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前半期《红楼梦》译者群体研究 |
季淑凤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1
|
|
2
|
20世纪前半期云南边政学研究述评 |
高志英
段红云
|
《学术探索》
CSSCI
|
2013 |
2
|
|
3
|
20世纪前半期杨成志西南民族研究述论 |
刘小云
|
《学术探索》
CSSCI
|
2008 |
10
|
|
4
|
20世纪前半期的马克思主义史料学 |
叶建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5
|
20世纪前半期上海公共卫生治理中的民间组织作为 |
彭善民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6
|
20世纪前半期中山大学与西南民族调查 |
刘小云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7
|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地学期刊的区域分布特征 |
张银玲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8
|
20世纪前半期外籍画家在上海的活动 |
李超
李婷
|
《美术大观》
|
2010 |
1
|
|
9
|
从工艺意匠到设计批评——关于20世纪前半期中国设计的现代性研究 |
芦影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17 |
1
|
|
10
|
20世纪前半期越南与日本关系述略 |
王士录
|
《东南亚南亚研究》
|
1996 |
2
|
|
11
|
略论20世纪前半期澳大利亚华人的经济生活 |
张秋生
|
《八桂侨刊》
|
2012 |
2
|
|
12
|
三大真理论在20世纪前半期的重铸与论争 |
刘高岑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3
|
20世纪前半期学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思想 |
洪认清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4
|
再议20世纪前半期汉人村庄研究的缘起 |
杜靖
|
《创新》
|
2011 |
0 |
|
15
|
论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电影理论的民族品格 |
岳晓英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6
|
20世纪前半期中国文化形态学派的文化再建理论 |
侯云灏
|
《中华文化论坛》
|
2000 |
0 |
|
17
|
20世纪前半期河南行政区划与沦陷区域研究 |
林万成
|
《新乡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8
|
20世纪前半期历史小说“复仇主题”的表现——《铸剑》《石秀》《伍子胥》新释 |
易欢
刘忠
|
《梧州学院学报》
|
2023 |
1
|
|
19
|
20世纪前半期中共留学生精英党内地位研究 |
张绍安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20
|
20世纪前半期兴安岭南麓游牧生活变迁--以扎赉特旗为中心 |
白银龙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