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1
作者 高瑞芳 孙丽丽 +8 位作者 荀敬 李霞 纪爱玲 杨洁 胡思科 王曼雪 李伟 张颖 刘洪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PFKFB4过表达的卵巢癌SKOV3和A2780稳定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转录因子SOX2、OCT4和NA...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系统构建PFKFB4过表达的卵巢癌SKOV3和A2780稳定细胞系。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性相关转录因子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成球实验检测细胞的成球能力,确定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利用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处理卵巢癌细胞,检测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及细胞的成球能力,评估自噬对卵巢癌细胞干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和p62的表达,确定PFKFB4对卵巢癌细胞自噬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卵巢癌中PFKFB4与BNIP3表达的相关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FKFB4对BNIP3表达的影响。结果:过表达PFKFB4促进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和卵巢癌细胞的成球能力;雷帕霉素刺激增加SOX2、OCT4和NANOG的表达和卵巢癌细胞的成球能力;过表达PFKFB4增加卵巢细胞自噬水平,包括增加LC3B-Ⅱ蛋白表达、降低p62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卵巢癌组织中PFKFB4与BNIP3表达高度正相关;过表达PFKFB4增加BNIP3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论:PFKFB4可能通过激活BNIP3介导的细胞自噬增强卵巢癌细胞的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酶4 干性 自噬 BNI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的体外表达、纯化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倩 张晓琳 +2 位作者 金晶 田金英 叶菲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1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制备重组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GFAT),检测其活性。方法:利用RT-PCR扩增人肝脏cDNA中GFAT1基因全长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b中;在大肠杆菌Origami(DE3)中诱导表达,用镍离子螯合柱(Ni-NTA)纯化重组GFAT1;用体外酶学的... 目的:制备重组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GFAT),检测其活性。方法:利用RT-PCR扩增人肝脏cDNA中GFAT1基因全长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b中;在大肠杆菌Origami(DE3)中诱导表达,用镍离子螯合柱(Ni-NTA)纯化重组GFAT1;用体外酶学的方法检测GFAT的活性。结果:构建了pET32b-GFAT1质粒,经诱导表达及纯化,得到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GFAT。结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可得到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GFA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建广 杨金水 +1 位作者 赵相山 李宝健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7年第5期72-76,共5页
以玉米F1减弱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为探针,从建立的玉米cDNA的文库中分离到相应的cDNA克隆.经测序和序列同源分析证明,该cDNA编码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其氨基酸序列与人类、大鼠、牛和... 以玉米F1减弱表达基因的cDNA片段为探针,从建立的玉米cDNA的文库中分离到相应的cDNA克隆.经测序和序列同源分析证明,该cDNA编码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其氨基酸序列与人类、大鼠、牛和鸡等动物肝脏相同基因对应区段的相似性分为为65.7%,63.4%,63.7%和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腱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表达:6-磷酸果糖的抑制效应(英文)
4
作者 申延清 夏长所 马爱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6258-6261,共4页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肌腱愈合与粘连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表达可起到一定的防止肌腱术后粘连作用。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天然抑制剂6-磷酸果糖对兔屈趾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肌腱愈合与粘连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表达可起到一定的防止肌腱术后粘连作用。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天然抑制剂6-磷酸果糖对兔屈趾肌腱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取兔屈趾肌腱分离培养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3种细胞分别加入6-磷酸果糖(实验组)或不加6-磷酸果糖(对照组)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表达,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观测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实验组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实验组3种细胞阳性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率及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强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加入6-磷酸果糖培养后,3种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细胞 6-磷酸果糖 转化生长因子Β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源于大肠杆菌的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的原核表达与活性测定
5
作者 马莉 陈丽梅 年洪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93,共6页
同源性搜索显示大肠杆菌中存在核酮糖单磷酸途径关键酶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HPS)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PHI)基因的同源序列,但没有其相关活性和功能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扩增hps和phi的同源序列(分别简称为E... 同源性搜索显示大肠杆菌中存在核酮糖单磷酸途径关键酶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HPS)和6-磷酸果糖异构酶(PHI)基因的同源序列,但没有其相关活性和功能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从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扩增hps和phi的同源序列(分别简称为Ehps和Ephi),构建了大肠杆菌Ehps和Ephi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DEST17-Ehps和pDEST17-Ephi,表达和纯化了重组蛋白EHPS和EPHI,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EHPS和EPHI具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己酮糖合成酶 6-磷酸果糖异构酶 原核表达 重组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姚秋阳 杨玉芹 +3 位作者 崔柳苏 苏辉昭 李瑞芳 陆光涛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7-1054,共8页
6-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催化糖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不可逆反应。本研究利用pK18mobsacB自杀质粒采用同源双交换的方法对野油菜黄单胞菌Xcc8004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XC_0872)进行缺失突变,获得无标记的缺失突变体DM087... 6-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它催化糖酵解途径中第一个不可逆反应。本研究利用pK18mobsacB自杀质粒采用同源双交换的方法对野油菜黄单胞菌Xcc8004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XC_0872)进行缺失突变,获得无标记的缺失突变体DM0872。表型检测结果显示DM0872突变体不影响野油菜黄单胞菌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利用,不影响胞外多糖的合成,也不影响其致病性。该结果显示糖酵解途径在野油菜黄单胞菌的地位并不重要。另外,我们利用RT-PCR方法检测了XC_0872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XC_0872在Xcc8004中是转录的。而之前曾有报道称黄单胞菌中无法检测出6-磷酸果糖激酶活性,这表明XC_0872进行了转录后调控从而使6-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受到限制。本研究为野油菜黄单胞菌中糖酵解途径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揭示野油菜黄单胞菌中该途径的调控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胞菌 6-磷酸果糖激酶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果糖-2-激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魏莱 王喆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83-989,共7页
目的检测6-磷酸果糖-2-激酶(6-phosphofructokinase-2,PFKFB)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本院9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相应90例癌旁组织中PFKFB1、PFKFB2、PFKFB3、PFKFB4及... 目的检测6-磷酸果糖-2-激酶(6-phosphofructokinase-2,PFKFB)在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本院9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相应90例癌旁组织中PFKFB1、PFKFB2、PFKFB3、PFKFB4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的表达。结果 PFKFB1、PFKFB2、PFKFB3、PFKFB4和HIF1-α在9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例数分别为57、59、59、51和60,表达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PFKFB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密切相关(P<0.05),高表达组比低表达组预后差(P<0.01),临床分期高的结直肠癌患者中,PFKFB3的高表达提示了临床预后差(P<0.01),但在临床分期低的患者中不存在这种差异(P>0.05)。PFKFB3的表达同HIF-1α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7,P<0.01)。而PFKFB1、PFKFB2和PFKFB4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FKFB家族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且结直肠癌患者中PFKFB3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预后差,并且其作用同HIF1-α的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组织芯片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 缺氧诱导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嗜热厌氧菌6-磷酸果糖激酶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传奇 王敬强 +2 位作者 钱忠 马延和 刘斯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9-254,共6页
6_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一个关键酶。基于腾冲嗜热厌氧菌基因组中的注释,基因TTE1816可能是PFK的一种,但是,它是否确有生物活性还必须有实验数据的支持。腾冲嗜热厌氧菌在最适温度培养后,提取细菌全蛋白,并采用双向电泳将可溶... 6_磷酸果糖激酶(PFK)是糖酵解途径一个关键酶。基于腾冲嗜热厌氧菌基因组中的注释,基因TTE1816可能是PFK的一种,但是,它是否确有生物活性还必须有实验数据的支持。腾冲嗜热厌氧菌在最适温度培养后,提取细菌全蛋白,并采用双向电泳将可溶性蛋白质分离,然后运用质谱鉴定若干染色斑点。实验表明,TTE1816在高温条件下能够表达蛋白质。将TTE1816基因体外克隆至细菌表达载体,并在BL_21大肠杆菌中表达为可溶性蛋白。酶动力学实验表明,重组蛋白TTE1816具有PFK的催化活性,最适反应温度在60℃。它还能够催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6_磷酸葡萄糖的磷酸化反应。另外,在高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条件下,TTE1816还表现果糖二磷酸酶的特性。结果证明,TTE1816是腾冲嗜热厌氧菌中PFK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嗜热厌氧菌 嗜热菌 6-磷酸果糖激酶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对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瑞芳 荀敬 +5 位作者 李宁昕 李霞 张颖 沈丽琳 罗娜 刘洪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503-508,共6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构建PFKFB4沉默和过表达的卵巢癌A2780稳定细胞系,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FKFB4沉默和过表达效果,通过CCK-8实...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4(PFKFB4)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构建PFKFB4沉默和过表达的卵巢癌A2780稳定细胞系,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FKFB4沉默和过表达效果,通过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流式细胞术和试剂盒分别检测A278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糖酵解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PFKFB4沉默和过表达的A2780稳定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沉默PFKFB4后,A2780细胞的PFKFB4 mRNA和蛋白水平、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分泌水平显著降低,ROS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PFKFB4后,A2780细胞的PFKFB4 mRNA和蛋白水平、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葡萄糖消耗和乳酸分泌水平显著升高,ROS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KFB4可通过增强糖酵解活性,发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酶4 卵巢癌 增殖 迁移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PFKFB3)抑制剂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萍 韦芳 +3 位作者 顾青 曹阳 田敏 吕红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6-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抑制剂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3-(3-pyridinyl)-1-(4-pyridinyl)-2-propen-1-one,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 目的探讨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6-二磷酸酶(6-phosphofructokinase-2/fructose-2,6-bisphosphatase 3,PFKFB3)抑制剂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酮[3-(3-pyridinyl)-1-(4-pyridinyl)-2-propen-1-one,3PO]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UVEC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高渗组(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30.0 mmol·L^(-1)葡萄糖)及高糖+3PO组(30.0 mmol·L^(-1)葡萄糖+10μmol·L^(-1) 3PO)。细胞同步化后按分组情况更换相应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用于后续实验。采用MTS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体外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FKFB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FKFB3及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均为P<0.05);24 h高糖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升高(P>0.05),48 h高糖组细胞增殖能力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被抑制(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均为P<0.05);24 h高糖组细胞迁移率明显升高(P<0.05),但在48 h高糖组中细胞迁移率升高不明显(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均为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及高糖组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均明显减弱(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细胞管腔形成能力减弱(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PFKFB3 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P>0.05),高糖组PFKFB3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PFKFB3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及高糖组中p-ERK/ERK蛋白比值及PFKFB3蛋白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3PO组p-ERK/ERK蛋白比值及PFKFB3蛋白表达下降(均为P<0.05)。结论 PFKFB3抑制剂3PO可明显降低高糖环境下HUVEC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2 6-磷酸 3-(3-吡啶基)-1-(4-吡啶基)-2-丙烯-1- 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二磷酸钠中6-磷酸果糖及果糖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平潮 芮祖根 刘深广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用纸电泳法分离检测果糖二磷酸钠中有关物质6磷酸果糖及果糖,分离效果好,方法简便快速,检出灵敏度高。以枸橼酸盐缓冲液(pH30)为电泳缓冲液,采用中速薄型定量层析滤纸作电泳滤纸,电压梯度18V/cm,电泳80min... 用纸电泳法分离检测果糖二磷酸钠中有关物质6磷酸果糖及果糖,分离效果好,方法简便快速,检出灵敏度高。以枸橼酸盐缓冲液(pH30)为电泳缓冲液,采用中速薄型定量层析滤纸作电泳滤纸,电压梯度18V/cm,电泳80min,用盐酸间苯二胺乙醇液显色。以果糖二磷酸钠泳动距离为100,6磷酸果糖和果糖的相对迁移率(n=12)分别为074±006、012±003。最低检出量分别为果糖二磷酸钠2μg,6磷酸果糖5μg,果糖025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电泳 电泳滤纸 果糖磷酸 6-磷酸果糖 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4(PFKFB4)在肿瘤中的作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朝军 赵宁辉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3期166-170,共5页
即使微环境中氧气充足,肿瘤细胞仍以较高的糖酵解率来代谢葡萄糖,这种独特的代谢方式称为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这种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可诱导肿瘤细胞中代谢酶系和代谢方式的改变.代谢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6-ph... 即使微环境中氧气充足,肿瘤细胞仍以较高的糖酵解率来代谢葡萄糖,这种独特的代谢方式称为有氧糖酵解(Warburg效应).这种肿瘤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可诱导肿瘤细胞中代谢酶系和代谢方式的改变.代谢酶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6-phosphofructo-2-kinase/fructose-2,6-bisphosphatases,PFKFB)家族成员是果糖-2,6-二磷酸(F-2,6-BP)的最强变构激活剂,F-2,6-BP可变构激活糖酵解反应的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1(PFK-1),控制糖酵解通量,影响肿瘤生长.PFKFB4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是癌细胞生存和生长所必需的.本文综述了肿瘤进展中PFKFB4在糖酵解及糖酵解以外的功能,并讨论了靶向PFKFB4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酶4 糖酵解 代谢重编程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基转移酶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江 田金英 +2 位作者 丛维娜 辛冰牧 叶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 建立己糖胺途径的关键酶谷氨酰胺∶6 磷酸果糖酰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 6 phosphateamidotransferase,GFAT)抑制剂的细胞筛选模型。方法 用改进的GDH法测定GFAT的活性。以速效胰岛素依赖的葡萄糖摄取观察细胞对胰岛素的... 目的 建立己糖胺途径的关键酶谷氨酰胺∶6 磷酸果糖酰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 6 phosphateamidotransferase,GFAT)抑制剂的细胞筛选模型。方法 用改进的GDH法测定GFAT的活性。以速效胰岛素依赖的葡萄糖摄取观察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用长效胰岛素诱导HIRc细胞,形成己糖胺途径过度活跃和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并应用该细胞模型和GDH法筛选GFAT抑制剂。结果 用25nmol·L-1长效胰岛素刺激HIRc细胞36h,可明显激活己糖胺途径,使GFAT活性上升47%;同时产生胰岛素抵抗,使速效胰岛素依赖的葡萄糖摄取能力降低21%。Azaserine可明显抑制该模型中GFAT的活性。结论 长效胰岛素既可过度激活HIRc细胞己糖胺途径,又可使其产生胰岛素抵抗。该模型可用于筛选GFAT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糖胺途径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基转移酶抑制剂 胰岛素抵抗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墨天牛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14
作者 蔡紫玲 吴华俊 林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31-2137,共7页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n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通路(HBP)的限速酶,参与几丁质的合成和蛋白质的糖基化。本研究利用RACE克隆了松墨天牛GFAT基因(Ma GFAT),Gen Bank登录号为KT362367,其...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n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通路(HBP)的限速酶,参与几丁质的合成和蛋白质的糖基化。本研究利用RACE克隆了松墨天牛GFAT基因(Ma GFAT),Gen Bank登录号为KT362367,其长度为2624 bp,开放阅读框为2061 bp,编码686个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显示Ma GFAT与赤拟谷盗相似性最高,为88%,在系统发育树上位于同一分支。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Ma GFAT在松墨天牛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a GFAT在各虫态中,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成虫部位中,翅的表达量最高;在幼虫各组织中,体壁的表达量最高。本文为研究GFAT结构与功能的关糸奠定基础,为阐明GFAT在松墨天牛几丁质合成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 基因克隆 RT-q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信号通路对糖酵解诱导胰岛β细胞去分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茜 魏皓月 +3 位作者 魏代浩 马琨 沈瑛锴 黄延芹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226,共5页
胰岛β细胞去分化是导致T2DM患者Ins分泌缺陷或IR的重要原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信号通路是与T2DM相关的生物途径,参与高糖环境下无氧糖酵解诱导胰岛β细胞去分化。本文综述HIF-1... 胰岛β细胞去分化是导致T2DM患者Ins分泌缺陷或IR的重要原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3(PFKFB3)信号通路是与T2DM相关的生物途径,参与高糖环境下无氧糖酵解诱导胰岛β细胞去分化。本文综述HIF-1α/PFKFB3信号通路对糖酵解诱导胰岛β细胞去分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去分化 糖酵解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 6-磷酸酶3信号通路 胰岛β细胞
原文传递
N6-甲基腺苷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糖酵解的影响及其与磷酸果糖激酶1的关系
16
作者 王一丹 王泊雅 +3 位作者 李璐 张勇 褚菲菲 吴慧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与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3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 目的探讨N6-甲基腺苷(m^(6)A)阅读蛋白人类抗原R(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与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的关系。方法收集2022年4—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结直肠癌的33例患者的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uR和PFK1 mRNA表达量,检测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以及结直肠癌细胞HCT8、SW480、SW620、HCT116、LoVo、RKO和COLO205中HuR mRNA表达量;使用小干扰RNA构建敲减HuR的结直肠癌细胞模型,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uR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qRT-PCR、Western bolt实验分别检测PFK1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采用葡萄糖含量试剂盒、丙酮酸含量试剂盒分别检测葡萄糖摄取量、丙酮酸生成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HuR与PFK1的关系,采用放线菌素D实验评估HuR对PFK1 mRNA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HuR、PFK1在mRNA水平上呈高表达;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HuR在mRNA水平上呈高表达;下调HuR可以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葡萄糖消耗量及丙酮酸生成量;敲低HuR可以抑制PFK1 mRNA的稳定性,降低其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PFK1上存在m^(6)A修饰位点。结论m^(6)A阅读蛋白HuR可能通过识别结合PFK1上的m^(6)A位点降低PFK1 mRNA稳定性,从而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糖酵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N6-甲基腺苷 人类抗原R 6-磷酸果糖激酶1 迁移 侵袭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6-磷酸果糖激酶-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烁 杜政德 +4 位作者 高进良 高春生 刘飞 杨琼 刘邦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糖酵解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1(PFK1)基因在鼻咽癌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病例-对照设计,鼻咽癌活检标本取自41例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取自20例鼻咽部慢性炎性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采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PFK1mRN... 目的:探讨糖酵解限速酶6-磷酸果糖激酶-1(PFK1)基因在鼻咽癌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取病例-对照设计,鼻咽癌活检标本取自41例鼻咽癌患者,对照组取自20例鼻咽部慢性炎性患者鼻咽部活检组织,采取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PFK1mRNA的表达。结果:鼻咽部活检组织中,鼻咽癌组织中PFK1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鼻咽部炎性组织;PFK1mRNA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活检组织。结论:PFK1可能是鼻咽癌发生和转移的分子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1 鼻咽肿瘤 糖酵解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微小RNA-488靶向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基因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与糖酵解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小娟 王骏 +8 位作者 李军 温志强 孙东麟 李志广 韩跃辅 纪梓良 冷区 曾春贤 温星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488对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488在前列腺癌细胞株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488的靶点,转染miR-48...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488对前列腺癌细胞株增殖及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488在前列腺癌细胞株的表达。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488的靶点,转染miR-488模拟物24 h后,以25 μg蛋白行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的表达。转染miR-488模拟物或同时转染过表达PFKFB3质粒24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PC-3、DU145细胞增殖,通过糖摄取及乳酸分泌实验检测糖酵解能力。结果 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比较,miR-488在PC-3、DU145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6±0.03(P=0.031)、0.19±0.04(P=0.021),而在22RV1、LNCaP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调miR-488表达后,PC-3、DU145细胞的糖摄取率分别为对照组的0.54±0.03(P=0.042)、0.52±0.01(P=0.032),乳酸分泌率分别为对照组的0.55±0.02(P=0.037)、0.61±0.17(P=0.048),提示糖酵解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实验均表明PFKFB3是miR-488的靶点,上调miR-488表达后,PFKFB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同时上调miR-488与PFKFB3表达后,细胞的糖摄取分别为0.79±0.12、0.82±0.11,乳酸分泌分别为对照组的0.77±0.07(P=0.015)、0.83±0.04(P=0.026),提示糖酵解能力升高。此外,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升高。结论 miR-488可通过下调靶蛋白PFKFB3的表达,从而调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与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488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2同工酶3 前列腺癌 增殖 糖酵解
原文传递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骏 李师耿 +5 位作者 王喻 彭叔彬 陈延雄 韩飞 李骏 温星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86-2989,共4页
目的建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通过构建针对PFKFB3基因的TALEN质粒,并将构建好的TALEN质粒在体外反转录为mRNA。利用原核显微注射... 目的建立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双磷酸酶-2同工酶3(PFKFB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利用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通过构建针对PFKFB3基因的TALEN质粒,并将构建好的TALEN质粒在体外反转录为mRNA。利用原核显微注射分别将0.1μl转录后的浓度为50ng/山的mRNA注射到C57BL/6品系小鼠受精卵中,将受精卵回送到ICR代孕母鼠输卵管中,得到F0代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将FU代饲养至10周龄后合笼,从而构建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所有子代鼠出生1周后剪尾,提取RNA后反转录,PCR产物作为模板进行基因测序鉴定基因型。结果通过TALEN技术成功构建了f1D代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3只,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分别于靶基因位置缺失了10、4、1对碱基对;因PFKFB3基因敲除纯合子具有胚胎致死性,6只F1代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针对靶基因,编号4、5的小鼠缺失了1对碱基对,6号小鼠缺失4对碱基对,7、8、9号小鼠缺失10对碱基对。结论成功构建了PFKFB3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2/果糖磷酸-2同工酶3 类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技术 原核显微注射 基因敲除
原文传递
6-磷酸果糖对肌腱细胞TGF-β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瑞祥 夏长所 +4 位作者 王秀英 孙康 杨选影 田少奇 洪光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兔肌腱的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观察6-磷酸果糖对3种细胞TGF-β及其受体、TGF-β1及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6-磷酸果糖在肌腱愈合粘连防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8只,雌雄不限,体重4.0...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兔肌腱的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观察6-磷酸果糖对3种细胞TGF-β及其受体、TGF-β1及TGF-β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6-磷酸果糖在肌腱愈合粘连防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成年新西兰大白兔8只,雌雄不限,体重4.0~4.5kg。取兔前肢趾深屈肌腱分离培养腱鞘、腱外膜和腱内膜细胞。将每种细胞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6-磷酸果糖培养,对照组不加入6-磷酸果糖。分别于培养3d及24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定量检测TGF-β及其受体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TGF-β1的表达。结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示实验组各细胞TGF-β及其受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平均降低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腱鞘细胞(36.1%)、腱内膜细胞(31.2%)、腱外膜细胞(31.0%),TGF-β2依次为腱鞘细胞(37.9%)、腱外膜细胞(32.1%)、腱内膜细胞(27.0%),TGF-β3依次为腱内膜细胞(42.5%)、腱鞘细胞(41.2%)及腱外膜细胞(33.3%)。TGF-β受体1、2表达平均降低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腱外膜细胞(29.9%、26.2%),腱内膜细胞(27.8%、23.5%),腱鞘细胞(23.1%、20.0%);TGF-β受体3依次为腱内膜细胞(26.1%)、腱外膜细胞(19.2%)、腱鞘细胞(15.8%)。实验组各细胞TGF-β1mRNA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内TGF-β1mRNA表达强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显示实验组各细胞TGF-β1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6-磷酸果糖能显著降低肌腱细胞的TGF-β及其受体、TGF-β1及TGF-β1mRNA的表达,为肌腱愈合过程中调节TGF-β水平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细胞 6-磷酸果糖 TGF-Β TGF-Β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