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VS. AMITRIPTYLINE ON PLATELET 3H-PAROXETINE BINDING SITES IN DEPRESSED PATIENTS
1
作者 Fan Xiaodong Shen Yucun +1 位作者 Zhou Dongfeng Luo Hechun,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3, China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3年第1期49-51,56,共4页
In this study platelet 3H-paroxetine binding site was studied in 16 depressed pa-tients and 16 healthy volunteers. We found that the mean Bmax of 3H-paroxetine binding on theplatelets of depressed patients was signifi... In this study platelet 3H-paroxetine binding site was studied in 16 depressed pa-tients and 16 healthy volunteers. We found that the mean Bmax of 3H-paroxetine binding on theplatelets of depressed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s. After treated withamitriptyline or electro-acupuncture for 6 weeks, the density of paroxetine binding sites increased to-wards normal in well responded patients.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electro-acupuncture and amitriptyline as compared in their effects on 3H-paroxetine binding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AMITRIPTYLINE 3h-paroxetine binding sites DEPRESSED dise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5RON-糖基化位点对galectin-3结合CD45RO突变体转染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薛婧 高锡强 +1 位作者 傅春燕 魏强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构建CD45RO不同N-糖基化位点突变的T细胞株,并检测其与galectin-3的结合情况。方法采用N→Q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去除CD45RO的11个N-糖基化位点,制备单个N-糖基化位点缺失的CD45RO,然后将其导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WPXL中,11个携带单个N-糖... 目的构建CD45RO不同N-糖基化位点突变的T细胞株,并检测其与galectin-3的结合情况。方法采用N→Q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去除CD45RO的11个N-糖基化位点,制备单个N-糖基化位点缺失的CD45RO,然后将其导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WPXL中,11个携带单个N-糖基化位点缺失的CD45RO重组慢病毒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sPAX2和MD2.G共转染293T细胞,将包装重组慢病毒感染CD45-的J45.01细胞,流式分选后获得11株分别表达CD45RO单个N-糖基化位点缺失的J45.01 T细胞株。通过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从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验证CD45RO突变体的转录和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RO突变细胞株与galectin-3的结合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11个CD45RO单个N-糖基化位点缺失的T细胞株,各突变细胞株能稳定表达突变基因,经测序再次证实突变位点正确,CD45RO突变体能稳定表达于细胞表面。galectin-3与N327Q突变细胞的结合明显增强,与N36Q突变细胞和N217Q突变细胞的结合明显减弱。结论 CD45RO N-糖基化位点对galectin-3与CD45RO-J45.01细胞的结合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结合 N-糖基化位点 CD45RO Jurkat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梦莹 李梦丽 +1 位作者 江波 张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42-47,共6页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sicose 3-epimerase,DPE)可以催化D-果糖转化为稀有糖D-阿洛酮糖,是生产D-阿洛酮糖过程中的关键酶。为了提高DPE的表达水平,该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B800为宿主菌,异源表达Clostridium scin...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sicose 3-epimerase,DPE)可以催化D-果糖转化为稀有糖D-阿洛酮糖,是生产D-阿洛酮糖过程中的关键酶。为了提高DPE的表达水平,该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B800为宿主菌,异源表达Clostridium scindens ATCC 35704来源的DPE。首先,构建不同单启动子和串联启动子介导DPE表达的重组菌,通过摇瓶培养,发现由单启动子P_(hag)介导的重组菌株经发酵后酶活力最高,最高酶活力为19.62 U/mL,是P_(43)介导的原始菌株酶活力的1.3倍。最后对P_(hag)的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RBS)序列进行突变,突变后的菌株酶活力再次提高了29.4%,是原始菌株酶活力的1.69倍。该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DPE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枯草芽孢杆菌 启动子 核糖体结合位点 发酵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共沉淀法测定14-3-3ε蛋白与Cdc25B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瑞林 孟峻 刘儒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89-893,共5页
目的研究14-3-3ε蛋白与Cdc25B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位点,为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G2期阻滞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依次构建pcDNA3.1-ZEO-HA-14-3-3ε、pEGFP-Cdc25B-WT、pEGFP-Cdc25B-Ser321A、pEGFP-Cdc25B-Ser321D表达载体... 目的研究14-3-3ε蛋白与Cdc25B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位点,为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G2期阻滞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依次构建pcDNA3.1-ZEO-HA-14-3-3ε、pEGFP-Cdc25B-WT、pEGFP-Cdc25B-Ser321A、pEGFP-Cdc25B-Ser321D表达载体,分别转染HEK293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Cdc25B-vector+14-3-3ε组(空载体组),Cdc25B-WT+14-3-3ε组,Cdc25B-Ser321A+14-3-3ε组,Cdc25B-Ser321D+14-3-3ε组。通过免疫共沉淀法获得各组细胞裂解液及免疫沉淀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dc25B-vector、Cdc25B-WT、Cdc25B-Ser321A、Cdc25B-Ser321D与14-3-3ε蛋白是否有共沉淀,如有共沉淀,说明两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果本实验构建的4种表达载体经验证均构建成功。免疫共沉淀实验得出14-3-3ε能与野生型Cdc25B结合,当Cdc25B的S321突变成S321A时,这种结合不发生;而具有模拟磷酸化作用的Cdc25B-S321D也能与14-3-3ε结合。结论Cdc25B S321是14-3-3ε蛋白与Cdc25B相互作用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此结合位点可能成为14-3-3ε蛋白与Cdc25B共同调控小鼠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及G2期阻滞的重要靶点,为后期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相关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ε蛋白 CDC25B 作用位点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A组装的多拷贝基因策略优化重组水蛭素变体Ⅲ的生产
5
作者 王亚丽 刘秀霞 +1 位作者 杨艳坤 白仲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8,共8页
水蛭素变体Ⅲ(Hirudin varidantⅢ,Hv3)是一种从水蛭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在预防和治疗白内障方面具有潜在作用。为了制备足量Hv3用于进一步的临床前应用研究,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高效、稳定表... 水蛭素变体Ⅲ(Hirudin varidantⅢ,Hv3)是一种从水蛭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在预防和治疗白内障方面具有潜在作用。为了制备足量Hv3用于进一步的临床前应用研究,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高效、稳定表达重组水蛭素变体Ⅲ(recombinant Hirudin varidantⅢ,Rhv3)的办法。首先,在C.glutamicum中构建含Ptac启动子和CspA信号肽的Rhv3分泌表达菌株,比较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BHI培养基中Rhv3活性最高,达到3.02×10^(3) ATU/L。为进一步提升Rhv3产量,通过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RBS)筛选,选用RBS1应用于Rhv3多拷贝菌株构建和表达。然后利用3A组装技术构建含不同信号肽和不同拷贝数的Rhv3分泌表达菌株进一步优化其产量。通过放大发酵培养,Rhv3产量达到1.89 g/L,活性达到10.91×10^(3) ATU/L。最后利用镍柱对Rhv3进行简单纯化,其纯度达到90%。该异源表达策略有效提高Rhv3表达量,为Rhv3的重组生产提供了一种质量可靠、低成本的表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水蛭素变体Ⅲ(recombinant Hirudin varidantⅢ Rhv3) 核糖体结合位点(ribosome binding site RBS) 多拷贝 信号肽 谷氨酸棒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与辅酶类似物ATP及底物磷酸结合特性的晶体学研究
6
作者 王兆捷 宋时英 林政炯 《生物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09-616,共8页
气相扩散共晶生长法培养出P.versicolor龙虾肌ATP-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TP-GAPDH)的晶体。用同步辐射X光源-磷光储屏-Weissenberg照相机系统收集了一套2.0分辨率的衍射数据。用同... 气相扩散共晶生长法培养出P.versicolor龙虾肌ATP-D-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ATP-GAPDH)的晶体。用同步辐射X光源-磷光储屏-Weissenberg照相机系统收集了一套2.0分辨率的衍射数据。用同晶差值傅立叶法解析了其结构。精化后的结构模型最终R因子为0.197,与标准键长、键角的均方根偏差为0.016°和3.20°。PvATP-GAPDH结构总体上和Pvapo-GAPDH相似。ATP分子的占有率较低,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性,提示ATP与酶蛋白结合的稳定性较低,表明NAD+的尼克酰胺核苷部分与蛋白质分子的作用在辅酶与蛋白质的稳定结合中起关键作用。ATP-GAPDH中每个亚基只有一个磷酸结合位点(Pi)。认为无机磷酸结合位点Pi的形成不依赖于NAD+,而底物磷酸结合位点PS的形成则依赖于NAD+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PH 晶体结构 ATP 磷酸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中心蛋白(ZmCen)与金属离子结合性质研究
7
作者 赵琳 唐齐聪 王志军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2-68,共7页
玉米中心蛋白Zea mays centrin(ZmCen)含有4个EF-hand结构域的钙调蛋白家族成员,其在生物体内通过结合钙离子发挥生物学功能。文章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ZmCen全长蛋白及其N端和C端截短蛋白、4个离子结合位点突变蛋白;采用圆二... 玉米中心蛋白Zea mays centrin(ZmCen)含有4个EF-hand结构域的钙调蛋白家族成员,其在生物体内通过结合钙离子发挥生物学功能。文章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ZmCen全长蛋白及其N端和C端截短蛋白、4个离子结合位点突变蛋白;采用圆二色光谱法(CD),运用荧光光谱法、Tb^(3+)敏化荧光法、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研究ZmCen与金属离子Tb^(3+)结合的构象变化及结合性质。结果表明:ZmCen与Tb^(3+)离子结合后,a-螺旋增加;ZmCen与Tb^(3+)的结合比为1∶4,且Tb^(3+)与ZmCen的4个EF-hand结构域的结合顺序依次为Ⅲ-Ⅳ-Ⅰ-Ⅱ。ITC结果显示:ZmCen的N端和C端截短蛋白分别与Ca^(2+)离子的结合常数为K_(NI)=5.814×10^(5)、K_(NII)=2.818×10^(5)、K_(C)=1.068×10^(5),即K_(N)大于K_(C)。本研究可为阐明ZmCen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 ZmCen 构象变化 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联合分子对接研究人血清白蛋白与新的抗肿瘤活性小分子的体外结合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举 宫雪 +2 位作者 徐亮 张力 宫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9-396,共8页
前期研究中合成了全新的以4-苯氧基喹啉环为母核结构的,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TypeⅡ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N-[3-氟-4-[6-甲氧基-7-[3-(4-甲基-1-哌嗪基)丙氧基]喹啉-4-氧基]苯基]-1-(2-氟苯基)-4-甲基-5-氧代-4,5-二氢-1H-1,2,4-三氮... 前期研究中合成了全新的以4-苯氧基喹啉环为母核结构的,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TypeⅡ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N-[3-氟-4-[6-甲氧基-7-[3-(4-甲基-1-哌嗪基)丙氧基]喹啉-4-氧基]苯基]-1-(2-氟苯基)-4-甲基-5-氧代-4,5-二氢-1H-1,2,4-三氮唑-3-甲酰胺(LJC-116)。该文进一步通过荧光、同步荧光、三维荧光、紫外-可见吸收等光谱方法联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LJC-116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研究表明LJC-116通过静态结合作用猝灭HSA的荧光,此静态作用方式同时被三维荧光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证。在288、299、310 K温度下,计算LJC-116与HSA的表观结合常数的数量级均为104L·mol-1,说明两者的结合是中等强度。热力学常数ΔG°为负值,表明两者的结合是自发的。此外,ΔS°为正值,同时ΔH°为负值表明疏水作用和氢键是形成HSA-LJC-116(1∶11)复合物的主要驱动力。在实验条件下,通过F9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重叠积分J=7.169 7×10-15cm3·L·mol-1,R=1.28 nm,r=1.69 nm,E=15.6%。表明能量转移效率很高。位点探针试剂华法林和布洛芬的加入实验表明LJC-116与HSA结合部位处于HSA的疏水腔亚结构域ⅡA(siteⅠ)中。两者结合引起HSA的以下变化:内源性荧光猝灭、同步荧光红移0.4 nm,三维荧光光谱红移2 nm,HSA紫外吸收光谱改变以及HSA氨基酸残基微环境极性增加、疏水性下降。最后,利用分子对接对热力学计算得到的作用力和光谱方法中探讨的HSA构象变化进行了验证。该文全面阐述了两者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为TypeⅡ型小分子cMet激酶抑制剂的体内转运情况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HSA) c-Met激酶抑制剂 三维荧光光谱 结合位点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A群链球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脂蛋白(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代霄燕 许丽萍 +1 位作者 白文成 韩润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1,共5页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是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表面的纤溶酶原(Plg)受体之一,其C末端的赖氨酸残基可以与Plg的赖氨酸结合位点(LBS)相结合。脂蛋白(a)[Lp(a)]中的载脂蛋白(a)[Apo(a)]与Plg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本实...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是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表面的纤溶酶原(Plg)受体之一,其C末端的赖氨酸残基可以与Plg的赖氨酸结合位点(LBS)相结合。脂蛋白(a)[Lp(a)]中的载脂蛋白(a)[Apo(a)]与Plg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本实验室提出了Lp(a)可能与GAS表面的Plg受体相结合,进而可能竞争性抑制GAS与Plg结合的假说。本研究克隆了GAS的GAPDH及其C末端敲除赖氨酸残基的突变体基因,酶切后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ASK-IBA37中,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了这两个重组蛋白(rGAPDH和rGAPDHΔ345)。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rGAPDH和rGAPDHΔ345与Lp(a)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GAPDHΔ345与Lp(a)的结合值比rGAPDH显著降低,说明rGAPDH及rGAPDHΔ345与Lp(a)通过LBS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一定浓度的赖氨酸类似物6-氨基己酸(EACA)可以抑制这种结合,Lp(a)对rGAPDH与Plg的相互作用也有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A群链球菌 纤溶酶原 脂蛋白(a) 赖氨酸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复制酶起始结合位点的预测
10
作者 曾雅梅 陆文蔚 肖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6-71,共6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给全世界约30个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其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是冠状病毒(Coron...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给全世界约30个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其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是冠状病毒(Coronavirus)的新变异种.作者以“最大信息量”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使用结合位点搜寻软件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冠状病毒基因组的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s)进行分析,预测出了2株SARS—CoV(来自北京的SARSBJ01和浙江的SARSZJ01)以及其他38株冠状病毒株的复制酶起始结合位点(Rep- licase initial binding sites,RIBS).在该预测结果中,不难发现,这些RIBS的序列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与公认的冠状病毒的顺式作用元件极为相似的基序也存在其中,而且其预测的二级结构与鼠肝炎病毒MHV基因组的某些蛋白结合位点类似.因此,预测的RIBS 在病毒的复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3′非翻译区 信息量 起始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外周血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
11
作者 李云朋 岳宗进 +3 位作者 王西彬 魏景梅 王新立 冯仲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白细胞介素-1β(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样受体蛋白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白细胞介素-1β(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的表达。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1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腰椎融合治疗患者术后发生SSI患者76例为研究组,同期未感染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炎性小体组分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Caspase-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检测血清IL-1β、IL-18、IL-33、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研究组PBMCs中NLRP3、ASC和Caspase-1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IL-1β、IL-18、IL-33、CRP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融合治疗术后感染患者NLRP3 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与CRP、PCT呈正相关(P<0.05),IL-1β、IL-18和IL-33分别与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腰椎融合治疗患者术后SSI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手术部位感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样受体蛋白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 白细胞介素-1β
原文传递
Mmu-miR-107与Cacna2d1基因3'UTR结合位点的预测及验证 被引量:1
12
作者 阮杰 翁亚光 +7 位作者 赵炜 熊兴东 张春龙 李江滨 刘桂平 黄池荣 付思莹 刘新光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预测并验证mmu-miR-107与Cacna2d1基因3'UTR的结合位点。[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07与小鼠Cacna2d1基因3'UTR的结合位点,将包含3个靶位点的3'UTR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载体p GL3中,构建野生型p GL3-Cacna2d1-WT3'... [目的]预测并验证mmu-miR-107与Cacna2d1基因3'UTR的结合位点。[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07与小鼠Cacna2d1基因3'UTR的结合位点,将包含3个靶位点的3'UTR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载体p GL3中,构建野生型p GL3-Cacna2d1-WT3'UTR载体;并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构建分别含有单个突变位点的载体Mut1200-207、Mut2361-367、Mut3902-908和同时含有3个突变结合位点的载体Mut4plus。将各重组质粒与miRNA mimics共转染C2C1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共转染p GL3-Cacna2d1-WT 3'UTR和miR-NC组相比,共转染p GL3-Cacna2d1-WT 3'UTR和mimics-miR-107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共转染对应的突变体和miR-NC组相比,转染突变体Mut2361-367/Mut3902-908和mimics-miR-107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均下降(P<0.05);转染突变体Mut1200-2077/Mut4plus和mimics-miR-107组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Cacna2d1基因3'UTR段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及突变体构建成功,初步证实miR-107与Cacna2d1 3'UTR的200-207位点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na2d1 miR-107 3'非编码区 结合位点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猪IGFBP-3启动子区突变位点筛查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庆燕 贾泓瑶 +7 位作者 程云云 张昊龙 郭炜彤 石惠 李思明 郝林琳 刘松财 卢可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00-1804,共5页
以军牧1号白猪、大白猪、东北野猪、巴马香猪和西藏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5个品种猪IGFBP-3基因5′调控区序列(约2 000bp)并进行测序分析,来研究不同品种猪IGFBP-3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的差异。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5个品种猪IGFBP-3基... 以军牧1号白猪、大白猪、东北野猪、巴马香猪和西藏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扩增5个品种猪IGFBP-3基因5′调控区序列(约2 000bp)并进行测序分析,来研究不同品种猪IGFBP-3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的差异。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5个品种猪IGFBP-3基因5′调控区存在约50处突变;启动子预测发现在-185bp附近为核心启动子区的几率最大;突变共导致9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发生改变,其或可造成不同品种猪IGFBP-3表达量的差异,进而影响不同品种猪的体型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3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核心启动子
原文传递
Crystal engineering of porous coordination networks for C3 hydrocarbon separation 被引量:2
14
作者 Mei‐Yan Gao Bai‐Qiao Song +1 位作者 Debobroto Sensharma Michael J.Zaworotko 《SmartMat》 2021年第1期38-55,共18页
C3 hydrocarbons(HCs),especially propylene and propane,are high‐volume products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as they are utiliz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s,polymers,and chemical commodities.Demand for C3 HCs as chemical... C3 hydrocarbons(HCs),especially propylene and propane,are high‐volume products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as they are utiliz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s,polymers,and chemical commodities.Demand for C3 HCs as chemical building blocks is increasing but obtaining them in sufficient purity(>99.95%)for polymer and chemical processes requires economically and energetically costly methods such as cryogenic distillation.Adsorptive separations using porous coordination networks(PCNs)could offer an energy‐efficient alternative to current technolo-gies for C3 HC purification because of the lower energy footprint of sorbent separations for recycling versus alternatives such as distillation,solvent extraction,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In this review,we address how the structural modularity of porous PCNs makes them amenable to crystal engineering that in turn enables control over pore size,shape,and chemistry.We detail how control over pore structure has enabled PCN sorbents to offer benchmark performance for C3 separations thanks to several distinct mechanisms,each of which is highlighted.We also discuss the majo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remain to be addressed before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PCNs as advanced sorbents for C3 separation becomes v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ding sites C3 hydrocarbon PCNS SEPA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