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2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对冬季卧息地的选择 被引量:1
1
作者 滕丽微 刘知奇 +2 位作者 马建章 孙云龙 王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6-88,共3页
2009年1—3月,对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并与1999年对该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选择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了解经过10a的保护,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对卧息地选择是否存在差异。与1999年在此保护区的研... 2009年1—3月,对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并与1999年对该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选择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了解经过10a的保护,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对卧息地选择是否存在差异。与1999年在此保护区的研究结果相比,2009年冬季狍的卧息地主要为农田、隐蔽程度较低、距离水源较远、雪较浅、距离人为干扰较近、卧息地较短、窄和浅。1999年狍冬季卧息地的Fisher线性逐步判别函数F(1999)=4.063×雪深+0.644×卧息地宽+2.026×卧息地深-125.585,2009年狍冬季卧息地的Fisher线性逐步判别函数F(2009)=1.144×雪深+0.354×卧息地宽+0.294×卧息地深-14.218。逐步判别分析表明,影响冬季狍卧息地选择的因子贡献值的大小依次为雪深、卧息地宽和卧息地深,判别正确率为97.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息地选择 逐步判别分析 典则判别函数 冬季 三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春季水禽迁徙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丽 李梦莎 +1 位作者 刘尊显 权万浩 《野生动物》 2007年第3期11-14,共4页
笔者于2006年4月15日~5月5日,在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春季迁徙水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水禽35种,隶属于7目9科,总数量15 257只。鸭类最多,达9 898只,其次是雁类,为4 913只,其他还有大天鹅10只,鹭类56只,鹤类3... 笔者于2006年4月15日~5月5日,在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春季迁徙水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水禽35种,隶属于7目9科,总数量15 257只。鸭类最多,达9 898只,其次是雁类,为4 913只,其他还有大天鹅10只,鹭类56只,鹤类34只,鸥类72只,鹬类25只,鸊(?)类15只,凤头麦鸡200只,鸬鹚33只,骨顶鸡1只。统计的游禽共为14 869只,占总数量的97.46%;涉禽共为388只,只占总数量的2.54%。此外,对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自然保护区 迁徙 水禽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成功繁殖白尾海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琬婧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东临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是黑乌两江汇合的三角地带,属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三江保护区于1994年建立,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2002年加入“东北亚国际鹤类保护... 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东临乌苏里江、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毗邻,是黑乌两江汇合的三角地带,属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三江保护区于1994年建立,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2002年加入“东北亚国际鹤类保护网络”,并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自然保护区 乌苏里江 国家级保护区 国际重要湿地 白尾海雕 水域生态系统 内陆湿地 三江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喜祥 冯文义 李传宝 《野生动物》 1999年第5期12-13,共2页
三江自然保护区(133°40′~135°5′e,47°26′~48°28′n)位于我国三江平原的东北角,抚远县境内,总面积19.81万hm^2,其中核心区56034hm^2,缓冲区2056hm^2,实验区121494hm^2,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133°40′~135°5′e,47°26′~48°28′n)位于我国三江平原的东北角,抚远县境内,总面积19.81万hm^2,其中核心区56034hm^2,缓冲区2056hm^2,实验区121494hm^2,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是典型的低地高寒湿地,海拔低(平均海拔高度为50m,最低为34m),气温低(年平均气温为2.2℃),三江平原原始沼泽湿地景观的缩影,也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栖息地和停歇地。保护区北隔黑龙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保护区 水域生态系统 高寒湿地 沼泽湿地 物种多样性 社区经济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猛禽资源及保护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尊显 张庆艳 +1 位作者 郑志刚 李传宝 《野生动物》 2006年第5期32-34,共3页
通过1997~2004年三江自然保护区猛禽的调查研究。记录猛禽33种,分属2目4科,占黑龙江省猛禽种数的80.48%。其中隼形目24种,鸮形目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9种。由于栖息生境保护的加强和人为干扰的减少,保... 通过1997~2004年三江自然保护区猛禽的调查研究。记录猛禽33种,分属2目4科,占黑龙江省猛禽种数的80.48%。其中隼形目24种,鸮形目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9种。由于栖息生境保护的加强和人为干扰的减少,保护区猛禽数量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自然保护区 猛禽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狐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倩 李路云 +1 位作者 刘振生 滕丽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7,共13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赤狐(Vulpes vulpes)不同季节生境选择机制,制定合理的保护管理措施,于2013—2014年,在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样方法对其4个季节的生境选择进行比较研究,共调查了375个实验样方及229个对照样方,测量了10个与生境相关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赤狐生境选择存在差异性。赤狐冬季偏好选择农田和岛状林、郁闭度高的生境;春季赤狐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喜欢距水源距离远的生境;夏季偏好选择岛状林、农田,避免选择隐蔽级一般及食物丰富度低的生境,秋季偏好选择农田和湿地、郁闭度低,食物丰富度高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狐 各季节 生境选择 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对冬季卧息地的选择 被引量:28
7
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1 位作者 张恩迪 马建章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研究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狍昼间偏好选择位于岛状林和芦苇丛、覆盖度>10%、当年生枝条数>30枝、隐蔽级90%—99%、距水源距离<400m、距农田距离<500m、保温性>0.2℃、雪深>31cm、人为... 研究黑龙江三江自然保护区狍冬季卧息地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狍昼间偏好选择位于岛状林和芦苇丛、覆盖度>10%、当年生枝条数>30枝、隐蔽级90%—99%、距水源距离<400m、距农田距离<500m、保温性>0.2℃、雪深>31cm、人为干扰距离>1000m等生境因子的卧息地;狍夜间偏好选择位于岛状林、覆盖度>10%、当年生枝条数>30枝、隐蔽级为<90%、距水源距离<700m、距农田距离>500m、保温性>0.2℃、雪深>31cm、人为干扰距离>1000m等生境因子的卧息地。狍昼间与夜间卧息地在是否刨走积雪等松软物质、距农田距离、雪深、人为干扰距离和卧息地宽度上差异显著(P<0.05)。与夜间卧息地相比,狍昼间偏爱的卧息地具有接近农田、雪覆盖深和卧息地宽度较小等特征。狍对昼间卧息地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13.999-0.446×植被类型-0.003×距水源距离-0.003×距农田距离+0.915×保温性+0.487×雪深+0.001×人为干扰距离,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0.9%;狍对夜间卧息地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0.009-1.863×植被类型-0.004×距水源距离+0.946×保温性+0.002×人为干扰距离,选择概率为P=elogit(P)/1+elogit(P),模型的正确预测率为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息地 资源选择函数 冬季 三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春丽 闫万山 佟连军 《湿地科学》 CSCD 2009年第4期363-367,共5页
依据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个村屯310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湿地旅游的意愿受内、外部综合因素影响,户主年龄、对旅游的认知程度、拥有投... 依据黑龙江省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个村屯310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意愿的影响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湿地旅游的意愿受内、外部综合因素影响,户主年龄、对旅游的认知程度、拥有投资资金的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收入、农户参与的可行性、旅游资源情况和当地政府态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农户最关心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考虑农户的经济利益、建立完善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科学规划等促进农户参与湿地旅游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参与 湿地旅游 三江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英杰 王迪 原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2,共4页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依据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政策有待日趋完善的现实,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改进策略,认为:保护区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工作人员的培养,保护区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国家急需出台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出台全国性湿地资源保护法、拓宽湿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渠道、明确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清晰湿地资源权属等),相关部门需要增加湿地保护资金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管理 湿地保护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冬季食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路云 滕丽微 +2 位作者 刘振生 李艳香 滕云飞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9-32,37,共5页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2011年11~12月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活动区域中采集的16个粪便复合样本进行镜检,并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取食种类为10科16...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2011年11~12月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活动区域中采集的16个粪便复合样本进行镜检,并采用频率转换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狍取食种类为10科16种(属),取食植物类别中,乔木植物所占比例最高,为68.97%,灌木为21.02%,草本为10.04%。肋(相对密度)〉1%的植物共有5种,其中,白桦(40.87%)、毛榛子(20.46%)、蒙古栎(18.27%)、江柳(11.47%)、黄豆秸秆(6.00%)占孢冬季植物总量的97.07%,为狍冬季的主要食物。取食食物各科中,桦木科所占比例最大,为58.60%,其次为壳斗科和杨柳科,分别为19.00%和12.39%。并计算得出食物多样性指数H’为-2.16,均匀性指数J’为-0.79,食物生态位宽度B值为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狍 食性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保护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维 张兴云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1期55-57,84,共4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总结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的具体现实状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勘界立标、加强监督与考核、建立健全完整的监测等保护管理措施。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经营管理 保护措施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三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 李健 +2 位作者 张喜祥 冯文义 蒲金虎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年第2期62-63,共2页
分析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管理与周边居民生存权利的冲突;农民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造成环境污染;保护区管理资金短缺,科研实力薄弱;提出对保护区周边的居民进行教育和经济补偿,解决农民为了生存对保护区资源破坏的... 分析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管理与周边居民生存权利的冲突;农民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造成环境污染;保护区管理资金短缺,科研实力薄弱;提出对保护区周边的居民进行教育和经济补偿,解决农民为了生存对保护区资源破坏的问题;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开发绿色食品;对有经济价值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开展生态旅游;与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引进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自然保护区 管理问题 黑龙江 保护区管理 可再生资源 生存权利 保护管理 环境污染 资金短缺 科研实力 经济补偿 资源破坏 有机农业 绿色食品 经济价值 生态旅游 高等院校 农民 企业化 居民 周边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推介
13
《林业勘查设计》 2024年第4期I0004-I0004,共1页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跨越同江市和抚远市两个行政区域。东临前锋农场,西与洪河农场接壤,北与鸭绿河农场相接,总面积2183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水生、湿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环境,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东方...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跨越同江市和抚远市两个行政区域。东临前锋农场,西与洪河农场接壤,北与鸭绿河农场相接,总面积21836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水生、湿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环境,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包括东方白鹳、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大天鹅、小天鹅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洪河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东亚之肾”,境内拥有原始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景观。至今,该保护区保持着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性和典型性。它是我国唯一一个类型齐全、生态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区,能够全面反映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景观、岛状林原始特征和水域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方白鹤 主要保护对象 同江市 洪河农场 陆生生物 湿地生态系统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调查与分析
14
作者 张喜亭 张建宇 王文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44-50,共7页
探究森林个体、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有利于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植物多样性。选择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该区域29块乔木样方、145块灌木、草本和更新层样方植物个体大小和乔、... 探究森林个体、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有利于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提高植物多样性。选择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该区域29块乔木样方、145块灌木、草本和更新层样方植物个体大小和乔、灌、草本群落特征,记录植物科属种特征并计算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参数特征,揭示该区域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乔木层主要树种是落叶松(Larix gmelinii),相对多度为62.70%,其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灌木则以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相对多度最高,达到79.26%;草本以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相对多度最大,达到17.02%;更新层主要树种是白桦,相对多度为81.75%。(2)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乔木层平均树高为14.55 m,平均胸径为15.22 cm,平均郁闭度为0.72,平均密度为0.13株·m-2。灌木层平均树高为0.71 m,地径为1.01 cm,盖度为23.92%,密度为15.22株·m-2。草本层高度为43.02 cm,盖度为60.59%。更新层平均高度为1.76 m,平均地径为1.16 cm,平均密度为0.08株·m-2。(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密度与植物多样性变化关系最紧密。根据以上结果提出应该从个体特征和灌木保护指标着手,协同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维持良好林分结构等林分管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林分群落结构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伯利亚狍的冬季食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耕 李艳香 +3 位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孙慧 滕云飞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91-95,共5页
2011年11月~2012年1月,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西伯利亚狍的冬季食性,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狍冬季采食的植物类别共有17科25种,主要食物为粗茎鳞毛蕨、白桦、毛榛子、山杨和刺五加,可辨认的每种... 2011年11月~2012年1月,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研究了西伯利亚狍的冬季食性,结果表明:西伯利亚狍冬季采食的植物类别共有17科25种,主要食物为粗茎鳞毛蕨、白桦、毛榛子、山杨和刺五加,可辨认的每种植物相对密度(RD)分别为36.01%、12.10%、7.24%、6.22%、6.07%,共占食物组成比例的65.29%。取食植物类别中,乔木植物所占比例最高,为47.76%,灌木次之,为14.94%,草本最少,为37.30%。计算出的Shannon-Wiener指数H'值为-3.25;均匀度指数J'值为-1.01;生态位宽度B值为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狍 食性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爽 刘祥君 +3 位作者 曲秀春 王立凤 石兰英 郝婧玮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6,19,共4页
为了解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 为了解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14科364属725种,根据性质和用途可将植物资源分为药用、观赏等13类;按中国植被生长型分类,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一年生草本次之;拥有各种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比例最大;植被类型丰富,垂直地带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维管植物 多样性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丰林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金宇昌 李玉 《菌物研究》 CAS 201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对黑龙江省丰林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设置类型Ⅰ(红松纯林)、类型Ⅱ(云、冷杉红松林)、类型Ⅲ(椴树红松林)、类型Ⅳ(蒙古栎红松林)、类型Ⅴ(枫桦红松林)5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对群落内的大型真菌种类和数量进行了... 对黑龙江省丰林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共设置类型Ⅰ(红松纯林)、类型Ⅱ(云、冷杉红松林)、类型Ⅲ(椴树红松林)、类型Ⅳ(蒙古栎红松林)、类型Ⅴ(枫桦红松林)5种类型的植物群落,对群落内的大型真菌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采用Menhinick物种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对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测定。通过试验得出,R的变化趋势,类型Ⅲ>类型Ⅴ>类型Ⅱ>类型Ⅳ>类型Ⅰ;H′和D的变化趋势为类型Ⅴ>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Ⅳ>类型Ⅰ;E的变化趋势为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类型Ⅰ>类型Ⅴ。研究结果表明,大型真菌的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林自然保护区 大型真菌 植物群落 多样性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转移矩阵的黑龙江双河自然保护区土地覆被转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冯雨林 杨佳佳 吴梦红 《地质与资源》 CAS 2016年第5期500-504,共5页
选择2005与2012年两期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和转移矩阵数学模型,从景观转移方面对保护区景观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双河自然保护区在7年内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地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地、灌木及草地之间转化较为突出,与保护... 选择2005与2012年两期遥感影像,基于RS/GIS技术和转移矩阵数学模型,从景观转移方面对保护区景观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双河自然保护区在7年内土地利用格局及土地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林地、灌木及草地之间转化较为突出,与保护区的环境因素有直接关系.沼泽、水域、居民地及裸土地因其面积基数小,类间转化量较小.旱田较活跃,除居民地外,其余6类景观都有面积转化为旱地.林地和草地相互转化较为活跃,灌木和林地相互转化较为活跃.研究结果可以为保护区的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自然保护区 遥感 土地覆被 转移矩阵 动态变化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立凤 刘丹 +2 位作者 陈鑫 李然红 曲秀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131-134,共4页
为对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的种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小北湖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种子植物87科296属559种,含10种植物以上的优势科... 为对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植物资源的种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小北湖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种子植物87科296属559种,含10种植物以上的优势科有13科,其中不少属种在多种群落类型中为优势成分。植物资源按性质和用途分为13类,以药用植物最多,为257种,占38.88%;按Raunkiaer生活型分为5类,以地面芽植物最多,为241种,占43.11%;按中国植被生活型分为8类,以多年生草本最多,为336种,占60.11%;按水分生态类型分为4类,以中生植物最多,为411种,占7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小北湖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喜祥 冯文义 +1 位作者 李传宝 邢海林 《高师理科学刊》 2003年第2期55-59,共5页
1 994~ 2 0 0 2年通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鱼类的调查 ,记录鱼类 77种 ,分属于 9目 1 7科 5 6属 .占全省鱼类 1 0 5种的 73 % .其中 ,主要经济鱼类 2 5种 .由于保护区的成立 ,实行了封河育鱼 ,严厉打击保护区内的闲散捕捞分子 ,几年来从... 1 994~ 2 0 0 2年通过对三江自然保护区鱼类的调查 ,记录鱼类 77种 ,分属于 9目 1 7科 5 6属 .占全省鱼类 1 0 5种的 73 % .其中 ,主要经济鱼类 2 5种 .由于保护区的成立 ,实行了封河育鱼 ,严厉打击保护区内的闲散捕捞分子 ,几年来从鱼的数量上看 ,有增多的趋势 ,特别是鲫鱼 (Carassiusauratus)、鲤鱼 (Cyprinuscarpio)、泥鳅 (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鲶鱼 (Silurusasot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鱼类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