80(P=0.02). Meanwhile, patient with high heteroplasmy level of A3243G mutation had relatively low severity of disease. Moreover, 6 reported polymorphisms and 2 new variants were found. Conclusions The main cause of diabetes in this pedigree is the tRNA^Lcu(UUR) A3243G mutation. However, other gene variants may contribute to its pathogenicity. The heteroplasmy level of the tRNA^Lcu(UUR) A3243G mut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arlier age-of-onset and increasing severity of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ernally inherited diabetes and deafness tRNA^Lcu(UUR) a3243g mutation beteroplasm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个携带线粒体基因组A3243G突变核心家系临床表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马袆楠 方方 +11 位作者 曹延延 杨艳玲 邹丽萍 张英 王松涛 朱赛楠 李琳 郑雪飞 裴珮 吴海蓉 肖洋 戚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3184-3187,共4页
目的 研究携带A3243G突变的家系成员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与A3243G突变负荷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个携带A3243G突变的核心家系,对他们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线粒体DNA 3243位点点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肌无力、癫痫发作、多毛... 目的 研究携带A3243G突变的家系成员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与A3243G突变负荷的关系.方法 收集42个携带A3243G突变的核心家系,对他们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线粒体DNA 3243位点点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肌无力、癫痫发作、多毛、头痛、认知障碍、消瘦和身材矮小是A3243G突变家族中先证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而且这些临床症状多同时存在.在实验室检查中,血乳酸、丙酮酸及MRI检查多有异常 (2)A3243G突变家族中的携带者大多表现正常,肌无力、消瘦和身材矮小是他们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3)在先证者组中,尿液A3243G突变负荷高于血液(t=-15.06,P<0.001),在先证者母亲组中,尿液A3243G突变负荷也高于血液(z=-6.241,P<0.001) (4)先证者组血液和尿液中的A3243G突变负荷约是母亲组的2倍.结论 携带A3243G突变患者表型差异很大,先证者组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均较母亲组严重,可能与A3243G突变负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线粒体 突变 a3243g 家系
原文传递
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基因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秀英 张胜兰 +2 位作者 克丙申 姜兆顺 孙荣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 t RNALeu( UUR) 32 4 3A→ G突变在中国人 2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2 )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无血缘关系的 DM2患者 4 2 8例及正常对照 188名 ,采用PCR/ Apa 酶切法进行线粒体基... 目的 探讨线粒体 t RNALeu( UUR) 32 4 3A→ G突变在中国人 2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tus,DM2 )人群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无血缘关系的 DM2患者 4 2 8例及正常对照 188名 ,采用PCR/ Apa 酶切法进行线粒体基因 t RNAL eu( UUR) 32 4 3A→G突变检测。结果 在 DM2组中发现 2例该基因突变患者 ,在 2例患者的家系中又检出 3例阳性患者。其中例 1及其儿子除患糖尿病外 ,还呈线粒体肌脑病伴乳酸酸中毒及中风样发作综合征表现。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为糖尿病伴或不伴耳聋 ,有家族史 ,呈母系遗传。结论 线粒体基因 t RNAL eu( UUR) 32 4 3A→G突变性糖尿病在中国 DM2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 0 .4 7% ,突变患者的临床表型呈一定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tRNA^Leu(UUR)a3243g 基因突变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糖尿病家系的线粒体基因tRNA^Leu(UUR)A3243G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彩玲 李方 +3 位作者 侯钦芝 李海珍 张钰 宁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线粒体基因tRNA^Leu(UUR)A3243G突变的糖尿病家系中发病规律。方法筛选临床疑似线粒体糖尿病家系,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技术对3个家系19例临床疑似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进行线粒体基因突变高发区域tRNA^Leu(UUR)A3243... 目的分析线粒体基因tRNA^Leu(UUR)A3243G突变的糖尿病家系中发病规律。方法筛选临床疑似线粒体糖尿病家系,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技术对3个家系19例临床疑似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进行线粒体基因突变高发区域tRNA^Leu(UUR)A3243G基因的检测。结果3个家系发现与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突变位点均位于nt3243A→G突变,且家系中大部分患者伴有消瘦、耳聋、G细胞功能低下、发病年龄低的特点。结论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基因3243位点A→G突变可导致糖尿病和耳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糖尿病 tRNA^Leu(UUR)a3243g 基因 基因突变 耳聋
原文传递
线粒体基因A3243G突变阳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晓贞 蔡斌 +2 位作者 沈喜妹 王庭俊 谢良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60-1066,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mtDNA)A3243G突变阳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特征,及其与mtDNA突变负荷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2017年初筛的mtDNA A3243G突变阳性的20例糖尿病患者及20例mtDNA A3243G突变阴性的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线粒体基因(mtDNA)A3243G突变阳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特征,及其与mtDNA突变负荷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2017年初筛的mtDNA A3243G突变阳性的20例糖尿病患者及20例mtDNA A3243G突变阴性的糖尿病患者,通过直接测序进一步确认致病性突变。收集这些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对突变阳性患者外周血和(或)尿沉渣组织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计算突变负荷(即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结果经测序确认为mtDNA A3243G突变阳性的糖尿病患者20例,其中9例为单纯糖尿病,11例合并线粒体脑肌病。mtDNA A3243G突变阳性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17.81±2.07)比(25.23±4.01)kg/m^2,(7.56±2.18)%比(9.58±2.50)%;均P<0.01],血乳酸高于对照组[(3.60±1.97)比(1.72±0.40)mmol/L,P<0.05]。单纯糖尿病患者的突变负荷、舒张压、血乳酸水平低于糖尿病合并脑肌病患者[(15.03±6.03)%比(55.84±14.67)%,(69.6±9.7)比(78.0±7.5)mm Hg,(1.94±0.25)比(4.49±1.91)mmol/L,均P<0.05],年龄、BMI高于糖尿病合并脑肌病组[(51.2±15.6)比(32.6±10.0)岁,(19.0±2.1)比(16.8±1.5)kg/m^2,均P<0.05]。同时对6例患者的尿液和血液进行mtDNA A3243G突变定量检测,发现尿液的突变负荷大于血液中的突变负荷。结论mtDNA A3243G突变单纯糖尿病患者突变负荷低于糖尿病合并脑肌病/肌病患者。对于BMI<20kg/m^2、血乳酸偏高的母系遗传糖尿病患者,很有必要进行mtDNA突变检测,尿沉渣组织更适合可用于mtDN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a3243g突变 糖尿病 高血压
原文传递
线粒体神经消化道脑肌病家系中线粒体DNA A3243G和PRSS1 IVS3+75G→A混合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林星 游金玉 +5 位作者 庄则豪 王凤清 伊强 郜峰 王志强 刘奇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12期15-17,20,F0004,共5页
了解线粒体神经消化道脑肌病(mitochondrial neurogastrointestinal encephalomyopathy,MNGIE)家系中线粒体基因和胰蛋白酶原基因(cationic trypsinogen gene,PRSS1)的突变情况。对一MNGIE家系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mtDNA和PRSS1基因进行PC... 了解线粒体神经消化道脑肌病(mitochondrial neurogastrointestinal encephalomyopathy,MNGIE)家系中线粒体基因和胰蛋白酶原基因(cationic trypsinogen gene,PRSS1)的突变情况。对一MNGIE家系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mtDNA和PRSS1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家系中3例糖尿病患者(Ⅰ2、Ⅱ2、Ⅲ1)均发现mtDNA A3243G突变,先证者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并伴发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血浆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2例胰腺炎患者(Ⅰ2、Ⅱ2)中发现IVS 3+75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a3243g突变 PRSS1基因突变 线粒体神经消化道脑肌病 胰腺炎 糖尿病
原文传递
DNA A3243G突变相关MELAS综合征4例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杰 高丽 +5 位作者 任纯明 殷小静 李岩 范宏业 齐晖 杨柳 《癫痫杂志》 2019年第6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DNA A3243G突变相关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学表型,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DNA A3243G突变相关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学表型,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4例DNA A3243G突变相关MELAS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儿中3例因抽搐、1例因头晕起病,经基因检测证实均为线粒体DNA A3243G突变引起的MELAS综合征,予以抗癫痫治疗,随访1年,4例患者中2例患儿病情稳定,1例患儿仍有发作,1例患儿病情无好转。结论 DNA A3243G突变相关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型异质性多因DNA突变的"异质性"和"阈效应"所致,DNA A3243G突变率高达80%,在提倡精准医疗的时代,基因检查有助于MELAS综合征的早期确诊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临床特点 DNA 3243G突变 基因型分析治疗
原文传递
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病理及基因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姚生 雷霞 +2 位作者 戚晓昆 王朝霞 袁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2-245,323,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脑卒中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病理以及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998-2005年确诊的MELAS综合征21例,其中家系患者5例,散发患者16例,发病年龄为2-45...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脑卒中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病理以及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收集海军总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998-2005年确诊的MELAS综合征21例,其中家系患者5例,散发患者16例,发病年龄为2-45岁。所有患者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18例行骨骼肌病理检查,3例行脑病理检查,17例行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均出现脑卒中样发作,家系患者的母系成员中多出现母系遗传性糖尿病和(或)耳聋。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言语障碍,头颅影像学检查示枕叶、颞叶脑回受累为主。18例行肌肉病理检查显示17例存在破碎样红纤维(RRF),3例行肌肉电镜检查发现线粒体堆积呈停车场样排列,3例脑活检示病变皮层组织呈分层样改变,15例发现mtDNAA3243G点突变。结论 MELAS综合征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认知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和头痛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肌肉病理检查可见RRF,绝大多数为mtDNAA3243G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随乳酸血症和脑卒中发作(MELAS综合征) 影像学 病理特点 线粒体DNA a3243g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方方 马袆楠 +11 位作者 王晓慧 王旭 丁昌红 金洪 肖静 吴沪生 陈光 张英 戚豫 袁云 郎志奇 邹丽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69-176,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征,寻找MELAS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比例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征,寻找MELAS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比例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临床疑似线粒体脑肌病的患儿,行外周血白细胞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血乳酸检测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A3243G点突变阳性病例中选取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的患儿(突变阳性组),对其家系进行调查,采集家族成员血进行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A3243G点突变阴性病例中选取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的患儿行肌肉病理活检和肌肉A3243G点突变筛查(突变阴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MELAS遗传学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有272例疑似线粒体脑肌病的患儿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A3243G点突变的筛查。A3243G点突变的20例阳性标本中,突变均为异胞质性(heteroplasmy),18例符合MELAS的临床疑似诊断标准。血细胞中突变型mtDNA的比例为9.0%-50.0%,其中4例同时在肌肉组织检测到相同突变,突变比例为42.4%-64.8%。临床症状以惊厥、乏力、智力进行性倒退、发热、呕吐、视力障碍和失语为主,身材矮小和体毛增多为主要体征,13例合并癫,血乳酸均升高,头颅CT/MRI显示双侧对称性苍白球钙化和脑梗死信号。A3243G点突变筛查阴性标本中有4例临床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肌肉病理可见破碎红边纤维,肌肉A3243G点突变筛查阴性。14个家庭中的37名家庭成员采集了外周血进行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突变阳性组中患儿母亲5名检测到A3243G点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3.0%,5.0%,11.8%,21.3%和26.9%,同胞兄弟4名检测到A3243G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19.3%、33.3%,37.5%和41.5%,均无临床症状,其他成员未检测到突变。本研究A3243G点突变比例与发病年龄和就诊年龄呈负相关趋势,与病程未见相关性。结论MELA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线粒体A3243G点突变是我国儿童MELAS最常见的突变,母系遗传为主。突变比例与年龄有相关趋势,与病程未见相关,血A3243G突变检查不能代替肌肉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a3243g突变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氧化损伤与修复研究
17
作者 汪振诚 王学敏 +1 位作者 缪明永 焦炳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87-894,共8页
人mtDNA比核DNA更易受到自由基的氧化损伤 ,这些损伤可以被线粒体内的DNA修复机制所修复 ,损伤与修复是决定突变是否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 .为了确定氧化损伤与损伤后修复对mtDNA突变的具体影响 ,采用四氧嘧啶处理LO2 细胞 ,这种试剂进入... 人mtDNA比核DNA更易受到自由基的氧化损伤 ,这些损伤可以被线粒体内的DNA修复机制所修复 ,损伤与修复是决定突变是否产生的两个重要因素 .为了确定氧化损伤与损伤后修复对mtDNA突变的具体影响 ,采用四氧嘧啶处理LO2 细胞 ,这种试剂进入细胞后 ,经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自由基与线粒体自身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类似 ,然后观察自由基对细胞mtDNA的氧化损伤与损伤后DNA修复的动力学变化 .由于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为修复机制所必需 ,采用MTT细胞活力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四氧嘧啶处理下线粒体酶活力 ,发现 9mmol/L四氧嘧啶培养细胞 1h后 ,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在撤去药物后 0 ,2 ,8和 2 4h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 .提取各组细胞的mtDNA ,用EndoⅢ和Fgp两种酶切除受氧化损伤的核苷酸 ,然后用碱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大小不等的mtDNA ,进行DNA印迹实验 ,地高辛 抗体 碱性磷酸酶系统显色 ,检测完整与断裂的mtDNA量 ,利用Poisson公式 (s=-lnP0 /P ,P0 为未断裂链光密度值 ,P为所有链光密度值总和 )计算一个mtDNA分子的平均损伤频率 ,结果显示 ,9mmol/L四氧嘧啶处理细胞 1h ,链平均损伤频率由对照的 0 11个 /分子增加至 5 6 0个 /分子 ,明显增加了mtDNA上核苷酸的氧化损伤 ,除去药物后 8h ,绝大部分损伤可被修复 ,损伤频率减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TRNA^LEU(UUR) 突变 人线粒体亮氨酰tRNA合成酶 a3243g 体外转录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珊珊 张东菊 王世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由Pavlakis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是一组临床少见的全身系统代谢性疾病,呈母系遗传,是由于mtDNA A3243G点突变后造成线粒体酶复合体功能下降,继发无氧代谢代偿性增加、能量产生缺乏、自由基生产增多...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由Pavlakis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是一组临床少见的全身系统代谢性疾病,呈母系遗传,是由于mtDNA A3243G点突变后造成线粒体酶复合体功能下降,继发无氧代谢代偿性增加、能量产生缺乏、自由基生产增多和乳酸堆积等一系列细胞功能障碍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高乳酸血症 卒中样发作 a3243g点突变 线粒体酶复合体 细胞功能障碍 代谢性疾病 MT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葶 李尊波 +3 位作者 罗国刚 刘建军 王朝霞 沈定国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myopathy,encephalopathy,lactic acidosis,and stroke-like episode,MELAS)为最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是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及核DNA基因突变导致蛋白合...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myopathy,encephalopathy,lactic acidosis,and stroke-like episode,MELAS)为最常见的线粒体脑肌病,是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及核DNA基因突变导致蛋白合成障碍引起的多器官、多组织的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卒中样发作、脑病、肌病、乳酸性酸中毒及耳、眼、心、肾、胃肠道、内分泌等多系统损害[1-3].本病累及器官广泛,神经系统症状多样,症状复杂,常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1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发作综合征 影像学 肌肉病理学 线粒体DNA a3243g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癫痫症、脑梗死的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1例报告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康庆 陈斓斓 +3 位作者 韩晓鸥 刘亢丁 包立阳 张海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ME)是一组因线粒体基因(mt DNA)或核基因(n DNA)突变引起线粒体结构或功能损害、细胞能量合成不足而导致多系统受累的疾病[1]。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ME)是一组因线粒体基因(mt DNA)或核基因(n DNA)突变引起线粒体结构或功能损害、细胞能量合成不足而导致多系统受累的疾病[1]。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是ME的最常见类型,现报道1例曾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癫痫症、脑梗死的MELAS,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 mtDNAa3243g突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