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视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亮
何珲
+4 位作者
代学龙
何博
李银霞
康波
姜冬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164,共3页
黑视蛋白可作为非视觉成像系统的光感受器和感光物质,参与调节动物生物节律和繁殖等功能。近年来,黑视蛋白已成为视蛋白家族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就黑视蛋白功能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揭示非视觉成像系统的分子调控机理提...
黑视蛋白可作为非视觉成像系统的光感受器和感光物质,参与调节动物生物节律和繁殖等功能。近年来,黑视蛋白已成为视蛋白家族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就黑视蛋白功能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揭示非视觉成像系统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视蛋白
非
视
觉成像系统
生物节律
繁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禽黑视蛋白对生物节律和繁殖行为的调节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珲
陆卫
+2 位作者
马容
康波
姜冬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1-52,共2页
哺乳动物光感受作用仅限于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和少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而非哺乳类脊椎动物存在许多的眼外光感受器,但是这些眼外光感受器的确切功能及其感光色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1]。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是感受光照并参与...
哺乳动物光感受作用仅限于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和少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而非哺乳类脊椎动物存在许多的眼外光感受器,但是这些眼外光感受器的确切功能及其感光色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1]。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是感受光照并参与调控生物节律和繁殖行为的主要部位。黑视蛋白(Melanopsin)是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表达的一种感光色素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均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行为
生物节律
黑视蛋白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家禽
非哺乳类脊椎动物
视
交叉上核
光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视蛋白在家禽光适应性调节中的作用
3
作者
耿爱莲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对外界光照变化的适应对生命来说至关重要。黑视蛋白作为一种感光色素,在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均有表达,除了参与机体感光、非视觉成像、光信号传导、褪黑激素分泌、昼夜节律、睡眠调节之外,黑视蛋白在机体组织内的适应性表...
对外界光照变化的适应对生命来说至关重要。黑视蛋白作为一种感光色素,在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均有表达,除了参与机体感光、非视觉成像、光信号传导、褪黑激素分泌、昼夜节律、睡眠调节之外,黑视蛋白在机体组织内的适应性表达也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黑视蛋白在以上光适应性调节中的作用及有关研究进展,以期为黑视蛋白在国内家禽中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视蛋白
光适应性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视蛋白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珊珊
戴泽平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6期2912-2914,共3页
目前,研究已证明脊椎动物视网膜上存在第3种光感受器,而且与视杆和视锥细胞有明显区别。这些内在光敏感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利用黑视蛋白作为其感光色素,不仅参与成像反应,更主要是参与非成像应答,如瞳孔对光反射、调节生物钟和活动力降...
目前,研究已证明脊椎动物视网膜上存在第3种光感受器,而且与视杆和视锥细胞有明显区别。这些内在光敏感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利用黑视蛋白作为其感光色素,不仅参与成像反应,更主要是参与非成像应答,如瞳孔对光反射、调节生物钟和活动力降低等。黑视蛋白与无脊椎动物视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分布于有爪蟾蜍的视网膜及其他多种组织,而几乎只见于小鼠和人的视网膜节细胞。该文就黑视蛋白系统的形态及功能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视蛋白
内在光敏感性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非成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视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5
作者
方伟
李金钢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3期61-63,共3页
黑视蛋白是一种新的维生素A类视蛋白,从它被发现就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黑视蛋白的化学本质、分布、最大吸收光谱、生理功能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阐明黑视蛋白与其他视蛋白的差异,有助于开展黑视蛋白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黑视蛋白
昼夜节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波长光照对周氏啮小蜂黑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刘新宇
王静
+1 位作者
潘丽娜
李敏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25-27,共3页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重大入侵害虫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趋光行为对周氏啮小蜂寻找食物、搜寻产卵场所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周氏啮小蜂的趋光性分子机制,选取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黑视蛋白基因(Melanop...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重大入侵害虫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趋光行为对周氏啮小蜂寻找食物、搜寻产卵场所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周氏啮小蜂的趋光性分子机制,选取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黑视蛋白基因(Melanopsin)进行探究。经不同波长,红色光(625~740 nm)、白色光(连续光谱)、蓝色光(440~490 nm)、黄色光(565~590 nm)4种光照射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Melanopsin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黑视蛋白基因受黄色光激发的表达量最多,其次为蓝色光。推测黑视蛋白基因的上游可能存在对黄色光波敏感的光诱导型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
光波
波长
黑视蛋白
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鱼类黑视蛋白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明明
李沪
楼宝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7期96-98,105,共4页
黑视蛋白具有感光特性,能够感知外界光谱并引起自身节律调控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该蛋白在鱼类眼部及脑部均有分布且其分子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并在多种生理途径如胚胎发育、光动反应、警觉反应及激素分泌等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上游调控...
黑视蛋白具有感光特性,能够感知外界光谱并引起自身节律调控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该蛋白在鱼类眼部及脑部均有分布且其分子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并在多种生理途径如胚胎发育、光动反应、警觉反应及激素分泌等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上游调控作用。该文主要介绍了黑视蛋白的分子结构组成,分析了黑视蛋白的感光过程,并对该蛋白在鱼类中的分部位点及表现形式和对鱼类的主要影响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黑视蛋白在多种生理途径中的广泛影响,为其在鱼类养殖中通过添加的方式来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目的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视蛋白
节律调控
激素分泌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视蛋白在调节睡眠——觉醒状态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慕文静
许庆瑞
张洪娟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第6期66-67,共2页
机体内稳态和生物节律的双重调控使睡眠达到最佳状态,通过眼中视网膜对光的信号传导让人体的睡眠发生正常的生物节律,其中视网膜中具有黑视蛋白表达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近年来最新发现的光感受器,它的神经纤维中黑视蛋白的表达...
机体内稳态和生物节律的双重调控使睡眠达到最佳状态,通过眼中视网膜对光的信号传导让人体的睡眠发生正常的生物节律,其中视网膜中具有黑视蛋白表达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近年来最新发现的光感受器,它的神经纤维中黑视蛋白的表达在光引导的睡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黑视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浅谈具有黑视蛋白表达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投射位点对睡眠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视蛋白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睡眠
觉醒
原文传递
昼夜节律与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金燕
宿晓娟
+1 位作者
刘春梦
叶河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近视的发展也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昼夜节律是生物体随着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生物节律,通过调控体内的生物钟系...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近视的发展也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昼夜节律是生物体随着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生物节律,通过调控体内的生物钟系统影响着生理和行为活动。而视网膜作为眼睛的光感受器,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将从昼夜节律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其与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近视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
视
昼夜节律
褪
黑
素
多巴胺
黑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3
10
作者
凌颖
毕爱玲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8-1652,共5页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是近20a来新发现的一类感光细胞。它们通过视色素黑视蛋白发挥感光功能,并将光信号传递至非成像功能脑区如视交叉上核(SCN)、橄榄前盖核(OPN)以控制昼夜节律光夹带和瞳孔对光反射;还有少部分信号投射...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是近20a来新发现的一类感光细胞。它们通过视色素黑视蛋白发挥感光功能,并将光信号传递至非成像功能脑区如视交叉上核(SCN)、橄榄前盖核(OPN)以控制昼夜节律光夹带和瞳孔对光反射;还有少部分信号投射至大脑成像区域如背外侧膝状核(dLGN)和上丘(SC)参与成像视觉。目前已发现6种ipRGC亚型(M1~M6),每种亚型都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这些细胞除了接收来自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信号输入,也在视网膜内部通过化学突触和电突触调节视网膜内信号转导,在视觉信号传递和视觉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ipRGC与多种眼科及全身性疾病存在重要联系。由此可见这是一类复杂且重要的细胞类型,本文从ipRGC的发现、一般生理特性、信号转导和与疾病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光敏性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黑视蛋白
昼夜节律
非成像
视
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1
作者
冯娇娇
宋继科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6-741,共6页
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是由于视网膜接收不到清晰的物像,从而导致眼轴异常伸长,进而诱导近视发生。由于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和玻璃体积血等原因导致的形觉剥夺引发的近视,其机制可能与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到的FDM的机制类似。...
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是由于视网膜接收不到清晰的物像,从而导致眼轴异常伸长,进而诱导近视发生。由于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和玻璃体积血等原因导致的形觉剥夺引发的近视,其机制可能与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到的FDM的机制类似。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眼部生长和屈光发育的视觉引导以及视网膜调控的存在。视网膜是首先感知异常视觉信号的组织,探讨FDM发生发展机制的关键在于阐明异常的视觉信号输入如何被视网膜所感知并产生相应的生理病理改变。目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如多巴胺、视黄酸、血管活性肠肽、黑视蛋白等视网膜神经递质以及视网膜离子外排机制的重要作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发展使得从宏观层面了解形觉剥夺时视网膜发生的整体改变成为可能,为进一步探究FDM的视网膜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
视
多巴胺
视
黄酸
血管活性肠肽
黑视蛋白
组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梅丸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魏宇娇
张丽霞
+2 位作者
孙志超
倘孟莹
陈爽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01-506,524,共7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巩膜上静脉烧灼法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乌梅丸组(WM),另将进行假手术的大鼠设为对照组(CG),每组各15只。WM组大鼠每日予乌梅丸...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巩膜上静脉烧灼法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乌梅丸组(WM),另将进行假手术的大鼠设为对照组(CG),每组各15只。WM组大鼠每日予乌梅丸水煎剂9 g/kg灌胃,CG组、MG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周6次,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次日2:00、8:00、14:00、20:00的4个时间点等距测量眼压来评估24 h眼压节律;取材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2:00血清生物节律相关指标,包括褪黑素(MT)、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内在光敏感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特异性蛋白—视黑质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视网膜形态:MG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破坏,内、外核层组织疏松,RGC排列紊乱,数量明显减少;WM组视网膜组织结构较为清晰完整,RGC少量丢失。(2)RGC凋亡率:MG组RGC凋亡率高于CG组(t=16.010,P=0.000),WM组RGC凋亡率低于MG组(t=-12.89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昼夜眼压波动:MG组大鼠各时间点眼压均高于CG组(t2:00=16.600、t8:00=19.190、t14:00=16.230、t20:00=15.900,均P=0.000);WM组大鼠2:00与8:00眼压低于MG组(t2:00=-2.796,P=0.009;t8:00=-4.16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鼠眼压整体峰值出现在凌晨2:00,2:00—8:00眼压呈缓降趋势,8:00—14:00眼压下降明显,14:00为眼压谷值时间。(4)生物节律相关指标:MG组大鼠血清MT表达低于CG组(t=-7.480,P=0.000);WM组大鼠血清MT、CORT表达均高于MG组(tMT=7.136、tCORT=5.390,均P=0.000),CRH表达低于MG组(t=-3.144,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视黑质蛋白:MG组大鼠视网膜视黑质蛋白表达低于CG组(t=-16.127,P=0.000);WM组大鼠视网膜视黑质蛋白表达高于MG组(t=6.39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28 d可导致视黑质蛋白表达降低,2:00血清MT分泌降低,昼夜眼压波动幅度增大,从而诱导RGC凋亡。厥阴病欲解时主方乌梅丸可能通过介导视黑质蛋白表达,改善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紊乱,抑制RG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厥阴欲解时
生物节律
乌梅丸
黑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节律光协同化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秀鸿
陶凯忠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79-283,284,共6页
黑视蛋白来源于脊椎动脉 ,但与无脊椎动物视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 ,分布于有爪蟾蜍和鳕鱼的视网膜及其它多种组织 ,而几乎只见于小鼠和人的视网膜节细胞。投射到视交叉上核的视网膜节细胞多表达黑视蛋白且具有光敏感性。光诱导的视网膜...
黑视蛋白来源于脊椎动脉 ,但与无脊椎动物视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 ,分布于有爪蟾蜍和鳕鱼的视网膜及其它多种组织 ,而几乎只见于小鼠和人的视网膜节细胞。投射到视交叉上核的视网膜节细胞多表达黑视蛋白且具有光敏感性。光诱导的视网膜节细胞反应阈值高、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长 ,与日节律光协同化相符。黑视蛋白、隐色素以及视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节律光协同化
黑视蛋白
分布
视
网膜节细胞
光敏感性
感光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主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彩色光瞳孔测量
14
作者
沈士雅
竺慧
+2 位作者
李蕊
李萧萧
刘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自主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是除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以外的第三类光感受器细胞,位于视网膜内层,由于其内含黑视蛋白,故具备自主感光能力。瞳孔对光反应(PLR)主要由ipRGCs介导产生。ipRGCs可通过黑视蛋白直接感受光信号产生PLR,也...
自主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是除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以外的第三类光感受器细胞,位于视网膜内层,由于其内含黑视蛋白,故具备自主感光能力。瞳孔对光反应(PLR)主要由ipRGCs介导产生。ipRGCs可通过黑视蛋白直接感受光信号产生PLR,也可被来自视杆、视锥细胞的信号激活产生PLR。由于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黑视蛋白产生的PLR各具特点,可采用不同强度和波长的光信号选择性刺激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黑视蛋白,通过对产生的PLR进行分析可间接反映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含黑视蛋白的ipRGCs的功能,这一方法称为彩色光瞳孔测量。现主要对ipRGCs介导PLR的通路、视杆/视锥细胞和黑视蛋白引起的PLR特点、彩色光瞳孔测量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希冀为相关眼科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对光反应
自主感光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黑视蛋白
彩色光瞳孔测量
原文传递
《自然-神经科学》:研究揭开偏头痛患者怕光之谜
1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携带黑视蛋白的细胞能够解释为什么光线会给偏头痛患者带来痛苦。研究人员在本周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关键词
神经科学
偏头痛
患者
自然
黑视蛋白
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
网络版
原文传递
奇妙的人体生物钟
16
《Newton-科学世界》
2003年第8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人体
生物钟
光敏
蛋白
黑视蛋白
感光系统
原文传递
发现生物钟调节剂
17
作者
陈宗伦
《知识就是力量》
2003年第2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人体
生物钟
视
网膜
黑视蛋白
原文传递
题名
黑视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亮
何珲
代学龙
何博
李银霞
康波
姜冬梅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出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2-164,共3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5103120003)
文摘
黑视蛋白可作为非视觉成像系统的光感受器和感光物质,参与调节动物生物节律和繁殖等功能。近年来,黑视蛋白已成为视蛋白家族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就黑视蛋白功能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揭示非视觉成像系统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
黑视蛋白
非
视
觉成像系统
生物节律
繁殖
综述
Keywords
melanopsin
non image-forming system
biological rhythm
reproduction
review
分类号
S814.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禽黑视蛋白对生物节律和繁殖行为的调节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珲
陆卫
马容
康波
姜冬梅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1-52,共2页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5103120003)
文摘
哺乳动物光感受作用仅限于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和少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而非哺乳类脊椎动物存在许多的眼外光感受器,但是这些眼外光感受器的确切功能及其感光色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1]。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是感受光照并参与调控生物节律和繁殖行为的主要部位。黑视蛋白(Melanopsin)是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ipRGCs)表达的一种感光色素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均有表达[。
关键词
繁殖行为
生物节律
黑视蛋白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家禽
非哺乳类脊椎动物
视
交叉上核
光感受器
分类号
Q959.72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视蛋白在家禽光适应性调节中的作用
3
作者
耿爱莲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353)
文摘
对外界光照变化的适应对生命来说至关重要。黑视蛋白作为一种感光色素,在家禽视网膜、松果体和视交叉上核均有表达,除了参与机体感光、非视觉成像、光信号传导、褪黑激素分泌、昼夜节律、睡眠调节之外,黑视蛋白在机体组织内的适应性表达也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黑视蛋白在以上光适应性调节中的作用及有关研究进展,以期为黑视蛋白在国内家禽中的广泛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视蛋白
光适应性
家禽
Keywords
melanopsin
photoadaption
poultry
分类号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视蛋白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珊珊
戴泽平
机构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麻醉科
出处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6期2912-2914,共3页
文摘
目前,研究已证明脊椎动物视网膜上存在第3种光感受器,而且与视杆和视锥细胞有明显区别。这些内在光敏感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利用黑视蛋白作为其感光色素,不仅参与成像反应,更主要是参与非成像应答,如瞳孔对光反射、调节生物钟和活动力降低等。黑视蛋白与无脊椎动物视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分布于有爪蟾蜍的视网膜及其他多种组织,而几乎只见于小鼠和人的视网膜节细胞。该文就黑视蛋白系统的形态及功能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
黑视蛋白
内在光敏感性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非成像反应
Keywords
Melanopsin
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
Non-image-forming response
分类号
R338.6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视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5
作者
方伟
李金钢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3期61-63,共3页
文摘
黑视蛋白是一种新的维生素A类视蛋白,从它被发现就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黑视蛋白的化学本质、分布、最大吸收光谱、生理功能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阐明黑视蛋白与其他视蛋白的差异,有助于开展黑视蛋白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黑视蛋白
昼夜节律
基因
Keywords
Melanopsin
Circadian rhythm
Gene
分类号
Q816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波长光照对周氏啮小蜂黑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刘新宇
王静
潘丽娜
李敏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漯河市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25-27,共3页
文摘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重大入侵害虫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趋光行为对周氏啮小蜂寻找食物、搜寻产卵场所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周氏啮小蜂的趋光性分子机制,选取在视觉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黑视蛋白基因(Melanopsin)进行探究。经不同波长,红色光(625~740 nm)、白色光(连续光谱)、蓝色光(440~490 nm)、黄色光(565~590 nm)4种光照射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Melanopsin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黑视蛋白基因受黄色光激发的表达量最多,其次为蓝色光。推测黑视蛋白基因的上游可能存在对黄色光波敏感的光诱导型启动子。
关键词
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
光波
波长
黑视蛋白
基因
表达
分类号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77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鱼类黑视蛋白研究进展
7
作者
韩明明
李沪
楼宝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浙江海洋大学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7期96-98,105,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901204)
象山县科技计划项目(2019C0001)。
文摘
黑视蛋白具有感光特性,能够感知外界光谱并引起自身节律调控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该蛋白在鱼类眼部及脑部均有分布且其分子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并在多种生理途径如胚胎发育、光动反应、警觉反应及激素分泌等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上游调控作用。该文主要介绍了黑视蛋白的分子结构组成,分析了黑视蛋白的感光过程,并对该蛋白在鱼类中的分部位点及表现形式和对鱼类的主要影响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黑视蛋白在多种生理途径中的广泛影响,为其在鱼类养殖中通过添加的方式来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目的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黑视蛋白
节律调控
激素分泌
胚胎发育
Keywords
Melanopsin
Rhythm regulation
Endocrine
Embryo development
分类号
S965.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视蛋白在调节睡眠——觉醒状态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慕文静
许庆瑞
张洪娟
机构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出处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第6期66-67,共2页
文摘
机体内稳态和生物节律的双重调控使睡眠达到最佳状态,通过眼中视网膜对光的信号传导让人体的睡眠发生正常的生物节律,其中视网膜中具有黑视蛋白表达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近年来最新发现的光感受器,它的神经纤维中黑视蛋白的表达在光引导的睡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黑视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浅谈具有黑视蛋白表达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投射位点对睡眠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黑视蛋白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睡眠
觉醒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昼夜节律与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金燕
宿晓娟
刘春梦
叶河江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基金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No.2023zd001)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No.2023MS580)。
文摘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近视的发展也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昼夜节律是生物体随着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生物节律,通过调控体内的生物钟系统影响着生理和行为活动。而视网膜作为眼睛的光感受器,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将从昼夜节律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其与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近视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近
视
昼夜节律
褪
黑
素
多巴胺
黑视蛋白
Keywords
Myopia
Circadian rhythms
Melatonin
Dopamine
Melanopsin
分类号
R77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3
10
作者
凌颖
毕爱玲
毕宏生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省眼视光与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视觉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儿童青少年健康与近视防控研究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眼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8-165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710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2074498)。
文摘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是近20a来新发现的一类感光细胞。它们通过视色素黑视蛋白发挥感光功能,并将光信号传递至非成像功能脑区如视交叉上核(SCN)、橄榄前盖核(OPN)以控制昼夜节律光夹带和瞳孔对光反射;还有少部分信号投射至大脑成像区域如背外侧膝状核(dLGN)和上丘(SC)参与成像视觉。目前已发现6种ipRGC亚型(M1~M6),每种亚型都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这些细胞除了接收来自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信号输入,也在视网膜内部通过化学突触和电突触调节视网膜内信号转导,在视觉信号传递和视觉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ipRGC与多种眼科及全身性疾病存在重要联系。由此可见这是一类复杂且重要的细胞类型,本文从ipRGC的发现、一般生理特性、信号转导和与疾病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内在光敏性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黑视蛋白
昼夜节律
非成像
视
觉功能
Keywords
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
melanopsin
circadian rhythm
non-imaging-forming visual functions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1
作者
冯娇娇
宋继科
毕宏生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6-741,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YFC1710203)。
文摘
形觉剥夺性近视(FDM)是由于视网膜接收不到清晰的物像,从而导致眼轴异常伸长,进而诱导近视发生。由于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和玻璃体积血等原因导致的形觉剥夺引发的近视,其机制可能与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到的FDM的机制类似。动物模型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眼部生长和屈光发育的视觉引导以及视网膜调控的存在。视网膜是首先感知异常视觉信号的组织,探讨FDM发生发展机制的关键在于阐明异常的视觉信号输入如何被视网膜所感知并产生相应的生理病理改变。目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如多巴胺、视黄酸、血管活性肠肽、黑视蛋白等视网膜神经递质以及视网膜离子外排机制的重要作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发展使得从宏观层面了解形觉剥夺时视网膜发生的整体改变成为可能,为进一步探究FDM的视网膜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
视
多巴胺
视
黄酸
血管活性肠肽
黑视蛋白
组学技术
Keywords
form-deprivation myopia
dopamine
retinoic acid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melanopsin
omics technology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梅丸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作者
魏宇娇
张丽霞
孙志超
倘孟莹
陈爽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01-506,52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450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2197)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A02605)。
文摘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巩膜上静脉烧灼法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和乌梅丸组(WM),另将进行假手术的大鼠设为对照组(CG),每组各15只。WM组大鼠每日予乌梅丸水煎剂9 g/kg灌胃,CG组、MG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每周6次,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次日2:00、8:00、14:00、20:00的4个时间点等距测量眼压来评估24 h眼压节律;取材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2:00血清生物节律相关指标,包括褪黑素(MT)、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内在光敏感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特异性蛋白—视黑质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视网膜形态:MG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破坏,内、外核层组织疏松,RGC排列紊乱,数量明显减少;WM组视网膜组织结构较为清晰完整,RGC少量丢失。(2)RGC凋亡率:MG组RGC凋亡率高于CG组(t=16.010,P=0.000),WM组RGC凋亡率低于MG组(t=-12.89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昼夜眼压波动:MG组大鼠各时间点眼压均高于CG组(t2:00=16.600、t8:00=19.190、t14:00=16.230、t20:00=15.900,均P=0.000);WM组大鼠2:00与8:00眼压低于MG组(t2:00=-2.796,P=0.009;t8:00=-4.16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大鼠眼压整体峰值出现在凌晨2:00,2:00—8:00眼压呈缓降趋势,8:00—14:00眼压下降明显,14:00为眼压谷值时间。(4)生物节律相关指标:MG组大鼠血清MT表达低于CG组(t=-7.480,P=0.000);WM组大鼠血清MT、CORT表达均高于MG组(tMT=7.136、tCORT=5.390,均P=0.000),CRH表达低于MG组(t=-3.144,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视黑质蛋白:MG组大鼠视网膜视黑质蛋白表达低于CG组(t=-16.127,P=0.000);WM组大鼠视网膜视黑质蛋白表达高于MG组(t=6.39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28 d可导致视黑质蛋白表达降低,2:00血清MT分泌降低,昼夜眼压波动幅度增大,从而诱导RGC凋亡。厥阴病欲解时主方乌梅丸可能通过介导视黑质蛋白表达,改善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紊乱,抑制RGC凋亡。
关键词
青光眼
厥阴欲解时
生物节律
乌梅丸
黑视蛋白
Keywords
glaucoma
alleviating hypochondriac disease
chronobiological rhythm
Wumei Pill
melanopsin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节律光协同化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秀鸿
陶凯忠
机构
重庆市石柱县民族中学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医教研室
出处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3期279-283,284,共6页
文摘
黑视蛋白来源于脊椎动脉 ,但与无脊椎动物视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 ,分布于有爪蟾蜍和鳕鱼的视网膜及其它多种组织 ,而几乎只见于小鼠和人的视网膜节细胞。投射到视交叉上核的视网膜节细胞多表达黑视蛋白且具有光敏感性。光诱导的视网膜节细胞反应阈值高、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长 ,与日节律光协同化相符。黑视蛋白、隐色素以及视杆。
关键词
日节律光协同化
黑视蛋白
分布
视
网膜节细胞
光敏感性
感光物质
分类号
R3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Q436 [生物学—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主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彩色光瞳孔测量
14
作者
沈士雅
竺慧
李蕊
李萧萧
刘虎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198、81803258)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9_0322)。
文摘
自主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s)是除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以外的第三类光感受器细胞,位于视网膜内层,由于其内含黑视蛋白,故具备自主感光能力。瞳孔对光反应(PLR)主要由ipRGCs介导产生。ipRGCs可通过黑视蛋白直接感受光信号产生PLR,也可被来自视杆、视锥细胞的信号激活产生PLR。由于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黑视蛋白产生的PLR各具特点,可采用不同强度和波长的光信号选择性刺激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黑视蛋白,通过对产生的PLR进行分析可间接反映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含黑视蛋白的ipRGCs的功能,这一方法称为彩色光瞳孔测量。现主要对ipRGCs介导PLR的通路、视杆/视锥细胞和黑视蛋白引起的PLR特点、彩色光瞳孔测量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希冀为相关眼科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瞳孔对光反应
自主感光
视
网膜神经节细胞
黑视蛋白
彩色光瞳孔测量
Keywords
pupillary light reflex
independent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s
melanopsin
chromatic pupillometry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自然-神经科学》:研究揭开偏头痛患者怕光之谜
15
出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文摘
携带黑视蛋白的细胞能够解释为什么光线会给偏头痛患者带来痛苦。研究人员在本周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关键词
神经科学
偏头痛
患者
自然
黑视蛋白
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
网络版
分类号
Q42 [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奇妙的人体生物钟
16
出处
《Newton-科学世界》
2003年第8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人体
生物钟
光敏
蛋白
黑视蛋白
感光系统
分类号
Q811.213 [生物学—生物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发现生物钟调节剂
17
作者
陈宗伦
出处
《知识就是力量》
2003年第2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人体
生物钟
视
网膜
黑视蛋白
分类号
Q811.213 [生物学—生物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视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胡亮
何珲
代学龙
何博
李银霞
康波
姜冬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禽黑视蛋白对生物节律和繁殖行为的调节
何珲
陆卫
马容
康波
姜冬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黑视蛋白在家禽光适应性调节中的作用
耿爱莲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黑视蛋白系统的研究进展
刘珊珊
戴泽平
《医学综述》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黑视蛋白研究进展
方伟
李金钢
《安徽农学通报》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波长光照对周氏啮小蜂黑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新宇
王静
潘丽娜
李敏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鱼类黑视蛋白研究进展
韩明明
李沪
楼宝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黑视蛋白在调节睡眠——觉醒状态中的作用研究
慕文静
许庆瑞
张洪娟
《黑龙江中医药》
2016
1
原文传递
9
昼夜节律与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王金燕
宿晓娟
刘春梦
叶河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内在光敏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研究现状与展望
凌颖
毕爱玲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冯娇娇
宋继科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乌梅丸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生物节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魏宇娇
张丽霞
孙志超
倘孟莹
陈爽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日节律光协同化研究进展
张秀鸿
陶凯忠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自主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彩色光瞳孔测量
沈士雅
竺慧
李蕊
李萧萧
刘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
0
原文传递
15
《自然-神经科学》:研究揭开偏头痛患者怕光之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
0
原文传递
16
奇妙的人体生物钟
《Newton-科学世界》
2003
0
原文传递
17
发现生物钟调节剂
陈宗伦
《知识就是力量》
200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