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8-羟基喹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及防效检测
1
作者 袁兰 陈秋梅 +3 位作者 刘亚婷 茶永仙 王洪洋 吴相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设计合成了6个8-羟基喹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类衍生物对晚疫病原菌的室内生长抑制和防效.结果表明:C2、C5及C6化合物对致病疫霉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 50值分别为2.97、2.40μg·mL^(-1)和9.26... 设计合成了6个8-羟基喹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类衍生物对晚疫病原菌的室内生长抑制和防效.结果表明:C2、C5及C6化合物对致病疫霉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 50值分别为2.97、2.40μg·mL^(-1)和9.26μg·mL^(-1).选择抑菌最优的C5化合物进行晚疫病防效评估,马铃薯离体叶片接种发现C5可有效防控致病疫霉菌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3-[(3-(苄氧基)-3-氧代丙基)]硫代丙酸的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彪 张敬东 王思宏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02-1004,共3页
生物硫醇的定量和动态变化的检测一直是难点问题。基于点击化学的高效、可靠、高选择性的特点和化学试剂的易得性,选择醇羟基和酚羟基化合物进行了探讨研究。以醇羟基苯甲醇为原料,用丙烯酰氯酰化,与L-半胱氨酸进行巯基-双键反应,得到... 生物硫醇的定量和动态变化的检测一直是难点问题。基于点击化学的高效、可靠、高选择性的特点和化学试剂的易得性,选择醇羟基和酚羟基化合物进行了探讨研究。以醇羟基苯甲醇为原料,用丙烯酰氯酰化,与L-半胱氨酸进行巯基-双键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定,总收率89%,可以作为半胱氨酸荧光探针设计的依据。而以酚羟基、苯酚和8-羟基喹啉为原料,得到七元环的分子内氨解产物,是半胱氨酸紫外检测的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苯酚 苯甲醇 8-羟基喹啉 丙烯酰氯 巯基-双键反应 2-氨基-3-[(3-(苄氧基)-3-丙基)]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羟基-4-氧代喹啉-3-羧酸乙酯的合成
3
作者 吴文良 卢小逸 宋庆宝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1-332,共2页
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喹啉-3-羧酸乙酯(2)经40%氢溴酸水解得到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羟基-4-氧代喹啉-3-羧酸(4),再在三甲基氯硅烷存在下经乙醇酯化得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羟基-4-氧代喹啉-3-... 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喹啉-3-羧酸乙酯(2)经40%氢溴酸水解得到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羟基-4-氧代喹啉-3-羧酸(4),再在三甲基氯硅烷存在下经乙醇酯化得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羟基-4-氧代喹啉-3-羧酸乙酯(1),总收率为52.1%。也可用2在无水三氯化铝作用下水解直接得到1,收率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环丙基-6 7--1 4--8-羟基-4-喹啉-3-羧酸乙酯 中间体 合成
原文传递
微型柱现场预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铅和镉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爱霞 郭黎平 吴冬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45-1348,共4页
文章以负载8-羟基喹啉(8-HQ,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三种螯合剂的活性炭(AC)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MFS)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Pb和Cd,并在实验室... 文章以负载8-羟基喹啉(8-HQ,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三种螯合剂的活性炭(AC)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MFS)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Pb和Cd,并在实验室中采用流动注射(FI)-火焰原子吸收(FAAS)联用技术对吸附柱中富集的Pb和Cd进行测定。该方法用于水中微量元素(GBW—08608)和南湖水样中Pb和Cd的测定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10 mL富集的检出限(3)σPb:1.58μg.L-1;Cd:0.062μg.L-1,相对标准偏差Pb:1.62%;Cd: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柱现场采样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 8-羟基喹啉 乙基氨基甲酸 吡咯啶氨基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样中镍的微型柱现场预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冬梅 王爱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5-857,861,共4页
以负载8-羟基喹啉(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3种螯合剂的活性炭(AC)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MFS)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Ni,并在实验室中采用流动注射(F... 以负载8-羟基喹啉(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3种螯合剂的活性炭(AC)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MFS)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Ni,并在实验室中采用流动注射(FI)-火焰原子吸收(FAAS)联用技术对吸附柱中富集的Ni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Ni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10 mL水富集Ni的检出限(3δ)为2.62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柱现场采样 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 8-羟基喹啉 吡咯啶氨基甲酸 乙基 氨基甲酸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柱现场预富集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钴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冬梅 王爱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2-554,557,共4页
以负载8-羟基喹啉(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三种螯合剂的活性炭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钴,并在实验室中采用在线解吸流动注射火... 以负载8-羟基喹啉(Oxine)、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三种螯合剂的活性炭为微型柱的吸附材料,采用微型柱现场采样分析技术实现了连续现场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钴,并在实验室中采用在线解吸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吸附柱中富集的钴进行了测定。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钴的测定,10 mL富集水样的检出限(3σ)为1.13μg.L-1,分析了3件水样中的钴,测定结果的RSD(n=6)值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柱现场采样 在线解吸流动注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活性炭 8-羟基喹啉 乙基氨基甲酸 吡咯啶氨基甲酸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BPMOPP和HOx协同萃取Ln^(3+)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地平 韩维和 王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6-828,共3页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lanthanide ions(La3+,Pr3+,Nd3+,Gd3+,Dy3+)by Bis(1′-phenyl-3′-mcthyl-5′-pyrazolonc-4′-yl)Phthaldionc(H2BPMOPP or H2A)with 8-Hydroxyquinolinc(HOx)from nitric acid aolution was stu...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lanthanide ions(La3+,Pr3+,Nd3+,Gd3+,Dy3+)by Bis(1′-phenyl-3′-mcthyl-5′-pyrazolonc-4′-yl)Phthaldionc(H2BPMOPP or H2A)with 8-Hydroxyquinolinc(HOx)from nitric acid aolution was studied.The synergistic coefficient for La3+ was 8.1.The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ed compound was shown to be LaA·HA·HOx.The pH1/2 values for La3+,Pr3+,Nd3+,Gd3+ and Dy3+ were 4.20,3.73,3.49,3.30 and 3.01 respectively.The extraction equilibrium constants,enthalyp change and entropy change of the reaction also were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BPMOPP HOX 协同萃取 LN^3+ 镧系离子 -(苯基甲基氧吡唑基)邻苯 8-羟基喹啉 萃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识别型固相防伪技术
8
《试剂与精细化学品》 2007年第2期12-12,共1页
简介:本发明主要利用取代苯甲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四氰基乙烯与吲哚以及8-羟基喹啉与二酚类物质、苯醌与对氯苯硫酚、2-羟基-5-溴苯甲醛与1,10-癸二胺、取代萘醌与取代吲哚发生常温、常压固相显色反应,并在常温常压下摩擦以产生颜色... 简介:本发明主要利用取代苯甲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四氰基乙烯与吲哚以及8-羟基喹啉与二酚类物质、苯醌与对氯苯硫酚、2-羟基-5-溴苯甲醛与1,10-癸二胺、取代萘醌与取代吲哚发生常温、常压固相显色反应,并在常温常压下摩擦以产生颜色变化来实现“A—B分子识别型”防伪。本防伪技术具有快速和不易被破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伪技术 分子识别 固相 8-羟基喹啉 苯甲醛 巴比妥酸 四氰基乙烯 酚类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