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8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ratum to:Solid-state impedance spectroscopy studies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relaxation processes in Na_(2)O-V_(2)O_(5)-Nb_(2)O_(5)-P_(2)O_(5)glass system
1
作者 Sara Marijan Luka Pavi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2025年第5期1283-1284,共2页
Erratum t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Volume 31,Number 1,January 2024,Page 186 https://doi.org/10.1007/s12613-023-2744-0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unfortunately contained thr... Erratum to: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Volume 31,Number 1,January 2024,Page 186 https://doi.org/10.1007/s12613-023-2744-0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unfortunately contained three mistakes.The presentation of Fig.8 in original version was incorrect.The correct version is given be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state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rratum relaxation processes dielectric properties na o v o nb o p o glass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 Change or Not to Change: A Case Study of “V + Dào” Construction as the State Change Ev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ent Integration Hypothesis
2
作者 Lin Yu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5年第1期329-351,共23页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V + Dào” construction as a state change event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Event Integration Hypothesis. It focuses on how these constructions represent state changes, exploring distinction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V + Dào” construction as a state change event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Event Integration Hypothesis. It focuses on how these constructions represent state changes, exploring distinctions between “change” and “stasis”. Using a corpus-based approach, the analysis cover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features of “V + Dào” constructions and their event integration pattern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distribution of agency, animacy, and support relations in state change events, emphasizing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ent integration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ceptual primitives of change and transition. This study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es of the “V + Dào” construction, and potentially the broader verb-complement 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 + o Construction State Change Event Event Integration Semantic Properties Syntact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嵌合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敏 金宁一 +3 位作者 鲁会军 韩松 金扩世 李昌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1-563,共3页
首先合成我国O型口蹄疫病毒2个疫苗毒株VP 1基因的3个抗原表位,与另外扩增的流行毒株VP 1基因末端273 bp片段相连,构建出O型VP 1嵌合基因片段(VP 1O)。然后,将VP 1O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8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 28a-VP 1O,... 首先合成我国O型口蹄疫病毒2个疫苗毒株VP 1基因的3个抗原表位,与另外扩增的流行毒株VP 1基因末端273 bp片段相连,构建出O型VP 1嵌合基因片段(VP 1O)。然后,将VP 1O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8a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 28a-VP 1O,转化大肠杆菌BL 21(DE 3)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表明,VP 1O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W estern b lotting检测证实表达的VP 1O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对表达蛋白通过包涵体洗涤的方法进行初步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VP 1O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o vp1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6
4
作者 林瑞庆 罗满林 +2 位作者 黄毓茂 刘镇明 辛朝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O型口蹄疫病毒(FMDV)流行毒株为研究对象,通过RT PCR扩增出VP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32a中,分析比较不同地区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为构建VP1重组基因工程苗奠定基础.经测序表明,目的基因VP1已以正确的阅读框架整合至表达质粒中... 以O型口蹄疫病毒(FMDV)流行毒株为研究对象,通过RT PCR扩增出VP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 32a中,分析比较不同地区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为构建VP1重组基因工程苗奠定基础.经测序表明,目的基因VP1已以正确的阅读框架整合至表达质粒中,应用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菌,通过IPTG诱导方法,表达包含VP1基因产物的融合蛋白,经SDS 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蛋白表达量高,反应原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猪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静云 曹永长 毕英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3,共4页
提取5株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L1~L5)的RNA,用1对通用引物经RT PCR法扩增了5株病毒VP1基因的DNA片段.克隆后通过测序获得其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除L2株外,其余4株(L1、L3、L4和L5)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6 7%~99 8%,氨基酸序... 提取5株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L1~L5)的RNA,用1对通用引物经RT PCR法扩增了5株病毒VP1基因的DNA片段.克隆后通过测序获得其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除L2株外,其余4株(L1、L3、L4和L5)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6 7%~99 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 5%~100%;而L2株与L1、L3、L4和L5株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2 0%~83 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9 7%~90 1%.L1、L3、L4和L5株病毒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经发表的GD/CHA/86、HKN/1/99、HKN/16/96的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5 0%~99 8%,属于同一基因型;而与L2、F29/CHINA及国外大多数毒株相比,属于不同的基因型,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41 0%~82 6%.5株毒株中的L1、L3、L4和L5的主要中和抗原位点140~160、200~213位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推测其有相近的中和单抗表位和相同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 结构蛋白 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UMO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猪O型口蹄疫病毒VP0、VP1、VP3基因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妮 温永俊 +1 位作者 王凤雪 武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1-65,共5页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O型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全基因合成了FMDV结构蛋白前体蛋白P1基因,同时设计了扩增FMDV结构蛋白VP0、VP1和VP3基因的引物。以P1基因为模板,分别经PCR扩增获得FMDV VP0、VP1和VP3基因。...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猪O型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全基因合成了FMDV结构蛋白前体蛋白P1基因,同时设计了扩增FMDV结构蛋白VP0、VP1和VP3基因的引物。以P1基因为模板,分别经PCR扩增获得FMDV VP0、VP1和VP3基因。扩增产物克隆于Blunt载体中,酶切后将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SUMO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SUMO-VP0、SUMO-VP1和SUMO-VP3,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可见融合蛋白均获得高效表达,融合蛋白表观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5、48和40 ku。在IPTG浓度为1.0 mmol/L,温度为37℃,诱导5 h时融合蛋白表达量最大。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融合蛋白均可被FMDV阳性血清识别,反应原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vp0、vp1、vp3基因 SUMo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O型口蹄疫病毒强弱毒株VP_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娄高明 杜伟贤 +5 位作者 魏平华 宋长绪 杨傲冰 周秀蓉 张春红 谢明权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7-381,共5页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 (FMDV)VP1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 (5P、P6 )。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PT_PCR扩增 ,从F2 9株、O3I3株和T5 0 9株中均获得了 1条约 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 (FMDV)VP1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 (5P、P6 )。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PT_PCR扩增 ,从F2 9株、O3I3株和T5 0 9株中均获得了 1条约 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切后电泳回收 ,插入到相应双酶切的pUC18质粒中 ,获得了重组质粒。通过PCR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pUCVP1/F2 9、pUCVP1/O313、pUCVP1/T5 0 9均插入了VP1基因。对上述 3个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后分析 ,F2 9强毒株与O3I3、T5 0 9弱毒株相比 ,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8.75 %和 99.0 6 % ;因F2 9株核苷酸发生 3个碱基缺失与 1个碱基替换 ,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仅为 44 .13%和 41.32 % ;而T5 0 9株与O3I3株相比 ,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37%和 95 .31%。通过序列分析发现 ,本研究的 3个毒株与国内大多数毒株 (包括 1997年台湾暴发FMDV所分离的毒株 ,除O/A/ 5 8株外 )均属于同一基因型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5 %~ 94% ;而与国外毒株相比 ,属不同的基因型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 81%~ 82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除F2 9株与O/HK/ 93株及 1997年台湾暴发FMDV分离的少数毒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 45 %~ 6 3%外 ,本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强毒株 弱毒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与猪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在杆状病毒中共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一平 郭龙军 +7 位作者 唐青海 刘丹 危艳武 李胜斌 刘建波 黄立平 吴洪丽 刘长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与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蛋白,本研究将其各自编码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TMDual)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BD-Cap-VP1),转化至DH10BacTM感受态细胞中制备重组杆粒(rBacm... 为在真核细胞中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与猪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蛋白,本研究将其各自编码基因克隆于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TMDual)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BD-Cap-VP1),转化至DH10BacTM感受态细胞中制备重组杆粒(rBacmid-Cap-VP1),并转染Sf21昆虫细胞,拯救出能够共表达PCV2-Cap和FMDV-VP1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Cap-VP1)。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共表达的重组PCV2-Cap和FMDV-VP1蛋白产物的分子量分别为28 ku和30 ku,各占总蛋白含量的11.6%和3.4%,能够分别与PCV2和FM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共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为PCV2和FMDV基因工程二联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o型口蹄疫病毒 CAP蛋白 vp1蛋白 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土、稀土元素掺杂对Y(VP)O_4∶Eu^(3+)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晔 王涛 王海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7-591,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亮度红色荧光粉YAx(VP)O4∶Eu3+、Y0.94-yLny(VP)O4∶Eu03.+06(A=Mg,Ca,Sr,Ba;Ln=La,Ga),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可以制得...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高亮度红色荧光粉YAx(VP)O4∶Eu3+、Y0.94-yLny(VP)O4∶Eu03.+06(A=Mg,Ca,Sr,Ba;Ln=La,Ga),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分析仪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可以制得颗粒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的Y(VP)O4∶Eu3+荧光粉,其发射峰位于620nm,是现有PDP商品(Y,Gd)BO3∶Eu3+荧光粉的良好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碱金属 稀土 Y(vp)o4∶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及其多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奇松 陈磊 +7 位作者 颜健华 许瑞胜 易春华 韦达有 冯淑萍 黄胜斌 梁晟 熊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2-477,共6页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及其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蛋白,为建立O型FMD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及制备动物高免血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O型FMDV VP1全基因重组质粒p MD18-T-T-VP1及串联的VP1多表位基因...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获得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及其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蛋白,为建立O型FMD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及制备动物高免血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O型FMDV VP1全基因重组质粒p MD18-T-T-VP1及串联的VP1多表位基因重组质粒p MD18-T-O-VP1为模板,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并回收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VP1和p GEX-6p-1-VP1,然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1(DE3)中诱导表达,并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对融合蛋白进行分析鉴定。【结果】O型FMDV的VP1基因及其多表位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正确表达,表达的两种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度较高,且均能与猪抗O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表达获得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作为包被抗原应用于O型FMDV抗体检测试剂盒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FMDv vp1基因 多表位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O+VP”和“V+往+O”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传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2期60-67,共8页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两式在动词的类、“往”的宾语和“往”的标引功能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位移事件的性质和表达方面,A、B两式也体现出某些差异或倾向:A式既可用于现实位移,也可用于虚拟位移,B式基... “往”字短语在动词前、后分别构成A、B两种格式,两式在动词的类、“往”的宾语和“往”的标引功能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位移事件的性质和表达方面,A、B两式也体现出某些差异或倾向:A式既可用于现实位移,也可用于虚拟位移,B式基本上用于现实位移;A式倾向于自主位移,B式倾向于非自主位移;A式凸显位移过程,B式凸显位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o+vp v+往+o 句法语义 位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程 陈亚波 方维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6期14-18,共5页
研究分析了O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与当前猪FMDV疫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将VP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了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与豚鼠O型FMDV标准阳性血清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目... 研究分析了O型口蹄疫病毒(FMDV)结构蛋白VP1与当前猪FMDV疫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将VP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了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与豚鼠O型FMDV标准阳性血清具有良好免疫反应性。目的蛋白经纯化后用ELISA分析其与猪疫苗血清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显示该重组VP1蛋白(rVP1)只能与部分O型FMDV疫苗血清反应。推测当前使用的不同O型FMDV疫苗毒株在VP1重要中和抗原位点G-H环(134 aa^158 aa)与C末端(200 aa^213 aa)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结构蛋白vp1 免疫反应性 疫苗毒株 中和抗原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和牛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的融合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灿 韩春来 +1 位作者 柏亚铎 汪明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3-506,共4页
将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和牛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成熟肽基因共同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RS21后经IPTG诱导,实现了重组融合蛋白BoGMCSF/VP1在大肠埃希氏菌RS21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重组的蛋... 将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和牛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成熟肽基因共同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RS21后经IPTG诱导,实现了重组融合蛋白BoGMCSF/VP1在大肠埃希氏菌RS21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重组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66ku,与预期大小相符。表达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0%,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提取物经变性复性,用透析方法提纯,得到高纯度的表达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牛集落刺激因子基因 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表达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应答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关平 吴涛 +1 位作者 黄勤锋 陈焕春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73-977,共5页
用小鼠模型评价融合表达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DNA疫苗和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应答。用PCR方法扩增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验证正确后将其克隆到质粒p... 用小鼠模型评价融合表达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DNA疫苗和不同免疫策略的免疫应答。用PCR方法扩增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验证正确后将其克隆到质粒pcDNA的相应位点获得质粒pcDNA-VP22-P12A3C。然后将BALB/c小鼠分成7组进行免疫。结果表明,DNA疫苗pcDNA-VP22-P12A3C诱导的细胞免疫水平超过了灭活疫苗,DNA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组体液免疫水平接近灭活疫苗组而细胞免疫水平远高于灭活疫苗组,为进一步研究VP22和P12A3C融合表达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疱疹病毒Ⅰ型vp22基因 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 DNA疫苗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区序列系统发育树分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相磊 章振华 +4 位作者 胡国良 陈小玲 梁之昶 徐福洲 石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8-13,共6页
从GenBank和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基因库(WRLFMD)下载O型FMDV全VP1序列共210条,其中23条为已知基因型序列,其他为未知基因型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DNA Star中的Clust-alW和Tree View工具,以已知基因型的VP1区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验... 从GenBank和世界口蹄疫参考实验室基因库(WRLFMD)下载O型FMDV全VP1序列共210条,其中23条为已知基因型序列,其他为未知基因型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DNA Star中的Clust-alW和Tree View工具,以已知基因型的VP1区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验证分型结果与已知基因型是否一致。然后以已知基因型序列作为参照,将未知基因型序列与已知基因型序列一起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已知基因型序列在系统发育树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未知基因型序列的归属,从而明确它们归属于何种基因型。结果表明,采用此种分型方法获得Cathay型74条、SEA型24条、EA型4条、WA型4条、Euro-SA型21条、ME-SA型68条、ISA-1型3条、ISA-2型2条,未能分型序列10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基因型/拓扑型 系统发育树 vp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体外表达鉴定与蛋白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进 金华利 +6 位作者 张富春 李轶杰 马正海 涂亦娴 路君 张馨玉 王宾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vp1基因 基因表达 鉴定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何O之V”的构式研究
17
作者 王用源 赵子毅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41-45,共5页
运用构式理论与韵律语法相关理论,对“何O之V”构式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在该构式中,“何”位于O之前,作定语修饰O;而“之”处于O与V之间,作为衬音无实际意义。“何O之V”作为一个四字格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最终语法化为一个构式。“何... 运用构式理论与韵律语法相关理论,对“何O之V”构式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在该构式中,“何”位于O之前,作定语修饰O;而“之”处于O与V之间,作为衬音无实际意义。“何O之V”作为一个四字格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最终语法化为一个构式。“何O之V”的能产性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顶点,之后逐渐降低;在现代汉语中,它主要在文言等特定历史语境中运用,其他语境中很少出现。同时,该构式具有两种语用功能:委婉表达与强调表达,可以帮助听话者理解说话人的态度与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ov 构式 语法化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为+O+V/VP”和“为+O+不+V/VP”句式比较
18
作者 姚海萍 颜力涛 +1 位作者 张立丹 黄珊珊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不为……"和"为……不"两种否定性"为"字句在构成、语义、功能层面都存在差别。构成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为"字宾语"O"和中心项"V/VP"充当的成分上;语义层面的差别主要... "不为……"和"为……不"两种否定性"为"字句在构成、语义、功能层面都存在差别。构成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为"字宾语"O"和中心项"V/VP"充当的成分上;语义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句式义上;功能层面的差别表现在造句功能、预设、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为+o+v vp 为+o+不+v vp 句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边境O型口蹄疫监测及病毒VP1基因序列分析
19
作者 胡媛媛 张文东 +7 位作者 宋建领 赵焕云 吕粤 岳亮 张应国 李作生 范泉水 张富强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袭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存在7个不同血清型,病毒VP1蛋白抗原性差异是病毒血清型划分依据,而其编码基因(1D)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同型病毒拓...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袭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存在7个不同血清型,病毒VP1蛋白抗原性差异是病毒血清型划分依据,而其编码基因(1D)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同型病毒拓扑型(Topotype)或基因型鉴别依据。采用O/A/C/Asia-1多重RT-PCR技术,对2006年自云南边境地区采集的120份动物组织样品,进行口蹄疫病原监测,检出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15份。对阳性样品中病毒VP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代表性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边境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7.3%~98.7%,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拓扑型或基因型:中东-南亚型(ME-SA)或泛亚型(PAN-Asia)、古典中国型(Cathay)、东南亚型(SEA)。部分样品VP1蛋白表位43位、154位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o 监测 vp1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竞争ELISA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
20
作者 何奇松 陈磊 +9 位作者 颜健华 冯淑萍 黄胜斌 胡巧云 梁晟 易春华 许瑞胜 韦达有 兰宗宝 熊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pGEX-6P-1-VP1作为抗原,用PET-32a-VP1蛋白免疫家兔获得的阳性血清作为FMDV阳性血清的竞争抗体,建立了检测FMDV抗体的竞争ELISA,并进行了条件优化,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竞争ELISA的阳性临界值。结果显示,重组蛋白... 利用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pGEX-6P-1-VP1作为抗原,用PET-32a-VP1蛋白免疫家兔获得的阳性血清作为FMDV阳性血清的竞争抗体,建立了检测FMDV抗体的竞争ELISA,并进行了条件优化,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竞争ELISA的阳性临界值。结果显示,重组蛋白抗原的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1μg·mL^(-1),待检血清、酶标抗体和高免血清的最佳稀释度分别为1∶40、1∶2000和1∶500;与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相比较,该方法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95.1%,符合率为96.7%。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好、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O型FMDV血清抗体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型口蹄疫病毒 结构蛋白vp1 口蹄疫病毒抗体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