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东煤灰中钙镁黄长石形成及其反应活性的微观机理分析
1
作者 何兰珍 买尔哈巴·阿不都热合曼 魏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0-796,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煤灰中硅灰石和钙镁黄长石的能级差、态密度及HOMO与LUMO等性质进行计算,从前线分子轨道等理论揭示其形成过程及反应活性机理。HOMO与LUMO统称为前线分子轨道,其轨道上分子反应活性最高,反应时外加电子会占据反应物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煤灰中硅灰石和钙镁黄长石的能级差、态密度及HOMO与LUMO等性质进行计算,从前线分子轨道等理论揭示其形成过程及反应活性机理。HOMO与LUMO统称为前线分子轨道,其轨道上分子反应活性最高,反应时外加电子会占据反应物的LUMO轨道,物质发生电离时电子会从反应物的最高HOMO轨道转移至LUMO轨道。研究结果表明:硅灰石和钙镁黄长石的能级差值为5.029和5.133 eV,前者反应活性高,优先发生发应。硅灰石的价带顶部主要由O的2p轨道组成,且电子态密度的峰值为28.021 State/eV.atom,电子活跃性最强,表明O的活性最高,电子易发生转移参与其他体系成键。当Mg^(2+)作为电子接受体进入硅灰石晶格时,O1、O3的电子发生转移使结构重组生成钙镁黄长石。钙镁黄长石的HOMO轨道由O1、O8、O15、O22组成,发现Si1-O1、Si4-O8的布居数最小,分别为0.47、0.45,键长最长,分别为1.656A、1.661A,表现出共价性最弱,离子性最强,易发生键断裂,与其他矿物质反应生成低温共熔体,加剧了准东煤的结渣沾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准东煤灰 硅灰石 钙镁黄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铝黄长石晶体的形成机制及应用研究
2
作者 廖志鹏 曹果宜 +2 位作者 欧昌进 石健 秦娟 《分析化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63-272,共10页
以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硅为原料,通过高温烧结法制备钙铝黄长石晶体。采用TG-DSC、XRD、SEM和TEM探究了煅烧温度对钙铝黄长石合成的影响;利用静态浸出实验检测了钙铝黄长石的供碱释钙能力,并将其用于废水中PO43−和Cd2+的吸附去除。结... 以碳酸钙、氧化铝和氧化硅为原料,通过高温烧结法制备钙铝黄长石晶体。采用TG-DSC、XRD、SEM和TEM探究了煅烧温度对钙铝黄长石合成的影响;利用静态浸出实验检测了钙铝黄长石的供碱释钙能力,并将其用于废水中PO43−和Cd2+的吸附去除。结果表明:四方短柱状钙铝黄长石晶体可在1400℃下经固相反应合成,硅灰石、硅酸二钙和铝酸钙是其合成的中间产物,并且高温下液相的形成和饱和析晶是其主要形成机制。20 g/L的投加量下,钙铝黄长石可向水溶液中释放252.91 mg/L的Ca2+,并将溶液pH提升至9.1,具有良好的供碱释钙能力。钙铝黄长石可以作为理想的水处理用吸附剂,对初始浓度为50 mg/L的PO43−去除率达到99.25%,对初始浓度为20 mg/L的Cd2+去除率达到83.26%。Calcium carbonate, silica and alumina we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to prepare gehlenite by sintering. The influence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synthesis of gehlenite was analyzed by TG-DSC, XRD, SEM and TEM. The alkali and calcium releasing capacity of gehlenite was tested by static leaching experiment. Gehlenite was also used to remove PO43−and Cd2+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dsor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ehlenite crystals were tetragonal short columnar and could be synthesized by solid phase reaction at 1400˚C. Wollastonite, larnite and calcium aluminate were generated as intermediates for gehlenite. The formation of liquid phase and saturation crystallization at high temperature were the main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gehlenite. At the dosage of 20 g/L, gehlenite could release 252.91 mg/L of Ca2+, and increase the solution pH to 9.1, which had a good alkali and calcium releasing capacity. Moreover,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O43−(50 mg/L) and Cd2+ (20 mg/L) reached 99.25% and 83.26%, respectively, so gehlenite was an ideal adsorbent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铝黄长石 烧结温度 供碱释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与两步沉淀法制备的镁黄长石粉体的体外生物活性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成铁 常江 +2 位作者 汪正 曾毅 钱伟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29,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和两步沉淀法分别合成镁黄长石(Ca2MgSi2O7)粉体,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对这两种方法合成的镁黄长石的体外生物活性进行比较。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原子发射光谱(ICP AES)以及pH计分别对浸泡后形成的羟基磷灰石的物相... 通过溶胶凝胶法和两步沉淀法分别合成镁黄长石(Ca2MgSi2O7)粉体,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对这两种方法合成的镁黄长石的体外生物活性进行比较。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原子发射光谱(ICP AES)以及pH计分别对浸泡后形成的羟基磷灰石的物相、形貌以及浸泡后模拟体液的离子浓度变化、pH值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步沉淀法合成的镁黄长石在浸泡 5 d后就能明显检测到羟基磷灰石生成,而溶胶凝胶法合成的镁黄长石在浸泡7 d后才能检测到羟基磷灰石生成;两步沉淀法合成的镁黄长石诱导的羟基磷灰石呈结晶较好的虫状结构,而溶胶凝胶法合成的镁黄长石诱导的羟基磷灰石呈结晶不完整的圆形颗粒结构;而且,两步沉淀法合成的镁黄长石具有更快的Ca离子释放能力。因此,两步沉淀法合成的镁黄长石相对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镁黄长石具有更好的诱导羟基磷灰石形成能力和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 溶胶-凝胶 两步沉淀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和大气等离子喷涂镁黄长石生物活性涂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易德亮 吴成铁 +3 位作者 马旭兵 季珩 郑学斌 常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大气喷涂法制备的镁黄长石涂层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新型骨科移植体涂层材料,但其结晶度较低,影响涂层的化学稳定性。本研究采用真空等离子喷涂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高结晶度的镁黄长石涂层。与大气喷涂镁黄长石涂层相比,真空喷涂... 大气喷涂法制备的镁黄长石涂层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新型骨科移植体涂层材料,但其结晶度较低,影响涂层的化学稳定性。本研究采用真空等离子喷涂法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高结晶度的镁黄长石涂层。与大气喷涂镁黄长石涂层相比,真空喷涂镁黄长石涂层具有更高的磷灰石矿化能力,在SBF中浸泡6 d后表面即沉积了一层类骨磷灰石层,浸泡14 d后表面沉积的磷灰石层的厚度约为大气涂层的4倍。真空喷涂镁黄长石涂层的离子释放明显低于大气涂层,显示出更高的化学稳定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真空和大气喷涂镁黄长石涂层表面粘附和铺展良好,在两种涂层表面的增殖速度均明显高于HA涂层。本研究表明真空等离子喷涂的镁黄长石陶瓷涂层因其显著提高的生物活性及化学稳定性,可能更适合用作人工关节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涂层 真空等离子喷涂 模拟体液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黄长石浸提液影响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谷辉杰 巩伦理 +3 位作者 张昀 尹烁 常江 崔磊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01-305,共5页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浓度镁黄长石浸提液对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初步阐明镁黄长石体外促进hADSCs成骨分化的机制。方法依照ISO/EN 10993-5标准,制备镁黄长石浸提液,将获得的hADSCs... 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浓度镁黄长石浸提液对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初步阐明镁黄长石体外促进hADSCs成骨分化的机制。方法依照ISO/EN 10993-5标准,制备镁黄长石浸提液,将获得的hADSCs培养于不同浓度的浸提液中(1/2、1/4、1/8、1/16、1/32),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在成骨诱导条件下,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活性检测和茜素红染色以及钙离子定量检测,观察不同浓度浸提液对hADSCs成骨特性的影响。结果 1/2、1/4、1/8浓度的浸提液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ADSCs的体外增殖;1/4、1/8、1/16浓度的浸提液可以促进hADSCs的体外成骨分化;碱性磷酸酶染色和活性检测、茜素红染色和钙离子定量检测显示,1/4浓度的浸提液对hADSCs的体外成骨分化促进作用最强,此时的钙、镁和硅离子浓度分别为:2.36 mM、1.11 mM和1.03 mM。结论镁黄长石浸提液中的离子在适当浓度时,可以抑制hADSCs的体外增殖,同时促进hADSCs的体外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增殖 成骨分化 黄长石 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天然原料制备钙铝黄长石多孔陶瓷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卫东 曹瑛 李金洪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6年第6期30-32,45,共4页
本实验以高岭土为粘结剂,石英为骨料,碳酸钙为发泡剂,制备轻质多孔陶瓷材料。通过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烧结体内部含有大量不规则气孔,气孔形态及数量主要受烧成温度影响。材料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因成型压力、烧成... 本实验以高岭土为粘结剂,石英为骨料,碳酸钙为发泡剂,制备轻质多孔陶瓷材料。通过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烧结体内部含有大量不规则气孔,气孔形态及数量主要受烧成温度影响。材料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因成型压力、烧成制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所制得的多孔陶瓷的基本性能为:气孔率45.97%~64.82%,吸水率41.03%~68.31%,体积密度0.982~1.331g/cm3,抗压强度为5.74~8.8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钙铝黄长石 高岭土 石英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N稀土-黄长石固溶体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佩玲 贾迎新 +1 位作者 孙维莹 陈建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研究了由通式R2Si3-xAlxO3+xN4-x(R=Nd,Sm,Gd,Dy和Y)表示的含N稀土(及Y)-黄长石固溶体的形成和固溶度,在1600~1750°C温度范围内,由热压和无压烧结制备了0<x<1.5含不同... 研究了由通式R2Si3-xAlxO3+xN4-x(R=Nd,Sm,Gd,Dy和Y)表示的含N稀土(及Y)-黄长石固溶体的形成和固溶度,在1600~1750°C温度范围内,由热压和无压烧结制备了0<x<1.5含不同稀土的黄长石固溶体样品,相分析结果表明:稀土-黄长石相(包括固溶 体)在轻稀土系统中较易形成,它们的固溶范围随稀土元素离子半径减小而变窄,Nd-黄 长石固溶体具有最大固溶度x=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 固溶体 稀土 SIALON陶瓷 烧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黄长石固溶体的氧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炯 张军红 王佩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49-455,共7页
本工作选取了四个Dy-黄长石固溶体Dy2Si3-xAlxO3+xN4-x(Dy-M',x=0,0.3,0.6和1.0)组份;试样由热压工艺制成,并置于马弗炉中于1000℃氧化20h.随着固溶度x的增加,氧化增重的行为呈现出:即Dy-M'的抗氧化性能相对于Dy-M得到... 本工作选取了四个Dy-黄长石固溶体Dy2Si3-xAlxO3+xN4-x(Dy-M',x=0,0.3,0.6和1.0)组份;试样由热压工艺制成,并置于马弗炉中于1000℃氧化20h.随着固溶度x的增加,氧化增重的行为呈现出:即Dy-M'的抗氧化性能相对于Dy-M得到了改善.晶界相是Dy-M'的Dy-α-Sialon的试样,经热压制备,分别在1000℃和1300℃氧化20h,在第一种条件下,没有发现明显的氧化增重,显微结构观察表明样品未出现开裂。而在1300℃氧化20h时,Dy-α'-M'氧化表面层是含Si02和α-DySi2O7晶粒的硅酸盐层,其中α-Dy2Si2O7晶粒在氧化表面具有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 氧化行为 固溶体 氮化硅陶瓷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渣为原料制备钙铝黄长石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占刚 白频波 +1 位作者 田玉明 孔祥辰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435-439,共5页
随着镁冶炼工业的快速发展,镁渣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对土地与环境都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可以大量处理镁渣的新途径。本文以镁渣为主要原料,高岭土及氧化铝为辅助材料,在1350℃高温无压烧结制备试样,对其物相形貌、物理性能... 随着镁冶炼工业的快速发展,镁渣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对土地与环境都造成严重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可以大量处理镁渣的新途径。本文以镁渣为主要原料,高岭土及氧化铝为辅助材料,在1350℃高温无压烧结制备试样,对其物相形貌、物理性能及抗水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材料的主要物相为块状形貌的钙铝黄长石相,体密度为2.56 g/cm3,气孔率较低且多为闭气孔,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和良好的抗水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渣 钙铝黄长石 物理性能 抗水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黄长石浸提液促进人脂肪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朱旭贞 叶永玲 +2 位作者 宋远江 肖治刚 戴建英 《中医正骨》 2013年第5期3-8,共6页
目的:探讨镁黄长石浸提液促进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制备镁黄长石浸提液母液及浓度为1%和10%的镁黄长石浸提液。采用体外培养的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将接种于镁黄长石生物陶瓷材料上... 目的:探讨镁黄长石浸提液促进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制备镁黄长石浸提液母液及浓度为1%和10%的镁黄长石浸提液。采用体外培养的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将接种于镁黄长石生物陶瓷材料上的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为2组,A组以生长培养液培养、B组以生长培养液+成骨诱导液培养。分别于培养开始前及培养开始后1、4、7 d和10 d提取培养液的上清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测定Ca、Mg、Si离子的浓度。②采用镁黄长石浸提液母液+成骨诱导液培养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别在培养开始后1、4、7、10、14、17、21 d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表达情况,同时在培养开始后4、10、14、17 d测定碱性磷酸酶含量。③将培养的第3代人脂肪干细胞分为4组,Ⅰ组以生长培养液+成骨诱导液培养、Ⅱ组以1%镁黄长石浸提液+成骨诱导液培养、Ⅲ组以10%镁黄长石浸提液+成骨诱导液培养、Ⅳ组以镁黄长石浸提液母液+成骨诱导液培养。培养至第10天时,以West-ern Blot法检测4组细胞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表达情况,并测定碱性磷酸酶定量含量。结果:①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镁黄长石析出离子浓度。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Ca离子浓度不同(P=0.001);2组Ca离子浓度总体有差别(P=0.001),进一步比较,A组各时间点Ca离子浓度均高于B组[0 d:(1.65±0.03)mmol.L-1,(1.51±0.01)mmol.L-1,P=0.001;1 d:(4.78±0.18)mmol.L-1,(2.56±0.02)mmol.L-1,P=0.001;4 d:(3.27±0.11)mmol.L-1,(1.90±0.01)mmol.L-1,P=0.001;7 d:(3.24±0.03)mmol.L-1,(2.03±0.02)mmol.L-1,P=0.001;10 d:(3.14±0.02)mmol.L-1,(2.13±0.03)mmol.L-1,P=0.000];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01)。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Mg离子浓度不同(P=0.001);2组Mg离子浓度总体有差别(P=0.001),进一步比较显示,除0 d外,其余各时点A组Mg离子浓度均高于B组[0 d:(0.09±0.00)mmol.L-1,(0.09±0.01)mmol.L-1,P=0.407;1 d:(0.46±0.02)mmol.L-1,(0.27±0.01)mmol.L-1,P=0.001;4 d:(0.27±0.01)mmol.L-1,(0.13±0.01)mmol.L-1,P=0.001;7 d:(0.26±0.01)mmol.L-1,(0.18±0.02)mmol.L-1,P=0.001;10 d:(0.24±0.01)mmol.L-1,(0.17±0.01)mmol.L-1,P=0.001];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01)。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Si离子浓度不同(P=0.001);2组Si离子浓度总体有差别(P=0.001),进一步比较,除0 d外,其余各时点A组Si离子浓度均高于B组[0 d:(0.01±0.00)mmol.L-1,(0.01±0.00)mmol.L-1,P=1.000;1 d:(2.52±0.02)mmol.L-1,(2.05±0.06)mmol.L-1,P=0.001;4 d:(1.71±0.01)mmol.L-1,(0.53±0.01)mmol.L-1,P=0.001;7 d:(1.91±0.01)mmol.L-1,(1.14±0.01)mmol.L-1,P=0.001;10 d:(1.88±0.01)mmol.L-1,(1.24±0.01)mmol.L-1,P=0.001];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01)。②镁黄长石浸提液作用时间对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第7天开始表达,第10天和第14天时表达量最高,第17天时表达量又降至基础水平。第4天、第10天、第14天、第17天AL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8±0.80)nmol PNP.min-1.mg-1,(7.90±0.50)nmol PNP.min-1.mg-1,(7.79±0.53)nmol PNP.min-1.mg-1,(6.93±0.86)nmol PNP.min-1.mg-1;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第4天时ALP含量低于其余3个时间点(P=0.000),其余各时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镁黄长石浸提液浓度对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体外培养至第10天时,各组细胞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量基本相同,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表达量略有差异,其中Ⅱ组表达量最高。各组细胞AL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6±0.25)nmol PNP.min-1.mg-1,(5.76±0.15)nmol PNP.min-1.mg-1,(5.32±0.20)nmol PNP.min-1.mg-1,(5.32±0.25)nmol PNP.min-1.mg-1;P=0.024]。进一步两两比较,Ⅱ组含量高于其余3组(P=0.010,P=0.020,P=0.007),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镁黄长石浸提液可以促进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镁黄长石析出的Ca、Mg、Si离子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脂肪干细胞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黄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灰中的钙镁黄长石生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翟中媛 金晶 +3 位作者 王永贞 侯封校 杨浩然 李焕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266-5275,共10页
借助管式炉实验台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燃烧天池南矿、五彩湾、宜化三种典型准东煤过程中煤灰矿物质的形成机理,并利用XRD手段分析矿物质组成,结果表明:1100℃时有大量钙镁黄长石生成,是1100℃下煤灰中的重要矿物质;钙镁黄长石生成路径的... 借助管式炉实验台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燃烧天池南矿、五彩湾、宜化三种典型准东煤过程中煤灰矿物质的形成机理,并利用XRD手段分析矿物质组成,结果表明:1100℃时有大量钙镁黄长石生成,是1100℃下煤灰中的重要矿物质;钙镁黄长石生成路径的第一步是形成硅灰石,然后再与氧化镁反应形成钙镁黄长石。基于实验结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对钙镁黄长石的生成路径进行研究,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硅灰石的形成过程中路径2更容易进行,且该反应的决速性步骤是CaO与SiO_2相连成键后,SiO_2上的O原子转移步骤;之后,CaSiO_3进行无势垒络合,形成2CaSiO_3后再与Mg O发生反应,最终形成Ca2Mg Si2O7,该反应中的最大势垒出现在2CaSiO_3与Mg O相连成键后各原子的转动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钙镁黄长石 密度泛函理论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黄长石浸提液诱导多潜能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庆华 曹均凯 +2 位作者 董溪溪 鄂玲玲 魏丽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36-2242,共7页
背景:镁黄长石属于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在生物体内具有降解作用,降解溶出的离子产物能够诱导细胞成骨分化,是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良好选择。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浸提液对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确定镁黄... 背景:镁黄长石属于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在生物体内具有降解作用,降解溶出的离子产物能够诱导细胞成骨分化,是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良好选择。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浸提液对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确定镁黄长石浸提液促进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最佳浓度。方法:将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浸提液中,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在第7,14,21天时,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检测其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与结论:镁黄长石浸提液促进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第3天时,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增殖明显,第5天与第3天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至第7天时则明显减弱。同时,1/4浓度浸提液组促进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增殖作用最强。作为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1/4浸提液浓度组含量最高。作为细胞成骨分化早中期标志的Ⅰ型胶原蛋白在第7天时各组均未检出,第14,21天时,同样是1/4浓度浸提液组含量最高,这些说明镁黄长石浸提液中的Ca、Mg、Si离子参与了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其中1/4浓度浸提液(Ca离子2.37 mmol/L、Mg离子1.12 mmol/L、Si离子1.05 mmol/L)促进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分化 黄长石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成骨分化 浸提液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Ⅰ型胶原蛋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烧结制备生物活性镁黄长石陶瓷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明辉 钟洪彬 +1 位作者 范宇驰 陈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5-830,共6页
钙硅基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细胞相容性,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其粉体烧结性能差的缺点导致很难获得致密的陶瓷材料,阻碍了其应用的进程。本研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纯度高且烧结活性好的镁黄长石粉体,然... 钙硅基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细胞相容性,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其粉体烧结性能差的缺点导致很难获得致密的陶瓷材料,阻碍了其应用的进程。本研究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纯度高且烧结活性好的镁黄长石粉体,然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了镁黄长石陶瓷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和显微形貌,并通过阿基米德法和模拟体液浸泡法分析了镁黄长石陶瓷样品的致密度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PS技术在1170℃、70 MPa保温5 min条件下可获得致密度超过99%的镁黄长石陶瓷材料。在模拟体液中浸泡3 d,陶瓷样品表面出现磷酸盐的沉积,浸泡7 d后生成了类骨羟基磷灰石,说明SPS技术制备的致密镁黄长石生物陶瓷具有良好的诱导沉积类骨磷灰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 放电等离子烧结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黄长石浸提液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芳芳 李炳旻 +4 位作者 胡文治 孙梦黎 李倩坤 张翠萍 付小兵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成纤维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浸提液中,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变化。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检...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成纤维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浸提液中,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变化。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及部分整合素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镁黄长石浸提液促进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1/64浓度浸提液提高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最明显。RT-q-PCR及Western blot定量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均有提高。划痕实验结果显示1/64浓度浸提液相对于阴性对照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RT-q-PCR及Western blot定量检测结果提示迁移能力的增强与细胞内的整合素α5β1和α3β1上调有关。结论镁黄长石浸提液在1/64浓度能显著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黄长石对乳牙牙髓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毅 陆家瑜 +4 位作者 赵伟 郝永明 于佳 吕成奇 邹德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研究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在镁黄长石表面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特性。方法:采用酶消法培养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在生长培养液条件下,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以CCK-8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特性;在矿化培养... 目的:研究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在镁黄长石表面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特性。方法:采用酶消法培养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在生长培养液条件下,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以CCK-8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特性;在矿化培养液条件下,以pNPP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于1、4、7 d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4、7 d时成骨标志基因ALP、COL I、OPN和OCN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β-TCP相比,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在镁黄长石表面伸展更开,在第4天起增长明显加快,ALP活性在4、7 d更高,镁黄长石组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中OCN表达量在第7天显著增加(P<0.01)。结论: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在镁黄长石表面能够良好黏附和增殖。与β-TCP相比,镁黄长石能够促进山羊乳牙牙髓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 山羊 乳牙牙髓干细胞 骨组织工程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Sialon-Nd-黄长石固溶体材料的生成和氧化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军红 王佩玲 +1 位作者 贾迎新 张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53-858,共6页
研究了在β10-Sialon(Si5.23Al0.77O0.77N7,23)中加入7.26Wt%Nd-黄长石固溶体(Nd2Si2AlO4N3)组份的反应过程和致密化行为.烧结过程中,稀土元素先进入α-Sialon;随温度的升高,稀土元素存在于晶界玻璃相中,并在退火过程... 研究了在β10-Sialon(Si5.23Al0.77O0.77N7,23)中加入7.26Wt%Nd-黄长石固溶体(Nd2Si2AlO4N3)组份的反应过程和致密化行为.烧结过程中,稀土元素先进入α-Sialon;随温度的升高,稀土元素存在于晶界玻璃相中,并在退火过程中以黄长石相析出.对热压及经退火处理的样品,研究了其在1000~1400℃的氧化行为.1000℃氧化时,作为晶界相的黄长石固溶体并不会导致样品开裂.但在更高温度氧化时,氧化后的表面存在择优取向的A-Nd2Si2O7晶粒,且由于Nd离子的表面偏析使表面氧化层软化而形成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 氧化 固溶体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稀土黄长石固溶体的反应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薇 王佩玲 贾迎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用无压烧结工艺,在1500~1750℃制备了含氮稀土黄长石固溶体R2Si3-xAlxO3+xN4-x(R=Nd,Dy,x=0,0.3,0.6,1.0;R=Yb,x=0,0.3).研究了配料组份在这些温度下的反应行为.结果表明,从轻稀土Nd至重稀土Yb,均能生成黄长石或它的固... 用无压烧结工艺,在1500~1750℃制备了含氮稀土黄长石固溶体R2Si3-xAlxO3+xN4-x(R=Nd,Dy,x=0,0.3,0.6,1.0;R=Yb,x=0,0.3).研究了配料组份在这些温度下的反应行为.结果表明,从轻稀土Nd至重稀土Yb,均能生成黄长石或它的固溶体,它们的含量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但稀土黄长石及固溶体的形成能力随稀土高于半径的减少而变弱,表现在轻稀土配料组份可以在低至1500℃得到以黄长石或固溶体为主的化合物,而中、重稀土则需分别提高烧结温度至1700℃及1750℃.文中对稀土黄长石固溶体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相及影响反应行为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长石 固溶体 稀土氧化物 稳定剂 陶瓷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制备镁黄长石生物陶瓷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哲 刘伟业 +2 位作者 翟东 谢建军 朱钰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3-770,共8页
具备良好成骨性能和降解速率的生物陶瓷骨组织工程支架在骨修复领域极具应用潜力。镁黄长石(Ca_(2)MgSi_(2)O_(7))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降解能力以及促成骨性能而备受关注。本研究以硅树脂为聚合物前驱体、碳酸钙与氧化镁为活... 具备良好成骨性能和降解速率的生物陶瓷骨组织工程支架在骨修复领域极具应用潜力。镁黄长石(Ca_(2)MgSi_(2)O_(7))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生物降解能力以及促成骨性能而备受关注。本研究以硅树脂为聚合物前驱体、碳酸钙与氧化镁为活性填料制备打印浆料,采用挤出式3D打印技术在室温条件下制备支架素坯,并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烧结制备了镁黄长石生物陶瓷支架,并对比研究了镁黄长石支架与斜硅钙石(Ca_(2)SiO_(4))、镁橄榄石(Mg_(2)SiO_(4))支架在结构、抗压强度、体外降解能力以及体外生物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镁黄长石支架与斜硅钙石、镁橄榄石支架具有相似的三维多孔结构,抗压强度、降解速率介于镁橄榄石和斜硅钙石之间,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基因表达能力显著强于镁橄榄石和斜硅钙石支架。本研究证实采用3D打印制备的镁黄长石支架有望作为骨组织工程较理想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前驱体 3D打印 生物陶瓷 黄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同轴3D打印具有空心管道结构的镁黄长石支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畅 徐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5425-5429,共5页
背景:随着3D打印技术和骨组织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3D打印支架被运用到骨组织工程研究中,而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3D打印支架具有利于血管生长及营养物质输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探讨镁黄长石释放的离子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 背景:随着3D打印技术和骨组织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3D打印支架被运用到骨组织工程研究中,而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3D打印支架具有利于血管生长及营养物质输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目的:探讨镁黄长石释放的离子成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并采用同轴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镁黄长石支架材料。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4、1/8、1/16)的镁黄长石提取液分别培养大鼠骨髓干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CCK-8、碱性磷酸酶染色和RT-qPCR法检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镁黄长石提取液对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具有核/壳结构的改良3D打印系统制备具有中空管道结构的镁黄长石三维支架与实心镁黄长石三维支架,将支架浸泡于去离子水中,设定时间点提取浸提液,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检测离子释放浓度。结果与结论:(1)CCK-8实验显示,镁黄长石提取液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2)碱性磷酸酶染色显示,镁黄长石提取液呈浓度依赖性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RT-qPCR检测显示,镁黄长石提取液呈浓度依赖性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及Rnux2 mRNA的表达;(3)镁黄长石提取液呈浓度依赖性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4)将支架浸入去离子水中30 d,钙、镁、硅离子均呈现持续释放的特征,且具有中空管道结构镁黄长石三维支架的离子释放速率更快、浓度更高;(5)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同轴3D打印技术可制备具有空心管道结构的镁黄长石支架,其释放的生物活性离子成分对大鼠骨髓干细胞有明显的成骨诱导性,并可以趋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血管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黄长石 生物陶瓷 支架 管道结构 血管化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铝灰烧结制备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勇 郭朝晖 +4 位作者 王硕 肖细元 韩自玉 黄博 聂云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339,共6页
以再生铝行业二次铝灰为主要原料,开展二次铝灰烧结制备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的研究。热力学计算表明,二次铝灰添加氧化钙和氧化镁,理论上可以制备出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结果表明,当二次铝灰、氧化钙和氧化镁质量... 以再生铝行业二次铝灰为主要原料,开展二次铝灰烧结制备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的研究。热力学计算表明,二次铝灰添加氧化钙和氧化镁,理论上可以制备出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结果表明,当二次铝灰、氧化钙和氧化镁质量分数依次为70.80%、18.58%和10.62%,在1100~1500℃范围内,均能制备出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随烧结温度升高,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纯度和结晶度明显提高,抗压强度呈升高趋势,显气孔率呈下降趋势。当烧结温度为1500℃时,所制备出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显气孔率和抗压强度分别为33.87%和40.1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铝灰 烧结 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 复相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