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5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在斜视治疗中的应用
1
作者 吕瑞娟 刘陇黔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3,共6页
A型肉毒杆菌毒素(BTA)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嗜神经外毒素,能通过化学性去神经作用使肌肉麻痹,在眼科、皮肤科及医疗整形方面应用广泛。在眼科领域,BTA早期被用于治疗婴儿型内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神经麻痹性斜视等少数类型的斜视。... A型肉毒杆菌毒素(BTA)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嗜神经外毒素,能通过化学性去神经作用使肌肉麻痹,在眼科、皮肤科及医疗整形方面应用广泛。在眼科领域,BTA早期被用于治疗婴儿型内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神经麻痹性斜视等少数类型的斜视。近年来,有眼科医师尝试将BTA应用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限制性斜视及外斜视,并发现BTA在急性共同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30棱镜度的婴儿型内斜视的治疗中可替代眼外肌手术,在超大度数婴儿型内斜视、知觉性外斜视的治疗中可辅助增强手术矫正效果,这为不同类型斜视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通过改进注射技术、使用剂量增量方法控制药量,增加了局部药物利用率,减少了并发症。本文就BTA治疗斜视的机制、有效性、安全性及应用剂量进行探讨,重点对其在各种类型斜视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为BTA在斜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杆菌毒素 斜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11例体会
2
作者 孙桂芳 袁志浩 +3 位作者 胡文涛 马兴荣 张博爱 卢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丘脑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丘脑痛患者入组。在标记的受累部位一次性注射A型肉毒毒素50~400 U,注射后随访12个月。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周以及注射后12个月内每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治疗后4个月进行患者总体感觉改善情况评分(PGIC评分),记录治疗和随访期间的副作用。结果:11例患者中9例完成随访,1例在治疗后4个月失访,1例在治疗后8个月效果下降,自行使用其他药物治疗。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52~82(68.3±10.8)岁。疼痛持续时间(13.3±3.7)个月,治疗前VAS评分(5.7±0.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均值降至2分,说明患者疼痛大为缓解,治疗8个月以后部分患者疗效下降,但治疗后12个月中,总体镇痛效果维持在较低水平(均值1.9~2.8),且较为稳定。根据PGIC评分,7例明显好转,2例轻微好转。注射后1周内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和眼睑下垂,1例出现面部不对称,均在5周内自行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丘脑痛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丘脑痛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A型肉毒毒素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3
作者 吴文利 王基云 +1 位作者 朱德军 陆钊罡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挖掘A型肉毒毒素的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2023年9月的A型肉毒毒素AD...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数据库挖掘A型肉毒毒素的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2023年9月的A型肉毒毒素ADE数据,采用比例失衡法和贝叶斯法对相关ADE进行信号挖掘。结果:共获得目标药物A型肉毒毒素相关ADE报告162809例次。共挖掘出ADE信号496个,筛选同时符合4种算法,并排除无关信号,最终获得ADE信号209个。其中未在我国现有药品说明书中提及的新信号有7个,包括斜视、流涎、咀嚼疾病、牙关紧闭、口腔感觉减退、唇病变、尿潴留。结论:A型肉毒毒素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常见ADE监测,更加关注药品说明书未列入的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FAERS数据库 药品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影响
4
作者 靳攀峰 熊华春 +4 位作者 王以文 唐国皓 孟文彬 赵会玲 冯欢欢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983-986,共4页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2年5月至202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70例SCP患儿均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BWSTT,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2年5月至202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70例SCP患儿均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BWSTT,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下肢(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步态(步长、步速和步宽)。结果治疗后,两组FMA-LE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FMA-LE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BBS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步长、步速水平均上升,而步宽水平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步长、步速水平较高,而步宽水平较低(P<0.05)。结论肉毒毒素注射联合BWSTT可有效改善SCP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步态,该治疗方案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脑瘫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毒素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安全性评价
5
作者 李妍 梁田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83-186,共4页
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安全性评价。方法 收集我院2019.09-2024.08期间的面部肌肉痉挛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A型肉毒素重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 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安全性评价。方法 收集我院2019.09-2024.08期间的面部肌肉痉挛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A型肉毒素重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面肌痉挛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针法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在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军华 宋晨 +1 位作者 周鹏 潘慧仙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55-5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过程中,采用5针注射法与标准的20针注射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48例膀胱... 目的对比分析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过程中,采用5针注射法与标准的20针注射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的48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根据注射针数分为两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5针注射法,对照组采用标准的20针注射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每日排尿次数、膀胱过度活动症分问卷(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overactive bladder,ICIQ-OAB)、膀胱过度活动症调查问卷(overactive bladder,OAB-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治疗后患者全身状况改善问卷(patient generated index,PGI-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重复注射意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平均每日排尿次数和各评分基线数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平均每日排尿次数、ICIQ-OAB、OAB-Q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评分数据、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更愿意接受再次注射(P<0.05)。结论5针法膀胱内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与标准的20针法相似,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标准技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a型毒素 问卷调查 重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型肉毒毒素的联合疗法治疗病理性瘢痕研究进展
7
作者 雷萍 王城 +2 位作者 韦玮 金哲虎 朱莲花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2期91-94,共4页
病理性瘢痕常引起患者局部瘙痒和疼痛,且复发率高,其治疗方法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界的一大焦点。众所周知,AA型肉毒毒素作为一类典型的毒性蛋白质,在减少瘢痕疙瘩的增生及预防其复发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将A型肉毒毒素作为基础药... 病理性瘢痕常引起患者局部瘙痒和疼痛,且复发率高,其治疗方法的研究是目前医学界的一大焦点。众所周知,AA型肉毒毒素作为一类典型的毒性蛋白质,在减少瘢痕疙瘩的增生及预防其复发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将A型肉毒毒素作为基础药物,与其他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系列物理技术进行联合,发展起来的基于A型肉毒毒素的联合疗法在病理性瘢痕的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已经初步取得的显著成果预示着该方法在病理性瘢痕的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因而,本论文对目前国内外在A型肉毒毒素素与药物、手术治疗以及其他物理治疗手段联合治疗病理性瘢痕上进行了总结与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联合疗法 病理性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在妊娠期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雅楠 程虹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16-223,共8页
A型肉毒毒素已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与美容塑型,其中育龄女性是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重点人群,关于该药物的妊娠期用药咨询逐渐增多,但该药物在妊娠期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本文综述国内外妊娠期和孕前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病例报道和... A型肉毒毒素已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与美容塑型,其中育龄女性是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重点人群,关于该药物的妊娠期用药咨询逐渐增多,但该药物在妊娠期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本文综述国内外妊娠期和孕前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病例报道和临床研究,以及妊娠期肉毒毒素中毒的妊娠结局,讨论A型肉毒毒素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和局限性。研究显示,妊娠期患者使用A型肉毒毒素可缓解症状,效果较好,可使患者避免妊娠期手术或使用安全性较低的药物。妊娠期暴露于A型肉毒毒素并未增加胎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肉毒毒素中毒的妊娠期患者应及时给予肉毒杆菌抗毒素治疗。基于目前的研究数据建议,在充分告知患者用药风险后,A型肉毒毒素可作为治疗药物在妊娠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妊娠期安全性 出生缺陷 杆菌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与A型肉毒毒素联合治疗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甘泉 张曼曼 王贝贝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S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A...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增生性瘢痕(H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HS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瘢痕指标、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骨形态发生蛋白7(335.94±20.39)ng/L均高于对照组80.95%、(304.59±18.86)ng/L,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89.62±12.74)ng/L、温哥华瘢痕量表中色泽(0.86±0.20)分、(1.42±0.36)分、(0.92±0.24)分、(1.74±0.36)分、视觉模拟评分法(3.62±0.37)分均低于对照组(237.54±16.85)ng/L、(1.62±0.39)分、(2.05±0.48)分、(1.58±0.37)分、(2.69±0.50)分、(4.94±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HS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瘢痕,减轻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曲安奈德 a型毒素 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与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李文 李杜娟 王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25-232,共8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与体外冲击波(ESW)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比较两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104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53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59.86岁;体质量50~80 ...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与体外冲击波(ESW)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比较两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104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53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59.86岁;体质量50~80 kg,平均体质量65.60 kg;身高153~175 cm,平均身高162.81 cm;病程3~8个月,平均病程5.45个月。随机分为BTX-A组(n=34)、ESW组(n=35)及Ctrl组(n=35)。Ctrl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BTX-A组在Ctrl组基础上增加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下BTX-A注射治疗,ESW组在Ctrl组基础上增加ESW疗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测量患侧上肢肱二头肌杨氏模量值(Emean),采用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对痉挛分级,评估患者患侧屈腕肌群及屈肘肌群的痉挛程度,并通过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运动能力。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肱二头肌Emean值、上肢屈腕肌群及屈肘肌群MAS评分、FMA-UE评分、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屈腕肌群、屈肘肌群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Ctrl组屈腕肌群MAS评分:(2.66±0.54)分vs(3.06±0.68)分;屈肘肌群MAS评分:(2.66±0.54)分vs(3.11±0.63)分。BTX-A组屈腕肌群MAS评分:(1.91±0.62)分vs(3.12±0.64)分;屈肘肌群MAS评分:(1.71±0.63)分vs(3.09±0.67)分。ESW组屈腕肌群MAS评分:(1.91±0.56)分vs(3.09±0.70)分;屈肘肌群MAS评分:(1.86±0.65)分vs(3.14±0.65)分。P<0.05],FMA-U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Ctrl组FMA-UE评分:(34.69±2.13)分vs(25.74±1.54)分;MBI评分:(63.80±2.01)分vs(54.80±2.37)分。BTX-A组FMA-UE评分:(37.82±1.91)分vs(25.97±1.83)分;MBI评分:(70.18±2.32)分vs(55.15±1.99)分。ESW组FMA-UE评分:(37.31±2.11)分vs(25.69±1.39)分;MBI评分:(70.71±2.16)分vs(55.00±1.55)分。P<0.05]。与Ctrl组相比,BTX-A组和ESW组治疗后屈腕肌群及屈肘肌群MAS评分、FMA-UE评分、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TX-A组和ESW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rl组中治疗后与治疗前的肱二头肌E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TX-A组和ESW组中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TX-A组Emean值:(23.98±1.78)kPa vs(34.69±1.66)kPa;ESW组Emean值:(25.93±1.43)kPa vs(35.20±1.89)kPa。P<0.05],且BTX-A组与ESW组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Emean值:(23.98±1.78)kPa vs(25.93±1.43)kPa。P<0.05]。结论BTX-A注射治疗与ESW疗法均可有效降低卒中后痉挛患者上肢肌张力,从而提高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治疗4周后BTX-A注射治疗与ESW疗法在痉挛量表评估和功能水平上疗效相当,而BTX-A注射治疗在超声水平的肌肉特性改变更为显著,但ESW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长期疗效仍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上肢痉挛 a型毒素 体外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法在下面部及颈部皮肤年轻化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刘文慧 王轶伟 王钰莹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法用于提升下面部及颈部皮肤、实现年轻化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河南整形美容医院收治的下面部及颈部皮肤松弛患者75例,均接受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法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下面部...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法用于提升下面部及颈部皮肤、实现年轻化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河南整形美容医院收治的下面部及颈部皮肤松弛患者75例,均接受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法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下面部及颈部皮肤松弛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8.67%(74/75)。患者治疗后油脂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皮肤弹性、水分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例患者注射区域出现轻微疼痛、肿胀,24 h后自行缓解,无发声困难、面瘫、口角偏斜、咀嚼无力、过敏等其他并发症。治疗后患者满意度为92.00%(69/75)。结论A型肉毒毒素微滴注射法用于下面部及颈部皮肤紧致中能取得较高的效果,安全性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微滴注射法 下面部 颈部 皮肤紧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联合A型肉毒毒素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12
作者 朱广乾 李亚君 张靖微 《中国医疗美容》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联合A型肉毒毒素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及对瘢痕血流灌注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联合组,各43例。单一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治疗...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联合A型肉毒毒素对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疗效及对瘢痕血流灌注量、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联合组,各43例。单一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治疗,联合组给予A型肉毒毒素+5-氟尿嘧啶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灌注量、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白细胞介素-2(I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疼痛、瘙痒评分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瘢痕处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色泽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流灌注量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IL-2、VEGF、TGF-β1、EGF、TNF-α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氟尿嘧啶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安全有效,能降低血流灌注量,改善临床症状及瘢痕状态,抑制生长因子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a型毒素 增生性瘢痕 血流灌注量 血清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斜视的效果及对立体视功能和泪膜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谢红波 谢丽娟 周娜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斜视以及对患儿立体视功能和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来笔者医院眼科治疗50例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 目的:探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斜视以及对患儿立体视功能和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自2020年6月-2022年6月来笔者医院眼科治疗50例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眼外肌联合注射治疗。检查并记录治疗前与以及治疗后第6个月患儿的疗效(治愈、基本治愈、欠矫率)、双眼视觉功能、近立体视觉功能、泪膜功能并记录治疗后1年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远高于对照组改善的总有效率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8,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Ⅰ级同时视功能、Ⅱ级融合功能、Ⅲ级远立体视功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6个月研究组具有Ⅱ级功能(融合视)和Ⅲ级功能(远立体视)的患儿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近立体视视功能结果显示具有近立体视功能的患儿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患儿具有近立体视功能的数量均有增加,且研究组具有近立体视功能的患儿数量比例(20/25)显著高于对照组(12/24),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泪液分泌试验(Secretion test,SLT)、泪膜破裂时间(BUT试验)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Corneal fluorescence stain,C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个月研究组的SL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UT值较对照组差距不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4.16% vs.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34,P=0.047)。结论: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显微注射治疗小儿斜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儿的视觉功能及近立体视功能的恢复,对于泪膜功能的损伤性较小且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治疗小儿斜视过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 小儿斜视 立体视功能 泪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腋部臭汗症(腋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黎荣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85-089,共5页
探讨在腋部臭汗症(腋臭)治疗上选择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疗效。方法 共计抽选76例腋部臭汗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是2023年6月-2024年10月期间入院,运用奇偶数列分组法,对照组(38例)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则为局部注射A... 探讨在腋部臭汗症(腋臭)治疗上选择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疗效。方法 共计抽选76例腋部臭汗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是2023年6月-2024年10月期间入院,运用奇偶数列分组法,对照组(38例)腋下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38例)则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临床整体疗效更优(P<0.05)。结论 在临床腋臭治疗上选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疗法,凸显其无创、疗效优和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单次治疗有很高复发率,可经过多次注射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凸显其应用优势,可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部臭汗症 局部注射 a型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不同参数CO_(2)点阵激光改善眶周皮肤老化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韩东梅 马瑛 +1 位作者 刘晓花 赵兰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联合不同参数CO_(2)点阵激光改善眶周皮肤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收治的108例眶周皮肤老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CO_(2)点阵激光不同参数分为两组,将参数为50 mJ、8%的患者纳入A组;将参数为30 mJ、4%的患者纳入B... 目的:探究A型肉毒毒素联合不同参数CO_(2)点阵激光改善眶周皮肤老化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收治的108例眶周皮肤老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CO_(2)点阵激光不同参数分为两组,将参数为50 mJ、8%的患者纳入A组;将参数为30 mJ、4%的患者纳入B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A型肉毒毒素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整体美容效果改善评分(GAIS)、皮肤图像评分、皮肤屏障功能、疼痛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A组患者GAIS等级优于B组(P<0.05);两组皮肤图像评分、经皮水分丢失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两组皮肤油脂含量及角质层含水量均升高(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治疗后即刻,A组VAS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A型肉毒毒素联合50 mJ、8%CO_(2)点阵激光能够提高患者整体美容效果,但在术后即刻疼痛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周皮肤老化 a型毒素 CO_(2)点阵激光 参数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联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在颈部年轻化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16
作者 何茜 蒋冠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3期106-111,共6页
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联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在颈部年轻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就诊且有改善颈部横纹、松垂及颏颈角度需求的就医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联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在颈部年轻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就诊且有改善颈部横纹、松垂及颏颈角度需求的就医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观察组接受A型肉毒毒素颈部注射治疗2周后,再行微等离子体射频治疗2次,间隔6周;对照组仅行A型肉毒毒素颈部注射治疗。在治疗12周时,对两组颈部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颏颈角分级(CAS)、Brandt颈部老化分级、全球美学改善量表(GAIS)评分及疼痛评分(VAS),并记录皮下瘀血、色素沉着、持久性红斑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CAS分级和Brandt颈部老化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Brandt颈部老化分级及GAI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主要表现为皮下瘀血、色素沉着和持久性红斑(均于1个月内消失),未见口角歪斜、吞咽困难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21/22)显著高于对照组(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联合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在颈部年轻化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颈部横纹、松垂及颏颈角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颈部年轻化 注射治疗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张爱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74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74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肢体功能恢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IM)]评分、神经因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肌张力、肢体功能恢复评分和神经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A型肉毒毒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毒素 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肢体运动障碍 神经因子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MS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和包材的相容性研究
18
作者 夏巧红 刘柏龙 +1 位作者 刘小燕 刘生彩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5期142-145,共4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与包装材料中硼(B)、钙(Ca)、钾(K)、镁(Μg)、硅(Si)、锌(Zn)6种元素的浸出量和迁移量。方法射频功率:1200 W,采样深度:5.0 mm,等离子体气:0.80 L/min,辅助气:1.10 L/m...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与包装材料中硼(B)、钙(Ca)、钾(K)、镁(Μg)、硅(Si)、锌(Zn)6种元素的浸出量和迁移量。方法射频功率:1200 W,采样深度:5.0 mm,等离子体气:0.80 L/min,辅助气:1.10 L/min,载气:0.70 L/min,蠕动泵转速40 rpm,雾化室温度2.7℃。结果各元素质量浓度在10~1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84%~118%,精密度的RSD为1.11%~1.71%;重复性的RSD为0.61%~4.91%,检出限为0.147~4.884μg/L,定量限0.491~2.512μg/L,在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中B、Ca、K、Mg、Si均有从包材向药液的迁移,但检出量低于风险值。结论测定方法灵敏度好、精密度高,检测结果准确、检测效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及包材中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a型毒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金属及类金属元素 迁移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张雅婷 申洁 +1 位作者 代应辉 尹群 《眼科学》 2024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眼睑局部注射A型肉毒杆菌对于眼睑痉挛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7月~2024年2月被我院确诊为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给予眼睑局部多点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本次研究中... 目的:探讨眼睑局部注射A型肉毒杆菌对于眼睑痉挛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7月~2024年2月被我院确诊为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其中符合条件者共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给予眼睑局部多点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本次研究中,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药疗效果、维持时间与不良反应。结果: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睑局部注射后,观察到痉挛症状大多1~7天完全缓解,有效治疗率约为98.7%。药物疗效大多可以维持3~6个月左右,并且并发症少。结论: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于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进行眼睑局部注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副作用少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cal injection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to eyelid for blepharospasm. Methods: Data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idiopathic blepharospasm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2 to February 2024 were collected, and a total of 78 eligibl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ll subjects were treated with local eyelid multipoint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 this study, the observational indicators included therapeutic effect, maintenance time and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The symptoms of spasmodic were completely relieved in 1~7 days 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98.7%. The effect usually lasts for 3~6 mouths with few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Botulinum Toxin Type A given by local injection on multiple site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ocular and facial spasmo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杆菌毒素 特发性眼睑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斜视类型患儿血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的表达情况及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内斜视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高洁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斜视类型患儿血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的表达情况及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内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94例共同性外斜视患儿作为共同性外斜视组,6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为共... 目的:探讨不同斜视类型患儿血清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的表达情况及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内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永鼎医院收治的94例共同性外斜视患儿作为共同性外斜视组,6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为共同性内斜视组,另选取同期50例正常眼位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PACAP表达情况。共同性内斜视组随机分为注射组(n=36)和手术组(n=30),注射组接受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手术组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共同性内斜视组、共同性外斜视组血清PAC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注射组与手术组血清PACAP水平高于治疗前,但注射组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与手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注射组与手术组斜视度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斜视患儿血清PACAP水平低于正常儿童,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内斜视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血清PACA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 a型杆菌毒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