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秋葵与黄秋葵花干燥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卫天业 冯耐红 +3 位作者 侯东辉 李晋花 左宪强 陈丽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309-309,312,共2页
进行不同干燥工艺对黄秋葵和黄秋葵花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如果采用恒温鼓风干燥工艺,干燥的温度为80℃;黄秋葵干燥最优工艺为热水焯一下,捞出沥干,放入冷冻盘,经-30℃低温冷冻,后经真空冻干12 h;黄秋葵花的最优工艺为将不带花托黄秋葵... 进行不同干燥工艺对黄秋葵和黄秋葵花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如果采用恒温鼓风干燥工艺,干燥的温度为80℃;黄秋葵干燥最优工艺为热水焯一下,捞出沥干,放入冷冻盘,经-30℃低温冷冻,后经真空冻干12 h;黄秋葵花的最优工艺为将不带花托黄秋葵花,放入冷冻盘,经-30℃低温冷冻,后经真空冻干12 h;选择真空冻干为最佳干燥工艺,保持了成品的色、香、味、形及营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 黄秋葵花 干燥 复水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花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艳芳 杨杰 +4 位作者 刘东华 张爱民 薛建平 滕井通 盛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为了研究黄秋葵花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在2种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并以V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浓度的升高,黄秋葵花的提取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和阻断亚硝胺合成能力有明显提高,... 为了研究黄秋葵花体外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在2种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并以V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浓度的升高,黄秋葵花的提取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和阻断亚硝胺合成能力有明显提高,且不同的反应时间、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效果有一定差异。在添加胃蛋白酶的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5 mg/m L黄秋葵花的提取液,反应10 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为81.02%,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为54.24%。与Vc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黄秋葵花的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亚硝酸盐 清除 亚硝胺 阻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黄秋葵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溆 田硕 +3 位作者 王维婷 王青 孙卿 孙金月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5,共7页
为提高黄秋葵花总黄酮的提取率,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黄秋葵花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共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 为提高黄秋葵花总黄酮的提取率,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黄秋葵花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共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料夜比对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乙醇浓度与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60(g∶mL),提取时间30min。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28.72mg/g,验证后提取率为27.98mg/g,与预测值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为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花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溆 李文刚 +6 位作者 田硕 曹宏杰 王维婷 刘超 程安玮 王新坤 孙金月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21,共5页
为确定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黄秋葵花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相和水相2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的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 为确定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黄秋葵花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相和水相2个不同极性部位,测定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及多酚的含量,分析其还原能力、(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黄秋葵花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其中乙酸乙酯相部位提取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均强于水相提取部位,而水相提取部位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乙酸乙酯相部位提取物。本研究将为黄秋葵花抗氧化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极性部位 总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春菊 王海鸥 +7 位作者 李大婧 唐明霞 刘春泉 张钟元 江宁 牛丽影 崔莉 袁春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3-920,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50℃热风干燥、7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处理黄秋葵花,分析了黄秋葵花茶的外观品质、色泽及花茶和茶水中多糖含量、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和感官品质。... 为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茶品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50℃热风干燥、7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处理黄秋葵花,分析了黄秋葵花茶的外观品质、色泽及花茶和茶水中多糖含量、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50℃热风干燥和70℃热风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茶和茶水外观品质、抗氧化能力差异不显著(P>0.05),多糖和黄酮含量略有差异;微波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茶外观收缩严重,内部和外部有焦糊点,但香气浓郁,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茶外观形态匀称、色泽鲜亮,花茶和花茶水中多糖和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高,花茶水色泽金黄通透、风味纯正,但香气较平淡。本试验结果为黄秋葵花茶综合利用和加工品质控制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干燥方式 品质 体外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黄秋花中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盛玮 滕井通 +2 位作者 薛建平 段永波 耿秋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0-293,314,共5页
为确定黄秋葵花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影响极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3%(v/v)、微波功率263W、提取时间... 为确定黄秋葵花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率影响极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3%(v/v)、微波功率263W、提取时间275s、料液比1∶30.2(g/m L),在此条件下,黄秋葵花中总黄酮的得率为3.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黄秋葵花 总黄酮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黄秋葵花多糖的结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苏平 孙昕 +1 位作者 宋思圆 魏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93-100,共8页
以黄秋葵花为原料,研究热水、酸法、酶法、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对黄秋葵花多糖提取率和样品结构组成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4种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的提取率大小依次为:酶法提取((21.90±0.14)%... 以黄秋葵花为原料,研究热水、酸法、酶法、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对黄秋葵花多糖提取率和样品结构组成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4种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的提取率大小依次为:酶法提取((21.90±0.14)%)>酸法提取((15.15±0.07)%)>热水提取((12.60±0.28)%)>超声辅助提取((12.02±0.37)%)。经酶法和热水提取的多糖样品分子质量较高且特性黏度较大,而超声提取则显著降低了多糖的分子质量和特性黏度,同时使多糖分子质量的分布更加均一。4种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相同,主要包括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但单糖的物质的量之比有所不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4种样品都具有多糖的典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特征。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多糖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超声辅助提取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多糖提取 结构组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黄秋葵花中果胶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晓霞 苏平 吴秋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70-273,280,共5页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黄秋葵花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黄秋葵花为原料,采用酸解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黄秋葵花果胶,探讨酸种类、料液比、提取液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对黄秋葵花果...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黄秋葵花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黄秋葵花为原料,采用酸解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黄秋葵花果胶,探讨酸种类、料液比、提取液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对黄秋葵花果胶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黄秋葵花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90℃,盐酸溶液pH=1.60和提取时间2.76h,此时果胶理论得率达32.26%,验证值为32.46%,相对误差为0.62%。因此,该研究对产业化制备果胶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果胶 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清镇引种黄秋葵花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姣姣 冉靓 +1 位作者 王道平 刘燕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6-409,共4页
采用SPME/GC/MS研究贵州清镇引种两个黄秋葵品种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与相对百分含量不同,绿果花蕾期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48.168%),盛花期为醛酮类(48.837%)和烃类(22.291%),花衰期为醛酮类(39... 采用SPME/GC/MS研究贵州清镇引种两个黄秋葵品种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不同花期的香气成分与相对百分含量不同,绿果花蕾期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48.168%),盛花期为醛酮类(48.837%)和烃类(22.291%),花衰期为醛酮类(39.529%)和醇类(27.396%);白果花蕾期主要香气成分为烃类(35.468%)、醛类(34.103%)和醛酮类(31.159%),盛花期为烃类(35.284%)和醛酮类(24.125%),花衰期为醛酮类(33.906%)和醇类(28.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SPME/GC/MS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花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艳芳 马应波 +3 位作者 刘东华 张爱民 薛建平 盛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研究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黄秋葵花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和对化学模拟体系中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及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性的影响,评价黄秋葵花提取物的... 研究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黄秋葵花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和对化学模拟体系中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及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性的影响,评价黄秋葵花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秋葵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提取物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优化黄秋葵花中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松山 王彦安 +1 位作者 邓剑康 姜翠翠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6-90,共5页
为了提高黄秋葵花中多酚的提取效率及其开发利用价值,以黄秋葵花为材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化黄秋葵花中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同时考察其还原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秋葵花中多酚的... 为了提高黄秋葵花中多酚的提取效率及其开发利用价值,以黄秋葵花为材料,采用均匀试验设计优化黄秋葵花中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浸提工艺,同时考察其还原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黄秋葵花中多酚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5,乙醇浓度55%,超声时间2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的提取得率为4.28%。所得的黄秋葵花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0.2mg/m L样液的总还原力达到0.67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13.13%。因此,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花多酚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黄秋葵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均匀设计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花的采摘贮运保鲜方法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明霞 顾拥建 +1 位作者 袁春新 程玉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2期162-162,198,共2页
黄秋葵花的食用,能起到增强身体耐力、抗疲劳和强肾补虚的作用,其所含的多糖和黄酮,对人体有着较高的食用功效和药用功效。如何从采摘、散热预冷、低温装箱、贮运、干燥等多个环节,保证黄秋葵花朵的新鲜度,是黄秋葵花保鲜的关键。从影... 黄秋葵花的食用,能起到增强身体耐力、抗疲劳和强肾补虚的作用,其所含的多糖和黄酮,对人体有着较高的食用功效和药用功效。如何从采摘、散热预冷、低温装箱、贮运、干燥等多个环节,保证黄秋葵花朵的新鲜度,是黄秋葵花保鲜的关键。从影响黄秋葵花新鲜度的三个关键节点——花的采摘、预冷、贮运保鲜等进行探讨,以期为黄秋葵花的保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保鲜 贮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宝宏 马震雷 孙莹莹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17年第3期20-23,共4页
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为影响因素,利用超声波浸提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黄秋葵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浸提时间40 min、浸提温度50℃,黄酮提取率达到2.52%。... 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为影响因素,利用超声波浸提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黄秋葵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5、浸提时间40 min、浸提温度50℃,黄酮提取率达到2.52%。以Vc溶液作为参照物,对比分析黄秋葵花中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同浓度的Vc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总黄酮 超声波浸提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提取黄秋葵花果胶多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7
14
作者 宋思圆 苏平 +2 位作者 王丽娟 邹明明 孙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89,共7页
以黄秋葵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果胶多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花果胶多糖的最优工艺为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85.5 W、料液比1∶40(g/m L),黄秋葵花果胶多... 以黄秋葵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果胶多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花果胶多糖的最优工艺为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85.5 W、料液比1∶40(g/m L),黄秋葵花果胶多糖提取率为12.62%,与预测值相近,说明模型拟合良好,该优化工艺准确可行。同时,提取的黄秋葵花果胶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果胶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糖型黑加仑黄秋葵花果酱配方优化及分析
15
作者 陈宝宏 蒋彩云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3期1-4,8,共5页
为满足现代人对减糖食品的需求,以黑加仑和黄秋葵花为复合原料,黑加仑浆添加量、复配增稠剂添加量、复配糖浆添加量和柠檬酸添加量为因素,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减糖型黑加仑黄秋葵花复合果酱最佳配方,并分... 为满足现代人对减糖食品的需求,以黑加仑和黄秋葵花为复合原料,黑加仑浆添加量、复配增稠剂添加量、复配糖浆添加量和柠檬酸添加量为因素,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减糖型黑加仑黄秋葵花复合果酱最佳配方,并分析其贮藏期内变化。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黑加仑浆添加量30%,复配增稠剂添加量0.8%,复配糖浆添加量20%,柠檬酸添加量0.3%;杀菌条件为85℃,15 min,此配方的减糖果酱酸甜可口、黏度适中、酱体浓稠、涂抹性佳;经过8个月贮藏期,菌落总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仍符合果酱相关标准;维C含量和多酚含量变化较小,且无析水、返砂现象,稳定性良好,提高了黑加仑和黄秋葵花的附加值,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糖型 黑加仑 黄秋葵花 复配增稠剂 复配糖浆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花饮料的研制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乔冬 王芬 +2 位作者 成少宁 郭俊花 张增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4-119,共6页
研究以黄秋葵花浸提液为主要原料的饮料工艺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浸提工艺和黄秋葵花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黄秋葵花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60(g/mL),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 研究以黄秋葵花浸提液为主要原料的饮料工艺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浸提工艺和黄秋葵花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黄秋葵花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60(g/mL),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30 min;黄秋葵花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黄秋葵花浸提液20%、白砂糖6%、柠檬酸0.07%、蜂蜜1.5%,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黄秋葵花饮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0%,pH3.24,黄酮含量为8.96 mg/100 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4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浸提 饮料 工艺 感官评定 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黄秋葵花抑菌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詹歌 李凯凯 +2 位作者 吴许凭 孙梦媛 龙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95-399,共5页
以新鲜黄秋葵花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工艺干燥黄秋葵花,并对比分析黄秋葵花的抑菌及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对于黄秋葵花各营养成分的保存效果最好;不同干燥方式能够显著地影响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 以新鲜黄秋葵花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工艺干燥黄秋葵花,并对比分析黄秋葵花的抑菌及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对于黄秋葵花各营养成分的保存效果最好;不同干燥方式能够显著地影响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在自由基清除率及脂质氧化抑制率结果中,均表现为冷冻干燥处理组>真空干燥处理组>热风干燥处理组。3个处理组黄秋葵花提取物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冷冻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提取物对致病菌的MIC及MBC最小。说明冷冻干燥处理能有效的维持黄秋葵花的抑菌及抗氧化效果,更适用于黄秋葵花的干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干燥方式 抑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花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林香信 颜孙安 +3 位作者 姚清华 赖玉林 林丽 林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9-27,共9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花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提取剂浓度、液料比例、提取温度、水浴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时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黄秋葵花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在提取剂浓度、液料比例、提取温度、水浴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时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液料比例、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水浴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例160:1(mL:g)、乙醇浓度42%、提取温度80℃、水浴提取时间16 min和超声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黄秋葵花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487±0.05)%,真实值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为1.23%。结论该提取工艺提高了黄秋葵花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总黄酮 超声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文婷 张妍 +2 位作者 李海明 袁翔 肖慧敏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9-94,共6页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秋葵花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对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以获得黄秋葵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48%...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黄秋葵花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料液比对黄秋葵花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以获得黄秋葵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48%、超声温度为54℃、超声时间为30 min、料液比(g/mL)为1∶184时,黄秋葵总黄酮的提取效果最佳,提取率达10.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超声波提取法 总黄酮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花红茶复合饮料的工艺优化及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芬 乔冬 成少宁 《饮料工业》 2019年第4期42-46,共5页
本研究以黄秋葵花和红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黄秋葵花红茶复合饮料的调配配方进行了优化,并对自由基清除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黄秋葵花红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黄秋葵花提取... 本研究以黄秋葵花和红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黄秋葵花红茶复合饮料的调配配方进行了优化,并对自由基清除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黄秋葵花红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黄秋葵花提取液和红茶提取液的添加比例为2∶1,白砂糖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5%,蜂蜜添加量为1%。在此配方下,得到的黄秋葵花红茶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89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40.92%,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2.1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3%,总多糖含量为277.43μg/mL,总黄酮含量为0.21μg/mL,总酚含量为210.16μg/mL,口感风味好,营养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花 红茶 正交设计 自由基清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