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核钯(Ⅱ)-镍(Ⅱ)(1:1)酞菁对Heck反应的催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强 姚小华 +3 位作者 苏永成 张振权 刘金龙 沙建民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82-285,共4页
使用多核钯(Ⅱ)-镍(Ⅱ)(1:1)酞菁作催化剂催化Heck反应,得到12种较高产率的取代E-1,2-二苯乙烯、E-肉桂酸和E-甲基肉桂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与均相催化剂乙酸钯(Ⅱ)的催化活性相比。本文所用催化剂易制... 使用多核钯(Ⅱ)-镍(Ⅱ)(1:1)酞菁作催化剂催化Heck反应,得到12种较高产率的取代E-1,2-二苯乙烯、E-肉桂酸和E-甲基肉桂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可与均相催化剂乙酸钯(Ⅱ)的催化活性相比。本文所用催化剂易制备且可重复使用14次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镍酞菁 Keck反应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血晶心停跳液不同流量连灌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宁 《中原医刊》 2007年第16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1∶1血晶心停跳液不同流量连灌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别用1∶1血晶心停跳液微流量连灌[A组0.5 ml/(kg.min)],高流量连灌[B组2.0 ml/(kg.min)]灌注结果进行分析。选择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60 min者各40... 目的探讨1∶1血晶心停跳液不同流量连灌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别用1∶1血晶心停跳液微流量连灌[A组0.5 ml/(kg.min)],高流量连灌[B组2.0 ml/(kg.min)]灌注结果进行分析。选择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60 min者各40例,分别记录术前、术后6、12、24、48、72 h内肌酸磷酸激酶(CP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1)的变化,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术后72 h内,两组CPK、CK-MB、LDH、LD-1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峰值多在术后12-24 h,组内比较显示与主动脉阻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在72 h降至正常。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结果表明,两组术后需循环和呼吸辅助时间短,心功能恢复迅速、稳定。结论微流量1∶1血晶心停跳液连续灌注亦能保持心肌能量储备,术后心功能恢复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血晶心停跳液 高流量 微流量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非1:1圈比变压器插入损耗的双产品法
3
作者 汪源浚 《教学与科技》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文章介绍了应用双产品法检测圈比非1:1网络变压器插入损耗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检测结果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双产品法 插入损耗 1:1圈比网络变压器 阻抗匹配 归零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SDF-1/NELL-1双基因转染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对犬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郭延伟 张广德 杨世茂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like molecule-l,Nell-1)双基因转染犬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观察其对犬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携SDF-1及NELL-1目的...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尼尔样-1型分子(Nell-like molecule-l,Nell-1)双基因转染犬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观察其对犬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构建携SDF-1及NELL-1目的基因片段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分组转染犬ADSCs后行体外成骨分化诱导,ELISA法检测目的基因转染ADSCs后结合支架体内外生长各期目的蛋白表达。20只比格犬随机分为5组,A组为空白组(无支架置入),B组为单纯支架组,C组为SDF-1/Nano-n HA组,D组为Nell-1/Nano-n HA组,E组为SDF-1/Nell-1/Nano-n HA组。CM-Dil细胞标记后构建ADSCs-Nano-n HA支架骨组织工程复合体,制备犬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将不同细胞支架复合体分组植入下颌骨缺损区。术后第4、8、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CT、扫描电镜、细胞示踪实验及组织学检测,比较各组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SCs传代培养及成骨诱导分化状态良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DF-1、Nell-1及SDF-1/Nell-1重组腺病毒均能稳定转染ADSCs,各组目的蛋白表达体内外实验表达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大体观察及X线、CT扫描、ECM检测发现转染组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优于未转染组,且共转染组成骨速度及质量优于其他各组。组织学染色可见转染组新骨形成及血管生成情况均优于未转染组,且共转染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及骨成熟度均优于其他各组。结论:SDF-1、Nell-1均可转染ADSCs并可稳定表达,目的基因转染ADSCs复合Nano-n HA支架后可显著促进下颌骨缺损的成骨修复,为组织工程修复成骨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尼尔样-1型分子 脂肪干细胞 下颌骨缺损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分拣蛋白及对氧磷脂酶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丁颖颖 袁建兴 +3 位作者 常娟 章晓伟 吴晓新 丁超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分拣蛋白(Sortilin)、对氧磷脂酶1(PON-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如皋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CAP患者,依据CAP稳定性将其分为稳定组(54例)和不稳...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联合血清分拣蛋白(Sortilin)、对氧磷脂酶1(PON-1)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如皋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CAP患者,依据CAP稳定性将其分为稳定组(54例)和不稳定组(4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Sortilin、PON-1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P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联合Sortilin、PON-1对CAP稳定性的诊断效能。结果:与稳定组相比,不稳定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升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6、4.680、5.487,P<0.05)。与稳定组相比,不稳定组血清Sortilin水平显著增加,PON-1水平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2、5.581,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Sortilin是影响CAP稳定性的危险因素(OR=3.165,P<0.05),而PON-1是影响CAP稳定性的保护因素(OR=0.76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ortilin、PON-1、EDV、IMT、PSV及5项联合诊断CAP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8(95%CI:0.695~0.864)、0.814(95%CI:0.724~0.885)、0.847(95%CI:0.761~0.911)、0.767(95%CI:0.672~0.846)、0.707(95%CI:0.607~0.793)和0.963(95%CI:0.839~0.907)。Sortilin、PON-1、EDV、IMT及PSV 5项联合诊断CAP稳定性的AUC最高,优于单独诊断,其灵敏度为95.65%,特异度为83.33%。结论:超声血流参数EDV、IMT和PSV能够提供CAP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信息,血清Sortilin、PON-1水平能够反映CAP斑块形成与发展的生物学过程,5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更好的诊断CAP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血流参数 分拣蛋白(Sortilin) 对氧磷脂酶1(PON-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李玉红 马凌葵 武桂云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核心蛋白多糖(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VO患者58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核心蛋白多糖(DCN)水平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VO患者58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根据RVO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1例)和预后不良组(37例)。分析RVO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血清ICAM-1、SCUBE-1、DCN对RVO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反应性充血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与反应性充血指数及一氧化氮呈负相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正相关(均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合并高血压、视网膜静脉总干部位阻塞的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合并高血压、视网膜静脉阻塞部位为RVO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ICAM-1、SCUBE-1、DCN以及三者联合预测RVO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793、0.802、0.933,且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更高(均P<0.05)。结论:RVO患者血清ICAM-1、SCUBE-1、DCN水平升高,与血管内皮功能和预后有关,且三者联合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 核心蛋白多糖 血管内皮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一段下部泥岩盖层内H_(1)断裂渗漏油气能力分布特征
7
作者 刘鑫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为了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H_(1)断裂处南屯组二段(南二段)油气分布特征,在泥岩盖层内断裂渗漏油气机制及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泥岩盖层内断裂埋深、倾角、填充物泥质含量、断距和泥岩盖层厚度,建立了一套泥岩盖层内断裂渗... 为了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H_(1)断裂处南屯组二段(南二段)油气分布特征,在泥岩盖层内断裂渗漏油气机制及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泥岩盖层内断裂埋深、倾角、填充物泥质含量、断距和泥岩盖层厚度,建立了一套泥岩盖层内断裂渗漏油气能力分布特征研究方法,用其研究大磨拐河组一段(大一段)下部泥岩盖层内H_(1)断裂渗漏油气能力。结果表明:测点1-3、5、8、13、15处大一段下部泥岩盖层H_(1)断裂不渗漏,测点7、9-12、14处大一段下部泥岩盖层内H_(1)断裂渗漏油气能力相对较弱,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内油气聚集与保存,目前油气钻探在测点7、12、14处见到了油气显示;测点1-3、5、8-11、13处和15处南二段未见到油气显示,是由于位于构造低部位、油气供给不足或砂体不发育造成的;测点4、6处大一段下部泥岩盖层内H_(1)断裂渗漏油气能力相对较强,不利于油气在南二段内聚集与保存,目前测点4、6处南二段油气钻探未见到油气显示。研究成果对指导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H_(1)断裂处南二段油气勘探方向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渗漏能力 泥岩盖层 大一段下部 分布特征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阳慧 钟江华 +2 位作者 马添翼 敖雪 孙定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5期684-689,共6页
目的:分析三七总皂苷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6~8周龄SD大鼠50只,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大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的大... 目的:分析三七总皂苷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6~8周龄SD大鼠50只,1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40只大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模成功后,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给予生理盐水+51 mg/kg三七总皂苷灌胃,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给予生理盐水+105 mg/kg三七总皂苷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观察大鼠病理组织、心功能、心力衰竭指标、心肌纤维化程度、炎性因子水平、Sirt1/Foxo1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血管管腔面积比值(PVCA/L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升高,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Sirt1、Foxo1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LVEDD、LVESD、NT-pro BNP、Mb、c TnI、CK-MB、CVF、PVCA/LA、IL-6、TNF-α水平降低,LVFS、LVEF水平及Sirt1、Foxo1表达量升高(P<0.05);与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比较,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LVEDD、LVESD、NT-pro BNP、Mb、c TnI、CK-MB、CVF、PVCA/LA、IL-6、TNF-α水平降低,LVFS、LVEF水平及Sirt1、Foxo1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减轻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心肌纤维化,改善其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irt1/Foxo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三七总皂苷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转录因子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HO-1/GPX4信号通路探讨葫芦巴碱对ARPE-19铁死亡的干预研究
9
作者 岳欣欣 付洋 +2 位作者 金海哲 尹晓燕 傅全威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 目的:基于Nrf2/HO-1/GPX4途径探讨和阐明葫芦巴碱(TRG)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铁死亡的干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筛选葫芦巴碱干预ARPE-19细胞的最佳浓度,随后进行分组(NC组、HG组、Fer-1组、TRG组),收集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按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铁离子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评价各组细胞中GSH、MDA和铁离子变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ROS变化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4(ACSL4)的表达情况。结果:40μg/mL葫芦巴碱的预处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高糖造成的细胞活性的降低。H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高于NC组;与HG组相比,TRG组ROS、MDA的水平显著下降,各组GSH变化情况与ROS、MDA相反,Fer-1组和TRG组中ACSL4蛋白和铁离子水平表达降低,Fer-1组和TRG组中Nrf2、HO-1、GPX4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均P<0.01)。结论:葫芦巴碱保护ARPE-19细胞免于高糖损伤是通过靶向抑制Nrf2/HO-1/GPX4信号通路抗铁死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碱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 血红素加氧酶-1(HO-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 氧化应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PD-L1对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预测分析
10
作者 何小姣 奚再兴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分子-1(PD-L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对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6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接受SOX方案化疗,同时使用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3周为1个...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分子-1(PD-L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对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纳入6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接受SOX方案化疗,同时使用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3周为1个化疗周期,持续治疗6个周期后评估疗效。根据疗效分组,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基线资料、β-catenin mRNA、PD-L1mRNA,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β-catenin mRNA、PD-L1 mRNA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治疗结束,60例晚期胃癌患者中治疗无效25例,无效率为41.67%(25/60)。有效与无效晚期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入院时血清肿瘤标志物高于有效组,β-catenin mRNA、PD-L1 mRNA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β-catenin mRNA、PD-L1 mRNA单独预测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AUC分别为0.825、0.829,有中等预测价值,联合预测AUC为0.915,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β-catenin mRNA与PD-L1 mRNA表达上调,这种异常表达可用于预测PD-1抑制剂治疗无效风险,且以联合预测价值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分子-1 Β-连环蛋白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晚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GLI1遗传学改变的间叶性肿瘤并文献复习
11
作者 高敏 温玉莹 +1 位作者 张丽君 郑晓玲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伴GLI1遗传学改变的间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例GLI1遗传学改变的间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形态一致的上皮样圆形、卵圆形细胞呈... 目的探讨伴GLI1遗传学改变的间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2例GLI1遗传学改变的间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形态一致的上皮样圆形、卵圆形细胞呈片状、巢状分布,胞质淡染嗜酸性或透亮,核染色质细腻,可见小核仁,瘤细胞间富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脉管内见瘤栓,部分瘤细胞向血管腔内生长,核分裂象多少不等。免疫表型:2例肿瘤均显示CD56、MDM2和CDK4强而弥漫性染色,而S100蛋白均呈阴性表达;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GLI1与MDM2、DDIT3基因共扩增,GLI1断裂基因阴性。2例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无病生存。结论伴GLI1改变的间叶性肿瘤是一种新兴的具有独特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特征的肿瘤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1扩增 GLI1重排 MDM2 间叶性肿瘤 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素乙调节SphK1/S1P信号通路对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12
作者 崔冬玲 王璐 +1 位作者 曾理 王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PMI)调节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S1P)信号通路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构建房颤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房颤模型组,低剂量贝母素乙及高剂量贝母素乙组(分别腹腔注射2、5 mg&...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PMI)调节鞘氨醇激酶1(SphK1)/鞘氨醇-1-磷酸(S1P)信号通路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构建房颤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房颤模型组,低剂量贝母素乙及高剂量贝母素乙组(分别腹腔注射2、5 mg·kg^(-1)贝母素乙),贝母素乙+PMA组(腹腔注射5 mg·kg^(-1)贝母素乙+100mg·kg^(-1) SphK1激活剂PMA),每组各10只,另选择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房颤模型组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电子心电图记录房颤持续时间;超声心动图检测房颤大鼠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房颤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ELISA法检测房颤大鼠血清中TGFβ1、activin 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脏组织中SphK1、S1P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房颤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胶原纤维较多,房颤持续时间、LAD、TGFβ1、activin 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SphK1、S1P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LVEF、LVFS低于对照组(P<0.05);低、高剂量贝母素乙组心肌细胞排列稍有紊乱,可见少量纤维,房颤持续时间、LAD、TGFβ1、activin 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SphK1、S1P蛋白表达低于房颤模型组,LVEF、LVFS高于房颤模型组(P<0.05);贝母素乙+PMA组心肌细胞排列进一步紊乱,纤维增多,房颤持续时间、LAD、TGFβ1、activin A、collagen Ⅰ、collagen Ⅲ、SphK1、S1P蛋白表达高于高剂量贝母素乙组,LVEF、LVFS低于高剂量贝母素乙组(P<0.05)。结论贝母素乙可以抑制房颤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phK1/S1P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素乙 鞘氨醇激酶1 鞘氨醇-1-磷酸 房颤 心肌纤维化 大鼠
原文传递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水平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关系
13
作者 吴晓丽 陈大双 +1 位作者 李琪琪 李上达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80例,纳入骨质疏松组;另选同期就诊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纳...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80例,纳入骨质疏松组;另选同期就诊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FGF1、Chi3L1、骨代谢及糖脂代谢指标水平;Pearson系数分析血清FGF1、Chi3L1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FGF1、Chi3L1对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结果骨质疏松组FGF1、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甲状旁腺激素(PTH)、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Chi3L1、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PⅠNP)、25-羟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N)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FGF1与β-CTX、PTH呈正相关,与T-PⅠNP、25-OH-D、OCN呈负相关(P<0.01);而血清Chi3L1与β-CTX、PTH呈负相关,与T-PⅠNP、25-OH-D、OCN呈正相关(P<0.01)。FGF1、Chi3L1、T-PⅠNP、25-OH-D、β-CTX、PTH、OCN是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0.01)。血清FGF1、Chi3L1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5、0.803。结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FGF1、Chi3L1水平存在异常,且与患者骨代谢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代谢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相关性 危险因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yndecan-1、endocan-1联合qSOFA评分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吴静静 张福森 +3 位作者 陈皓 赵亿 刘泉 李冬梅 《天津医药》 2025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 探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1)联合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8例脓毒症(研究组)患者依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48例、严重脓毒症... 目的 探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1)联合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在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8例脓毒症(研究组)患者依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48例、严重脓毒症组42例和脓毒症休克组28例。依患者预后状况分为死亡组32例和生存组86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1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yndecan-1、endocan-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yndecan-1、endocan-1以及qSOFA评分联合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Syndecan-1、endocan-1水平以及qSOFA评分升高(均P<0.01)。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清Syndecan-1、endocan-1以及qSOFA评分依次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yndecan-1、endocan-1以及qSOFA评分联合诊断脓毒症发生的AUC(0.967)高于Syndecan-1(AUC=0.868)、endocan-1(AUC=0.798)以及qSOFA评分(AUC=0.873)指标单独诊断(Z分别为6.541、5.495及6.395,均P<0.001)。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Syndecan-1、endocan-1水平和qSOFA评分升高(P<0.05)。三指标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0.983)高于Syndecan-1(AUC=0.814)、endocan-1(AUC=0.834)以及qSOFA评分(AUC=0.924)单独预测(Z分别为6.596、9.268及6.904,均P<0.001)。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中Syndecan-1、endocan-1水平以及q SOFA评分升高,三者联合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ROC曲线 多配体蛋白聚糖-1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联合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Lp-PLA2、MCP-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梁媛媛 彭鑫 +3 位作者 毛黎黎 杨欣怡 刘晶晶 邵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于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Lp-PLA2、MCP-1、sICAM-1水平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42/60)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在胸闷、胸痛、气短喘促、身体困重、痰多纳呆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在各症状积分的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p-PLA2、MCP-1、sLCA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患者Lp-PLA2、MCP-1、sICAM-1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痰浊痹阻 LP-PLA2 MCP-1 SICAM-1 炎性因子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皂苷B调节PD-1/PD-L1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
16
作者 李世芬 蒋建平 陈红 《河北医学》 202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麦冬皂苷B(OP-B)对乳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OP-B组(分别加入10、20、40μmoL/L OP-B)、高浓度OP-B+pcDNA-NC组(细胞转染pcDNA-NC质粒后加入40μmoL/L OP-B)、...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麦冬皂苷B(OP-B)对乳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OP-B组(分别加入10、20、40μmoL/L OP-B)、高浓度OP-B+pcDNA-NC组(细胞转染pcDNA-NC质粒后加入40μmoL/L OP-B)、高浓度OP-B+pcDNA-PD-1组(细胞转染pcDNA-PD-1质粒后加入40μmoL/L OP-B),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各组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CF-7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MCF-7细胞中PD-1、PD-L1及VEGF、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P-B各处理组MCF-7细胞增殖率、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MCF-7细胞中PD-1、PD-L1、VEGF及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OP-B能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恶性行为及免疫逃逸,且其作用效果随着OP-B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但pcDNA-PD-1质粒转染能够显著逆转高浓度OP-B对MCF-7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OP-B可能通过抑制PD-1/PD-L1通路,降低免疫抑制相关因子VEGF和TGF-β1表达,从而降低MCF-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减少免疫逃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B 乳腺癌 PD-1/PD-L1信号通路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张景迪 穆清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 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经1年随访,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复发25例)和未复发组(未复发65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心房纤维化指标,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三者在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红细胞(RBC)、白细胞(WB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复发组galectin-3、MCP-1、CXCL12水平均低于复发组(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心房纤维化重度较多,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ⅠCP)、Ⅲ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ⅢCP)、MMP-1指标水平较低(P<0.05);galectin-3、MCP-1、CXCL12三者水平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呈现出正相关;galectin-3、MCP-1、CXCL12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galectin-3、MCP-1、CXCL12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呈现正相关,能有效地为临床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可通过其水平变化评估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L12) 心房纤维化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单抗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分析
18
作者 吕青芳 张鹏 李桂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索淋巴细胞亚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的5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索淋巴细胞亚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的5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期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等)的数据。治疗2周期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的疗效,分为疾病控制(DC)组和疾病进展(PD)组。使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近期疗效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PD-1单抗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的免疫状态产生了显著影响,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CD8^(+)T细胞下降。近期疗效显示,DC组患者血清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T细胞比值均高于PD组(均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CD4^(+)/CD8^(+)T细胞比值是PD-1单抗联合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CD4^(+)/CD8^(+)T细胞比值变化量AUC为0.820>0.5,截断值为0.15,CD4^(+)/CD8^(+)T细胞比值变化量≥0.15的患者的PFS更长。结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可以预测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D-1单克隆抗体 免疫治疗 淋巴细胞亚群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血清中ANGPTL4和SDF-1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9
作者 李萍 武静 +1 位作者 李婕 王凯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本院2020-04/2023-08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93例,根据患者是否发...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本院2020-04/2023-08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93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黄斑水肿及病情严重程度分为DME组128例(其中轻度组56例,中度组44例,重度组28例)和无DME组6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ANGPTL4和SDF-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ME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ME患者血清中ANGPTL4和SDF-1水平对DME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DME组患者血清中ANGPTL4和SDF-1水平均显著高于无DME组(P<0.01);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中ANGPTL4和SDF-1表达水平依次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中ANGPTL4和SDF-1水平是影响DME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1)。血清中SDF-1诊断DME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2(95%CI:0.690-0.842),ANGPTL4诊断DME病情严重程度的AUC为0.801(95%CI:0.722-0.867),ANGPTL4和SDF-1联合诊断DME的AUC为0.884(95%CI:0.816-0.934),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85.71%,显著高于单独ANGPTL4、SDF-1诊断(Z=2.658、2.469,均P<0.05)。结论:DME患者血清中ANGPTL4、SDF-1水平均显著升高,其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可作为诊断DME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且联合诊断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病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视锥蛋白样蛋白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常晖 陈月梨 +3 位作者 宫洪涛 任景莉 常乐军 顾腾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随访6个月内是否发生VD分为V... 目的 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随访6个月内是否发生VD分为VD组和非VD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血清sICAM-1、VILIP-1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析血清sICAM-1、VILIP-1水平与MMSE相关性,评估血清sICAM-1、VILIP-1水平对VD预测价值。结果 VD组血清sICAM-1、VILIP-1水平高于非VD组,MMSE评分低于非VD组(P<0.05);血清sICAM-1、VILIP-1水平与MMSE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sICAM-1、VILIP-1水平对VD预测及联合预测的AUC值依次为0.721、0.892、0.919。结论 血清sICAM-1、VILI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生VD密切相关,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预防VD的发生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视锥蛋白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