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T磁共振-SWI序列对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马玉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17-0020,共4页
观察1.5T磁共振-SWI序列在高血压性脑微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经诊断已确诊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行1.5T磁共振-SWI序列与常规MRI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经分析,1.5T磁共振-SW... 观察1.5T磁共振-SWI序列在高血压性脑微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经诊断已确诊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行1.5T磁共振-SWI序列与常规MRI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经分析,1.5T磁共振-SWI序列在病灶数目、特征上,较常规 MRI诊断更优;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1.5T磁共振-SWI序列为100%,显著高于常规MRI诊断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诊断中,应用1.5T磁共振-SWI序列,具有不错的诊断价值,病灶检出率高,能够为后续临床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swi序列 高血压 脑微出血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SWI序列对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0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浅析1.5T磁共振-SWI序列对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做加权和常规序列的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序列扫描下患者影像资料。结果:SWI序列在显示脑微性出血的病灶数目、位置、分布、大小方面,... 目的:浅析1.5T磁共振-SWI序列对高血压性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做加权和常规序列的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序列扫描下患者影像资料。结果:SWI序列在显示脑微性出血的病灶数目、位置、分布、大小方面,均比常规序列扫描要好,两种方式比较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5T磁共振-SWI序列用于高血压性脑微出血诊断,影像更清晰,有着更高价值,有助于后期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SWI序列 高血压性脑微出血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DWI和SWI序列检查在脑梗死与急性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4
3
作者 黄瑞瑜 喻霞 +2 位作者 许保刚 马杏芝 王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在脑梗死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8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患者先进行轴位T_1WI、T_2WI... 目的分析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检查在脑梗死与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8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患者先进行轴位T_1WI、T_2WI常规序列扫描进行颅脑部检查,然后取DWI和SWI序列图像。比较2组患者病灶周边和中心SWI和DWI的不同特征,并测量病灶周边及中心区,进行PV和ADC值的测量。结果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的T_1WI和T_2WI信号无明显区分,但DWI序列和DWI序列有明显差异。MRI常规检查,2组T_1WI序列、T_2WI序列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DWI序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SWI序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心区ADC显著优于对照组,血肿区P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性转化区(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分别采集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DWI和SWI序列图像,两种患者的图像特点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脑梗死 脑出血 DWI和SWI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STIR序列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关计添 耿义群 +3 位作者 程英 郭岳霖 张海都 吴仁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3期8-10,共3页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69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1.5T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脂肪抑制序... 目的评价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3月至2011年12月对69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行1.5T磁共振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WI、脂肪抑制序列短T1反转恢复成像(Short T1 Inversion-Recovery,STIR)等,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MRI检查在常规(FSE)T1WI序列中显示病灶31例(44.9%),(FSE)T2WI序列中能显示56例(81.2%)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灶,STIR序列能检出病灶69例(100.0%),病变以STIR序列上表现最明显。结论 MRI能有效显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病变部位及范围,其STIR序列可以准确诊断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StIR序列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DWI和SWI序列检查在脑梗死伴急性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祖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9期41-42,共2页
研究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临床上的价值。借助鑫高益1.5T磁共振成像体系,首先病患展开轴位T1WI、T2WI常规序列扫描实施颅脑部检测,而后进行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研究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临床上的价值。借助鑫高益1.5T磁共振成像体系,首先病患展开轴位T1WI、T2WI常规序列扫描实施颅脑部检测,而后进行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检测病患病灶周边以及中心SWI以及DWI不同的特征,且检测病灶中心区和周边,展开ADC以及PV检测。急性脑梗死以及脑出血病患的T2WI以及T1WI信号没有显著差别,而SWI序列以及DWI序列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脑出血 脑梗死 SWI序列 DWI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影1.5T磁共振成像序列评估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袁鑫鑫 相运勇 +3 位作者 李俊康 陈绍奇 岳安林 张倩 《西藏医药》 2022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联影1.5T磁共振成像序列评估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和联影1.5T磁共振(MRI)成像序列检查,评估急... 目的研究联影1.5T磁共振成像序列评估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和联影1.5T磁共振(MRI)成像序列检查,评估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情况,分析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150例患者中经关节镜检查诊断为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118例,其中单一性距腓前韧带损伤59例,单一性跟腓韧带损伤26例,距腓前韧带合并跟腓韧带损伤21例,距腓后韧带损伤12例。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为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115例,其中单一性距腓前韧带损伤58例,单一性跟腓韧带损伤25例,距腓前韧带合并跟腓韧带损伤21例,距腓后韧带损伤11例。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中Ⅰ级损伤36例,Ⅱ级损伤50例,Ⅲ级损伤29例。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敏感度94.92%,特异度90.63%,准确度94.00%。结论联影1.5T MRI成像序列检查诊断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准确度高,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影1.5t磁共振成像序列 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常规序列在婴幼儿发育过程中髓鞘化进程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立毅 卢新 彭宝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2期2619-2620,共2页
目的:探析1.5T磁共振(MR)常规序列在婴幼儿发育中脑髓鞘化进程检查和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某医院出生的100例不同月龄足月分娩婴幼儿纳入观察研究中,均接受1.5T MR常规序列检查,分析并总结不同月龄婴幼儿的脑髓鞘... 目的:探析1.5T磁共振(MR)常规序列在婴幼儿发育中脑髓鞘化进程检查和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某医院出生的100例不同月龄足月分娩婴幼儿纳入观察研究中,均接受1.5T MR常规序列检查,分析并总结不同月龄婴幼儿的脑髓鞘化MRI表现。结果:通过检查,从出生到24个月龄,脑髓鞘化逐步形成,MR常规序列T1WI、T2WI会相应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脑髓鞘化分辨分期会逐步增强(P<0.05)。结论:1.5T MR常规序列可快速、直观、有效判断婴幼儿脑髓鞘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常规序列 婴幼儿 脑髓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东辉 翟志华 +1 位作者 沈广林 王新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采用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100例初诊为CSP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1.5T磁共振多序列检查。分析子宫瘢痕与孕囊磁共振影像学表现,CSP各种磁...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采用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100例初诊为CSP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1.5T磁共振多序列检查。分析子宫瘢痕与孕囊磁共振影像学表现,CSP各种磁共振表现比例,比较不同分型孕囊影像学特征,磁共振对CSP诊断价值分析。结果磁共振可以有效观察剖宫产手术瘢痕、孕囊以及孕囊附近血流情况;磁共振检出CSP患者95例,瘢痕位置多处于子宫下段子宫峡部前壁(96.84%),外生型和内生型孕囊分别78例(82.11%)、17例(17.89%),孕囊主要为囊状(58.95%)和包块状(41.05%),部分患者出现孕囊出血(38.95%)和宫腔积血(64.21%),孕囊位置多处于瘢痕位置及宫腔位置(67.37%),孕囊血供较为丰富(62.11%);外生型孕囊瘢痕厚度低于内生型孕囊,瘢痕与孕囊相交距离、孕囊面积、血供丰富例数均高于内生型孕囊,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CSP采用磁共振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8.95%、80.00%、98.00%,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89)。结论磁共振可以清楚显示CSP患者瘢痕、孕囊以及分型情况,诊断价值较高,可为其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序列成像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姜增传 王远景 赵惠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以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序列进行颅脑扫描,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别以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序列进行颅脑扫描,对比观察各序列影像学表现及对出血病灶数量、分布和病因的诊断情况。结果:常规序列脑出血阳性诊断率(99.06%)与S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检出病灶141个,常规序列漏检12个微出血灶,SWI病灶检出率(100%)与常规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I血肿扫描主要呈边界清晰的片状、斑点状低信号,部分可见微小极低信号。SWI检出非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11例,包括脑动静脉畸形出血4例,海绵状血管瘤出血4例,脑淀粉样变性出血3例;常规序列检出7例,漏诊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淀粉样变性3例。结论:1.5T磁共振常规序列和SWI均是诊断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其中SWI对脑出血敏感性更高,在诊断微出血病灶和出血病因方面更具优势,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为脑出血临床诊断提供全面、准确、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可作为脑出血首选诊断方法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1.5t磁共振 常规序列 磁敏感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序列1.5T磁共振在膝关节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彦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8期993-994,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序列1.5T磁共振在膝关节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膝关节滑膜炎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序列[T1加权成像(T1WI)、 T2加权成像(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 目的研究不同序列1.5T磁共振在膝关节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膝关节滑膜炎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序列[T1加权成像(T1WI)、 T2加权成像(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和三维水选择成像序列(3D WATS)扫描。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评估常规序列、 3D WATS序列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 3D WATS序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序列(P <0.05)。结论 3D WATS序列诊断膝关节滑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高于常规序列, 3D WATS可与常规序列联合使用,以获取更全面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炎 1.5t磁共振 常规序列 三维水选择成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不同序列检出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丹妮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8期42-43,共2页
目的对1.5T磁共振不同序列检出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方法该次研究中,随机选取该院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3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实施弥散加权成像(DWI)、增强扫描(T1WI+C)、T1加权序列(T1WI)、T2加权序列(T2WI)... 目的对1.5T磁共振不同序列检出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方法该次研究中,随机选取该院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32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实施弥散加权成像(DWI)、增强扫描(T1WI+C)、T1加权序列(T1WI)、T2加权序列(T2WI)序列检查,对所检出的盆腔淋巴结个数及组别分布进行记录。结果应用DWI序列检查时,其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高达86.4%,与T1加权序列扫描及T2加权序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5T磁共振在妇科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检查中,应用DWI序列扫描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其阳性判断的过程中,ADC阀值法与短径法两种方法可以任意的选用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不同序列 妇科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鸿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5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经我院临床确诊的脑出血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与常规序列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序列的阳... 目的:探讨分析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在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经我院临床确诊的脑出血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与常规序列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序列的阳性检出率、出血病灶数量、出血病灶分布及病因诊断结果。结果:两种序列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SWI序列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序列(P<0.05)。SWI序列图像呈片状和斑点状的低或极低信号,边界清晰。经SWI序列检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14例;经常规序列检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9例,漏诊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脑淀粉样变性。结论:1.5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与常规序列均可有效诊断脑出血,但相较而言磁敏感加权成像检出的出血病灶数量更多,尤其可更有效地检出微出血病灶及辨别病因,临床可通过联合两者进行检查来提高诊断全面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磁敏感加权成像 常规序列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损伤在1.5T磁共振3D-FS-SPGR序列下的成像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惠慈 李庆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6期1238-1240,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软骨损伤应用1.5T磁共振3D-FS-SPGR序列下的成像情况。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膝关节疼痛患者5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患者均予以矢状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3D-FS-SPGR)序列以及脂肪抑制快速自... 目的:观察并分析膝关节软骨损伤应用1.5T磁共振3D-FS-SPGR序列下的成像情况。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膝关节疼痛患者5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患者均予以矢状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3D-FS-SPGR)序列以及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T2W1(FS-FSE-T2W)序列进行检查,分析对比各序列检查情况。结果:应用3D-FS-SPGR序列对患者进行检查,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93.18%、特异度95.16%,与关节镜的检查结果一致性为94.00%。FS-FSE-T2W序列检查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81.82%、特异度84.68%,与关节镜的检查结果一致性为83.00%。3D-FS-SPGR序列与FS-FSE-T2W序列相比的诊断效能更高。结论:膝关节软骨损伤在1.5T磁共振3D-FS-SPGR序列下具有显著特性,3D-FS-SPGR序列获得的信号特征与组织结构存在密切关联性,其检测敏感度与特异性均相对较高,该检测结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软骨损伤 1.5t磁共振 矢状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DWI序列、ADC值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敏 汤彩敬 许杰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4期47-49,共3页
目的:探究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1.5T磁共振DWI序列、ADC值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影像科接收行磁共振检查的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病例,入选患者均已确诊自身病症,其中良性病变患者2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1.5T磁共振DWI序列、ADC值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影像科接收行磁共振检查的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40例作为研究病例,入选患者均已确诊自身病症,其中良性病变患者20例(对照组)、恶性病变患者2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1.5T磁共振DWI序列信号以及ADC值,并对该检测病症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DWI序列以高信号为主要表现,而ADC图则表现为低信号,经由测量ADC值为(0.95±0.19)×10^-3mm^2/s;对照组患者DWI序列以低信号为主要表现,而ADC图则表现为高信号,经由测量ADC值为(1.46±0.16)×10^-3mm^2/s;两组患者ADC值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计纳入20例前列腺恶性病变患者,经由1.5T磁共振DWI序列检测病症阳性例数为19例,占比95.0%。结论: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应用1.5T磁共振DWI序列、观测ADC值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病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 磁共振 DWI序列 ADC值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 价值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梦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均进行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对其临床资...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均进行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结果及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0例患者共116个病灶,其中肝脏占位性恶性病变73个(原发性肝癌53个,转移瘤20个),良性病变43个(血管瘤30个,肝脓肿9个,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4个);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检出恶性病变50个,良性病变37个,漏诊20个,误诊9个;MRI增强扫描结果:恶性病变52个,良性病变38个,漏诊18个,误诊8个;联合扫描结果:恶性病变72个,良性病变43个,漏诊1个,误诊0个。转移瘤、肝脓肿、血管瘤在b=800 s/mm^(2)下的ADC值均高于原发性肝癌,血管瘤和肝脓肿ADC值高于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ADC值低于血管瘤和肝脓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以1.5T磁共振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可有效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类型,提高疾病检出率,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SSFSE及FIESTA序列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叶亚鹏 岑贤友 《影像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及二维快速稳态进动序列(FIESTA)在胎盘植入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疑似胎盘植入孕妇138例为对象,均分别行FIESTA及SSFSE单序列扫描,对比两种序列诊断效果...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及二维快速稳态进动序列(FIESTA)在胎盘植入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疑似胎盘植入孕妇138例为对象,均分别行FIESTA及SSFSE单序列扫描,对比两种序列诊断效果,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FIESTA及SSFSE单序列在胎盘植入中的检出率,并利用公式计算不同序列诊断效能,比较两种序列诊断的图像质量。结果:138例疑似胎盘植入孕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51例,确诊率为36.96%。FIESTA序列检查确诊43例,检查准确度为78.26%[(32+76)/138](P<0.05);SSFSE单序列检查确诊46例,检查准确度为81.88%[(36+77)/138](P<0.05);1.5T磁共振FIESTA、SSFSE单序列联合检查确诊49例,检查准确度为92.75%[(45+83)/138](P>0.05);1.5T磁共振FIESTA、SSFSE单序列联合检查在胎盘植入中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序列检查(P<0.05);FIESTA、SSFSE单序列及二者联合在胎盘植入诊断中图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T磁共振FIESTA、SSFSE单序列用于胎盘植入均可获得较高检出率,且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未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二维快速稳态进动序列 胎盘植入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SWI序列在肝脏病变应用价值探讨
17
作者 陆海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24期71-72,共2页
目的:本文分析1.5T磁共振SWI序列应用在肝胆病变患者诊断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对1.5T磁共振SWI序列应用在临床中的价值展开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肝胆病变中盲选46例作为纳入本次研究之中,患者均接... 目的:本文分析1.5T磁共振SWI序列应用在肝胆病变患者诊断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对1.5T磁共振SWI序列应用在临床中的价值展开探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肝胆病变中盲选46例作为纳入本次研究之中,患者均接受1.5T磁共振SWI序列在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46例肝胆病变患者之中,共发现61个病灶,SWI共检出53个病灶,其中31个可见低信号;11例胆管细胞癌,SWI共检出11个,其中8例可见低信号。16例肝转移瘤,共71个病灶,其中SWI共检出53个,20例内可见低信号;19例肝血管瘤,检出32个病灶,SWI共检出30个,在1例病变巨大中可见环状低信号;7例为肝脓肿,SWI并未出现明显的低信号;22例肝囊肿,SWI并未出现明显的低信号。结论:肝胆病变患者接受1.5T磁共振SWI序列诊断,因为病变不同因此SWI序列也会出现不同的特点,SWI序列在肝脏病变之中由一定的诊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病变 1.5t 磁共振 应用 SWI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椎体骨质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
18
作者 马振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椎体骨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来我院诊治的椎体损伤患者40例,均经X线、CT检查未见明确骨折征象后给予1.5T磁共振检查,对其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磁...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椎体骨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来我院诊治的椎体损伤患者40例,均经X线、CT检查未见明确骨折征象后给予1.5T磁共振检查,对其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磁共振检查发现45个椎体内有小片条带状或线状T1低信号,34个椎体内有不规则T2等高信号,而STIR序列显示56个椎体内有高信号,经临床证实STIR序列对椎体骨质损伤的检出率为100%。结论:1.5T磁共振STIR序列对椎体骨质损伤,尤其是椎体骨挫伤具有较高敏感性及准确性,不仅能够明确骨挫伤的部位及范围,还能够发现微小的骨髓水肿、充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StIR序列 椎体 骨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1.5TMR3D-SPACE序列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滕飞 罗明华 马国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2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GE1.5TMR3D-SPACE序列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号-2019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2D序列诊断和3D-SPACE序列扫描。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准确度、... 目的:探讨GE1.5TMR3D-SPACE序列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号-2019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2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别对患者进行2D序列诊断和3D-SPACE序列扫描。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MR图像显示51例外侧半月板完好,内侧半月板完好68例,66例经关节镜证实,46例经关节镜证实;3D-SPACE序列数据获取,多平面重组诊断70例外侧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证实70例,51例内侧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证实46例;MR图像显示53例外侧半月板完好,48例关节镜证实,98例内侧半月板完好,91例关节镜证实;2D序列诊断67例外侧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证实28例,5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证实45例。结论: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3D-SPACE序列扫描,可对高分率同性图像进行快速采集,可对半月板结构进行有效显示。该诊断方法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高,同时具有非常高的阴性与阳性预测值。因此,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3D-SPACE序列扫描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1.5T MR多序列价值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宝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6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多序列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抽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经穿刺活检证实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7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已接受1.5TMR多序列检查,以穿刺活...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多序列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抽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经穿刺活检证实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7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均已接受1.5TMR多序列检查,以穿刺活检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5T MR检查方法分别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查,使用常规序列+SPAIR检查前列腺增生的检出率较高,为96.00%,其次是常规序列及常规序列+SPAIR+DWI,为93.33%;使用常规序列+DWI+MRS检查前列腺癌的检出率较高,为93.06%。结论:使用常规序列、常规序列+SPAIR、常规序列+SPAIR+DWI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准确率较高,而对前列腺癌患者使用常规序列+DWI+MRS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上能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1.5t磁共振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