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1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探讨阿霉素纳米凝胶载药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张书文 崔佳乐 +2 位作者 邱春辉 刘腾予 黄可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通路,探讨阿霉素纳米凝胶载药(Nanogel drug loading,NG)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22肝癌细胞珠每只1.25×10^(6)个/100μ... 目的通过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通路,探讨阿霉素纳米凝胶载药(Nanogel drug loading,NG)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22肝癌细胞珠每只1.25×10^(6)个/100μl接种于Balb/c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待肿瘤体积至50~60mm^(3)时,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n=8),分别为肿瘤对照组、阿霉素3mg组(DOX-3.0)、阿霉素6mg组(DOX-6.0)、阿霉素纳米凝胶载药3mg组(NG/DOX-3.0)和阿霉素纳米凝胶载药6mg组(NG/DOX-6.0)。各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治疗,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l/kg)、DOX(3mg/kg)、DOX(6mg/kg)、NG/DOX(3mg/kg)和NG/DOX(6mg/kg),1次/3d,给药4次,于给药结束第3d处死动物取材。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和坏死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LRP3/Caspase-1/GSDMD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与肿瘤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肿瘤生长状态较差,且DOX-3.0、NG/DOX-3.0、DOX-6.0、NG/DOX-6.0肿瘤坏死面积百分率依次增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对照组比较,DOX-3.0、NG/DOX-3.0、DOX-6.0、NG/DOX-6.0组肿瘤组织中NLRP3、Caspase-1、GSDMD的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依次减弱,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凝胶载药组作用优于单纯阿霉素给药组。结论纳米凝胶载药组治疗H22肝癌的作用优于阿霉素单独用药,它能通过下调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降低药物使用剂量及提高抗癌效果,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纳米凝胶 免疫组织化学 NLRP3/Caspase-1/GSDMD通路 h22荷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D1调控H3K36me2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
作者 庄炫 蔡圳鑫 +1 位作者 杨宇峰 李志明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95-201,共7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1(NSD1)调控基因表达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梗阻性无精子症(OA)组(7例)和NOA组(18例)患者睾丸组织NSD1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检测两... 目的:探讨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1(NSD1)调控基因表达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梗阻性无精子症(OA)组(7例)和NOA组(18例)患者睾丸组织NSD1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检测两组患者的睾丸组织H3K36me2修饰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检测两组患者睾丸组织的H3K36me2富集差异,对H3K36me2基因组分布和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qPCR验证两组患者睾丸组织中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OA组相比,NOA组睾丸组织NSD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08)和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免疫荧光、免疫印迹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睾丸组织中NSD1与H3K36me2结合,但NOA组的H3K36me2修饰水平明显下降。测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睾丸组织中H3K36me2主要分布于基因间区域,但NOA组的H3K36me2富集程度明显下降,H3K36me2差异富集基因参与了组织发育和细胞形态发生等多个生物学过程。测序和qPCR结果表明,与OA组相比,NOA组睾丸组织H3K36me2靶基因KIT、SPO11和ACRV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NOA睾丸组织的NSD1和H3K36me2水平降低,H3K36me2在精子发生关键基因KIT、SPO11和ACRV1上高度富集。NSD1表达下降会影响精子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症 精子发生 核受体结合SET结构域蛋白1 h3K36me2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介导MAPKs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冬 董晓俊 徐成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在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不同浓度IGF-1(0、5、10、20 ng/mL)培养C3H10T1/2细胞,碱性磷酸酶(ALP)与茜素红(ARS)染色检测ALP活性、钙盐沉积情况,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对数期细胞分为空白组、IGF-1组、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PD+IGF-1组、p38通路抑制剂(SB202192)组、SB+IGF-1组,qRT-PCR法检测成骨特性因子RUNX2、成骨分化特异性因子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IGF-1组ALP显色加深,ALP活性升高,钙盐结节形成增多,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磷酸化ERK、p38、JNK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组比较,PD组、SB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与IGF-1组比较,PD+IGF-1组、SB+IGF-1组C3H10T1/2细胞RUNX2、OPN、OCN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GF-1促进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K信号通路和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K27乙酰化修饰促进lncRNA OIP5-AS1转录并通过上调TLR4诱导过敏性鼻炎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4
作者 谢勇 佘志强 +3 位作者 李容华 吴荣华 王瑢 刘继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2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修饰对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lncRNA OIP5-AS1)转录的促进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对过敏性鼻炎(AR)中鼻黏膜上皮细胞(NEC)凋亡的影响。方法白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修饰对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lncRNA OIP5-AS1)转录的促进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对过敏性鼻炎(AR)中鼻黏膜上皮细胞(NEC)凋亡的影响。方法白细胞介素13(IL-13)处理NEC以建立AR细胞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OIP5-AS1和TLR4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和体外细胞模型中的表达。ELISA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1)和黏蛋白5AC(MUC5AC)的浓度。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用于检测NEC的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验证OIP5-AS1和TLR4的关系。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分析用于验证OIP5-AS1启动子区组蛋白的H3K27乙酰化修饰。结果与健康对照和未处理的NEC相比,OIP5-AS1和TLR4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和IL-13刺激的NEC中均表达升高。敲减OIP5-AS1可降低IL-13诱导的NEC的TLR4水平,而过表达OIP5-AS1可增加IL-13处理的NEC的TLR4水平。敲减OIP5-AS1可降低IL-13处理的NEC凋亡率及GM-CSF、eotaxin-1和MUC5AC的分泌,而过表达TLR4可部分逆转敲减OIP5-AS1对NEC凋亡及GM-CSF、eotaxin-1和MUC5AC表达的影响。此外,H3K27ac在OIP5-AS1的启动子区域显著富集,H3K27乙酰化可促进OIP5-AS1在IL-13诱导的NEC中的表达。结论H3K27乙酰化修饰促进OIP5-AS1转录并通过上调TLR4诱导AR中NE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K27 OIP5-AS1 TLR4 鼻黏膜上皮细胞(N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3/Robo1通路探讨健骨颗粒对大鼠骨量丢失模型的影响
5
作者 陈赛楠 黄云梅 +3 位作者 周芬 王志强 魏振朴 林燕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对去卵巢快速骨量丢失模型大鼠H型血管和Slit3/Robo1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补虚化瘀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SD大鼠模型,灌胃干预6周,micro-CT观察胫骨近端微观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型血管,ELISA检测...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对去卵巢快速骨量丢失模型大鼠H型血管和Slit3/Robo1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补虚化瘀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SD大鼠模型,灌胃干预6周,micro-CT观察胫骨近端微观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型血管,ELISA检测血清CTX和BALP,Real-time PCR检测股骨Slit3和Robo1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lit3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ob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厚度均显著降低(P<0.01)和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大(P<0.001),H型血管阳性面积占比显著降低(P<0.001),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Rob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变化。与模型组相比,健骨颗粒组骨密度升高(P<0.05)和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0.001),H型血管阳性面积占比升高(P<0.05),血清CTX水平显著降低(P<0.001)、BALP水平略降低,Slit3 mRNA表达略下调和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下降(P<0.05),Rob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健骨颗粒可通过Slit3/Robo1信号通路促进H型血管新生,提高骨量和改善骨微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健骨颗粒 h型血管 Slit3/Rob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W1H分析法在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应用实践——以中央企业境外资金平台为例
6
作者 吴琼 《中国内部审计》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文采用3W1H分析法结合中央企业境外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审计实践,以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成本、防控资金风险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揭示资金风险、堵塞管理漏洞、建立风险管控长效机制,为金融风险导向审计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 资金管理平台 风险导向审计 3W1h分析法 内部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3K27me3沉默子重塑上调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磷酸甘油醛激酶1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秦苾珺 谭玉婷 +7 位作者 储召乐 刘碧颖 李先锋 王涛 陈东风 崔红娟 吴林育 王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7-607,共11页
目的 绘制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IN)组织的组蛋白H3K27me3沉默子图谱,寻找沉默子调控的重要靶基因。方法 从本院内镜中心收集HGIN与正常胃黏膜组织各24例,采用H3K27me3染色体靶向切割和标签... 目的 绘制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IN)组织的组蛋白H3K27me3沉默子图谱,寻找沉默子调控的重要靶基因。方法 从本院内镜中心收集HGIN与正常胃黏膜组织各24例,采用H3K27me3染色体靶向切割和标签化(Cleavage Under Target&Tagmentation, CUT&Tag)测序技术捕获基因组修饰区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两类组织的沉默子信号特征以及差异;整合RNA测序数据及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Hi-C)公共数据,分析沉默子重塑调控的靶基因及调控的潜在生物学过程。结果 与正常胃黏膜相比,HGIN组织H3K27me3修饰数量减少,信号强度全局性降低,呈现H3K27me3信号峰重塑现象;转录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HGIN共有8 88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基因4 335个,表达下调基因4 552个,其中CTNNB1等肿瘤发生相关基因显著上调;整合分析表观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发现沉默子丢失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氨基酸生物合成、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和糖酵解等关键代谢基因,如糖酵解关键酶磷酸甘油醛激酶1(phosphoglycerate kinase1,PGK1)表达,进而促进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结论 组蛋白H3K27me3沉默子信号丢失是HGIN表观重塑特征之一,沉默子丢失可能与PGK1等糖酵解和氨基酸代谢基因表达紊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胃癌 组蛋白修饰h3K27me3 沉默子 磷酸甘油醛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1年华东地区6株禽源H3亚型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8
作者 赵婉宸 李扬 +5 位作者 才天宇 葛志闯 高如一 王晓泉 顾敏 刘秀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H3亚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感染人、猪、马、犬、禽等众多宿主并能发生跨种间传播,危害不容忽视。本研究于2019—2021年在华东地区活禽市场采集表观健康的家禽喉头与泄殖腔棉拭,通过血清学试验鉴定、筛选出6株代表性水禽源H3亚... H3亚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感染人、猪、马、犬、禽等众多宿主并能发生跨种间传播,危害不容忽视。本研究于2019—2021年在华东地区活禽市场采集表观健康的家禽喉头与泄殖腔棉拭,通过血清学试验鉴定、筛选出6株代表性水禽源H3亚型流感病毒,并经RT-PCR试验确定5株为H3N2亚型、1株为H3N1亚型。进一步对6株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A蛋白裂解位点处均为PEKQTR/GLF,不存在连续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处均为禽源特征性的226Q和228S,提示其跨种传播至哺乳动物的潜能较低;内部基因片段来源多样化,与H3N8、H4N6、H5N8、H6N1、H7N7、H0N3等众多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亲缘关系密切;除JS1018/19和JS1094/19的NS基因属于北美谱系以外,其余均属于欧亚谱系的禽源分支,与犬、马、猪、人等哺乳动物源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提示虽然可能存在不同进化谱系间的基因重组但并未发生从禽到哺乳动物宿主的基因交换。该研究结果丰富了H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数据,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1 h3N2 基因组分析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和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检测在急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芮芮 杨爱祥 +1 位作者 周碧莹 孙燕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检测在急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入院的285例急性脓毒症患者... 目的研究血清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检测在急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观察对象为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入院的285例急性脓毒症患者,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入院接受体检的285名健康者,将其设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清SIRT1、CitH3水平。并参考疾病严重程度将研究组分为A组(脓毒症,n=106)、B组(严重脓毒症,n=122)、C组(感染性休克,n=57);参考患者治疗1个月之后的存活状况予以分组,即存活组(n=217)、死亡组(n=68)。比较A组、B组及C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IRT1、CitH3水平;分析血清SIRT1、CitH3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采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1个月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为(1.29±0.8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81±1.48)ng/mL],CitH3水平为(48.85±13.1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81±1.23)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的SIRT1水平分别为(1.84±1.03)、(1.23±0.72)ng/mL,均明显高于C组[(0.62±0.30)ng/mL],A、B组患者的血清CitH3水平分别为(29.19±7.36)、(48.57±14.10)pg/mL,均明显低于C组[(76.89±25.1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血清SIRT1水平为(1.61±0.92)ng/mL,明显高于死亡组[(0.50±0.24)ng/mL],CitH3水平为(32.71±10.26)pg/mL,明显低于死亡组[(87.62±23.3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IRT1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r=-0.484、-0.462,P<0.05);血清CitH3与SOFA、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8、0.478,P<0.05)。脓毒症患者1个月死亡预测中SIRT1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852、0.741、0.838,CitH3的AUC、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827、0.709、0.7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IRT1下降、CitH3上升和SOFA评分及APACHEⅡ评分为影响脓毒症患者1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血清SIRT1、CitH3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显著,且血清SIRT1下降、CitH3上升是对脓毒症患者1个月死亡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辅助预测患者临床预后并为其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脓毒症 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 瓜氨酸化组蛋白h3 预后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H型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MCP-1、PTX3、GDF15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10
作者 卜秋宁 凌超 +2 位作者 刘匀 张钰 马翠花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03-708,共6页
目的分析绝经后H型高血压(HHT)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正五聚蛋白3(PTX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7例绝经后HHT合并OP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 目的分析绝经后H型高血压(HHT)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正五聚蛋白3(PTX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7例绝经后HHT合并OP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5例绝经后OP患者为OP组,62例绝经后单纯HHT患者为HHT组、60例体检健康的绝经后女性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4组血清MCP-1、PTX3、GDF15水平、股骨颈和腰椎(L_(1~4))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CP-1、PTX3、GDF15水平与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CP-1、PTX3、GDF15对绝经后HHT合并OP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OP组、HHT组及研究组血清MCP-1、PTX3、GDF15、BGP、β-CTX、PINP水平均较高,且OP组高于HHT组,研究组高于OP组和HHT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OP组、HHT组及研究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高,且HHT组高于OP组,研究组高于OP组和HHT组(P<0.05)。与健康组比较,OP组、HHT组及研究组的股骨颈和腰椎(L_(1~4))骨密度均较低,且OP组低于HHT组,研究组低于OP组和HHT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CP-1、PTX3、GDF15水平与股骨颈和腰椎(L_(1~4))骨密度呈负相关,与血清BGP、β-CTX、PINP、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CP-1、PTX3、GDF15联合诊断绝经后HHT合并OP的AUC值为0.945,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结论绝经后HHT合并OP患者血清MCP-1、PTX3、GDF15水平升高,且与股骨颈和腰椎(L_(1~4))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诊断绝经后HHT合并OP患者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骨质疏松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正五聚蛋白3 生长分化因子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氟-4-羟基-3-氧代-3,4-二氢喹喔啉-1(2 H)-羧酸叔丁酯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1
作者 毛云虹 赵春深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7-1268,共12页
喹喔啉类化合物由于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领域,特别是抗癌药物研发领域。本文通过四步反应法首次合成了6-氟-4-羟基-3-氧代-3,4-二氢喹喔啉-1(2 H)-羧酸叔丁酯,经溶液结晶法获得其单晶体。晶体学分析表明,该化合... 喹喔啉类化合物由于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领域,特别是抗癌药物研发领域。本文通过四步反应法首次合成了6-氟-4-羟基-3-氧代-3,4-二氢喹喔啉-1(2 H)-羧酸叔丁酯,经溶液结晶法获得其单晶体。晶体学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常数a=1.28663(10)nm,b=2.25249(17)nm,c=1.01564(7)nm,Z=8,ρ_(c)=1.359 g·cm^(-3),R=0.0538,R_(w)=0.1406。在B3LYP/6-311+G(2d,p)模式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该化合物的最佳结构,与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的晶体结构基本一致。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其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此外,通过DFT计算了分子的静电势和前沿分子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喔啉类化合物 6-氟-4-羟基-3-氧代-3 4-二氢喹喔啉-1(2 h)-羧酸叔丁酯 晶体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DcR3、ADAMTS13浓度与其心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李由 崔万清 +3 位作者 孟波 金缨 黎晟维 刘伟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究H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含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A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 member 13,ADAMTS13)浓度与... 目的探究H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含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A thrombospondin type 1 motif member 13,ADAMTS13)浓度与其心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庆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分为非H型高血压组40例和H型高血压组92例,根据预后情况将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选择同期来大庆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人7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受试者血清中DcR3、ADAMTS13浓度,Pearson法分析血清中DcR3、ADAMTS13浓度与心血管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DcR3、ADAMTS13浓度对H型高血压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122.28±32.34)mmHg(1 mmHg=0.133 kPa)、(48.16±8.65)mmHg、(8.59±1.25)mm、(118.34±34.25)g/m2、(1.48±0.34)g/L、(57.15±14.94)mg/L、(1.45±0.31)、70.28%±15.21%]比较,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收缩压[(139.35±38.21)mmHg]、脉压[(57.37±11.75)mmHg]、左心室后壁厚度(posterior wall thickness,PWT)[(11.69±2.00)mm]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148.54±38.22)g/m2]显著升高,DcR3[(0.74±0.19)g/L]、ADAMTS13浓度[(14.13±4.62)mg/L]、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E-peak to A-peak of the mitral flow spectrum,E/A)(0.65±0.13)、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4.26%±12.7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H型高血压组患者组比较,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DcR3、ADAMTS13浓度及E/A显著降低,LVMI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患者血清中DcR3、ADAMTS13浓度均与收缩压、脉压和LVMI呈负相关(P<0.05),而与E/A、LVEF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E/A(0.38±0.07)、DcR3[(0.45±0.13)g/L]、ADAMTS13浓度[(8.45±2.11)mg/L]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0.75±0.11、(0.85±0.27)g/L、(16.25±4.8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3、ADAMTS13是H型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DcR3、ADAMTS13浓度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H型高血压患者1年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06、0.844、0.950。结论H型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DcR3、ADAMTS13浓度降低,与心血管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对该疾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诱骗受体3 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序的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3 心血管病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玫瑰红催化喹喔啉-2(1H)-酮的C3-H烷基化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能选 徐宏烈 +1 位作者 刘华 李兰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7,共7页
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光诱导一锅法高选择性N-甲基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和苯乙酮类化合物合成一系列3-烷基化喹唑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玫瑰红作为光催化剂,在18 W 460 nm的蓝色LED下照射8 h,通过直接C3-H活... 建立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光诱导一锅法高选择性N-甲基喹喔啉酮类化合物和苯乙酮类化合物合成一系列3-烷基化喹唑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室温条件下,以玫瑰红作为光催化剂,在18 W 460 nm的蓝色LED下照射8 h,通过直接C3-H活化的方案,较好收率获得一系列相应的3-烷基化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最高产率可达到76%。反应体系具有经济实用性和底物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为3-烷基化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喹唑啉-2(1h)-酮 苯丙酮 3-烷基化喹唑啉-2(1h)-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下g-C_(3)N_(4)催化诱导C(sp^(2))-H芳基化喹喔啉-2(1H)-酮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能选 李兰杰 +1 位作者 徐宏烈 王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5,共7页
建立了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可见光诱导的g-C_(3)N_(4)催化的喹喔啉-2(1H)-酮的芳基化反应。该反应以乙腈为溶剂,K_(2)S_(2)O_(8)为氧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官能团耐受性好等优点。该策略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可以获得各... 建立了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可见光诱导的g-C_(3)N_(4)催化的喹喔啉-2(1H)-酮的芳基化反应。该反应以乙腈为溶剂,K_(2)S_(2)O_(8)为氧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官能团耐受性好等优点。该策略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操作方法,可以获得各种中等到良好产率的3-苯基喹喔啉-2(1H)-酮化合物,最高产率达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3-苯基喹喔啉-2(1h)-酮 g-C_(3)N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致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洋 高光洁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488-492,共5页
目的观察κ-阿片受体(KOR)激动剂U50488H对体外循环诱导的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U50488H对肺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组(CPB组)和KOR激动剂在体外循环(CPB)模型中的干预组(U... 目的观察κ-阿片受体(KOR)激动剂U50488H对体外循环诱导的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U50488H对肺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组(CPB组)和KOR激动剂在体外循环(CPB)模型中的干预组(U50448H组),每组8只。U50448H组于CPB前30 min静脉注射1.5 mg/kg U50488H,分别于CPB后0 h、1 h和2 h各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和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三组大鼠均在停CPB后2 h时处死,取完整右肺下叶,采用重力法测定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脂多糖(L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TUNEL法检测肺组织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GSDMD-C、GSDMD-N、NLRP3、ASC、pro-Caspase-1和pro-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CPB组大鼠在CPB后0 h、1 h和2 h各时点的AaDO_(2)和RI、LPS明显高于Sham组(P<0.05);U50488H组3个时点的AaDO_(2)、RI、LPS均明显低于CPB组(P<0.05)。与Sham组比较,CPB组大鼠EVLW,血浆MDA和GSH,肺组织的凋亡指数(AI),NLRP3、ASC、pro-Caspase-1和pro-IL-1β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血浆SOD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50488H组上述指标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组大鼠出现了严重的肺损伤和肺泡内充血/出血,并伴有广泛的炎症细胞浸润,U50448H组肺损伤明显减轻。结论κ-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通过抑制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CPB后大鼠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阿片受体激动剂 U50488h 体外循环 急性肺损伤 NLRP3/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的三种镉(Ⅱ)配合物晶体结构、荧光表征和Hirshfeld表面分析
16
作者 张力杨 杨冬冬 +2 位作者 李宁 杨元宇 马琦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3-1952,共10页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Hppb)配体,成功合成3种溴离子参与配位的不同Cd(Ⅱ)配合物[Cd(Hppb)_(2)Br_(2)](1)、[Cd_(2)(ppb)_(2)Br_(2)](2)和[Cd(Hppb)Br_(2)]n(3),并确定了其结构特征。在3种配合物中,Cd(Ⅱ)离子、配体、溴离... 基于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Hppb)配体,成功合成3种溴离子参与配位的不同Cd(Ⅱ)配合物[Cd(Hppb)_(2)Br_(2)](1)、[Cd_(2)(ppb)_(2)Br_(2)](2)和[Cd(Hppb)Br_(2)]n(3),并确定了其结构特征。在3种配合物中,Cd(Ⅱ)离子、配体、溴离子的比例分别为1∶2∶2、1∶1∶1、1∶1∶2,最终得到单核(0D)、双核(0D)、一维骨架的不同结构。配合物1中的Cd(Ⅱ)配位环境为轻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结构,而配合物2和3的中心离子则显示出扭曲的四方锥几何结构。3个配合物的ppb-或Hppb配体的连接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配合物1中,2个Hppb配体为μ_(1)⁃κN,N'配位模式。而在配合物2中,2个ppb-配体为μ_(2)⁃κN,N'∶κO配位模式,并且作为2个μ1,1桥连接2个Cd(Ⅱ)离子形成双核结构单元,2个Cd离子之间的距离为0.4091(4)nm。在3中,中性Hppb配体为μ_(2)⁃κN,N'∶κO配位模式,并通过μ1,6桥连接Cd(Ⅱ)离子,沿b轴形成一维无限延长的链。利用Hirshfeld表面分析和二维指纹图对这3种配合物进行了研究。此外,配合物1~3的光致发光特性表明,配位阴离子Br-对Cd(Ⅱ)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吡啶基)⁃1h⁃吡唑-苯羧酸 Cd(Ⅱ)配合物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PINH1 promoted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activating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 被引量:1
17
作者 Xiao-Sheng Jin Lu-Xi Chen +1 位作者 Ting-Ting Ji Rong-Zhou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4年第5期1890-1907,共18页
BACKGROUND Serpin peptidase inhibitor clade H member 1(SERPINH1)was initially recognized as an oncogene implicated in various human malignancies.Nevertheless,the clinical relevance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of SERPI... BACKGROUND Serpin peptidase inhibitor clade H member 1(SERPINH1)was initially recognized as an oncogene implicated in various human malignancies.Nevertheless,the clinical relevance and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of SERPINH1 in colorectal cancer(CRC)remain largely elusive.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ERPINH1 on CRC cells and its specific mechanism.METHODS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The Cancer Genome Atlas data m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SERPINH1 expression in CRC cell lines and tissues.A series of in-vitro assays were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function of SERPINH1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in CRC.RESULTS SERPINH1 demonstrated elevated expression levels in both CRC cells and tissues,manifested at both mRNA and protein tiers.Elevated SERPINH1 levels correlated closely with advanced T stage,lymph node involvement,and distant metastasis,exhibiting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poorer overall survival among CRC patients.Subsequent investigations unveiled that SERPINH1 overexpression notably bolstered CRC cell proliferation,invasion,and migration in vitro,while conversely,SERPINH1 knockdown elicited the opposite effects.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underscored a correlation between SERPINH1 upregulation and genes associated with cell cycle regulation.Our findings underscored the capacity of heightened SERPINH1 levels to expedite G1/S phase cell cycle progression via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pathway activation,thereby facilitating CRC cell invasion and migration.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imply a crucial involvement of SERPINH1 in the advancement and escalation of CRC,potentially positioning it as a novel candidate for prognostic assessment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in CRC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pin peptidase inhibitor clade h member 1 Colorectal cancer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1-乙酰基-1H-吲哚-3-乙酸酯的合成及其抑制活性
18
作者 李卓玲 杨威龙 +4 位作者 赵珊 王淑红 李臣 王志兵 修志明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抑制多元醇途径的醛糖还原酶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策略。以2-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铜催化,与甘氨酸反应生成氯代邻羧基苯基甘氨酸,再与乙酸酐反应,生成N-乙酰基邻羧基苯甲酸。然后在吡啶催化下...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抑制多元醇途径的醛糖还原酶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策略。以2-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铜催化,与甘氨酸反应生成氯代邻羧基苯基甘氨酸,再与乙酸酐反应,生成N-乙酰基邻羧基苯甲酸。然后在吡啶催化下合环,生成1-乙酰基-^(1)H-吲哚-3-乙酸酯(AIA),总收率为79.0%,纯度为99.0%。通过^(1)H NMR、^(13)C NMR和MS(ESI)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该化合物的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IC 50=9.4×10^(-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合成 抑制活性 1-乙酰基-1 h-吲哚-3-乙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获取多房棘球蚴病组蛋白H3K4ME1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信息
19
作者 朱鑫琳 陈佳昕 任利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获取多房棘球蚴病组蛋白H3K4ME1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信息。方法1.提取冻存组织细胞核。2.构建cut&tag文库。3.分析生物信息:1)评估多房棘球蚴病组蛋白H3K4ME1的测序数据;2)确定reads在基因...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获取多房棘球蚴病组蛋白H3K4ME1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信息。方法1.提取冻存组织细胞核。2.构建cut&tag文库。3.分析生物信息:1)评估多房棘球蚴病组蛋白H3K4ME1的测序数据;2)确定reads在基因组上的分布;3)分析单个样本富集区间信息;4)分析peak转录因子;5)分析与Peak关联基因的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富集情况;6)分析差异关联基因基本情况;7)分析差异关联基因的GO功能富集情况;8)分析差异关联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情况。结果1.提取冻存组织细胞核: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计数>100000,表示细胞核提取成功。2.测序文库构建后,用qubit软件检查测序文库,结果显示合格。3.生物信息分析结果:1)实验组与参考基因库之间的数据相似程度>98%(测序数据良好),可进行下一步检测;2)多房棘球蚴病组和健康小鼠组的reads在TSS明显起峰;3)通过单个样本的富集,筛选出显著性Peak;4)与peak关联的转录因子主要集中在zf-C2H2、Homeobox和BHLH等;5)与Peak关联基因的GO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蛋白大分子定位、细胞发育调节、解剖结构形态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与peak关联基因的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MAPK、cGMP-PKG、Hippo等信号通路;6)多房棘球蚴病组与健康小鼠组的组蛋白H3K4ME1存在5547个差异关联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556个、下调基因2929个;7)组蛋白H3K4ME1差异关联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的生物过程主要有细胞投射组织的正向调节、GTPase的活性调节等,细胞组分主要有细胞投影膜、突触等,分子功能主要有肌动蛋白结合、细胞黏附分子结合等;8)组蛋白H3K4ME1差异关联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分布在MAPK、Wnt、Rap1等信号通路上。结论获得了多房棘球蚴病组蛋白H3K4ME1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病 组蛋白h3K4ME1 生物学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H2 and GLUD1 depletion arrests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rough an H4K20me3 epigenetic barrier in porcine parthenogenetic embryos
20
作者 Cheng-Lin Zhan Qin-Yue Lu +7 位作者 Song-Hee Lee Xiao-Han Li Ji-Dam Kim Gyu-Hyun Lee Jae-Min Sim Hyeon-Ji Song Ying-Yan Jin Xiang-Shun Cui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6期1175-1187,共13页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2(IDH2)and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1(GLUD1)are key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α-ketoglutarate(α-KG),a metabolite central to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and glutamine metabolism.In...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2(IDH2)and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1(GLUD1)are key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α-ketoglutarate(α-KG),a metabolite central to th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and glutamine metabolism.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IDH2 and GLUD1 on early porcine embryonic development following IDH2 and GLUD1 knockdown(KD)via doublestranded RNA(dsRNA)microinjection.Results showed that KD reducedα-KG levels,leading to delayed embryonic development,decreased blastocyst formation,increased apoptosis,reduced blastomere proliferation,and pluripotency.Additionally,IDH2 and GLUD1 KD induced abnormally high levels of 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20 of histone H4(H4K20me3)at the 4-cell stage,likely resulting in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of embryonic genome activation(EGA)-related genes.Notably,KD of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5C(KMT5C)and supplementation with exogenousα-KG reduced H4K20me3 expression and partially rescued these defects,suggesting a critical role of IDH2 and GLUD1 in the 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proper development of porcine embryos.Overall,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IDH2 and GLUD1 in maintaining normal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ir influence onα-KG production and subsequent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etoglutarate h4K20me3 IDh2 GLUD1 Embryonic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