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W绞车张紧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转琴 《陕西煤炭》 2010年第1期93-94,共2页
带式输送机APW张紧绞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常见的故障和产生原因,以及故障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在维修过程中吸取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apw张紧绞车 摩擦片 松绳 故障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和华南块体古生代至中生代古地磁极移曲线与古纬度的分布变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吴汉宁 常承法 +1 位作者 刘椿 钟大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99-105,共7页
本文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华北和华南块体古地磁研究工作的初步总结分析,和对笔者1990年古地磁极移曲线编制工作的补充和修正。在收集整理关于华北和华南块体古生代至中生代古地磁研究成果的基石出上,结合笔者的新成果,按照一定的规... 本文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华北和华南块体古地磁研究工作的初步总结分析,和对笔者1990年古地磁极移曲线编制工作的补充和修正。在收集整理关于华北和华南块体古生代至中生代古地磁研究成果的基石出上,结合笔者的新成果,按照一定的规则选取部分数据,经统计分析计算,得到两大块体的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分布变化,据此推导出两大块体的运动形式和北向运动的速率及规模,指出两块体拼合的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极移曲线 古纬度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古地磁研究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方大钧 陈汉林 +1 位作者 王朋岩 谈晓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5,共9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线性谱法和LINFIND方法,分离了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岩石的多磁成分,并采用岩石磁学和褶皱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剩磁稳定性.对于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的岩石其携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具有两组次生磁性成分和一组原...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线性谱法和LINFIND方法,分离了塔里木盆地中生代岩石的多磁成分,并采用岩石磁学和褶皱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剩磁稳定性.对于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侏罗系的岩石其携磁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具有两组次生磁性成分和一组原生剩磁成分;原生剩磁成分的解阻温度为550℃,而两组次生成分的解阻温度分别为175-250℃和300一375℃,可能为生物剩磁和次生氧化形成的剩磁.白垩纪岩石的携磁矿物以亦铁矿为主,同样具有两组次生剩磁和一组原生剩磁;两组次生剩磁分别为现代地磁场的粘滞剩磁和岩石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剩磁.塔里木盆地中生代早期极移不明显,处于一个相对平静时期;侏罗纪至白垩纪盆地则主要表现有一定规模的南移,伴有顺时针旋转运动。盆地白垩纪的古纬度与现在纬度相比,仍存在17°-20°左右的纬度等,这一纬度差是通过白垩纪以后塔里木板块的北向漂移和板块北部造山带的压缩及边界的大型走滑作用来缩小;另外,压实作用也可能是由垩纪磁倾角变低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生代 古地磁 极移曲线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生宙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古地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程国良 孙宇航 +1 位作者 孙青格 王立红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9-78,共10页
根据古地磁数据可靠性的试用判据,对华北、杨子、塔里木中国三大稳定地块显生宙的构造古地磁数据做了初步检验,考虑古极点的密集区,选用229个古极点以“世”或“纪”为单位进行统计,获得三大稳定地块显生宙综合古地磁视极移曲线... 根据古地磁数据可靠性的试用判据,对华北、杨子、塔里木中国三大稳定地块显生宙的构造古地磁数据做了初步检验,考虑古极点的密集区,选用229个古极点以“世”或“纪”为单位进行统计,获得三大稳定地块显生宙综合古地磁视极移曲线。以此为基本依据,结合地质构造、古生物和全球古地理重建图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三大稳定地块运动演化的大致轮廓,华北、杨子、塔里木地块碰撞、拼接时限和方式以及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运动演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大地构造 构造演化 显生宙 视极移曲线 古地理重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冬平 李德臣 +1 位作者 王泽宽 吴讯 《煤矿机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1,共4页
 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Ace输送机公司(APW)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及其张力反馈和保护特性,并对其配套输送机张紧系统、电控原理以及该技术的应用作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 apw 皮带张力 输送机 离合器 制动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110)表面原子及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拥华 徐彭寿 +1 位作者 潘海滨 徐法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7-642,共6页
用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方法计算了立方GaN及其非极性 ( 1 1 0 )表面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 ,得到的GaN晶格常数及体积弹性模量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用层晶超原胞模型计算立方GaN ( 1 1 0 )表面的原子和电子结构 ,发现表面顶层原子发生... 用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方法计算了立方GaN及其非极性 ( 1 1 0 )表面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 ,得到的GaN晶格常数及体积弹性模量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用层晶超原胞模型计算立方GaN ( 1 1 0 )表面的原子和电子结构 ,发现表面顶层原子发生键长收缩并旋转的弛豫特性 ,表面阳离子向体内移动 ,与周围阴离子形成sp2 杂化 ,而表面阴离子则形成p3 型锥形结构 .其面旋角为 1 4 .1°,比传统的Ⅲ V族半导体 ( 1 1 0 )表面面旋角 ( 30°± 2°)小得多 ,这主要与材料的离子性有关 .此外 ,在带隙附近还发现了两个表面态 ,一个是占据的表面态 ,主要是由N的p电子构成的 ;另一个是空态 ,主要由阳离子的轨道构成 .在驰豫后 ,这两个表面能带都移出带隙 ,分别进入导带和价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apw+LO 表面原子结构 表面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地磁欧拉极及对华北地块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宝春 谭承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6年第2期148-156,共9页
本文详细讨论了古地磁欧拉极最佳小圆拟合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提出了提高拟合速度和优度的措施,同时利用此方法对前人取得的华北地块中石炭世至晚侏罗世这一时期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进行了最佳小圆拟合。根据拟合结果,得到古地... 本文详细讨论了古地磁欧拉极最佳小圆拟合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提出了提高拟合速度和优度的措施,同时利用此方法对前人取得的华北地块中石炭世至晚侏罗世这一时期的古地磁视极移曲线进行了最佳小圆拟合。根据拟合结果,得到古地磁欧拉极为北纬74±8°,东经42±1°,求得C2至P1时期内的平均平方根速度Vrms=66.42km/Ma,P1和J3时期内的Vrms=3.77km/Ma,从而提出了中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是华北地块作大规模北向运动的主要地质历史时期,即华北地块与高纬度的西伯利亚地块之间的洋壳俯冲消亡主要发生在中石炭世至早二叠世这一时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极移曲线 古地磁欧拉极 华北地块 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原理对铝的静态结构和相变的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永 张栋文 袁建民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7-380,共4页
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用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APW+lo)方法对铝的晶格常数、体弹模量以及在静态高压下的固态相变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出面心立方晶格结构(fcc)向六角密堆积结构(hcp)和体心立方结构(bcc)的相变分别... 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用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APW+lo)方法对铝的晶格常数、体弹模量以及在静态高压下的固态相变进行了计算。计算得出面心立方晶格结构(fcc)向六角密堆积结构(hcp)和体心立方结构(bcc)的相变分别发生在220 GPa和330 GPa,hcp向体心结构bcc的相变发生在380 GPa。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以及其它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方法 固态相变 体弹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Fe,M)_(12)化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磁性(M=Nb,Si)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光爱 陈波 +2 位作者 樊志剑 高涛 齐新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1-675,共5页
采用新近发展的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局域轨道(lo)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Y(Fe,M)12化合物(M=Nb,Si)的电子结构,得到了相应的总态密度和局域态密度,并分析了替代原子与替代晶位不同引起态密度的变化。根据计算... 采用新近发展的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局域轨道(lo)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Y(Fe,M)12化合物(M=Nb,Si)的电子结构,得到了相应的总态密度和局域态密度,并分析了替代原子与替代晶位不同引起态密度的变化。根据计算结果预测的居里温度变化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Fe M)12化合物(M=Nb Si) 态密度 (L)apw+lo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淅川地区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阎桂林 李永涛 张鸣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5-79,共5页
本文利用东秦岭淅川地区(坐标为111.55°E、33.17°N)74个标本得到该区从震旦纪到晚古生代的古地磁极位置:Z_2(222.1°,5.8°);∈_1(247.1°,12.6°);O_(1-2)(252.8°,18.5°);D_(2-3)(225.9°,22.... 本文利用东秦岭淅川地区(坐标为111.55°E、33.17°N)74个标本得到该区从震旦纪到晚古生代的古地磁极位置:Z_2(222.1°,5.8°);∈_1(247.1°,12.6°);O_(1-2)(252.8°,18.5°);D_(2-3)(225.9°,22.5°);C_1(211.7°,32.3°)。这些时代的古地磁极位置分布构成一条规律的视极移曲线,并与华南地块的视极移曲线特征有可比性。古地磁结果表明该区与扬子地块间有着密切的构造演化关系:在奥陶纪以前可能与扬子古陆相连,其后分离,到早石炭世时又靠拢相连,成为古大陆边缘的一部分。在此演化过程中该区始终处于中、低古纬度附近,并有方位上的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地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Si)_(11)C_x化合物的全电子计算(x=0,2)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光爱 陈波 高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1055,共5页
采用基于第一原理的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L)APW+lo)方法对Nd(Fe,Si)11Cx化合物(x=0,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化合物态密度和磁矩等信息.计算结果表明NdFe9Si2化合物中Si原子主要与4b和32i位Fe原子产生杂化,导致Fe原... 采用基于第一原理的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L)APW+lo)方法对Nd(Fe,Si)11Cx化合物(x=0,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化合物态密度和磁矩等信息.计算结果表明NdFe9Si2化合物中Si原子主要与4b和32i位Fe原子产生杂化,导致Fe原子磁矩减小.NdFe9Si2C2化合物C原子使32i位Fe原子磁矩进一步降低,同时减弱了Si原子的影响,使得4b位Fe原子磁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 Si)11Cx化合物 (L)apw+1o方法 态密度 磁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带式输送机的控制与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吉晋阳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174,共3页
随着煤矿产量的不断提高,对井下运输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带式输送机有配置简单、便于管理、运输能力强的特点,而不断被高产高效煤矿采用,同时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启动、控制和保护也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PROMOS控制系统... 随着煤矿产量的不断提高,对井下运输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带式输送机有配置简单、便于管理、运输能力强的特点,而不断被高产高效煤矿采用,同时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启动、控制和保护也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PROMOS控制系统与CST软启动配合对大型带式输送机的控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PROMOS控制系统 CST软启动 apw绞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经典轨线研究Li+HF(ν=0,j=0)→LiF+H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亚民 孙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7-1360,共4页
基于Aguado等人拟合的APW势能面(PES),运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对反应Li+HF(ν=0,j=0)→LiF+H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主要研究了不同碰撞能条件下的反应截面、转动取向、产物散射角分布和竞争反应模式等.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直接提取... 基于Aguado等人拟合的APW势能面(PES),运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对反应Li+HF(ν=0,j=0)→LiF+H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计算.主要研究了不同碰撞能条件下的反应截面、转动取向、产物散射角分布和竞争反应模式等.结果表明,该反应存在直接提取型和间接插入型两种反应模式,在低能量下反应以间接插入反应模式为主,能量大于200meV时则以直接提取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截面 apw势能面 准经典轨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_yFe_(10)Si_2N_x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光爱 陈波 +2 位作者 吴二冬 杜红林 孙凯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7-332,共6页
利用中子粉末衍射技术确定了77 K温度下化合物中Si原子占位和原子磁矩,研究了DyFe10Si2化合物低温下的结构与磁性.结果表明,在77 K化合物的易磁化方向与ab平面之间有较小的夹角.采用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局域轨道(10)方法计... 利用中子粉末衍射技术确定了77 K温度下化合物中Si原子占位和原子磁矩,研究了DyFe10Si2化合物低温下的结构与磁性.结果表明,在77 K化合物的易磁化方向与ab平面之间有较小的夹角.采用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L)APW)+局域轨道(10)方法计算了DyFe10Si2及其氮化物的磁性和间隙原子效应,分析了化合物中间隙N原子在Si原子不同占位时的作用.结果表明,N原子的杂化作用能提高化合物的饱和磁矩(不显著),使其居里温度有显著的提高(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DyFe10Si2Nx化合物(x=0 1) 中子衍射 (L)apw+lo方法 结构与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陈莉君 赵亚婉 周宝彦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55-58,共4页
本文主要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思想,设计特点,并给出了其实现过程及所使用的开发工具.
关键词 课件 CAI 多媒体 计算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气单胞菌分离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碧波 张立怀 +5 位作者 秦贞奎 侯艳酶 王润生 袁宝琴 董维 范华炜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40-43,56,共5页
通过碱性蛋白胨水 (APW)的增菌效果与气单胞菌培养基 (RYAN)的选择性效果试验 ,建立了运动性气单胞菌细菌学分离和鉴定的实验室检测程序。应用该程序对 8个模拟阳性样品和 71个动物产品、养殖水样及动物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模拟感染菌全... 通过碱性蛋白胨水 (APW)的增菌效果与气单胞菌培养基 (RYAN)的选择性效果试验 ,建立了运动性气单胞菌细菌学分离和鉴定的实验室检测程序。应用该程序对 8个模拟阳性样品和 71个动物产品、养殖水样及动物病料进行检测 ,结果模拟感染菌全部被分离到 ,从 71个检测样品中分离到 2 0株运动性气单胞菌。实验表明 ,所建立的分离和鉴定方法简便、快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致病力 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Fenton Oxidation of Antibiotic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by a Statistical Design Approach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俊杰 祁佩时 +1 位作者 刘云芝 林娜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3年第1期26-33,共8页
A series of batch-scale experiments were comple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removal by Fenton reagent for antibiotic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APW). The sig... A series of batch-scale experiments were comple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removal by Fenton reagent for antibiotic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APW). The significance of five operation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mass ratio of H2O2/COD (g/g), the mole ratio of H2O2/Fe2+ (mol/mol), initial pH, oxidation temperature T, and reaction time t were evaluated statistically by Box-Behnken design (BBD). It was found that the five parameters were all significant to 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by t-test,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ss ratio/reaction time and oxida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he optimal COD removal efficiency (89.50%) was achieved when the mass ratio of H2O2/COD and the mole ratio of H2O2/Fe2+ were 3.00 and 5.00 respectively, with pH value of 3.68 at 298K for 72min reaction. A quadratic regression model with 0.9907 regression coefficient (R2) was developed which had good agreement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 oxid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Box-Behnken design (BBD) antibiotic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ap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ment of Ferromagnetic Ordering Curie Temperature in N-Doped MgO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18
作者 Ali Mir Benaissa Bekkouche +3 位作者 Abdelkader Boukortt Salima Kacimi Mostefa Djermouni Ali Zaoui 《Model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aterial Science》 2012年第2期37-42,共6页
We have explored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trogen doped cubic MgO using the full potential linearized augmented plane wave (FP-LAPW) method. The unit cell has 128 atoms, and two Nitrogen atoms are placed in the pos... We have explored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trogen doped cubic MgO using the full potential linearized augmented plane wave (FP-LAPW) method. The unit cell has 128 atoms, and two Nitrogen atoms are placed in the positions of oxygen sites. This corresponds to 3.125% doping concentration. Our calculations predict that the ferromagnetic state, with a magnetic moment of about 1.0 μB per Nitrogen-dopant, is more favorable in energy than the nonmagnetic state, and the ferromagnetic correlat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impurity bound state. The magnetic moment mainly arises from p orbital of Nitrogen which substitutes the Oxygen atom, with a little contribution from the Oxygen atoms surrounding Nitrogen atom. The resulting band structure and densities of states agree well with the recent theoretical works. The ferromagnetic ordering temperatures obtained from DFT simulations have been given in detail.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enhances the temperature in Mg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w + LO Method IMPURITY Defects FERROMAGNETIC SEMICONDU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N(100)表面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拥华 徐彭寿 +2 位作者 潘海滨 徐法强 谢长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7-322,共6页
用全势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 (APW +lo)的方法计算了六方GaN及其非极性 ( 10 10 )表面的原子及电子结构 .计算出的六方GaN晶体结构参数 :晶格常数和体积弹性模量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用平板超原胞模型来计算GaN( 10 10 )表面的原子与电... 用全势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 (APW +lo)的方法计算了六方GaN及其非极性 ( 10 10 )表面的原子及电子结构 .计算出的六方GaN晶体结构参数 :晶格常数和体积弹性模量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用平板超原胞模型来计算GaN( 10 10 )表面的原子与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表面顶层原子发生键长收缩并扭转的弛豫特性 .表面阳离子向体内移动 ,趋向于sp2 平面构形 ;而表面阴离子向体外移动 ,趋向于锥形的p3构形 .弛豫后 ,表面实现由半金属性向半导体性的转变 .并且 ,表面电荷发生大的转移 ,参与表面键的重新杂化 ,使得表面原子的离子性减弱共价性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 表面 键长 弛豫 平面波 电子结构 晶格常数 体内 体外 转移
原文传递
Xe原子吸附对GaAs(110)表面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戴佳钰 张栋文 袁建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73-6079,共7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自洽场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利用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APW+lo)近似方法,建立了五层层晶超原胞模型,模拟了GaAs(110)表面结构和单个Xe原子在其表面的吸附.利用牛顿动力学方法,对GaAs(110)表面原子构...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自洽场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广义梯度近似(GGA),利用缀加平面波加局域轨道(APW+lo)近似方法,建立了五层层晶超原胞模型,模拟了GaAs(110)表面结构和单个Xe原子在其表面的吸附.利用牛顿动力学方法,对GaAs(110)表面原子构形的弛豫和Xe原子在GaAs(110)表面的吸附进行了计算.从三种不同的初始构形出发,即Xe原子分别在Ga原子的顶位,As原子的顶位以及桥位,都发现Xe原子位于桥位时体系能量最低.由此,认为Xe原子在GaAs(110)表面的吸附位置在桥位,并且发现吸附Xe原子后GaAs(110)表面有趋向于理想表面的趋势,表面重构现象趋于消失,表面原子间键长有一定的恢复,这与理论预言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结构 apw 表面原子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