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37靶向MITF调控山羊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于凤姣 刘开东 +5 位作者 宋伟杰 柳楠 李和刚 赵金山 高霄霄 贺建宁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旨在探讨miR-137在黑山羊被毛颜色形成中的调控作用,为研究黑色素生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选取4日龄黑山羊肩后约5 cm处皮肤组织分离黑色素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试验对黑色素细胞定位,采用多巴染色和免疫荧光的方法... 旨在探讨miR-137在黑山羊被毛颜色形成中的调控作用,为研究黑色素生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选取4日龄黑山羊肩后约5 cm处皮肤组织分离黑色素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试验对黑色素细胞定位,采用多巴染色和免疫荧光的方法鉴定山羊黑色素细胞,裂解黑色素细胞测定黑色素的含量,通过细胞转染、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探究miR-137通过靶向黑素细胞诱导转录因子(melanocyte indu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对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在毛乳头上方及外毛根鞘处有黑色素细胞的存在,黑色素细胞呈两极或三极状,多巴染色鉴定黑色素细胞呈棕黑色阳性,免疫荧光鉴定毛色生成有关的标记基因表达阳性。转染过表达载体后的山羊黑色素细胞与NC组相比,黑色素含量降低(P<0.05),同时,inhibitor组趋势相反(P<0.05)。通过RT-qPCR与Western blot对黑色素细胞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或抑制miR-137对靶基因MITF的mRNA表达水平影响并不显著(P>0.05)。而过表达miR-137对黑色素细胞生成的标志基因TYR、TYRP-1、TYRP-2的mRNA表达起抑制作用(P<0.05),同时,inhibitor组趋势相反(P<0.05)。MITF的蛋白质表达水平mimic组显著低于mimic NC组(P<0.05),inhibitor组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nhibitor NC组(P<0.05),mimic组黑色素细胞生成的标志基因TYR、TYRP-1、TYRP-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imic NC组(P<0.05),inhibitor组高于inhibitor NC组(P<0.05)。本研究发现,miR-137不影响MITF的mRNA表达量,而是通过靶向MITF间接抑制山羊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这为研究miR-137在山羊肤色和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7 MITF 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生成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方法、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以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2
作者 祁灵 施振生 +5 位作者 王红岩 周天琪 李贵中 赵萌 程辉 程自豪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7,共16页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和矿物学方法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判别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母岩性质和构造背景特征,矿物学方法则通过矿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识别源区位置及其搬运路径。目前,黑... 黑色页岩物源研究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和矿物学方法等。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判别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母岩性质和构造背景特征,矿物学方法则通过矿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识别源区位置及其搬运路径。目前,黑色页岩物源分析仅能指出潜在物源区性质,而源区具体位置、源区分布范围以及沉积物搬运路径尚未明确。以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为例,系统分析其物源特征:①通过主成分分析识别出活动性元素(Si,Al,Ca,Fe,Ba,Ta,Th和Zr)和不活动性元素(Ti,P,Na,Mn,Yb,Lu和Tm)。②源岩成分成熟度整体偏低,经历了低-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沉积分选作用和再循环作用对源岩元素特征影响微弱。③母岩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源区构造背景以碰撞环境为主,部分来源裂谷环境。④沉积物物源以黔中-雪峰古隆起为主,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次之。其中宜203井区、长宁地区、泸州地区以及川南东北地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黔中-雪峰隆起,威远地区的威207井附近沉积物主要来源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物源分析中影响沉积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矿物组分含量分布的因素多,需结合稳定同位素、高分辨率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多指标、多学科交叉研究,大数据分析手段才能全面了解黑色页岩的物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元素地球化学 黑色页岩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川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祛邪扶正”法浅析黑色素瘤的中医治疗
3
作者 严张仁 刘灿 +1 位作者 邓思巧 沈丹丹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期177-180,共4页
恶性黑色素瘤(MM)为发病率逐渐增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皮肤肿瘤中致死率最高。西医常针对病灶局部进行手术切除、化放疗治疗,晚期多针对全身进行个性化靶向及免疫治疗,但难取得良好预后,其不良反应、疗效、准确度也有待商榷。中医对MM... 恶性黑色素瘤(MM)为发病率逐渐增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在皮肤肿瘤中致死率最高。西医常针对病灶局部进行手术切除、化放疗治疗,晚期多针对全身进行个性化靶向及免疫治疗,但难取得良好预后,其不良反应、疗效、准确度也有待商榷。中医对MM病因病机及治疗有独特的认识,认为其符合“正虚邪实”基础理论。在充分进行西医系统治疗后,可参考中医“祛邪扶正”法着眼于机体整体为综合性治疗MM提供更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中医药 祛邪扶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中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的关联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李婷婷 王鹏 +1 位作者 赵娟 康晓静 《实用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分析同源盒A9(homeobox A9,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并探索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黑色素瘤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MethSurv数据库分析人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中HOXA9基因启动子... 目的分析同源盒A9(homeobox A9,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并探索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黑色素瘤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MethSurv数据库分析人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中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采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分析SKCM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OXA9 mRNA表达水平。DNA甲基化交互式可视化数据库(DNA Methylation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Database,DNMIVD)分析SKCM中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的关系。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分析SKCM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HOXA9蛋白表达水平。在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中进行验证:20μmol/L 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375细胞72 h,以未经药物干预的常规培养A375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采用定量反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OXA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urvivalMeth数据库分析SKCM中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MethSurv数据库分析表明,SKCM中HOXA9基因甲基化多发生在启动子区CpG岛,且多为高甲基化水平。GEPIA数据库分析表明,SKCM组织中HOXA9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1),不同分期的SKCM患者HOXA9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MIVD数据库分析表明,SKCM中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其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0.34,P<0.01)。HPA数据库分析显示,HOXA9在正常皮肤组织内中等表达,在SKCM组织内低表达。A375细胞实验显示,对照组HOXA9基因启动子区表现为甲基化状态,经5-azaC处理72 h后,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状态并存,HOXA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1.73±0.28)vs(1.01±0.15),P=0.017;(0.62±0.03)vs(0.50±0.01),P=0.019]。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HOXA9启动子区高甲基化水平与SKCM患者较短的OS相关(HR=0.59,95%CI:0.34~1.01,P=0.016)。结论SKCM中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高,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低,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HOXA9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与SKCM的发生相关。HOXA9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是SKCM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同源盒A9 DNA甲基化 数据挖掘 A37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发性泪囊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继发出血患者的护理
5
作者 陈惠莲 董佩芳 +1 位作者 陈婉君 钟朋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总结我院2022年9月收治的1例罕见的原发性泪囊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lacrimal sac,PMML)术后继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对患者进行去除出血易感因素的评估并正确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在出血发生时及时准确判断引... 总结我院2022年9月收治的1例罕见的原发性泪囊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lacrimal sac,PMML)术后继发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对患者进行去除出血易感因素的评估并正确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在出血发生时及时准确判断引起出血的原因并立刻填塞止血,填塞后动态监测眼鼻部疼痛、眼压、眶压及视力变化,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避免视力不可逆性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较好顺利出院。根据患者特点,做好术前评估及术后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以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 恶性黑色素瘤 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犬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学和PN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6
作者 贾茜涵 石俊超 +4 位作者 张竞 马莹 刘政 陆慧君 贺文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对4例疑似犬肿瘤的临床病例进行确诊,本文对临床送检的4例疑似犬肿瘤的肿物样本进行组织切片制作,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镜下可见增生的细胞排列呈束状、片状、巢状和螺纹状等,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部分细胞胞浆内含有黑色素颗... 为了对4例疑似犬肿瘤的临床病例进行确诊,本文对临床送检的4例疑似犬肿瘤的肿物样本进行组织切片制作,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镜下可见增生的细胞排列呈束状、片状、巢状和螺纹状等,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部分细胞胞浆内含有黑色素颗粒,符合黑色素细胞肿瘤的特征;为了进一步观察细胞形态并对肿物进行确诊,使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PNL-2)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并用二氨基联苯胺(DAB)和3-氨基-9-乙基卡唑(AEC)显色液对其显色,结果均为恶性黑色素瘤(MM)。本试验通过对肿物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和IHC染色结果综合分析,将4例病例诊断为MM。试验结果不仅为犬MM的病理诊断提供参考,还为比较医学中MM的确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MM) 苏木精-伊红(H.E.) 免疫组织化学(IHC) 黑色素瘤相关抗原(PN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脑小脑角区脑膜黑色素细胞瘤1例
7
作者 张丽萍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病例男性,61岁,因咳嗽就诊,CT检查偶然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病程中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平扫可见左侧桥脑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区肿瘤呈高密度,平扫CT值约47 HU,大小为26 mm×21 mm... 病例男性,61岁,因咳嗽就诊,CT检查偶然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病程中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平扫可见左侧桥脑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区肿瘤呈高密度,平扫CT值约47 HU,大小为26 mm×21 mm;CT增强可见肿瘤均匀强化,动脉期平均CT值约76 HU,容积再现重建影像上肿瘤边缘可见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分支绕行,邻近骨质未见吸收、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脑小脑角 鉴别诊断 脑膜肿瘤 黑色素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功能化上转换纳米材料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特异性成像的研究
8
作者 赵兵新 符爱存 +2 位作者 李秀红 魏丽 王卫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观察通过改进方法制备出的新型功能化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PEG-Tf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的特异性成像现象。方法:制备出NaYF_(4)∶Yb/Er(UCNPs),再等离子体处理将之表面羧基化;分别接载氨基聚乙二醇和转铁蛋白(Tf)制备出UCNP... 目的:观察通过改进方法制备出的新型功能化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PEG-Tf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的特异性成像现象。方法:制备出NaYF_(4)∶Yb/Er(UCNPs),再等离子体处理将之表面羧基化;分别接载氨基聚乙二醇和转铁蛋白(Tf)制备出UCNPs-PEG-Tf。对其进行相应表征,检测其生物相容性,通过荧光分光光度仪和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对OCM-1的特异性荧光现象。结果:相应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UCNPs和UCNPs-PEG,以及进一步接载Tf后形成的UCNPs-PEG-Tf。复合物UCNPs-PEG-Tf具有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发出显著的绿色荧光。同样条件下,荧光强度检测结果和倒置荧光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均证明其在细胞OCM-1成像方面的显著特异性。结论:合成的新型功能化UCNPs-PEG-Tf纳米复合物生物相容性好,且可以对细胞OCM-1特异性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纳米颗粒 等离子体 脉络膜黑色素瘤 转铁蛋白 特异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现状
9
作者 刘炜 张敏 +3 位作者 朱照琪 王毅 梁卫东 孙寒雪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1-353,共13页
二氧化钛(TiO_(2))是典型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较宽的能量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黑色TiO_(2)(B-TiO_(2))纳米材料通过在TiO_(2)表面构筑结构缺陷降低带隙宽度,能够有效提高其可见光响应性能和量子效率... 二氧化钛(TiO_(2))是典型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较宽的能量带隙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黑色TiO_(2)(B-TiO_(2))纳米材料通过在TiO_(2)表面构筑结构缺陷降低带隙宽度,能够有效提高其可见光响应性能和量子效率。本文总结了B-TiO_(2)的基本特性,包括光学性质、晶型、缺陷与微观结构性质,并对近年来B-TiO_(2)的制备与缺陷构筑方法(如气氛焙烧法、溶胶-凝胶法、化学还原法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同时,本文梳理了黑色TiO_(2)性能提升策略及其在水体净化、有机物降解、能源转换及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B-TiO_(2)研究领域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为:结合理论和实验深入探讨其结构-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是合理设计B-TiO_(2)表面缺陷、开发高效合成方法的基础,先进的表征和分析手段有待加强;在保持高活性的同时,开发结构更加稳定的B-TiO_(2)是将其推向实际应用的重要前提;此外,交叉学科的发展应推动B-TiO_(2)的应用范围向更多领域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二氧化钛 光催化 降解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促进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失巢凋亡
10
作者 甘雨灵 李廷栋 +2 位作者 刘利兵 周英芬 潘东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系失巢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筛选褪黑素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最佳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4组:抗失巢凋亡模型组、TrkB激活剂组、褪黑素组、褪黑素+TrkB激活剂组;细胞活性/细胞毒性试剂盒(...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黑色素瘤细胞系失巢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筛选褪黑素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最佳药物浓度;将细胞分为4组:抗失巢凋亡模型组、TrkB激活剂组、褪黑素组、褪黑素+TrkB激活剂组;细胞活性/细胞毒性试剂盒(Calcein AM/EthD-1)检测黑色素瘤细胞失巢凋亡;荧光探针DCFH-DA进行活性氧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rf2蛋白和TrkB蛋白的表达。结果褪黑素可以明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0^(-7)μmol/L,其抑制作用与诱导黑色素瘤细胞的失巢凋亡有关。褪黑素可以上调细胞活性氧生成(P<0.05),而加入TrkB激活剂可以拮抗此作用。褪黑素可降低黑色素瘤细胞中Nrf2蛋白和TrkB蛋白表达(P<0.05),而加入TrkB激活剂可以抑制褪黑素对Nrf2蛋白和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P<0.05)。结论褪黑素可通过诱导细胞失巢凋亡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褪黑素 失巢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页岩中微纳米石英成因及其沉积环境指示意义——以上扬子西南缘筇竹寺组黑色页岩为例
11
作者 闵华军 张廷山 +2 位作者 李季林 祝海华 赵少泽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5-348,共14页
【目的】上扬子西南缘筇竹寺组黑色页岩中微纳米石英成因、硅质来源及其差异发育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采集不同剖面的筇竹寺组底部黑色页岩样品36个,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页岩的全岩矿物组成,利用普通薄片、场扫... 【目的】上扬子西南缘筇竹寺组黑色页岩中微纳米石英成因、硅质来源及其差异发育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方法】采集不同剖面的筇竹寺组底部黑色页岩样品36个,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页岩的全岩矿物组成,利用普通薄片、场扫描电镜(FE-SEM)分析页岩岩性、微观结构及微纳米石英的结构与产状,采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SEM-CL)技术分析矿物的阴极发光特征,采用燃烧法分析岩石总有机碳含量(TOC)。【结果】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岩性多样(雷波马劲子剖面、镇雄Z1井以粉砂岩为主,合肥松林剖面以泥岩为主);页岩中微纳米石英粒径一般几百纳米至2μm,自形—他形,群集或分散产出,阴极射线下不发光—微弱发光;纵横向上,微纳米石英具有非均衡发育的特征(大量共生或少量产出),总体上东部(松林)较西部(雷波马劲子、Z1井)、黑色页岩下段较上段更为发育。【结论】微纳米石英为成岩自生,硅质来源多样,热液硅可能为大量共生的微纳米石英提供了主要硅质来源;研究区筇竹寺组黑色页岩中微纳米石英发育程度对上升流具有一定指示意义,黑色页岩中微纳米石英较多指示上升流或热液影响明显的沉积环境,微纳米石英较少则可能指示滞留、缺氧(或上升流影响小)的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成因 微纳米石英 黑色页岩 筇竹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12
作者 周慧 李婕 +3 位作者 胡利娟 刘慧梅 张伟 王丽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将MV3细胞分为NC组、Tet-L组(5μmol/L)、Tet-M组(10μmol/L)、Tet-H组(15μmol/L)、RU....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将MV3细胞分为NC组、Tet-L组(5μmol/L)、Tet-M组(10μmol/L)、Tet-H组(15μmol/L)、RU.521(cGAS抑制剂)组(1μmol/L)、Tet-H+RU.521组(15μmol/L+1μmol/L),CCK-8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MV3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V3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V3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TGF-β、cGAS、STING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将各组细胞分别与NK细胞共培养48 h,并命名为NC共培养组、Tet-L共培养组、Tet-M共培养组、Tet-H共培养组、RU.521共培养组、Tet-H+RU.521共培养组,ELISA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中IFN-γ、粒酶B(Granzyme B)水平;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Tet-L组、Tet-M组、Tet-H组MV3细胞A450、克隆形成率、PCNA、TGF-β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cGAS、STING蛋白表达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RU.521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与NC共培养组比较,Tet-L共培养组、Tet-M共培养组、Tet-H共培养组细胞上清中IFN-γ、Granzyme B水平、NK细胞杀伤活性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RU.521共培养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RU.521减弱了高剂量Tet对MV3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Tet可能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免疫逃逸,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cGAS-STING信号通路 黑色素瘤 增殖 凋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无色素沉着的原发性食管上段恶性黑色素瘤1例
13
作者 钟献阳 蔡文哲 +2 位作者 吴林 郑永平 郭俊雄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6-17,共2页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期神经嵴黑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表面皮肤,也可见于头颈部、眼葡萄膜、泌尿生殖道黏膜、消化道(多为直肠肛管)。但原发于食管的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占原发性食管恶性肿瘤的0.1~0.2%^([1]),占全部...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期神经嵴黑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表面皮肤,也可见于头颈部、眼葡萄膜、泌尿生殖道黏膜、消化道(多为直肠肛管)。但原发于食管的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占原发性食管恶性肿瘤的0.1~0.2%^([1]),占全部恶性黑色素瘤的0.05~0.2%^([2-3]),占非皮肤来源的黑色素瘤0.5%^([4]),好发于中老年男性^([5]),主要位于食管中下段,伴或不伴色素沉着^([6])。本文报道一例非常罕见的首发无色素沉着的食管上段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esophagus,PMME)女性患者。以探讨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治、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上段 恶性黑色素瘤 无色素沉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沐川乌骨鸡胸肌黑色素含量与PMEL17基因的关联性分析
14
作者 尹琼 高明超 +5 位作者 姚秀梅 刘昆煜 刘玮 揭泓蔚 李华 叶菲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为探究沐川乌骨鸡生长早期黑色素沉积的选育指标和分子标记,本研究选取35日龄54只沐川乌骨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胸肌黑色素含量和皮肤色差,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EL17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Sanger测序挖掘PMEL17基因的SNPs位点... 为探究沐川乌骨鸡生长早期黑色素沉积的选育指标和分子标记,本研究选取35日龄54只沐川乌骨鸡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胸肌黑色素含量和皮肤色差,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EL17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Sanger测序挖掘PMEL17基因的SNPs位点,统计突变位点基因型频率,与胸肌黑色素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胸肌黑色素含量与胸皮黄度b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腿皮L值存在显著正相关;PMEL17基因在皮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PMEL17基因上共发现5处突变位点,其中SNP G-553A位点与沐川乌骨鸡黑色素沉积相关,且该突变位点上A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综上所述,35日龄时沐川乌骨鸡胸皮黄度b值和腿皮亮度L值可作为胸肌黑色素含量初步估测的指标;PMEL17基因与沐川乌骨鸡胸肌黑色素沉积有关联,显著相关的SNP G-553A位点可作为胸肌黑色素沉积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沐川乌骨鸡的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丰富了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川乌骨鸡 黑色素沉积 PMEL17 S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水热碳化制备黑色母粒着色剂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帅飞 陈红胜 +4 位作者 朱宁博 陈俊英 李攀 李慧星 陈玮 《河南化工》 2025年第1期1-4,12,共5页
传统黑色母粒着色剂工业生产方法是以合成烃和天然气为原料,通过热解生产,其生产成本及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介绍了生物质水热碳化制备黑色母粒着色剂的现状,与传统热解技术相比,水热碳化能耗较低且原料不需干燥。利用生物质原料水热... 传统黑色母粒着色剂工业生产方法是以合成烃和天然气为原料,通过热解生产,其生产成本及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介绍了生物质水热碳化制备黑色母粒着色剂的现状,与传统热解技术相比,水热碳化能耗较低且原料不需干燥。利用生物质原料水热碳化可低成本地生产黑色母粒着色剂,是降低黑色母粒着色剂生产成本的关键环节,探讨了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原料粒径等不同水热碳化条件对制备黑色母粒着色剂的影响,为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及黑色母粒着色剂的低成本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水热碳化 生物炭 黑色母粒着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联蛋白ANXA5调节黑色素瘤细胞铁死亡及其机制研究
16
作者 王嘉慧 李璐琪 +2 位作者 张悦 张肖文 张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4,共8页
目的:探究黑色素瘤中膜联蛋白A5(annexinA5,ANXA5)表达与铁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利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分析ANXA5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情况,并采用人黑素瘤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验证,再以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为研究对象,通过CRISP... 目的:探究黑色素瘤中膜联蛋白A5(annexinA5,ANXA5)表达与铁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利用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分析ANXA5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情况,并采用人黑素瘤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化验证,再以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为研究对象,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ANXA5敲除株,通过CCK-8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敲除ANXA5对B16F10铁死亡效应的影响,进一步通过RNA-seq寻找ANXA5调节铁死亡可能的靶分子并验证,最后在不同的黑色素瘤细胞中检测内源性ANXA5表达水平,并确认ANXA5对铁死亡敏感性的调节作用。结果:ANXA5在黑色素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敲除或敲低ANXA5能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作为铁死亡关键调节分子,与ANXA5表达呈负相关性,过表达ANXA5能降低ACSL4水平,表现出对铁死亡的抵抗性。结论:在黑色素瘤细胞中,敲低ANXA5能够上调ACSL4水平,增强黑色瘤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提示ANXA5有望成为黑色素瘤铁死亡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铁死亡 膜联蛋白A5 ASC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酚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转录组影响的测序比对分析
17
作者 阿卜杜米吉提·艾海提 韩雪 +3 位作者 戴小华 史慧君 姚刚 向志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2-95,共4页
为了鉴定和分析石斛酚对黑色素瘤细胞作用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为试验对象,采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石斛酚组(160μmol/L)和对照组(0μmol/L)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运用DESeq软件鉴定2组间差异表达... 为了鉴定和分析石斛酚对黑色素瘤细胞作用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为试验对象,采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石斛酚组(160μmol/L)和对照组(0μmol/L)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运用DESeq软件鉴定2组间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对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对差异表达的LncRNA靶基因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存在588个差异表达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石斛酚组显著上调表达296个mRNA和显著下调表达292个mRNA;588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富集在66个GO功能条目上,主要包括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P53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范可尼贫血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等。另外,2组间存在161个差异表达的LncRNA。与对照组相比,石斛酚组显著上调表达52个LncRNA和显著下调表达109个LncRNA;通过对差异表达的LncRNA靶基因进行预测分析,共获得259个顺式作用的靶基因和6950个反式作用的靶基因。由此可见,石斛酚处理可以改变黑色素瘤中多种mRNA和LncRNA的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mRNA和LncRNA可能是石斛酚治疗黑色素瘤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石斛酚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黑色素细胞痣激光治疗的临床优化研究
18
作者 谭燕红 姜莉 +2 位作者 刘洁 林晓曦 涂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皮肤镜辅助面部黑色素细胞痣激光治疗的临床优化研究。方法共200个面部黑色素细胞痣皮损,随机、单盲分为2组,均用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皮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皮肤镜辅助及肉眼观察无色素组织残留为治疗终点。结果治疗结束后... 目的皮肤镜辅助面部黑色素细胞痣激光治疗的临床优化研究。方法共200个面部黑色素细胞痣皮损,随机、单盲分为2组,均用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皮损,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皮肤镜辅助及肉眼观察无色素组织残留为治疗终点。结果治疗结束后6个月,试验组有效率92.0%、一次清除率95.0%和患者满意度95.0%,对照组有效率82.0%、一次清除率84.0%和患者满意度84.0%,试验组有效率、一次清除率及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11.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镜辅助下CO_(2)激光治疗面部黑色素细胞痣安全有效,CO_(2)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辅以皮肤镜协助判断治疗终点是目前较为先进、安全和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二氧化碳激光 黑色素细胞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黑色素磁共振成像联合定量磁化率成像对帕金森病分期及认知功能评估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19
作者 廖琪 杨晨 +2 位作者 郝璐 琚超 王红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索神经黑色素磁共振成像(NM-MRI)联合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在帕金森病(PD)分期及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2例PD患者及22例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进行磁共振N... 目的探索神经黑色素磁共振成像(NM-MRI)联合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在帕金森病(PD)分期及认知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2例PD患者及22例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HC)进行磁共振NM-MRI及QSM扫描。利用后处理软件获取所有受试者黑质(SN)的对比度噪声比(CNR)及磁化率(MSV)值,比较CNR值和MSV值在不同分期PD中的差异。运用ROC曲线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单一参数及联合参数在PD分期和认知功能评估中的诊断效能。结果PD组黑质(SN)的CNR值均低于HC组(P<0.05)、MSV值均高于HC组(P<0.05)。早期PD组CNR值高于中期PD组与晚期PD组(P<0.05),晚期PD组MSV值高于早期PD组及中期PD组(P<0.05)。PD组CNR值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正相关,与UPDRSⅢ评分呈负相关(P<0.05);PD组MSV值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负相关,与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鉴别早期PD与中期PD方面,ROC曲线显示NM-MRI、QSM及二者联合的AUC值分别为0.778、0.783、0.820。在PD认知功能评估方面,ROC曲线显示NM-MRI、QSM及二者联合的AUC值分别为0.821、0.787、0.830。二者联合在鉴别不同PD分期及PD认知功能评估方面的效能高于单一技术。结论NM-MRI联合QSM成像技术在PD分期及认知功能评估具有较高诊断效能,能够识别早期PD患者,以及为PD患者的认知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黑色素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成像 疾病分期 认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生物学途径虚拟筛选人参皂苷Rg3治疗黑色素瘤的蛋白靶点
20
作者 陈靖峰 张诗琪 +4 位作者 黄雨杭 唐乾 王立皓 曹洪玉 郑学仿 《河南中医》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目的: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人参皂苷Rg3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和治疗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筛选黑色素瘤... 目的: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人参皂苷Rg3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和治疗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筛选黑色素瘤相关靶点。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采用R语言igraph包拓扑分析后采用Cytoscape进行网络可视化。采用Discovery studio 2022(DS)分析靶蛋白的结合位点后进行Autodock Vina刚性和LibDock半柔性分子对接筛选人参皂苷Rg3治疗黑色素瘤的关键靶点。使用R语言对筛选出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讨靶点蛋白-人参皂苷Rg3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基于GeneCards、OMIM及TTD数据库筛选确定了341个疾病靶点。PPI网络拓扑分析鉴定出115个核心靶点。通过刚性和半柔性分子对接筛选出DNA甲基转移酶3A(DNA methyltransferases 3A,DNMT3A)、趋化因子CC亚家族受体2(CC subfamily receptor 2,CCR2)和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受体4(CXC subfamily receptor 4,CXCR4)等19个关键靶蛋白与Rg3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KEGG和GO富集分析表明CCR2、CXCR4、DNMT3A等蛋白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和途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证实了CCR2-Rg3、DNMT3A-Rg3与CXCR4-Rg3的稳定性。结论:DNMT3A、CCR2等为黑色素瘤治疗中人参皂苷Rg3的关键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靶蛋白,人参皂苷Rg3可通过抗感染、调节免疫、影响细胞衰老等发挥抗黑色素瘤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人参皂苷Rg3抗黑色素瘤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黑色素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