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Mn_1Fe_xCe_(1-x)/TiO_2抗硫再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海凤 俞河 +2 位作者 张峰 周小燕 卢晗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9-34,共6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n1Fe1-xCex/TiO2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考察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及抗硫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n1Fe0.9Ce0.1/Ti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活性和优良的抗硫性能,在140℃时NO转化率可达到100%。在烟气中通入的SO2浓度小...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n1Fe1-xCex/TiO2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考察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及抗硫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n1Fe0.9Ce0.1/Ti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活性和优良的抗硫性能,在140℃时NO转化率可达到100%。在烟气中通入的SO2浓度小于等于80mg/m3时,催化剂只发生可逆性中毒,当SO2浓度大于80mg/m3时,在催化剂表面会生成硝酸盐及硫酸盐等物质导致不可逆失活,但中毒失活催化剂在经水洗后可实现再生,NO的转化率可基本恢复至新鲜催化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 Mn1FexCe1-x/TiO2催化 抗硫性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基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姚小江 贡营涛 +1 位作者 李红丽 杨复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7-828,共12页
源自固定源(如燃煤电厂烟气)和移动源(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NOx)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其进行减排控制已迫在眉睫.研究表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消除NOx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铈基催化剂因其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适... 源自固定源(如燃煤电厂烟气)和移动源(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NOx)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对其进行减排控制已迫在眉睫.研究表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消除NOx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铈基催化剂因其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适当的表面酸性、较高的储/释氧容量以及丰富的资源储备而被广泛用于NH3-SCR反应.探讨铈基组分在该反应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有助于了解相关催化过程的本质,为现有催化剂的优化和新型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科学参考.基于Ce O2在NH3-SCR催化剂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本文从Ce O2作为载体、铈基复合氧化物、表面负载组分(助剂和活性组分)以及特殊结构的铈基催化剂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铈基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催化 氮氧化物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载体 复合氧化物 表面负载组分 特殊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WO_3/TiO_2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性能与抗SO_2毒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碧君 肖萍 +1 位作者 马进 刘晓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67,共6页
研究了Mn-W/TiO2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体系的催化反应性能,探索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该催化剂对抗不同SO2浓度的抗毒性能。结果显示WO3能够增加活性酸中心的数量和酸性,是MnOx/TiO2非常有效的助催化剂。在气体体积空速(gaseous hourly s... 研究了Mn-W/TiO2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体系的催化反应性能,探索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该催化剂对抗不同SO2浓度的抗毒性能。结果显示WO3能够增加活性酸中心的数量和酸性,是MnOx/TiO2非常有效的助催化剂。在气体体积空速(gaseous hourly space velocity,GHSV)为18900h-1时100~350℃范围内,Mn-W/TiO2催化剂还原NOx的转化率高达80.3%~99.6%,N2选择性达100%~98.7%。当反应气中有0.01%SO2和6%H2O时,120℃NOx转化率可维持在98.5%,当SO2浓度超过0.01%时,则需将反应温度升高到250℃以上才可消除其干扰,而当SO2浓度高达0.07%时,300℃下转化率可长期维持在99%,达到了商用V-W/TiO2催化剂的水平。对于NH3选择性还原NOx体系Mn-W/TiO2显示了极好的催化性能,是目前抗SO2毒性最强的催化剂之一。试验发现,低温条件下,SO2对Mn-W/TiO2催化剂的影响是可逆的,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活性将自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MnOx-WO/TiO2 性能 抗SO2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表面结构对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兴业 李斌 +4 位作者 孙亮 黄志伟 成晓敏 张韬伟 唐幸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4-188,共5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形貌的α-Fe2O3纳米棒和纳米立方体,并探索了它们的中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的活性.NH3-SCR测试表明α-Fe2O3纳米棒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高分辨透射...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形貌的α-Fe2O3纳米棒和纳米立方体,并探索了它们的中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的活性.NH3-SCR测试表明α-Fe2O3纳米棒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结构分析表明:α-Fe2O3纳米棒暴露有高表面能的{110}活性面,而纳米立方体暴露的主要是低表面能的{012}晶面.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NO程序升温脱附(NO-TPD)结果证明纳米棒比纳米立方体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性能.因此,α-Fe2O3纳米棒由于暴露高表面能的活性面具有比纳米立方体更高的NH3-SC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Α-FE2O3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表面结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的预处理对CeO2/AC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利华 李雪 陈耀强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7-244,共8页
为了改善活性炭(AC)负载的CeO_2基催化剂的脱硝性能,采用空气热氧化或硝酸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考察了预处理方式对其负载的CeO_2基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NO_x反应性能的影响。对预处理后的活性炭及其负载的CeO_2基催化剂进... 为了改善活性炭(AC)负载的CeO_2基催化剂的脱硝性能,采用空气热氧化或硝酸对活性炭进行预处理,考察了预处理方式对其负载的CeO_2基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NO_x反应性能的影响。对预处理后的活性炭及其负载的CeO_2基催化剂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及H_2-TPR等表征。结果表明:硝酸预处理显著增加了活性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强了表面酸性,提高了其负载的CeO_2基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促进了催化剂表面NH_3的吸附和活化,使催化剂表现催化优异的NH_3-SCR脱硝性能。该催化剂对NO_x的起燃温度和完全转化温度分别为75℃和190℃,显著优于空气热氧化处理的活性炭制备的催化剂,但H_2O易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预处理 CEO2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u-Ce-Fe/REY系列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
6
作者 任翠涛 李滨 +3 位作者 王虹 李翠清 丁福臣 宋永吉 《工业催化》 CAS 2012年第12期25-29,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浸渍法制备Mn-Cu-Fe-Ce/REY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评价SO2存在下催化剂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中的活性,考察Mn、Cu、Fe和Ce各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H2-TPR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和浸渍法制备Mn-Cu-Fe-Ce/REY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评价SO2存在下催化剂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中的活性,考察Mn、Cu、Fe和Ce各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H2-TPR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n、Cu、Fe和Ce各活性组分对催化剂活性影响顺序为:Cu>Fe>Ce>Mn,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影响催化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Mn—Cu—Ce—Fe REY催化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郝腾 王军 +2 位作者 于铁 王建强 沈美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7-1574,共8页
主要考察了NO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在整个温度范围内(100-500°C)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性能的影响.研究所使用样品为新鲜Cu/SAPO-34催化剂在750°C下水热处理4 h的稳定期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主要考察了NO2对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在整个温度范围内(100-500°C)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性能的影响.研究所使用样品为新鲜Cu/SAPO-34催化剂在750°C下水热处理4 h的稳定期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以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SCR活性评价、动力学实验以及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DRIFTS)表征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催化剂表面物种的变化.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NO2会抑制催化剂的低温(100-280°C)活性,但其存在会提高催化剂的高温(280°C以上)活性.与此同时,随着反应物中NO/NO2的摩尔比例减少,由于NH4NO3物种的分解,副产物(N2O)的浓度增大.动力学结果表明,Cu/SAPO-34催化剂上快速SC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64.02 kJ?mol-1)比标准SCR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48.00 kJ?mol-1)更大.In situ-DRIFTS实验结果表明NO比NO2更容易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硝酸盐,并且NO2更容易与吸附在Br?nsted酸性位上的NH3物种反应生成NH4NO3.低温下,催化剂表面的NH4NO3物种会覆盖SCR反应的活性位,造成活性降低,但在高温时,形成的NH4NO3物种一部分会被NO还原为N2,而另一部分会直接热分解为N2O,造成催化剂的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NOx(NO和NO2) CU SAPO-34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硝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u/HZSM-5催化剂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低温脱硝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蔡卡莎 张相俊 +3 位作者 李岩 王虹 李翠清 宋永吉 《工业催化》 CAS 2015年第12期1027-1030,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Re(X)Cu/HZSM-5(Re=La,Ce,Pr,Nd;x=0.5,1,2)系列催化剂。采用XRD和H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催化剂低温NH,选择还原N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Re(x)Cu/HZSM-5(Re=La,Ce,Pr... 采用浸渍法制备Re(X)Cu/HZSM-5(Re=La,Ce,Pr,Nd;x=0.5,1,2)系列催化剂。采用XRD和H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催化剂低温NH,选择还原N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Re(x)Cu/HZSM-5(Re=La,Ce,Pr,Nd;x=0.5,1,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NH3选择还原NO催化活性,以La为助剂和添加质量分数1%的La(1)Cu/HZSM-5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较好,T85,和T95分别为153℃和164cC,活性温度窗口宽,(153~362)℃时,NO转化率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稀土Cu/HZSM-5催化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催化剂及其中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晨曦 孟繁伟 叶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8-281,286,共5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锅炉的烟气脱硝过程中,SCR工艺中的核心是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如何提高SCR催化剂的脱硝效率、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一直是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之一。目前钒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锅炉的烟气脱硝过程中,SCR工艺中的核心是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如何提高SCR催化剂的脱硝效率、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一直是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之一。目前钒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钒基催化剂具有生物毒性,操作温度高且N_(2)选择性低,因此对环境友好且稳定高效的新型催化剂成为目前脱硝SCR催化剂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重点综述了柱撑蒙脱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四类SCR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黏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活性组分、抗中毒性能进行了整理总结,并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出发,展望了SCR催化剂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氮氧化物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ZSM-5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其其格吉日嘎拉 李晨曦 +3 位作者 叶青 程锦 程水源 康天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4,190,共7页
通过旋蒸法制备了Cu/ZSM-5、Fe/ZSM-5和Fe-Cu/ZSM-53种样品,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NH3-SCR催化还原NO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e和Cu... 通过旋蒸法制备了Cu/ZSM-5、Fe/ZSM-5和Fe-Cu/ZSM-53种样品,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N2-吸附/脱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NH3-SCR催化还原NO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e和Cu双金属改性Fe-Cu/ZSM-5样品催化性能优异,具有较宽的反应活性温度窗口,在200~560℃范围内的转化率均超过90%,在290~400℃下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Fe-Cu/ZSM-5样品优异的催化性能与其具有丰富的中酸性位和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ZSM-5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TiO_2低温NH_3选择性还原NO催化活性及其反应机制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吴碧君 刘晓勤 +1 位作者 肖萍 王述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5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Mn-Fe/TiO2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催化剂,80℃时即获得了92.5%的NOx转达化率,在(H2O)=6%和(SO2)=0.01%条件下120℃时转达化率保持在95%以上。X衍射光谱(XRD)结果表明,Fe2O3与与MnO2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均匀... 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Mn-Fe/TiO2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催化剂,80℃时即获得了92.5%的NOx转达化率,在(H2O)=6%和(SO2)=0.01%条件下120℃时转达化率保持在95%以上。X衍射光谱(XRD)结果表明,Fe2O3与与MnO2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均匀地分散在载体TiO2表面。傅立叶转换红外(FT-IR)及原位红外(SituIR)光谱分析得出反应机理为:Fe2O3为助催化剂,NH3主要以-NH2形式吸附在MnO2的Lewis酸中心上,与NO生成中间产物NH2NO,再分解成最终产物N2和H2O;少量以NH4+形式吸附在Brnst酸中心上。O2能同时增加Lewis酸中心和Brnst酸中心形成中间产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Mn-Fe/TiO2 红外光谱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负载的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低温NH3选择性还原NOx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吴碧君 刘晓勤 +1 位作者 肖萍 王述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75-80,共6页
在TiO2负载的锰氧化物(MnOx/TiO2)中引入第2种组分,制成二元金属氧化物(MnOx-A/TiO2)催化剂,A分别为Fe2O3、WO3、MoO3、Cr2O3,试验研究低温催化活性、N2选择性及抗SO2毒性。结果表明,低温催化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n-W/TiO2>Mn-Fe/TiO... 在TiO2负载的锰氧化物(MnOx/TiO2)中引入第2种组分,制成二元金属氧化物(MnOx-A/TiO2)催化剂,A分别为Fe2O3、WO3、MoO3、Cr2O3,试验研究低温催化活性、N2选择性及抗SO2毒性。结果表明,低温催化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n-W/TiO2>Mn-Fe/TiO2>Mn-Cr/TiO2>Mn-Mo/TiO2;N2选择性:Mn-Fe/TiO2>Mn-W/TiO2>Mn-Mo/TiO2>Mn-Cr/TiO2,Mn-Fe/TiO2和Mn-W/TiO2保持了较高低温催化活性的同时提高了N2选择性。当反应气中含有&(SO2)=0.01%和&(H2O)=6%,空速为12600h-1、120℃、8h后NOx转化率Mn-W/TiO2、Mn-Fe/TiO2、Mn-Mo/TiO2分别保持在98.5%、95.8%及94.2%。由此得出,WO3、Fe2O3为MnOx有效的助催化剂,可大大提高MnOx/TiO2的选择性和抗SO2毒性的能力。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与Fe2O3不同,WO3也提供了部分Lewis酸活性点,说明在有低浓度SO2存在下,Mn-W/TiO2显示了极好的低温NH3选择性还原NOx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二元金属氧化物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氨程序升温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WO_3/TiO_2NH_3选择性还原NO_x的催化性能与动力学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碧君 肖萍 刘晓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0-946,共7页
研究了Mn-W/TiO2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体系的催化反应性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和各种气体条件下,该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在GHSV 18900 h-1、100-350℃条件下,NOx转化率高达80.3%-99.6%,N2选择性达98.7%-100%;当反应气体中有0.... 研究了Mn-W/TiO2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体系的催化反应性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和各种气体条件下,该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在GHSV 18900 h-1、100-350℃条件下,NOx转化率高达80.3%-99.6%,N2选择性达98.7%-100%;当反应气体中有0.01%SO2(分压比,下同)和6%H2O,120℃转化率可维持在98.5%;SO2浓度高达0.07%,300℃转化率可长期稳定在99%,达到了商用V-W/TiO2催化剂的水平。稳态动力学实验发现,O2对Mn-W/TiO2NH3-SCR NOx催化体系起促进作用,O2含量在1.5%以下时转化率随O2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有过量O2和过量H2O存在时,反应为关于NO浓度的一级反应,关于NH3浓度的零级反应。由各温度下的动力学实验结果推导出Mn-W/TiO2催化反应的活化能为6.24 kJ.mol-1,较文献报道的其他催化剂的活化能低得多,为NH3选择性还原NOx较好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MnOx-WO3/TiO2 性能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柱撑海泡石负载Cu催化剂:结构特点及其C_3H_6选择性催化还原NO催化性质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青 闫立娜 +3 位作者 霍飞飞 王海平 程水源 康天放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通过羟基铁离子柱撑将海泡石(Sep)改性成Fe柱撑海泡石(Fe-PILSEP),使用浸渍法(IM)将Cu负载在Fe-PILSEP上,制得不同铜含量的xCu/Fe-PILSEP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 通过羟基铁离子柱撑将海泡石(Sep)改性成Fe柱撑海泡石(Fe-PILSEP),使用浸渍法(IM)将Cu负载在Fe-PILSEP上,制得不同铜含量的xCu/Fe-PILSEP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T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并测定其对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催化活性。N2-吸附/脱附和TGA结果表明,Fe-PILSEP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较海泡石原矿Sep极大地增加,热稳定性也明显优于Sep。XRD和XPS结果表明,在xCu/Fe-PILSEP催化剂上同时存在Fe3+/Fe2+和Cu2+/Cu+不同氧化态的氧化物,而且Fe与海泡石之间存在相互作用,Fe和Cu之间存在电子迁移。H2-TPR结果表明,xCu/Fe-PILSEP催化剂上存在不同聚集状态的氧化铜物种。xCu/Fe-PILSEP催化剂的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催化活性明显优于Fe-PILSEP催化剂,这可能与Fe和Cu的氧化还原性有关。xCu/Fe-PILSEP的催化活性与Cu负载量相关,其中10Cu/Fe-PILSEP催化剂显示出最高的活性,这与其高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氧化还原性能,及其具有更多有利于HC-SCR反应的孤立Cu2+((Cu2+)i)物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柱撑海泡石 CU 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O_(2)催化剂在SO_(2)气氛下的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中低温中毒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喜静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9-1233,共5页
研究了V/TiO_(2)催化剂在180、240、300℃含SO_(2)气氛下的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活性演变。结果表明,180℃下,V/TiO_(2)催化剂表面生成大量硫酸铵盐和少量硫酸氧钒,共同导致在8 h内脱硝效率从80.1%降至50.6%。原位漫反射傅立叶... 研究了V/TiO_(2)催化剂在180、240、300℃含SO_(2)气氛下的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活性演变。结果表明,180℃下,V/TiO_(2)催化剂表面生成大量硫酸铵盐和少量硫酸氧钒,共同导致在8 h内脱硝效率从80.1%降至50.6%。原位漫反射傅立叶红外研究表明,中毒后V/TiO_(2)催化剂的艾列莱德列(E-R)反应路径被削弱,催化活性下降。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至240、300℃,V/TiO_(2)催化剂表面生成少量硫酸铵盐和大量硫酸氧钒,但脱硝效率仍能维持在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 3-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催化 硫酸氧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中氮氧化物的NH_(3)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莎 贺希 《工业催化》 CAS 2021年第12期7-12,共6页
与燃烧前和燃烧中减排技术(<50%)相比,高效率的燃烧后减排技术(>80%)在NOx减排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讨论NH_(3)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_(3)-SCR)研究现状,对不同NH_(3)-SCR催化剂进行讨论,包括贵金属催化剂、钒基催化剂、... 与燃烧前和燃烧中减排技术(<50%)相比,高效率的燃烧后减排技术(>80%)在NOx减排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讨论NH_(3)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H_(3)-SCR)研究现状,对不同NH_(3)-SCR催化剂进行讨论,包括贵金属催化剂、钒基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锰基催化剂和二维层状催化剂。指出开发具有更高活性的NH_(3)-SCR催化材料,可以克服NH_(3)-SCR技术缺点,降低NH_(3)-SCR技术成本,实现烟气中NOx超低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NH_(3)法选择性催化还原 贵金属催化 钒基催化 金属氧化物催化 锰基催化 二维层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修饰载体对锰铈复合催化剂NH_(3)-SCR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高梓寒 杨润农 +3 位作者 王钊颖 宋燕海 覃斌 余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06-6214,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的铈锆载体,通过浸渍法将MnOx作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复合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_(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反应(NH_(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Raman、SEM、N_(2)吸脱附、H_(2)-TPR、NH_(3)-TPD、... 采用水热法合成不同比例的铈锆载体,通过浸渍法将MnOx作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系列复合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_(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反应(NH_(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Raman、SEM、N_(2)吸脱附、H_(2)-TPR、NH_(3)-TPD、XPS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表面酸性、表面氧化价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en Zr1-n较CeO_(2)载体具有更好的NH_(3)-SCR催化活性,8Mn/Cen Zr1-n催化剂均有性能提升,其中8Mn/Ce0.8Zr0.2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其T_(50)和T_(90)分别为100.2℃和130.2℃,工作温度窗口为245.5℃(130.2~377.2℃),并且159.6~349.0℃范围内保持100%的NO转化率,具有更好的低温还原性能和更多的酸性位点,有利于反应物在更低的温度被吸附还原;其表面高价的Mn4+物种相对含量更高,有利于提升NH_(3)-SCR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n_(2)O_(4)/Ce-TiO_(2)双功能催化剂SCR脱硝协同CO氧化性能研究
18
作者 唐晓龙 温佳俊 +6 位作者 刘媛媛 王成志 罗宁 段二红 周远松 易红宏 高凤雨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实现工业烟气的超低排放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本工作以负载型Mn基尖晶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Co、Ce金属改性的方式研发了一种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兼顾CO氧化的CoM... 实现工业烟气的超低排放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任务。本工作以负载型Mn基尖晶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通过Co、Ce金属改性的方式研发了一种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兼顾CO氧化的CoMn_(2)O_(4)/Ce-TiO_(2)双功能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烟气组分对同时脱硝脱CO效率的影响:SO_(2)对脱硝效率、脱CO效率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而H_(2)O降低了NO_(x)转化率却可以提高CO转化率;CO与NH_(3)在较低浓度下起到双还原剂的作用,共同提升NO_(x)转化率,而在较高浓度时,二者由于竞争吸附导致CO转化率下降。分析认为,Mn是主要的SCR反应活性位点,Co是主要的脱CO活性位点,而Ce物种对SCR反应和脱CO反应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同时脱硝脱CO反应中,NO_(x)主要通过NH_(3)-SCR反应脱除,CO主要通过氧化反应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 一氧化碳氧化 CoMn_(2)O_(4)/Ce-TiO_(2)催化 二氧化硫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SCR反应过程中NH_3和NO_x在Cu/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吸附特性和作用(英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石琳 于铁 +2 位作者 王欣全 王军 沈美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50-1557,共8页
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得Cu/SAPO-34菱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同时研究了NH3和NOx(NO和NO2)在该催化剂上的吸附位、吸附强度、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得到了不同反应气氛在Cu/SAPO-34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反应中的作用.研究采... 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得Cu/SAPO-34菱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同时研究了NH3和NOx(NO和NO2)在该催化剂上的吸附位、吸附强度、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得到了不同反应气氛在Cu/SAPO-34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反应中的作用.研究采用瞬态实验、程序升温脱附(TPD)和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等方法进行表征实验.瞬态实验结果表明NH3是吸附性气体.程序升温脱附实验和红外漫反射实验结果表明NH3可以吸附在布朗斯特和路易斯酸性位上形成不同的NH3物种,它们显示不同的SCR活性.NH3在Cu2+上的吸附速率最快,且键强最强.NOx可以氧化并以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形式吸附在Cu物种上.最后,本文讨论了NH3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在Cu物种上的中间物种并推测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NOx(NO和NO2) Cu/SAPO-34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吸附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的NH_(3)-SCR脱硝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梓寒 穆杨 +3 位作者 杨润农 傅广赢 孙明 余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21-1627,1692,共8页
以SSZ-39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不同铜锰物质的量比的Cu-Mn/SSZ-39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SEM、N_(2)吸脱附、NH_(3)-TPD、H_(2)-TPR、XPS、ICP等对催化剂的... 以SSZ-39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不同铜锰物质的量比的Cu-Mn/SSZ-39分子筛催化剂,并考察其在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NH3-SCR)中的脱硝活性。通过XRD、SEM、N_(2)吸脱附、NH_(3)-TPD、H_(2)-TPR、XPS、ICP等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表面酸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2+)提供主要的反应活性位,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和N_(2)选择性;Mn^(2+/3+)交换提高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特别是增加了弱Lewis酸的含量;Cu^(2+)、Mn^(2+/3+)双金属交换的Cu-Mn/SSZ-3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和水热稳定性。当Cu与Mn的物质的量比为1∶0.6时,Cu-Mn(0.6)/SSZ-39具有最低的起燃温度(T_(50)为125℃),在184~433℃的宽温度范围内NO转化率达到90%以上,并在450℃内保持90%以上的N_(2)选择性。水热老化后的Cu-Mn/SSZ-39-A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晶型、形貌和脱硝活性,体现了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交换 SSZ-39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水热稳定性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