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25-羟维生素D、壳多糖酶-3-样蛋白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相关性
1
作者 杨令芝 王焱 +5 位作者 王烤 黄茂 师权 黄文彬 刘琳丰 李杨梅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93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肌少症标准分为肌少症组67例和非肌少症126例。化学发光法...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93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肌少症标准分为肌少症组67例和非肌少症126例。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HI3L1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根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患者血清25(OH)D、CHI3L1水平预测发生肌少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患者年龄、血清25(OH)D水平、血清CHI3L1水平为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ASMI值呈正相关(P<0.05),年龄、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呈负相关(P<0.05)。患者血清CHI3L1水平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年龄(Z=4.136,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患者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年龄、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Z=4.989、5.899、2.609,P<0.05)。结论 对于老年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可有效预测患者是否发生肌少症,可以作为早期肌少症诊断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血清25-羟维生素d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M患者C肽、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与产后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
2
作者 郭小芳 龙丹丹 盛瑸樾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C肽、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与产后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GDM患者,追踪随访产后1年内是否出现糖代谢异常分为纳入糖代谢异常组(75例)、...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C肽、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与产后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20年3月-2023年3月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GDM患者,追踪随访产后1年内是否出现糖代谢异常分为纳入糖代谢异常组(75例)、代谢正常组(7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娩当天血C肽、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及产后1年时胰岛素抵抗情况,探究各指标与患者产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影响因素。结果:异常组孕前及分娩时体质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均高于正常组,C肽高于正常组,脂联素及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低于正常组,产后1年时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经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分娩时C肽与产后1年时FPG、FINS、HOMA-IR水平呈正相关,脂联素、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产后1年时FPG、FINS、HOMA-IR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肽低、脂联素高、25-羟基维生素D3低及孕前体质指数高、分娩时体质指数高均对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产生影响。结论:GDM患者分娩时C肽水平与产后胰岛素抵抗指标呈正相关,脂联素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与产后胰岛素抵抗指标呈负相关,C肽低、脂联素高、25-羟基维生素D3低、孕前和分娩时体质指数高均对GDM产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C肽 脂联素 25-羟基维生素d3 胰岛素抵抗 产后1年 糖代谢异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3与IL-37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3
作者 夏鸣 张传峰 +1 位作者 董恒锐 张凤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白细胞介素37(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100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并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与白细胞介素37(IL-37)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取100例AECOPD患者作为AECOPD组,并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作为COPD稳定期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D3、IL-37、免疫功能,治疗2个月后将AECOPD患者分为病情良好组73例和病情恶化组27例,比较两组血清25-(OH)D3、IL-37,并分析AECOPD患者血清25-(OH)D3、IL-37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AECOPD组25-(OH)D3、CD3^(+)、CD4^(+)、CD4^(+)/CD8^(+)、Treg更低(P<0.05),AECOPD组IL-37、CD8^(+)、Th17、Th17/Treg更高(P<0.05)。与病情恶化组比较,病情好转组25-(OH)D3更高(P<0.05),病情好转组IL-37更低(P<0.05)。经Pearson分析,AECOPD患者血清25-(OH)D3与CD3^(+)、CD4^(+)、CD4^(+)/CD8^(+)、Treg呈正相关(P<0.05),与CD8^(+)、Th17、Th17/Treg呈负相关(P<0.05),AECOPD患者血清IL-37与CD3^(+)、CD4^(+)、CD4^(+)/CD8^(+)、Treg呈负相关(P<0.05),与CD8^(+)、Th17、Th17/Treg呈正相关(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清25-(OH)D3降低,血清IL-37升高,免疫功能失衡,且AECOPD患者血清25-(OH)D3、IL-37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 白细胞介素3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免疫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3、YKL-40联合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4
作者 杨代豪 程华 袁权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95-298,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几丁质酶样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n=280),根据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合并...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几丁质酶样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重庆市开州区中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n=280),根据是否合并尿路感染分为合并组(n=92)和非合并组(n=188);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液指标和尿液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_(3)、YKL-40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非合并组与合并组的空腹血糖(FPG)、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YKL-40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7%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25-(OH)D_(3)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的FPG、NEUT、病程、YKL-40和HbA1c≥7%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合并组,25-(OH)D_(3)低于非合并组(P<0.05);高HbA1c、高YKL-40、低25-(OH)D_(3)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与血清25-(OH)D_(3)、YKL-40单独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AUC(0.797、0.799)相比,联合诊断的AUC(0.906)更高(P<0.05)。结论 合并尿路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较低,YKL-40水平较高,血清25-(OH)D_(3)、YKL-40与HbA1c是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联合25-(OH)D_(3)、YKL-40检测可能用于诊断患尿路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路感染 25-羟维生素d3 几丁质酶样蛋白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2VitD3水平及VDR基因rs7975232C/A位点多态性与深圳地区妊娠期糖尿病易感性分析
5
作者 颜申姬 杨联君 吴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87-091,共5页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患者血清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D3]水平表达及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rs7975232 C/A位点多态性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深圳地区GDM发病易感性。方法 收集2021年...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患者血清中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D3]水平表达及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rs7975232 C/A位点多态性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深圳地区GDM发病易感性。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3年12月产科门诊GDM确诊患者92例为GDM组,同期就诊的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25-(OH)2VitD3水平,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VDR基因rs7975232 C/A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GDM组1,25-(OH)2Vit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5.09±3.27ng/ml vs 23.85±5.72ng/ml),差异明显(t=16.325,P<0.05);GDM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但CA基因型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基因型GDM患者1,25-(OH)2VitD3水平存在很大差异(F=29.365,P<0.001),其中携带AA基因型GDM患者1,25-(OH)2VitD3水平(8.31±2.79ng/ml)明显低于AC和CC基因型(17.95±5.04ng/ml和20.43±4.12ng/ml),差异明显(t=19.524,21.067,P<0.01),而AC基因型略低于CC基因型,但差异不明显(t=1.302,P>0.05)。结论 GDM患者1,25-(OH)2VitD3水平明显降低,同时VDR基因rs7975232 C/A位点基因突变呈多态性分布,且不同基因型GDM患者1,25-(OH)2VitD3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其中AA基因型1,25-(OH)2VitD3水平降低更为明显,可能是深圳地区GDM发病的危险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妊娠期糖尿病 维生素d受体 基因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患儿MMP-9、Th1/Th2水平与血清25(OH)D 3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余普平 黄柳莹 +1 位作者 谢跃波 李长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6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Th1/Th2水平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3[25(OH)D 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纳入肺炎组(重症肺炎28例,轻症肺炎42例),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Th1/Th2水平与血清25-羟维生素D 3[25(OH)D 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纳入肺炎组(重症肺炎28例,轻症肺炎42例),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非危重患儿15例,危重或极危重患儿13例,另选取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儿童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外周血MMP-9、25(OH)D 3水平以及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水平,计算IFN-γ/IL-4,分析其与儿童肺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MMP-9、Th1/Th2水平与25(OH)D 3的相关性。结果:肺炎组血清IL-4、MMP-9、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IL-4比值、25(OH)D 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肺炎患儿血清MMP-9及IL-4水平高于轻症肺炎患儿,25(OH)D 3及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低于轻症肺炎患儿(P<0.05);重症肺炎患儿中PCIS评分危重或极危重者血清MMP-9及IL-4水平高于非危重组患儿,25(OH)D 3及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低于非危重组患儿(P<0.05);Spearman相关性显示,血清MMP-9、IL-4与肺炎患儿疾病程度呈正相关(r=0.351、0.594,均P<0.05),25(OH)D 3及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与肺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24、-0.383、-0.619,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 3与MMP-9及IL-4水平呈负相关(r=-0.509、-0.661,均P<0.05),与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r=0.319、0.614,均P<0.05)。结论:肺炎患儿外周血25(OH)D 3呈现低表达,MMP-9水平降低,存在Th1/Th2失衡,以Th2反应占优势,随着25(OH)D 3表达水平增加,MMP-9水平降低,Th1/Th2失衡程度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TH1/TH2型细胞因子 25-羟维生素d 3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OH)D3、8-OHdG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7
作者 李洁 胡彪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就诊的OSAHS患者159例为疾病组,根据MCI诊断标... 目的探究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就诊的OSAHS患者159例为疾病组,根据MCI诊断标准将疾病组患者分为MCI组107例和认知正常组52例,另选择159例健康者为健康组。Spearman分析OSAHS合并MCI患者血清25(OH)D3、8-OHdG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患者发生MC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3、8-OHdG对OSAHS患者发生MCI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组与健康组相比,血清25(OH)D3水平降低、8-OHdG水平升高(P<0.05);MCI组与认知正常组相比,血清25(OH)D3水平降低、8-OHdG水平升高(P<0.05);血清25(OH)D3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血清8-OHdG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374、-0.301,P<0.05);年龄、吸烟、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和8-OHdG是OSAHS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MoCA评分、总睡眠时间、25(OH)D3是OSAHS患者发生MCI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25(OH)D3预测OSAHS患者发生MC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95%CI:0.762~0.896),灵敏度为78.50%,特异度为80.77%,血清8-OHdG预测OSAHS患者发生MCI的AUC为0.817(95%CI:0.744~0.889),灵敏度为83.18%,特异度为82.69%,两者联合预测OSAHS患者发生MCI的AUC为0.908(95%CI:0.857~0.959),灵敏度为92.52%,特异度为78.85%,血清25(OH)D3、8-OHdG两者联合对OSAHS患者发生MCI的预测价值更好(P<0.05)。结论血清25(OH)D3降低、8-OHdG升高可增加OSAHS患者发生MCI的风险,血清25(OH)D3、8-OHdG对OSAHS患者发生MCI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25-羟维生素d3 8-羟基脱氧鸟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Gal-3、MICA、25(OH)D水平及其对病情、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陈音 许平 +2 位作者 国志玲 段伟伟 何赛飞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相关分子A(MICA)、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7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合并呼吸衰竭(R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相关分子A(MICA)、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4年7月北大荒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SP患者3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RF将患者分为RF组171例和非RF组171例。根据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将老年SP合并RF患者分为低危亚组41例、中危亚组77例、高危亚组53例;根据随访28 d预后情况将老年SP合并RF患者分为死亡亚组51例和生存亚组1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al-3、MICA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血清25(OH)D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Gal-3、MICA、25(OH)D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P合并RF患者预后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Gal-3、MICA、25(OH)D水平对老年SP合并RF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RF组血清Gal-3、MICA水平高于非RF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RF组(t/P=12.674/<0.001、20.954/<0.001、22.872/<0.001);伴随病情加重,老年SP合并RF患者血清Gal-3、MICA水平逐渐升高,血清25(OH)D水平逐渐降低(F/P=41.512/<0.001、221.162/<0.001、165.574/<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SP合并R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清Gal-3、MICA水平呈正相关(r=0.682、0.726,P均<0.001),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733,P<0.001);随访28 d,171例老年SP合并RF患者死亡发生率为29.82%(51/171)。死亡亚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清25(OH)D水平低于生存亚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血清Gal-3、MICA水平高于生存亚组(t/P=2.392/0.018、13.242/<0.001、2.235/0.027、10.805/<0.001、7.852/<0.001、16.923/<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长、APACHEⅡ评分高、Gal-3高、MICA高为老年SP合并RF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518(1.385~4.578)、3.157(1.849~5.391)、3.264(1.863~5.717)、4.116(2.025~8.368)],PaO_(2)/FiO_(2)高、25(OH)D高为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549(0.346~0.870)、0.426(0.272~0.667)];血清Gal-3、MICA、25(OH)D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老年SP合并RF患者预后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850、0.835、0.968,三者联合的AUC大于血清Gal-3、MICA、25(OH)D水平单独预测(Z=3.600、3.652、4.001,P均<0.001)。结论老年SP合并RF患者血清Gal-3、MICA水平升高,25(OH)D水平降低,三者水平与老年SP合并R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老年SP合并RF患者预后死亡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半乳糖凝集素-3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相关分子A 25-羟维生素d 病情程度 预后预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矮小症与25羟基维生素D,IGF-1,IGFBP-3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辉 栾生林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矮小症与25-(OH)D、IGF-1、IGFBP-3的相关性。方法以60例儿童矮小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的儿童32例作为参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IGF-1,IGFBP-3表达;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内的25-(OH)D含... 目的探讨儿童矮小症与25-(OH)D、IGF-1、IGFBP-3的相关性。方法以60例儿童矮小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的儿童32例作为参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IGF-1,IGFBP-3表达;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内的25-(OH)D含量开展检测。比较两组25-(OH)D、IGF-1、IGFBP-3表达阳性率,分析其与儿童矮小症的相关性。结果入组儿童的性别、年龄以及父母身高比较无差异(P>0.05);相比参照组,矮小症三组患儿的25-(OH)D、IGF-1、IGFBP-3均呈下降趋势,其中ISS组、PGHD组的25-(OH)D、IGF-1、IGFBP-3水平高于CG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组、PGHD组的25-(OH)D、IGF-1、IGFBP-3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25-(OH)D、IGF-1、IGFBP-3水平与矮小症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矮小症与25-(OH)D、IGF-1、IGFBP-3之间关系密切,对矮小症的诊断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该病的确诊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矮小症 25羟基维生素d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PINP、25-(OH)VitD_(3)、BMP-2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刘莎莎 郭洪科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87-91,共5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25-羟维生素D3[25-(OH)VitD_(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四...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总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25-羟维生素D3[25-(OH)VitD_(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对不同症型患者基本资料、PINP、25-(OH)VitD_(3)、BMP-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5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属肾阳虚证34例,脾肾阳虚证43例,肝肾阴虚证49例,血瘀气滞证31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骨质疏松患者血清PINP、25-(OH)VitD_(3)及BMP-2水平整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瘀气滞组PINP水平显著高于肾阳虚组、脾肾阳虚组及肝肾阴虚组患者(P<0.05),而其余3组两两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阳虚证患者25-(OH)VitD_(3)水平明显低于肾阳虚组、肝肾阴虚组及血瘀气滞组(P<0.05),且肾阳虚组低于肝肾阴虚组及血瘀气滞组(P<0.05),而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气滞组BMP-2水平显著低于肾阳虚组、脾肾阳虚组及肝肾阴虚组患者(P<0.05),而其余3组两两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瘀气滞与PINP呈正相关(P<0.05),与BMP-2呈负相关(P<0.05);脾肾阳虚与25-(OH)VitD_(3)呈负相关(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PINP、25-(OH)VitD_(3)、BMP-2水平与其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总I型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25-羟维生素d3 骨形态发生蛋白2 中医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子幸 胡欣 +3 位作者 陶诗萌 何友军 蔡传云 江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4,共7页
背景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关于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背景慢性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关于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与失眠严重程度、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诊治的老年慢性失眠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前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老年抑郁量表(GDS-1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测试,并根据PSQI评分将患者按照失眠严重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轻度失眠组32例、中度失眠组38例、重度失眠组35例。运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评估患者客观睡眠质量,监测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及觉醒次数;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25(OH)D3、TNF-α水平。结果重度失眠组睡眠潜伏期长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觉醒次数高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总睡眠时间少于轻度失眠组,睡眠效率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睡眠潜伏期长于轻度失眠组,睡眠效率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重度失眠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重度失眠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25(OH)D3水平低于轻度失眠组和中度失眠组(P<0.05);中度失眠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轻度失眠组,25(OH)D3水平低于轻度失眠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MSE、MoCA评分与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25(OH)D3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失眠严重程度、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失眠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失眠严重程度及血清25(OH)D3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老年人 认知 25-羟维生素d3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小红 李亚 +1 位作者 马卫国 白晶晶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4)、尿酸(UA)、孕酮(P)、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 目的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4)、尿酸(UA)、孕酮(P)、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0名健康绝经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DPP-4水平为(183.41±21.49)I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82±13.04)IU/L,UA、P、25(OH)D_(3)水平分别为(252.83±21.69)μmol/L、(1.23±0.18)nmol/L、(21.21±3.7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4±25.77)μmol/L、(1.70±0.22)nmol/L、(32.74±3.5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C、PINP、β-CTX、BALP分别为(8.02±1.18)μg/L、(225.34±34.02)ng/mL、(0.75±0.09)ng/mL、(21.76±3.0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0.84)μg/L、(175.06±26.71)ng/mL、(0.45±0.06)ng/mL、(15.80±2.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PP-4与OC、PINP、β-CTX、BALP均呈正相关(P<0.05),UA、P、25(OH)D_(3)与OC、PINP、β-CTX、BALP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PP-4水平升高,UA、P、25(OH)D_(3)水平降低,且均与骨代谢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骨质疏松 二肽基肽酶-4 尿酸 孕酮 25羟维生素d_(3)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精浆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的中介效应
13
作者 乔少彬 于璨 +2 位作者 马琳 洪庆文 董月稳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浆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体重指数、精子质量(前向运动精子百分... 目的探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浆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体重指数、精子质量(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及精浆25(OH)D3水平。根据体重指数将其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根据25(OH)D3水平将其分为缺乏组、不足组、充足组。比较不同体重组和不同25(OH)D3组精子质量参数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25(OH)D3、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参数的关系,采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超重组、肥胖组各项精子质量参数水平更低(P<0.05);与超重组比较,肥胖组各项精子质量参数水平更低(P<0.05)。与充足组比较,不足组、缺乏组各项精子质量参数水平更低(P<0.05);与不足组比较,缺乏组各项精子质量参数水平更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精浆25(OH)D3水平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呈正相关(P<0.05),体重指数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存活率、精子正常形态率、精液体积、精子总数呈负相关(P<0.05)。Bootstrap法结果显示间接效应95%CI为-0.446~-0.186,不跨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85%、42.64%、47.17%、41.65%、49.16%。表明25(OH)D3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发挥中介效应。结论精浆25(OH)D3水平在体重指数与精子质量关联中发挥着中介效应,鉴于此,对于伴有超重/肥胖的男性不育患者,应定期监测其的精浆25(OH)D3水平,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25羟基维生素d3 体重指数 精子质量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_3替代维生素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14
作者 高珊 郑君杰 +2 位作者 邱凯 张海军 武书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92-300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替代维生素D_(3)(V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钙磷代谢、肠道形态及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55周龄采食正常、体重相近(整齐度>90%)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替代维生素D_(3)(V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钙磷代谢、肠道形态及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55周龄采食正常、体重相近(整齐度>90%)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添加4000 IU/kg VD_(3)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50μg/kg 25-OHD_(3)和2000 IU/kg VD_(3)的饲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100μg/kg 25-OHD_(3)的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第5~8周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第9~12周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第4周和第12周以及试验1组第8周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第8周和试验2组第12周蛋白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各阶段哈氏单位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钙和磷含量以及胫骨钙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血清碳酸酐酶(CA)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骨钙素(BGP)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血清降钙素(CT)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均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胫骨强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面积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胫骨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与饲粮中仅添加VD_(3)相比,饲粮中添加25-OHD_(3)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增强抗氧化能力,维持肠道形态,促进血清和胫骨钙和磷的吸收和沉积,改善胫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产蛋后期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钙磷代谢 胫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胎和经产围产期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_(3)营养效应的对比分析
15
作者 邱庆 赵勐 +3 位作者 王典 陈雅坤 赵连生 臧长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13-4323,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胎次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机体反应,分析胎次对奶牛生产性能、产后疾病发生率及后代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而揭示围产期奶牛胎次对25-羟基维生素D3营养效应的具体作用。【方法】选择体况评分一致(3.25)、预产期前21 ... 【目的】探究不同胎次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机体反应,分析胎次对奶牛生产性能、产后疾病发生率及后代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而揭示围产期奶牛胎次对25-羟基维生素D3营养效应的具体作用。【方法】选择体况评分一致(3.25)、预产期前21 d的健康荷斯坦奶牛26头,按照胎次分配头胎组(胎次=1,n=11)和经产组(胎次≥2,n=15)。试验奶牛饲喂统一饲粮,每日补充3 mg/头25-羟基维生素D3。试验期82 d(第22天为预计产犊日)。记录产犊后奶牛日乳产量,同时采集产犊后0、7、21 d的乳样,用于检测乳成分。于产犊前21、7 d(-21、-7 d),分娩当天(0 d),产犊后7、21 d采集饲料及母牛、后代犊牛血液样品,分别用于检测饲料常规营养成分、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以及血液骨、胶原代谢相关指标,并检测0、60日龄犊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结果】(1)与头胎奶牛相比,经产奶牛产后7、21 d乳产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产后7 d非脂乳固体率显著降低(P<0.05)。(2)经产奶牛较头胎奶牛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头胎奶牛相比,在产犊前21和7 d时经产奶牛血液中降钙素(CT)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产犊7 d时,经产奶牛血液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经产奶牛血液中CT和IgM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产犊21 d时,经产奶牛血液IgM和TNF-α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3)经产奶牛后代犊牛60日龄时体高极显著高于头胎奶牛后代犊牛(P<0.01)。【结论】头胎和经产围产期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营养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围产期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可使头胎奶牛血液免疫能力提高;经产奶牛骨、胶原代谢能力增强,同时其后代犊牛60日龄时体高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 围产期奶牛 胎次 生产性能 产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铁蛋白、25(OH)D3水平变化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后骨折未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燕 蒋翔宁 汪颖峰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5期825-83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后骨折未愈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接受保守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愈...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后骨折未愈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接受保守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3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n=94)和未愈合组(n=26)。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SF及25(OH)D3水平变化;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骨折未愈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及血清IL-6、SF、25(OH)D3检测对骨折未愈合的诊断价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未愈合组IL-6、SF水平高于愈合组,25(OH)D3水平低于愈合组(P<0.05)。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及治疗3个月后IL-6、SF水平高为骨折未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3个月后25(OH)D3水平高及就诊时骨密度(BMD)T值高为其保护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为:Y=-11.945+2.623×合并糖尿病-3.469×BMD T值+0.882×IL-6+0.027×SF-0.326×25(OH)D3,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8,敏感度为88.50%,特异度为89.40%。血清IL-6、SF、25(OH)D3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骨折未愈合诊断的AUC为0.809、0.776、0.697、0.894。结论血清IL-6、SF及25(OH)D3水平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后骨折愈合状态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判断骨折未愈合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铁蛋白 25-羟维生素d3 骨质疏松性骨折 保守治疗 骨折未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3与口腔扁平苔藓共患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晓静 王欣然 +1 位作者 李子昂 张红闯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47-452,共6页
目的探究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共患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27例OLP患者(OLP组),另选择同期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 目的探究25-羟基维生素D3[25(OH)D_(3)]与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共患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27例OLP患者(OLP组),另选择同期12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其与血清25(OH)D_(3)水平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OLP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OLP组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HAMA和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LP患者中有77例(60.63%)同时出现焦虑和抑郁(共患焦虑抑郁组),50例(39.37%)未同时出现焦虑和抑郁(非共患焦虑抑郁组)。2组OLP患者的病程,网纹、红斑、溃疡(REU)评分系统总REU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25(OH)D_(3)水平与HAMA评分(r=-0.421,P<0.001)、HAMD评分(r=-0.473,P<0.001)均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OLP患者的总REU评分、VAS评分、血清25(OH)D_(3)水平与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相关。结论OLP患者低血清25(OH)D_(3)水平与其是否共患焦虑和抑郁症状有关。建议临床医生关注OLP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关注低血清25(OH)D_(3)水平的患者是否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口腔扁平苔藓 25-羟维生素d3 焦虑 抑郁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PCT、25-OHD3水平表达及其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莉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D3,25-OHD3)水平表达及其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62名,为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D3,25-OHD3)水平表达及其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62名,为对照组,给予血清PCT、25-OHD3检查。根据患儿病情,将观察组划分为:轻度组(n=38)、重度组(n=26),比较血清指标差异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CT高、血清25-OHD3低(P<0.05)。轻度组PCT水平低、血清25-OHD3高(P<0.05)。与支气管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PCT呈正相关,血清25-OHD3呈负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多伴随血清PCT高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25-OHD3低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血清降钙素原 25-羟维生素d3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SIRT1、GATA-3表达及气道炎症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王歆 刘维英 +2 位作者 武晨 梁雪杰 开锦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6-693,共8页
目的探究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哮喘+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哮喘+VD_(3))组,每组8只。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小鼠于第1、8、15天给... 目的探究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变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哮喘+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哮喘+VD_(3))组,每组8只。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小鼠于第1、8、15天给予卵清蛋白(OVA)混悬液0.2 ml致敏,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哮喘组和哮喘+VD_(3)组于第22~28天使用1%OVA雾化吸入激发,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每次雾化30 min,1次/d,连续激发7 d;哮喘+VD_(3)组每次雾化前30 min给予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注射液(4μg/kg),对照组和哮喘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激发后麻醉处理采集小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气道黏液水平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IgE及BALF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水平;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肺组织SIRT1、GATA-3表达水平(SIRT1、GATA-3的平均OD值)与小鼠血清IgE及BALF中IL-4、IL-5、IL-13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肺组织气管及伴行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支气管管腔狭窄,气道黏膜上皮增生,气管内黏液分泌增多;哮喘+VD_(3)组小鼠上述改变较哮喘组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血清IgE和BALF中IL-4、IL-5、IL-13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肺组织中GATA-3表达均增高(P<0.05),肺组织中SIRT1表达降低(P<0.05);与哮喘组比较,哮喘+VD_(3)组小鼠血清IgE和BALF中IL-4、IL-5、IL-13水平及肺组织GATA-3表达均降低(P<0.05),肺组织SIRT1表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鼠肺组织SIRT1表达水平与GATA-3表达量、血清IgG及BALF中IL-4、IL-5、IL-13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小鼠肺组织GATA-3表达水平与血清IgG及BALF中IL-4、IL-5、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1α,25-二羟基维生素D_(3)可缓解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肺组织中SIRT1的表达,抑制GATA-3的表达,进而降低炎性因子(IL-4、IL-5、IL-1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25-二羟基维生素d3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GATA结合蛋白-3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3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沛 牟京蕾 饶小胖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羟维生素D3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8月就诊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868例,先按照眼底检测情况,研究对象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性糖...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羟维生素D3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8月就诊于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868例,先按照眼底检测情况,研究对象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根据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分为缺乏(25-羟维生素D3<20ng/mL)Q1组、不足(25-羟维生素D3 20-30ng/ml)Q2、正常(25-羟维生素D3>30ng/mL)Q3组,分析其与DR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糖尿病病程、年龄、DBP、FBG、HbA1c、SUA和UA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NPDR低于NDR和P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糖尿病病程、TG、HDL-C、FBG、HbA1c、NPDR检查比率和UA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发生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第一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缺乏相比,第三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充足发生NPDR的风险降低,与第二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缺乏相比,第三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充足发生NPDR的风险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DR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降低,25-羟维生素D3不足或缺乏是增加NPDR发生风险,适当补充25-羟维生素D3可能对于防治NPDR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2型糖尿病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