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眼裳卷蛾微粒子虫的发现和对家蚕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唐聘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3-335,共3页
龙眼裳卷蛾CeracestipatanaWalker患微粒子病和该病原对家蚕有感染性、致病性在国内外尚未见到研究报道。国内除《中国森林昆虫》[1]中有龙眼裳卷蛾记述外,国际检索仅查到尼泊尔记录卷蛾总科中有一新亚种Ce... 龙眼裳卷蛾CeracestipatanaWalker患微粒子病和该病原对家蚕有感染性、致病性在国内外尚未见到研究报道。国内除《中国森林昆虫》[1]中有龙眼裳卷蛾记述外,国际检索仅查到尼泊尔记录卷蛾总科中有一新亚种Ceracestipatanane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裳卷蛾 微粒子虫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照片: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
2
作者 买国庆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3-433,共1页
关键词 昆虫 龙眼裳卷蛾 地理分布 生态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家蚕和龙眼裳卷蛾分离到的微孢子虫的荧光抗体法识别
3
作者 万永继 《四川蚕业》 1989年第4期12-13,共2页
本研究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检验技术识别微孢子虫。对种茧养蚕分离的微孢子虫(NIS—741,NIS—3922,NIS—388,NIS—2624,NIS—4141)与Nosema,bombycis进行了血清学性状的比较,且对危害家蚕的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进行了荧光抗体的鉴定观察。... 本研究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检验技术识别微孢子虫。对种茧养蚕分离的微孢子虫(NIS—741,NIS—3922,NIS—388,NIS—2624,NIS—4141)与Nosema,bombycis进行了血清学性状的比较,且对危害家蚕的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进行了荧光抗体的鉴定观察。实验表明:从家蚕分离的不同形态差异的微孢子虫分离株与家蚕微粒子(N.bombycis)孢子虫具有相同的抗原性;对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的荧光抗体观察没有看到特异性荧光,不能判断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与N.bombycis具有相同的表面抗原。另一方面,对微孢子虫的发育前期裂殖体和孢子体的荧光抗体法观察表明:从染病组织中能够识别出裂殖体和孢子体,但要区别N.bombycis的裂殖体和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的裂殖体则比较困难,对此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龙眼裳卷蛾 微孢子虫 荧光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裳卷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军 沈加林 《昆虫知识》 CSCD 1993年第3期153-156,共4页
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属鳞翅目,卷蛾科,分布于华东、西南地区及印度。该虫在川南是严重危害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之一。掌握该害虫各虫态的历期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对了解该虫的生物学习性,预防其在幼虫期的严重危害... 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属鳞翅目,卷蛾科,分布于华东、西南地区及印度。该虫在川南是严重危害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之一。掌握该害虫各虫态的历期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对了解该虫的生物学习性,预防其在幼虫期的严重危害,即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983年以来,在进行龙眼裳卷蛾生物学习性研究中,根据该虫在自然变温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速度,进行了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探索研究,为合理地控制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裳卷蛾 发育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裳卷蛾的生物学研究初报
5
作者 姜景峰 胡志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35-36,共2页
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又名龙眼小卷蛾、龙眼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国内分布于华东、西南等地。1981至1983年在我省九江、星子、德安、永修、安义等地发生,近2年又在高安、宜丰等县市的樟树上为害。笔者室内饲养和室外定... 龙眼裳卷蛾Cerace stipatana Walker,又名龙眼小卷蛾、龙眼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国内分布于华东、西南等地。1981至1983年在我省九江、星子、德安、永修、安义等地发生,近2年又在高安、宜丰等县市的樟树上为害。笔者室内饲养和室外定点定虫观察和调查,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裳卷蛾 樟树叶 室内饲养 大发生 越冬代 宜丰 卵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对龙眼裳卷蛾敏感菌株的筛选试验
6
作者 沈坤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z1期28-29,共2页
用鳞翅目比较敏感的 4种苏云金杆菌菌液浸渍龙眼叶片 ,喂食 3~ 4龄龙眼裳卷蛾幼虫 ,5d后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为Y1=1.0 6 35 +0 .4 5 15X ,Y2 =- 1.4 4 70 +0 .8130X ,Y3 =0 .2 0 5 9+0 .6 15X ,Y4=3.0 0 2 6 +0 .1179X ;半致... 用鳞翅目比较敏感的 4种苏云金杆菌菌液浸渍龙眼叶片 ,喂食 3~ 4龄龙眼裳卷蛾幼虫 ,5d后感染浓度与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为Y1=1.0 6 35 +0 .4 5 15X ,Y2 =- 1.4 4 70 +0 .8130X ,Y3 =0 .2 0 5 9+0 .6 15X ,Y4=3.0 0 2 6 +0 .1179X ;半致死中浓度LC50 值分别为 5 .2 36 8× 10 8、8.5 171× 10 7、6 .2 374× 10 7和 8.76 4 8× 10 15cell/ml。以 3×10 8cell/ml浓度感染 4龄幼虫 ,其致死中时间LT50 值分别为 5 .74 73、3.5 5 72、4 .8177、16 .0 86 2d。结果表明 :Bt(2 )菌株对龙眼裳卷蛾毒力次于Bt(3) ,但致死中时间最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裳卷蛾 苏云金杆菌 菌杆筛选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裳卷蛾变形孢虫SSU rRNA核心序列的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
7
作者 马露芸 涂增 +2 位作者 薛英伟 王金芳 万永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39-1444,共6页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裳卷蛾变形孢虫的遗传发育地位。【方法】微孢子虫的SSUr RNA序列是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的重要工具。试验通过T-A克隆法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SSU rRNA核心序列进行了克隆,并采用近邻法...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索裳卷蛾变形孢虫的遗传发育地位。【方法】微孢子虫的SSUr RNA序列是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的重要工具。试验通过T-A克隆法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SSU rRNA核心序列进行了克隆,并采用近邻法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克隆得到了长为1228bp的核苷酸序列(GenBank EU267796)。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裳卷蛾变形孢虫与分离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Vairimorpha sp.Germany(GenBank AF124331)和Vairimorpha imperfecta(GenBank AJ131645)相似性最高,它们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与寄主为鳞翅目昆虫的Nosema属聚为一类,与纳卡变形孢虫(Vairimorpha necatrix)为代表的Vairimorpha属为相邻集。【结论】结合其生物学特征,裳卷蛾变形孢虫确实为Vairimorph a属的成员,但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归入Nosematidae科可能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孢虫 龙眼裳卷蛾 SSU RRNA 克隆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卷蛾的野外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沈光普 《生物灾害科学》 1991年第4期130-131,共2页
江西樟树上的3种卷蛾(茶长卷蛾 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slexst-amm、龙眼裳卷蛾 Cerace stipatana Walk-
关键词 茶长 棉褐带 龙眼裳卷蛾 江西樟树 FISCHER 筒状 着生部位 杏黄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害虫的种类及其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沈光谱 《生物灾害科学》 1992年第4期36-37,共2页
樟树是一种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珍贵的经济树种和四傍绿化的园林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区。尤以台湾、福建、江西为多。近年来,樟树的造林面积日益扩大,为樟树的各种害虫创造了良好的生长和繁衍的环境条件,长... 樟树是一种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珍贵的经济树种和四傍绿化的园林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各省、区。尤以台湾、福建、江西为多。近年来,樟树的造林面积日益扩大,为樟树的各种害虫创造了良好的生长和繁衍的环境条件,长期以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员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生用材树种 长江流域以南 四傍 樟叶蜂 造林面积 园林树种 龙眼裳卷蛾 环境条件 思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蚕病防治 提高养蚕效益
10
作者 唐聘芳 《四川蚕业》 1991年第4期42-43,共2页
蚕病的爆发危害直接威胁着蚕茧和蚕种生产,是我省养蚕、制种业不稳定、不安全、质量差、效益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在我省农村千家万户进行养蚕生产的情况下,对于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工作难度大,蚕农在很大程度上... 蚕病的爆发危害直接威胁着蚕茧和蚕种生产,是我省养蚕、制种业不稳定、不安全、质量差、效益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在我省农村千家万户进行养蚕生产的情况下,对于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工作难度大,蚕农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侥幸心理,发生了蚕病才着急治病,结果严重影响了单产、效益,蚕农积极性受到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病防治 养蚕效益 养蚕生产 蚕种生产 蚕期 养蚕环境 蚕儿 蚕业生产 龙眼裳卷蛾 蚕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昆虫与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关系及防治对策
11
作者 魏晋金 赵成良 《四川蚕业》 2001年第4期39-41,共3页
我省自1979年开始暴发微粒子病后,各场都设置了品检室,加强了对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尽管防微工作常抓不懈,然而,每隔3~5年都要发生一季或连续数季的烧种.在蚕期补正检查和预知检查中,无微孢子虫检出,更无病死蚕发... 我省自1979年开始暴发微粒子病后,各场都设置了品检室,加强了对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尽管防微工作常抓不懈,然而,每隔3~5年都要发生一季或连续数季的烧种.在蚕期补正检查和预知检查中,无微孢子虫检出,更无病死蚕发生,蛾期,特别是在母蛾镜检中却大量检出微粒子病蛾,造成成批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粒子病 野外昆虫 大蚕期 壮蚕期 龙眼裳卷蛾 蚕室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