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4种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卓娜 孟范平 +1 位作者 赵顺顺 姚瑞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35-439,共5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生态风险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BDE-47是对生物和人体毒性最强的PBDEs同系物之一.选择4种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研究了BDE-47对海洋...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具有生态风险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BDE-47是对生物和人体毒性最强的PBDEs同系物之一.选择4种海洋微藻(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采用概率单位-浓度对数法研究了BDE-47对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BDE-47浓度梯度设置为0、0.1、1、5、10、50μg·L-1).结果显示,BDE-47对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和赤潮异弯藻的96h半效应浓度(96hEC50)分别为0.79、1.52、1.99和2.25μg·L-1,表明BDE-47对海洋微藻属于极高毒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海洋微藻 急性毒性 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中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及其繁殖毒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佳 彭巾英 +2 位作者 马陶武 周科 朱程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7,共9页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种全球性的新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中高浓度的PBDEs是水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源,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PBDEs同系物中,目前分布最广,生物毒性最强。为评价沉积物中BDE-47向底栖动物体内转移的潜力及其对底栖动物的潜在繁殖毒性,将实验室培养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BDE-47加标沉积物中,研究了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特性及其对铜锈环棱螺潜在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对沉积物中BDE-47吸收较快,代谢速度相对较慢,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具有较强的生物积累性。生物积累达理论平衡时,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浓度为1440.67ng·g-1(以样品干质量计)。BDE-47在铜锈环棱螺体内的生物积累和生物净化过程较好地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摄入速率常数、清除速率常数和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分别为0.10、0.038和2.75,生物半衰期为18d。铜锈环棱螺体内BDE-47达到90%稳定状态所需的理论时间约为60d。低浓度BDE-47(160ng·g-1)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潜在繁殖力没有影响,但当浓度≥640ng·g-1时,铜锈环棱螺的繁殖力下降50%,这表明BDE-47对铜锈环棱螺具有繁殖毒性。铜锈环棱螺可作为指示沉积物中底栖生物长期暴露于BDE-47的良好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沉积物 铜锈环棱螺 毒代动力学 生物积累 繁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D001负载纳米Pd/Fe双金属脱溴2,2',4,4'-四溴联苯醚(BDE-47)的研究
3
作者 梁贺升 陈少瑾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4-568,共5页
采用大孔树脂D001交换吸附Pd2+、Fe2+并在厌氧条件下以硼氢化钠溶液还原吸附的钯铁离子制备成负载纳米Pd/Fe双金属树脂。利用该树脂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进行脱溴反应,探讨了该法的可行性和特性。结果表明:当大孔树脂... 采用大孔树脂D001交换吸附Pd2+、Fe2+并在厌氧条件下以硼氢化钠溶液还原吸附的钯铁离子制备成负载纳米Pd/Fe双金属树脂。利用该树脂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进行脱溴反应,探讨了该法的可行性和特性。结果表明:当大孔树脂D001、氯化钯、硫酸亚铁用量分别为0.75 g、2μg和0.2 g时所制备的双金属树脂脱溴水-乙醇溶液中的BDE-47效果最佳,反应遵循准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k约为0.161 d-1,半减期为1.21 d。负载Pd/Fe的D001连续3次脱溴反应都有较好的效果,水-乙醇溶液中超过90%以上的BDE-47在反应6 d后被降解。负载Pd/Fe双金属的树脂可以重复活化再生,但再生2次后其脱溴效率变差,反应6 d只有47.3%的BDE-47被降解。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离子色谱仪跟踪Pd/Fe双金属树脂脱溴BDE-47反应,可知产物包括溴离子、三溴联苯醚、二溴联苯醚、一溴联苯醚和联苯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纳米钯铁 还原脱 2 2' 4 4'-联苯(bde-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丙基-β-环糊精降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并减缓其毒性作用
4
作者 邹亮 刘红 +3 位作者 郭萌萌 李风铃 谭志军 耿倩倩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6-676,共11页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和消除动态差异,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和组织损伤,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探讨HPCD对BDE-47蓄积、分布和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具有组织特异性;HPCD可显著降低BDE-47在紫贻贝各组织中的蓄积浓度,同时加快BDE-47的消除.HPCD降低了BDE-47在贻贝中的残留风险.GST、SOD、CAT活性和GSH、MDA含量变化分析表明,HPCD减轻了BDE-47对紫贻贝消化盲囊和性腺的氧化胁迫.BDE-47+HPCD处理组的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值(IBR)低于BDE-47处理组,组织病理损伤也较轻.分子对接显示HPCD减轻BDE-47对紫贻贝的毒性,可能是基于HPCD对BDE-47的屏蔽作用.研究结果为HPCD在减少海洋生物污染物积累和消除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bde-47) 羟丙基-Β-环糊精 (HPCD) 紫贻贝 蓄积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斑马鱼探究四溴联苯醚(BDE-47)的神经毒性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顾杰 郭敏 +1 位作者 吉贵祥 石利利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年第5期99-104,共6页
为探究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斑马鱼的早期神经毒性作用,采用中枢神经特异性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Tg(elavl3:EGFP)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BDE-47短期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的运动行为轨迹、中枢神经发育和神经发育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为探究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斑马鱼的早期神经毒性作用,采用中枢神经特异性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Tg(elavl3:EGFP)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BDE-47短期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的运动行为轨迹、中枢神经发育和神经发育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暴露6 d后,5和10μmol/L暴露组斑马鱼幼鱼运动行为和神经发育关键基因(elavl3和mbp)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同时斑马鱼幼鱼的神经细胞的发育受到显著抑制。结果提示,神经系统特异性标记的转基因斑马鱼可作为一种筛选神经毒性化合物的理想动物模型,BDE-47对斑马鱼具有早期神经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 转基因斑马鱼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通过溶酶体-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通路诱导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细胞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钊宁 曹赛 +4 位作者 刘倩 崔馨逸 周斌 王悠 周仲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8-536,共9页
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四溴联苯醚(BDE-47)胁迫的响应.从转录组水平分析差异基因和富集通路,并对关键基因蛋白进行验证,以期揭示胁迫-响应的机制与途径.结果表明:(1)经0.08mg/L BDE-47胁迫24h的处理... 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四溴联苯醚(BDE-47)胁迫的响应.从转录组水平分析差异基因和富集通路,并对关键基因蛋白进行验证,以期揭示胁迫-响应的机制与途径.结果表明:(1)经0.08mg/L BDE-47胁迫24h的处理组中出现582个差异基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凋亡等信号通路;其中抑制凋亡的核糖体、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差异基因显著下调,与凋亡相关的MAPK信号通路、凋亡通路的差异基因显著上调,表明BDE-47诱导轮虫凋亡.(2)褶皱臂尾轮虫溶酶体膜通透性升高,溶酶体内的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表达量上升(P<0.05),表明溶酶体受损.促/抗凋亡因子比值Bax/Bcl-2升高(P<0.05)、Caspase家族被激活;在加入Cathepsin L抑制剂后,Bax/Bcl-2以及Caspase家族活性受到显著抑制.此外,轮虫体内活性氧(ROS)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基因表达出现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bde-47) 褶皱臂尾轮虫 转录组学 凋亡 溶酶体损伤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4’-四溴联苯醚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与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何平 何卫红 +3 位作者 王爱国 张明 夏涛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氧化应激的影响和DNA损伤作用。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SH-SY5Y细胞。当培养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用1、2、4、6、8和10μg/m... 目的探讨2,2’,4,4’-四溴联苯醚(PBDE-47)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氧化应激的影响和DNA损伤作用。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37℃、5%CO2条件下培养SH-SY5Y细胞。当培养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用1、2、4、6、8和10μg/mlPBDE-47进行染毒,24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DNA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μg/ml和2μg/m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略有上升(P<0.05),4、6、8和10μg/m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各染毒剂量组GSH含量显著下降(P<0.05)、尾矩显著上升(P<0.05);4、8和10μg/ml剂量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6、8和10μg/ml剂量组LDH漏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8和10μg/ml剂量组尾部DNA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的显著性(P<0.05)。结论PBDE-47可引起SH-SY5Y细胞氧化应激和DNA损伤,氧化应激可能在PBDE-47致DNA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4 4-联苯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 氧化应激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中2,2’,4,4’-四溴联苯醚微波降解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芃岩 杨金新 +2 位作者 王永慧 张彦娜 田润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0,38,共8页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典型溴代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作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溶液中BDE-47的影响因素及降解规律,通过自由基猝灭剂实验证明了Fe3+对BDE-47微波...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降解典型溴代阻燃剂2,2’,4,4’-四溴联苯醚(BDE-47),以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GC)技术作为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微波技术降解水溶液中BDE-47的影响因素及降解规律,通过自由基猝灭剂实验证明了Fe3+对BDE-47微波降解影响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对影响BDE-47降解率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样品浓度、搅拌方式、微波功率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0min、充分搅拌的条件下,溶液中BDE-47的降解率可达80%以上.水溶液中不同质量浓度的BDE-47微波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Fe3+对BDE-47微波降解具有双重作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微波降解 影响因素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4,4′-四溴联苯醚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邹天乐 刘筱靖 +3 位作者 林倩 李沙沙 杨一 林桂淼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2年第5期395-399,共5页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是最常见的溴代阻燃剂之一,广泛添加于电子产品、建筑材料、家具等各种产品中。虽然,近年来BDE-47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是由于其难降解、半衰期长等特点,BDE-47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空气等多种...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是最常见的溴代阻燃剂之一,广泛添加于电子产品、建筑材料、家具等各种产品中。虽然,近年来BDE-47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是由于其难降解、半衰期长等特点,BDE-47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空气等多种环境介质中。BDE-47在环境中具有生物累积和放大效应,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体内。已有研究表明,在野生动物和人体内均能检测出较高水平的BDE-47,并能造成多种毒效应。本文归纳了BDE-47在环境及人群中的暴露情况,并总结了BDE-47毒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BDE-47的神经、生殖发育、内分泌、肝脏和免疫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旨在提高民众对BDE-47毒效应的认识与重视,并为深入研究BDE-47毒性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环境污染物 阻燃剂 毒效应 bde-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的制备及降解2,2’,4,4’-四溴联苯醚的性能
10
作者 梁贺升 霍礼洪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1-45,共5页
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处理改变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结构,提高其对亚铁离子吸附率,并制备成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用来吸附降解溶液中的2,2’,4,4’-四溴联苯醚,寻找治理多溴联苯醚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超声波、过氧化氢、硝酸和... 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处理改变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结构,提高其对亚铁离子吸附率,并制备成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用来吸附降解溶液中的2,2’,4,4’-四溴联苯醚,寻找治理多溴联苯醚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超声波、过氧化氢、硝酸和氢氧化钾改性法对活性炭进行改性,硝酸的改性效果相对较好;硝酸改性中,当硝酸质量分数为30%时,改性效果最好;活性炭负载纳米铁去除溶液中2,2’,4,4’-四溴联苯醚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吸附在活性炭的2,2’,4,4’-四溴联苯醚只有少部分发生脱溴反应,脱溴率只有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改性 纳米铁 2 2’ 4 4-联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对4种海洋微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孟范平 李卓娜 +1 位作者 赵顺顺 刘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59-1664,共6页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ic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m akashiwo的抗氧化...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autotropic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m akashiwo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设定质量浓度范围内(0.1~2.5μg·L-1),4种微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均能出现一定的应激活性,以减少BDE-47胁迫对藻细胞自身的危害,但是酶活增加的幅度却有很大不同。与赤潮异弯藻和中肋骨条藻相比,海水小球藻和牟氏角毛藻的SOD和CAT对BDE-47具有较高的敏感性。4种海洋微藻的SOD和CAT对BDE-47的敏感性顺序依次为:海水小球藻>牟氏角毛藻>中肋骨条藻>赤潮异弯藻。因此,海水小球藻的SOD和CAT可以作为指示海洋环境中BDE-47污染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海洋微藻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对2种海洋微藻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卓娜 孟范平 +1 位作者 赵顺顺 于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2种海洋微藻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0.1~2.5μg/L),海水小球藻和赤潮异弯藻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未受到显著抑制,表明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2种海洋微藻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浓度范围内(0.1~2.5μg/L),海水小球藻和赤潮异弯藻的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未受到显著抑制,表明2种微藻PSII反应中心在试验过程中未受到损伤.当BDE-47浓度为2.5μg/L时,海水小球藻的PSII潜在活性(Fv/Fo)、PSII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II)和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在96h受到显著抑制,而赤潮异湾藻的3个参数在暴露期间均未受到抑制,表明赤潮异湾藻对BDE-47的耐受性强于海水小球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中,Fv/Fo、φPSII、ETR更适合作为指示海洋环境中BDE-47污染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微藻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急性毒性及氧化应激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吉贵祥 石利利 +1 位作者 刘济宁 吴晟旻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1-736,共6页
为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急性毒性、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受精后3h的斑马鱼胚胎为染毒对象,用概率单位法计算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96h·LC50;再参照96h-LC50按-定比例级差设置O.25、... 为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急性毒性、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受精后3h的斑马鱼胚胎为染毒对象,用概率单位法计算BDE-47对斑马鱼胚胎-幼鱼的96h·LC50;再参照96h-LC50按-定比例级差设置O.25、0.5、1.0、2.0mg·L^-1 4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0mg·L^-1)进行96h半静水式毒性试验,检测斑马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BDE-47对斑马鱼96h的急性毒性LC50为3.77mmg·L^-1(95%可信区间1.93~1027mg·L^-1);2.0mg·L^-1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且CAT活性与BDE-47染毒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O.5mg·L^-1BDE-47染毒96h后,即观察到斑马鱼幼鱼出现明显细胞凋亡,主要集中于神经管和脑部。研究表明,BDE-47可以影响斑马鱼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并能诱导细胞凋亡;BDE-47导致神经组织的氧化损伤可能在动物神经毒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 斑马鱼 急性毒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溴联苯醚对鲫鱼离体肝脏组织中CAT和GSH-Px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伟 聂凤琴 瞿建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8-413,共6页
以鲫鱼(Carassius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3,3',4,4',5,5',6,6'-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 以鲫鱼(Carassiusau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经不同质量浓度的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和2,2',3,3',4,4',5,5',6,6'-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后,鲫鱼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浓度为0.10~10.00mg·L-1的BDE-47和5.6~100.00mg·L-1的BDE-209分别处理鲫鱼肝脏组织30min,0.10mg·L-1BDE-47和5.6mg·L-1BDE-209试验组鲫鱼肝脏组织中CAT和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试验组的CAT和GSH-Px活性随BDE-47及BDE-209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均与BDE-47及BDE-209的质量浓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这说明BDE-47和BDE-209对鲫鱼肝脏产生了氧化损伤,具有生化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 2 2’ 3 3’ 4 4 5 5’ 6 6’-联苯 鲫鱼 肝脏 离体 氧化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BDE-47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
15
作者 刘世科 刘锐龙 +1 位作者 辛佳 刘翔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77,共7页
研究了人工制备的生物质炭分别添加到模拟土壤和天然土壤后,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土壤中添加土重1%的生物质炭后,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土壤的单点分配系数Kd提高... 研究了人工制备的生物质炭分别添加到模拟土壤和天然土壤后,对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土壤中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模拟土壤中添加土重1%的生物质炭后,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土壤的单点分配系数Kd提高了32%~46%,吸附行为的非线性程度有轻微的增加,非线性指数n值由0.49降低到0.43;1%的生物质炭添加到天然土壤后,土壤对BDE-47的吸附能力和BDE-47的解吸滞后性显著增强,土壤的单点分配系数Kd提高到原土壤的1.44~1.68倍,BDE-47的解吸滞后性指数IH由0~0.17提高到0.32~1.08.生物质炭和土壤的相互作用对BDE-47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的影响可能同时具有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在低浓度下促进作用占主导,在高浓度下抑制作用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2 2′ 4 4′-联苯(bde-47) 土壤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在紫贻贝中的分布、蓄积、消除和毒性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耿倩倩 郭萌萌 +5 位作者 李风铃 刘晓玉 吴峰 于鑫 翟毓秀 谭志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5-1393,共9页
以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为试验生物,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贻贝组织中的分布、生物蓄积和消除动态,并探究BDE-47对贻贝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紫贻贝对BDE-47有较强的生物蓄积能力和一定的消除能力,且蓄积... 以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为试验生物,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在贻贝组织中的分布、生物蓄积和消除动态,并探究BDE-47对贻贝的毒性作用.结果发现:紫贻贝对BDE-47有较强的生物蓄积能力和一定的消除能力,且蓄积具有组织特异性和浓度依赖性,消化腺和鳃是BDE-47蓄积的靶器官.蓄积和消除阶段各组织中BDE-47含量符合一阶非线性累积/衰减模型.0.01~1μg/L暴露浓度下,BDE-47在贻贝各组织中的半衰期为0.68~7.62d,生物富集系数(BCFs)为3217~140970L/Kg.BDE-47暴露引发消化腺和鳃抗氧化防御系统及组织损伤,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可作为BDE-47暴露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紫贻贝 组织分布 生物蓄积 消除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负载纳米金属的制备及脱除四溴联苯醚的效果
17
作者 梁贺升 王丹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44-49,共6页
采用浸渍法及硼氢化钠溶液还原法制得树脂D001负载纳米双金属,然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还原脱溴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反应,最后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来检测分析其脱溴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树脂负载纳米双金属(Fe/Cu、Fe/Co、Fe/N... 采用浸渍法及硼氢化钠溶液还原法制得树脂D001负载纳米双金属,然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还原脱溴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反应,最后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来检测分析其脱溴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树脂负载纳米双金属(Fe/Cu、Fe/Co、Fe/Ni和Fe/Ag)对BDE-47的脱溴效果比树脂负载纳米零价铁好,其中树脂负载纳米Fe/Ag双金属的脱溴效果最好;初始p H值对还原脱溴反应的影响顺序为:(pH=3)>(pH=12)>(pH=7),反应温度的影响顺序为:35℃>25℃>15℃;反应体系中离子强度分别为0.1 mol/L和0.5 mol/L时,其对树脂负载纳米Fe/Ag双金属脱溴BDE-47效果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还原 树脂负载纳米Ag/Fe 2 2′ 4 4′-联苯(bde-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的两种代谢产物对HepG2细胞中谷胱甘肽含量和P450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灵灵 王流林 +4 位作者 钟玉芳 安静 吴明红 盛国英 傅家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7-591,共5页
从细胞毒性、氧化应激以及代谢酶活性等方面,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ether,BDE-47)的两种代谢物5-羟基-四溴联苯醚(5-OH-BDE-47)和5-甲氧基-四溴联苯醚(5-MeO-BDE-47)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的... 从细胞毒性、氧化应激以及代谢酶活性等方面,研究2,2′,4,4'-四溴联苯醚(2,2′,4,4'-tetrabromodiphenylether,BDE-47)的两种代谢物5-羟基-四溴联苯醚(5-OH-BDE-47)和5-甲氧基-四溴联苯醚(5-MeO-BDE-47)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效应.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5-OH-BDE-47和5-MeO-BDE-47染毒后HepG2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急性染毒后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及细胞内P450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5-OH-BDE-47和5-MeO-BDE-47均能抑制HepG2细胞生长,降低GSH活性,诱导EROD和PROD活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2 2’ 4 4-联苯 肝癌细胞 谷胱甘肽 细胞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47对人胚肾细胞HEK293的毒理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璐璐 李斐 +1 位作者 吴惠丰 赵建民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6-242,共7页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且毒性最强的PBDEs之一,有关BDE-47对肾细胞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有待补充。选取3个剂量组(低:10-6mol·L-1、中:10-5mol·L-1、高:10-4mol·L-1)及溶剂对照组,研究... 2,2’,4,4’-四溴联苯醚(BDE-47)是生物体中含量最高且毒性最强的PBDEs之一,有关BDE-47对肾细胞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有待补充。选取3个剂量组(低:10-6mol·L-1、中:10-5mol·L-1、高:10-4mol·L-1)及溶剂对照组,研究了BDE-47对人胚肾细胞(HEK293)的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并从分子水平对细胞氧化损伤、凋亡相关蛋白(APE1及p53)及凋亡相关基因m RNA(p53、Bax、Caspase 3、Caspase 8)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ROS水平在中剂量组显著上升(P<0.01);随BDE-47浓度的变化,APE1蛋白表达量与细胞ROS水平存在一致性;p53、Bax、Caspase 8 m RNA表达量与BDE-47的浓度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BDE-47可诱导HEK293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APE1可能是细胞ROS升高与细胞凋亡间重要的中介因子;BDE-47可以通过影响Caspase 8及线粒体途径中p53及Bax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4 4-联苯(bde-47) 人胚肾细胞 细胞凋亡 氧化损伤 p53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溴联苯醚慢性胁迫对大泷六线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赛赛 姜欣彤 +1 位作者 王伟 董安然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年第3期1-10,共10页
四溴联苯醚(BDE-47)常用作阻燃剂,是水环境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本研究以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的BDE-47慢性胁迫6周后对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共设置7组:5ng/L(A组)、50 ng/L(B组)、500 ... 四溴联苯醚(BDE-47)常用作阻燃剂,是水环境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本研究以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的BDE-47慢性胁迫6周后对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共设置7组:5ng/L(A组)、50 ng/L(B组)、500 ng/L(C组)、5μg/L(D组)、50μg/L(E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以7个生化指标作为评估指示物。结果表明:不同浓度BDE-47慢性胁迫会对大泷六线鱼的血液生化指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除碱性磷酸酶(AKP)指标,其余指标空白对照组和DMSO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DMSO不影响BDE-47毒理效应的分析。与两对照组相比,7个指标未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500 ng/L组对7个指标的影响最明显,其中血糖(GLU)受各浓度影响最明显。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第4周各指标波动最大,其中第2周和第4周GLU受影响最大。第1和3周,随着BDE-47胁迫浓度的升高总蛋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在第1周表现最为明显;而白蛋白在各浓度BDE-47组中变化无明显规律。总胆红素第1~4周各浓度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6周各实验组变化差异明显高于第5周(P<0.05)。不同浓度BDE-47实验组中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AKP活性随时间延长均呈现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而乳酸脱氢酶则在3~5周变化较为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C组和4周胁迫条件下,7个生化指标提取特征值,发现GLU是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指标。因此,GLU在浓度和时间维度上是7个生化指标中最敏感的,可以作为评价该鱼类对所在BDE-47环境影响的潜在指示物。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完善BDE-47暴露对鱼类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bde-47) 大泷六线鱼 环境胁迫 血液 生化指标 主成分分析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