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锻态42CrMoA钢热变形软化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研究
1
作者 陈迎庆 段兴旺 +1 位作者 贾悦 车鑫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2,共8页
以锻态42CrMoA钢的热压缩实验为基础,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动态再结晶(DRX)完全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和软化特征;当DRX不完全时,真应力... 以锻态42CrMoA钢的热压缩实验为基础,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动态再结晶(DRX)完全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和软化特征;当DRX不完全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没有明显的峰值应力和软化特征。结合EBSD数据可知,母相奥氏体亚结构影响马氏体相变。变形温度越低,应变速率越高,快速冷却后微观组织的中间取向差角晶界(MMAGBs)的比例和平均局部应变越大。由母相奥氏体晶粒和SEM下的微观组织可知,快速冷却后得到的马氏体组织分布与母相奥氏体分布有关,当母相奥氏体晶粒分布均匀时,马氏体组织分布有序和均匀;当母相奥氏体晶粒分布不均匀时,马氏体组织分布无序和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态42crmoa 软化特征 中间取向差角晶界 平均局部应变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圆钢样坯淬火开裂原因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孝光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3期56-59,63,共5页
某钢厂生产的42CrMoA圆钢样坯在调质处理后出现开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样坯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坯表面裂纹为淬火裂纹,裂纹源靠近母材心部一侧;淬火保温时... 某钢厂生产的42CrMoA圆钢样坯在调质处理后出现开裂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样坯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样坯表面裂纹为淬火裂纹,裂纹源靠近母材心部一侧;淬火保温时间短、原材料组织不均匀、Cr元素成分偏析、偏析区内硫化物聚集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样坯发生淬火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 样坯 淬火裂纹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冲击式凿岩钎杆用钢淬火开裂缺陷分析与研究
3
作者 崔政 王瑞 《南方金属》 CAS 2024年第6期23-26,共4页
冲击式凿岩钎杆用钢因用于破碎岩体,故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有较严格的要求,在淬火时往往先进行650℃左右的正火以均匀其化学成分和组织,以满足对强塑积的要求。文章就某批42CrMoA冲击式凿岩钎杆用钢生产过程中淬火开裂问题进... 冲击式凿岩钎杆用钢因用于破碎岩体,故对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有较严格的要求,在淬火时往往先进行650℃左右的正火以均匀其化学成分和组织,以满足对强塑积的要求。文章就某批42CrMoA冲击式凿岩钎杆用钢生产过程中淬火开裂问题进行分析,依据3种不同缺陷试样及正火后待淬火的正常钎杆试样进行宏观分析,以及化学成分、低倍、金相和硬度检验,确定缺陷发生的原因为热处理不当导致的应力裂纹,并提出了防止淬火开裂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钎杆钢 42crmoa 淬火开裂 金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度对42CrMoA钢显微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龙松朋 周旭东 王云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4,共3页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测定了42CrMoA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温度-膨胀量曲线,并用杠杆法计算了各相的相对含量;测定了不同冷速下相转变后的洛氏硬度值;对转变产物的组织形貌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为0.2... 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上,测定了42CrMoA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温度-膨胀量曲线,并用杠杆法计算了各相的相对含量;测定了不同冷速下相转变后的洛氏硬度值;对转变产物的组织形貌进行了简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为0.2~0.6℃/s(组织为F+P+B),贝氏体含量逐渐增多;当冷却速度为0.7~17.0℃/s(组织为B+M),马氏体的含量逐渐增多,随着过冷奥氏体冷却速度的增加,其转变后产物的硬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 组织 性能 杠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动态CCT曲线 被引量:4
5
作者 龙松朋 周旭东 李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膨胀法和金相-硬度法,在热模拟机Gleeble-1500D上测定了42CrMoA钢的临界点Ac1、Ac3、Ms,及其变形后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和相转变点;测定了转变产物的维氏硬度,并对其组织形貌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了该钢过冷奥氏体连... 采用膨胀法和金相-硬度法,在热模拟机Gleeble-1500D上测定了42CrMoA钢的临界点Ac1、Ac3、Ms,及其变形后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和相转变点;测定了转变产物的维氏硬度,并对其组织形貌进行分析,从而获得了该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动态相转变曲线(动态CCT曲线)。结果表明,当冷速不超过0.1℃/s,组织为F+P;当冷速为0.2~0.5℃/s时,组织为F+P+B;当冷速为0.6~0.7℃/s时,组织为F+P+B+M;当冷速为1~15℃/s时,组织为B+M;当冷却速度大于20℃/s时,转变产物为完全马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 膨胀法 动态CCT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转变曲线 被引量:9
6
作者 龙松朋 周旭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83-85,共3页
结合膨胀法和金相-硬度法,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测定了42CrMoA钢的临界点Ac1、Ac3和Ms点,测定了该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相转变点;分析了连续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的组织形貌;测定了不同冷却... 结合膨胀法和金相-硬度法,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测定了42CrMoA钢的临界点Ac1、Ac3和Ms点,测定了该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相转变点;分析了连续冷却过程中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的组织形貌;测定了不同冷却速度下相转变后的硬度,获得了该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转变曲线。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小于0.1℃/s时,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当冷却速度0.2~0.6℃/s时转变产物是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当冷却速度为0.7~17℃/s时,转变产物是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当冷却速度大于20℃/s时,转变产物为完全马氏体,此次实验并没有获得完全贝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 膨胀法 CCT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锻件内部裂纹失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汪瑞俊 陈联满 +1 位作者 罗红卫 杨峥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1年第10期659-662,共4页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能谱分析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某42CrMoA钢锻件内部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2CrMoA钢锻件的内部裂纹属氢致白点裂纹;由于该锻件锻造后去氢处理不及时,加上锻造不良产生的枝晶...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检验、金相检验、能谱分析以及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某42CrMoA钢锻件内部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2CrMoA钢锻件的内部裂纹属氢致白点裂纹;由于该锻件锻造后去氢处理不及时,加上锻造不良产生的枝晶组织促进了氢分子在锻件内部的扩散,导致了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建议42CrMoA钢锻件在锻造后及时进行去氢热处理,锻造时适当增加锻造比,改善材料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钢锻件 氢致白点裂纹 去氢处理 枝晶组织 锻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制内齿圈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42CrMoA钢制内齿圈在加工结束后产生了裂纹,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的形成是因感应淬火工艺不当造成的,同时钢中还产生了较大的热处理残余内应力,钢中的氢和环境氢会... 42CrMoA钢制内齿圈在加工结束后产生了裂纹,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的形成是因感应淬火工艺不当造成的,同时钢中还产生了较大的热处理残余内应力,钢中的氢和环境氢会向应力集中严重的淬火裂纹尖端富集,形成局部氢浓度升高,使初始淬火裂纹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又以氢致延迟性裂纹继续扩展;通过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在淬火后及时进行回火以改善淬硬层组织可预防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裂纹 42crmoa 内齿圈 氢致延迟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热变形过程动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凯 庞坤 +5 位作者 宋建民 王新伟 王红杰 王雯龙 胡俊 陈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7-155,共9页
目的通过Deform-3D软件模拟42CrMoA钢的热压缩过程,研究在压缩量为60%、变形温度为950~1100℃和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42CrMoA钢再结晶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将热压缩试样沿轴线对半分开,以试样中心和边部位置作为金相观察区,分析4... 目的通过Deform-3D软件模拟42CrMoA钢的热压缩过程,研究在压缩量为60%、变形温度为950~1100℃和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42CrMoA钢再结晶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将热压缩试样沿轴线对半分开,以试样中心和边部位置作为金相观察区,分析42CrMoA钢的热变形行为,将计算得到的动态再结晶临界模型输入Deform-3D软件的前处理模块中,模拟过程的变形参数与实验过程的相同,通过在模拟试样的心部和边部位置进行点追踪,实现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中组织的对比分析。结果在压缩过程中42CrMoA钢真应力的变化受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协同作用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心部和边部的再结晶体积分数均有所上升,且试样心部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大于边部的。模拟结果显示,当温度由1000℃升高至1100℃时,试样心部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由75.6%升高至89.5%,在相同条件下,通过金相观察到试样心部的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由73.2%升高至85.3%。结论基于Johnson-Mehl-Avrami模型改进的Yada再结晶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42CrMoA钢的动态再结晶过程,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间的相对误差小于8.35%,验证了动态再结晶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 流动应力 本构方程 动态再结晶行为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 t转炉氧化钼直接还原合金化冶炼B7和42CrMoA钢的工业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凤婷 刘宗辉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2,共4页
分析了转炉冶炼过程使用氧化钼直接还原合金化代替出钢时钼铁合金化的氧化钼热力学和动力学还原条件。并在110 t转炉进行冶炼B7(/%:0. 38~0.48 C,0.15~0. 25 Mo)和42CrMoA钢(/%:0.38~0.45 C,0.15~25 Mo)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转炉... 分析了转炉冶炼过程使用氧化钼直接还原合金化代替出钢时钼铁合金化的氧化钼热力学和动力学还原条件。并在110 t转炉进行冶炼B7(/%:0. 38~0.48 C,0.15~0. 25 Mo)和42CrMoA钢(/%:0.38~0.45 C,0.15~25 Mo)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转炉氧化钼还原合金化与出钢钼铁合金化的钼收得率基本相同,约为95%,应用氧化钼直接合金化冶炼成本明显降低,吨钢成本约降低2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B7钢42crmoa 氧化钼 直接合金化 收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制曲轴稀土离子氮碳共渗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芝兰 赵虎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3,241,共3页
在不同温度、时间、气压及稀土含量下对42CrMoA钢进行了稀土离子氮碳共渗工艺试验,测定了不同工艺参数下表面强化层的硬度、厚度,并对比了稀土离子氮碳共渗工艺与其它表面强化工艺处理后的磨损性能和弯曲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在不同温度、时间、气压及稀土含量下对42CrMoA钢进行了稀土离子氮碳共渗工艺试验,测定了不同工艺参数下表面强化层的硬度、厚度,并对比了稀土离子氮碳共渗工艺与其它表面强化工艺处理后的磨损性能和弯曲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RE、520℃×2 h、1.05 kPa气压为该工艺的最佳参数;42CrMoA钢制高速增压柴油机曲轴用该工艺处理后,完全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 柴油机曲轴 稀土离子氮碳共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CaO-SiO_2-MgO-Al_2O_3系夹杂物低熔点区域的控制
12
作者 巨建涛 郭艳萍 +1 位作者 折媛 张朝晖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0-413,424,共5页
为了对42CrMoA钢Ca(3-SiOzMgO—A12O3系夹杂物低熔点区域进行控制,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计算了1873K温度下的42CrMoA曲轴钢钢液与CaO—SiOz—MgO—A12O3。系夹杂物之间的平衡。结果表明:CaO-SiO2一MgO-A12O3系夹杂物的低熔点... 为了对42CrMoA钢Ca(3-SiOzMgO—A12O3系夹杂物低熔点区域进行控制,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计算了1873K温度下的42CrMoA曲轴钢钢液与CaO—SiOz—MgO—A12O3。系夹杂物之间的平衡。结果表明:CaO-SiO2一MgO-A12O3系夹杂物的低熔点区域面积最大,w(Ca0)、w(MgO)和w(A12O3)对夹杂物低熔点区域的影响较为显著;夹杂物的成分落在低熔点区域内,各氧化物的活度应控制在CaO0.0010.1、SiOz0.0010.009、MgO0.0010.09、A12030.0010.09范围内;与之平衡的钢液中[0]和[A1]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15)×10“和(1~1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 CaO-SiO2-MgO-Al2O3系 夹杂物 热力学 计算 低熔点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曲轴钢中CaO-SiO_2-Al_2O_3系夹杂物的塑性化控制
13
作者 巨建涛 胡江波 +2 位作者 折媛 闫东娜 焦志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70,74,共5页
为了减少42CrMoA曲轴钢精炼过程中CaO-SiO2-Al2O3系夹杂物对其基体损伤的影响,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了42CrMoA曲轴钢中CaO-SiO2-Al2O3系低熔点夹杂物的成分,并根据钢液-夹杂物,钢液-精炼渣之间的平衡,计算分析了CaO-SiO2-Al2O3系夹杂物... 为了减少42CrMoA曲轴钢精炼过程中CaO-SiO2-Al2O3系夹杂物对其基体损伤的影响,利用Factsage软件计算了42CrMoA曲轴钢中CaO-SiO2-Al2O3系低熔点夹杂物的成分,并根据钢液-夹杂物,钢液-精炼渣之间的平衡,计算分析了CaO-SiO2-Al2O3系夹杂物控制在塑性区域内所需的钢液成分及对精炼渣的要求。结果表明:CaO-SiO2-Al2O3系夹杂物存在两个变形良好的控制区域。区域1对应的精炼渣成分由于碱度过低在生产中受到极大限制,区域2要求的精炼渣成分往往会发生偏离。建议向精炼渣中配加适量的CaF2和MgO,以将CaO-SiO2-Al2O3三元系夹杂物转变为四元或多元系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钢 42crmoa CaO-SiO2-Al2O3夹杂物 Facts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析组织对内齿圈感应淬火层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14
作者 陈永祥 吕和生 +3 位作者 杨刚 李勇 王春莉 仲博颖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89,共4页
对42CrMoA钢内齿圈偏析组织进行表征,并对内齿圈感应淬火显微组织和淬硬层硬度梯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42CrMo钢内齿圈锻件显微组织不均匀,严重的带状组织和成分偏析导致感应淬火淬硬层组织不均匀,且依然存在带状组织分布。内齿圈... 对42CrMoA钢内齿圈偏析组织进行表征,并对内齿圈感应淬火显微组织和淬硬层硬度梯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42CrMo钢内齿圈锻件显微组织不均匀,严重的带状组织和成分偏析导致感应淬火淬硬层组织不均匀,且依然存在带状组织分布。内齿圈锻件的带状组织及成分偏析对感应淬火次表层和过渡区的硬度梯度有着显著影响。该内齿圈感应淬火次表层和过渡区硬度梯度波动较大且存在陡升陡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析组织 42crmoa钢内齿圈 感应淬火 显微组织 硬度梯度
原文传递
Φ160mm 42CrMoA钢内部裂纹失效分析
15
作者 李绍杰 樊一丁 +3 位作者 张杰 范兴娟 姚晓亮 周淑新 《河北冶金》 2008年第5期48-50,共3页
采用电子显微分析及微区成分分析等检测方法,Φ160mm 42CrMoA钢内部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氢原子在该钢产生的中心疏松及夹杂物聚集区富集产生氢致裂纹,在矫直外力作用下裂纹得到了进一步扩展。
关键词 42crmoa 内部裂纹 失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回转支撑圈热处理工艺改进研究
16
作者 陈洪 朱乾皓 +2 位作者 钱喜根 范禹 刘烨 《大型铸锻件》 2012年第6期29-30,34,共3页
通过分析42CrMoA钢回转支撑圈原热处理工艺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完全退火处理取代正火处理,并通过试验确定退火温度,使退火后锻件的力学性能和晶粒度符合技术要求。
关键词 42crmoa 回转支撑圈 热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螺栓套开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召磊 孙维连 +2 位作者 王会强 李娇娇 武卫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0-262,共3页
42CrMoA螺栓套在调质热处理中出现开裂现象。为找出开裂原因,对螺栓套的化学成分、硬度、非金属夹杂物、断口微观形貌、金相组织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工件化学成分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S元素超标;该工件内部存在严重金属氧化物及硫... 42CrMoA螺栓套在调质热处理中出现开裂现象。为找出开裂原因,对螺栓套的化学成分、硬度、非金属夹杂物、断口微观形貌、金相组织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工件化学成分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S元素超标;该工件内部存在严重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夹杂,热处理淬火时沿着夹杂物尖端引起开裂;金相组织为细小均匀且保持马氏体方位的回火索氏体,纵截面存在明显的带状组织。建议严格控制42CrMoA非金属夹杂物及热处理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同时,也为42CrMoA钢的调质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套 42crmoa 脆性断裂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Cr和42CrMoA钢曲轴氮碳共渗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静芬 冯雅明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CO2+NH3气氛对40Cr和42CrMoA钢曲轴进行氮碳共渗正交试验,确定了钢曲轴优化的工艺参数,该工艺与原乙醇+NH3氮碳共渗工艺比较,钢曲轴的组织和疲劳性能无明显差异,但新工艺比原工艺更经济。
关键词 40Cr和42crmoa钢曲轴 氮碳共渗 正交试验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CrMoA钢风电螺母调质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玲 朴晟铭 +2 位作者 任鹏禾 刘杰 许晓嫦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9-224,共6页
针对42CrMoA钢制10. 9级风电螺母调质处理后出现裂纹失效的现象,采用荧光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综合力学性能,分析裂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 针对42CrMoA钢制10. 9级风电螺母调质处理后出现裂纹失效的现象,采用荧光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检测样品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综合力学性能,分析裂纹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结果表明:调质裂纹是淬火裂纹,在淬火过程中产生,并在回火过程中氧化;原材料的混晶组织是造成调质裂纹形成的原因,混晶组织在淬火过程中,表面产生马氏体,心部产生块状铁素体及少量网状铁素体,相变应力集中,变形不均匀,导致调质裂纹产生并扩展,且进一步导致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混晶组织经完全退火加正火后得到均匀晶粒组织,经调质处理后,无缺陷组织和无裂纹现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螺母 42crmoa 调质热处理 裂纹分析 混晶组织
原文传递
42CrMoA钢的单次喷丸和复合喷丸强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志强 王根全 +3 位作者 张利敏 张小良 许春光 姜传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9-61,71,共4页
对42CrMoA高强钢进行了单次喷丸、精整复合喷丸、抛光复合喷丸强化处理,研究了不同喷丸工艺下钢的表面粗糙度、疲劳性能、表层残余应力、组织细化程度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喷丸方式对42CrMoA钢最大残余压应力和应力层深度影响不大;单... 对42CrMoA高强钢进行了单次喷丸、精整复合喷丸、抛光复合喷丸强化处理,研究了不同喷丸工艺下钢的表面粗糙度、疲劳性能、表层残余应力、组织细化程度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喷丸方式对42CrMoA钢最大残余压应力和应力层深度影响不大;单次喷丸、精整复合喷丸、抛光复合喷丸后钢的表面残余压应力、表面组织细化程度、显微硬度及疲劳极限依次增大,表面粗糙度则依次减小;复合喷丸尤其是抛光复合喷丸可显著降低42CrMoA钢的喷丸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a 复合喷丸 残余应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