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联合喷雾式鼻腔清洁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23例行机械通气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组(CH组)和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联合喷雾式鼻腔...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联合喷雾式鼻腔清洁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23例行机械通气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组(CH组)和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联合喷雾式鼻腔清洁法组(CH+PB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20~30 ml 生理盐水进行人工气道气囊上冲洗;CH组应用等量中药制剂冲洗;CH+PB组除进行气囊上冲洗外,同时予以专门护理喷雾器沿气管导管向鼻腔内壁喷雾清洁鼻腔。均为每8 h 1次。三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三组患者VAP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冲洗3 d、5 d、7 d人工气道气囊上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结果 CH组及CH+PB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4.63%和12.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组及CH+PB组早发VAP发生率分别为4.87%和2.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H组早发VAP率与CH+P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组及CH+PB组气囊上方滞留物含菌量(+++)较对照组减少,分别为16例、15例、32例(P<0.01)。结论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odel,CCM)对鼻畸形术后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鼻畸形术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odel,CCM)对鼻畸形术后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鼻畸形术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按照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清洁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完全依从21例,大部分时间能做到10例,一半时间能做到5例,无做不到病患,而对照组完全依从10例,大部分时间能做到11例,一半时间能做到11例,偶尔做到4例,观察组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2=10.201,P=0.017)。观察组鼻腔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鼻畸形术后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联合喷雾式鼻腔清洁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23例行机械通气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组(CH组)和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联合喷雾式鼻腔清洁法组(CH+PB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20~30 ml 生理盐水进行人工气道气囊上冲洗;CH组应用等量中药制剂冲洗;CH+PB组除进行气囊上冲洗外,同时予以专门护理喷雾器沿气管导管向鼻腔内壁喷雾清洁鼻腔。均为每8 h 1次。三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三组患者VAP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冲洗3 d、5 d、7 d人工气道气囊上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结果 CH组及CH+PB组VAP发生率分别为14.63%和12.1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组及CH+PB组早发VAP发生率分别为4.87%和2.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H组早发VAP率与CH+P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组及CH+PB组气囊上方滞留物含菌量(+++)较对照组减少,分别为16例、15例、32例(P<0.01)。结论中药制剂气囊上冲洗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文摘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Collaboration Care Model,CCM)对鼻畸形术后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鼻畸形术术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按照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清洁效果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完全依从21例,大部分时间能做到10例,一半时间能做到5例,无做不到病患,而对照组完全依从10例,大部分时间能做到11例,一半时间能做到11例,偶尔做到4例,观察组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2=10.201,P=0.017)。观察组鼻腔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明显提高鼻畸形术后患者鼻腔清洁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