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源重组原理快速验证fim家族基因簇对鲍曼不动杆菌蹭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千姿 宁年智 王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旨在利用含有抗生素耐药盒的线性PCR片段对鲍曼不动杆菌靶基因片段进行同源重组替换,实现基因的快速敲除及功能验证。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Ab4294菌株为研究对象,PCR分别扩增fim基因簇(全长4980 bp)上游901 bp、下游1028 bp的序列作... 目的旨在利用含有抗生素耐药盒的线性PCR片段对鲍曼不动杆菌靶基因片段进行同源重组替换,实现基因的快速敲除及功能验证。方法以鲍曼不动杆菌Ab4294菌株为研究对象,PCR分别扩增fim基因簇(全长4980 bp)上游901 bp、下游1028 bp的序列作为重组的同源臂;从pUC57质粒中扩增获得卡那霉素抗生素耐药盒(KanR);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上述3个片段连接,并将连接片段转化至鲍曼不动杆菌Ab4294中,筛选获得基因缺失突变株,构建质粒回补株,对所得菌株进行表型鉴定,探究fim基因簇的功能。结果利用含有抗生素耐药盒的线性PCR片段同源替换的方法成功构建了fim基因簇缺失的鲍曼不动杆菌Ab4294突变菌株;缺失菌株与野生株相比生长速率无明显差异,蹭动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回补该基因簇后表型恢复。结论利用含有抗性耐药盒的线性PCR片段同源替换的方法成功敲除鲍曼不动杆菌Ab4294的fim家族基因簇,该基因簇编码产物参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蹭动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基因敲除 fim基因簇 蹭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抑制剂FIM-A对人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鸿斌 刘蔚楠 +6 位作者 林建华 程元荣 张俐 黄捷 吴朝阳 林金銮 蓝文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观察新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含磷西罗莫司衍生物FIM-A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10-9~1×10-5mol/L)FIM-A处理MG-63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M... 目的:观察新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含磷西罗莫司衍生物FIM-A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10-9~1×10-5mol/L)FIM-A处理MG-63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MG-63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G-63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分泌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FIM-A对MG-63细胞中mTOR、p70核糖体S6激酶(p70S6 kinase protein,p70s6k)及4E结合蛋白1(4E-bindingprotein 1,4E-B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人成骨hF-OB1.19细胞相比,人骨肉瘤MG-63细胞中mTOR、p70s6k及4E-BP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FIM-A可有效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r=0.940,P<0.01)。1×10-6mol/L FIM-A处理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MG-63细胞比例明显增加[(56.4±3.2)%vs(43.4±6.9)%,P<0.05],而MG-63细胞的凋亡率没有明显改变。不同浓度FIM-A作用24 h后,MG-63细胞中HIF-1α和VEGF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HIF-1α,r=-0.988,P<0.01;VEGF,r=-0.998,P<0.01)。同时,FIM-A对MG-63细胞中mTOR(r=-0.919,P<0.01)、p70s6k(r=-0.843,P<0.01)及4EBP1(r=-0.818,P<0.01)蛋白的磷酸化也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FIM-A能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抑制剂 fim-A 骨肉瘤 MG-63细胞 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F904及其衍生物FIM-A(AP23573)的体外抗癌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捷 杨国新 +3 位作者 余辉 陈夏琴 金东伟 程元荣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采用SRB和MTT法检测国产西罗莫司(西罗莫司F904)及其衍生物FIM-A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西罗莫司F904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胃癌细胞株MKN-45、肺癌细胞株A549、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及乳腺癌细胞株MCF-7均具抑制能力,FIM-A对白血病细... 采用SRB和MTT法检测国产西罗莫司(西罗莫司F904)及其衍生物FIM-A的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西罗莫司F904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胃癌细胞株MKN-45、肺癌细胞株A549、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及乳腺癌细胞株MCF-7均具抑制能力,FIM-A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肺癌细胞株A549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FC904 fim-A(AP23573)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Ⅱ评分及FIM评分法在危重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云玲 陈远芳 魏化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法(第二代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FIM(功能独立性测定)在制定危重病人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每天进行APACHEⅡ及入院和出院时FIM评分,并...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法(第二代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及FIM(功能独立性测定)在制定危重病人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每天进行APACHEⅡ及入院和出院时FIM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对策;对照组按护理级别及疾病种类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危重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的差异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值<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P值<0.01)。结论APACHEⅡ及FIM评分的应用可指导护理人力的合理调配,有利于护士对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并提高对病情预后的预见性,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功能独立性测定 护理 住院时间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M和SIM机制的移动通信业务融合问题解决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乐剑 武家春 廖建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共5页
在业务特征模块化解决思路的基础上,对WIN(无线智能网)中提出的FIM(特征交互管理)和SIM(业务交互管理)功能实体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交换机和SCP(业务控制点)中的业务特征模块调用机制,给出了用户同时申请FNS(亲情号码)、3PC(第三方计费)和... 在业务特征模块化解决思路的基础上,对WIN(无线智能网)中提出的FIM(特征交互管理)和SIM(业务交互管理)功能实体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交换机和SCP(业务控制点)中的业务特征模块调用机制,给出了用户同时申请FNS(亲情号码)、3PC(第三方计费)和CLIR(主叫号码屏蔽)三个业务情况下使用业务特征模块调用机制的模拟呼叫信令图.信令图表明,通过FIM和SIM机制的扩展,可以将多个功能上不冲突的业务组合在一起,解决业务融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融合 业务特征模块化 fim SIM 调用机制 问题解决 移动通信 业务交互管理 业务特征 无线智能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青铜小单孢菌FIM 02-523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方志锴 江红 +1 位作者 林风 连云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64-1370,共7页
青铜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chalcea, M. chalcea)FIM 02-523能够合成对乏氧肿瘤细胞、艰难梭菌等具有活性的环脂肽类化合物rakicidins。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本研究首次对M. chalcea FIM 02-52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得到... 青铜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chalcea, M. chalcea)FIM 02-523能够合成对乏氧肿瘤细胞、艰难梭菌等具有活性的环脂肽类化合物rakicidins。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本研究首次对M. chalcea FIM 02-52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得到总长约6.74Mb的序列信息。分析表明基因组GC含量为72.89%,包含了6167个蛋白编码序列。利用AntiSMASH预测基因组中存在19个生物合成基因簇。结合PKS/NRPS生物合成特征和rakicidins化学结构特点,定位到了rakicidins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并初步推测其生物合成途径。研究为M. chalcea FIM 02-523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代谢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halcea fim 02-523 全基因组测序 生物合成基因簇 Rakicidins 生物合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3例脊髓损伤患者FIM评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桂芸 郭华珍 黄文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0期917-91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脊髓损伤(SCI)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状况的特点。方法对313例SCI住院患者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根据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的不同,将FIM评定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胸、腰... 目的探讨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脊髓损伤(SCI)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状况的特点。方法对313例SCI住院患者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根据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的不同,将FIM评定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胸、腰髓损伤患者的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随损伤平面的降低,FIM评分升高;同一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的SCI患者的FI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但腰髓完全性和不完全性SCI患者的FI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IM评分可客观反映不同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SCI患者的ADL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损伤平面 损伤程度 功能独立性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fimA基因型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唐路 曹日丹 曾红燕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在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根管内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因牙周损害导致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43例,开髓揭髓顶后用纸尖采集根管内组织液,提取DNA。采用16S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 目的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不同fimA基因型在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根管内的分布状况。方法收集因牙周损害导致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43例,开髓揭髓顶后用纸尖采集根管内组织液,提取DNA。采用16S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并根据各fimA基因型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fimA基因型菌株的分布。结果 16S rRNA 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阳性率76.7%。牙龈卟啉单胞菌fimA各基因型在牙龈卟啉单胞菌携带者的检出率分别为:TypeⅠfimA为24.2%;TypeⅠb fimA为27.2%;TypeⅡfimA为75.8%;TypeⅢfimA为9.1%;TypeⅣfimA为48.5%;TypeⅤfimA未检出;同时检测出TypeⅠ和Ⅰb fimA为3.0%;TypeⅡ和ⅣfimA为39.4%;TypeⅠ、Ⅰb和ⅡfimA为21.2%。TypeⅡ和ⅣfimA基因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结论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存在fimA基因多态性。TypeⅡ和Ⅳ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株是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内的主要定植菌,可能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IM-未确知测度的尾矿库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阳雨平 黄丕森 陈国国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6-1004,共9页
为了准确评估尾矿库运行安全风险状况,预防溃坝事故的发生,基于因子交互作用矩阵(FIM)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了金属矿山尾矿库的安全性等级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情况从防洪强度指标、运行稳定性、结构破坏、尾矿输送与回水、安全管理和环... 为了准确评估尾矿库运行安全风险状况,预防溃坝事故的发生,基于因子交互作用矩阵(FIM)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了金属矿山尾矿库的安全性等级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情况从防洪强度指标、运行稳定性、结构破坏、尾矿输送与回水、安全管理和环境破坏6个方面选取影响尾矿库稳定性的16个因素指标,构建了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尾矿库危险评价过程的复杂性和指标的不确定性,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FIM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盲数理论对定性指标进行处理,运用兰氏距离函数对等级归属判定进行优化,最后得出最小距离为0.857,对应尾矿库安全等级为Ⅱ级(良好)。研究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各种因素,有效降低了尾矿库危险性评价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为尾矿库的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尾矿库评价 fim 未确知测度 距离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M赋权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模糊物元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平安 张金花 邴建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针对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多层次和群决策等问题,探索了合理有效的配置方案评价方法,以济宁市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为例,采用关联度函数构建了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模糊区间映射法确定指标权重。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改进了专家... 针对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多层次和群决策等问题,探索了合理有效的配置方案评价方法,以济宁市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为例,采用关联度函数构建了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利用模糊区间映射法确定指标权重。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改进了专家评点估值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方案评价 模糊物元 模糊区间映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介入时间对FIM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芳 谢漫 +1 位作者 李爱萍 娄坤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5期679-681,共3页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介入时间对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的影响,为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最佳介入时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30例,根据受伤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综合康复1组(TBI〈15d)与综合康复2组(15d...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介入时间对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的影响,为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最佳介入时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30例,根据受伤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综合康复1组(TBI〈15d)与综合康复2组(15d≤TBI≤30d)各40例,综合康复3组(TBI〉30d)25例,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康复措施,综合康复各组在前述的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共40次,以治疗前和治疗第30天、60天的FI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资料完整、实际纳入组TBI患者共123例,各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各组内TBI患者在治疗第30天、60天的FI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TBI患者第1天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综合康复1、2组在第30天、6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TBI患者2个月内FIM评分改善呈匀速好转趋势,30d内的高压氧综合康复1、2组对认知与运动功能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优于综合康复3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康复 介入时间 功能独立性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FIM的社区医疗物联网敏感数据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虹 《信息技术》 2022年第11期106-110,共5页
利用当前方法对敏感数据进行保护时,存在信息损失度高、隐匿率低、保护时间短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DP-FIM的社区医疗物联网敏感数据保护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了社区医疗物联网结构,并采用DBSCAN算法对其中的敏感数据进行聚类,将匿... 利用当前方法对敏感数据进行保护时,存在信息损失度高、隐匿率低、保护时间短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DP-FIM的社区医疗物联网敏感数据保护方法。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了社区医疗物联网结构,并采用DBSCAN算法对其中的敏感数据进行聚类,将匿名后的敏感数据标记记录隐藏在记录分组中;采用DP-FIM模型保护敏感数据,同时在模型中引入两种不同的噪声机制,使该模型的保护效果更佳。实验证明该方法的安全性强、有效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fim 社区医疗物联网 敏感数据 数据保护方法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FIM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胜利 杨欣建 谢玲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9期27-28,4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FIM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进行加压螺钉联合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65例,入选对象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接受了康复干预治疗以及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评估。结...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FIM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进行加压螺钉联合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65例,入选对象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接受了康复干预治疗以及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FIM总分及多数分项评分明显高于3个月时测评结果,同时早期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FIM总分及大部分分项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1~0.05)。结论尽早开始康复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FIM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旋髂深血管 康复 疗效/fim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基于fimY基因的LAMP技术检测食源性沙门菌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西 胡仲皓 +6 位作者 杜晓莉 徐欣欣 何晓花 田祥强 邹作成 刘雪兰 胡青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6,共7页
沙门菌是人类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主要污染肉类、鱼、禽、奶、蛋等食品。食用了这些未煮透的污染食品是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研制能对食品中的沙门菌进行现场快速精准检测的试剂盒,对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具有重... 沙门菌是人类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沙门菌主要污染肉类、鱼、禽、奶、蛋等食品。食用了这些未煮透的污染食品是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原因。研制能对食品中的沙门菌进行现场快速精准检测的试剂盒,对于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沙门菌的fimY基因作为特异性的检测靶基因,建立一种可视化、低成本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快速检测食源性沙门菌。建立的LAMP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空肠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等其他食源性致病菌和空白对照(水)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灵敏性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检测沙门菌的灵敏度为3.8×10^(1)CFU/mL,而常规PCR检测沙门菌的灵敏度为3.8×10^(4)CFU/mL,LAMP法检测比常规PCR检测的灵敏度高1000倍。另外,采用建立的LAMP方法对18株鸡源和猪源的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与基于invA基因的常规PCR结果的一致。本研究中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为食源性沙门菌的检测提供一种可视化、灵敏、成本低的快速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沙门菌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 fimY 可视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Ni_3Al微结构的AP-FIM研究
15
作者 李志强 任大刚 +1 位作者 李斗星 郭建亭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用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AP-FIM)研究了添加B对Ni3Al有序度的影响以及不同Ni/Al比时Ni3Al场离子像衬度的变化无B的Ni3Al样品中晶内出现富Ni区,且随着Ni富集程度的不同而影响场离子像的衬度在.Ni3Al样品中,B的添加会影响Ni3Al晶体... 用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AP-FIM)研究了添加B对Ni3Al有序度的影响以及不同Ni/Al比时Ni3Al场离子像衬度的变化无B的Ni3Al样品中晶内出现富Ni区,且随着Ni富集程度的不同而影响场离子像的衬度在.Ni3Al样品中,B的添加会影响Ni3Al晶体的择优取向随B含量的增加,Ni3Al中占据反位置的Al原子增多,有序度降低Ni3Al样品有序度的降低是改善室温延展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 AP-Ufim 有序度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THE EFFECT OF BORON CONTENT ON THE ORDERED EXTENT OF THE Ni_3Al INTERMETALLICS COMPOUND BY AP-FIM 被引量:3
16
作者 D.G. Ren Z.Q. Li X.S. Fan and J. T. Guo Laboratory of Atomic Imaging of Solids,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5, 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001-1011,共11页
By using AP-FIM the varity of the ordered degree of Ni_3Al with L1_2 structure with B content was studied. The possibility of boron improving ductility was also discussed from bonding between Ni and Al atoms, and anti... By using AP-FIM the varity of the ordered degree of Ni_3Al with L1_2 structure with B content was studied. The possibility of boron improving ductility was also discussed from bonding between Ni and Al atoms, and antisite defects in Ni_3Al. The extent of ordering is reduced with an increase in boron content and the autisite defects are most obvious for 0.52at.K B-doped sample that has the best ductility. Some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X-ray diffraction non. The addition of boron not only influences electron environment at grain boundary but also in the interior of Ni_3Al gm ins, the latter is favorable to improve the ductility of Ni_3Al gr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 compound AP-fim effect of bo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阵列的FIM波束形成
17
作者 江晗 邵杰 《电子工程师》 2008年第10期45-48,63,共5页
运用插值技术对等距稀疏阵列进行FIM(傅里叶积分法)波束形成处理,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阵元数目,而且解决了等距稀疏阵列因阵元间距大于半波长而引起的信号角度模糊问题,同时采用FIM波束形成技术提高了指向性性能和抑制相关干扰噪声性能。... 运用插值技术对等距稀疏阵列进行FIM(傅里叶积分法)波束形成处理,不仅有效地增加了阵元数目,而且解决了等距稀疏阵列因阵元间距大于半波长而引起的信号角度模糊问题,同时采用FIM波束形成技术提高了指向性性能和抑制相关干扰噪声性能。通过对插值技术和FIM波束形成技术的研究,给出了设计虚拟阵列的计算步骤。通过对仿真数据和实测声呐海试数据进行处理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阵列 fim波束形成 插值 虚拟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M/IMD技术中油墨的设计与选择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张永 《丝网印刷》 2007年第10期24-28,共5页
薄膜镶嵌注塑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用途十分广泛。介绍了IMD技术对油墨的要求以及IMD油墨的选择。详细阐述了NORIPHANHTR油墨的特点、固化以及常用的几种助剂。
关键词 薄膜 镶嵌/注塑 油墨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FIM STUDY ON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iAlINTERMETALLIC COMPOUNDS FXBRICATED BY INGOTMETALLURGY AND CENTRIFUGAL SPRAY DEPOSITION
19
作者 D.G. Ren, W.Z. Chen and X.S. Fan ( Laboratory of Atomic Imaging of Solids,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5, China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165-1173,共9页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prepared by ingot metallurgy and centrifugal spray deposition (CSD) were compared by field ion microscopy and atom probe (AP-FIM). The samples used have nearly stoi...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prepared by ingot metallurgy and centrifugal spray deposition (CSD) were compared by field ion microscopy and atom probe (AP-FIM). The samples used have nearly stoichiometric composition of TiAl but there is Mn addition for ingot metallurgy (IM) samples and Mn and Nb additions for CSD samples. The field ion image of TiAl showed two regions of ordered f.c.t crystal structure (γ-TiAl) and disordered α-Ti3A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i and Al atoms in TiAl alloy showed a lamellar structure which was confirmed by AP profiles. AP profiles showed that the major constituent of IM TiAl alloy is γ-TiAl with some Ti-rich regions. The compositions of these Ti-rich regions are nearly Ti3Al and Ti2Al from the calculation of AP data. The sample of CSD has a similar microstructure as compared with IM sample. The effects of alloying elements (Mn and Nb) on the ordering extent ,their distribution, and their sites occupied in the lattice were explored for both TiAl alloys. But there are no obvious Ti3Al or Ti2Al phases as shown in IM sample. In addition, the distributions of Mn and Nb concentrations in the CSD sample have a characteristic of wave 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tallic compound microstructure AP-f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NiO CLUSTER FORMATION INNi_3Al ALLOYS BY AP-FIM
20
作者 D.G. Ren and X.S. Fan (Laboratory of Atomic Imaging of Solids, Institute of Metal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 110015, 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159-1164,共6页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study the NiO cluster formation in Ni3Al alloys by field ion microscope and atom probe (AP-FIM). A polycrystal Ni3Al (B-doped) was heat-treated in atmospheres, the surface adsorpt...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study the NiO cluster formation in Ni3Al alloys by field ion microscope and atom probe (AP-FIM). A polycrystal Ni3Al (B-doped) was heat-treated in atmospheres, the surface adsorption of air (hydrogen, oxygen) moisture etc.) occured on the Ni3Al surface and then these absorbents diffused into the interior of alloy through groin boundaries. AP-FIM studies found that the NiO and AlO clusters appeared in the local regions and amount of NiO clusters i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AlO. Moreover the hydrogen was simultaneously detected in the identical region.These results provided an experimental evidence that the formation of NiO and AlO clusters is the result of reaction of Ni (or Al) with residual moisture in Ni3Al, i.e. Ni+H2 O→NiO+2H. But the samples of B-free Ni3Al and B-doped single crystal Ni3Al have low concentration of NiO and H. This result shows that the diffusion of H2O molecule was promoted by genie boundaries containing boron. In addition, the boron suppresses environmental emvironmental was discussed,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Ni-O bonding has influence on bonding character of Ni-Al atoms and benefits the ductility of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 alloy NiO cluster AP-f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