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玻色子核E2跃迁几率的研究
1
作者 张庆营 冯芒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2-25,共4页
作者曾经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玻色子有效相互作用研究核谱,本文用玻色子组态混合波函数计算三个四玻色子核的E2跃迁几率,由能量矩阵的对角化得出组态混合波函数,理论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的符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表明这种模型是... 作者曾经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玻色子有效相互作用研究核谱,本文用玻色子组态混合波函数计算三个四玻色子核的E2跃迁几率,由能量矩阵的对角化得出组态混合波函数,理论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的符合程度是令人满意的,表明这种模型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跃迁几率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四玻色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5s^(21)S_0-5s4d^1D_2单光子电四极矩E2跃迁及其缓冲气压对侧向荧光光谱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李邵辉 易有根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73-78,共6页
用染料激光来激发Sr原子 ,首次在实验上发现较强的Sr 5s2 1 S0 — 5s4d1 D2 单光子电四极矩E2共振跃迁离化信号 ,并对缓冲气压对侧向荧光光谱的影响进行了判断与分析。
关键词 电四极矩E2跃迁 共振离化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耦合 SU(3)极限的 E2跃迁
3
作者 李光华 《长沙水电师院自然科学学报》 1991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由于在轻核中质子与中子处于同一壳,当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描述轻核时,必须引入同位旋.这时 IBM 就叫 IBM 4,系统的对称群为U_(36).它有七条群链,其中群链U_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 由于在轻核中质子与中子处于同一壳,当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描述轻核时,必须引入同位旋.这时 IBM 就叫 IBM 4,系统的对称群为U_(36).它有七条群链,其中群链U_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SU_3(T)(?)O_3(J)×O_3(T)叫强耦合 SU(3)极限。由于 E2跃迁算符 T(E2)q 是由群 U_(36),V_6(sd),SU_3(sd),SU_3(s)与 SU_3(s dS)的生成元构成的,故不必构造出强耦合 SU(3)极限的波函数,利用 Elliott 波函数妒φ((λμ)KJM)就可以得到 E2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偶合 SU(3) 极限 E2跃迁 IBM 轻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Nd∶YAG晶体R_2→Y_3跃迁有效受激发射截面的讨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述涛 张行愚 +3 位作者 王青圃 范书振 李昀初 刘兆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58,共2页
文中对W.Koechner先生所著的《Solid-StateLaserEngineering》一书中关于Nd∶YAG晶体R2→Y3跃迁有效受激发射截面的描述进行讨论。
关键词 受激发射截面 有效受激发射截面 R2→Y3跃迁 ND:YAG晶体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剥离类镁等电子序列的磁偶极M1和电四极E2光谱跃迁理论研究
5
作者 易有根 郑志坚 +1 位作者 唐永建 朱正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5,共7页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系统地计算了类镁离子3s3p磁偶极M13P2-3P1和电四极E23P2-3P0(Z=20~103)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进行了高阶Breit修正和QED修正,...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系统地计算了类镁离子3s3p磁偶极M13P2-3P1和电四极E23P2-3P0(Z=20~103)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进行了高阶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到的能级间隔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的高荷电离子的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几率和中性原子的电偶极E1的相当,在ICF和MCF高温激光等离子体中,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过程不容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剥离态 类镁离子 磁偶极 跃迁几率 振子强度 能级间隔 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 电四极E2光谱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电四极矩E2光谱跃迁几率的算符形式和多电子效应研究
6
作者 易有根 朱正和 郑志坚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9-36,共8页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广义扩展平均能级(MCDF-EAL)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铍Lil3d→2s、3p→2p,碳CⅢ2s3d 1D2→2s21S0、2p21S0,钙CaI 4s3d 1D2→4s21S0,钛TiⅢ3...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广义扩展平均能级(MCDF-EAL)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铍Lil3d→2s、3p→2p,碳CⅢ2s3d 1D2→2s21S0、2p21S0,钙CaI 4s3d 1D2→4s21S0,钛TiⅢ3d23P→3d23F、3d4s3D→3d23F,铜CuⅡ3d94s1D2→3d101S0,锌ZnI 4s4d1D2→4s21S0和铯CsI 5d→6s等电四极矩E2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其它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四极矩E2光谱跃迁 能级间隔 跃迁几率 振子强度 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镱同位素的能谱和电磁跃迁
7
作者 符力平 陈小林 张庆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3-417,共5页
采用玻色子展开技术研究了比铪更轻的镱核,计算了其6个同位素的能谱和3个核的电磁跃迁概率B(E2)。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用几个可调参数来拟合,其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均方根差最大为514keV,最小为60keV。电磁跃迁概率对波函数的依赖关系比能... 采用玻色子展开技术研究了比铪更轻的镱核,计算了其6个同位素的能谱和3个核的电磁跃迁概率B(E2)。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用几个可调参数来拟合,其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均方根差最大为514keV,最小为60keV。电磁跃迁概率对波函数的依赖关系比能谱对波函数的依赖关系更密切,对理论的检验也更严格。研究结果表明:B(E2)理论值和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只有10%;可将玻色子展开技术应用于更大范围的核谱,且能够反映跃迁概率随能级复杂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色子展开技术 能谱 E2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sdIBM - 2下^(188)Os核的研究
8
作者 李英群 杨杰 张战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59-65,共7页
本文在微观sdIBM - 2框架下 ,计算了1 88Os核的能谱、约化E2跃迁矩阵元、E2跃迁玻色子结构函数 (BSF)以及第一个 2 +态到基态的跃迁电荷密度 (TCD)。理论结果与实验值作了比较 ,理论能谱成功地再现了实验能谱 ,低能态间的约化E2跃迁矩... 本文在微观sdIBM - 2框架下 ,计算了1 88Os核的能谱、约化E2跃迁矩阵元、E2跃迁玻色子结构函数 (BSF)以及第一个 2 +态到基态的跃迁电荷密度 (TCD)。理论结果与实验值作了比较 ,理论能谱成功地再现了实验能谱 ,低能态间的约化E2跃迁矩阵元以及 2 +1 态到0 +1 态的跃迁电荷密度与相应的实验值符合也较好 ,表明此模型对该核的较低能态描述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sdIBM-2 能谱 约化E2跃迁矩阵元 玻色子结构函数 跃迁电荷密度 锇原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
9
作者 张大立 曹华伟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5-588,共4页
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 ,在IBM2中对Ce偶 偶同位素1 2 8Ce 1 38Ce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准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描述 。
关键词 Ce偶-偶同位素 低激发态 IBM2描述 原子核结构 Ce同位素 Staggering现象 E2跃迁几率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四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偶-偶同位素核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
10
作者 张大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31-35,共5页
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 ,在IBM2中对Pd偶 -偶同位素10 0 Pd - 116Pd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准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 ,较精确地描述了实验观察到的... 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 ,在IBM2中对Pd偶 -偶同位素10 0 Pd - 116Pd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准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 ,较精确地描述了实验观察到的低激发态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Pd同位素 Staggering现象 E2跃迁 分支比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四极相互作用 低激发态 IB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偶—偶同位素低激发态性质的IBM2描述
11
作者 张大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21-24,共4页
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 ,在IBM2中对Ru偶—偶同位素98Ru—10 6Ru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准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 ,较精确地描述了实验观察到的低... 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 ,在IBM2中对Ru偶—偶同位素98Ru—10 6Ru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准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 ,较精确地描述了实验观察到的低激发态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Ru同位素 Staggering现象 E2跃迁 分支比 相互作用 玻色子模型 四极相互作用 钌同位素 低激发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d′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及对原子核^(152,154)Sm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武明 刘庸 +1 位作者 桑建平 张卫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9-282,共4页
提出 sdd′玻色子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论方案 ,用该模型计算了原子核 1 52 ,1 54Sm的低能激发谱、B(E2 )跃迁值和 B(M1 )跃迁值 .结果表明 ,该理论能较好地描述包括较低 1 + 态在内的能谱以及 B(2 )和 B(M1 )跃迁 .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B(E2)跃迁 B(M1)跃迁 原子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_(2)HfCl_(6)和Cs_(2)HfCl_(6)∶Tl晶体的生长、光学和闪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成双良 任国浩 吴云涛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3-808,共6页
本文使用坩埚下降法制备了∅7 mm的未掺杂Cs_(2)HfCl_(6)与Cs_(2)HfCl_(6)∶0.2%Tl(摩尔分数)单晶,对晶体样品进行了物相、杂质含量、光学和闪烁性能的研究。该晶体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在荧光和X射线激发下,未掺杂Cs_(2)HfCl_(6... 本文使用坩埚下降法制备了∅7 mm的未掺杂Cs_(2)HfCl_(6)与Cs_(2)HfCl_(6)∶0.2%Tl(摩尔分数)单晶,对晶体样品进行了物相、杂质含量、光学和闪烁性能的研究。该晶体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m3m。在荧光和X射线激发下,未掺杂Cs_(2)HfCl_(6)晶体的发光主峰皆为380 nm,对应于自陷激子发光。Cs_(2)HfCl_(6)∶0.2%Tl晶体在荧光和X射线激发下,发射光谱中除了存在380 nm处的自陷激子发光,也存在505 nm处Tl^(+)的sp-s^(2)跃迁发光。Cs_(2)HfCl_(6)和Cs_(2)HfCl_(6)∶0.2%Tl晶体的光输出分别为37000 photons/MeV和36500 photons/MeV,在662 keV处的能量分辨率皆为3.5%。在137 Cs源激发下,Cs_(2)HfCl_(6)晶体的闪烁衰减时间为0.37μs(4.2%)、4.27μs(78.9%)和12.52μs(16.9%),Cs_(2)HfCl_(6)∶0.2%Tl晶体的闪烁衰减时间为0.33μs(3.5%)、4.09μs(81.9%)和10.42μs(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_(2)HfCl_(6)∶Tl 自陷激子发光 sp-s^(2)跃迁 闪烁晶体 坩埚下降法 能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振转过渡区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峰 J.P.Draayer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5,共3页
详细研究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振动极限到SU(3)转动极限的相变行为.通过对能谱和E2跃迁强度等的分析,说明了在临界点的核具有最大的非刚性.
关键词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E2跃迁 极限 能谱 临界点 转动 振动 SU 分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M1对振转相变的解析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保林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用1/N展开技术,给出sdIBM1描述形变核振动—转动相变的能谱和E2跃迁的解析计算公式.计算了S_m同位素的基带能谱和E2跃迁几率,以及N_d,G_d同位素的基带能谱.
关键词 振转相变 基带能谱 E2跃迁 sdIBM1解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
16
作者 狄尧民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从能谱和跃迁几率诸方面讨论了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的问题,并给出了M1跃迁和E2跃迁的一些解析表达式。 初步研究表明,探索振动核区的g玻色子自由度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g玻色子 振动核 E2跃迁 M1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itage混合的计算
17
作者 狄尧民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4期22-27,共6页
讨论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FDSM)中κ-激发模式中heritage混合的计算,给出混合heritage的哈密顿,讨论模型空间基矢的选取及标记,并给出哈密顿算符以及E2跃迁算符矩阵元的具体表达式。
关键词 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 heritage混合 哈密顿算符 E2跃迁算符 矩阵元的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Mg和Ca原子电四极矩E2^1D—^1S跃迁的能级和跃迁概率 被引量:13
18
作者 易有根 朱正和 +1 位作者 唐永建 付依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1,共5页
利用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扩展平均能级 (MCDF EAL)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重要的中性原子Be,Mg和Ca单光子电四极矩E2 1D—1S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和跃迁概率 ,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核的有限体积效应 ,Breit修正和QED修正 ,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 利用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扩展平均能级 (MCDF EAL)方法系统地计算了重要的中性原子Be,Mg和Ca单光子电四极矩E2 1D—1S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和跃迁概率 ,计算中考虑了重要的核的有限体积效应 ,Breit修正和QED修正 ,所得结果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此外还从理论上预言了Ba和Mg单光子电四极矩E2 1D—1S光谱跃迁概率过程 ,在库仑规范中 ,跃迁概率A(Be) =3884 9s-1,跃迁概率A(Mg) =2 35 7 2s-1和跃迁概率A(Ca) =48 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四极矩E2光谱跃迁 能级间隔 跃迁概率 铍原子 镁原子 钻原子
原文传递
多针对板电晕放电电离区微观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树 张零零 +3 位作者 宓东 朱益民 刘爽 郝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3-207,共5页
为了对多针对板正、负电晕放电电离区的微观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前期利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离区形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压针电极周围N2第2正带跃迁谱峰光强分布的等光强线曲线方程;电离区按N2第2正带跃... 为了对多针对板正、负电晕放电电离区的微观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前期利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离区形貌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压针电极周围N2第2正带跃迁谱峰光强分布的等光强线曲线方程;电离区按N2第2正带跃迁谱峰的分布可分为内、中、外3层;在确定的电压下,由内到外N2第2正带跃迁谱峰与其等值曲面面积的乘积随着距针极的距离呈小﹣大﹣小的变化趋势,而电子的平均速度则呈大﹣小﹣大的相反变化趋势;电流密度与N2第2正带跃迁谱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上述结论说明利用发射光谱法可研究放电电离区的微观特性,并为有关电离放电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放电电压 电离区 N22正带跃迁谱峰 电子平均速度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AlO自由基B^2Σ^+—X^2Σ^+跃迁光谱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连波 郝荣飞 +5 位作者 郝中骐 李阔湖 沈萌 任昭 李祥友 曾晓雁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39-243,共5页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利用Nd:YAG脉冲激光激发Al2O3(含量为99%)陶瓷片产生等离子体,获得了AlO自由基B2Σ+—X2Σ+跃迁的33条发射谱线.就AlO自由基光谱的时间演化规律和激光能量对谱线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AlO自由...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利用Nd:YAG脉冲激光激发Al2O3(含量为99%)陶瓷片产生等离子体,获得了AlO自由基B2Σ+—X2Σ+跃迁的33条发射谱线.就AlO自由基光谱的时间演化规律和激光能量对谱线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AlO自由基光谱出现在Al原子和Al离子光谱之后,且持续时间较长.当激光的脉冲能量由10 mJ起不断增加时,AlO自由基光谱强度逐渐减小,且最大值出现时间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后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陶瓷等离子体在空气和氩气环境下的对比试验,发现从Al2O3陶瓷片中激发所产生的AlO自由基必须有空气中O2参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AlO自由基 B^2Σ+-X^2Σ+跃迁光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