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ELSD法测定赤雹不同药用部位中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的含量
1
作者 程东岩 陈昕 +1 位作者 王隶书 高军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8期1592-1593,1599,共3页
目的:建立赤雹不同药用部位(根、茎、果实)中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含量的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色谱柱: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 目的:建立赤雹不同药用部位(根、茎、果实)中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含量的PLC-ELSD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色谱柱:Alltima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9∶81);柱温:30℃,流速:0.8 ml·min^(-1)。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2.8 L·min^(-1)。结果: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在51.15~920.7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根、茎、果实分别为100.1%,100.5%,101.1%,RSD分别为1.82%,1.79%,1.5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赤雹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雹 药用部位 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天然槲皮素-3-糖苷的合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志卫 胡永洲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3-816,共4页
以芦丁为原料,经苄基化、酸水解得到关键中间体3',4',7-O-三苄基槲皮素(3),3与相应的1-溴代乙酰糖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在氯仿-0.25mol?L-1K2CO3溶液中缩合成相应的糖苷,脱去保护基得天然槲皮素3-糖苷类化合物1a~1d.其结构经IR... 以芦丁为原料,经苄基化、酸水解得到关键中间体3',4',7-O-三苄基槲皮素(3),3与相应的1-溴代乙酰糖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在氯仿-0.25mol?L-1K2CO3溶液中缩合成相应的糖苷,脱去保护基得天然槲皮素3-糖苷类化合物1a~1d.其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7-o-三苄基槲皮素 相转移催化法 槲皮素-3-糖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法同时测定玉簪花中3种成分 被引量:3
3
作者 麻剑南 马超美 +1 位作者 田志杰 刘卫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9-641,共3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法同时测定玉簪花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玉簪花6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Ecilipse Plus-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法同时测定玉簪花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玉簪花6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Ecilipse Plus-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350 nm;柱温30℃;体积流量0.4 mL/min。结果山柰酚、山柰酚-7-O-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分别在0.08~2.5、0.16~5.0、3.75~1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4%~102.9%,RSD 1.2%~2.7%。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玉簪花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花 山柰酚 山柰酚-7-o-葡萄糖苷 山柰酚-3-o-芸香糖苷 U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Flavan-3-ol Glucoside from Daphniphyllum oldhami 被引量:3
4
作者 Zhi Yu SHAO, Da Yuan ZHU, Yue Wei GUO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Biologic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9期926-929,共4页
A new flavan-3-ol glucoside, (-)-afzel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 (1),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stem of Daphniphyllum oldhami.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spectroscop... A new flavan-3-ol glucoside, (-)-afzel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 (1),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stem of Daphniphyllum oldhami.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spectroscopi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related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phniphyllum oldhami flavan-3-ol (-)-afzel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枇杷叶的倍半萜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磊 陈剑 +2 位作者 印敏 任冰如 李维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98-1502,共5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途径进行研究总结。方法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和RP-18柱色谱处理后,得到的枇杷叶总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分离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途径进行研究总结。方法枇杷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聚酰胺柱色谱和RP-18柱色谱处理后,得到的枇杷叶总倍半萜苷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100 mm,1.8μm),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ESI源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结果从总倍半萜苷中得到5个倍半萜苷类化合物,其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均相同,表现为逐个脱去寡糖链上的糖基,产生特征碎片离子m/z 675、529、383,最后生成m/z 205的特征苷元碎片。结论其中2个倍半萜苷类成分可能是仅在苷元C-6和C-7位上构型有差异的loquatifolin A和6,7-cis-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倍半萜苷 UPLC-Q-TOF-MS loquatifolin A 6 7-cis-nerolid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葶苈子中的指标成分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部免疫功能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桐茂 刘炜 孔德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0-917,共8页
目的研究南葶苈子中的指标成分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QGG)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部免疫功能调节机制,阐释南葶苈子止咳平喘功效的物质基础与科学内涵。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QGG高(QGGH... 目的研究南葶苈子中的指标成分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QGG)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部免疫功能调节机制,阐释南葶苈子止咳平喘功效的物质基础与科学内涵。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QGG高(QGGH)、中(QGGM)、低(QGGL)剂量(0.20、0.15、0.10 g/kg)组和阳性对照氨茶碱(0.09 g/kg)组,连续8周采用香烟熏暴露联合细菌感染的方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大鼠于烟熏5周后开始ig给药,连续28 d。采用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h17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细胞比例;TUNEL法观察QGG对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肺组织蛋白提取液中凋亡相关蛋白(cytoC、Caspase-9、Caspase-3、Bax、Bcl-2)及胞质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和胞核NF-κBp65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随周龄增长而明显增加,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在第1~8周增长率变化缓慢。与模型组比较,QGGH和氨茶碱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从第5周开始呈增长趋势,而QGGM、QGGL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Treg和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FOXP3和RORγt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FOXP3与RORγt比值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QGGH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FOXP3和RORγt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且QGGH组效果优于氨茶碱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QGGH组大鼠外周血中CD4^+IL-17^+/CD4^+和CD4^+FOXP3+/CD4^+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CD4^+IL-17^+/CD4^+FOXP3+显著降低(P<0.05)。氨茶碱组大鼠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相关的表达与QGGH组相近,但是CD4^+IL-17^+/CD4^+FOXP3+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QGGH组和氨茶碱组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5),QGGM、QGGL组改变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Bax、cytoC、Caspase-9、Caspase-3、胞核NF-κBp6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Bcl-2、胞质NF-κBp6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QGGH组和氨茶碱组大鼠肺组织Bax、cytoC、Caspase-9、Caspase-3、胞核NF-κBp6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Bcl-2、胞质NF-κBp6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QGG可以显著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生存状态、体质量,降低外周血CD4^+IL-17^+/FOXP3+CD4^+,调控Treg和Th17特征性转录因子FOXP3和RORγt的基因表达,平衡外周血中Th17与Treg比例,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修复损伤的组织,维持器官功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葶苈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7-o-β-D-龙胆双糖苷 细胞凋亡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HPLC同时测定肿节风中3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建鑫 袁珂 +1 位作者 王麟 斯金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肿节风中异嗪皮啶-7-O-β-D-葡萄糖苷、异嗪皮啶和山柰酚-3-O-β-D-葡萄糖酸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醋酸甲醇溶液(A)-0.1%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 目的:建立 HPLC 法同时测定肿节风中异嗪皮啶-7-O-β-D-葡萄糖苷、异嗪皮啶和山柰酚-3-O-β-D-葡萄糖酸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醋酸甲醇溶液(A)-0.1%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7 min,A:25%,B:75%;17~65 min,A:25%→55%,B:75%→45%);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344 nm;柱温26℃。结果:异嗪皮啶-7-O-β-D-葡萄糖苷、异嗪皮啶和山柰酚-3-O-β-D-葡萄糖酸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4.0μg(r=0.9999),0.2~4.0μg(r=0.9999),0.5~1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0.6%(RSD=1.7%),99.8%(RSD=1.1%),99.6%(RSD=0.4%)。结论:所建立的 HPLC 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分离度好,为全面评价肿节风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 HPLC 异嗪皮啶-7-o-β-D-葡萄糖苷 异嗪皮啶 山柰酚-3-o-β-D-葡萄糖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文平 吴慧敏 +3 位作者 刘曼婷 许煜晨 尹兴斌 倪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739-5742,共4页
目的:探究南葶苈子药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槲皮素双糖苷)的稳定性,为南葶苈子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了该成分在水溶液中的热稳定性,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方程,... 目的:探究南葶苈子药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槲皮素双糖苷)的稳定性,为南葶苈子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了该成分在水溶液中的热稳定性,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方程,推算出了其有效期和半衰期;以lgK(K为反应速率常数)对1/T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考察该成分在不同pH、不同溶剂以及不同浓度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结果:该成分在80、100℃条件下加热10h后,含量分别降至初始含量的50.1%、5.4%,热降解规律符合零级反应方程。温度为60、80、100℃时的有效期分别为7.71、2.95、2.39h,半衰期分别为58.29、7.54、5.07h。另外,在pH>6条件下,该成分发生大量降解,为碱催化反应。结论:南葶苈子中的槲皮素双糖苷不稳定,在制剂生产过程中应进行相应条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葶苈子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 热稳定性 PH值
原文传递
川西獐牙菜中不同部位3种药用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被引量:9
9
作者 马玉花 陈桂琛 +2 位作者 吉文鹤 卢学峰 纪兰菊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建立野生与栽培的川西獐牙菜中不同部位3种有效成分,即龙胆苦苷(S_1)、芒果苷(S_2)、7-O-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S_3)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Kromasil C_(18)(250mm×4.60 mm,5μ... 目的:建立野生与栽培的川西獐牙菜中不同部位3种有效成分,即龙胆苦苷(S_1)、芒果苷(S_2)、7-O-β-D-吡喃木糖-1,8-二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S_3)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Kromasil C_(18)(250mm×4.6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条件为0 min→50 min→55 min,甲醇:20%→80%→100%;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快速、实用性强。川西獐牙菜中3种药效成分在花的部位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西獐牙菜 不同部位 龙胆苦苷(S1) 芒果苷(S2) 7-o-β-D-吡喃木糖-1 8-二羟基-3-甲氧基山酮(S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川西獐牙菜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药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狗枣猕猴桃叶中狗枣猕猴桃黄酮C的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永日 李绪文 +2 位作者 陆娟 桂明玉 徐吉庆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对狗枣猕猴桃叶中的狗枣猕猴桃黄酮 C[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ZORBAX Extend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1∶49),流速1.... 目的:对狗枣猕猴桃叶中的狗枣猕猴桃黄酮 C[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ZORBAX Extend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1∶49),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267 nm,柱温25℃。结果:狗枣猕猴桃黄酮 C 在进样量0.5~1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为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 为0.50%(n=6)。结论:本方法对狗枣猕猴桃叶中狗枣猕猴桃黄酮 C 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准确,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枣猕猴桃 狗枣猕猴桃黄酮C[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丽玫 谢植基 毋福海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2678-2680,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水溶液(9∶91),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进...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水溶液(9∶91),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检测浓度在5~6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平均回收率为104.2%,方法精密度RSD=0.65%(n=6)。结论:该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可用于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注射液2个黄烷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宏 李建北 +1 位作者 张东明 仲婕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97-1099,共3页
目的:建立黄芪注射液中2个黄烷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SB-C_(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43:57);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7nm;最佳固相萃取洗... 目的:建立黄芪注射液中2个黄烷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Agilent ZORBAX-SB-C_(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43:57);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7nm;最佳固相萃取洗脱条件减少了定量分析的杂质干扰。结果: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HQ-1),线性范围为0.0888~1.4208μg,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4%,RSD=0.4%。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HQ-2),线性范围为0.0555~0.888μg,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72%,RSD=1.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结果可靠,为今后对黄芪注射液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补充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黄芪注射液 9 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HQ-1) 2'-羟基- 3 4’-二甲氧基异黄烷-7—O—D-吡喃葡萄糖苷(HQ-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Acylated Flavonoid from Anaphalis aureo-punctata 被引量:3
13
作者 Yan Qi WU Shuo LI +1 位作者 Ya LI Yu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6-67,共2页
A new acylated flavonoid glycoside, 3-O-kaempferol-3-O-acetyl-6-O-(p-coumaroyl)-- D-glucopyranoside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plant of Anaphalis aureo-punctata. The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by spectral methods.
关键词 Anaphalis aureo-punctata flavonoid 3-o-kaempferol-3-o-acetyl-6-o-(p-coumaroyl)- -d-glucopyranosi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及其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14
作者 何宛俞 黄积根 +2 位作者 邓礼勤 丁林威 张全鹏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2251-2253,共3页
在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神经元胞体被周围的卫星胶质细胞包裹形成神经结构功能单元,而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是卫星胶质细胞膜上的一个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门控的非选择性离子通道,有研究表明,P2X7R可促进细胞增殖和促进神... 在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神经元胞体被周围的卫星胶质细胞包裹形成神经结构功能单元,而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是卫星胶质细胞膜上的一个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门控的非选择性离子通道,有研究表明,P2X7R可促进细胞增殖和促进神经轴突生长,也有研究报道,其被激活后可导致环氧化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介质的释放,介导细胞的损伤,因此P2X7R的功能尚存争议。本文就P2X7R的结构、功能以及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作用的研究方法做一简单综述,为研究P2X7R在神经再生中的具体功能提供方法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 亮蓝G 2'(3')-o-(4-苯甲酰基)腺苷5'-三磷酸三乙基铵盐 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李俊 杨琴 +1 位作者 王飞 朱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82-238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的尿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代谢产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M_1... 目的研究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的尿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代谢产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M_1)、3′,4′,7-三羟基异黄酮(M_2)、大豆素(M_3)、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苷(M_4)、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M_5)。结论代谢产物M_5为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 代谢产物 毛蕊异黄酮 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苷 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
原文传递
地锦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5
16
作者 柳润辉 王汉波 孔令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研究地锦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 Sephadex L H- 2 0纯化 ,从地锦草中分得 9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 它们分别为β-谷甾醇 ( ) ,没食子酸 ( ) ,鞣花酸( ) ,短叶苏木酚 ( ) ,槲... 目的 研究地锦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和 Sephadex L H- 2 0纯化 ,从地锦草中分得 9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结果 它们分别为β-谷甾醇 ( ) ,没食子酸 ( ) ,鞣花酸( ) ,短叶苏木酚 ( ) ,槲皮素 ( ) ,山奈酚 ( ) ,芹菜素 - 7- O-葡萄糖苷 ( ) ,木犀草素 - 7- O-葡萄糖苷 ( ) ,槲皮素 - 3- O-阿拉伯糖苷 ( )。结论 化合物 , , , 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中药 鞣花酸 短叶苏木酚 芹菜素-7-O葡萄糖苷 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 槲皮素-3-o-阿拉伯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龙薯蓣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卢丹 王春宇 +2 位作者 刘金平 陈帅 李平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2,6-二甲氧基-1,4-菲醌(Ⅰ)、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Ⅱ)、山...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2,6-二甲氧基-1,4-菲醌(Ⅰ)、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Ⅱ)、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3S)-6,8-二羟基-3-苯基-3,4-二氢异香豆素(montroumarin,Ⅳ)、4’,5-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苄(Ⅴ)、薯蓣皂苷元(Ⅵ)、胡萝卜苷(Ⅶ)、β-谷甾醇(Ⅶ)、甘露醇(Ⅸ)、正癸烷(Ⅹ)。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龙薯蓣 7-羟基-2 6-二甲氧基-1 4-菲醌 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老鹳草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杜树山 张文生 +2 位作者 吴晨 徐艳春 魏璐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25-626,共2页
目的:研究毛蕊老鹳草Geranium eristemo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和Toyopearl HW-40为填料的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蕊老鹳草脂溶性部位中... 目的:研究毛蕊老鹳草Geranium eristemo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和Toyopearl HW-40为填料的柱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蕊老鹳草脂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的5个化合物:β-谷甾醇(1)、原儿茶酸(2)、杨梅素(3)、山柰酚-7-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4)、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5)。结论: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并且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老鹳草 中药 化学成分 Β-谷甾醇 原儿茶酸 杨梅素 山柰酚-7-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 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异叶花椒香豆素类化学成分 被引量:8
19
作者 陶朝阳 陈万生 +4 位作者 张卫东 孙连娜 郑水庆 游亮 乔传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 :对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dimorphophyllum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分离并鉴定化合物。 方法 :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 ,运用光谱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 4个化合物 ,分别为美花椒内酯 (I) ,... 目的 :对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dimorphophyllum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分离并鉴定化合物。 方法 :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 ,运用光谱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 4个化合物 ,分别为美花椒内酯 (I) ,异茴芹内酯 (Ⅱ ) ,6 (3′ 甲基 2′,3′ 丁二醇基 ) 7 羟基 香豆素 (Ⅲ ) ,6 (3′ 甲基 2′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3′ 羟基 丁基 ) 7 羟基 香豆素 (Ⅳ )。 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异叶花椒 中药材 化学成分 香豆素 美花椒内酯 异茴芹内酯 6-(3-甲基-2’ 3-丁二醇基)-7-羟基-香豆素 6-(3-甲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3-羟基-丁基)-7-羟基-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苞裸蒴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维力 田军 丁立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研究白苞裸蒴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 ,薄层色谱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其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山奈酚 4′,7 二甲基 3 O 葡萄糖苷 ,胡萝卜苷和豆甾醇。结论 :均为首次从裸... 目的 :研究白苞裸蒴的化学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 ,薄层色谱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其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山奈酚 4′,7 二甲基 3 O 葡萄糖苷 ,胡萝卜苷和豆甾醇。结论 :均为首次从裸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苞裸蒴 山奈酚-4′ 7-二甲基-3-o-葡萄糖苷 化学成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