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秦岭德河黑云二长花岗片麻岩体的成岩时代——TIMS和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被引量:39
1
作者 陈志宏 陆松年 +3 位作者 李怀坤 宋彪 李惠民 相振群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体侵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内,遭受了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的矿物组成特征。TIMS和SHRIMP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964.4±5.2)Ma和(943±18)Ma,两者在误... 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体侵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内,遭受了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的矿物组成特征。TIMS和SHRIMP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964.4±5.2)Ma和(943±18)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鉴于SHRIMP法锆石微区测年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建议以(943±18)Ma代表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的侵位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西峡县德河村 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 锆石U-Pb年龄 TIMS测年 SHRIMP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东部治多县啊聂托确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白云山 段其发 +3 位作者 牛志军 王建雄 涂兵 李莉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6年第3期19-23,54,共6页
啊聂托确二长花岗斑岩体,岩石类型单一,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26±3.8Ma,形成于早白垩世。低铝(Al2O3〈15%),低钛,低钠,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高场强元素Th,Nb,Ta,P,略显亏损,Ti,Y... 啊聂托确二长花岗斑岩体,岩石类型单一,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26±3.8Ma,形成于早白垩世。低铝(Al2O3〈15%),低钛,低钠,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高场强元素Th,Nb,Ta,P,略显亏损,Ti,Y较强亏损。εSr(t)为107.6~80,εNd(t)为1.9~3.1。具有壳幔混合产物的特征。构造背景为火山弧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构造意义 羌塘东部 索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床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长歌 邹光富 +2 位作者 毛英 张庆松 郑立波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5,共10页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尼木斑岩铜矿田中。该区中-酸性岩浆活动较为发育,形成以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为主的含矿斑岩体。为限定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岗讲铜钼矿床含矿斑岩体的形成时代及成因背景,本次研究对成矿黑云母二... 西藏岗讲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尼木斑岩铜矿田中。该区中-酸性岩浆活动较为发育,形成以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为主的含矿斑岩体。为限定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岗讲铜钼矿床含矿斑岩体的形成时代及成因背景,本次研究对成矿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年代学分析揭示,岗讲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中新世(14.47±0.19 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岗讲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w(SiO_(2))为69.12%~72.62%,w(Al_(2)O_(3))为13.31%~15.57%、K_(2)O/Na_(2)O为0.76~1.66。属于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的ΣREE为83.19×10^(-6)~154.28×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3.57~14.73,(La/Yb)N值为31.4~39.5,δEu为0.83~1.29,具有较弱的负Eu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显示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Nd,Zr等相对亏损。岩石具有较高的Al_(2)O_(3)含量,w(MgO)含量低(0.82%~1.13%);具有较高的Sr含量(265×10^(-6)~572×10^(-6))和低的Y(4.96×10^(-6)~8.12×10^(-6))、Yb(0.35×10^(-6)~0.68×10^(-6))含量,Sr/Y比值为53.43~70.44,(La/Yb)N比值为31.4~39.5,显示出埃达克岩的性质。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解判别结果,表明岗讲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可能起源于新生下地壳角闪岩相,源区内有幔源物质参与。岗讲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为新生增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起源于含石榴子石角闪岩相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岗讲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印度板块与拉萨板块碰撞后期下地壳加厚的伸展构造阶段,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是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期后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岩浆活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斑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讲斑岩铜钼矿床 西藏
原文传递
青海沱沱河地区赛多浦岗日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化学成分特征及地质意义
4
作者 冯泓达 孙国胜 +4 位作者 卢大超 曲远馨 晋瑞香 何欣 李洋 《世界地质》 CAS 2017年第3期777-784,共8页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沱沱河地区赛多浦岗日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具有富MgO、SiO_2、(Na_2O+K_2O),相对贫Al_2O_3、FeO^t的特征;镁质率(M=0.60~0.65)高,∑Al值(1.30~1.39)偏低,中等Fe/(Mg+Fe)(0.42~0.44)比值,为镁质黑云母;估算其结晶温...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沱沱河地区赛多浦岗日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具有富MgO、SiO_2、(Na_2O+K_2O),相对贫Al_2O_3、FeO^t的特征;镁质率(M=0.60~0.65)高,∑Al值(1.30~1.39)偏低,中等Fe/(Mg+Fe)(0.42~0.44)比值,为镁质黑云母;估算其结晶温度为580℃~645℃,且岩浆体系具有较高的氧逸度。黑云母的成分特征显示其寄主岩体为造山背景下形成的钙碱性花岗岩,其源区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赛多浦 黑云母 化学成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内乔仑恩格次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中锆石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基 王丕军 薄海军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55,共15页
低氧逸度和高岩浆水含量是中酸性岩浆内W元素富集成矿的关键因素。乔仑恩格次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地处中亚造山带中段北山造山带。近几年,发现微弱的钨矿化,该地区是否具有钨矿的成矿潜力亟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笔者对黑云母二长花岗... 低氧逸度和高岩浆水含量是中酸性岩浆内W元素富集成矿的关键因素。乔仑恩格次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地处中亚造山带中段北山造山带。近几年,发现微弱的钨矿化,该地区是否具有钨矿的成矿潜力亟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笔者对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中岩浆锆石开展年代学、矿物地球化学的研究,并搜集前人主微量元素的数据共同探讨岩浆结晶温度、氧逸度,最终厘定岩浆内W元素的成矿潜力。结果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具有较高的Ce4^+/Ce3^+(均值为98.15)、Ce N/CeN^*(均值为111.55)、Eu N/EuN^*(均值为0.50)、Ce/Nd(均值为54.89)值,暗示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lg(f O 2)=-12.03;△FMQ+4.53)。而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具无角闪石斑晶、低的Sr/Y值(18.31~38.05)和(La/Yb)N值(13.59~18.71)及明显Eu负异常(Eu N/EuN^*=0.74~0.86)特征,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在岩浆结晶早期贫水(w(H 2 O)<4%)。以上分析显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具有高氧逸度、低含水量的特征,故认为乔仑恩格次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不具有形成大规模钨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斑岩 锆石 氧逸度 岩浆水含量 额济纳旗乔仑恩格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造山带晚古生代斜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常青 徐学纯 何政伟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共5页
阿尔泰造山带存在晚古生代斜长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 ,与中级变质岩系相伴生 ,发育十分复杂的深层次褶皱或韧性剪切变形。斜长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的主体矿物组成为 :角闪石、黑云母、长石和石英 ,含有自形的绿帘石、锆石、磷灰石、环带状... 阿尔泰造山带存在晚古生代斜长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 ,与中级变质岩系相伴生 ,发育十分复杂的深层次褶皱或韧性剪切变形。斜长 -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的主体矿物组成为 :角闪石、黑云母、长石和石英 ,含有自形的绿帘石、锆石、磷灰石、环带状构造的褐帘石等副矿物。是一套相当于大陆边缘同构造环境的铝中等饱和的英云闪长质 -花岗闪长质 -二长花岗质系列的正变质岩系。钕模式年龄在 14 0 0 Ma~ 180 0 Ma,εNd(t)为正值 ,反映斜长-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源于年青地壳 ,并不是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结晶成岩作用和变质变形作用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年龄为 35 5 Ma±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造山带 晚古生代 -片麻岩 成因 变质岩 褶皱 韧性剪切变形 构造环境 结晶成岩作用 变质变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别大山坑二长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锆石U-Pb年代学 被引量:10
7
作者 薛怀民 董树文 刘晓春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北大别东部大山坑片麻岩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少量角闪石、黑云母和褐帘石,成分为二长花岗质。岩石以富碱(Na2O+K2O)尤其是K2O、贫Al2O3为特征,地球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富集K、Rb、Th、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U... 北大别东部大山坑片麻岩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少量角闪石、黑云母和褐帘石,成分为二长花岗质。岩石以富碱(Na2O+K2O)尤其是K2O、贫Al2O3为特征,地球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富集K、Rb、Th、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U等高场强元素及Sr元素,高的Ga含量、强的负Eu异常(δEu=0.37)和相对较强的轻重稀土分馏程度((La/Yb)N=16.75)。岩石地球化学的总体特征与南大别水吼地区的A型花岗片麻岩类似,意味着其原岩与南大别的A型花岗片麻岩一样,可能也是在拉张状态下形成的一套偏碱性的花岗岩。该二长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 Pb年龄为229.2±5.5Ma,也与南大别超高压变质的年龄相似,指示北大别正片麻岩印支期可能也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南、北大别造山带可能具有相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现南、北大别变质带之间的差异可能更多的是后造山历史不同,尤其是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对两个带影响的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片麻岩 北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恰功铁矿二长花岗斑岩锆石的U-Pb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应栩 谢玉玲 +5 位作者 陈伟 唐燕文 李光明 张丽 刘云飞 柳小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3-2033,共11页
恰功矽卡岩型Fe(Cu)-PbZn(Ag)矿床的形成与二长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该矿床与查藏措、斯弄多、加多捕勒、青都、那扎等矿床已初步在冈底斯中段勾勒出1条矽卡岩成矿带,但目前对这些矿床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发育于西藏恰功矿区南部的2种斑... 恰功矽卡岩型Fe(Cu)-PbZn(Ag)矿床的形成与二长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该矿床与查藏措、斯弄多、加多捕勒、青都、那扎等矿床已初步在冈底斯中段勾勒出1条矽卡岩成矿带,但目前对这些矿床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发育于西藏恰功矿区南部的2种斑岩的锆石采用CL和LA-ICP-MS进行了成因矿物学和微区微量元素及U-Pb年代学研究,获得石英斑岩的侵位时代为66·83±0·72Ma(MSWD=2·4,n=9),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二长花岗斑岩侵位时代为67·42±0·80Ma(MSWD=3·8,n=15)。2种斑岩锆石的U/Yb-Hf及U/Yb-Y在微量元素图解中均显示结晶于陆壳环境。二长花岗斑岩中锆石的矿物结构和Zr/Hf、Th/U、Nb/Ta、Nd/Yb值等微量元素特征和根据Ti含量估算的TTiz显示,其是源于上地幔基性岩浆脉动上涌过程中同化、混合地壳物质后形成的岩浆熔体,伴随围岩压力降低在上侵过程中结晶、分异,最终于近地表冷却形成的。这些结果暗示恰功矿床的形成与印亚陆陆初始碰撞时回卷的新特提斯洋壳撕裂诱发的壳幔混源岩浆活动有关,代表了一种尚未充分认识的陆陆初始碰撞阶段壳幔混源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在冈底斯中段中北部针对该时代矿床的勘查工作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功矿床 斑岩 锆石 陆陆碰撞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钼(铜)矿床含矿二长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立强 唐菊兴 +4 位作者 陈毓川 罗茂澄 冷秋锋 陈伟 王焕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9-360,共12页
邦铺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北东约30km处,与钼(铜)成矿有关的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次为花岗闪长斑岩及闪长(玢)岩。通过对二长花岗斑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获得了含矿母岩的年龄,二长花岗斑岩的26颗锆石... 邦铺斑岩型钼(铜)矿床位于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北东约30km处,与钼(铜)成矿有关的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次为花岗闪长斑岩及闪长(玢)岩。通过对二长花岗斑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获得了含矿母岩的年龄,二长花岗斑岩的26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23±0.19)Ma(MSWD=2.0,n=26),系冈底斯带中新世花岗质岩浆侵位的时间。前人所测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5.32±0.79)Ma,晚于所测的成岩年龄约1Ma。邦铺斑岩型钼(铜)矿床与甲玛、驱龙等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具有统一性,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与甲玛、驱龙斑岩型矿床应具有一致的构造、岩浆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系印-亚大陆碰撞过程中伸展背景下的成矿大爆发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LA-ICP-MS 锆石U-PB定年 斑岩 邦铺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斑岩型钼矿床二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雄 温春齐 +3 位作者 费光春 曹盛远 吴鹏宇 霍艳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4,共7页
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是典型的大型斑岩型钼铜多金属矿床,二长花岗斑岩为其成矿母岩。对邦铺二长花岗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此二长花岗斑岩富硅(67.06%~73.70%)、富K2O(3.61%~7.642%)贫CaO(0.... 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是典型的大型斑岩型钼铜多金属矿床,二长花岗斑岩为其成矿母岩。对邦铺二长花岗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此二长花岗斑岩富硅(67.06%~73.70%)、富K2O(3.61%~7.642%)贫CaO(0.14%~4.40%)贫Na2O(0.140%~4.40%),属钾玄岩系列及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总量变化变化很大(22.01×10-6~107.606×10-6),稀土曲线为平缓的右倾型,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δEu的变化范围为0.592~1.064,具有微弱的负铕异常到无铕异常。岩石微量元素相对富集不相容元素(LILE),贫高场强元素(HFSE),即相对富集Rb,U,Cs和Nd而亏损Ba,Sr,P,Ti和Y。二长花岗斑岩形成的环境比较复杂,主要为同碰撞造山构造环境,即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带内,发育与碰撞后的地壳伸展环境,并可能涉及到冈底斯区域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多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地球化学 特征 构造意义 西藏邦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邦铺大型斑岩钼-铜矿床二长花岗斑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周雄 温春齐 +5 位作者 温泉 吴鹏宇 曹盛远 费光春 霍艳 周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379,共7页
利用锆石U-Pb SHRI MP定年技术,测定了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邦铺斑岩钼铜矿床中二长花岗斑岩的年龄,获得该含矿岩体真实侵位年龄为13.9±0.3 Ma(MSWD=3.05),属于喜马拉雅晚期。邦铺二长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介于冈底斯成矿带后... 利用锆石U-Pb SHRI MP定年技术,测定了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东段邦铺斑岩钼铜矿床中二长花岗斑岩的年龄,获得该含矿岩体真实侵位年龄为13.9±0.3 Ma(MSWD=3.05),属于喜马拉雅晚期。邦铺二长花岗斑岩的形成时代介于冈底斯成矿带后碰撞期伸展构造环境的斑岩体的形成时代(12~18 Ma),该年龄的厘定进一步丰富了冈底斯带岩浆活动,并为整个冈底斯成矿带岩浆岩演化历史提供年代学数据和新的启示:可以认为其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具有相同的动力学背景,同属于大规模的快速爆发成矿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SHRIMP定年 锆石 斑岩 斑岩钼铜矿床 西藏邦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改则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钾玄质二长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2
作者 韦少港 唐菊兴 +7 位作者 宋扬 刘治博 王勤 林彬 王艺云 方向 杨欢欢 冯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9-206,共18页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斑岩铜金矿成矿带,改则县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是近几年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最为瞩目的找矿发现。本文首次对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二长花岗斑岩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锆石...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斑岩铜金矿成矿带,改则县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是近几年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最为瞩目的找矿发现。本文首次对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二长花岗斑岩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二长花岗斑岩SiO_2为66.31%~67.31%,Al_2O_3为15.16%~15.33%,MgO为1.30%~1.47%,CaO为1.53%~1.65%,TFe_2O_3为3.29%~3.74%,K_2O为3.72%~3.98%,Na_2O为4.48%~4.96%,K_2O/Na_2O为0.80~0.89,铝饱和指数为1.00~1.07,里特曼指数为2.82~3.43,属于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岩石。其明显富集轻稀土及大离子亲石元素(Th、U、K、Pb及Rb),亏损重稀土及高场强元素(Ta、Nb、Ti及Zr),稀土总量为131.81×10^(-6)~151.59×10^(-6)之间,轻稀土与重稀土比值为10.67~10.97,(La/Yb)_N为14.03~15.23,δEu为0.75~0.78,具有中等负铕异常,显示出典型岛弧岩浆岩的特征,表明二长花岗斑岩可能是处于俯冲带背景下由洋壳俯冲板片脱水产生流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二长花岗斑岩La/Nb值为3.36~3.50,La/Ta值为40.71~42.79,指示了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可能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其锆石具有明显的岩浆结晶环带,锆石U-Pb测年显示,Th/U值为0.56~1.10,岩石成岩年龄为112.6±1.3Ma。结合前人资料可知,多龙矿集区内岛弧岩浆岩存在117~124 Ma和107~112 Ma两个明显的主要成岩期,地堡那木岗矿床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矿集区岩浆动活后期。综合分析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晚期(112.6±1.3Ma)尚未关闭,仍正在向北俯冲于羌塘地块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龙矿集区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构造背景 斑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邦铺钼(铜)矿床二长花岗斑岩、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和Ce^(4+)/Ce^(3+)比值 被引量:25
13
作者 罗茂澄 王立强 +1 位作者 冷秋锋 陈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6-278,共13页
文章对邦铺钼(铜)矿区产出的中新世二长花岗斑岩〔(16.23±0.19)Ma〕及古新世黑云二长花岗岩〔(62.1±1.9)Ma〕的锆石进行了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锆石Hf原位分析表明,邦铺钼(铜)矿区含矿二长花岗斑岩、成矿前黑云二... 文章对邦铺钼(铜)矿区产出的中新世二长花岗斑岩〔(16.23±0.19)Ma〕及古新世黑云二长花岗岩〔(62.1±1.9)Ma〕的锆石进行了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的研究。锆石Hf原位分析表明,邦铺钼(铜)矿区含矿二长花岗斑岩、成矿前黑云二长花岗岩的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2818~0.282904和0.282748~0.282969,εHf(t)平均值分别为+3.0和+3.1,地壳Hf模式年龄平均值分别为878Ma和816Ma。表明岩浆源区主要来源于年轻地幔的组分,但在岩浆演化中遭受了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二长花岗斑岩、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Ce4+/Ce3+比值分别为557.53和239.5,说明含矿岩体的氧逸度大于不含矿岩体的氧逸度。通过区域对比研究,从拉萨到工布江达,从雅鲁藏布江至念青唐古拉,冈底斯成矿带岩浆源区可能混染了越来越多的古老地壳物质,岩浆氧逸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Ce4+/Ce3+比值 斑岩 黑云 邦铺钼(铜)矿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二长花岗斑岩岩浆-热液过渡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秦志鹏 多吉 +3 位作者 汪雄武 刘鸿飞 周云 彭惠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1-509,共9页
以原始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电子探针数据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从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甲玛矿区二长花岗斑岩岩浆-热液过渡的特征及成矿作用。甲玛二长花岗斑岩岩浆热液过渡以电气石-钠/钙硅酸盐化、似伟晶细晶岩壳(脉)和... 以原始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电子探针数据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从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甲玛矿区二长花岗斑岩岩浆-热液过渡的特征及成矿作用。甲玛二长花岗斑岩岩浆热液过渡以电气石-钠/钙硅酸盐化、似伟晶细晶岩壳(脉)和具"冰长石"结构特征的钾长石、蠕状石及显微晶洞(或空腔)构造为特征;地球化学上表现为Na、K的反消长和挥发分含量的涨落,并伴随着Cu、Mo、Au等成矿物质从晚期岩浆的逃逸。甲玛二长花岗斑岩的岩浆热液过渡过程可划分为以超临界流体为代表的液相不混溶阶段和超临界流体逃逸为特征的气液分馏阶段。其中前者决定了岩浆晚期的矿质分馏程度,而后者控制了含矿蒸汽和成矿热液流体的形成,进而分别形成浸染状矿化和脉状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岩浆热液过渡 成矿作用 甲玛铜多金属矿 冈底斯成矿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佛子冲矿田二长花岗斑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启军 秦亚 +1 位作者 王泰山 张青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0-774,共15页
佛子冲铅锌矿田位于广西岑溪市诚谏镇境内,从北向南主要由古益、河三、龙湾3个铅锌矿床组成。矿田内发育有三期花岗质侵入岩及两期火山岩,其中二长花岗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二长花岗斑岩的野外地质、岩相学、地... 佛子冲铅锌矿田位于广西岑溪市诚谏镇境内,从北向南主要由古益、河三、龙湾3个铅锌矿床组成。矿田内发育有三期花岗质侵入岩及两期火山岩,其中二长花岗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二长花岗斑岩的野外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矿田内控岩控矿构造的研究,探讨二长花岗斑岩的成因,确定佛子冲铅锌矿的成矿地质体及成矿构造。利用LA-ICP-MS对采自古益、河三、龙湾的二长花岗斑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5.1±1.7)、(105.2±0.5)、(104.2±1.5)Ma。主量元素成分显示,二长花岗斑岩为准铝—弱过铝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球粒陨石稀土元素模式图特征显示,轻稀土强烈富集,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显示强烈的Ti、P负异常和Pb的正异常。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二长花岗斑岩起源于地壳,并经历了同化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ACF)过程。二长花岗斑岩的εSr(t)为78.98~162.66、εNd(t)为-10.4^-8.3,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1.424~1.672Ga,进一步表明二长花岗斑岩来自中—古元古代基底的部分熔融,进而可能暗示佛子冲矿田与云开古陆具有相同的前寒武纪基底,是云开古陆的组成部分。二长花岗斑岩的空间展布、断裂构造的控岩控矿特征显示,二长花岗斑岩侵位中心位于矿田南部的新塘,向北进行岩墙扩展式侵位,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产物。二长花岗斑岩是龙湾、河三矽卡岩型矿床相关的花岗岩体,也是古益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成矿地质体,从河三、龙湾的矽卡岩型矿床,到古益岩浆热液充填型矿床,构成了同时同成因的热液矿床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子冲矿田 斑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北富阳神功村二长花岗斑岩脉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剑 包超民 +2 位作者 高永华 李忠雄 T.Z.Duan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29-732,共4页
浙北富阳神功村地区二长花岗斑岩脉侵入于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采自该岩脉样品的锆石离子探针(SHRIMP)U-Pb同位素年龄为117.7Ma±2.7Ma。这一数据表明本区二长花岗斑岩岩脉的形成年代为早白垩世中期,而不是1∶5万填图资料所认为的新元... 浙北富阳神功村地区二长花岗斑岩脉侵入于中新元古界地层中,采自该岩脉样品的锆石离子探针(SHRIMP)U-Pb同位素年龄为117.7Ma±2.7Ma。这一数据表明本区二长花岗斑岩岩脉的形成年代为早白垩世中期,而不是1∶5万填图资料所认为的新元古代时期(晋宁晚期)。新获得的高精度年龄数据支持华南中生代末广泛的岩浆侵入作用始于早白垩世中期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脉 SHRIMP锆石U—Pb年龄 白垩纪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爬立山铁矿二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建华 范文玉 +1 位作者 吴振波 王宏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老挝爬立山铁矿位于长山褶皱带北西端,为一个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铁矿化产于二长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二长花岗斑岩具有富碱,硅、铝过饱和的特征,属钙碱性岩。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正常大陆弧花岗岩类似,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轻稀土富... 老挝爬立山铁矿位于长山褶皱带北西端,为一个大型矽卡岩型铁矿床。铁矿化产于二长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二长花岗斑岩具有富碱,硅、铝过饱和的特征,属钙碱性岩。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正常大陆弧花岗岩类似,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正铕异常,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属下地壳重熔被动侵位形成的"S"型花岗岩。岩体U-Pb年龄为283±2.9Ma,侵位时间为早二叠世。爬立山铁矿床潜在资源量巨大,外围地区具有相同类型铁矿床的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立山铁矿 斑岩 矽卡岩型 老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构造带南段扭只二长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崇波 李忠权 +2 位作者 王道永 许远平 李友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9,共9页
本文对云南墨江县扭只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扭只二长花岗斑岩年龄为(263.5±1.7)Ma,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扭只二长花岗斑岩Si O2含量为55.30%-74.3... 本文对云南墨江县扭只二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扭只二长花岗斑岩年龄为(263.5±1.7)Ma,形成于晚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扭只二长花岗斑岩Si O2含量为55.30%-74.37%,全碱(Na2O+K2O)含量2.56%-7.57%,且Na2O〉K2O;岩石富集轻稀土,负铕异常明显(δEu:0.74-1.06),相对富集Sc、Co、Cs、As等元素,亏损Cr、Ni、Zn、Rb、Sr、Ba、Zr、Ta、Th、U、W等元素。根据图解显示扭只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岛弧向陆陆碰撞或者陆弧碰撞的构造环境,表明哀牢山构造带的古特提斯支洋或弧后盆地在晚二叠世((263.5±1.7)Ma)可能已经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同碰撞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天堂铜多金属矿床二长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伟 毛景文 +3 位作者 赵辛敏 赵财胜 赵海杰 邢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55-1056,共2页
阳春盆地位于中国20条重点成矿区带之一的钦杭成矿带南西段,作为广东省国家级的5个整装勘查区之一,其找矿潜力巨大。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便位于阳春多金属矿集区内,足见其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司徒宏等(2004)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进... 阳春盆地位于中国20条重点成矿区带之一的钦杭成矿带南西段,作为广东省国家级的5个整装勘查区之一,其找矿潜力巨大。天堂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便位于阳春多金属矿集区内,足见其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司徒宏等(2004)对该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简单的描述。郑伟等(2012;2013a;2013b)依次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矿物学特征以及成矿时代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表明天堂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壳幔混源,而主要矽卡岩矿物石榴子石以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LA-ICP-MS 斑岩 锆石 风信子石 岛状硅酸盐矿物 天堂 I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鲁地体南缘超高压变质带朐山二云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戚学祥 齐金忠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563,共9页
二云花岗片麻岩是组成苏鲁地体南缘超高压变质带朐山杂岩体的重要岩石类型,虽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但仍保留了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片麻岩具有高w(K2O)、低w(CaO)、高w(TFeO)/w(MgO)比值、铝饱和指... 二云花岗片麻岩是组成苏鲁地体南缘超高压变质带朐山杂岩体的重要岩石类型,虽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但仍保留了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片麻岩具有高w(K2O)、低w(CaO)、高w(TFeO)/w(MgO)比值、铝饱和指数偏高的A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类型为高钾碱性过铝质A型花岗岩。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富集、分馏程度高、Eu强烈亏损,微量元素中Ba、P、Ti、Sc具有明显的负异常,w(Sr)/w(Y)、w(La)/w(Yb)和w(Rb)/w(Sr)、w(Rb)/w(Ba)较高,尤其是w(TiO2)<0.2%和w(Y)/w(Nb)>1.2的特征,以及在w(Rb)-w(Yb+Ta)和w(Rb)-w(Y+Nb)判别图解上样品投点位于板内环境区等,表明该片麻岩的原岩形成于板内与裂谷有关的非造山环境。锆石SHR IMP U-Pb测年结果揭示其侵位时代为新元古代中晚期((722±32)M a),与杂岩体中早期侵位的二长花岗片麻岩及杂岩体上覆地层中的变质火山岩同为Rod in ia大陆裂解、扬子地块陆内裂谷形成过程中伴随的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鲁地体 朐山杂岩体 超高压变质带 片麻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