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留珠先生著《刘秀传》读后
- 1
-
-
作者
高叶青
-
机构
西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黄留珠
《刘秀传》
东汉
农民革命
历史人物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突破创新,不落窠臼——访黄留珠先生
- 2
-
-
作者
宁江英(整理)
黄留珠
-
机构
武警工程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
不详
-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20年第5期69-77,共9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学科研究计划项目(15JZ08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黄留珠先生系著名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专家,在秦汉史、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周秦汉唐文明、陕西地域史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黄先生主张历史与企业家对话,倡导“大历史”史观、通俗史学、陈直学、长安学等。应本刊编辑部邀请,黄留珠先生就史学如何突破创新的话题作了深入的讨论。
-
关键词
突破创新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秦汉史
黄留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周秦汉唐文明
企业家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珍惜·爱护·发展——《唐都学刊》卅年感言
- 3
-
-
作者
王仲生
-
机构
西安文理学院
-
出处
《唐都学刊》
2015年第5期6-8,共3页
-
文摘
《唐都学刊》迎来了创刊卅年,沐浴阳光,兼程风雨,走向它的三十而立的纪念日。1985年,《唐都学刊》创刊,先是内刊,1987年国内公开发行,1990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五年完成了三级跳。在创刊卅年的日子里,我们不能不回顾我们走过的道路,我们不能不缅怀我们的首任主编李培坤教授。
-
关键词
人文社科学报
高校文科学报
社科期刊
西安文理学院
学报同仁
当代文学发展
编辑部成员
黄留珠
编辑部副主任
人文社会科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 4
-
-
-
出处
《唐都学刊》
2016年第4期78-78,共1页
-
文摘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
-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程千帆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士光
-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
-
题名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 5
-
-
-
出处
《唐都学刊》
2016年第3期31-31,共1页
-
文摘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
-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士光
程千帆
-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
-
题名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 6
-
-
-
出处
《唐都学刊》
2017年第6期11-11,共1页
-
文摘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创栏至今已刊发文章五百余篇。自2015年起本刊特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刘瑞为栏目主持人。
-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韩国学者
程千帆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
-
题名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 7
-
-
-
出处
《唐都学刊》
2017年第5期61-61,共1页
-
文摘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创栏至今已刊发文章五百余篇。自2015年起本刊特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博士刘瑞为栏目主持人。
-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韩国学者
程千帆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
-
题名《唐都学刊》“汉唐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 8
-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出处
《唐都学刊》
2016年第2期96-96,共1页
-
文摘
本刊"汉唐研究"栏目创立于1991年。自创设以来,发表了大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学界知名专家黄留珠、霍松林、程千帆、贾文昭、朱士光、陈铁民、陈辽、谭优学、张清华、苏者聪、王子今、黄民兴、王双怀、尚永亮、马歌东、李浩、方铭、张新科、傅绍良、康震、周相录等均在本栏目发表过重要文论,海外汉学家也屡屡涉足,如日本学者池田英雄、山口傅,韩国学者金庆浩等。创栏至今已刊发文章460余篇。自2015年起本刊特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考古队副研究员刘瑞博士为栏目主持人。
-
关键词
谭优学
黄留珠
陈铁民
苏者聪
程千帆
张清华
学术论文
方铭
周相
士光
-
分类号
G222.3
[文化科学]
-
-
题名西安北郊新出土的秦封泥的印学意义
被引量:1
- 9
-
-
作者
任隆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51,共3页
-
文摘
本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古都西安连续传来数以千计秦封泥发现和出土的消息,一时震惊考古界和中外印坛,被誉为'一百多年来封泥发现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次';'是秦史研究界、秦汉考古界、乃至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大收获'(李学勤先生语);'是继秦兵马俑、秦简、秦木椟之后,秦地下文物的又一重大发现'(黄留珠先生语)。作者有幸参与考释工作,两年来相继撰文十余篇,从不同角度对这批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进行仔细地研究,多有收益。本文拟从印学价值方面,略述一孔之见,以飨读者。一、秦封泥的发现,第一次完整地再现了一批从秦三公九卿到都邑郡县的职官官印秦封泥。
-
关键词
秦封
秦汉考古
黄留珠
古都西安
李学勤先生
地下文物
古代文化遗产
秦印
秦兵马俑
三公九卿
-
分类号
K87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出版
- 10
-
-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8-208,共1页
-
文摘
《中国书法与篆刻·秦封泥研究》近日,由庞任隆主编的《中国书法与篆刻·秦封泥研究》一书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对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的秦封泥藏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收集了周晓陆、王辉、孙慰祖、黄留珠、王伟、杨广泰等专家二十余篇论文,是近二十年来专业研究成果的集萃,
-
关键词
中国书法
秦封
阶段性研究
孙慰祖
黄留珠
广泰
周晓陆
人民美术出版社
研究成果
十年
-
分类号
J292-5
[艺术—美术]
-
-
题名古史探索的新收获——读《周秦社会结构研究》
- 11
-
-
作者
黄留珠
-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7年第7期26-27,共2页
-
文摘
古史探索的新收获——读《周秦社会结构研究》黄留珠田昌五、臧知非的《周秦社会结构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10月正式出版了。这是近年来探索古史的新收获。田昌五先生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研究,自成体系,成一家之言。臧知...
-
关键词
周秦
结构研究
古代社会
黄留珠
成一家之言
开阡陌
考古新发现
秦本纪
许论
族邦
-
分类号
K06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近二十年大陆秦史研究评述
- 12
-
-
作者
黄留珠
-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5年第9期2-6,共5页
-
文摘
近二十年大陆秦史研究评述黄留珠一般说来,我国秦史研究的起始是很早的。秦亡后陆贾为刘邦分析秦亡汉兴原因而撰著的《新语》,洛阳才子贾谊的千古名篇《过秦论》,从广义上讲,都是可以视为秦史研究的。其后,历代思想家、政论家关于亡秦的论述,似亦可作如是观。不过,...
-
关键词
啬夫
千古名篇
《过秦论》
研究评述
黄留珠
汉兴
秦王朝
云梦秦简
有秩
秦汉史
-
分类号
K23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近二十年大陆秦文化研究评述
- 13
-
-
作者
黄留珠
-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5年第10期2-6,共5页
-
文摘
近二十年大陆秦文化研究评述黄留珠秦文化研究,长时间以来基本上是附着于秦史研究而进行的。在70年代中期以来骤起的秦史热中,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特别是文化史研究的兴起,秦文化研究逐步从秦史研究中分离出来,渐渐形成了新的独立研究分支。此过程大约开始于7...
-
关键词
秦文化
文化史研究
黄留珠
研究评述
秦人
日书
睡虎地秦简
十年
屈肢葬
云梦秦简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