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PFKFB3)抑制剂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萍 韦芳 +3 位作者 顾青 曹阳 田敏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6-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抑制剂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3-(3-pyridinyl)-1-(4-pyridinyl)-2-propen-1-one,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6-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抑制剂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3-(3-pyridinyl)-1-(4-pyridinyl)-2-propen-1-one,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UVEC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高渗组(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30.0 mmol·L^(-1)葡萄糖)及高糖+3PO组(30.0 mmol·L^(-1)葡萄糖+10μmol·L^(-1) 3PO)。细胞同步化后按分组情况更换相应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MTS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体外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FKFB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FKFB3及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均为P<0.05);24 h高糖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升高(P>0.05),48 h高糖组细胞增殖能力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被抑制(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均为P<0.05);24 h高糖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但在48 h高糖组中细胞迁移率升高不明显(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及高糖组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均明显减弱(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减弱(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PFKFB3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P>0.05),高糖组PFKFB3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PFKFB3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及高糖组中p-ERK/ERK蛋白比值及PFKFB3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p-ERK/ERK蛋白比值及PFKFB3蛋白表达下降(均为P<0.05)。结论 PFKFB3抑制剂3PO可明显降低高糖环境下HUVEC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 6-磷酸 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 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2
作者 高瑞芳 孙丽丽 +8 位作者 荀敬 李霞 纪爱玲 杨洁 胡思科 王曼雪 李伟 张颖 刘洪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PFKFB4过表达的卵巢癌SKOV3和A2780稳定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转录因子SOX2、OCT4和NA...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PFKFB4过表达的卵巢癌SKOV3和A2780稳定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转录因子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成球实验检测细胞的成球能力,确定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利用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处理卵巢癌细胞,检测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及细胞的成球能力,评估自噬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和p62的表达,确定PFKFB4对卵巢癌细胞自噬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卵巢癌中PFKFB4与BNIP3表达的相关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FKFB4对BNIP3表达的影响。结果:过表达PFKFB4促进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和卵巢癌细胞的成球能力;雷帕霉素刺激增加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和卵巢癌细胞的成球能力;过表达PFKFB4增加卵巢细胞自噬水平,包括增加LC3B-Ⅱ蛋白表达、降低p62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织中PFKFB4与BNIP3表达高度正相关;过表达PFKFB4增加BNIP3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论:PFKFB4可能通过激活BNIP3介导的细胞自噬增强卵巢癌细胞的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酶4 干性 自噬 BNI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488靶向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糖酵解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小娟 王骏 +8 位作者 李军 温志强 孙东麟 李志广 韩跃辅 纪梓良 冷区 曾春贤 温星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488对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488在前列腺癌细胞株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488的靶点,转染miR-48...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488对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488在前列腺癌细胞株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488的靶点,转染miR-488模拟物24 h后,以25 μg蛋白行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的表达。转染miR-488模拟物或同时转染过表达PFKFB3质粒24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PC-3、DU145细胞增殖,通过糖摄取及乳酸分泌实验检测糖酵解能力。结果 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比较,miR-488在PC-3、DU145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6±0.03(P=0.031)、0.19±0.04(P=0.021),而在22RV1、LNCaP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调miR-488表达后,PC-3、DU145细胞的糖摄取率分别为对照组的0.54±0.03(P=0.042)、0.52±0.01(P=0.032),乳酸分泌率分别为对照组的0.55±0.02(P=0.037)、0.61±0.17(P=0.048),提示糖酵解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实验均表明PFKFB3是miR-488的靶点,上调miR-488表达后,PFKFB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同时上调miR-488与PFKFB3表达后,细胞的糖摄取分别为0.79±0.12、0.82±0.11,乳酸分泌分别为对照组的0.77±0.07(P=0.015)、0.83±0.04(P=0.026),提示糖酵解能力升高。此外,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升高。结论 miR-488可通过下调靶蛋白PFKFB3的表达,从而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88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2同工酶3 前列腺癌 增殖 糖酵解
原文传递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骏 李师耿 +5 位作者 王喻 彭叔彬 陈延雄 韩飞 李骏 温星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86-2989,共4页
目的建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通过构建针对PFKFB3基因的TALEN质粒,并将构建好的TALEN质粒在体外反转录为mRNA。利用原核显微注射... 目的建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通过构建针对PFKFB3基因的TALEN质粒,并将构建好的TALEN质粒在体外反转录为mRNA。利用原核显微注射分别将0.1μl转录后的浓度为50ng/山的mRNA注射到C57BL/6品系小鼠受精卵中,将受精卵回送到ICR代孕母鼠输卵管中,得到F0代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将FU代饲养至10周龄后合笼,从而构建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所有子代鼠出生1周后剪尾,提取RNA后反转录,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基因测序鉴定基因型。结果通过TALEN技术成功构建了f1D代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3只,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分别于靶基因位置缺失了10、4、1对碱基对;因PFKFB3基因敲除纯合子具有胚胎致死性,6只F1代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针对靶基因,编号4、5的小鼠缺失了1对碱基对,6号小鼠缺失4对碱基对,7、8、9号小鼠缺失10对碱基对。结论成功构建了PFKFB3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2同工酶3 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技术 原核显微注射 基因敲除
原文传递
玉米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东 杜喜玲 +3 位作者 胡建广 张红生 杨金水 翟虎渠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以来自“掖单 4号”的玉米果糖 6 磷酸 ,2 激酶 果糖 2 ,6 二磷酸酶 (F2KP)基因cDNA片段 (AF0 0 75 82 )为基础 ,运用RT PCR和RACE技术 ,从“紫玉糯 1号”中获得了 1个 2 4 6 9bp的玉米F2KP基因cDNA克隆 ,命名为mF2KP ,GenBank登... 以来自“掖单 4号”的玉米果糖 6 磷酸 ,2 激酶 果糖 2 ,6 二磷酸酶 (F2KP)基因cDNA片段 (AF0 0 75 82 )为基础 ,运用RT PCR和RACE技术 ,从“紫玉糯 1号”中获得了 1个 2 4 6 9bp的玉米F2KP基因cDNA克隆 ,命名为mF2KP ,GenBank登录号为AF33414 3。该cDNA包含 1个 2 2 2 6bp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 74 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两个玉米品种的F2KP基因存在一定差异 :mF2KP基因的 3′端非编码区比AF0 0 75 82序列短 38bp ;在mF2KP的15 92、15 93和 16 0 5位置上 ,分别比AF0 0 75 82序列多出了 1个碱基 ,导致阅读框在一个小范围内发生了移位。North ern杂交表明 :不同玉米组织中mF2KP的表达差异明显。在茎中mF2KP的表达水平比叶片、苞叶以及雄花序中的表达水平低 ,但比未成熟种子中的表达水平高。在未成熟种子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果糖-6-磷酸 2-激酶 果糖-2 6-磷酸 全长CDNA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基因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何炜 叶冰莹 +6 位作者 周平 郑钊 张积森 何文锦 林荣华 陈由强 陈如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以高等植物玉米、水稻的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F2KP)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甘蔗叶片中扩增F2KP的cDNA片段,命名为SoF2KP-L.该cDNA片段长2 178 bp,含2 0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 以高等植物玉米、水稻的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F2KP)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甘蔗叶片中扩增F2KP的cDNA片段,命名为SoF2KP-L.该cDNA片段长2 178 bp,含2 08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69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甘蔗F2KP与其它已知的高等植物F2KP具有很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果糖-6-磷酸 2-激酶/果糖-2 6-磷酸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7
作者 杨鹏 黄义勤 王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63-2565,共3页
目的 检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FKFB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87例胃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中PFKFB3 mRNA表达水平,... 目的 检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FKFB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87例胃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中PFKFB3 mRNA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FKFB3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用小干扰RNA (siRNA)干扰胃癌细胞MGC803中PFKFB3的表达,并用噻唑蓝(MTT)法比较干扰后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法比较干扰后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87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FKFB3的mRNA水平平均是癌旁组织的2.1倍.胃癌组织中PFKFB3的高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明显相关.siRNA干扰胃癌细胞中PFKFB3的表达后,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明显下降.结论 PFKFB3在胃癌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有氧糖酵解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2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原文传递
N6-甲基腺苷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糖酵解的影响及其与磷酸果糖激酶1的关系
8
作者 王一丹 王泊雅 +3 位作者 李璐 张勇 褚菲菲 吴慧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与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3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与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3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uR和PFK1 mRNA表达量,检测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以及结直肠癌细胞HCT8、SW480、SW620、HCT116、LoVo、RKO和COLO205中HuR mRNA表达量;使用小干扰RNA构建敲减HuR的结直肠癌细胞模型,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qRT-PCR、Western bolt实验分别检测PFK1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采用葡萄糖含量试剂盒、丙酮酸含量试剂盒分别检测葡萄糖摄取量、丙酮酸生成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HuR与PFK1的关系,采用放线菌素D实验评估HuR对PFK1 mRNA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HuR、PFK1在mRNA水平上呈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HuR在mRNA水平上呈高表达;下调HuR可以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葡萄糖消耗量及丙酮酸生成量;敲低HuR可以抑制PFK1 mRNA的稳定性,降低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FK1上存在m^(6)A修饰位点。结论m^(6)A阅读蛋白HuR可能通过识别结合PFK1上的m^(6)A位点降低PFK1 mRNA稳定性,从而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糖酵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N6-甲基腺苷 人类抗原R 6-磷酸果糖激酶1 迁移 侵袭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杜宝静 关江峰 +2 位作者 申永静 谈威威 李敏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89-93,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信封抽签法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的胃肠激素、心肌酶谱、免疫球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肌酸激酶、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5、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值均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1,6-二磷酸果糖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胃肠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1 6-磷酸果糖 胃肠激素水平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建广 杨金水 +1 位作者 赵相山 李宝健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7年第5期72-76,共5页
以玉米F1减弱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为探针,从建立的玉米cDNA的文库中分离到相应的cDNA克隆.经测序和序列同源分析证明,该cDNA编码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其氨基酸序列与人类、大鼠、牛和... 以玉米F1减弱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为探针,从建立的玉米cDNA的文库中分离到相应的cDNA克隆.经测序和序列同源分析证明,该cDNA编码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其氨基酸序列与人类、大鼠、牛和鸡等动物肝脏相同基因对应区段的相似性分为为65.7%,63.4%,63.7%和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彬元 王骏 +11 位作者 李小娟 吴涛 曾春贤 陈忠 温志强 李志广 孙东麟 权伟合 周青春 唐金琦 续奇志 温星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61-1663,共3页
目的观察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PC3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浓度1∶50)方法,观察PFKFB3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实... 目的观察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PC3和DU145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体浓度1∶50)方法,观察PFKFB3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40个循环,188 bp)、Western blot法[30 μl,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PFKFB3 mRNA和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及前列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40 μmol/L H2O2)与细胞生长实验[20 μl噻唑蓝(MTT)]对比观察敲除PFKFB3基因前后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结果PFKFB3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2.42±0.1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3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前列腺癌细胞中PFKFB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前列腺上皮细胞,分别为2.0~2.6倍和2.5~4.5倍(P=0.015);敲除PFKFB3基因后,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克隆形成率为敲除前的22%~35%(P=0.018),细胞生长实验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在第4天受抑制,为对照组的28%~30%(P=0.026)。结论PFKFB3基因在前列腺癌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PFKFB3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2同工酶3 前列腺癌 增殖
原文传递
miR-296-5p、Skp2、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张灿峰 刘嘉欣 杨文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术治疗,对比不同病理特征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术后1年是否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21)与未复发组(n=97),比较2组临床资料、miR-296-5p、Skp2、RPL6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296-5p、Skp2、RPL6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2.416、10.088、34.239、20.180、12.208,t=4.649、-5.770、-5.713、4.716、-5.647、-6.884,均P=0.000);miR-296-5p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78、-0.539、-0.517、-0.556,均P<0.001),Skp2、RPL6 mRNA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31、0.507、0.476、0.493、0.494、0.473、0.420、0.505,均P<0.001);复发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高于未复发组,术后辅助治疗率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miR-296-5p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Skp2、RPL6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术后辅助治疗、miR-296-5p、Skp2、RPL6 mRNA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后,miR-296-5p、Skp2、RPL6mRNA仍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296-5p、Skp2、RPL6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的AUC为0.902(95%CI=0.833~0.94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miR-296-5p、Skp2、RPL6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6-5p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核糖体蛋白L6 前列腺癌 病理特征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果糖-2-激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莱 王喆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83-989,共7页
目的检测6-磷酸果糖-2-激酶(6-phosphofructokinase-2,PFKFB)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本院9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相应90例癌旁组织中PFKFB1、PFKFB2、PFKFB3、PFKFB4及... 目的检测6-磷酸果糖-2-激酶(6-phosphofructokinase-2,PFKFB)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本院9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相应90例癌旁组织中PFKFB1、PFKFB2、PFKFB3、PFKFB4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的表达。结果 PFKFB1、PFKFB2、PFKFB3、PFKFB4和HIF1-α在9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例数分别为57、59、59、51和60,表达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PFKFB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P<0.05),高表达组比低表达组预后差(P<0.01),临床分期高的结直肠癌患者中,PFKFB3的高表达提示了临床预后差(P<0.01),但在临床分期低的患者中不存在这种差异(P>0.05)。PFKFB3的表达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7,P<0.01)。而PFKFB1、PFKFB2和PFKFB4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FKFB家族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结直肠癌患者中PFKFB3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预后差,并且其作用同HIF1-α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组织芯片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 缺氧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对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瑞芳 荀敬 +5 位作者 李宁昕 李霞 张颖 沈丽琳 罗娜 刘洪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构建PFKFB4沉默和过表达的卵巢癌A2780稳定细胞系,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FKFB4沉默和过表达效果,通过CCK-8实...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构建PFKFB4沉默和过表达的卵巢癌A2780稳定细胞系,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FKFB4沉默和过表达效果,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和试剂盒分别检测A278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糖酵解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PFKFB4沉默和过表达的A2780稳定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沉默PFKFB4后,A2780细胞的PFKFB4 mRNA和蛋白水平、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分泌水平显著降低,ROS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PFKFB4后,A2780细胞的PFKFB4 mRNA和蛋白水平、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分泌水平显著升高,ROS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KFB4可通过增强糖酵解活性,发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酶4 卵巢癌 增殖 迁移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4(PFKFB4)在肿瘤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朝军 赵宁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3期166-170,共5页
即使微环境中氧气充足,肿瘤细胞仍以较高的糖酵解率来代谢葡萄糖,这种独特的代谢方式称为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这种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可诱导肿瘤细胞中代谢酶系和代谢方式的改变.代谢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6-ph... 即使微环境中氧气充足,肿瘤细胞仍以较高的糖酵解率来代谢葡萄糖,这种独特的代谢方式称为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这种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可诱导肿瘤细胞中代谢酶系和代谢方式的改变.代谢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s,PFKFB)家族成员是果糖-2,6-二磷酸(F-2,6-BP)的最强变构激活剂,F-2,6-BP可变构激活糖酵解反应的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1(PFK-1),控制糖酵解通量,影响肿瘤生长.PFKFB4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是癌细胞生存和生长所必需的.本文综述了肿瘤进展中PFKFB4在糖酵解及糖酵解以外的功能,并讨论了靶向PFKFB4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酶4 糖酵解 代谢重编程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栩晗 李国生 +4 位作者 朱华 黄澜 刘亚莉 马春梅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9-13,共5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cK)、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作2型糖尿病中国地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小檗碱组、二甲双胍组,各药干预9周。同时设立对照组。观察小檗碱疗效及对肝脏GcK、G6P、PEPCK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增高肝脏GcK的mRNA表达,降低肝脏G6P、PEPCK mRNA的表达。结论小檗碱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GcK mRNA的表达和降低G6P、PEPCK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小檗碱 葡萄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在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敏 吕红彬 +5 位作者 何跃 欧阳科 周琦 田敏 向小红 曹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定量检测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和血清中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phosp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目的定量检测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和血清中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3(phosp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PFKFB3在PDR患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纳入确诊为PDR拟行单眼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42例(42眼)作为试验组,并根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进一步将试验组分为非注药组和注药组,纳入同期诊断为全层黄斑裂孔(full thickness macular hole,FTMH)及黄斑前膜(preretinal membrane of the macula,PRMM)的20例(20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的玻璃体和血清标本,定量检测各组标本中的PFKFB3和VEGF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玻璃体中PFKFB3水平为(463. 17±381. 28) 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158. 43±86. 88)ng·L^-1](t=4. 919,P <0. 001),试验组血清中PFKFB3水平为(153. 45±83. 78) 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92. 72±32. 42)ng·L^-1](t=4. 098,P <0. 001)。非注药组患者玻璃体中PFKFB3水平为(797. 29±387. 44) ng·L^-1,明显高于注药组[(257. 56±181. 49) ng·L^-1](t=5. 230,P <0. 001),而非注药组血清中PFKFB3水平与注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679,P=0. 501)。非注药、注药组和对照组患者玻璃体与血清中的PFKFB3水平无相关性(非注药组:r=0. 194,P=0. 471;注药组:r=0. 071,P=0. 731;对照组:r=0. 254,P=0. 279)。试验组患者玻璃体中VEGF水平为(1713. 50±1386. 90) 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205. 52±92. 93) ng·L^-1](t=7. 014,P <0. 001);试验组血清中VEGF水平为(224. 98±168. 08) ng·L^-1,明显高于对照组[(86. 80±36. 51) ng·L^-1](t=5. 082,P <0. 001)。非注药组患者玻璃体中VEGF水平为(3399. 72±510. 06) ng·L^-1,明显高于注药组[(675. 82±242. 57) ng·L^-1](t=20. 014,P <0. 001),非注药组血清中VEGF水平为(373. 40±174. 23) ng·L^-1,明显高于注药组[(133. 65±73. 10) ng·L^-1](t=5. 228,P <0. 001)。非注药、注药组和对照组患者玻璃体与血清中的VEGF水平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非注药组:r=0. 952,P <0. 001;注药组:r=0. 423,P=0. 031;对照组:r=0. 776,P <0. 001)。非注药组、注药组和对照组患者玻璃体中PFKFB3与VEGF水平均存在正相关关系(非注药组:r=0. 865,P <0. 001;注药组:r=0. 587,P=0. 002;对照组:r=0. 807,P <0. 001),而在血清中仅注药组的PFKFB3与VEGF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 444,P=0. 023)。结论PFKFB3可能参与了PDR的发生发展过程;VEGF可能通过上调PFKFB3的表达而参与PDR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 6-磷酸酶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死后肝脏磷酸果糖激酶-2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菊 李斌 +5 位作者 焦白光 付佳 黄红 宋宇 彭其毅 廖志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4-85,89,F000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大鼠肝脏组织内磷酸果糖激酶-2(PFK-2)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105只随机分为三组,以不同方式(失血、窒息、断颈)处死。分别于死后0、1、2、4、8、12和24h取大鼠肝脏组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PF... 目的分析不同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大鼠肝脏组织内磷酸果糖激酶-2(PFK-2)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105只随机分为三组,以不同方式(失血、窒息、断颈)处死。分别于死后0、1、2、4、8、12和24h取大鼠肝脏组织,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大鼠PFK-2变化。结果三组不同死亡原因大鼠肝脏组织内PFK-2的含量随死亡时间延长呈规律性减弱趋势。结论大鼠肝脏组织内PFK-2的变化可以反映死亡时间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磷酸果糖激酶-2 含量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联合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绪韶 胡淑琴 杨惠泉 《中国医药》 2008年第10期639-640,共2页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加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9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100~250mg/(kg·d)...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加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9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100~250mg/(kg·d)静脉滴注,辅酶Q10 1~2mg/(kg·d)口服;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静脉滴注,1次/d。10~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及心功能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与72.4%,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加辅酶Q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1 6-磷酸果糖 捕酶Q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血时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蓉 姚裕家 +1 位作者 李炜如 陈大鹏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 了解缺氧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 - 2 )的变化情况及1,6 -二磷酸果糖(FDP)能否减少缺氧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中MMP - 2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激光共聚集的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血不同时段... 目的 了解缺氧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 - 2 )的变化情况及1,6 -二磷酸果糖(FDP)能否减少缺氧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中MMP - 2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激光共聚集的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血不同时段和给予FDP干预时MMP 2的表达。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血12h其MMP- 2表达明显增高、2 4h表达减少,给予FDP干预后缺氧缺血12h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缺氧缺血早期星形胶质细胞合成MMP - 2增多,对细胞有破坏作用,FDP能通过减少缺氧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MMP- 2的表达而保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1 6-磷酸果糖 缺氧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