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散及黄芪葛根汤调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罗娇艳 高英 +3 位作者 王春怡 叶雪兰 李卫民 荣向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散和黄芪葛根汤调节脂代谢的药理作用及作用特点。方法给予8周龄雄性SD大鼠10%果糖自由饮用5周,复制内源性高脂血症;给予8周龄SD大鼠53.3%高脂饲料13周,复制外源性高脂血症。在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黄芪散(HQS)、黄芪... 目的探讨黄芪散和黄芪葛根汤调节脂代谢的药理作用及作用特点。方法给予8周龄雄性SD大鼠10%果糖自由饮用5周,复制内源性高脂血症;给予8周龄SD大鼠53.3%高脂饲料13周,复制外源性高脂血症。在造模的同时灌胃给予黄芪散(HQS)、黄芪葛根汤(QG),观察血脂、血糖、胰岛素耐量、器官重量及肝脏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黄芪散在不影响大鼠进食进水量的情况下,显著改善饮用果糖大鼠胰岛素耐量(P〈0.05).降低血TC、LDL—C(P〈0.05~0.001);黄芪葛根汤仅改善胰岛素耐量(P〈0.05)。对进食高脂饲料大鼠,黄芪散显著降低血TC(P〈0.01),减轻体质量及附睾脂肪质量(P〈0.01);而黄芪葛根汤则作用不明显(P〉0.05)。黄芪散作用优于黄芪葛根汤。结论黄芪散具有良好的调节内外源性脂代谢紊乱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黄芪葛根汤 脂代谢 果糖 高脂饮食
原文传递
古方黄芪散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艳芬 王春怡 +3 位作者 李卫民 高英 吴清和 叶雪兰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研究古方黄芪散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糖尿病和肾上腺素导致的高血糖小鼠模型,观察黄芪散对血糖小鼠模型和糖耐量的影响,并观察黄芪散对正常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黄芪散中剂量能降低STZ糖尿病小鼠的... 目的研究古方黄芪散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糖尿病和肾上腺素导致的高血糖小鼠模型,观察黄芪散对血糖小鼠模型和糖耐量的影响,并观察黄芪散对正常小鼠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黄芪散中剂量能降低STZ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高、中剂量能改善STZ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降低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黄芪散高、中、低剂量连续给药3周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和糖耐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黄芪散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为其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血糖 小鼠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有效部位群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及糖异生酶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春怡 高颖 +3 位作者 李艳 唐嘉玲 李卫民 高英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有效部位群(HQS)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酶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HQS(2.4 g·kg-1)灌胃给药,连续16周。给药12周进行口服... 目的观察黄芪散有效部位群(HQS)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含量及糖异生酶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HQS(2.4 g·kg-1)灌胃给药,连续16周。给药12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测定不同时间点血糖浓度,计算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给药14周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定大鼠体质量、肝脏质量,计算肝脏系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和细胞结构;采用过碘酸-希夫(PAS)染色观察肝细胞糖原颗粒并测定肝糖原含量;q PCR法检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BG、FINS、HOMA-IR、OGTT不同时间点血糖值、AUC值、大鼠体质量、肝脏质量以及肝脏系数均显著升高,肝脏中PEPCK及G6Pase m RNA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HQS组的FBG、FINS、HOMA-IR水平、OGTT第0,60,120 min血糖值及AUC值、大鼠的体质量、肝脏质量及肝脏系数均显著降低,肝脏PEPCK m RNA表达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G6Pase m RNA表达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QS通过增加肝糖原合成及下调糖异生酶的表达来抑制糖异生,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有效部位群 Ⅱ型糖尿病 肝脏胰岛素抵抗 肝糖原含量 糖异生酶
原文传递
知母-黄芪散复方通过TNF-α/JNK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大鼠认知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静 高颖 +4 位作者 杨利 丁嘉华 高英 周欣欣 李卫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目的研究知母-黄芪散复方通过TNF-α/JNK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大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及其药效初探。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根据基础血糖和体质量水平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知母组,黄芪散组,知母-黄芪散组;采用腹腔注... 目的研究知母-黄芪散复方通过TNF-α/JNK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大鼠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及其药效初探。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根据基础血糖和体质量水平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知母组,黄芪散组,知母-黄芪散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喂食高脂饲料+AlCL_3灌胃的方法建立模型,连续灌胃20周。分别在给药第8、16周时,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结合Barnes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状况;给药20周时,测定血浆TNF-α、P-JNK、Aβ_(1-42)蛋白及INS水平,结合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认知能力;给药20周结束,解剖保存大鼠脑组织、海马组织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给药8周、16周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PG)、TC、TG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知母-黄芪散组可有效降低模型大鼠FPG、TC、TG水平(P<0.05);给药20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TNF-α、P-JNK、Aβ_(1-42)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连续给药后,知母组,知母-黄芪散组大鼠血浆TNF-α、P-JNK、Aβ1-4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知母-黄芪散组表现出较显著的改善记忆、认知行为的作用(P<0.05,P<0.01);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海马CAI区神经元排列整齐,形态规则,着色均匀;与模型组比较,知母组可有效改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形态及细胞排列形态,修复神经损伤,大鼠胰腺病理形态改变与海马CAI区神经元病理改变具有一定正相关趋势。结论知母组及知母-黄芪散组不仅降糖效果明显,并且可以通过调节TNF-α/JNK通路改善STZ+高脂饲料+AlCL_3灌胃喂养诱导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症大鼠认知、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 知母-黄芪散 阿尔茨海默病 3型糖尿病 AΒ1-42 TNF-Α P-JNK
原文传递
黄芪散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芳 曾煦欣 +2 位作者 毛建文 卢彬 李卫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78-1482,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和成脂分化、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初探黄芪散对体内脂骨间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5周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 目的观察黄芪散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和成脂分化、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影响,初探黄芪散对体内脂骨间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5周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药物组。制备黄芪散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选用健康清洁级4周龄SD大鼠4只,无菌条件下分离股骨与胫骨,剪开,以DMEM液冲洗骨髓培养BMSCs。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测定5%、10%、20%、40%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增殖较佳的5%、10%、20%血清剂量,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黄芪散含药血清对成骨功能基因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成骨分化相关基因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和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γ)与成脂功能基因脂肪细胞脂结合蛋白2(activating protein 2,a P2)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增殖实验:与各自剂量空白血清组比较,5%、10%血清剂量组有明显升高(P<0.05,P<0.01)。基因测定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5%、10%血清剂量组OPN、OC、ALP、PPARγ、RUNX2、a P2 m RNA表达都明显上调(P<0.01);20%剂量条件下,OPN、OC、ALP、a P2 m RNA表达都明显上调(P<0.01),PPARγ表达上调(P<0.05);且OPN表达随含药血清剂量增加而梯度上升,a P2表达随含药血清剂量的增加,血清对其表达的促进作用在梯度降低。其他基因均在10%血清剂量下表达值最高。结论黄芪散含药血清可促进BMSCs增殖及成骨、成脂分化相关基因的上调,对成脂代表基因a P2的促进作用会随剂量增加而降低。提示黄芪散含药血清随着剂量增大,促进BMSCs更多向成骨方向分化,成脂分化趋势减弱,其作用可能不是通过抑制PPARγ相关通路达到,机理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黄芪散 血清药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对糖尿病大鼠股骨和胫骨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芳 高英 +1 位作者 李卫民 陈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8-282,287,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糖尿病长期造模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 180~200 g雄性SD大鼠,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剂量10 ml·kg-1(前期实验已进行过高中低剂量筛选),一次性低剂量(35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糖尿病长期造模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 180~200 g雄性SD大鼠,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给药组,给药组剂量10 ml·kg-1(前期实验已进行过高中低剂量筛选),一次性低剂量(35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高脂饲料(HFD)诱导2型糖尿病(T2DM)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黄芪散(HQS),实验进行120天后处死大鼠,对股骨进行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的考察,对胫骨进行骨小梁面积百分比、厚度、数目等指标测定。结果黄芪散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股骨试件所承受的外力,其骨材料韧性、骨内在硬度、骨脆性上都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胫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及骨小梁数目显著降低(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加(P〈0.05),骨小梁宽度有减少的趋势(P〉0.05),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胫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均有增大的趋势。结论黄芪散能显著改善T2DM模型大鼠股骨和胫骨质量,有预防其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黄芪散 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芳 陈珺 +3 位作者 曾煦欣 张家豪 梁丹丹 李卫民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散(葛根、黄芪、桑白皮)对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采用1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3组: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黄芪散组(剂量选择临床成人剂量)。实验维持120 d。动... 目的探讨黄芪散(葛根、黄芪、桑白皮)对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胫骨的影响。方法采用1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3组: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黄芪散组(剂量选择临床成人剂量)。实验维持120 d。动物处死前进行钙黄绿素双荧光标记。测定血清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采用骨生物力学方法测量股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参数,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胫骨上段松质骨和中段皮质骨的静态、动态参数。结果黄芪散组不能明显改善糖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骨生物力学造成的影响,但可明显增加糖皮质激素模型大鼠胫骨上段的骨小梁面积和骨小梁数目、胫骨上段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数、胫骨中段骨内膜骨矿化沉积率。结论黄芪散可明显提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胫骨松质骨骨量,增强骨小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黄芪散 骨生物力学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股骨 胫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对糖脂代谢和骨生物力学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娇艳 王芳 +1 位作者 张娟 李卫民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散对高脂饲料合并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180~200 g雄性SD大鼠,一次性低剂量(35 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高脂饲料(HFD)诱导12周,造成2型糖尿病(T2DM)模型。造模的... 目的研究黄芪散对高脂饲料合并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和骨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180~200 g雄性SD大鼠,一次性低剂量(35 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高脂饲料(HFD)诱导12周,造成2型糖尿病(T2DM)模型。造模的同时灌胃黄芪散(HQS),观察血糖、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体质量、肝系数、肾周脂肪系数和骨生物力学等指标。结果黄芪散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轻体质量、降低肝系数和肾周脂肪系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股骨最大载荷、最大吸收能量和结构硬度。结论黄芪散能显著改善T2DM模型大鼠的糖脂代谢,降低体质量、肝系数和肾周脂肪系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能改善骨生物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糖脂代谢 胰岛素敏感性 骨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慕娟 王玲 +2 位作者 常晓 张忠 黄若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8期169-170,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8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8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散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改善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为临床新药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糖尿病心肌病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有效部位群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AMPK/SREBP-1c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春怡 郝梦娇 +2 位作者 胡方利 许沛鑫 李卫民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9-686,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有效部位群(HQS)对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AMPK/SREBP-1c)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T2DM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HQS(2.4... 目的观察黄芪散有效部位群(HQS)对Ⅱ型糖尿病(T2DM)大鼠肝脏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AMPK/SREBP-1c)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T2DM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HQS(2.4 g·kg^(-1))灌胃给药,连续16周。测定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NEFA)及肝脏TC、TG含量;HE、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AMPK(Thr172)、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Ser79)、SREBP-1c(Ser372)、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Ser731)、蛋白激酶B(Akt)(Ser473)磷酸化蛋白以及AMPKα、SREBP-1c核蛋白(nSREBP-1c)、ACC1、脂肪酸合成酶(FAS)、IRS-2、Akt蛋白的表达;qPCR法检测肝组织中SREBP-1c、ACC1、FAS、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IRS-2、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TC、TG、NEFA及肝脏TC、TG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肝组织存在明显的脂肪变性;p-SREBP-1c、IRS-2蛋白的表达和p-AMPK/AMPKα、p-ACC1/ACC1、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P <0.05,P <0.01),AMPKα、n SREBP-1c、ACC1、FAS蛋白表达和p-IRS-2/IRS-2比值显著升高(P <0.05,P <0.01);SREBP-1c、ACC1、FAS、SC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05,P <0.01),IRS-2、Akt mRNA表达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HQS组大鼠血浆TC、TG、NEFA及肝脏TC、TG水平显著降低(P <0.05);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p-SREBP-1c、IRS-2蛋白表达和p-AMPK/AMPKα、p-ACC1/ACC1、p-Akt/Akt比值显著升高(P <0.05,P <0.01),nSREBP-1c、ACC1、FAS蛋白表达和p-IRS-2/IRS-2比值显著降低(P <0.05,P <0.01);SREBP-1c、ACC1、FAS、SCD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 <0.05),IRS-2 mRNA表达显著上调(P <0.05)。结论 HQS可能通过调节AMPK/SREBP-1c通路,减少脂质合成,改善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有效部位群 Ⅱ型糖尿病 肝脏胰岛素抵抗 AMPK/SREBP-1c通路 脂毒性
原文传递
藏药四味黄芪散通过AMPK蛋白诱导的自噬信号通路干预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生花 杨全余 +1 位作者 嘎琴 靳国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8-184,共7页
目的探讨藏药四味黄芪散(SW)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药物组,两低氧组根据暴露低氧时间又各分为d 1、3、7、15、30组,共10个小组。常氧组置于海拔2260 m的大气环境,不予干预... 目的探讨藏药四味黄芪散(SW)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和低氧药物组,两低氧组根据暴露低氧时间又各分为d 1、3、7、15、30组,共10个小组。常氧组置于海拔2260 m的大气环境,不予干预;低氧10个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氧舱,低氧药物组给予SW混悬液(0.42 g/100 g)灌胃,低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每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测定Ppa、RV/(LV+S);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p-AMPK、ULK-1、LC3Ⅰ/LC3Ⅱ蛋白水平。结果与常氧组相比,低氧对照组大鼠Ppa、RV/(LV+S)比值随暴露低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并与肺动脉平滑肌层厚度和肺组织亚细胞器变化保持一致。肺组织p-AMPK蛋白表达水平也轻度上调(P<0.05),ULK-1、LC3Ⅱ明显上调(P<0.01),尤以急性低氧期变化明显;与低氧对照组相比,低氧药物组Ppa升高幅度和肺动脉平滑肌层增厚程度明显减缓(P<0.05~0.01),而肺组织中p-AMPK、ULK-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随暴露低氧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增高(P<0.05~0.001),尤以慢性低氧为甚。结论SW可通过上调AMPK自噬信号通路发挥抑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四味黄芪散 干预 AMPK 自噬信号通路 低氧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方黄芪散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强 程庆砾 +2 位作者 闫双通 杨楠 孙彬 《中国医药导刊》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宋代典籍经验古方黄芪散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42例,在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古方黄芪散6 g,每日3次,以荤汤送服。观察4、8、12周24 h尿蛋白和血糖、血脂、肌酐和转氨酶水平。结果:糖尿... 目的:观察宋代典籍经验古方黄芪散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42例,在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古方黄芪散6 g,每日3次,以荤汤送服。观察4、8、12周24 h尿蛋白和血糖、血脂、肌酐和转氨酶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4周后24 h尿蛋白由(1.51±0.76)g降至(1.35±0.69)g,治疗8周时降至(1.21±0.68)g,治疗12周时降至(1.14±0.62)g。与治疗前比较,应用古方黄芪散治疗4、8、12周时患者24 h尿蛋白降低(P<0.01)。与治疗4周时比较,治疗8、12周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降低(P<0.01)。与治疗8周比较,治疗12周糖尿病肾病患者24 h尿蛋白降低(P<0.05)。治疗12周,尿蛋白下降幅度在30%左右。与治疗前比较,应用黄芪散治疗4、8、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其中血糖下降幅度约为5.93%,甘油三酯下降幅度约为36.07%。除1例患者出现口角疱疹,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2例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外,未发现其他与黄芪散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古方黄芪散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古方黄芪散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黄芪散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明忠 谭毅 +1 位作者 潘永全 韦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8-39,共2页
复方黄芪散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何明忠谭毅潘永全韦克(重庆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渝中400046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禽中的应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为开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兔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添加剂事业... 复方黄芪散对幼兔生长性能的影响何明忠谭毅潘永全韦克(重庆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渝中400046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畜禽中的应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为开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兔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添加剂事业,我们采用黄芪散以不同比例添加入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兔 生长性能 复方黄芪散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黄芪散联合丹参注射液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的干预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智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在常规期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加味黄芪散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的疗效。方法:50例孕周在30~33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中药干预组26例(A组... 目的:探讨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在常规期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加味黄芪散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的疗效。方法:50例孕周在30~33周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中药干预组26例(A组)和常规治疗组24例(B组),另外选择同期孕检正常妇女20例作为正常妊娠对照组(C组),多普勒超声观察胎儿生长指标,脐动脉血流、比较A、B组疗效和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存活率。结果:A组治疗后脐动脉阻力指数(RI值)、脐动脉血流速率在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的比值(S/D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疗效显著优于B组治疗后(P<0.05),平均延长孕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存活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在常规期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味黄芪散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疗效优于常规期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黄芪散 丹参注射液 早发型中度子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脐动脉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中葛根与桑白皮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娟 高英 李卫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建立黄芪散复方中葛根与桑白皮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桑根酮D、葛根素、1-脱氧野尻霉素(DNJ)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芪散质量。【结果】HPLC法检测桑根酮D、葛根素、1-脱氧野尻霉素(DNJ),各有效成分完全... 【目的】建立黄芪散复方中葛根与桑白皮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桑根酮D、葛根素、1-脱氧野尻霉素(DNJ)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芪散质量。【结果】HPLC法检测桑根酮D、葛根素、1-脱氧野尻霉素(DNJ),各有效成分完全分离,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98.6%、99.6%;相对标准偏差(sR)分别为1.97%、1.58%、1.81%。【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控制黄芪散复方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葛根/化学 桑白皮/化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原文传递
黄芪散对H22肝癌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春颖 曾翠梅 黄凤婷 《四川中医》 2012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肝癌荷瘤小鼠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22肝癌荷瘤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0.4ml中药灌胃,CTX组予以0.2ml(小鼠给药剂量为20mg/kg.d-)腹腔注射,模型组予以0.4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给...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肝癌荷瘤小鼠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22肝癌荷瘤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0.4ml中药灌胃,CTX组予以0.2ml(小鼠给药剂量为20mg/kg.d-)腹腔注射,模型组予以0.4ml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给药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P53基因的表达,同时考察脾、胸腺指数及肿瘤抑制率。结果:黄芪散高中低剂量组都能降低H22肝癌荷瘤小鼠癌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水平,且能升高小鼠的脾、胸腺指数。结论:黄芪散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癌组织中P53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能保护小鼠的免疫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肝癌 P53基因
原文传递
黄芪散中黄芪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娟 高英 李卫民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17-721,共5页
目的建立黄芪散黄芪药材中皂苷类成分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HPLC-ELSD法、UV法控制黄芪散中黄芪的质量。结果采用HPLC法及HPLC-ELSD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目的建立黄芪散黄芪药材中皂苷类成分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HPLC-ELSD法、UV法控制黄芪散中黄芪的质量。结果采用HPLC法及HPLC-ELSD法测定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各有效成分完全分离,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分别在0.68~4.52μg、1.96~9.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是98.85%、98.43%,RSD分别是1.08%、1.31%(n=6)。采用UV法测定黄芪散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吸光度与其对照品的质量浓度在4.9~49.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0%,RSD为1.35%(n=6)。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较好控制黄芪散中皂苷类成分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HPLC法 黄芪甲苷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总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黄芪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运辉 杨梦琳 +3 位作者 周小青 伍大华 刘霞 李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2119-2129,共11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芪散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采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搜集AD靶点,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R...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芪散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采用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搜集AD靶点,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作为AD细胞模型,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突触生长,通过透射电镜观察PC12细胞自噬小体,利用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最后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实验对网络药理学主要预测的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进行验证。结果共获得黄芪散44个有效成分,对应靶点134个,与AD相关靶点共102个,KEGG相关信号通路前20条,GO分析前20个生物学过程。细胞实验证实了黄芪散能有效增加PC12细胞的存活率和突触长度,有效促进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自噬小体包裹受损线粒体,降低其炎症因子IL-1β、IL-18、TNF-α的含量,降低ROS水平,升高LC3Ⅱ/Ⅰ比值,上调PINK1、parkin、BDNF蛋白表达,下调p62、NLRP3蛋白表达。黄芪散可能是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降低ROS水平进而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和改善突触可塑性而发挥治疗A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网络药理学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对T2DM大鼠体脂系数和脂肪组织MCP-1、UCP-1、PRDM16、Cidea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芳 曾煦欣 +2 位作者 徐彬 陈珺 李卫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5-2348,共4页
目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脂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探讨黄芪散对T2DM大鼠体脂系数(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和棕色脂肪)及相关基因MCP-1、UCP-1、PRDM16、Cide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 目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脂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探讨黄芪散对T2DM大鼠体脂系数(肾周脂肪、附睾脂肪和棕色脂肪)及相关基因MCP-1、UCP-1、PRDM16、Cide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糖皮质激素+高脂模型组(HFD+GC),黄芪散组(HQS),每组10只。正常组喂基础饲料,其他两组喂高脂饲料。同时除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外,其他两组大鼠灌胃醋酸泼尼松3. 5 mg/kg,1次/d,给药组1 h后灌胃黄芪散2. 96 g/kg。于给药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分离肾周、附睾周围组织的白色脂肪,分离背部颈下肩胛间区中间棕色脂肪,称重,计算体脂系数。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白色脂肪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棕色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UCP-1)、PR域包含16(PRDM16)、细胞死亡诱导DNA断裂因子α类似效应A(Cidea)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FD+GC模型组大鼠表现为高血糖、肾周脂肪系数、附睾脂肪系数显著性升高,MCP-1上调明显,棕色脂肪系数下降,UCP-1、PRDM16、Cidea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HQS可降低大鼠白色脂肪系数及MCP-1表达,升高棕色脂肪系数及UCP-1、Cidea的表达。结论:黄芪散可减少T2DM模型大鼠伴随的肥胖症状,可提高机体能量代谢,可作用可有与降低MCP-1表达,升高UCP-1、Cide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白色脂肪 棕色脂肪 MCP-1 UCP-1 PRDM16 Ci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黄芪散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小龙 王明成 +2 位作者 李勇 姜肖军 王改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1,共2页
为了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减少母猪繁殖障碍的危害,本研究以100头繁殖母猪为试验对象,向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益气黄芪散,测定了母猪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益气黄芪散可以显著缩短断奶与发情间隔、分娩间隔,显著增加产仔数、断奶窝重。
关键词 益气黄芪散 母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