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齐次马尔科夫链预测股票价格走势 被引量:8
1
作者 焦中信 李小芳 《中国商界》 2008年第11期32-32,68,共2页
本文利用齐次马尔科夫链,根据单只股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交易日的价格来预测其在未来某天交易日的价格走势。原理清楚、方法简单,可为普通股民的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利用 齐次马尔科夫链 预测 股票 投资决策 交易 价格走势 有价值 原理 时间 股民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次马尔科夫链中首达概率的求解
2
作者 黄玉划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59-161,共3页
齐次马尔科夫链中提出了首达概率和首次返回概率的概念 ,但按定义求解很烦 .
关键词 求解 齐次马尔科夫链 转概阵 首达概率 首次返回概率 余子阵 DRAZIN逆 相似对角化法 工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科夫链在农作物种植结构分析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承明 胡荣华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6-7,共2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是随着农作物比较利益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考察江苏省1978—1992年农作物种植业结构(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全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事实上,农村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是随着农作物比较利益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考察江苏省1978—1992年农作物种植业结构(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全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事实上,农村实现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农民家庭有充分的种植选择权,在种粮和种植其他作物的选择上,农民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吃饭和较高的经济收益问题。当年粮食比较利益的好坏将影响到来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种粮的比较利益又将取决于上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因此,可以应用马尔科夫链来分析预测江苏省农作物的种植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作物种植结构 农作物 齐次马尔科夫链 播种面积 分析预测 种植业结构 比较利益 江苏省 转移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马尔科夫链的灌区年用水量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孔强 谢晓彤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19-224,共6页
以冶河灌区一干渠1981—2018年用水量观测数据为样本,在对连续15、20、25、35年用水量样本序列马氏性进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精度较高的加权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方法,检验了2019年预测数据的准确性,采用图表法讨论了马氏链的齐次性,利用... 以冶河灌区一干渠1981—2018年用水量观测数据为样本,在对连续15、20、25、35年用水量样本序列马氏性进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精度较高的加权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方法,检验了2019年预测数据的准确性,采用图表法讨论了马氏链的齐次性,利用状态特征值结合线性插值法估算年用水量值。结果表明:加权马尔科夫链模型适用于有较长系列统计数据的灌区年用水量预测,且相较于其他方法,其理论依据更加充分,预测成果精度较高。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灌区年用水量预测和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年用水量 齐次马尔科夫链 转移概率 均方差 状态特征值 显著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列非齐次隐Markov模型的强大数定律
5
作者 杨国庆 杨卫国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CSCD 2014年第6期618-626,共9页
隐马尔科夫模型被广泛的应用于弱相依随机变量的建模,是研究神经生理学、发音过程和生物遗传等问题的有力工具.研究了可列非齐次隐Markov模型的若干性质,得到了这类模型的强大数定律,推广了有限非齐次马氏链的一类强大数定律.
关键词 可列非齐次隐Markov模型 强大数定律 齐次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任意随机变量序列泛函的强极限定理 被引量:1
6
作者 邱德华 杨向群 《数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3-327,共5页
本文在k是固定的正整数,{f_n}是R^(k+1)上的Borel可测函数列时,得到了任意随机变量序列{X_mn≥0}的泛函{f_n(X_(n-k)…,X_n)}的强极限定理,它是Chung的关于独立随机变量序列的强大数律的推广,作为推论,得到了k重非齐次马尔科夫链的一类... 本文在k是固定的正整数,{f_n}是R^(k+1)上的Borel可测函数列时,得到了任意随机变量序列{X_mn≥0}的泛函{f_n(X_(n-k)…,X_n)}的强极限定理,它是Chung的关于独立随机变量序列的强大数律的推广,作为推论,得到了k重非齐次马尔科夫链的一类强极限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极限定理 k重非齐次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活动的利与弊
7
作者 赵敏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20,共4页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使计算机与教育相结合已迅速扩展为当今一个全新的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潮流,可以说,计算机进入学校、进入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为当今方兴未艾的新技术革命,为教育的改革和现代化提供了重...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使计算机与教育相结合已迅速扩展为当今一个全新的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潮流,可以说,计算机进入学校、进入家庭是社会的需要,为当今方兴未艾的新技术革命,为教育的改革和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将计算机引入教育领域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学手段和管理水平的现代化,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可能为教育活动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如心理疾病、体质下降、教育的两极分化等。认真地分析计算机在教育活动中的利与弊,扬长避短,有利于我国在教育领域中迅速、健康地推广计算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教育活动 齐次马尔科夫链 计算机应用 利与弊 心理疾病 教育评价 图书馆 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