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刺菝葜根茎中黄酮成分的分析鉴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存莉 马柏林 +3 位作者 傅建熙 刘俊彦 黄文华 李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59,93,共4页
对黑刺菝葜根茎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 ,在黑刺菝葜的根茎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样 ,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 2 .2 3%。
关键词 黑刺菝葜 黄酮 芦丁 定性分析 含量测定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存莉 朱玮 +1 位作者 王冬梅 展颖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29-2532,共4页
以常见6种细菌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水平扩散法,对黑刺菝葜根的4种溶剂提取物和剩余水相大孔吸附树脂5种乙醇梯度洗脱物共9种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抗菌生物活性测试,并对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常规的抗菌活性物质黄酮和甾体皂苷类化合... 以常见6种细菌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水平扩散法,对黑刺菝葜根的4种溶剂提取物和剩余水相大孔吸附树脂5种乙醇梯度洗脱物共9种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抗菌生物活性测试,并对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常规的抗菌活性物质黄酮和甾体皂苷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黑刺菝葜根剩余水相大孔吸附树脂100%乙醇的洗脱物表现出极强的广谱性抗菌活性,80%乙醇的洗脱物对绿木霉、大肠杆菌显示出极强抑菌力;黑刺菝葜根的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均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显示较强的抗性;根的石油醚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根中所含的常规抑菌活性成分黄酮的含量为2.83%;甾体皂苷元的含量为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提取物 抗菌活性 黄酮含量 甾体皂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存莉 王冬梅 +1 位作者 朱玮 张宏利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40-1542,共3页
目的研究黑刺菝葜茎的化学成分,为充分利用黑剌菝葜药用植物资源鉴定基础。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黑刺菝葜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 目的研究黑刺菝葜茎的化学成分,为充分利用黑剌菝葜药用植物资源鉴定基础。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黑刺菝葜茎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反式白藜芦醇(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3)、拉克索皂苷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4)、拉克索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篡.(1→6)]-β-D-吡喃葡萄糖苷(5)。结论化合物1—3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根中甾体皂苷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存莉 朱玮 +2 位作者 李小明 苏宝锋 阎小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9-73,共5页
提取黑刺菝葜根茎中总甾体皂苷R,分离得到甾体皂苷混合物样品R-5、R-6、R-7、R-8、R-9、R-10及4种甾体皂苷,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采用生物活性跟踪和滤纸片扩散法对其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 提取黑刺菝葜根茎中总甾体皂苷R,分离得到甾体皂苷混合物样品R-5、R-6、R-7、R-8、R-9、R-10及4种甾体皂苷,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采用生物活性跟踪和滤纸片扩散法对其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样品R-7、R-8和R-9中,样品R、R-5和R-6抗菌活性较弱或几乎没有;但从R-6分离得到3种甾体皂苷和从R-8中分离的甾体皂苷均具有抑制活性;这些不同的甾体皂苷对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木霉、青霉、黑曲霉、黄曲霉有非常强的抑制活性;黑刺菝葜根中甾体皂苷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且存在着抑菌的活性分子群及增菌的活性分子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甾体皂苷 抗菌活性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中的甾体皂苷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存莉 朱玮 +1 位作者 程逸梦 李文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73-1976,共4页
从黑刺菝葜(SmilaxscobinicaulisC.H.Wringh)根茎中再次分离得到2个新的甾体皂苷化合物,经理化、光谱分析及与标准样品对照,鉴定化合物 为(25D)螺甾-5-烯-3β,17α,27-三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1→4)-O-[α-L-吡喃阿拉伯糖(1→6)]-... 从黑刺菝葜(SmilaxscobinicaulisC.H.Wringh)根茎中再次分离得到2个新的甾体皂苷化合物,经理化、光谱分析及与标准样品对照,鉴定化合物 为(25D)螺甾-5-烯-3β,17α,27-三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1→4)-O-[α-L-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化合物 为(25D)螺甾-3β,17α,27-三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1→4)-O-[α-L-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百合科 甾体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中的甾体皂甙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存莉 李文闯 +1 位作者 高锦明 傅建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3-166,共4页
从黑刺菝葜 (Smilax scobinicaulis Wringh C.H.)根中首次分离得到 2个甾体皂甙化合物 ,经理化、光谱分析及与标准样品对照 ,鉴定化合物 为拉克索皂甙元 -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 (1→ 6 ) ]-β- D-吡喃葡萄糖甙 ,化合物 为... 从黑刺菝葜 (Smilax scobinicaulis Wringh C.H.)根中首次分离得到 2个甾体皂甙化合物 ,经理化、光谱分析及与标准样品对照 ,鉴定化合物 为拉克索皂甙元 -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 (1→ 6 ) ]-β- D-吡喃葡萄糖甙 ,化合物 为拉克索皂甙元 - 3- O- [β- D-吡喃葡萄糖基 - (1→ 4 ) ]-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 (1→ 6 ) ]-β- D-吡喃葡萄糖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甾体皂甙 光谱分析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植株次生代谢产物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季志平 张存莉 +2 位作者 朱玮 楼兴隆 朱越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为了实现黑刺菝葜高效持续利用,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不同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是有差异的,除果肉和果核中不含甾体皂苷、香豆素和内酯类化合物,果核中含有油脂,果肉中含有强心苷等化合物外,植物... 为了实现黑刺菝葜高效持续利用,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不同器官中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是有差异的,除果肉和果核中不含甾体皂苷、香豆素和内酯类化合物,果核中含有油脂,果肉中含有强心苷等化合物外,植物体中普遍含有糖类、酚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皂苷、黄酮、蒽醌、香豆素、甾体、内酯等化学成分;有效成分含量大小顺序为,黄酮类化合物:须根>果肉>块根>叶>茎>根茎>茎卷须>果核;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叶>茎>茎卷须>块根>根茎>须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化学成分 定性分析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俊彦 黄文华 +3 位作者 张存莉 李文闯 王强 傅建熙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初步研究了黑刺菝葜根茎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中氨基酸、多糖、矿物元素和脂肪的含量。结果表明,黑刺菝葜根茎中含有甾体皂甙、黄酮及其甙类、生物碱、内酯、香豆素及其甙类、蒽醌、有机酸、酚性成分、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糖... 初步研究了黑刺菝葜根茎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其中氨基酸、多糖、矿物元素和脂肪的含量。结果表明,黑刺菝葜根茎中含有甾体皂甙、黄酮及其甙类、生物碱、内酯、香豆素及其甙类、蒽醌、有机酸、酚性成分、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糖类、挥发油、油脂和10多种矿物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皂甙 黄酮 生物碱 中药 氨基酸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根茎中的一个新呋甾烷甙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俊彦 傅建熙 +1 位作者 高锦明 邱明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22-224,共3页
 从百合科天然药用植物黑刺菝葜根茎的体积分数70%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呋甾烷甙和2个已知化合物,经光谱技术(IR,MS,1H-NMR,13C-NMR,HMQC和HMBC)和化学方法鉴定为26-O-β-D-葡萄吡喃糖基-(25R)-呋甾-5-烯-3β,17α-二羟基-3-O-[α-L...  从百合科天然药用植物黑刺菝葜根茎的体积分数70%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呋甾烷甙和2个已知化合物,经光谱技术(IR,MS,1H-NMR,13C-NMR,HMQC和HMBC)和化学方法鉴定为26-O-β-D-葡萄吡喃糖基-(25R)-呋甾-5-烯-3β,17α-二羟基-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甙、木栓酮和豆甾醇。木栓酮和豆甾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根茎 呋甾烷甙 百合料 木栓酮 豆甾醇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提取物对黏虫的拒食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熠 张存莉 +1 位作者 杨春 纪薇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522-1524,共3页
为了初步评价中药黑刺菝葜在杀虫方面的应用价值,试验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黑刺菝葜不同部位的石油醚提取物对3龄黏虫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显示,黑刺菝葜根、茎和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对3龄黏虫具有一定的拒食作用,其中,根石... 为了初步评价中药黑刺菝葜在杀虫方面的应用价值,试验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黑刺菝葜不同部位的石油醚提取物对3龄黏虫幼虫的拒食作用。结果显示,黑刺菝葜根、茎和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对3龄黏虫具有一定的拒食作用,其中,根石油醚提取物拒食活性最好,其24,48 h的AFC50值分别为9.41,5.22 mg/m L,且其拒食活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黏虫 拒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中6-酮型甾体皂苷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祁雅雯 王荣 +1 位作者 赵秋琳 张存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以黑刺菝葜为试材,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测定其6-酮型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以LG-C为标准品,依据显色剂对LG-C反应的专属性和灵敏度,确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显色体系和最大吸收波长;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 以黑刺菝葜为试材,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测定其6-酮型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以LG-C为标准品,依据显色剂对LG-C反应的专属性和灵敏度,确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显色体系和最大吸收波长;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确定最适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显色体系为茴香醛-硫酸法Ⅱ,最大吸收波长为429nm;最佳显色温度82.4℃,反应时间24min,显色剂用量1.2mL。优化反应条件后,在7.51~50.90μg范围内,LG-C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37%,RSD 2.2%。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以作为黑刺菝葜中6-酮型甾体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6-酮型甾体皂苷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黑刺菝葜根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士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243-246,共4页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 C.H.Wright)根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黑刺菝葜根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 目的:研究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 C.H.Wright)根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20和Sephadex LH-20等分离手段对黑刺菝葜根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脂溶性化学成分分离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β-sitosterol,(2)2,4-dihydroxy-3,6-dimethylbenzoate,(3)1-O-p-coumaroylglycerol,(4)ursolic acid,(5)blumenol A,(6)clemaphenolA,(7)1-O-feruloylglycerol。结论: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脂溶性化学成分 化合物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刺菝葜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席鹏洲 温良杉 +3 位作者 马延 邵宜添 管桦 张存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980-983,共4页
目的对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黑刺菝葜(SmilaxscobinicaulisC.H.Wright)根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RP-18)、半制备HPLC色谱法,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分离方法,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化合物... 目的对百合科菝葜属植物黑刺菝葜(SmilaxscobinicaulisC.H.Wright)根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反相硅胶(RP-18)、半制备HPLC色谱法,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分离方法,利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黑刺菝葜根乙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数据将其结构鉴定为:β-谷甾醇(1),拉克索皂苷元(2),clemaphenol A(3),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4),乌苏酸(5),布卢门醇A(6),对羟基桂皮酸甘油酯(7),1-O-阿魏酰甘油酯(8),槲皮素(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0),反式白藜芦醇(1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2),胡萝卜苷(13)。结论其中化合物3~8、10~12为首次从黑刺菝葜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科 黑刺菝葜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黑刺菝葜根茎中蒽醌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旻 王琪 +4 位作者 许静 陈涛 孙伟 张存莉 冯世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对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和MCI Gel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黑刺菝葜7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 目的对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和MCI Gel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黑刺菝葜7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1)、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2)、1,3,6,8-四羟基蒽醌(3)、大黄素(4)、8-羟基-1-甲氧基-3-甲基蒽醌(5)、大黄酚(6)、多花二醌A(7)、多花二醌C(8)、24-乙基胆甾-4-烯-3,6-二酮(9)、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0)、(22E,24R)-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6β-三醇(11)、missourin(12)、齐墩果酸(13)。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和5~13为首次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芦荟大黄素 1 3 6 8-四羟基蒽醌 大黄酚 24-乙基胆甾-4-烯-3 6-二酮 多花二醌A 齐墩果酸
原文传递
黑刺菝葜根茎中苯丙素和二苯乙烯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萍 许静 +3 位作者 王琪 冯世秀 陈涛 张存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31-1535,共5页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各种色谱技术对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波谱数据的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基-(1→3)-β-D-葡萄糖苷(1),白藜芦醇(2),δ-葡萄素(3),咖啡酸乙酯(...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各种色谱技术对黑刺菝葜Smilax scobinicaulis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通过波谱数据的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基-(1→3)-β-D-葡萄糖苷(1),白藜芦醇(2),δ-葡萄素(3),咖啡酸乙酯(4),1-O-咖啡酰甘油酯(5),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6),1-O-阿魏酰甘油酯(7),大海米酰胺(8),桑辛素M(9)。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菝葜 苯丙素类 二苯乙烯类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