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酸枣的黄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与抗缺氧活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长伟 崔承彬 +3 位作者 蔡兵 韩冰 李明明 范明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8-51,64,共5页
目的阐明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Roxb.)Burtt.etHill.]树皮中黄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抗缺氧、抗菌活性。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利用MTT法测评抗肿瘤及抗缺氧活性,采用纸片... 目的阐明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Roxb.)Burtt.etHill.]树皮中黄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抗缺氧、抗菌活性。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利用MTT法测评抗肿瘤及抗缺氧活性,采用纸片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从南酸枣树皮中分离鉴定了3个黄烷类化合物:(+)-儿茶素(1)、(+)-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和(+)-儿茶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化合物1、2对K562细胞呈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在100μg.mL-1质量浓度下的抑制率分别为16.0%和27.3%。在ECV304细胞缺氧损伤保护实验中,化合物1在无细胞毒作用的50μg.mL-1质量浓度下呈较强的抗缺氧活性,化合物3未表现出抗肿瘤与抗缺氧活性。化合物1~3在测试浓度下对受试白色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抗菌活性。结论化合物1为南酸枣抗缺氧活性成分的首例报道,其抗缺氧活性也属首次报道。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类 儿茶素 糖苷 结构鉴定 南酸枣 抗肿瘤 抗缺氧活性
原文传递
龙血竭中黄烷和高异黄烷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目杰 刘芬 +1 位作者 华会明 李宁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研究龙血竭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中黄烷和高异黄烷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4′-甲氧基黄... 目的研究龙血竭二氯甲烷提取部位中黄烷和高异黄烷类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羟基-4′-甲氧基黄烷(1)、4′-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烷(2)、5,4′-二羟基-7-甲氧基-6-甲基黄烷(3)、7,4′-二羟基高异黄烷(4)、6,4′-二羟基-7-甲氧基高异黄烷(5)和10-羟基-11-甲氧基龙血酮(6)。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剑叶龙血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龙血竭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 黄烷类 高异黄烷 龙血酮
原文传递
UV-C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及隐色花色素还原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温鹏飞 邢延富 +2 位作者 牛铁泉 高美英 牛兴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428-4436,共9页
【目的】阐明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植株接受UV-C照射对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的作用。【方法】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定期对植株进行UV-C照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法对黄烷醇类多酚积累及其生物合成... 【目的】阐明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植株接受UV-C照射对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的作用。【方法】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定期对植株进行UV-C照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法对黄烷醇类多酚积累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LAR表达进行分析,从底物、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及基因转录水平阐明UV-C对Vv lar1、lar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UV-C照射并未改变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的积累规律,但诱导黄烷醇类多酚积累,特别是在幼果期,UV-C照射明显诱导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的积累。UV-C照射诱导葡萄果实LAR酶活性升高,LAR1、LAR2蛋白含量增加,Vv lar1、Vv lar2转录增强。【结论】UV-C能够诱导Vv lar1、Vv lar2转录,合成新LAR1、LAR2蛋白,LAR酶活性增强,导致黄烷醇类多酚在葡萄果实中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实 UV-C 黄烷多酚 L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对葡萄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及隐色花色素还原酶活性、组织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温鹏飞 牛兴艳 +2 位作者 邢延富 高美英 牛铁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979-2989,共11页
【目的】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土壤干旱对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隐色花色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活性和组织定位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避雨棚和断根沟措施模拟土壤干旱,跟踪果... 【目的】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土壤干旱对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隐色花色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活性和组织定位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避雨棚和断根沟措施模拟土壤干旱,跟踪果实发育进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免疫组织定位等方法,就黄烷醇类多酚的时空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LAR活性和组织定位进行研究。【结果】土壤干旱明显抑制葡萄果实生长,促进果实总酚积累,特别是在幼果期,土壤干旱明显促进葡萄果实总酚积累。土壤干旱未改变黄烷醇类多酚和总黄烷-3-醇的时空积累模式,但对其积累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且这一诱导作用具有明显的器官和发育阶段依赖性。土壤干旱明显诱导幼果期葡萄果皮和果肉中LAR酶活性增强,对LAR1、LAR2分布无明显作用,但诱导其积累,特别是在果肉维管束中,土壤干旱明显诱导LAR1、LAR2蛋白积累。【结论】土壤干旱诱导果实中LAR1、LAR2蛋白积累,进而导致LAR酶活性增强,最终表现为促进相应发育阶段、部位黄烷醇类多酚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实 土壤干旱 黄烷多酚 LAR 组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旱对葡萄果实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温鹏飞 刘文艳 +3 位作者 杨运良 牛兴艳 郜志栋 冀铮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553-555,559,共4页
[目的]阐明土壤干旱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材,采用避雨棚和断根沟措施,人工模拟土壤干旱,初步研究了土壤干旱对葡萄果实中黄... [目的]阐明土壤干旱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的影响。[方法]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材,采用避雨棚和断根沟措施,人工模拟土壤干旱,初步研究了土壤干旱对葡萄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的作用。[结果]土壤干旱并未改变葡萄果实黄烷醇类多酚的空间积累模式,果梗含量最高,种子、果皮次之,果肉最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土壤干旱明显促进果肉和种子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但对果梗和果皮作用不明显。[结论]土壤干旱并不改变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烷醇类多酚的时空积累规律,但能促进果实,特别是果肉和种子中黄烷醇类多酚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实 土壤干旱 黄烷多酚 时空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中1个新的黄烷类化合物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彦焘 雷翔 +1 位作者 王红刚 吴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91-2793,共3页
目的研究冬凌草(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开放柱、小孔树脂凝胶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得... 目的研究冬凌草(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开放柱、小孔树脂凝胶柱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冬凌草中分离得到1个黄烷类化合物,鉴定为3'-羟基-2',4'-二甲氧基-3-烯-黄烷(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黄烷类化合物,命名为冬凌烷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 超临界CO2萃取 黄烷类 3'-羟基-2' 4'-二甲氧基-3-烯-黄烷 冬凌烷A
原文传递
山葡萄黄烷-3-醇类生物合成及ANR和LAR2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权 王军 杨成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6-139,共4页
以双红山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HPLC-MS/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山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烷-3-醇类生物合成及其相关结构基因ANR和LAR2在果皮中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花后2周至成熟儿茶素与表儿茶素质量分数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 以双红山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HPLC-MS/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山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烷-3-醇类生物合成及其相关结构基因ANR和LAR2在果皮中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花后2周至成熟儿茶素与表儿茶素质量分数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ANR花后2周至转色期为上调表达,转色后为下调表达,花后2周至成熟表儿茶素的质量分数变化与ANR的转录水平呈正相关;LAR2花后2周至转色期为上调表达,转色后为下调表达,花后2周至成熟儿茶素的质量分数变化与LAR2的转录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黄烷-3-醇 ANR LA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紫外线处理对葡萄果实黄烷醇类多酚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贾扬超 贾露婷 +1 位作者 张伟 温鹏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952-955,共4页
以赤霞珠葡萄成熟果实为试材,分别进行不同时长的UV-A,UV-B,UV-C处理,研究采后紫外线处理对葡萄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采后紫外线处理对葡萄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的积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葡萄果实中总酚、黄烷... 以赤霞珠葡萄成熟果实为试材,分别进行不同时长的UV-A,UV-B,UV-C处理,研究采后紫外线处理对葡萄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采后紫外线处理对葡萄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的积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葡萄果实中总酚、黄烷醇类多酚和原花色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用UV-B处理15 min对黄烷醇类多酚积累效果最佳,含量增加了45.46%;用UV-C处理45 min对总酚和原花色素积累效果最佳,含量分别增加了279.11%和90.45%。方差分析表明,经上述处理后,葡萄果实中的总酚、黄烷醇类多酚和原花色素含量与对照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后 葡萄果实 紫外线 黄烷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烷醇类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岗 楼福庆 +2 位作者 吕俊升 夏舜英 张美芳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244-247,共4页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茶黄烷醇类(TF)对血小板聚集以及人血小板丰富血浆产生TXA_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F不但显著地抑制ADP、肾上腺素(Adr),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还明显地抑制了血小板聚集曲线的幅度.高浓度TF对ADP诱导的血小...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茶黄烷醇类(TF)对血小板聚集以及人血小板丰富血浆产生TXA_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F不但显著地抑制ADP、肾上腺素(Adr),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还明显地抑制了血小板聚集曲线的幅度.高浓度TF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程度大于低浓度TF;与阿斯匹林相似,TF不能对已发生聚集的血小板起解聚作用;TF还能明显地抑制人血小板丰富血浆产生血栓素B_2(TXB_2).12名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经服用粗制的TF2个月后,血小板聚集性及TXB_2水平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 血小板凝集 降血脂
全文增补中
用液相色谱对茶叶中黄烷醇类的自动测定方法
10
作者 中川致之 徐幼君 《福建茶叶》 1981年第2期12-12,共1页
用自动液相色谱仪,对茶叶中儿茶素的定量测定法进行了研究。 色谱柱长170厘米,内径8毫米,内装SePhadex LH—20作为固定相,柱温30℃流速1.34毫升/分,用紫外波长280微毫米检测器测定,已分离出L—表儿茶素、L—表没食子儿茶素、L—表儿茶... 用自动液相色谱仪,对茶叶中儿茶素的定量测定法进行了研究。 色谱柱长170厘米,内径8毫米,内装SePhadex LH—20作为固定相,柱温30℃流速1.34毫升/分,用紫外波长280微毫米检测器测定,已分离出L—表儿茶素、L—表没食子儿茶素、L—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及其它未知多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烷 自动测定 绿茶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对苹果浓缩汁后混浊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海峰 孙家财 +3 位作者 于士梅 周亚平 梁美霞 戴洪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27,共5页
测定了鲁加1号和鲁加5号苹果浓缩汁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酚含量、黄烷醇类多酚含量、缩合单宁含量和几种小分子酚类物质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苹果浓缩汁中总酚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缩合单宁的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 测定了鲁加1号和鲁加5号苹果浓缩汁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酚含量、黄烷醇类多酚含量、缩合单宁含量和几种小分子酚类物质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苹果浓缩汁中总酚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缩合单宁的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黄烷醇类多酚的含量则是呈先降低然后又上升的趋势,小分子酚类物质则因苹果品种的不同和小分子酚类物质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总体的变化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黄烷醇类多酚含量和表儿茶素的含量与浊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咖啡酸的含量与浊度值呈显著正相关,阿魏酸的含量与浊度值呈显著负相关;在贮藏过程中黄烷醇类多酚、咖啡酸和表儿茶素含量的变化量与浊度值的变化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量与浊度值的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酚 黄烷多酚 可溶性蛋白质 缩合单宁 小分子酚物质 后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对赤霞珠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昌亨 杜丽娟 +4 位作者 焦文娟 马雅娜 吕佩佩 纪薇 温鹏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叶片为试材,初步研究了UV-C照射对葡萄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C照射30 min后,叶片内总酚、总类黄酮、黄烷醇类多酚含量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处理后2 h分别提高了2.39%,5.75%,33.16%;处理后4 h分...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叶片为试材,初步研究了UV-C照射对葡萄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C照射30 min后,叶片内总酚、总类黄酮、黄烷醇类多酚含量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相比,处理后2 h分别提高了2.39%,5.75%,33.16%;处理后4 h分别提高了1.47%,8.74%,18.50%;处理后6 h分别提高了1.53%,10.03%,8.98%;处理后8 h分别提高了1.23%,7.04%,5.13%;处理后10 h分别提高了0.86%,3.31%,0.73%。方差分析表明,总酚含量在处理后2 h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总类黄酮含量在处理后6 h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黄烷醇类多酚含量在处理后2,4 h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叶片 UV-C照射 总酚 黄酮 黄烷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药狐尾葛藤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帮燕 何文姬 张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研究狐尾葛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狐尾葛藤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 目的:研究狐尾葛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狐尾葛藤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R)-2',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异黄烷(1)、(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2)、(3S)-vestitol(3)、(3R)-(-)-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4)、5,7,4'-三羟基-2',3'-二甲氧基异黄酮(5)。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狐尾葛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尾葛 化学成分 黄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及LA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温鹏飞 杨运良 +3 位作者 高美英 牛铁泉 邢延富 牛兴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41-2351,共11页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采用避雨棚和断根沟措施,模拟土壤干旱,探讨了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干旱对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隐色花色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采用避雨棚和断根沟措施,模拟土壤干旱,探讨了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干旱对果实中黄烷醇类多酚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隐色花色素还原酶(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干旱导致葡萄单粒质量降低,纵、横径减小,促进黄烷醇类多酚积累,特别是在幼果期,土壤干旱明显促进黄烷醇类多酚的积累。Real-time PCR、Western blot 结果证实,土壤干旱促进 VvLAR1 和 VvLAR2 转录,诱导果实中LAR1、LAR2 新蛋白合成,进而导致 LAR 酶活性增强,黄烷醇类多酚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实 土壤干旱 黄烷多酚 LAR
原文传递
UV-C对葡萄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LAR活性和组织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温鹏飞 牛兴艳 +5 位作者 邢延富 牛铁泉 高美英 冀铮春 李昌亨 杜丽娟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1-1261,共11页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vinifera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定期对植株进行UV-C照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免疫组织定位等方法,对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LAR(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viniferaL.‘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定期对植株进行UV-C照射,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免疫组织定位等方法,对黄烷醇类多酚时空积累及其合成关键酶LAR(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活性和定位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UV-C诱导果皮和果肉中总酚、黄烷醇类多酚、总黄烷–3–醇的积累,LAR酶活性增强,且这一诱导作用有明显的照射剂量、器官/组织和发育阶段依赖性。UV-C照射并不改变LAR1、LAR2酶蛋白在葡萄果实中的分布,但诱导酶蛋白积累,特别在果皮及果肉维管束中,UV-C照射导致LAR1、LAR2酶蛋白信号明显增强。所有结果表明,UV-C照射诱导果皮和果肉维管束中LAR1、LAR2酶蛋白增加,诱导LAR酶活性增强,最终导致总黄烷–3–醇和黄烷醇类多酚特异性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实 UV-C 黄烷–3–醇 黄烷多酚 LAR 组织定位
原文传递
A Novel Flavane from Carapa guianensis 被引量:3
16
作者 漆淑华 吴大刚 +1 位作者 马云保 罗晓东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3年第9期1129-1133,共5页
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H extraction of the twig of Carapa guianensis Aubl. (Meliaceae).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epicatechin-3-O-(3' , 5'... Sev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OH extraction of the twig of Carapa guianensis Aubl. (Meliaceae).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as (-)-epicatechin-3-O-(3' , 5'-di-O-methyl) gallate (1), (-)-catechin (2), sciadopitysin (3), cleomiscosin B (4), photogedunin (5), chisocheton compound F (6) and odoratone (7),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compound 1 was a new flavane, compounds 2-7 were firstly obtained from this plant, and compound 5 was assigned the C-13-NMR data for the first time. Compound 7 exhibited strong antifeedant activity against Pieris brassicae, and compound 2 exhibited moderate activity, while the n-BuOH portion showed weak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apa guianensis MELIACEAE (-)-epicatechin-3-O-(3 '' 5 ''-di-O-methyl) gallate antifeedant a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and their effects on T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郭晓宇 王乃利 +3 位作者 宝丽 李轶华 徐强 姚新生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3期208-213,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twigs and leaves of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 and their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various chromatograp...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twigs and leaves of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 and their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various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analysis. The immufiomodulatory effects of all the compounds were examined by a Con A-induced T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assay. Results Eight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 epigallocatechin (1), (-)-5, 7, 3′, 4′, 5′-pentahydroxyflavan (2), (-)-epigallocatechin-7-gallate (3), (-)-5, 3′, 4′, 5′-tetrahydroxyfiavan- 7-gallate (4), quercitin-3-O-α-L-rhamnpyranoside (5), myricitin-3-O-α-L-rhamnpyranoside (6), gallic acid (7), and ethyl gallate (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mpounds 3 and 8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genus for the first time, and compound 1 was isolated from this species for the first time. Compound 3 exhibited a strong inhibition on the T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Con A with an IC50 of 4.4 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FLAVONOIDS Flavane Lymphocytes prolif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UV-B对葡萄果实中多酚及PAL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昌亨 贾杨超 +4 位作者 张伟 贾璐婷 纪薇 高美英 温鹏飞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5期10-12,159,共4页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不同剂量UV-B对葡萄果实中多酚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为人为调控葡萄果实乃至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葡萄果实进行UV-B照射0 min(对照)、1...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v.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后不同剂量UV-B对葡萄果实中多酚含量及PAL活性的影响,为人为调控葡萄果实乃至葡萄酒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成熟葡萄果实进行UV-B照射0 min(对照)、15 min、30 min、45 min、60 min、120 min,并随机取样测定果实中总酚、黄烷醇类多酚及PAL活性,结果表明:采后UV-B处理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诱导采后葡萄果实多酚类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采后照射 不同剂量 总酚 黄烷 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汁在不同碱性溶液中的显色研究及其应用
19
作者 丁小婷 龙琪 陈凯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6年第3期4-7,共4页
绿茶汁在不同浓度的NaOH、Na2CO3、NaHCO3溶液中会有不同的显色现象。通过对NaOH、Na2CO3、NaHCO3碱性差异的理论计算,分别求出3种溶液的有效pH值范围,并以此为依据用绿茶汁区别浓度不同的碱性溶液。根据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值变化... 绿茶汁在不同浓度的NaOH、Na2CO3、NaHCO3溶液中会有不同的显色现象。通过对NaOH、Na2CO3、NaHCO3碱性差异的理论计算,分别求出3种溶液的有效pH值范围,并以此为依据用绿茶汁区别浓度不同的碱性溶液。根据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pH值变化的快慢曲线图,实验探究绿茶汁在不同浓度碱性溶液中的显色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区别不同的碱性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汁 碱性溶液 氧化反应 最简式 深黄色 黄烷 计算条件 酸碱指示剂 结构通式 一元强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多食并非有益
20
作者 阿明 《国外医学情报》 2000年第9期37-37,共1页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营养学家所称的黄烷类偶尔可引起一种致命的先天性儿童白血病,但它并不意味着孕妇应避免进食含有黄烷类的食物。事实上,在所有的食物中,这些成份具有重要的营养学价值。但伊里诺斯州芝加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过...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营养学家所称的黄烷类偶尔可引起一种致命的先天性儿童白血病,但它并不意味着孕妇应避免进食含有黄烷类的食物。事实上,在所有的食物中,这些成份具有重要的营养学价值。但伊里诺斯州芝加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过多的进食这些成份将会产生副作用。许多食物如啤酒、咖啡、巧克力、草药、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营养 黄烷类 先天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