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PID的长靶区计划验证测量方法研究
1
作者 曾海滨 郭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17-323,共7页
目的探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板移动之后的数据结果是否存在误差;若存在误差,则进一步探索产生误差的方法,并且探究提出的长靶区计划验证测量方法是否可行。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放射治疗... 目的探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板移动之后的数据结果是否存在误差;若存在误差,则进一步探索产生误差的方法,并且探究提出的长靶区计划验证测量方法是否可行。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7岁;直肠癌11例,宫颈癌9例;冠状位靶区长度17.96~31.86 cm,冠状位靶区平均长度为22.6 cm;靶区体积898.8~2139.2 cm^(3),平均靶区体积1299.5 cm^(3);11例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9例采用调强放疗计划;均使用6 MV射线,600 MU/min剂量率;均采用各向异性分析算法和射野剂量(PD)影像预测算法分别计算体剂量和预测图像。设计并开展移动EPID板位置的开放野试验与归零、不归零准直器角度的准直器试验,同步应用MatriXX对计划进行验证,以作为标准验证归零准直器角度对计划通过率的影响,对数据及计划Gamma通过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EPID板移位后数据存在较大误差,其修正过程与预测的Profile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在曲线趋势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并且在关键数据曲线交点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针对准直器归零与不归零,执行PD计划验证时二者Gamma通过率具有强相关性(Corr=0.99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P=0.119)。同时,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准直器是否归零,PD计划验证与MatriXX计划验证的计划通过率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长靶区计划应用EPID执行计划验证测量时应确保EPID板处于校准零位,若执行计划验证时EPID板移动,得到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在确定执行该计划验证并不会辐照损坏EPID的电路板时,可固定EPID板位置;存在辐照损坏EPID的电路板风险时,可归零准直器角度以执行PD计划验证,所得到的计划通过率可以近似替代不归零准直器角度得到的计划通过率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计划验证 长靶区 准直器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于长华 韩济华 +3 位作者 朱振亚 张晓晔 朱卫国 李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1154-1155,1183,共3页
目的:通过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 PortalImaging Device,EPID)测定和分析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定期分析误差原因,不断提高科室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对2007年10月份开始连续四个月月份... 目的:通过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 PortalImaging Device,EPID)测定和分析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并依此计算CTV外扩PTV边界的大小,定期分析误差原因,不断提高科室的质量控制水平。方法:对2007年10月份开始连续四个月月份各12、11、17、16例头颈部肿实行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摆位误差测定,体位固定采用头颈肩膜固定,每例患者每周一次于治疗前在加速器上拍摄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各一张,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DRR(Digital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片比较,计算出摆位误差。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由公式2.0Σ+0.7σ计算得出,其中Σ为系统误差,σ为随机误差,于每月底计算本月度的CTV到PTV外扩边界数值,分析误差原因,并提出具体质控措施。结果:由公式得出我科头颈部肿瘤外扩PTV的理论边界前1、2、3月份数值呈不断下降,自4月份开始,数值呈稳定状态。结论:通过对摆位误差的分析为我科外扩CTV边界提供了理论依据,确定了CTV到PTV外扩边界的大小,通过不断的改进,使边界外扩数值不断减少,减少患者照射区域,提高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边界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s)图像质量控制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6
3
作者 康德华 邓小武 黄劭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955-957,共3页
目的:拍摄模体边界图像,获得模体图像的对比度,信号噪声比和调制传输函数,通过获得的这些指标来寻找一个操作方便又能够量化的EPIDs图像质量控制的方法;材料和方法:Elekta iViewGT非晶硅阵列电子影像系统,Elekata Precise加速器(光子8MV... 目的:拍摄模体边界图像,获得模体图像的对比度,信号噪声比和调制传输函数,通过获得的这些指标来寻找一个操作方便又能够量化的EPIDs图像质量控制的方法;材料和方法:Elekta iViewGT非晶硅阵列电子影像系统,Elekata Precise加速器(光子8MV),4mm厚度平板铅体模,测量边界垂直于模体表面,同时模体边界处在照射野中心轴,模体表面垂直于射线束;在SSD=100cm处使用8兆光子线和100MU获得模体边界图像;使用基于matlab图像分析软件处理获得的图像,计算射线穿透模体和空气后的图像灰度信号关系,获得模体图像的对比度和信号噪声比,同时通过换算,获得探测器效率函数;根据模体的边界图像,得到边界函数,对边界函数进行微分获得线扩展函数,对线扩展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图像的调制传输函数(MTF),通过空间分辨率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描述图像的对比度;通过对比度(CNR),信噪比(SNR),调制传输函数(MTF)和探测效率等指标定量的评价EPIDs成像质量。结果:获得了模体图像的CNR、SNR、MTF(50)和探测效率的测量值,同时测量值在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结论:此种方法可行,可以长期观测EPIDs系统的成像质量,根据拍摄模体获得的数据对EPIDs系统的图像质量作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决定对EPIDs的维护内容和频次,进而完成对EPIDs影像系统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对比度 信号噪声比 调制传输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ian EPID和PTW Detector 729在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孟慧鹏 孙小喆 +3 位作者 王昊 孙劲松 郑爱青 梁克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5期25-29,共5页
对Varian EPID和PTW Detector 729在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通过率是否存在差异。选取30例不同部位的Rapid Arc计划分别生成两种验证计划,一种为瓦里安Rapid Arc系统自带的EPID验证计划,另一种为PTW电离... 对Varian EPID和PTW Detector 729在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通过率是否存在差异。选取30例不同部位的Rapid Arc计划分别生成两种验证计划,一种为瓦里安Rapid Arc系统自带的EPID验证计划,另一种为PTW电离室矩阵的验证计划,以3 mm和3%标准进行?通过率分析。两种方法 7组验证结果的?通过率(靶区内、有效探测面积内及靶区外扩5 mm、10 mm、20 mm、30 mm、50mm)行单因素F检验分析。结果发现靶区外扩30 mm区域内的γ通过率无统计学差异(F=0.395,p>0.05),其余6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剂量验证方式各有利弊,对其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可更全面保障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电离室矩阵 容积调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对盆腔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 被引量:3
5
作者 任珺 章真 +3 位作者 邬筱莹 王文超 陆惠忠 郭晓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43-1045,共3页
背景与目的:电子实时定位检验成像系统(EPID)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用于分析放疗质控的工具。本研究比较技术员和医师应用EPID对摆位误差图像分析的差异,探讨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进行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5月—2005年8月,接受盆... 背景与目的:电子实时定位检验成像系统(EPID)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用于分析放疗质控的工具。本研究比较技术员和医师应用EPID对摆位误差图像分析的差异,探讨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进行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5月—2005年8月,接受盆腔放疗12例患者。应用EPID拍摄每天前/后野,两侧野,共得到244组图像,数据由医师和技术员分别分析得到。结果:244组图像分析结果,医师和技术员在左右、前后和头脚3个方向数据分析的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0±0.9)mm,(1.0±0.9)mm和(0.8±0.8)mm。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技术员可以应用EPID独立完成对盆腔摆位图像分析,进行误差的监测,为进一步进行自适应性放疗的开展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误差 epid 质量控制 放疗实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D对鼻咽癌IMRT随机摆位误差的监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丽娜 陈宝禄 +1 位作者 吴章桂 傅万凯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6期617-618,624,共3页
目的研究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过程中进行随机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2月随机抽取鼻咽癌IMRT患者96例,应用EPID在放疗过程中每周拍摄正侧位一次,共拍摄1016张。放疗前先采集CT定位后治疗... 目的研究电子射野影像装置在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过程中进行随机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3月~2007年12月随机抽取鼻咽癌IMRT患者96例,应用EPID在放疗过程中每周拍摄正侧位一次,共拍摄1016张。放疗前先采集CT定位后治疗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射野图像片为参考图像,与治疗过程中实时采集的验证图像配准,测量随机摆位误差。结果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1.34±1.30)mm,(1.35±1.38)mm,(1.44±1.20)mm。结论EPID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放疗随机摆位误差,针对性提高技术员摆位的准确性,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摆位误差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放射疗法 实时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D、CR及屏(铜)-片成像在放射治疗射野影像验证中的比较研究(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振军 伍钢 +4 位作者 冯敢生 王晔 徐宁 胡兵 魏黎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18-820,共3页
目的评价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计算机X线摄影(CR)及屏(铜)-片成像在放射治疗射野影像验证中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将98颗直径为6mm的塑料小球作为信号源分别置于丙烯树脂板和仿人体头颅模型上,分别用EPID、CR成像和屏(铜)-片成像方式... 目的评价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计算机X线摄影(CR)及屏(铜)-片成像在放射治疗射野影像验证中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将98颗直径为6mm的塑料小球作为信号源分别置于丙烯树脂板和仿人体头颅模型上,分别用EPID、CR成像和屏(铜)-片成像方式获取图像。由3名放射科医师用5等级判别法各自独立阅片,用Rockit软件对观察结果进行ROC分析。结果当信号置于丙烯树脂板上时,EPID、CR及屏(铜)-片成像的曲线下面积(Az)值分别为0.9923、0.9901及0.9862,两两比较t检验,其P值分别为0.5841、0.3743及0.4236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当信号置于人体头颅模型上时,EPID、CR及屏(铜)-片成像的Az值分别为0.8237、0.8089及0.7075,两两比较t检验,EPID与CR成像,P=0.435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ID与屏(铜)-片成像,P=0.000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与屏(铜)-片成像,P=0.000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具备EPID或CR摄影装置的前提下,尽量不使用屏(铜)-片摄影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对比研究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计算机X线摄影 放射治疗 射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EPID图像引导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焱秋 郭斌 +3 位作者 黄滈骢 周春骏 余忠全 陈少卿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1期1843-1846,1850,共5页
目的 研究分析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对肿瘤放疗位置误差验证的差异。方法 将放疗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头颈部和体部2组,利用Varian Vitalbeam机载图像引导系统(OBI)提供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Dortal imaging device,EPID... 目的 研究分析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对肿瘤放疗位置误差验证的差异。方法 将放疗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头颈部和体部2组,利用Varian Vitalbeam机载图像引导系统(OBI)提供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D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和千伏级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于患者每次治疗前先采集EPID(KV-MV)图像进行自动配准检测并记录在六维方向(vrt、lng、lat、rtn、roll、pitch)及各阈值区间的位置误差数据。在不纠正KV-MV检测的位置误差的情况下再次采集CB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手动修正检测并记录和KV-MV(EPID)相同项目的位置误差数据。根据两种技术检测到的位置误差数据,分析比较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在不同部位的肿瘤和六维各方向及误差阈值之间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头颈组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各获取252人次六维方向1512个误差数据。在六维Pitch方向及误差阈值≤1°和>1°之间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六维其它方向及各误差阈值之间,CBCT和EPID两种引导方式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部组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各获取186人次六维方向1116个误差数据。在六维方向及各误差阈值之间,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均能较好满足精准放疗的临床需求,CBCT引导在图像分辨率和六维旋转验证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epid 图像引导 放射治疗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PIDs进行直线加速器剂量对称性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春光 高兴旺 +1 位作者 黄劭敏 祁振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318-320,共3页
目的:利用带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portalimagingdevice,EPIDs)对射线野的对称性和均匀度进行测量,以替代常规的测量手段,更可以达到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方法:在加速器的能量为4MV、8MV、15MV光子线,在治疗模式下。分别以EPIDs... 目的:利用带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lectronicportalimagingdevice,EPIDs)对射线野的对称性和均匀度进行测量,以替代常规的测量手段,更可以达到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方法:在加速器的能量为4MV、8MV、15MV光子线,在治疗模式下。分别以EPIDs和剂量胶片法跟踪测量每个不同剂量的射线野的对称性和均匀度的改变。记录每个剂量点的数据,分析射线野的对称性和均匀度的变化和比较二种方法之间的误差程度。结果:EPIDs得出的数据和剂量胶片法分析取得的射线野的对称性和均匀度的参数之间误差比较大,没有那一条件下的EPIDs影像可以用来替代常规的胶片图像以作分析。结论:不可直接以利用EPIDs对设备的射线野的对称性和均匀度测量,可能需要把每个探头的响应参数情况了解,一切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才能替代传统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s 对称性 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PID图像金球位置自动跟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龙 李明辉 胡逸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5038-504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全新的算法,并利用EPID(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图像实时读取预埋于体内金球的投影位置,自动重建金球在体内的投影位置坐标。方法:利用所编算法和Matlab软件进行EPID图像读取和处理金球投影位置并自动重建金球... 目的:建立一种全新的算法,并利用EPID(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图像实时读取预埋于体内金球的投影位置,自动重建金球在体内的投影位置坐标。方法:利用所编算法和Matlab软件进行EPID图像读取和处理金球投影位置并自动重建金球在体内的位置坐标。即取通过图像处理和圆曲率识别各自获得的金球投影位置坐标集合的交集为真实的2D坐标,并依此反推到病人体内获得金球位于靶区当中真实的3D重建坐标。结果:本研究共进行了三组实验,每组为两个交角拍摄的EPID片。每组所有EPID片上的金球投影位置探测成功率分别为94.44%,93.75%,94.44%。算法重建的和利用CT扫描在TPS中重建的金球位置的三维坐标最大偏差为2.2 mm,最小偏差为0.1 mm。该算法于所使用的PC上完成一组(两张交角EPID图像)图像处理和重建的运行时间<1s。结论:对于多组相交角度拍摄的含金球投影位置的EPID图像,所编算法金球探测成功率比较高,平均为94%,算法重建出的靶区周围金球三维坐标同CT扫描重建出的坐标相比较,偏差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该程序参数调节较复杂,而且EPID板接缝处剂量会影响探测成功率,还需要进一步开发自动参数计算程序和消除EPID板接缝处剂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成像 图像处理 空间坐标重建 金球自动探测 实时位置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EPID的安全OA系统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玉飞 张文斌 +1 位作者 齐和平 李鹏 《办公自动化(综合月刊)》 2012年第3期35-37,共3页
文章对OA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引人了一种新的基于远程匿名身份认证EPID模式,它能通过保存设备拥有者私密信息的硬件设施进行身份鉴定。一个嵌入EPID私密的硬件设备可以向远程机构证实它的有效性,而不必暴露自己的身份和其... 文章对OA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引人了一种新的基于远程匿名身份认证EPID模式,它能通过保存设备拥有者私密信息的硬件设施进行身份鉴定。一个嵌入EPID私密的硬件设备可以向远程机构证实它的有效性,而不必暴露自己的身份和其他私密信息。可以撤消一个签名的EPID私钥,即使不知道密钥的身份。同时,把EPID和其它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 匿名 OA 零知识证明 双线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D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国峰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4491-4492,共2页
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进行盆腔肿瘤放疗的患者40例,使用EPID所拍摄的正位和侧位片与数字化重建图像的验证片进行对照,计算并分析量化所测定的摆位误差。结果:前后和头脚的误差范围明... 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进行盆腔肿瘤放疗的患者40例,使用EPID所拍摄的正位和侧位片与数字化重建图像的验证片进行对照,计算并分析量化所测定的摆位误差。结果:前后和头脚的误差范围明显大于左右,而前后平均误差值明显大于头脚和左右的平均误差值,在3 mm以下左右和头脚摆动误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后。结论:利用EPID可以有效检测盆腔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从而保证盆腔肿瘤放疗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DR_2胶片和EPID实施容积旋转调强治疗性能测试的评估
13
作者 葛瑞刚 徐寿平 +3 位作者 徐伟 解传滨 丛小虎 杨涛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3期221-224,共4页
该文旨在研究和探讨利用EDR_2胶片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实施Rapid Arc质量保证方法可能。利用两种工具进行比对测试,主要通过检测MLC到位精度、机架和剂量率变化能力及其三者同步控制能力,从三方面评价Rapid Arc技术性能指标。笔者... 该文旨在研究和探讨利用EDR_2胶片和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实施Rapid Arc质量保证方法可能。利用两种工具进行比对测试,主要通过检测MLC到位精度、机架和剂量率变化能力及其三者同步控制能力,从三方面评价Rapid Arc技术性能指标。笔者利用栅栏式设定实施MLC的测试控制,比较静态/动态机架模式下两种工具均显示了较好的MLC精度;通过组合不同剂量率、机架旋转速度以及机架旋转角度范围,分析照射区域内两种剂量测量方法体现了很好的一致性,两者在区域内平均偏差分别为0.24%和0.19%,剂量值均保持在2%以内。EDR_2胶片和EPID均可作为Rapid Arc有效而可靠的检测工具。当然,日常VMAT QA测量过程中利用EPID系统将会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AT EDR2胶片 epid 质量保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EPID与EUD方法确定宫颈癌病例靶区最佳生物外放边界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佳浩 赖建军 +5 位作者 唐荣军 李夏东 邓清华 吴稚冰 吴式琇 马胜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378-4382,共5页
目的:结合EPID与EUD方法,分析物理几何变化与等效均衡剂量变化确定宫颈癌患者靶区的最佳外放生物边界。方法:选取2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B组)。A、B组都用EPID测量,记录在x(左右)、y(胸背)、z(头脚)方向上基于等中心的误差坐... 目的:结合EPID与EUD方法,分析物理几何变化与等效均衡剂量变化确定宫颈癌患者靶区的最佳外放生物边界。方法:选取2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B组)。A、B组都用EPID测量,记录在x(左右)、y(胸背)、z(头脚)方向上基于等中心的误差坐标数值。在TPS中将此误差坐标数值模拟出来,A组只重新计算剂量;B组根据物理学δ公式,计算PTV外扩x mm后,重新优化计划,再在误差坐标上计算剂量,对比评价A、B组各计划的生物剂量。结果:Matlab模拟EPID测得90%的误差坐标分布近似成椭球体,δ公式计算PTV外扩边界为5 mm;A、B组横向对比结果,在PTV上δ公式具有其正确性,危及器官上存在剂量超量的风险;EUD值计算,B组纵向对比结果,靶区外扩1 mm~2 mm计划在PTV上较外扩5 mm计划稍差,外扩3 mm~4 mm计划较外扩5 mm计划无统计学差异,在危及器官上外扩1 mm~4 mm计划都要优于外扩5 mm计划。结论:在宫颈癌的调强放疗中,基于使用EPID与EUD方法确定靶区的最佳生物边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 EUD 生物边界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D用于宫颈癌逆向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毅德 周含 +1 位作者 冯茜 杨孝伟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探究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宫颈癌逆向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的测定,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放疗科接受逆向调强放疗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摆位... 目的:探究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宫颈癌逆向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的测定,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放疗科接受逆向调强放疗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摆位误差予以测定,采用热塑成型固定膜对体位进行固定,治疗前采用加速器对每例患者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进行拍摄,每侧一张,1次/周,将其与治疗计划系统的数字重建放射影像(DRR)进行比较,对摆位误差予以计算。结果:60例宫颈癌患者共拍摄585张验证片,其中测定误差值≤3mm的有520张,占88. 9%(520/585),误差值≤5mm的有565张,占96. 6%(565/585);宫颈癌逆向强放疗会形成计划靶区(PTV),并存在外扩理论边界。结论:对宫颈癌逆向调强放疗给予EPID测量,能够有效测出摆位误差,明确临床靶区(CTV)到形成计划靶区外扩边界的大小,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降低边界外扩数值,进而提升宫颈癌逆向强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 宫颈癌 逆向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级EPID成像系统中滤过板的应用
16
作者 石强 罗文芸 +5 位作者 周诗情 张靖 王传珊 吴国华 查元梓 蒋马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5-889,共5页
与kV级X射线成像相比,MV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成像质量较差,图像模糊,影响患者图像定位和摆位验证的精确性。本文结合Monte Carlo模拟计算的方法,在不改变治疗靶的现有MV级EPID系统中,提出增加滤过板进行康普顿散射线的滤过,通过Mon... 与kV级X射线成像相比,MV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成像质量较差,图像模糊,影响患者图像定位和摆位验证的精确性。本文结合Monte Carlo模拟计算的方法,在不改变治疗靶的现有MV级EPID系统中,提出增加滤过板进行康普顿散射线的滤过,通过Monte Carlo模拟、Matlab作图、临床实验,得出在6MV级EPID系统中,增加1层2mm厚铜材料的滤过板,有助于成像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 滤过板 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准直器角度对基于EPID的直肠癌调强剂量验证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云 刘楚基 麦燕华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探索在设计直肠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中,因准直器角度的不同而对调强剂量验证的γ通过率及平均γ值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14例直肠癌患者,先对其中1例患者采用Varian Eclipse13.6计划系统... 目的:通过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探索在设计直肠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中,因准直器角度的不同而对调强剂量验证的γ通过率及平均γ值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14例直肠癌患者,先对其中1例患者采用Varian Eclipse13.6计划系统做10个VMAT计划,每个计划均为单中心、双全弧,两弧的准直器角度分别为(0°,0°)、(0°,10°)、(0°,20°)、(0°,30°)、(0°,40°)、(0°,90°)、(10°,350°)、(15°,345°)、(20°,340°)以及(30°,330°),并利用EPID系统分别生成10个剂量验证(PD)计划,并分析每个PD计划的γ通过率和平均γ值;遂选取其中通过率最佳及最差的两种准直器角度对另13例直肠癌患者制作PD计划并做剂量验证。结果:1例直肠癌患者所有PD计划的γ通过率(3 mm,3%标准)均>95%;其中准直器角度为(0°,0°)的PD计划γ通过率最低,平均γ值最大,准直器角度为(30°,330°)的PD计划γ通过率最高,平均γ值最小。另13例直肠癌患者两种准直器角度下的调强剂量验证γ通过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9,P<0.05)。结论:两种准直器角度(0°,0°)和(30°,330°)的调强计划γ通过率具有明显差异,选取这两种角度对直肠癌患者制作PD计划并做剂量验证,可为评估准直器角度对PD计划剂量验证结果的差异性分析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器角度 调强放射治疗 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 剂量验证 γ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simetric Comparison of Amorphous Silicon EPID and 2D Array Detector for Pre-Treatment Verification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被引量:1
18
作者 Ayman G. Ibrahim Ismail E. Mohamed Hamdy M. Zid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8年第4期438-452,共15页
Purpose: To study the dosi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ous silicon 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 EPID and 2D array detector for dose verification of radiotherapy treatment plans, 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QA tes... Purpose: To study the dosi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amorphous silicon 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 EPID and 2D array detector for dose verification of radiotherapy treatment plans, 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QA testing of IMRT was investigat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All measurements were done with Varian IX linear accelerator, aSi-1000 EPID and 2D array detector. The dose linearity, reproducibility, output factors, dose rate, SDD and response with slap phantom thickness have been measured and compared against those measured by ion chamber. Resul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D and 2D array: the response of EPID agreed with 2D array and ion chamber 0.6cc. EPID and 2D array showed short-term output reproducibility with SD = 0.1%. The dose rates of 2D array SD = ±0.7%, EPID = ±0.4% compared with a 0.6 cc SD = ±0.5%. Output factor measurements for the central chamber of the EPID and 2D array showed no considerable deviation from ion chamber measurements. Measurement of beam profiles with the EPID and 2D array matched very well with the ion chamber measurements in the water phantom. The EPID is more sensitive to lower energy photons by increasing solid water phantom thickness.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passing rates (γ%≤1) for film, 2D array and EPID for 30 IMRT fields of five patients were 95.93 ± 0.96%, 99.05 ± 0.24%, and 99.37 ± 0.12%,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EPID and 2D array are a reliable and accurate dosimeter and a useful tool for quality assurance. We found that the EPID was more accurate compared with both 2D array and ion chamber. The gamma criterion of 3%/3 mm is the most suitable criteria for IMRT plans of Q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RT epid 2D Array DETECTOR GAMMA Index Quality ASSUR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光栅位置和剂量验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眭建锋 孙佳伟 +3 位作者 谢凯 髙留刚 林涛 倪昕晔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 使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的质控系统,在Primus和VenusX加速器上实现光栅位置及剂量验证。方法 通过灰度值最大梯度方法计算光栅位置,评估偏差。使用剂量标定和剂量计算相结合的算法对EPI... 目的 使用基于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的质控系统,在Primus和VenusX加速器上实现光栅位置及剂量验证。方法 通过灰度值最大梯度方法计算光栅位置,评估偏差。使用剂量标定和剂量计算相结合的算法对EPID采集的图像进行剂量重建,将EPID和MapCheck/PTW得到的数据,分别与计划系统剂量进行γ通过率分析。结果 VenusX加速器光栅误差小于1 mm,Primus重新标定后误差明显减小。重建的剂量,在3%/3 mm,阈值10%和2%/2 mm,阈值10%的2种标准下,Primus加速器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8.86%和91.39%;VenusX加速器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8.49%和91.11%。结论 基于EPID的质控系统,可提高加速器质控效率,减轻物理师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质控 光栅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毒理学与流行病学的融合看因果推断和暴露风险评估研究
20
作者 陈婉玲 李钟意 +3 位作者 韦丽娟 王丽君 姜岳明 曾小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76-981,共6页
毒理学与流行病学在探讨环境暴露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它们都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毒理学与流行病学相互融合,可以更全面地探索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因果关系,定量评估暴露所致的风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毒理学与流行... 毒理学与流行病学在探讨环境暴露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它们都存在固有的局限性。毒理学与流行病学相互融合,可以更全面地探索暴露与健康效应的因果关系,定量评估暴露所致的风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毒理学与流行病学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以及既往研究中两学科结合的模式,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思考,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毒理学 epid-Tox框架 因果推断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