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胡艾希 伍小云 姚志钢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5-347,共3页
对 1 ,4-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西尼地平进行了结构修饰。以双乙烯酮和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 ,经酯化、缩合、氨化和 Hantzsch环化等反应合成了 1 ,4-二氢 -2 ,6-二甲基 -4-(3 -硝基苯基 ) -3 ,5 -吡啶二羧酸二 (2 -甲氧基乙基 )酯 ,总收率 7... 对 1 ,4-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西尼地平进行了结构修饰。以双乙烯酮和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料 ,经酯化、缩合、氨化和 Hantzsch环化等反应合成了 1 ,4-二氢 -2 ,6-二甲基 -4-(3 -硝基苯基 ) -3 ,5 -吡啶二羧酸二 (2 -甲氧基乙基 )酯 ,总收率 71 %。目标产物结构经 1 H NMR和 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2 6-4-(3-)-3 5-吡啶(2-甲氧基) 钙拮抗剂 合成 Hantzsch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环己基锡-2-(1,2-亚乙二硫)亚甲基-3-羰基-5-芳基-4-戊烯酸酯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新 肖幼萍 +5 位作者 刘群 赵保中 刘景福 邢燕 贾恒庆 林永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67-1671,共5页
合成了 3个三环己基锡 -2 -( 1 ,2 -亚乙二硫 )亚甲基 -3-羰基 -5 -芳基 -4 -戊烯酸酯化合物 .用 IR,1 H NMR,1 3 C NMR和 1 1 9Sn NMR光谱及 X射线衍射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为四配位。
关键词 三环己-2-(1 2-硫)亚甲-3--5--4-戊烯 合成 X射线衍射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叶秦岭藤根部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3
作者 谭兴根 张晓瑢 +2 位作者 彭树林 廖循 丁立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6-441,共6页
通过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从宽叶秦岭藤根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 1 9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并结合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 ,其中 4个为新化合物 ,它们分别是 3 ,5 -二羟基二十烷酸羽扇豆醇酯 (3 ) ,2 -羟甲基 -5 -甲氧基苯基 -O-β-D... 通过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从宽叶秦岭藤根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 1 9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并结合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 ,其中 4个为新化合物 ,它们分别是 3 ,5 -二羟基二十烷酸羽扇豆醇酯 (3 ) ,2 -羟甲基 -5 -甲氧基苯基 -O-β-D-吡喃葡萄糖甙 (1 1 ) ,Δ5-孕甾烯 -3β,2 0 (S) -二醇 -2 0 -O-β-D-吡喃葡萄糖基 (1→6) -β-D-吡喃葡萄糖甙 (1 8,秦岭藤甙 C)和Δ5-孕甾烯 -3β,2 0 (S) -二醇 -3 -O-β-D-吡喃葡萄糖基 -2 0 -O-β-D-吡喃葡萄糖基 (1→ 6) -β-D-吡喃葡萄糖甙 (1 9,秦岭藤甙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秦岭藤 根部 化学成分 3 5-十烷羽扇豆醇 2--5-甲氧基-O-β-D吡喃葡萄糖甙 秦岭藤甙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晨琼 吴瑾瑾 +2 位作者 奚学军 李祥 陈建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94-2797,共4页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H-NMR、13C-NMR、ESI-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获得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昆明山海棠根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H-NMR、13C-NMR、ESI-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获得的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昆明山海棠根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7'-二甲氧基-2',2'-二甲基-2H-苯骈吡喃-6'-)-3-甲酰基-5,6-二甲氧基-苯骈呋喃(1)、3(R)-(4',5'-二羟基)-2',5,7-三甲氧基-6-(3-甲基-2-丁烯基)-异黄酮(2)、3'-香叶草基-5,7,2',5'-四羟基异黄酮(3)、β-谷甾醇棕榈酸酯(4)、甘油山嵛酸酯(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毛秔子梢素C;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2-(5' 7'-甲氧基-2' 2'--2H-苯骈吡喃-6'-)-3-甲酰-5 6-甲氧基-苯骈呋喃 毛秔子梢素C 3'-香叶草-5 7 2' 5'-异黄酮 甘油山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