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墩果酸衍生物DKS26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1
作者 韩萧萧 李晨驰 +5 位作者 刘冉阳 唐爽 冯琳琳 韩冰 谢汝佳 杨勤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28-1134,共7页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衍生物DKS26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40只健康5周龄C57/BL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二甲双胍(MET)组及DKS26组,后3组小鼠用40%CCl 4油溶液皮下注射加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小...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衍生物DKS26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40只健康5周龄C57/BL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CON)组、模型(MOD)组、二甲双胍(MET)组及DKS26组,后3组小鼠用40%CCl 4油溶液皮下注射加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小鼠NAFLD模型,MET组和DKS26组小鼠分别给予100 mg/(kg·d)的MET和DKS26灌胃干预、CON组和MOD组小鼠给予100 mg/(kg·d)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灌胃干预,1次/d,共6周;末次干预后麻醉各组小鼠,眼球取血,采用微板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水平;取血后处死各组小鼠,取肝右叶组织,制作匀浆采用微板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甘油三脂(TG)含量,制作切片采用油红O染色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脂滴沉积情况及组织形态学特征,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叉头转录因子O1(FoxO1)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MOD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及肝组织TG含量明显上升(P<0.01),肝细胞空泡样变明显、胞质脂质沉积过多,FoxO1与PEPCK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MOD组比较,MET组和DKS26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TG含量下降(P<0.01),且DKS26组小鼠血清ALT水平较MET组降低(P<0.05);病理形态学显示,MET组和DKS26组小鼠肝脏空泡变性及脂质沉积较MOD组改善,肝组织FoxO1和PEPCK蛋白表达下调(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口服DKS26可改善NAFLD小鼠肝功能损害与肝细胞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FoxO1信号通路介导的下游糖脂代谢关键酶PEPC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转录因子类 转移酶类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齐墩果酸衍生物DKS26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2
作者 杜新春 宋艳玲 何鑫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76-80,共5页
目的: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基于MEK激酶靶点的齐墩果酸衍生物。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确定能和关键位点结合的活性基团。以齐墩果酸为起始原料,经过C-28位酯化、C-3位引入酰胺基得到目标产物。结果:合成... 目的: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基于MEK激酶靶点的齐墩果酸衍生物。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确定能和关键位点结合的活性基团。以齐墩果酸为起始原料,经过C-28位酯化、C-3位引入酰胺基得到目标产物。结果:合成了4个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Ⅰ_(1)~Ⅰ_(4),其结构经MS、1H-NMR、^(13)C-NMR确证,体外研究显示它们的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母体齐墩果酸,其中Ⅰ_(4)对HepG2细胞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19.12μmol/L)。结论:Ⅰ_(4)有成为新型MEK抑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龙铉 刘宁宁 +2 位作者 裴晓娟 王迪峰 刘丹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6-479,共4页
为了开发具有潜在保肝和抗肿瘤活性的三萜类化合物,一些新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衍生物通过对碳-3位羟基,碳-28位羧基的修饰和碳-11位导入羰基而被合成.相关化合物的结构通过IR、1HNMR和13CNMR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果酸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廷贵 仝明明 +2 位作者 马开庆 韩大雄 张立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文首先以天然胰脂肪酶抑制剂齐墩果酸作为原料,设计合成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1H NMR、13C NMR及MS表征,然后采用对硝基苯酚法对其抑制胰脂肪酶作用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个全新合成... 本文首先以天然胰脂肪酶抑制剂齐墩果酸作为原料,设计合成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并对其结构进行1H NMR、13C NMR及MS表征,然后采用对硝基苯酚法对其抑制胰脂肪酶作用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分子对接分析其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个全新合成的衍生物,齐墩果烷-28-β-内酯和齐墩果烷-28-α,β-不饱和酯,其抑制胰脂肪酶活性(IC_(50):16.4和18.5μmol/L)均显著高于齐墩果酸(IC50:87.7μmol/L),分别为齐墩果酸的5.35倍和4.74倍。齐墩果酸和齐墩果烷-28-α,β-不饱和酯属于混合型抑制,特别地,齐墩果烷-28-β-内酯转变为竞争型抑制。抑酶活性提高主要与胰脂肪酶形成的氢键数目及衍生物的疏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脂肪酶 齐墩果酸衍生物 抑酶活性 抑制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衍生物与查耳酮的缀合物和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林卉 唐初 +1 位作者 杨光忠 徐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08,217,共6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了两种齐墩果酸衍生物与查耳酮的缀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首先,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缀合物和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反应,并测定了结合常数及相关的热力学参数;然后使用sybyl 8.0软件研究...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研究了两种齐墩果酸衍生物与查耳酮的缀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机理.首先,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缀合物和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反应,并测定了结合常数及相关的热力学参数;然后使用sybyl 8.0软件研究了缀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缀合物和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导致α-葡萄糖苷酶发生内源荧光淬灭,属于静态淬灭机制.缀合物1与α-葡萄糖苷酶在20℃和37℃下结合常数分别为42.91和75.42,结合位点均为0.53;缀合物2与α-葡萄糖苷酶在20℃和37℃下结合常数分别为59.88和92.87,结合位点分别为0.5和0.63.缀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中氢键和范德华力起重要作用,缀合物能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位点结合,作用力主要依靠缀合物酯羰基上的氧原子与酶结构中氨基酸上的氢所形成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与查耳酮缀合物 Α-葡萄糖苷酶 荧光光谱法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衍生物SZC014同时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和自噬 被引量:3
6
作者 谢贤鑫 王聪 +2 位作者 李伟杰 李欢 姜大庆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7-23,共7页
目的:齐墩果酸(OA)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如肝保护、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等。然而,它的活性相对较弱并且生物利用度低,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合成一种新的OA衍生物—SZC014,并研究它们在乳腺癌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 目的:齐墩果酸(OA)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如肝保护、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等。然而,它的活性相对较弱并且生物利用度低,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合成一种新的OA衍生物—SZC014,并研究它们在乳腺癌细胞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测定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OA及SZC014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应用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SZC014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拍摄SZC014处理后的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应用Westernblot分别测定SZC014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MTT实验证明,SCZ014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其生长抑制作用强于OA。PI染色流式细胞术证明SZC014诱MCF-7细胞周期停滞于G2/M期。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证明SZC014处理的MCF-7细胞中凋亡和自噬同时被发现。Westernblot结果提示SZC014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MCF-7细胞凋亡。此外,SZC014诱导Beclin1与ATG5的上调可能与MCF-7细胞自噬相关。结论:SZC014作为一种新的OA衍生物,表现出较OA更强的抗乳腺癌活性,且这种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凋亡及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自噬 乳腺癌细胞 齐墩果酸衍生物 SZC0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MEK靶点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蓬勃 宋艳玲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30-235,共6页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8个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和MS确认.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对目标化合物和MEK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目标产物与MEK激酶(PDB编号:4MX5)均具有高于母体化合物OA的结...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8个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和MS确认.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对目标化合物和MEK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目标产物与MEK激酶(PDB编号:4MX5)均具有高于母体化合物OA的结合能,其中化合物Ⅱ4的结合能达到-552.36kJ/mol,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合成 MEK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脯氨酸作为连接臂的聚乙二醇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艳玲 仝瑞杰 杜新春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18-321,共4页
为提高天然产物齐墩果酸的水溶性及生物活性,通过脯氨酸作为连接臂将聚乙二醇连接到齐墩果酸的C-3位羟基上,得到聚乙二醇-脯氨酸-齐墩果酸(PEG-Pro-OA)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IR和1H NMR确认.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化的齐墩果酸衍生物... 为提高天然产物齐墩果酸的水溶性及生物活性,通过脯氨酸作为连接臂将聚乙二醇连接到齐墩果酸的C-3位羟基上,得到聚乙二醇-脯氨酸-齐墩果酸(PEG-Pro-OA)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IR和1H NMR确认.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化的齐墩果酸衍生物水溶性显著提高,进一步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HepG2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脯氨酸 聚乙二醇 水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蓬勃 宋艳玲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7-31,共5页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母核A环进行扩环,生成A环为七元内酰胺环的齐墩果酸结构改造化合物,再对其28位进行酯化反应,设计并合成了3个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确认.通过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母核A环进行扩环,生成A环为七元内酰胺环的齐墩果酸结构改造化合物,再对其28位进行酯化反应,设计并合成了3个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确认.通过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BT-325)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BT-325和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齐墩果酸,其中化合物Ⅰ_(1)对BT-325细胞显示出较强活性(IC_(50)=17.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蓬勃 宋艳玲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25-29,共5页
以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对A环进行开环改造,28位酰胺结合,设计并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Ⅰ1~Ⅰ4).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确认,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以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胃癌细胞(SGC79... 以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对A环进行开环改造,28位酰胺结合,设计并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Ⅰ1~Ⅰ4).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确认,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以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OA;化合物Ⅰ4对A549细胞显示出较强活性(IC_(50)=13.3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C-3及C-28位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1
作者 谷彤彤 陈果 +1 位作者 刘黎明 孟艳秋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0期91-98,共8页
设计及合成一系列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及分子对接研究。以天然产物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3羟基和C-28羧基进行结构修饰,合成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乳腺癌细胞(MCF-7)... 设计及合成一系列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及分子对接研究。以天然产物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对其C-3羟基和C-28羧基进行结构修饰,合成新型齐墩果酸衍生物;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分析所合成化合物关键基团与PI3K受体的作用方式。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齐墩果酸衍生物,结构均经1HNMR、13 CNMR及MS谱确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N-[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2-氨基乙醇-4-三氟甲基苯甲酸酯(Ⅰ3)、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12-稀-28β-[N-(3-苯甲酰氨基丙基)]甲酰氨基(Ⅱ1)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母体齐墩果酸与阳性对照药Alpelisib相当。经过结构修饰后的齐墩果酸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分子对接 结构修饰 抗肿瘤活性 PI3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文良 陈剑 +2 位作者 马丽 吕寒 李维林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设计合成两个系列齐墩果酸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评价。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先导物,经酰化、取代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和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 目的设计合成两个系列齐墩果酸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评价。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先导物,经酰化、取代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和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两个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均经MS、1H-NMR谱确证。活性测定表明,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大部分齐墩果酸衍生物的活性高于齐墩果酸(IC50=0.502 mmol·L-1),其中,化合物6d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0.025 mmol·L-1),为齐墩果酸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化学合成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原文传递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艳秋 薛菁 +4 位作者 刘凤鑫 赵娜 张宇 刘文虎 庞舒月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5-269,共5页
以天然产物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经过氧化、酯化(酰化)、水解等反应合成了8个齐墩果酸衍生物,以MCF-7和A549细胞为靶细胞,紫杉醇和吉非替尼为阳性对照物,采用磺酰若丹明B(SRB)法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5a对A54... 以天然产物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经过氧化、酯化(酰化)、水解等反应合成了8个齐墩果酸衍生物,以MCF-7和A549细胞为靶细胞,紫杉醇和吉非替尼为阳性对照物,采用磺酰若丹明B(SRB)法进行初步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5a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母体齐墩果酸相当,化合物5d对A549细胞的抑制活性明显高于母体齐墩果酸。因此,化合物5a和5d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结构改造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合成及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翔宇 罗丽梅 +2 位作者 丁锐 郭牡丹 郑一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229,共8页
目的:开展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合成及抗非小细胞肺癌A549作用研究。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原料,通过氧化、鲍奇还原胺化、缩合等反应合成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采用CCK-8试剂盒、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和Caspase-3试剂盒分别检测A... 目的:开展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合成及抗非小细胞肺癌A549作用研究。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原料,通过氧化、鲍奇还原胺化、缩合等反应合成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采用CCK-8试剂盒、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和Caspase-3试剂盒分别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变化。结果:成功合成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3-N-(3,5,6-三甲基吡嗪-2-甲酰基)-齐墩果酸,产率为71.2%。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对A549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IC50为110μmol·L^(-1),CC50为146μmol·L^(-1)。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能诱导A549细胞株的凋亡,显著增强A549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结论:合成的齐墩果酸氮杂环衍生物结构为3-N-(3,5,6-三甲基吡嗪-2-甲酰基)-齐墩果酸,该化合物对A549细胞株具有增殖抑制作用。诱导A549细胞株凋亡与增强Caspase-3的酶活性可能是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合成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TOR激酶为靶点的齐墩果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艳玲 李玲 +2 位作者 刘忠岩 李杰 张蓬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5-342,共8页
本文以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OA)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引入mTOR小分子抑制剂的重要药效基团脲基或硫脲基,同时拼合多种生物活性片段,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的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对所合成的目标... 本文以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OA)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引入mTOR小分子抑制剂的重要药效基团脲基或硫脲基,同时拼合多种生物活性片段,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的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以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OA,其中I_3和II_3对HepG2细胞显示出较强的活性(IC_(50)=9.4和5.5μmol·L^(-1))。分子模拟对接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和mTOR激酶均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对化合物I_3和II_3进行mTOR激酶的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I_3和II_3对mTOR激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0.83和0.26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合成 分子对接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齐墩果酸和去氧胆酸衍生物合成及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鹏龙 程亚涛 +4 位作者 汪林 徐士勋 王艳慧 李强 雷海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94-497,共4页
目的合成齐墩果酸、去氧胆酸-丙酮基衍生物并评价2者对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丙酮/K2CO3作为反应体系,利用溴代川芎嗪分别与齐墩果酸和去氧胆酸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齐墩果酸和去氧胆酸衍生物。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horioalla... 目的合成齐墩果酸、去氧胆酸-丙酮基衍生物并评价2者对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以丙酮/K2CO3作为反应体系,利用溴代川芎嗪分别与齐墩果酸和去氧胆酸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齐墩果酸和去氧胆酸衍生物。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对其进行在体新生血管活性评价。结果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及IR确证为齐墩果酸乙酰甲酯和和去氧胆酸乙酰甲酯;二者作用于CAM模型后,新生血管的数目均比空白组减少。结论在丙酮/K2CO3/溴代川芎嗪反应体系中,得到齐墩果酸和去氧胆酸-丙酮基衍生物;经CAM模型测试发现去氧胆酸-丙酮基衍生物对新生血管具有较好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和去氧胆酸-丙酮基衍生物 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抗血管生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VEGFR为靶点的齐墩果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艳玲 刘忠岩 +2 位作者 李玲 李杰 张蓬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52-1861,共10页
以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引入乙二胺结构单元,并以乙二胺为连接臂拼合多种生物活性片段,设计并合成了20个新的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以人肝癌细胞(H... 以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引入乙二胺结构单元,并以乙二胺为连接臂拼合多种生物活性片段,设计并合成了20个新的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以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OA,其中I_6、I_8和I_9对HepG2细胞显示出较强的活性(IC_(50)=16.7、9.8和6.3μmol·L^(-1))。分子模拟对接研究表明,目标化合物I_6~I_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EGFR)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对化合物I_6~I_9进行VEGFR-2的抑制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I_9对VEGFR-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0.56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合成 分子对接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美琪 李晋明 +2 位作者 孟贝贝 王芷琦 孟艳秋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3-1370,共8页
以天然产物齐墩果酸为母体,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合成齐墩果酸衍生物,对C-3、C-28位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谱确证。通过噻唑蓝(MTT)法采用人肝... 以天然产物齐墩果酸为母体,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合成齐墩果酸衍生物,对C-3、C-28位进行结构改造,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谱确证。通过噻唑蓝(MTT)法采用人肝癌细胞(HepG2)和乳腺癌细胞(MCF-7)对其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I_(7)、II_(1)与阳性对照药相比有较强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活性高于母体OA;分子对接结果显示I_(7)和II_(1)与VEGFR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结构改造 抗肿瘤 计算机辅助设计
原文传递
齐墩果酸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以VEGFR-2为靶点的分子对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杰 宋艳玲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24-329,共6页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型齐墩果酸硫脲类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确认.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对目标化合物与VEGFR-2蛋白的作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与VEGFR-2蛋白的结合能(评分数值的绝对值)...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型齐墩果酸硫脲类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确认.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对目标化合物与VEGFR-2蛋白的作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与VEGFR-2蛋白的结合能(评分数值的绝对值)均高于母体化合物齐墩果酸,其中化合物Ⅰ5的结合能最高(-554.73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硫脲 合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A环并咪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20
作者 张蓬勃 宋艳玲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29-332,共4页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A环引入咪唑片段,28位酯化和生成酰胺结构,设计并合成3个新的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确认.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以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 以齐墩果酸为先导化合物,A环引入咪唑片段,28位酯化和生成酰胺结构,设计并合成3个新的衍生物,目标产物结构通过^(1)H-NMR确认.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以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OA,化合物Ⅱ_(2)对HepG2细胞显示出较强活性(IC_(50)=22.3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