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中“龙宫”山里藏 昔年曾此典南漳——记湖北南漳国家化石产地
1
作者 阎春波(文/图) 贾存龙(文/图) 郭焕学(文/图) 《地球》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当我们沿着时光之笔穿越到2.48亿年前,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虽然当时已经进入了中生代,但是恐龙还未出现,地球上很多地方还处于大灭绝后的凋敝状态。然而在鄂西北一个名为南漳的地方,一座繁华的龙宫赫然展示在眼前。虽然今天已经是华... 当我们沿着时光之笔穿越到2.48亿年前,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虽然当时已经进入了中生代,但是恐龙还未出现,地球上很多地方还处于大灭绝后的凋敝状态。然而在鄂西北一个名为南漳的地方,一座繁华的龙宫赫然展示在眼前。虽然今天已经是华中地区的一片山,但是昔日这里则是地球上的一片海。有一批生活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开始向海洋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北 南漳 龙宫 华中地区 爬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德化碗坪仑和祖龙宫窑址青白瓷胎釉结构与呈色分析
2
作者 吕璇 吴军明 《陶瓷研究》 2024年第5期22-27,共6页
青白瓷是宋代闽南地区古外销瓷的重要品种,其文化价值内涵不容忽视。闽南地区青白瓷生产中心以德化窑为代表,境内瓷窑密布,产量大且质量精,所产青白瓷广销于海外东亚、南亚、东非等地,属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研究采用便携式X-射... 青白瓷是宋代闽南地区古外销瓷的重要品种,其文化价值内涵不容忽视。闽南地区青白瓷生产中心以德化窑为代表,境内瓷窑密布,产量大且质量精,所产青白瓷广销于海外东亚、南亚、东非等地,属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研究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色差仪,分析了德化碗坪仑和祖龙宫青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和色度特征,并将这些数据和呈色特征与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的数据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德化碗坪仑和祖龙宫所产的青白瓷均呈现出我国南方高硅低铝瓷石的特征,但两者在原料选用上可能存在差异,特别是祖龙宫的青白瓷中CaO、MnO、Sr等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碗坪仑,这为德化窑青白瓷具体产区的判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德化碗坪仑和祖龙宫青白瓷的瓷釉主要为钙碱釉,并呈现出高MgO、高P2O5、低MnO的特征,可能与釉中引入了一定量的稻草灰、谷壳灰等种类的草木灰有关。此外,两者釉色波长分别为517nm和506nm,整体可划为偏青绿、偏绿及绿偏黄色调三类,其中以偏绿色调为主,这为青白瓷釉色的定量描述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化碗坪仑 龙宫 青白瓷 组成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时习汉文传奇小说《龙宫赴宴录》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东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92-99,共8页
通过对“瓢渊”传说、邀请缘由、宴会场景与龙宫游览四个方面的详细考察,可以发现《龙宫赴宴录》中的龙宫空间并不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而是现实中世祖朝廷的化身,它影射了世祖篡位的暴虐、功臣酒宴的嬉戏与王权强化后的士人僵化问题... 通过对“瓢渊”传说、邀请缘由、宴会场景与龙宫游览四个方面的详细考察,可以发现《龙宫赴宴录》中的龙宫空间并不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而是现实中世祖朝廷的化身,它影射了世祖篡位的暴虐、功臣酒宴的嬉戏与王权强化后的士人僵化问题。金时习当年被世祖传召的经历与体验,成为了他创作《龙宫赴宴录》的契机,而作为审视世祖朝廷的产物,金时习的初衷就是借此表达自己决心远离世祖政治的态度。他的这种心志,与瞿佑试图通过龙宫经历来实现自我推许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时习 龙宫赴宴录》 世祖 端宗 龙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龙宫景观资源及其照明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成国 张远海 韩道山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本文通过对梅山龙宫地下河洞穴系统空间、水体、次生化学沉积物的调查 ,揭示了该洞穴“险、幽、秀、奇”的景观资源特征。针对游览洞穴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提出了洞穴的照明设计应遵循“自然、艺术、协调、安全、特色”基本原则 ,并论述... 本文通过对梅山龙宫地下河洞穴系统空间、水体、次生化学沉积物的调查 ,揭示了该洞穴“险、幽、秀、奇”的景观资源特征。针对游览洞穴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提出了洞穴的照明设计应遵循“自然、艺术、协调、安全、特色”基本原则 ,并论述了洞穴照明设计理念 ,即景区设计理念在于使洞穴空间得到艺术性体现 ,景点设计在于对景点形态进行艺术造型。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山龙宫 景观资源 照明设计 洞穴 化学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宫风景区科普旅游功能初探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剑 彭建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6-241,共6页
从风景区的科普旅游功能出发,将旅游与科普结合起来,探讨了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龙宫,在开展喀斯特科普旅游方面所具备的优势。认为:"天然的喀斯特博物馆"、"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独特的人地关系耦合系... 从风景区的科普旅游功能出发,将旅游与科普结合起来,探讨了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龙宫,在开展喀斯特科普旅游方面所具备的优势。认为:"天然的喀斯特博物馆"、"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独特的人地关系耦合系统"等是龙宫风景区开展科普旅游的主要内涵。但调查表明,当前龙宫景区在导游人员的科普素质、旅游解说系统功能方面,均不能满足开展科普旅游的需要。针对龙宫景区科普旅游功能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景区科学研究,提高景区管理阶层科普意识和导游人员的科普素质,调整旅游解说系统功能结构及建立旅游服务中心等应对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宫风景区 科普旅游 喀斯特 景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水溶洞环境变化特征与预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车家骧 彭熙 +2 位作者 严忠海 谢元贵 李安定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5-388,共4页
对比研究了贵州龙宫风景区1996年和2011年15年前后客流量、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有关数据,分析其环境变化特征,揭示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洞内CO2浓度比洞外高,洞深越深CO2浓度越高,2011年CO2浓度比1996年显著增大,总... 对比研究了贵州龙宫风景区1996年和2011年15年前后客流量、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有关数据,分析其环境变化特征,揭示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洞内CO2浓度比洞外高,洞深越深CO2浓度越高,2011年CO2浓度比1996年显著增大,总体说明游客数量对CO2浓度影响很大;(2)游客数量每增加1万人,则CO2浓度增加0.002%,年增加约0.0046%;大约经过13.5~18a,当年游客量达到135万人时,龙宫CO2浓度将超过CO2卫生二级标准;(3)各监测点各时段温度差异主要表现在洞外,洞内各监测点的各个时段基本无差异;(4)各监测点不同时段湿度无明显变化,仅存在洞内与洞外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化 水溶洞 贵州龙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龙宫水系坡立谷湖群水文地貌结构与功能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谭明 梁虹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4-20,共7页
龙宫是贵州著名的喀斯特风景点。该区在第四纪构造运动中由于地貌回春,形态逆向发育,水系频繁变迁。喀斯特地块渗漏导致地表流集中转入地下,从而使流水谷地首先盲谷化并逐步形成洼地。在这个过程中,流域地貌复杂响应基面变化,发育了龙... 龙宫是贵州著名的喀斯特风景点。该区在第四纪构造运动中由于地貌回春,形态逆向发育,水系频繁变迁。喀斯特地块渗漏导致地表流集中转入地下,从而使流水谷地首先盲谷化并逐步形成洼地。在这个过程中,流域地貌复杂响应基面变化,发育了龙宫坡立谷。这些坡立谷的形成与流域形态演化相联系而不同于I.Gams对划分的类型。它们在水系结构中与地下管道相串联,每逢雨季,将大量上游汇水滞蓄盆内,形成季节性喀斯特湖,对下游起到良好的天然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宫水系 坡立谷 喀斯特湖 水文地貌学 发育机制 调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果树、龙宫旅游区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兰安军 殷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57-62,共6页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前来黄果树、龙宫旅游的游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对旅游心理分析;旅游行为分析;游客背景分析等。揭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找出两景区目前在开发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经营管理部门规划决策提供科...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前来黄果树、龙宫旅游的游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对旅游心理分析;旅游行为分析;游客背景分析等。揭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找出两景区目前在开发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经营管理部门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两区旅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行为 黄果树 龙宫旅游区 旅游者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活动对龙宫景区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龙 殷红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3,137,共4页
为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龙宫风景区的建设用地规划及游客活动频率差异,将风景用地划为活动区、缓冲区和对照区,对土壤进行采样,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评价旅游活动对龙宫风景名胜区土壤环... 为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环境的优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根据龙宫风景区的建设用地规划及游客活动频率差异,将风景用地划为活动区、缓冲区和对照区,对土壤进行采样,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评价旅游活动对龙宫风景名胜区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龙宫风景区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客践踏、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对龙宫景区土壤容重、比重、含水量、总孔隙度、pH值、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不显著。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活动,对龙宫景区土壤质量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合理规划,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土壤生态环境的逆行演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动 土壤环境 理化性质 生态环境 龙宫风景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洞穴旅游开发研究——以贵州安顺龙宫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友富 李莲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地下景观资源,具有易破坏性、环境容量低等特点。安顺龙宫作为贵州标志性洞穴旅游景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此提出龙宫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对策等,为民族地区洞穴旅游开发提供智... 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地下景观资源,具有易破坏性、环境容量低等特点。安顺龙宫作为贵州标志性洞穴旅游景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此提出龙宫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对策等,为民族地区洞穴旅游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顺龙宫 洞穴旅游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龙宫石灰岩和砂页岩苔藓植物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智慧 张朝晖 钟本固 《贵州林业科技》 1995年第3期30-33,共4页
本文采用样方法比较研究了贵州龙宫苔藓植物.在4个石灰岩样地中,记载了苔藓植物14科22属30种;在4个砂页岩样地中,记载了苔藓植物12科14属20种.石灰岩和砂页岩苔藓植物种类相似性指数仅为19.05%,表明两种基质... 本文采用样方法比较研究了贵州龙宫苔藓植物.在4个石灰岩样地中,记载了苔藓植物14科22属30种;在4个砂页岩样地中,记载了苔藓植物12科14属20种.石灰岩和砂页岩苔藓植物种类相似性指数仅为19.05%,表明两种基质生境中苔藓植物组成种类差异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宫 石灰岩和砂页岩 苔藓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间神祠到国家宫观:宋元时期武当山五龙宫的崛起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6-153,共8页
武当山五龙宫本来是一处用于求雨的民间神祠,南宋时期随着真武信仰的广泛传播,武当山的紫虚鸾坛开始创制道书以建立真武与武当山的密切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五龙神祠也被安排进了与真武有关的神圣故事中,从而开始了它的崛起之路。元代以后... 武当山五龙宫本来是一处用于求雨的民间神祠,南宋时期随着真武信仰的广泛传播,武当山的紫虚鸾坛开始创制道书以建立真武与武当山的密切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五龙神祠也被安排进了与真武有关的神圣故事中,从而开始了它的崛起之路。元代以后,由于统治者对真武的信仰有增无减,五龙宫的道士主动将该宫设置成真武的专属道场。从此,该宫开始得到元皇室的青睐,并一跃变成为国祝祷的国家宫观。五龙宫的崛起,与真武信仰在宋代以后的传扬有着重要关系,也与武当山被塑造为真武信仰圣地的过程基本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山 龙宫 真武 民间神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王的文化属性与龙宫取宝故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兆元 《民间文化论坛》 2013年第5期65-75,共11页
龙宫取宝故事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故事类型,从战国秦汉到隋唐,其故事内涵一脉相承。中国神话袭用了佛经中龙王的名号,迅速建立起中国的龙王神话体系。通过唐宋以来的皇家册封,龙王成为中国正统神灵系统中的构成部分。唐宋以来,传统的反对... 龙宫取宝故事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故事类型,从战国秦汉到隋唐,其故事内涵一脉相承。中国神话袭用了佛经中龙王的名号,迅速建立起中国的龙王神话体系。通过唐宋以来的皇家册封,龙王成为中国正统神灵系统中的构成部分。唐宋以来,传统的反对获取龙宫财富的故事,由互惠交换逐渐变为对于龙宫宝物的掠夺,故事的伦理与价值观发生重大变化。佛教贬斥龙王的神话观不断传入,人类与海洋矛盾的冲突,社会对于财富缺乏保障,以及社会不公平导致的革命行为的发生,是龙宫夺宝故事发生的复合原因。龙王的故事的演变,是中国龙神话吸收外来因素不断发展的结果,中国龙王神话不是外来神话的直接演绎,而是中国龙神话的合逻辑的自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骊龙之珠 龙王 龙宫取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小说中的龙宫及信仰文化考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梅丽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龙宫原为佛教文化意象,当其以文学意象的身份进入我国古代小说后,成为小说作品中的一个常见文学形象。受时代的小说创作潮流、创作群体以及受众层次变化的影响,唐宋小说与明清小说中龙宫的文化内涵及美学旨趣产生变化。历代小说中龙宫... 龙宫原为佛教文化意象,当其以文学意象的身份进入我国古代小说后,成为小说作品中的一个常见文学形象。受时代的小说创作潮流、创作群体以及受众层次变化的影响,唐宋小说与明清小说中龙宫的文化内涵及美学旨趣产生变化。历代小说中龙宫意象即在这种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发展丰富,构建起意蕴深厚的龙宫信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龙宫 信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自然观比较初探——以“龙宫传奇”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文洁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8-41,61,共5页
中日两国的“龙宫传奇”———《柳毅传》和《浦岛太郎》表现了中日两国“以人为本”和“自然至上”的不同自然观,其形成明显地受到了各自自然环境、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民间故事 自然观 "龙宫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宫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寿命损失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占元 《铁路技术创新》 201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正0引言近2年,随着朔黄铁路运量需求不断增加,朔黄铁路15个牵引变电所中多数牵引变压器出现过负荷现象,其中以龙宫、滴流蹬、肃宁北等牵引变电所过负荷情况较为频繁。以龙宫牵引变电所为例,2011年1—8月,龙宫牵引变电所出现过负荷达854... 正0引言近2年,随着朔黄铁路运量需求不断增加,朔黄铁路15个牵引变电所中多数牵引变压器出现过负荷现象,其中以龙宫、滴流蹬、肃宁北等牵引变电所过负荷情况较为频繁。以龙宫牵引变电所为例,2011年1—8月,龙宫牵引变电所出现过负荷达854次。由此可以看出,以龙宫牵引变电所为代表的朔黄铁路部分牵引变压器出现的过负荷情况比较突出。为掌握龙宫牵引变电所牵引负荷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电所 过负荷 龙宫 牵引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 寿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当五龙宫龙神崇拜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晶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龙神崇拜是指将龙作为神灵来加以崇拜,通过对龙神的祭献,使之为人类造福。武当山五龙宫的兴起,与历史上祭祀五龙以求雨的习俗有密切关系,武当道教崇奉的五龙神有人格化的特点,龙神崇拜赋予了五龙宫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神秘的道教色彩。
关键词 道教 武当山 龙宫 五龙 龙神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结合临摹复制龙宫水府图页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赫 《丝网印刷》 2019年第11期33-40,共8页
以《龙宫水府图页》的复制为例,论述了以数字喷绘和三维打印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人工临摹相结合的方式,复制古书画作品的主要工艺流程。讨论分析了不同技术工艺的优势以及将其结合运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 龙宫水府图页 数字技术 人工临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底龙宫到大观园
19
作者 马瑞芳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7,共6页
《聊斋志异》的海底龙宫和《红楼梦》的大观园都是作者心目中的乌托邦,是作家创造出的理想世界,又都因理想世界的丧失而更加悲哀。《聊斋志异》的乌托邦华严楼阁弹指立现,《红楼梦》的乌托邦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旧址新园;聊斋乌托邦... 《聊斋志异》的海底龙宫和《红楼梦》的大观园都是作者心目中的乌托邦,是作家创造出的理想世界,又都因理想世界的丧失而更加悲哀。《聊斋志异》的乌托邦华严楼阁弹指立现,《红楼梦》的乌托邦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旧址新园;聊斋乌托邦跟现实截然不同,红楼乌托邦跟现实犬牙交错。红楼“真真假假”和聊斋“幻由人作”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的海底龙宫 红楼梦的大观园 幻由人作和真真假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小说中的龙宫及信仰文化考述
20
作者 沈梅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4-96,共3页
龙宫原为佛教文化意象,当其以文学意象的身份进入古代小说后,成为小说作品中的一个常见文学形象。受时代的小说创作潮流、创作群体以及受众层次变化的影响,唐宋小说与明清小说中龙宫的文化内涵及美学旨趣发生变化。历代小说中龙宫意象... 龙宫原为佛教文化意象,当其以文学意象的身份进入古代小说后,成为小说作品中的一个常见文学形象。受时代的小说创作潮流、创作群体以及受众层次变化的影响,唐宋小说与明清小说中龙宫的文化内涵及美学旨趣发生变化。历代小说中龙宫意象即在这种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发展丰富,构建起意蕴深厚的龙宫信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龙宫 信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