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25G和27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累及黄斑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12于我院首次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累及黄斑区)并且接受25G或27G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的患者60...目的:比较25G和27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累及黄斑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12于我院首次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累及黄斑区)并且接受25G或27G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的患者60例60眼,根据术中使用玻璃体切割系统不同分为25G组30例30眼术中使用25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操作;27G组30例30眼术中使用27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操作。术后随访6 mo,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手术操作时间、视网膜复位情况、并发症。结果:27G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略长于25G组(40.20±7.52 vs 36.97±7.47 min),25G组术中出现切口渗漏7眼(23%)高于27G组1眼(3%),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6 mo,27G组和25G组患者BVCA(LogMAR)(0.37±0.19 vs 0.40±0.17)均较术前(0.98±0.32 vs 0.84±0.33)改善(均P<0.05),两组间术后BCVA无差异(P>0.05)。术后1 d时25G组平均眼压(12.29±2.86 mmHg)低于27G组(15.87±3.70 mmHg,P<0.001),术后1 wk,1 mo时两组间平均眼压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网膜复位情况,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25G和27G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法。但27G玻璃体切割系统具有切口小、自闭性好、眼压稳定等优势。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25 G细针在L3~L4间隙单次腰麻不同给药方向对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目的比较25 G细针在L3~L4间隙单次腰麻不同给药方向对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单次腰麻均选择左侧卧位,L3~L4椎间隙平卧位正中入路直刺进针。A组为穿刺针侧孔朝头向给药,B组为穿刺针侧孔朝尾向给药,C组穿刺针侧孔先朝头向后朝尾向给药。比较3组的BP、HR、SpO2、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痛觉阻滞平面、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5 min,A组BP下降,B、C两组较平稳,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阻滞最高平面高于B、C组(P<0.05)。B组肌松效果较差,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有5例产妇出现内脏牵拉反应,明显高于A、C组(P<0.05);头痛、腰痛发生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 G细针在L3~L4间隙单次腰麻时穿刺针侧孔先头向给药再尾向给药,更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麻醉效果满意,肌松良好,并发症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25G和27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累及黄斑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12于我院首次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累及黄斑区)并且接受25G或27G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的患者60例60眼,根据术中使用玻璃体切割系统不同分为25G组30例30眼术中使用25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操作;27G组30例30眼术中使用27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操作。术后随访6 mo,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手术操作时间、视网膜复位情况、并发症。结果:27G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略长于25G组(40.20±7.52 vs 36.97±7.47 min),25G组术中出现切口渗漏7眼(23%)高于27G组1眼(3%),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6 mo,27G组和25G组患者BVCA(LogMAR)(0.37±0.19 vs 0.40±0.17)均较术前(0.98±0.32 vs 0.84±0.33)改善(均P<0.05),两组间术后BCVA无差异(P>0.05)。术后1 d时25G组平均眼压(12.29±2.86 mmHg)低于27G组(15.87±3.70 mmHg,P<0.001),术后1 wk,1 mo时两组间平均眼压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网膜复位情况,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25G和27G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法。但27G玻璃体切割系统具有切口小、自闭性好、眼压稳定等优势。
文摘目的比较25 G细针在L3~L4间隙单次腰麻不同给药方向对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30例。单次腰麻均选择左侧卧位,L3~L4椎间隙平卧位正中入路直刺进针。A组为穿刺针侧孔朝头向给药,B组为穿刺针侧孔朝尾向给药,C组穿刺针侧孔先朝头向后朝尾向给药。比较3组的BP、HR、SpO2、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痛觉阻滞平面、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5 min,A组BP下降,B、C两组较平稳,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阻滞最高平面高于B、C组(P<0.05)。B组肌松效果较差,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有5例产妇出现内脏牵拉反应,明显高于A、C组(P<0.05);头痛、腰痛发生率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 G细针在L3~L4间隙单次腰麻时穿刺针侧孔先头向给药再尾向给药,更能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麻醉效果满意,肌松良好,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